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反映:用户难以心安的“APP侵权问题”亟待解决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手机APP应用程序技术创新活跃,业务模式持续显著升级,广大人民群众生产生活获得极大便利,特别是今年新冠肺炎疫情以来,线上购物、远程办公、在线教育、网络问诊等APP蓬勃发展,并与线下经济深度融合,对增强我国经济发展韧性,起到了稳定器的作用,但是违规收集用户个人信息,违规强制索取麦克风、通讯录、相册等与该软件使用无关的权限,以及欺骗误导用户下载APP等方面亟需解决。

基层反映:用户难以心安的“APP侵权问题”亟待解决

主要存在的问题:

一是用户在APP面前信息几乎透明化。APP在为用户提供方便的同时,也成为个人信息泄露的“漏斗”,存在强制授权、过度索权、超范围收集个人信息等现象,包括证件号、生理信息、手机号、通信录、通话记录等在内的关键个人隐私信息存在外泄隐患。

二是用户在APP面前自主几乎强制化。某些“越界”的APP会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每30秒读取⼀次用户的位置信息,据此绘制出用户的行踪轨迹;还有⼀些APP在首次使用时索要使用电话权限,用户选择“禁止”之后则退回了桌面,这属于典型的“不 给权限不让用”的情况。

三是用户在APP面前信息共享被动化。APP未向用户告知且未经用户同意,将设备识别信息、商品浏览记录、搜索使用习惯、常用软件应用列表等共享给第三方,用户的商品浏览记录、搜索使用习惯等出现在第三方APP。APP的定向推送功能未向用户告知,将收集的用户个人信息用于定向推送、精准营销。

对策建议:

一是加强行业监管力度。出台相关规定,规范行业管理,建立长效机制。针对存在问题的APP,将依法依规予以处理,以及将受到行政处罚的违规主体纳入电信业务经营不良名单或失信名单等手段,对于问题突出、严重违法违规、拒不整改的APP主体,将从严处置。

二是加强行业自律力度。在前期工信部组织已经让互联网企业向社会作出公开承诺,推进地方互联网企业作出公开承诺,促进行业的自律,树立个人信息保护的高压红线意识,促使互联网企业真正为人们服务,达到净化APP应用环境。

三是提高全民思想意识。广泛宣传APP应用相关政策法规,提高自身安全保护意识,合理使用APP功能,加强对相册、通讯录等权限的控制,不过度放权,不提供不必要的个人信息。发现侵权APP应用软件及时举报有关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