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委会社会实践报告多篇

村委会社会实践报告多篇

村委会社会实践报告篇1

今年的寒假,为了响应学校的号召,也为了锻炼自己,提高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为将来的就业打好基础,我在我村的村委会进行了将进一个月的实践锻炼活动,通过此次在村里的社会实践活动,我们不仅在实践中深化了知识,而且学到了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和受到了深刻的教育;了解了我们村里的一些民情和青年的一些现状。通过我的观察,我感受到了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务实的工作态度和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的无私奉献精神。此外在这次实践中,据自己亲身所感、亲眼所见、亲耳所听,我对村上的现状有了更多的认识,进而进入了更深入的思考。

放假之前,我就委托家人联系我们村的村委会,表明自己希望参加和帮助村委会的日常工作,从而锻炼自己,同时也可以为乡亲们服务。村主任和其他村干部商量后,同意我在村委会挂名并开展工作,主要负责基础的日常工作和一些对自己的感兴趣的课题进行调查。听到消息后,我异常的兴奋,不仅因为自己可以顺利的参加社会实践工作,完成学校指定的任务,还因为自己找到了一个能够很好的锻炼自己、提高自己能力的机会,更主要的是终于可以运用自己的能力为家乡的人们服务了,最重要的是这是我20多年来的一个梦想!!!

接到可以正式上班的第二天,我就按照村主任的安排,走进了村委会的办公室,正式开始了我的第一次社会实践。第一天“上班”,难免有些激动和紧张,接手的工作完成的都不是很顺利,例如在作会议纪录时,经常记住了上句记不住下句,而且为了赶时间,字迹十分潦草,整个会议过程我都手忙脚乱的,闹了不少笑话,。但是会后村主任找我谈话,并没有批评我的“错误”,反而对我进行了鼓励,并告诉了我一些他的工作经验和教训,让我受益匪浅!一天下来,我深感工作的不易,但是我学会了怎样调整自己的心态,学会了怎样尽快的融入到新的环境当中去!

以后几天,我一直做着整理文件,清洁卫生,接打电话等一些较容易较轻松的工作,但是即使从这些不怎么起眼的工作当中,我也总结出了不寻常的经验,小事情也不能马虎,一页文件整理错了,到需要它的时候就会很难找到;卫生打扫的不干净,就会给上级领导和人民群众留下不好的印象;接电话的语言不得体,传达事情表述不准确,就会影响到工作效果。我加强了对自己的要求,不放过一个微小的细节,每件事都做到出色和完美。我明白,以后我的工作内容将会提明白,以后我的工作内容将会提升一个档次,我暗暗地对自己说了声加油!

在村委会工作的同时,我也对我的研究课题进行了一些调查,我个人对于经济学比较感兴趣,所以我着重的调查了一下村里的经济结构(我自己觉得应该是农民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吧)。虽然我们大一上学期还没有开经济学这一门课,但是我凭着以前对这门课的了解,我也确立了一个调查的大致方向。以下是主要的几点,可能不是太专业或是太正规,但是我觉得还是挺符合实际的。首先,我在村委会里查了一个村里的人口数和人均年收,然后根据自己家里的情况和周围邻居、亲戚的一些了解,同时也走访了一些其他的人家,最终确立建立了一个有关于我们村的一个经济结构的模型(不过后来听别人说很幼稚很简单,但他毕竟是我自己的东西嘛)。另外一个就是有关于村里的外出打工的人和他们的孩子在村里的情况。当这些父母出去打工的时候,就会把这些孩子们留在家里,由自己的父母,也就是孩子的爷爷和奶奶们来照顾和教育,他们也只是在过年或是过节的时候才会回来一次。并且存在这样的一种情况,因为他们年龄比较大了而且小时候没有接受过太多的教育,这样就给他们的孩子带来了启蒙教育上的一些欠缺,这些孩子缺少很正式的学前教育,因为幼儿园在农村目前来说还是很少的,就算是有,学费也是很贵的,一般的家庭根本承担不起,我觉得比较好的解决办法就是由村里出钱开一个公办的幼儿园,我把这个想法跟村委会的人说了一下,他们肯定了我个人的想法。

村委会社会实践报告篇2

实践时间:

20xx年x月x日-x月x日

实践地点:

xx村

实践过程及体会:

七月中旬,我们中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三下乡”暑期实践队,本着“受教育,作贡献,长才干”的精神,来到了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进行了为期数日的“三下乡”实践活动。

灵丘县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灵丘”之名始于战国,因战国时期赵国第六位国君赵武灵王葬于此而得名。但灵丘经济发展十分滞后,被确定为国家级贫困县。幸运的是,在1998年10月,灵丘县被确定为共青团中央定点帮扶对象,从此灵丘的经济有了起色。

在灵丘县委、县政府以及团中央扶贫工作队的大力帮助下,我们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作为一名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的学生,走访上堡村新农村建设(团中央扶贫工作队选定的定点帮扶村)给我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

一、走访上堡村

7月18日,在团中央扶贫工作队陈宁老师的带领下,我们中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三下乡”暑期实践队参观了上堡村新农村建设。上午九时,我们一行从宾馆出发,在平坦的乡村公路上行驶了大约四十分钟,到达了上堡村。车子刚到村口就听到了喜庆的锣鼓声,原来是村支部书记李应山带领村民们在村口迎接我们。看着村民们那喜庆的笑脸,听着那震耳的鼓声,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村民们那种热情好客和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

在村支书李应山的带领下,我们首先参观了村办公室并在那里开了个临时座谈会。会上李书记将上堡村的情况向我们作了详细的介绍,并表示有信心将上堡村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让我们倍受鼓舞。接着,陈老师也向我们详细地介绍了扶贫工作队在上堡村的各项工作。通过他们的介绍,使我们对上堡村的情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会后,我们“三下乡”实践队向居住在村老年公寓的孤寡老人赠送了牛奶和饼干。随后,我们在李书记的带领下参观了仁用杏种植场、大棚蔬菜种植棚以及獭兔养殖和沼气的综合利用项目,这四项是团中央扶贫队的重点帮扶项目,也是上堡村的特色项目。通过这次参观使我们对村子的现状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

二、上堡村的现状

毋庸置疑,上堡村近年的经济取得了可喜的发展,村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村民的文化生活也得到了极大的丰富。然而就在几年前,上堡村还是一个传统的农业村,农民的经济来源主要靠粮食耕作,是个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勤劳的上堡人没有被贫穷吓倒,而是在自己选出的村干部的带领下,在团中央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努力建设自己的家园,朝着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伟大目标不断奋斗,并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一)村民自治,乡风文明

村民自治,是在党的领导下亿万农民群众的伟大创造,是农村改革的重大成果。它的含义包涵四个方面:民主选举,即直选;民主决策,即通过村民会议决定重大事项,通过村民代表会议研究日常工作;民主管理,通过制定村民自治章程或村规民约,建章立制实现规范化管理;民主监督,即实际村务、财务公开,民主评议干部,建立重大事项汇报制度。

实现村民自治,扩大农村基层民主,是党领导亿万农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创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上堡村的村民自治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不仅把村民公认的、真心实意为群众服务的人选进了村委会;还充分地调动了广大村民当家作主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了自主意识、竞争意识、民主法制意识、促进了村民素质的提高。

1、村民直选,民选村长为村民负责

上堡村要想摆脱贫困、取得经济的发展,一个强有力的领导班子是不可或缺的。因此在县委、县政府的指导下,依据相关规定,选出了以李应山为主任的新一届村委会领导集体。

新一任领导集体除继承了老一辈艰苦朴素、吃苦耐劳的精神外,更加注重了创新,带领着村民们认真学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积极了解各种新事物。特别是近年来积极配合团中央扶贫工作队的工作,认真宣传“整村推进”政策,勇做致富的带头人。

团中央扶贫工作队也十分重视对上堡村干部的培养,经常组织村干部去发达地区考察学习、参观取经,通过考察学习使村干部的素质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党支部书记李应山在考察完后感慨到:上堡村离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还很远,与先进地区相比,无论是经济发展水平还是农民自身素质均存在较大差距。村委会全体成员一致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围绕促进增收这一中心,带动广大村民努力发展特色农业,有信心将上堡村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正是有这么一个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全心全意地为村民服务,才使得上堡村发生了实实在在的变化,逐渐摆脱贫困,朝着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伟大目标不断前进。

(1)种植大棚蔬菜

20xx年扶贫工作队投资18万元新建6座高标准蔬菜大棚,积极推广大棚蔬菜种植,为农民增收探索新路子。

为支持上堡村发展蔬菜产业,20xx年夏天,扶贫工作队借款2万元给村委会,用于购买种植西红柿用的架杆。据统计,种一亩露地蔬菜年收入可达1000至2000元,比种植玉米每亩地多收入500至1600元。20xx年10月,扶贫工作队投资新建钢架结构蔬菜大棚6座,每座大棚占地0。7亩。据测算,每座大棚种植反季节西红柿和黄瓜,单季可收入5000至8000元。

为从硬件上保障建成的蔬菜大棚充分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扶贫工作队还投资10余万元为蔬菜大棚建设配套设施,建起了150立方米的蓄水池一座。按照一个蔬菜大棚使用20吨水/月计算,抽一次水足够6个蔬菜大棚使用一个月;15天抽一次水,就可满足12个蔬菜大棚的用水需求,为今后增加蔬菜大棚种植规模打下基础。另外,扶贫工作队为蔬菜大棚架设了照明电,铺设了灌溉引水管道,给每个大棚内配备了滴灌设备,并在每个蔬菜大棚内建起沼气池和猪圈,将蔬菜大棚建成“圈舍、厕所、沼气、大棚”四位一体的高标准生态农业示范项目。

因地制宜,引导上堡村村民大力发展大棚蔬菜和露地蔬菜种植,不仅有效地促进了上堡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还带动了更多的农户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的小康道路。

(2)发展庭院沼气

为响应农业部“生态家园富民计划”,为上堡村村民寻求新的能源,扶贫工作队积争取县农业局的支持,在上堡村首批兴建了23户庭院沼气示范池,带动全村百姓发展庭院沼气,创建生态家园。

沼气推广工作开始后,自愿建设庭院沼气的上堡村村民纷纷到村委会报名申请,扶贫工作队和县农业局沼气技术人员联合入户,调查农户是否符合建设庭院沼气的条件,重点调查庭院环境、牲畜数量、家庭成员文化程度等。经扶贫工作队与县农业局、上堡村村委会协商,最后选定上堡村23户农户为庭院沼气建设示范户。

县农业局和扶贫工作队共同出资四万多元建设庭院沼气。县农业局组织技术人员施工,扶贫工作队负责协调,受益农户投工投劳,建成的23户庭院沼气池,目前大部分已产生综合效益。

沼气投入使用后,效果极其明显,农户庭院和室内环境变干净了,农民逐步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实践证明,建设庭院沼气,有利于更新农民观念,提高乡风文明程度,美化村容村貌,是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好抓手。

(3)养殖獭兔

獭兔属高效食草动物,具有繁殖能力强、饲养周期短、见效快、生产潜力大、不分地区、人人能养的特点。獭兔皮具有皮毛细密平整、光泽好、皮板轻柔、保暖性能好等特点,通过鞣制加工獭兔裘皮,可制作各式长短翻毛大衣等各种獭兔皮服装,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20xx年扶贫工作队将獭兔的养殖作为重点发展项目,为了解决单户村民无力承担市场风险,缺乏资金、技术的问题,扶贫工作队还特地帮助落水河乡成立“獭兔养殖合作社”,为社员提供资金、技术援助,现在已经有很多上堡村村民加入了合作社,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应。

(4)种植仁用杏

仁用杏是我国特有的产品,主要分布在河北、辽宁、内蒙古、山西、陕西、甘肃、河南等地。仁用杏全身是宝。杏肉可加工成干、脯、蜜饯、汁、酒、罐头等。杏仁可加工成杏仁乳、茶、精、糕点、罐头等。杏仁营养价值很高,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粗纤维、脂肪、糖类、磷、钙、铁、锌、铜、锰等微量元素和多种维生素。杏仁还是一种良药,因此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上堡村无论是气候还是土壤都很适合仁用杏的种植,扶贫工作队便把仁用杏作为了上堡村的又一重要项目来推广,现在已经有900亩的种植规模。

三、对上堡村发展的建议

(一)进一步加强村党支部的建设,提高村干部的素质

现任村支书李应山以及全体村干部,为上堡村的建设中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们务实的工作作风和全心全意为村民服务的精神,得到了村民和领导的认可。然而随着上堡村的发展,对村干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要不断加强党支部建设、提高村干部的素质,以适应发展的需要。

(二)进一步加强与团中央扶贫工作队的合作

上堡村取得今天的成绩与团中央扶贫工作队的定点帮扶密不可分,在今后数年内扶贫工作队将继续在上堡村实行“整村推进”的扶贫计划。所以把握好这一历史机遇,与团中央扶贫工作队密切合作,是上堡村脱贫致富的关键。

(三)进一步推广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建设

“獭兔养殖合作社”为上堡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发展模式,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进一步推广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建设,有利于抵御市场风险、增强市场竞争力,使村民的小生产与大市场联系起来。

(四)发展劳务输出,拓宽村民收入渠道

上堡村目前拥有大量富余劳动力,特别是到了农闲季节,村民们往往无所事事。发展劳务输出不仅使富余劳动力得到有效利用,更重要的是拓宽了村民的收入渠道,增加了村民的收入。在发展劳务输出应注意两点,一是有组织的进行劳务输出,有助于发挥规模效应、维护务工村民的合法权益;二是为村民提供技术培训和就业指导,便于村民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五)加强上堡村社会保障的建设

由于上堡村是一个经济落后的贫困村,村民抗风险能力较弱,社会保障就显得非常迫切需要。20xx年9月,在团中央青工部的大力支持下,扶贫工作队在上堡村投资13万余元,新建了一处老年公寓,9户五保户家庭的11位老人入住。老年公寓的修建,是上堡村社保工作取得的重大进步,很好的解决了贫困老人的生活困难,但上堡村目前还未形成一套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做到应保尽保,不仅有利于上堡村的社会稳定,更有利于上堡村的经济发展。

2、村约“三字经”,彰显民主管理

制定村民公约,是实现民主管理的重要保证,因此受到了县各级领导和村民们的高度重视。当选的村干部依据相关法规,在团中央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结合上堡村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上堡村村规民约》、《上堡村村务公开制度》和《上堡村议事规则》等三份文件。并独出心裁地将《上堡村村规民约》编成了琅琅上口、通俗易懂的“三字经”,受到了村民们的一致好评。由于这三份文件很好的将党的政策与村里的实际发展情况结合了起来,得到了决大多数村民的认可,很快就得到了村民大会的讨论通过。

(二)经济合作,共同发展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项目的发展靠一家一户的单打独斗无法有效地抵御市场风险,也无法发挥规模优势,更面临着获取信息、技术和市场的困难;因此,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发展农业项目必须大力引导和推动农村新型经济合作组织的建立和完善,以项目带生产、以合作促发展。

上堡村村民对此感触颇深,以前也有很多村民想摆脱贫困,但就是由于缺乏资金、技术,风险太大且无力承担,所以大多裹足不前。团中央扶贫工作队认识到这一问题后,便与上堡村所在的落水河乡,一道建立了一个经济合作组织,为广大农民服务。很快一个“獭兔养殖合作社”成立了,它成了服务村民增收致富的重要载体。合作社在成立初就有70户村民自愿参加,由于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又有不少村民加入了合作社。

“獭兔养殖合作社”不仅为上堡村的村民提供了资金和技术支持,更重要的是它为上堡村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模式,那就是利用老百姓共同的致富愿望,建立村、乡级的经济合作互助组织,促进经济共同发展。

(三)解放思想,巧借外力

在上堡村村民心中,这个外力格外珍贵,那就是团中央的定点帮扶。1998年10月,本着“着眼长远,突出重点,发挥优势,注重实效,帮助受援地区提高人口素质、形成主导产业、发展骨干企业”的帮扶思路,团中央扶贫工作队来到了灵丘。在经过充分的调查论证后,团中央第七批灵丘扶贫工作队选定上堡村为定点帮扶村,积极实施“参与式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作。扶贫工作队在灵丘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与上堡村村委会紧密配合,引导村民转变思想观念,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整治村容村貌,积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以实际行动为上堡村的建设作出了贡献。

1、转变思想观念,消除发展顾虑

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在于转变农民观念,这是提高农民素质,增强农民致富能力,推动农民增收的重要因素。

在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的过程中,扶贫工作队认识到,上堡村农民思想观念仍然比较落后。一方面,他们因循守旧,习惯于传统的种植方式和种植品种;另一方面,“穷则思变”,他们向往富裕生活,希望改变贫困的现状,但又害怕担风险,既跃跃欲试、又裹足不前。鉴于这种情况,扶贫工作队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引导上堡村村民开拓思路,转变思想观念。一是召开村民动员大会和座谈会,向全体村民介绍“整村推进”工作的目的意义;二是加大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宣传力度;三是推广农业科技知识;四是组织外出参观考察。

通过这一系列措施的实施,上堡村村民的思想观念有了很大的转变,消除了以前的很多顾虑,开始尝试改变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

2、修建乡村公路,方便村民出行

“要想富,先修路”,这是一条致富公理,因此扶贫工作队与村委会,把建设通村公路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切实解决群众出行难的问题。

上堡村通村公路没有修通前,天气晴朗时,尘土飞扬;遇到雨雪天气,泥浆四起,污水横流。出行道路到处都是坑坑洼洼,运输农产品的三轮车跑起来左摇右晃。农民出行难、农产品运输难,尽快修筑通村公路成为上堡村老百姓的一个心愿。

20xx年9月,扶贫工作队出资两万元,仅用七天,为上堡村修建通村公路近500米;另外还出资两万元,作为上堡村修筑通村公路的补贴。随后,这两条道路均通过县交通局的验收,并投入使用。

按照节约、实用的原则,通村公路修建时,没有重新规划新路,而是对村内旧有土路进行加宽、裁直和硬化。上堡村通村公路的修筑,严格按照《山西省农村公路改造工程管理实施细则》的规定,水泥路面宽三米,混凝土厚度18厘米,还加固了道路护坡。

为方便村民出行,扶贫工作队还积极协调县运管所,共同帮助上堡村解决群众出行难题。经扶贫工作队争取,县运管所在上堡村投资修建了便民候车亭一处,方便了村民出行。

公路的修通,为更好地发展农业生产、促进农民增收提供了有利条件,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

3、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

在扶贫队的帮助下,上堡村已经形成了仁用杏、獭兔、大棚蔬菜等特色产业,并发展了沼气综合利用项目,积极创建生态农业。

村委会社会实践报告篇3

转眼12月份已过,来村已四个月了。在几个月里,我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新的工作中去,有效地从一名应届毕业生转变为一位社会工作者。通过翻阅资料、沟通交流等方式,了解村里情况;通过辅助工作、加强学习等方式提高工作能力;通过阅读书籍、观看报道等方式提升理论素养。

下面我就这几个月来的工作、生活和学习情况进行简单的汇报:

一、翻阅资料,沟通交流,了解村里情况

第一,通过翻阅资料,了解到全村现共有4个村民小组,266户1051人,村民主要以经商、运输、务工为主要收入,现有党员37名;全村总面积10824亩,其中林地面积7235亩,耕地面积343亩;实现工业总产值935万元,农业总产值960万元,村财年固定收入近200万元,村民人均年纯收入达8705元。第二,通过沟通交流,一是采取主动入户,以包村干部入户为契机。

跟随其走进农户,目睹农家生活真实情况,沟通了解其经济收入状况和精神生活现状;二是与来村部访问的村民座谈,询问村民需求、村里福利情况,了解民风民俗。第三,通过实地走访,了解到村里的道路都有水泥硬化,水利设施基本完善,农作物生长情况良好,村里农家饭庄经营状况良好。

二、辅助工作,加强学习,提高工作能力

为同时做好村里和镇里的工作,争取更多的锻炼机会,尽快有效地融入工作环境中去,我坚持“上午驻村,下午留镇,随叫随到,灵活机动”的工作模式。在村里,负责村两委的会议记录、党建工作,辅助村委工作,如建立村民基本信息库,征地面积、修水渠的测绘,征地合同的草拟,社会保障卡的登记和发放。

新村建设用地迁坟工作,人大换届选举工作等;在镇里,帮忙通知事情、布置会场、传送文件、辅助镇人大工作并撰写《人大工作报告》等;在村与镇之间,做好信息联络员;让我对村、镇的一些工作有了一定的认知,掌握和运用了一些所学知识。

同时,我积极向前几届的选聘选调生“取经”,经常和文书促膝长谈到深夜,从而了解到选聘选调生工作是怎么个一回事,村里的工作如何有效开展,这不仅使我更快地掌握了一些实质的工作方式方法,增长了见识,还对我在工作上少走弯路,加快融入新工作新群体新生活起很大的帮助作用,提高了我的工作能力。

此外,为了加大村务公开力度,加强村民、镇村之间的有效互动,我创新工作,主编《坑边》简讯,报道村、镇每个月发生的重要事情,公开村“两务”,并设健康栏目、农业实用技术栏目、“悦读”栏目。《简讯》内容丰富多彩,针对农村,服务农民,获得了镇领导和村主干的一致好评。

三、阅读书报,观看视频,提升理论素养

意识指导行为。作为一名村官,我意识到,不但要在社会角色上转变,更重要的是在意识上转变,只有加大对农村政策法规的学习和理解,只有加强自身的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等方面的素养,才能更好地服务和发展农村,为农民提供有效帮助,于是我如一名“饿汉”般在空闲时间学习《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村民委员会选举法》等涉及“三农”的法律法规和惠农支农政策;

同时为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用先进的知识和理论武装自己,通过书籍和网络视频大力学习各方面的知识,阅读《党史》、《求是》等政治读物,观看《经济半小时》、《社会与法》等经济法律类频道,以及《人民日报》、《福建日报》等一些相关报纸,了解政治理论更新、经济实时动态、法律实际运用、社会发展现状。通过一个月的努力,我的相关理论素质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村委会社会实践报告篇4

一、实践目的:

今年的寒假,为了响应学校的号召,也为了锻炼自己,提高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为将来的就业打好基础,决定这次社会实践去我们月塘镇移居村村委会实践。通过实践对村委会工作进一步了解,希望参加和帮助村委会的日常工作,从而锻炼自己,同时也可以为乡亲们服务,借此拓展自己的社会经验,为树立良好的人际交往打好基础,以便自己更好的融入社会。

二、实践内容:

说实话,在这之前我还不大清楚村委会真正意义上的工作是些什么,我心里有些忐忑,幸亏村委会的人们很热情给了我很大的鼓励和包容。

在我实践的第一天,我就对村委会这个组织的来历和它的本质做了一个较之前的深入了解。何为村委会?村委会是中国大陆地区乡(镇)所管辖的行政村的由村民选举产生的群众性自治组织。村民委员会是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村民委员会它有自己的组织法和选举法,大家都有积极的遵守规章制度来办事。在我们月塘镇移居村民的眼中村委会一直是尽全力为大家服务的一个好组织。在未到村委会实践之前,我压根不知道村委会的工作那么的繁琐,由于村民们的文化程度不够,有许多都是文盲或是半文盲,所以在配合村委会工作的时候效率并不是很高,从中折射出应该加大对我们农村文化教育程度的扶持力度,只有农民的文化程度高了,那么对于发展农村的经济才能有一定的推动作用。然而,即使村民们的文化程度不高,有些事需要一而再再而三的反复的提示或叮嘱,但是我们的村委会成员们都是很耐心的,用心不厌其烦的讲解和指导。或许正是因为我正处于年少轻狂的年龄,我很容易浮躁,在遇到需要用恒心和耐心去完成的事情的时候我就很难坚持住,但是我看到了村委会里的所有人都很和气的对待村民们,那份用心把我震撼了。当时,我已不知道是愧疚还是欣慰了!

第二天,我跟随我们村村委会领导探望了贫困户,发放贫困金送去新年的祝福,聆听他们所面临的困难,以及对20xx年的愿望。看到村里贫困户得到贫困金感动流泪的场景,心里说不出的温暖和心酸。

第三天,他们让我负责打打字,处理文件和写些简单的信息,这些工作听起来简单,但是要想真正的做好做得完美那还是有些困难的。在打字的时候如果你少打了一个字或是漏了一个句子那么会对村委会的工作进度直接造成影响。在理文件的时候,如果你一不小心将文件处理错了,放错了地那么着或许不仅仅是关系到工作进度的问题了很有可能关乎到村民们的个人利益等问题。在写简单的信息时,你不仅仅要注意语言词汇的表达更要注意你所要表达的意思和主题是否清晰明了。因为要处理很多的细节方面的事情,第三天的实践就让我有点吃不消了,甚至还没有做完被安排的工作。当时,我很怕被大家责骂但是他们都没有,在此次的实践生活中我收获了一份感动和久违的动力。第四天,我更是努力地工作了,功夫不负有心人,虽然工作时还时不时的出现一些小的失误和不足,但是比昨天好多了。村委会里头的所有人对我真的都很好,只要我一有什么不懂的地方请教他们时,不论他们有多忙,他们仍然会很耐心的点拨我,从他们眼中受到的鼓舞是我前进的最大动力。

以后的日子里,我一直做着整理文件,清洁卫生,接打电话等一些较容易较轻松的工作,虽然中间也有一些小摩擦,但最终都圆满解决。

三、实践结果:

在村委会进行了将进一个星期的实践锻炼活动,我不仅在实践中深化了知识,而且学到了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和受到了深刻的教育,了解了我们村里的一些民情和青年的一些现状。通过我的观察,我感受到了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务实的工作态度和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

的无私奉献精神。此外在这次实践中,据自己亲身所感、亲眼所见、亲耳所听,我对村上的现状有了更多的认识,进而进入了更深入的思考。也得到了村委的好评。我既开拓了眼界,增长了知识,锻炼了能力,也丰富了许多工作和生活上的经验,自己的认识和理论水平也明显有了较大提高,让我对以后的生活和工作充满了信心,我会用饱满的热情去迎接即将到来的大学新学期的生活和未来的挑战。感谢这次的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让我锻炼了自己的一直也让我变得更加的勇敢,还收获了那么多的温暖。

四、实践体会:

虽然我做的都是一些不起眼的工作当,但是从中我也总结出了不寻常的经验:小事情也不能马虎,一页文件整理错了,到需要它的时候就会很难找到;卫生打扫的不干净,就会给上级领导和人民留下不好的印象;接电话的语言不得体,传达事情表述不准确,就会影响到工作效果。在日后我一定加强对自己的要求,不放过每一个细节,多点细心和耐心,要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学习和工作当中,感恩他人,感恩社会。

村委会社会实践报告篇5

大学生活一晃就已经过去了一年,这一年来我深感大学校园的生活对我们的磨练是远远不够的。我一直以来都认为社会实践活动是我们在校大学生投身社会、体验生活、服务大众、磨练自身的契机。

20xx年的暑假,我得到了一次在魏南村委会实践的机会,全新的生活就在这几间小办公室开始了。我的实践时间从8月1日到8月10日。虽然只有短短的10天,但在这短短的时间内我也是受益匪浅啊。

作为一名准大二学生,我没有社会实践的经验,这一次我带着学习和好奇的心情去迎接我的第一天的实践生活。虽说只是实践,但生活的方式却已完全不同于学校里的生活,而是转变成了正式的上班一族:早上8 :30上班一直到下午5:00下班,这一天的生活便度过于这几间小小的办公室之中。此次实践,主要实习的内容是打印处理文件、传送整理资料、整理记录文档工作,以及其他各种杂活。简单来说就是学习做一位办公室文员。

“在大学里学的不是知识,而是一种叫做自学的能力”。这次实践后才能深刻体会这句话的含义。除了计算机操作外,课本上学的理论知识用到的很少很少。刚开始去的时候,我是一窍不通,很多东西都不懂,幸好有叔叔、阿姨们的耐心帮助,让我在这次社会实践中掌握了很多东西。最重要的是使我懂得如何在每天面对琐碎的事务时调整好心态,在这方面我比之前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同时在这次实践中使我深深体会到我们必须在工作中勤于动手慢慢琢磨,不断学习不断积累。遇到不懂的地方,自己先想方设法解决,实在不行可以虚心请教他人,而没有自学能力的人迟早要被企业和社会所淘汰。

通过参加这次社会实践,让我明白了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引导我们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投身社会的良好形式。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我们在校大学生更新观念,吸收新的思想与知识。十天的社会实践一晃而过,但却让我从中领悟到了很多很多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将会让我终生受用。社会实践加深了我与社会各阶层人的感情,拉近了我与社会的距离,也让自己在社会实践中开拓了视野,增长了才干,进一步明确了我们青年学生的成材之路与肩负的历史使命。社会才是学习和受教育的大课堂,在那片广阔的天地里,我们的人生价值得到了体现,为将来更加激烈的竞争打下了更为坚实的基础。希望以后还有这样的机会,让我从实践中得到锻炼。

村委会社会实践报告篇6

下面我就这几个月来的工作、生活和学习情况进行简单的汇报:

一、翻阅资料,沟通交流,了解村里情况

第一,通过翻阅资料,了解到全村现共有4个村民小组,266户1051人,村民主要以经商、运输、务工为主要收入,现有党员37名;全村总面积10824亩,其中林地面积7235亩,耕地面积343亩;实现工业总产值935万元,农业总产值960万元,村财年固定收入近200万元,村民人均年纯收入达8705元。第二,通过沟通交流,一是采取主动入户,以包村干部入户为契机。

跟随其走进农户,目睹农家生活真实情况,沟通了解其经济收入状况和精神生活现状;二是与来村部访问的村民座谈,询问村民需求、村里福利情况,了解民风民俗。第三,通过实地走访,了解到村里的道路都有水泥硬化,水利设施基本完善,农作物生长情况良好,村里农家饭庄经营状况良好。

二、辅助工作,加强学习,提高工作能力

为同时做好村里和镇里的工作,争取更多的锻炼机会,尽快有效地融入工作环境中去,我坚持“上午驻村,下午留镇,随叫随到,灵活机动”的工作模式。在村里,负责村两委的会议记录、党建工作,辅助村委工作,如建立村民基本信息库,征地面积、修水渠的测绘,征地合同的草拟,社会保障卡的登记和发放。

新村建设用地迁坟工作,人大换届选举工作等;在镇里,帮忙通知事情、布置会场、传送文件、辅助镇人大工作并撰写《人大工作报告》等;在村与镇之间,做好信息联络员;让我对村、镇的一些工作有了一定的认知,掌握和运用了一些所学知识。

同时,我积极向前几届的选聘选调生“取经”,经常和文书促膝长谈到深夜,从而了解到选聘选调生工作是怎么个一回事,村里的工作如何有效开展,这不仅使我更快地掌握了一些实质的工作方式方法,增长了见识,还对我在工作上少走弯路,加快融入新工作新群体新生活起很大的帮助作用,提高了我的工作能力。

此外,为了加大村务公开力度,加强村民、镇村之间的有效互动,我创新工作,主编《坑边》简讯,报道村、镇每个月发生的重要事情,公开村“两务”,并设健康栏目、农业实用技术栏目、“悦读”栏目。《简讯》内容丰富多彩,针对农村,服务农民,获得了镇领导和村主干的一致好评。

三、阅读书报,观看视频,提升理论素养

意识指导行为。作为一名村官,我意识到,不但要在社会角色上转变,更重要的是在意识上转变,只有加大对农村政策法规的学习和理解,只有加强自身的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等方面的素养,才能更好地服务和发展农村,为农民提供有效帮助,于是我如一名“饿汉”般在空闲时间学习《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村民委员会选举法》等涉及“三农”的法律法规和惠农支农政策;

同时为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用先进的知识和理论武装自己,通过书籍和网络视频大力学习各方面的知识,阅读《党史》、《求是》等政治读物,观看《经济半小时》、《社会与法》等经济法律类频道,以及《人民日报》、《福建日报》等一些相关报纸,了解政治理论更新、经济实时动态、法律实际运用、社会发展现状。通过一个月的努力,我的相关理论素质得到了很大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