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倒翁》说课稿

第1篇:《不倒翁》说课稿

《不倒翁》说课稿

小学语文《不倒翁》说课稿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是进行说课准备的文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应当如何写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语文《不倒翁》说课稿,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说课要点不倒翁是孩子们喜欢的玩具之一,孩子们即便是初次见到它,也会一下子喜欢上它。

这首写不倒翁的儿歌内容非常有趣,琅琅上口,用生动、富有儿童化的语言描述了如何将不倒翁推碰,让它东歪西倒,它最后都能回复原状,这也是孩子们之所以喜欢它的原因。作为读儿歌识字学拼音的课文,课文只是一个载体,理解课文内容并不是难,语言环境中识字是重点。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刚入学一个多月的一年级新生,学生的好奇心强,而且大部分学生对于通过儿歌学习生字的这种形式有着强烈的兴趣,敢于大胆开口,在学习上认真、进取,乐于在课堂上积极完成老师布置的要求,开始逐步养成较好的听说读写的习惯,学生愿意在儿歌学习中学习生字,在游戏中巩固生字。但一年级的新生刚刚入学,自制力较差,注意力不易集中,况且一年级学生入学时的基础也是不一样,教学内容太难能力差的学生接受不了时,他们的注意力便不会集中,此时可以适当穿插一些游戏吸引学生注意力。教学目标详见教学设计,认知、能力和情感这三方面的目标遵循了识写分流、优化写字的原则,简化了语文知识,强化积累和运用,认知目标以学习内容为内容,学习拼读音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在语言环境中认读生字,正确朗读课文,了解儿歌的内容,描写“又、来”。三个方面的目标包含着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这些目标通过每一个具体活动落实到学生身上的,同时也考虑到了学生的兴趣、知识经验和接受能力等。

1、通过听读方式感知整篇课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低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各个环节都要特别重视“激趣”。开始,教师激趣导人,实物演示不倒翁,问:这是什么?学生一下子被台上这欲倒不倒的不倒翁吸引住了,出示课题后让学生听课文录音,思考:你觉得不倒翁怎么样?先自由准备,然后讨论。这时候,学生自己读课文的本领还不是很强,需要通过听录音或教师范读来引领,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初步感知生字。再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生字的字形和字音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联系起来,课文短,读的遍数可以多一些。此时对生字的音、义和读通句子,先不作过高的要求,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初读从整体上初步感知课文的大体内容。

2、抓重点,在语言环境中掌握生字新词

依据学生已有的拼音能力,要开始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并依据学生的生活体验,提倡个性化的学习生字,发展学生的思维。本课生字不多,“把、孩、又、起、来”这五个字难度也不大,学生又有了一定的识字能力,五个生字可以一起出现。当然在识字教学中一味地不能平均使用力量,每个字都花大力气识记,也应该各有侧重,突出重点,解决难点。

3、加强写字习惯的培养

认写分开,出于两种考虑。一是保证多认字,二是少写字,写好字。五个字都写,写字难度太大。因为刚入学的6、7岁儿童,手部的小肌肉群还不发达,而笔画多的字要精细描画,这对以粗疏、整体感知为特点的儿童来说很难适应。但是,打好执笔写字的基础相当重要,低年段又是黄金时间,在这段时间孩子们可以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能按笔顺规则用铅笔写字,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特别是要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执笔方法,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看到不少学生在上学前就形成了错误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他自己根本写不好字,老师也很难纠正他。所以我们在教一年级新生写字时,要特别注意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4、朗读和语感的训练

学生在充分的朗读中能感受到儿歌语言的趣味,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使生字学习的重复操练变得丰富了。怎样才能读得深入,怎样才能对学生的朗读进行有效的指导,使学生的朗读水平一次比一次有所提高。对此我做了如下几步:在指导学生读好一句话时,首先不要急于要求他们读出感情。如指导“说你呆,你不呆,胡子一把,样子像小孩。”在不加字、不漏字、不错字的前提下,让学生在自读中体会句中的逗号停顿之处,并通过师问生答指导读好“胡子一把,样子像小孩”来突破难点。形成一定语感之后再试着读出喜爱的语气。如部分学生仍没有读好,千万不能着急,或是就此草草结束进入下一个环节。而是应该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继续进行耐心的指导,同时注意保护学生朗读的积极性,通过范读、赛读等形式,反复练习把句子读好。

5、新的语言环境中巩固识字

“不倒翁,有点呆,胡子一大把,样子像小孩。不倒翁,并不呆,推他倒下去,他又站起来。”这段话与课文有联系且语言结构相似,改变语境让学生朗读既可以让学生巩固所学的生字,又可以帮助学生再一次了解儿歌内容,同时进行不加字漏字的朗读训练,落实本单元朗读训练目标,获得的是“温故而知新”的效果。课文的改编或者课外阅读的补充,不可急功近利,盲目拔高要求,难度过大否则将“弄巧成拙”,扼杀学生阅读的热情。

1、掌握识字方法,形成识字能力

因为学生已经在学习中掌握了许多方法,因此能根据字的不同情况加以灵活运用,比如姐妹字换偏旁记:像“把”和“爸”这样外形相似、形旁不同的字,我班学生称之为“姐妹字”。在汉字中,这样的.现象很多,换偏旁记便成了学生识记生字的主要方法。比如复杂的字,拆开记,对于笔画结构较复杂的字,孩子们也并不害怕,会拆字组合、化难为易。如“孩”,右边笔画较多,孩子们开动脑筋,用书空的办法写一写,用这样的方法,学生很快记住了这类难字,并且记得相当牢固。其实孩子们学字的方法还有很多,比如想象识记法、形体识记法、熟字加减法、画画法等等,或许还有让我们老师都没有想到的方法,在实践中,我们应该引导养成一套适合他们自己的识字方法。

2、分层要求,循序渐进

当出现新的语言环境认读生字时,不同程度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优等生要求不加字漏字、正确、流利的朗读;中等生先读生字,再一小句一小句地读,不求快,但求读正确;后进生阅读比较困难,便引导他们“找朋友”,即从书中找出自己学过的生字,并用铅笔在其下打一小点。这样,人人都在“阅读”,人人都能“阅读”,包括“找朋友”的学生也“读”得兴致勃勃。日积月累,打点的字越来越多,学生便可以自由阅读了。要注意的是,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由练读的时间,不要急于检查,更不应以个别会读的学生的朗读来代替全体学生的自读。

第2篇:《不倒翁》说课稿

这就是你要找的《不倒翁》说课稿范文,逻辑严谨,脉络清晰。

不 倒 翁

学段:小学

学校:八十七团学校

姓名:吉周扬

联系电话:15209071242

不 倒 翁 说 课 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要为大家讲的课题是小学综合实践三年级下册中的一课《不倒翁》

我将要从教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这六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我对教材《不倒翁》进行分析:

本节课分三课时完成,我讲的是第二课时;在上一课时,学生已学习了认识民间玩具不倒翁,并收集了有关不倒翁等玩具的资料,这为过渡到本节课所学习的不倒翁不倒的原理起到了铺垫的作用,它又是学习制作不倒翁的基础,因此,这节课的教学,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二、教学目标

基于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及生活经验,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研究,使学生了解不倒翁不容易倒的原理。

2.训练学生能够运用自己所学和查到的知识,研究与制作不倒翁。

3.通过学生实践,培养以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及表达能力为主的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

本着课程标准精神要求,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立: 重点:不倒翁不倒的原因。通过观察、操作突出重点 难点:不倒翁重心位置的选择。通过实验观察突破难点

四、教学方法

为了讲清重点、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课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不倒翁》是三年级下册中的一课,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规定,我把《不倒翁》这一课题定位于研究性学习和劳动与技术教育两大领域。通过让学生观察不倒翁内部结构,使学生了解不倒翁不倒的原因,知道重心必须低;通过让学生观察水槽中将重心放在不同位置的矿泉水瓶实验,使学生知道重心在物体的底部中间位置,不倒翁才能实现不倒的现象;在启发学生兴趣的基础上,以两人小组活动为主,要求人人动手做作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根据新课标精神的要求,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应获得广泛的活动经验,而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因此,我认为学生应采用这样的学法:提倡“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法这种学习方法是学生的主要学习方法。因此学生要多动脑、动口、动手,自己能做的就大胆的放手去做。

教师是教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是服务于“学”的,与这些学法对应,教师该做的是: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但放手不等于放任,不要忘了自始至终我们都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把握大局、运筹帷幄的重任仍然肩负在我们身上,我们就必须松弛有度、收放适宜。

五、教学准备

为了更好的达成本节课的课堂教学目标,老师与学生需要做如下的教学准备:

1、教具:自制不倒翁与不倒翁原理模型,水槽,矿泉水瓶,橡皮泥

2、学具:小刀,胶水,橡皮泥,剪刀,画布,彩纸,彩笔,废旧乒乓球或鸡蛋壳

六、教学过程

接下来,我重点谈一谈本节课的教学过程:

本节课,我设置了三个教学环节,一是:导入新课;二是:探索新知;三是:学以致用,这里我将着重讲一下这三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导入新课,我采用问题式导入,这样导入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对将要所学知识产生强烈的好奇心。

第二个环节是探索新知,这一环节是达成本节课教学目标的关键环节,为了分散难点,便于学生掌握,我分成了两个层次进行教学,逐步递进。 首先是:通过观察不倒翁及其内部结构,使学生探索不倒翁不倒的原因。 目的是:使学生能通过直观的实物知道不倒翁不倒的原因是重心必须要低。 其次是:通过实验,来了解不倒翁重心位置的选择

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到不倒翁不倒,其重心的位置必须在底部中间

通过两个层次的学习,分散了难点,使学生获得了初步的活动经验,从而有利于达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第三个教学环节是:学以致用,学生动手实践,制作不倒翁,这样做的好处是:通过制作不倒翁,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安排这一环节是引导学生将知识应用到实际的操作中去,感受知识的使用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探索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思考的意识和能力。

总之,本节课总体上是本着“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基本理念,力求做到注重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注重学生在活动中学习知识,通过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自然地完成学习过程,掌握知识,从而达到新课标的要求。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不足之处,请各位专家给予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