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红楼梦读后感心得感悟作文

2021年红楼梦读后感心得感悟作文

红楼梦读后感范文有哪些?《红楼梦》不只描写了一个封建贵族家庭由荣华走向衰败的三代生活,而且还大胆地控诉了封建贵族阶级的无耻和堕落,指出他们的种种虚伪、欺诈、贪婪、腐朽和罪恶。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2021年《红楼梦》读后感心得感悟作文五篇,欢迎大家查阅!

红楼梦读后感范文1

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题记

提到《红楼梦》,人们想到的大多是宝黛二人的爱情悲剧,亦或是为林妹妹的香消玉殒而扼腕叹息。而对于薛宝钗,大多数人对她的印象都是虚伪、善于逢迎,认为她虽然表面上是一个大家闺秀,但内心却很势利,甚至连对宝玉的感情也带着利益的成分。其实我认为未必就真是这样的。

首先,宝钗接受过良好的封建正统教育,宽容大度,温婉娴静,是个典型的名门淑女,其次,她博览群书,文采斐然,这从她所作的诗词中就可以看出来。而说她虚伪、善于逢迎,可就真是有点冤枉他了。宝钗早年丧父,只有一个年事已高的母亲和一个不成器的哥哥,家中的大大小小事情都需要她的操持,她从小就要周旋于各色人物中间,所以养成了“见人总带三分笑的性格”,后来,宝钗因为种种原因而进了贾府,在贾府里,宝钗因为自身温和宽容、平易近人的个性而“大得下人之心”,又因为贤惠能干而为贾母所称道:“从我们家四个女孩儿算起,全不如宝丫头。”这评价可真是极高的。宝钗有了好东西也是与大家一起分享,且从不厚此薄彼。第六十回中,薛宝钗把薛蟠从江南回来送自己的东西,在分送众姐妹时,也送了一些给贾环,贾环的母亲赵姨娘非常感激:“怨不得别人都说宝丫头好,会做人,很大方,平常看起来果真不错。他哥哥能带了几东西来,他挨门送到,也不显谁薄谁厚,连我们这样没时运的,他都想到了。若是那林丫头,他把我们娘儿们正眼也不瞧,那里还肯送我们东西?”赵姨娘尖酸刻薄,对人总是有三分防范心理,宝钗能够得到她的赞扬,更是说明了宝钗是极为为人处世的,这也是天性敏感孤傲的林妹妹所比不上的。

贾府里几乎人人都对宝钗佩服不已,连丫头下人们也喜欢和她说话,可就是这样好人缘的宝钗,却偏偏对那“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鼻如悬胆,静若秋波”的风流佳公子暗生了情愫。作为金陵四大家族中“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的薛家之女,他对贾宝玉的感情也和贾府中的其他女子是不一样的。他深爱着贾宝玉,却不似袭人那般对宝玉百依百顺,也不似黛玉那般对宝玉使小性子,更不似晴雯那般处处与宝玉针锋相对。从始至终,他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爱着宝玉。她劝宝玉打马进京,求取功名,丝毫不是为了自己着想,仅仅是希望自己深爱的男子能够成为一个有作为之人,而不是整天流连于脂粉丛中,虚耗大好时光。可是宝玉却对她的善意不予理睬,认为她势力世俗,反而变得和她有点疏远了。

连后世之人也认为宝钗劝宝玉做官是为了自己日后当宝夫人而做准备,而林黛玉才是真正和宝玉性情相投之人,他们可以在月下共读西厢,可以在花间吟诗作乐,不理会世俗的牵绊,伦理的束缚,是一对真正的神仙眷侣。可如果事情真照这样发展,如果薛宝钗不在宝黛之间横插一脚,结局就真是皆大欢喜吗?我看未必。贾宝玉若是不考取功名,吃穿用度倒是不用愁,但充其量也就是一个有些才华的败家子而已。而林黛玉任性敏感的性子,也是极不适合做贾府未来当家主母的。更何况贾宝玉天性“博爱”,四处留情,这样的两个人,如果以恋人的关系短期相处的话,还可以比较和谐,但如果是要以夫妻的身份长期和平相处,这是断断不可能的。而只有宝钗大度宽容的性格,才可以包容宝玉的风流和孩童习性。

或许真的是造化弄人,她会遇到那个清冷得不似人间女子的林姑娘,宝玉对林妹妹几乎是一见钟情,而后来宝钗进了贾府之后,宝玉有一段时间和宝钗走得极近,好似有些冷落了林妹妹,其实不然,宝玉虽然和宝钗走得近,但他心心念念的仍是林妹妹,而非宝姐姐。纵然后来林妹妹一缕香魂终归离恨天,她和宝玉也结成了世人眼中的金玉良缘,可她却终究没能与宝玉举案齐眉。只能在宝玉出家后发出“到底是意难平”的感慨。

一座红楼困住了那么多人,而宝钗是其中陷得最深的那一个,在宝玉与青灯古佛常伴之时,她仍是小心的掩了自己的情绪,尽心尽力的照顾着贾府的老老少少。宝玉就像是她的一场梦,纵然并不美好,纵然会使她眉头深锁,她却仍不愿醒来……

红楼梦读后感范文2

我曾听过爷爷说过,他最喜欢品读《红楼梦》:红楼梦的最大之处在于它体现了一种落败的趋势;不管是家族的,爱情的,仕途的,都是走向了没落,适当反抗也捍卫自己利益必须的。以悲剧做结尾的中国古典并不多见。

我不明白爷爷说的意思,于是我带着好奇的心又重新走进了《红楼梦》的世界。曾经,我一直认为那富丽堂皇的大观园是温柔的女儿乡,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地方。而现在重读红楼梦的我知道自己错了。在那如此富裕的红灯绿酒生活下,竟掩盖了世界如此肮脏的一面。小说的内容很多,但令我最动容的贾宝玉和林黛玉那爱情悲剧。

或许吧,林黛玉是有些小肚鸡肠,是有些娇柔做作。但我们仍从她的一言一行中感受她的温柔与多才。我也并不否认薛宝钗很完美,她的大方,孝敬是书的亮点。但是,她在完美,也只是封建社会的塑造品,没有自己的思想,如娃娃般只知道一味的服从长辈的命令。相比之下,叛逆的贾宝玉和孤寂冷傲的林黛玉却给我另一番体会

“花飞花谢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也许有人会说花谢是自然规律,又那样假惺惺的葬花呢?你们不懂,黛玉这是把花比喻自己,感叹自己会不会这些花一样,等到花期一过,也会像花儿一样孤零零的落下,没人问?我只能佩服作者了,黛玉葬花已经暗示了最后她悲惨的结局。

当所有人都沉浸在与亲人团聚时的喜悦中,只有黛玉在哪独自一人伤心。没人会懂她,自从她踏进贾府的那一刻,她必须小心谨慎,注意自己的言行,一不小心说错了什么或做错了什么,就会惹来人的嘲笑。寄人篱下久了,使她变成了在一些人看来小肚鸡肠的样子。

当贾府一片喜气洋洋时,所有人都在为贾宝玉和薛宝钗的婚事做准备的时候。潇湘竹院却是另一番景象,面色苍白的黛玉等着贾宝玉的到来,没想到等待的却是心上人要成亲的消息。哭,恨已经无济于事了,黛玉带着无奈走完了自己的一生。

有些人认为这本书无非只是写了一个三角恋爱的纠葛,但《红楼梦》也折射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以及人们不知反抗的观念。·葫芦僧乱判葫芦案,尤二姐的吞金自杀……都证明了当时社会的黑暗。

确实如此我们必须要有反抗精神。如果当时薛宝钗不答应嫁给贾宝玉,那故事的结局就不会这样了。所以我们在现代这个社会,要有反抗精神,如果当初日本侵略我们,我们如果不站起来反抗那么也不会有现在的新中国。所以我呼吁大家适当的反抗是必然,不要到以后再后悔!

红楼梦读后感范文3

这几天,《浙江教育科技台》正在如火如荼的播放着新版《红楼梦》,我不禁又拿起《红楼梦》,再一次地细细品味起来,和电视一结合,还真有一种让我欲罢不能的感受。每每读到佳句,欢喜的紧,读到伤心处,泪眼连连。

《红楼梦》以贾府衰亡为主要线索,全书以贾府为中心,描写上至朝廷,官场,下到市井、乡里的人情世故和风尚习惯,可谓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最吸引我的就是上至宝玉,金陵十二钗,下至丫头都是那么的具有才华,个个都出口成章,让我刮目相看,更让我崇拜得五体投地。印象最深的就要数黛玉和宝钗了。

黛玉或许是从小体弱多病,又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因此养成了她多愁善感的个性,她的眼泪总是又多、又细、又长。空有了一颗玲珑心和无人可及的诗情才艺,真是让我倍感遗憾啊!

反之,宝钗从小就在大户薛家出生,又有母亲和哥哥的疼爱,她的性格就大家闺秀所具备的大气了,因此也更得长辈们的喜爱了。更是“是非面前绕道走”,连丫头们都喜欢她。而我又觉得她虽然表面上是风光了,但做每件事都要思前想后,肯定是件特累的事。

《红楼梦》里对每个人都是刻画得入木三分,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心思,读了以后真是受益匪浅,更感到世态炎凉,真真假假,到头来都是“赤条条,来去无牵挂”。

《红楼梦》引人入胜的地方数不胜数,真不愧为是文学史上的瑰宝啊!

红楼梦读后感范文4

风月情浓,金玉良姻却未若木石前盟,齐眉举案,到底美中不足意难平心难安。忆往昔,初见宛若旧相识,恨今朝,黄土陇头埋白骨,恨杳杳,思悠悠。万千心绪难言说,情债冤孽,你给我雨露恩惠,我还你一生眼泪。整部《红楼梦》,无数痴男怨女,在薄薄书页浅浅油墨的小世界里,上演着一幕又一幕风月情愁,宏大,壮阔,也细腻,温柔,但终归要成为一场梦,梦醒,一切转瞬皆成空。

初识红楼,年岁尚小,每每总唏嘘感慨着为何宝玉和黛玉会闹这么多别扭,为何他们不能够在一起,为什么那么喜欢黛玉的贾母最终也没有能让他们相守共白头。宝玉初见黛玉,眉尖若蹙,眉目含情,一句“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连起了他们之间细细的情思。在宝钗还没有来的时候,宝黛二人相处十分融洽,待宝钗一来,黛玉便觉得多了一个情敌,寄人篱下心思细腻的黛玉免不了去用假言假语,时不时去试探宝玉是否真心,自己的真心究竟有没有错付。于是有了拌嘴,黛玉使小性子闹脾气,宝玉低声下气好言好语哄回黛玉,在一次次的拌嘴中,二人感情也不断的升温。有黛玉费心费神为宝玉绣荷包,也有宝玉天天时不时来潇湘馆的探望;有桃花树下共读西厢的脉脉温情,也有同诉衷情的点点温柔。宝玉喜欢黛玉,黛玉对他而言是一种精神上的寄托,是生命中温暖明亮的一抹阳光,黛玉知他,懂他,陪他,爱他,为他哭为他笑为他苦恼。这种感情是纯真的,没有心计,没有目的,只是因为喜欢一个人爱一个人,所以这种感情,在柳湘莲所说的“只有门前那两只石狮子是干净”的府邸里,更加显得珍贵难得。或许这就是我很欣赏宝黛的爱情的原因吧。感慨于红楼,除了宝黛之间的爱情,还有王熙凤,这个“凡鸟偏从末世来”的存在不少争议的人物。《红楼梦》的人物集中于贾府这样一个诗礼簪缨的富贵人家,在贾府里,凤姐管家,凤姐精干聪明,把事情都打理得清清楚楚,可谓是顶梁柱一样的存在。可也就是凤姐,放高利贷,逼死尤二姐,为了收钱做下许多歹事,没有听取秦可卿死前的忠告,没有为贾府留一个退路,忘记了月满则亏水满则溢的道理,把贾府逐渐带入了灭亡。是“成也萧何败萧何”吧,机关算计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盛极而衰,或许,真的就如那红楼十二曲里面唱的那样,“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红楼梦》的艺术魅力,不仅仅在于它引人入胜的情节,还在于它其中蕴含的丰富文化,正如__所言:“《红楼梦》是中国许多人所知道,至少,是知道这名目的书。谁是作者和续者姑且勿论,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看《红楼梦》,可以欣赏茶文化,可以了解建筑文化,可以明白戏曲文化,可以沉醉于古典诗词文化,更别说那服饰文化,禅宗思想,色彩搭配艺术……所以《红楼梦》被说是一本近代中国的《百科全书》,也着实有着道理。《红楼梦》是美的,是精致的,是充满文化气息的,是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的,难能可贵的艺术精品。

有人说,这是文学名著最好的时代,也是文学名著最坏的时代。在日新月异发展迅速的现代生活,文化的传播是那么的方便快捷,不用捧着“大部头”一样的《红楼梦》实体书,只需要一部手机,你就可以随时随地轻松不费力的看到它,互联网上下载如《红楼梦》这样的文学名著也几乎都是免费的,这大大降低了名著阅读的门槛,是很有利于这些文学名著被更多的读者看到的。但是,这也的的确确是文学名著最坏的时代,物欲横流急功近利的社会,人们生活的节奏非常快,很难有时间静下心来去认真的读书,心浮气躁,就难以读懂《红楼梦》这样有内涵,意义深刻的书了。

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人生太快,太忙碌,也许浮生若梦,也无法阻止我对《红楼梦》的喜爱与赞美。它还有很多我没有读出来的深意,也还有更多的秘密等着我去发现,去探索,《红楼梦》就是我的执着,我毕生所爱毕生所求。落花闲愁千万种,而我独爱《红楼梦》,诗意人生,有它足矣。

红楼梦读后感范文5

提起《红楼梦》,大家也许会立马想起那位娇弱的林黛玉林妹妹吧。当我第一次看了一遍《红楼梦》时,不禁感到悲伤。

本书先说明了林黛玉和贾宝玉的前世;然后再讲他们今生的悲惨遭遇;最后表明黛玉去世,宝玉离开。

在这些人当中,我最同情的是林黛玉。林黛玉从小体弱,经常生病。当我读到“瞒消息凤姐施掉包”时,就觉得待遇很悲惨,为了成全别人而利用黛玉;而当我读到“宝玉和宝钗在前院成婚,唯独黛玉这个院子寂静无比”时,就觉得那是社会真黑暗;又当我读到“黛玉病死”时,就觉得很欣慰,想黛玉终于可以离开那个伤心地了。

她的泪,像涓涓细流一样潺潺流动,汇集成一泓清泉,澄清这她的悲剧。她哭泣,因为她太委屈,她是悲惨的、是值得被人怜悯的,她和宝玉的爱情在那样的社会是不容许不的。她对宝玉太痴情了,她的一生无限伤感······

看完这本书,我明白了:人的一生忙碌奔波,幸幸苦苦,到头来本就是一场梦而已。不管人生有多么辉煌,仕途有多么顺畅,到头来,结局莫不过“树倒猢狲散”,追求得再多也是徒劳,使人时刻保持健康的平衡心态,这才是最实际的生活方式,也许这也是现代人最需要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