青年文明号创建(复核)工作工作通知

为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进一步引导和激励全市广大职业青年弘扬“敬业、协作、创优、奉献”的职业精神,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贡献青春力量,根据《“青年文明号”优化调整工作指引》(以下简称《指引》)《重庆市青年文明号活动管理细则》(以下简称《细则》),团区委拟于近期启动2020—2021年度重庆市**区青年文明号创建(复核)工作。现将相关工作通知如下。

青年文明号创建(复核)工作工作通知

一、创建(复核)主体及条件

(一)创建范围包括:创建范围包括:公安、法院、司法、邮政、金融、工商、税务、商贸、通信、电力、旅游、卫生、交通、供销、个协私协等窗口行业;新经济社会组织团工委、工业企业的服务窗口、车间、生产线;服务行业的班组、岗台;重点建设工程中的青年突击队;机关事业单位面向社会服务的处、室、科等。规模较小的单位也可以整体参与创建。

(二)创建条件

1.申报名额:各系统、各镇街、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团组织新申报名额原则上不超过1个。

2.申报标准:创建单位人数一般应该在6人以上200人以下。其中35岁及以下青年人数占50%以上,有一名不超过40周岁的集体负责人担任号长,中国国籍人员占集体人数60%以上,且主要负责人为中国国籍。创建集体共青团或青年工作的组织健全、工作活跃,为创建活动的组织实施发挥了重要作用,驻在地在国外的集体,灵活有效地开展共青团和青年工作。创建集体必须按照就近就便的原则结对至少1所青少年之家,集体成员需全部成为注册志愿者,并到结对青少年之家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每年不低于4场次。全体成员思想政治素质良好,遵纪守法,模范遵守本行业、本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服务规范,积极弘扬工匠精神和劳模精神,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工作作风、精湛的专业技能和突出的工作业绩。该集体围绕本单位中心工作开展富有实效的创建活动,有明确的创建规划、细化的创建标准、醒目的创建标识、有形的创建载体,注重发挥青年作用,符合建团条件的须按照团章规定建立团组织,开展团的工作,在本行业(系统)的创建集体中具有较强示范性、代表性和影响力。

(三)复核认定

针对各单位、各行业历年来凡是获得“**区青年文明号”集体称号的青年集体全部进行拉网式复查,认真填写重庆市**区青年文明号申报(复核)报备登记表、重庆市**区青年文明号自评表、2020—2021年度重庆市**区青年文明号申报(复核)表和重庆市**区青年文明号与青少年之家结对共建协议书,并附1500字左右的事迹材料,由各系统、各镇街、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团组织、各青年文明号复核集体进行初评,并提出意见。

二、重点考核工作

(一)实施青年成长计划助推人才效益

青年文明号创建(复核)集体以集体需要和集体成员需求为导向,帮助集体成员为自身成长做好长期规划,实施成长计划帮助其实现自我成长。

1.陪伴成长。启动成长计划,每位成员确定成长目标并填写青年成长计划卡(附件1)创建(复核)集体为其寻找师傅、同事或领导等,与其结对成为“成长伙伴”,邀请党支部书记或团支部书记等成为其“成长粉丝”,关注其成长,提供业务技能帮助和良性建议,督促其完成目标。

2.互帮互助。为集体成员记录成长坐标轴和成长微语录。针对成长计划内容,对成员各方面情况进行成长进度说明,成长伙伴提出建议和意见,成长粉丝提出支持和帮助,定期完成青年成长计划卡中成长坐标轴和微语录内容。同时,根据工作环境在醒目位置设阶段性鼓励话语标识。

3.公示监督。定期开展互动活动,将每月成员成长进度上墙公示,在单位内部采取无记名投票进行阶段性评估,同时结合完成进度为集体成员加油补位,为心愿完成冲刺。

4.展示成果。2021年9月,以“初心”为主题展示集体成员成长目标完成情况,总结成员成长计划活动成果,持续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形成经验交流材料

(二)开展创新活动提升经济效益

青年文明号创建(复核)集体要围绕本单位中心工作积极开展“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小设计、小建议”创新活动。

1.创建(复核)集体要对“五小”创新活动进行广泛宣传和动员,引导成员从“小”做起,立足本职岗位,关心企业发展。

2.创建(复核)集体要以“为国家或单位争创经济效益”为目标,围绕产品的更新换代、工艺和设备的革新改造开展攻关,创建(复核)集体每年提交至少3项创新作品。

3.开展达标竞赛活动,创建(复核)集体围绕中心工作积极开展优质服务、安全生产、节能减排、质量效益达标竞赛等活动。

4.实施创新成果“回头看”,对项目实施进行跟踪回访。

(三)参关爱活动实现社会效益

1.开展济危助困活动,联系帮助1户贫困家庭或1个贫困学生,关爱困难职工,为困难职工送温暖(形式不限)。

2.开展志愿服务,面向广大群众、行业内外开展岗位体验、实地观摩、公开评议、文化倡导、法治宣讲、政策宣传、公益服务等志愿服务。

3.参与共青团关爱活动,积极参加精准扶贫“希望工程·圆梦行动”“冬日阳光·温暖你我”新春关爱行动等共青团助力深化脱贫攻坚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