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初中调查报告多篇

语文初中调查报告多篇

语文初中调查报告篇1

在十几年的教学生涯中,有过照本宣科的无奈,有过突发奇想的惊喜,但更多的是一中彷徨和困惑,见过大多数老师像庖丁解牛一样的把每一篇课文肢解干净,然后做些课堂作业,批批基础训练,、完成了大小作文各八篇,间或发些东抄西摘来的试卷强化训练一下,勤劳点的老师还会吩咐学生买些现代文阅读、作文选打打牙祭,期末试一考,急于看看人均分,有人欢喜有人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有时也想过要穷则思变,浏览过汗牛充栋的文献,聆听过挂名专家口沫飞溅的空谈,真是不说我倒还明白,越说我越糊涂了,要么纠缠于一城一地的得失,要么天马行空,说些他自己也并不明白的话。而在我冥思苦想的孤独求索之中,也隐约瞥见东方丝丝曙光,初中语文教学,有四点还是值得三思一番。

一、语文教学到底要教给学生什么。

是呀,语文教学到底要教些什么东西给学生呢?三年一周期,要有总目标,每个学期要有阶段性目标,无论是哪一个版本,每册书大约有三十篇课文,这三十篇的编排大有讲究,古今并存,中外混杂,各类文体也都粉墨登场。但饭要一口一口地吃,课要一节一节的上,具体到每节课,按现在时髦的话说,就是要控制好三维,(就像一个妙龄少女,只要把三围搞的中规中矩,养眼问题就不大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价值观,每篇课文都是有点身份的人写的,多少有点含金量,要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了解相关知识,包括字词句,课文介绍的内容、文体、作者、相关背景等等。在学习过程中,有意识培养学生读、说、听、写四种能力,让学生会默读、朗读、泛读、精读多种能力,特别是要培养学生捕捉文本信息,概括总结能力,教会学生怎么读文章,不同的文章怎么用不同的方法来读,会读会说还不够,还要会手写吾心,把耳闻目睹的,心中所想的在笔端下流淌下积案来,说简单点,就是读的方法,写的技巧。另外在解读文本时,要充分感悟文字的神奇,语言之美,在潜移默化中感悟自然之美,人文之美,让肌肤和心灵得到真善美的熏陶,如果能在教学中,有意识有计划地融合这三点,这课就没有白上。

二、素质教育的理念如何在语文课堂中体现。

素质教育核心的理念是创新和实践,但出新却不能出格,要紧紧把握语文学科的特性,在继承中变革,在变革中求新。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首先它是一门语言,是一种工具,学好它是为了交际,如果搞成哑巴语文,搞成会考试的工具,那就背离了学习的初衷,但它又不仅仅是工具,它还担负着人文熏陶的重任,让学生在一篇篇文章的诱导之下明白道理,规范行为,学会做人,感悟人生。而课本中每一篇文章都只是学习的载体,既要尊重它,借他山之石攻玉,又不能被它所束缚,老是围着它团团转,在它基础上树立大语文观,生活即语文,引进课外源头活水,拓宽学生知识面,阅读面。在课堂教学中,构建师生平等、互动的教学新秩序,教师只能做引导者,做学习的引路人,()引导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激发其学习欲望,特别是要养成积极主动、自主学习的好习惯,劳逸结合,学会预习复习,当日任务当日毕,认真独立思考,不做假做业。教师在讲解时,要高屋建瓴,拨云见日,要有师讲生听升华到生学师点拨的境界,对课文分析要着眼整体,就像写意泼墨,而不是工笔细描,精耕细作,力争做到好读书,不求甚解,而不是求甚解,不好读书。在课堂中要控制课堂气氛,既要生动活泼,又要严肃紧张,一潭死水沉闷乏味当然不好,欢声笑语喧哗吵闹更是糟糕。要求活而不乱,不能一管就死,一放就乱。

三、不同文体课文的授课方式。

在具体分析每篇课文时,无论是用一支粉笔一张嘴还是电脑课件晃大腿,教学流程都是八九不离十,一般分为四大版块:1是创设情境,导入新课。2是自学感知,整体把握,三是合作交流,解读探究,4是总结反思,拓展延伸。但同中有异,不同文体,教学侧重点,授课方式还是有所区别的,按初中生所接触到的课文,可以作如下分类:记叙文(写人、叙事、写景、状物),说明文(说明事物的特征和事情的道理),议论文(立论文,驳论文,读后感),散文,现代诗歌,小说,寓言童话,古文,另外在课型上还有复习课,作文指导课,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在写教学设计时,要做到三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要吃透教材,切合学生,变换教法,每节课上完后,要养成教学反思习惯,总结得与失。

四、要设计形式多样的训练作业,切实加强课后督查。

光靠课堂四十五分钟,课后就成了耳边风,是无论如何也学不好语文的,要设计优质高效的作业来复习巩固所学的内容,可按排大小作文、周记、课堂作业、基础训练作为基本作业,学有余力的可根据学生自愿按排强化作业(阅读和写作),作业这一块要求做到八个字:按时按量,独立认真。坚决打击假作业,即抄作业(抄答案书,抄其他同学的)和糊作业(不动脑筋,偷工减料),对于拖拉作业,不交作业者要批评教育,屡教不改者要适当惩戒,不可姑息养奸。对于课外时间要进行评估,合理安排可,课外指导扩大阅读量,主要选些文质兼美的短文,对优秀的文章要背诵一些,培养语感,让学生互查,教师定期抽查,考试每月至少一次,每次考三试后要做好总结工作,让学生写小结反思。总之,要通过训练和督查,把科技成果转化成生产力。

俗话说:教学有方,教无定法,但万变不离其宗,多读多写多背是必不可少的,语文学科有它自身的规律和特点,要与时俱进,因势利导,虚心学习,教学相长,让课堂富有诗意,让课堂充满韵味,要做教书先生,不做搬书工匠。

语文初中调查报告篇2

一、问题的提出

时至今日,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新课程改革进行了十年,十年来课程改革的舆论宣传、政策引导、课程开发等硬件建设已有了长足进展。有学者指出,“当前课程改革己进入急需内驱力实现新提升的攻坚期”,教师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原动力,教师的专业成长是新课程改革首当其冲的问题。因此,对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情况进行调查研究迫在眉睫。

二、调查的对象与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了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调查范围涉及河南省的五个地区,每个地区随机选择不同层次的初中5所,其中城市学校2所,农村学校3所,确定的样本容量是在95%的置信水平下,5%的抽样误差所要求的132个样本,其中城镇中学语文教师为53位,农村中学语文教师为79位。考虑到发放的问卷不可能全部收回,因此实际上发放了140份问卷,回收了132份,有效样本为116份。

调查工具包括:教师问卷、教师访谈提纲各一份。调查内容主要涉及如下三个方面:初中语文教师的基本情况;初中语文教师的专业素质结构;初中语文教师专业发展途径情况。

调查结束后,在个别样本学校随机抽取访谈对象,共对20名教师进行了个别访谈,访谈内容按“访谈提纲”进行,根据地区实际情况进行了部分调整。另外,每个地区选取一所学校的教师座谈。本次调查共召开教师座谈会5次,参加教师30人。

三、调查结果分析

(一)初中语文教师基本情况。

从表1可知:初中语文教师中男女比例严重失调,女性明显多于男性。初中语文教师队伍的主力军以女性教师为主,这种现象不利于教师队伍整体协调发展。从年龄和教龄结构看,都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中青年教师队伍庞大。实现专业成长的客观基础较好。从职称结构看,获得中学高级职称的初中语文教师少,比例不足百分之十,且多集中于16~25年教龄的教师中。这表明:在初中语文教师队伍中,缺乏教学经验丰富的高素质教师,也缺乏勇于创新、教育教学成果突出的青年破格人才。从教师的学历结构看,绝大多数教师学历达到大专及以上水平,具体数据见图1。但从图2(横轴中的数字代表各选项,其对应关系为:①全日制大学毕业;②通过自学考试;③通过电大、函授方式;④其它)中可以看出有70.7%教师的最高学历是通过在职学历进修取得的。这一方面说明教师学习基础较好,实现专业发展的条件适当。同时也说明速成式的在职学历进修导致初中语文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不高、专业能力不强,专业提升的空间较大。

(二)初中语文教师专业素质情况。

笔者主要从教师的专业理念、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三方面来探测初中语文教师的专业素质情况。

1、初中语文教师的专业理念情况。

由于教师的专业理念属于意识形态方面的东西,笔者主要从教师的专业态度、职业道德与教师的语文教育观三个方面来对其进行了考察。

调查得知,76.9%的教师表示“热爱”或“比较热爱”语文教育工作;81.9%的教师表示“有”或“有时有”成为语文教育家的梦想;83.5%的教师表示对未来的语文教育“很乐观”或“比较乐观”。可见,从总体上看,初中语文教师的专业态度是比较乐观的',对待学生充满朴素的情感,具有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初中语文教师职业道德的主流也是积极向上的,教师们非常明白自己的职业道德内涵,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绝大部分教师丁作态度认真、责任心较强,对待学生的态度、情感、行为是积极向上的。但是教师对职业的满意度堪忧,在对职业的满意度上,47.1%的教师“基本满意”,52.9%的教师“不太满意”。如果再给一次机会让他们重新选择,44%的教师表示不会再选择当语文老师。在访谈中,多位教师谈到离职、调职,对教师职业前景充满失望和悲观,存在严重的教师职业倦怠。

绝大多数初中语文教师对语文学科性质认识正确。超过95%的初中语文教师认真学习或学习了相关课改和学科理论,对新课程理念熟悉或较为熟悉;63.8%的教师表示积极或较积极的进行语文课程改革;91.8%的教师表示在平时的教学中能够重视学生学习积极的发挥,与学生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但当问及课改后语文教师的主要工作任务时,有76.9%的教师认为主要是完成教材上要求讲授的内容,批改作业、写教案、班主任还增加“处理班级事务”。23.1%的教师表示能够认真整理丁作素材、阅读教学理论书籍、收集教学资源等。可见,语文教师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对语文新课程的认识还只停留于理论层面上。

2、初中语文教师的专业知识情况。

教师知识是影响教学过程、教学结果以及学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因此,教师具备什么样的知识结构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发展,也关系到教师的发展。38.46%的教师表示自己所拥有的中文专业知识完全能够胜任教学工作,60.44%的教师表示基本能够胜任教学工作,只有1.10%的教师表示不能胜任教学工作;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方面,37.36%的教师表示完全够用,58.24%的教师表示基本够用,只有4.40%的教师表示不能够胜任教学丁作。可见,初中语文教师的中文专业知识与教育理论知识基本能够达到合格教师的要求。但随着课改的深入、新教材的全面推广,教师们普遍感到知识更新的速度加快,需要不断补充学习各方面的知识,教师对各种知识的渴望程度如图3所示。(横轴中的数字表示各选项,其对应关系为:①文学、语言学、写作学等学科专业知识;②新教材的教材分析、文本解读等知识;③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现代教育技术等知识;④教育科研知识;⑤其它学科的新知识。)

3、初中语文教师专业能力情况。

教师行业的特殊性要求教师除具有一般能力外,还应该具有与教学实践相联系的特殊能力,如教学表达能力、师生交往能力、课堂组织与管理能力、教育科研能力等。从图4中可以看出:教师们对“课堂组织和管理能力”“教学表达”及“师生交往能力”比较重视。说明教师普遍比较重视课堂教学。而教学研究能力、现代教育技术能力与自学能力遭到教师们的冷落。可见,教学研究还没有完全深入人心,现代教育技术给教师的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帮助,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进行了适当的运用,但没有过分依赖。对“自学能力”的冷漠说明教师自主专业发展意识淡薄。

(三)初中语文教师专业发展途径情况。

语文教师提高专业水平的途径与方法有多种,何种途径、方法对语文教师最适合,最能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呢?

从图5可以看出:“教学经验的积累”、“教学反思与教学科研”、“与同事(或学生)交流合作”,这三种方式是教师自己发展、积累的行为,基本上属于教师自己独立完成。而外部的各种培训似乎并不受教师欢迎。“参加各级各类教学交流活动”“上级组织的培训”“听专家讲座”等方式对教师专业发展所起的作用并不大,甚至收效甚微。“专门的新课程改革培训”本应受到教师的青睐,但从调查结果看似乎并没有收到期待的效果,教师并没有感到自己的专业水平有多大提高,这是值得反思的,为什么我们的培训不能贴近老师的心?到底是培训的内容、方式还是时间安排上出了问题?还是新课程的理念与现实的应试教育相冲突,以致对教师的影响大打折扣,导致教师的认可度降低?

进行了补偿教育以来,教师学历提高很快,绝大部分教师都已取得大专以上的学历,但教师认为“学历进修”对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有一定的作用,但作用不是很大。可见,通过学历进修,能力上虽然也有所提高,但提高的速度显然跟不上学历提高的步伐,能力的提高是不可能在短期内完成的。从图6的数据中可以看出目前的初中语文教师能够“坚持读书”或“经常读书”的人数并不占多数,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教师认为“阅读专业书刊”对自己的专业发展所起作用甚小了。究其原因,2.20%的教师认为“无书可读”;9.98%的教师认为“完全可以胜任日常教学,没必要读”;84.62%的教师认为“教学工作太忙,没有时间读。

四、问题与建议

(一)问题。

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笔者发现当前初中语文教师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语文教师自主发展意识淡薄。

大多数语文教师处于个体被动专业发展时期,缺乏主动性,缺乏自主意识,他们的专业发展需要外力的推动。多数语文教师对自身专业发展无明确计划,近三分之一的老师对自身专业发展没有计划。有7.69%的语文教师能够坚持写教学日记,有20.88%的老师回答从不写教学日记。访谈及问卷调查中都涉及到了有关教师阅读的一些问题,笔者发现教师自主阅读的积极性不够高,学校图书资源不够充足,教师藏书很少,教师知识更新速度十分缓慢。

2、语文教师专业知识老化,知识结构不合理。

语文教师知识老化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部分教师年龄偏大,所受的专业培训是80年代以前的培训,不会说普通话、不能用计算机、用老方法教学,知识结构已经老化,虽然后来通过进修获得了大专或本科文凭,但是专业水平并没有多大的提高。另一方面初中教师存在严重的“拔高”使用。不少学校特别是在农村,许多教师都是从小学调进来的(主要是中师生),这部分教师所受的专业培训是小学教育,他们的知识结构不符合中学生的教育特点。

教学工作是一种培养人的专业工作,仅通晓一门学科并非必然地使他成为该学科的好教师,一个教师要成功地完成自己的职责,在通晓所教专业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具有教学的知识。然而,通过对语文教师平时读书情况的调查得知,85.4%的选考试辅导类,58.6%的选语言文学类,23.6%的选休闲消遣类,12.67%的选教育学、心理学类。可见,教师的学习面普遍较窄,学习欲望不强,教师对专业发展的方向存在明显的功利化倾向,忽视教育科学与心理科学方面知识的学习。

3、教师培训低效,缺少专业学习引导。

据调查,27%的教师认为教师培训的意义非常大,有22%的教师认为教师培训意义比较大,二者之和为49%,所占教师人数不到一半,甚至有12%,的老师认为当地的再教育专业培训是“根本没有任何帮助,纯粹是浪费时间和金钱”,他们将“继续教育”戏称为“继续交钱”。教师培训遭到各方的质疑和批评,究其原因主要有:培训者缺乏对中小学实际状况的了解;培训经费短缺;培训内容不合理等。

(二)建议。

针对以上初中语文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笔者提出以下三方面的建议。

1、使教学反思制度化,加强教师间的合作与交流。

针对大多数语文教师的自主发展意识淡薄这一问题,学校或教师可以安排一个固定的时间(如周五下午或每天晚上),对一周或一天的日常专业生活进行反思,记录下自己过去的状况、自己的进步和尚须努力之处。这样教师可以依据自身的情况建立一个自我剖析的档案,以便更好地了解自身专业发展的变化、进步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可以采取的有关措施。

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总会遇到一些疑惑和困难,当他通过自身的努力不能得到解决的话,他必须寻求外在的帮助和支持。同事,作为最近的“同伴”,成为教师首先考虑的对象,能够得到其他教师的支持,同样能够激发教师的自我发展意识。因此,加强与其他教师的合作与交流对于强化教师自我发展意识而言也不失为一条有效的捷径。

2、提高教师自主学习意识,构建复合型知识结构。

教师总是面对新情境、新问题、新环境。只有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反思自身的教育教学行为,才能不断地适应和促进教育教学丁作,才能使教育教学工作有效地开展。而学习不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的过程,强制性的学习与培训往往难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只有发自学习者自主需要的学习才能引起学习者的共鸣,因此,通过持续不断地自主学习以改变自身的知识结构和从教能力是教师工作与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如前所述,语文教师存在知识老化,知识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这就更需要教师加强自主学习,形成复合型知识结构。教师的知识结构是教师在系统专业学习和教育教学实践中经过思维加工后形成的知识体系。对语文教师而言,复合型知识结构主要包括:精湛的专业知识、广博的一般性文化知识、基本的教育科学知识以及丰富的实践性知识。

3、进一步改进培训方式,提高培训质量。

针对当前教师培训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培训效果可从以下方面着手:其一,加强专业引领,优化培训队伍。在培训队伍的组建上一方面改革人事制度,以不同的方式引进新的培训人才,实行优胜劣汰;另一方面加强与大学、教研室的合作与交流,并要求每位培训人员走进基层学校,走近一线教师。其二,加大资金投人,增加培训费用。培训质量的保证当然需要有培训资金做物质基础。在培训费用上一方面加大资金的投入,使培训费用总量增加;另一方面保证培训费用专款专用、严禁上扣下挪,合理规划。其三,更新培训内容,提高培训效果。为提高培训效果,应该尝试给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以不同的培训方式和不同的培训内容,减少大一统的培训方式,避免培训知识的陈旧与重复。其四,制定相关制度以保证培训顺利实施。以上三点的顺利进行需要相关制度的保证,因此有必要加强培训过程的监督和制度的制定。

语文初中调查报告篇3

作为一名即将毕业的大四学生,我于今年三月参加了学校的集中实习,在这期间我积极努力地工作,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同时,我还在实习期间做了一次深入的调查工作,是针对语文这门课而言的。为了得到教师和学生的真实想法,我尽量深入师生之中,进一步的跟他们交流和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最终获得了一分比较满意的调查报告。

为了全面、详细地获取材料,我不仅只限于我实习所带班级的调查,而且还跨班级、年级调查,甚至还到其他同学所在的实习学校调查。重要的调查的形式是发放调查问卷。同时,我也积极地找学生谈话,同老师交流,以便更好地了解情况。

在此,我介绍一下自己的调查的结果,谈谈对中学语文教与学的一些看法,其中有些问题可能是前人已经叙述的或者是老师们常谈论到的,但我想这对于我们实习生来说,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体验和感受,而不仅仅是以前从理论上的认识。希望我的认识能对自己以后的工作有些效果。下面我来谈一下这次实习的调查情况。

我被分到了临沂大学附属中学的初中部,该校在临沂地区排名并不靠前,而且近年来生源也在不断减少,主要原因是就读技校的学生增多,临沂市有很多优秀的高中吸收了优秀的生源。学校正在整体装修,对于宿舍和食堂进行整顿和翻新。因此,现阶段学校的教育环境较差。但是据我调查发现,现在临大附中的语文课堂教学,老师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是正确的,它符合教学的实际情况。

很多语文老师在备课时,设计了很多的问题,以便上课时提问学生,达到和学生交流的目的。调查中有的语文老师对我说现在的学生比较懒,对学习不是很重视,尤其是语文这门课,认为努力与否考试时都不会得太高的分,也不会得分很低,和其他同学不会有太大的差距,况且努力了也不一定能取得好成绩。因而,你让他们回家预习课文的时候,大多数学生基本上是不看。因此上课要多提问题,这样才能迫使他们课后去看。

但是老师的教学也并不是十全十美的。语文的教学方法仍然是一套公式化的教法,解题、介绍时代背景、泛读课文、讲解生字生词、分段、分析课文、归纳中心思想和写作方法。这种千篇一律的教法,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使整个过程单一、枯燥,加上大多数老师并没有很深厚的文学功底,语文课堂显得更加沉闷、无趣。整个课堂完全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不再是教学活动中的积极参与者,而是一个被动的接受教师灌输知识的客体。这样不仅束缚着青少年活跃的思想,使学生不动脑筋想问题,同时也浪费了他们的学习时间,影响了他们学习水平的提高。

我认为,现代化的教育应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体,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充分保证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因为学生都是有主观能动性的,他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可以很好地接受教师的教育,也有权利抵制这种教育。教师的教育和教材对于学生的发展来说,只是外固,真正获取知识、得到发展还要靠学生的内因起作用。学生作为内因主动的学习不存在了,教师和教材再好的外因也将失去意义。语文教师的素质包括思想、文化、业务等素质。语文教师必须爱岗敬业、爱生乐教,有较强的教改意识,要善于思考和研究语文教学中的问题;要重视教育理论的学习,提高理论水平;要博览群书,丰富知识,拓宽视野,提高文化素养;还要加强教学基本功的训练。江苏省南通会议指出,语文教师必须做到四个“一”:会说一口普通话,做到正确、流畅;能写一手好字,做到规范、美观;会写一般文体的文章,做到内容实在、文字通顺;能背诵一定数量名篇佳作。这四个“一”,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应做到,特别是青年教师。

另外,我发现一种很常见的现象:教师在课堂上会连续提问,但这些问题大多是很简单的是非问,或者选择问、填空问、甚至是自问自答,虽然大部分学生都能踊跃回答,或者说都能回答得上,但学生的回答显然都是很仓促,且习惯性地不加以深入思考而快速作答,而这些答案一般都在教师的掌控之中,这样课堂牢牢地控制在以教师为主体的氛围中,学生的思维创造性及问题的生成性都大大降低。表面上学生积极参与了课堂,其实整个教学质量并不高。我认为,像课堂提问这样的情况,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回答问题思考问题,而不是为了问问题而提问。应该尽最大努力调动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在教学进行过程中,有时候有的同学会提出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教师往往采取回避的态度,而有的同学偶尔会有一些充满灵气的回答,袒露出他们不一般的思维痕迹,但通常情况下,老师都不够敏感,对学生的回答只作简单的肯定、否定,或者不置可否?有的老师点评语言单一、苍白,不能够根据学生的回答给予合适、恰当的评价,让人感到老师的语言空洞。甚至有的老师在学生回答完问题后滥用表扬,不管问题价值大小,学生回答的价值量有多大,老师都是一个口吻“对、不错、太棒了”等等。这种脱口而出的随意表扬使很多学生在回答问题时随意应付。看似课堂气氛活跃,其实是对教学、也是对学生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我觉得,教师的言行举止会很大的影响自己的学生,因此,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要科学合理,不能千篇一律,没有重点的随便评价。

听了一周的语文课,发现老师讲课期间常插入诸如此类的话:这个字、词很重要,考试的时候常会考到;这个句子注意它的翻译,考试会可能有所涉及;这种阅读理解题需要同学们好好看看,高考经常会出现类似的题型?整堂语文课都在语文老师的善意提醒中有条不紊地进行。学生们每次一听到此类的话,都会条件反射地集中注意力。真的是因为这个知识点的重要性吗?不是的,很显然,是为了考试。考试独立于教育、教学之外,考试内容取代了教学目标,分数成为最终的教学目的。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上说:中学语文教学设定的总目标是“是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由此派生的教学目标从四个方面考虑:知识技能、应用能力、人文素养、情感态度。这四个方面的目标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对人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这些理论上的目标在现实的实践过程中却存在着极大的反差。老师讲课以课本为主,课本上有的,就进行模式化讲解,课本上没有的,老师便敷衍了事甚至根本不会提及。不要说知识技能没有得到提升,人文素养、情感态度,甚至应用能力更是无从谈起。

在实习过程中,我也注意到一些关于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现象,比如:大多数学生能够自律,学习态度端正,积极上进,希望考出好成绩,。并且很多学生能够从语文学习中获得乐趣。积极主动的学习语文知识。然而,这里也有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一、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高。通过对学生作业的批改,我发现,班里抄袭作业的现象比较普遍,有近半数的同学反映本班同学有抄袭作业的现象。二、学生的课业负担较重,心理压力普遍较大。我所见习的学校学生平均每天早上六点起床,晚上十一点休息。除了上课时间,每天课外学习时间在四小时以上,而有些科目每天作业时间都要超过两小时。如果每门课程的作业都如此,学生如何应对?即使只语数外三科每门作业要两小时,学生也不可能完成。其实这么多的学生抄袭作业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他们的课业负担的确过重了。因为过重的课业负担,加上家长及老师的不间断督促,他们的心理压力也随之增大。

通过这次调查,我对教育教学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的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引导作用。所以我们教师的教学内容应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决定,不能一味地凭主看感受去设计教学内容,从而主宰整个课堂。我们教师应该是为学生服务的,如果我们的'教学脱离了学生的学习实际,那么学生就会对咱们的教学内容失去兴趣,从而大大打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学生没有了学习积极性,何谈学习成绩的提高?总之,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以生为本、以学定教。

语文初中调查报告篇4

本次调查采取问卷的形式,对我校初中一年级的十个班,共500人进行了调查。本次调查是从学生角度对自己的写作情况和其他相关问题进行评价的,有较强的真实性和可信性。现将情况分析如下:

一、写作态度与兴趣方面,在选择题第1题问的“你对作文的态度是”中,有55%的同学选择了兴趣不大,有2%的同学选择了没有兴趣,可见有将近60%的同学对写作文不感兴趣。

二、写作积累方面,在第一题的选择题第4题问的“你经常写日记和随笔吗”中,有8%的同学选择了不写,83%的同学选择了偶尔写,4%的同学选择了没时间写。在第二题简答题中,有63%的同学选择了“没有素材,写时感到无话可说,有时写到一半就写不下去,脑海中一片空白,不知道该写些什么。”可见大部分同学腹中空空,缺少素材的积累,更没有积累素材的好方法、好习惯。

三、写作方法、技巧方面,在第一题的选择题第7题问的“作文时,你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中,49%的同学不知从何写起,38%的同学选择了“有话说不出。表达困难”。在简答题中有51%的同学选择了“心中有作文主题、内容,不知道该怎么写,东拉西扯,不知所云,最后连自己也不知道写的是什么。”有37%的同学选择了“有时感到某个话题要写的东西很多,能想到很多观点和事例,但不知道如何来抉择。”45%的同学选择了“写出来的文章总是主题不深刻。”可见很多学生感到写作文很困难,没有好的方法技巧。

四、写作批改与指导方面,在第一题的第10题问的“你对批改后的作文的做法是”中,有2%的同学没时间看,19%的同学只看分数和评语。在第15题问的“你如何利用作文指导类书籍”中,2%的同学选择了没有兴趣,36%的同学选择了偶尔看看,24%的同学选择了写作时看看。在第18题问的“你认为你的写作能力提高得益于什么”中,49%的同学选择了课外读书,37%的同学选择了勤于练习,只有13%的同学选择了写作课指导。从这些内容可以看出,教师如果一味的精批细改,是没有什么用处的,而且在方法指导方面教师做的还不够好。

五、写作内容及抒发感情方面,在选择题第9题问的“你的写作内容是自己的真实感受吗”中,24%的同学选择了是,73%的同学选择了有时是,3%的同学选择了随意编造。从以上的数据可以看出,有大部分学生,他们的作文内容是模仿、虚构甚至是抄袭的,只有24%的学生是从自己的生活实践中取材的,写自己的亲身经历,写自己的真情实感。

六、写作信心方面,在选择题第6题问的“你对自己提高写作能力”中,57%的同学选择了有信心,28%的同学选择了信心不足,13%的同学选择了难以说清,只有2%的同学选择了没有信心。从中可以看出,尽管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部分同学没有信心或信心不足,但相当多的同学还是对自己有信心的,他们认识到作文在语文这一科中的重要性,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教师的指导等,会提高写作能力的。那么,一方面学生不热爱写作,而另一方面却是学生有信心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两者之间明显矛盾。或许,这里有老师在作文训练上的偏颇,也有在写作技巧训练上的不足,包括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等等,各种因素交织造成这种矛盾的现状。如果教师能够在写作教学的方方面面详加思考,完全有可能很好的解决这个矛盾,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问卷的结果出来了,我的心头觉得沉甸甸的,这就是我们的作文现状!从中我们不难发现,至少以下几个方面是我们今后的教学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不再讨厌作文,让学生喜欢写作文,把写作当成是种创造,一种快乐。教师要有意识地布置学生喜欢写的话题,有的可写的话题;同时要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给以不同的要求,让每一位同学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二、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写生活中存在的真实的事件,写出真情实感,使写作成为有源之水。真实是作文的生命,文章是表达思想感情的,作文所表达的是学生对自然、社会、人生的认识和体验。学生要写自己想说的话,要表达自己独特感受和真切体会,这就要建立在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的基础上,而大多学生的素材不是来源于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那作文就不能表达自己独特感受和真切体会,一定要通过自己的实践来获取写作的直接素材,经验越丰富,写作材料的可选择性越强,联想、想象等认识活动就越活跃。可是如果只有经验而缺乏体验,写出的文章就只是人云亦云,没有新意;体验越深刻,感受越独到,写出的文章才会显出个性,才会有特色,有感染力。教师要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并能现身说法地加以指导。在作文的训练中,教师的角色还是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好的作文教学更需要教师的有效指导,否则不能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当然,教师在写作之前的指导一定要把握好分寸。指导过多,就会束缚学生的思维活动,影响他们的创造性;指导过少,学生又没有得到足够的写作知识,使他们无从下笔。

三、要鼓励学生多读书,而且要养成写读书笔记的习惯。正因为缺少积累,所以学生觉得腹中空空,没得可写。读书的过程是积累语文的过程,也是感悟的过程、提高语感的过程,读得多了,慢慢就会变成自己的东西,语言就不再干瘪,也会开阔写作的思路。一个不读书的学生,是学不好语文,更写不好作文的。

四、教师要多种批改方式并用。一味的精批细改,改得作文本上红迹斑斑,密密麻麻,可是有的学生看看分数,瞧瞧评语,就关上了作文本,这又能起到什么作用呢?因此,教师要尝试多种批改方式,如小组批改,同桌互批、面批、有重点性的批改等。

五、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我能写好”的信心。要善于使用鼓励性语言,并做好细致的工作和详细的计划,通过系统的安排,对学生作文中的各不足环节逐个击破,力争在原有基础上让学生作文迈上一个新台阶,从而让他们在逐步的成功中树立写作信心。

语文初中调查报告篇5

一、调查目的

清远市莫艳辉语文教师工作室开展《优化山区初中语文教师课堂言语 构建高效生命课堂策略研究》课题研究已成功立项,为了深入了解山区初中语文教学情况,工作室在xx年11月份设计了《初中学生语文学习调查问卷》和《初中语文教师调查问卷》,并发放给连南民族初级中学和所有乡镇初中学生代表与语文教师,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初中学生学习语文和语文教师教学的情况,掌握第一手材料,以便更好地开展本课题的研究。

二、调查对象

本次问卷调查的对象是xx县部分初中学生和初中语文教师。

三、基本情况

?初中学生语文学习调查问卷》共发放300份(其中县城学生发放160份,乡镇学生发放140份),回收xx份(县城学生回收155份,乡镇学生回收102份),回收率xx.6%(县城xx.9%,乡镇72.9%),县城学生共提出了135条建议,乡镇学生提出了62条建议;《初中语文教师调查问卷》共发放xx份,回收54份,回收率为xx%,语文教师共提出了32条建议。

四、结果分析

从调查问卷中,我们归纳出以下结果:

(一)学生方面

1.学生对学习语文感兴趣。问卷调查中有xx.4%的学生对学习语文“有浓厚的兴趣”或“有些兴趣”。

2.“幽默风趣”成为学生比较喜欢的课堂语言。问卷调查中,xx.6%的学生认为最喜欢的语文教师应当是“幽默风趣”,57.6%的学生最希望语文教师拥有“幽默风趣型”的教学语言风格。

3.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影响语文课堂。问卷调查中,77.8%的学生认为语文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对语文课堂“影响很大”或“有些影响”。

4.“教师在讲授中提问交流”成为学生最喜欢的语文教学形式。问卷调查中,76.3%的学生最喜欢的语文教学形式是“教师在讲授中提问交流”。

5.语文教师应当多些研究“导入”“总结”等课堂语言。问卷调查中,40.1%的学生最喜欢语文教师“导入语言”,其次是“总结语言”,占24.5%,再次为“评价语言”,占19.8%。

(二)语文教师方面

1.“语言生动”成为学生喜欢语文课的主要原因。问卷调查中,40.1%的语文教师认为学生喜欢语文课的主要原因是“讲得生动,语言富有吸引力。”

2.语文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影响语文课堂教学。问卷调查中,xx.3%的语文教师认为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对语文课堂教学“影响很大”。

3.语文教师语言表达能力有待有意识地训练和提高。问卷调查中,66.6%的语文教师“偶尔”或“没有”经常有意识地训练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29.6%的语文教师最希望提高“教学语言表达能力”。

4.语文课堂教学效果有待提高。问卷调查中,语文教师认为课堂效果“非常好”的仅为1.8%,“一般”的占xx.8%。

5.开展本课题研究对语文教学有促进作用。问卷调查中,96.3%的语文教师认为,工作室开展《优化山区初中语文教师课堂言语 构建高效生命课堂策略研究》课题研究,对语文教学“有较大作用”或“有些作用”。

五、调查总结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比较全面地了解了连南县初中语文教学情况,掌握了第一手资料,达到预定目标,为工作室开展《优化山区初中语文教师课堂言语 构建高效生命课堂策略研究》课题研究作了铺垫,从问卷调查中我们得出以下几个结论:

1.语文教师语言表达能力对语文课堂影响很大,语文教师应当经常有意识地训练和提高教学语言表达能力,形成学生喜欢的教学语言风格。

2.学生喜欢“提问交流”的语文教学形式,语文教师应当在导入语言、评价语言、总结语言等方面下功夫,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3.工作室结合实际开展《优化山区初中语文教师课堂言语 构建高效生命课堂策略研究》课题研究,可以促进语文教学,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

当然,本次问卷调查存在问卷调查不够广泛,不够深入,回收率较低等问题,今后工作室会继续开展更全面更深入的调查研究,为开展《优化山区初中语文教师课堂言语 构建高效生命课堂策略研究》课题研究提供有力的支撑。

语文初中调查报告篇6

一、调查情况

我于xxx年10月份,对我教学的一所省一级中学的高一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情况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研究,对中学生的学习语文的兴趣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准确地把握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倾向以及寻求到解决问题的对策,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观依据。

二、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一)具体目标

1、中学生喜欢语文(课)的理由

2、中学生不喜欢语文(课)的理由

3、对学好语文的意见和建议以及解决问题的对策

(二)调查方法

学生自行答卷,包括喜欢和不喜欢语文(课)的理由、对上好语文或学好语文的建议和对策。调查在高中一年级某班进行,共63人,其中农村出来的学生占大多数。回收有效答卷60份,接近理想的高效样本数。

三、调查结果

影响当前中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存在着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并且具有时代性的特点。

(一)中学生喜欢语文(课)的理由

1、教师本身的素质和技能方面:

a、语言幽默、活泼。

b、引导成功,博学多才;讲解清晰、有章节。

c、教师与学生相处像朋友一样,有亲切感。

d、教师教态很好,上语文课像欣赏艺术一样轻松。

2、学生自身的喜好方面:

a、喜欢读小说,觉得小说很有意思。

b、喜欢演讲,而演讲需要丰富的语文艺术。

c、喜欢唱歌,而歌词上的语言文字要有意义和感动他人,离不开语文。

d、喜欢听故事,特别是伟人事迹。

e、喜欢语文中的趣味文字游戏。

f、喜欢语文课本上的一些诗词句,特别是唐诗宋词,可以从中明白一些道理。

3、语文学科的功能与作用方面:

a、能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可以学会怎样做人,体会人生。

b、文字表达的思想内容让人陶醉;文言文含蓄;能丰富人的情感。

c、可以有助于写好作文,有成为作家的梦想。

d、可以加快阅读速度,可以咬文嚼字,提高思维能力。

e、语文可以让人更有气质,可以提高交际能力。

f、学好语文对学好其他科目有帮助。

g、语文本是我们的母语。

h、语文与生活有关,应用广泛,涉及范围广。

j、学好语文可以对中国的文化、传统、礼仪了解得更深刻。

古今中外,许多教育家都十分重视兴趣在学习中的作用。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陶行知认为,学生有了兴趣,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分。在国外,第一位把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理论基础的赫尔巴特认为,人有多方面的兴趣,教育就应该以此为基础。通过调查显示,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兴趣还是很浓的,教师应了解当前中学生的兴趣特点,把引起和培养人的多方面兴趣作为自己的一项任务。

(二)中学生不喜欢语文(课)的理由

1、语文学科的内容方面:

a、古文难记忆。

b、议论文枯燥。

c、太深奥,难以理解古诗文、阅读题、一词多义等。

d、语文的知识面广,不易精通。

e、害怕写作文、周记、日记等。

f、语文作业有太多的文字,题目难理解。

2、学生自身的知识水平方面:

a、理解能力较差。

b、写作水平差。

c、表达能力不好。

d、反应慢。

3、学生的心理因素方面:

a、看见教师还有点恐怖感,造成紧张情绪。

b、一直以来语文成绩都不好,形成了定势的心理阴影。

c、不适应高中的语文教学,熄灭了对语文的热情。

d、有“学语文出社会无用”的观念。

e、对语文完全不感兴趣。

4、外界因素的影响:

a、课堂环境不好,周围同学太吵。

b、授课教师的形象不好。

c、语文教师板书的字迹潦草,凌乱;字体不美观。

语文作为社会群体性的语言,是广大人们群众使用的交际通用工具,它具有社会性质的特点,人们必须要使用与运用它,否则,对于工作,学习与生活都有着很大的影响。然而由于社会发展,以及社会分工,语文对于有的人来说,作用的范围就不再像其起初的历史时期那样重要了,因为对于有的人来说,不用语文或“官话”,同样可以生活。比如生长在乡村的居民,他们与城市或官方接触比较少,于是他们根本就不用使用语文作为他们的学习或生活的工具,而他们懂得自己的本地土话就可以过活,哪里还在乎学或不学“语文”这一种官方语言呢?从这个角度来说,语文对他们的作用就不太大了,同样语文对于他们的子女也是如此,就是学了,对于那些孩子来说,他们将来也是在农村生活的比较多,而他们也会学着自己父母,也对语文不感兴趣了。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当前中学生不喜欢语文的理由是有着一定的历史和社会原因的。特别是农村出来的学生普遍内向和胆小,思想观念比较传统甚至受了“语文无用论”的定势影响。作为语文教师就应该正确引导学生,寻求好的方法去学习古诗文,并且要注意自己的教师形象。

(三)对学好语文的意见和建议以及对策

学好语文,首先要注重对中学生语文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的培养,引导学生认识语文学习的价值、明确语文教学的目标和适当加大语文教学内容的难度以及要努力创设语文学习的良好氛围。通过调查,主要有以下意见:

1、教师上课时不要过于严肃认真;“幽默值千金”。

2、可以在授课时适当穿插一些有关日前发生的事件或国内、国际新闻,使学生有更丰富的材料去写作文。

3、语文课应该互动多一些,能让学生自己发言,有思考的余地;授课的内容范围要广一些。

4、最好能向学生传授一些好的学习方法和人生理念。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从中读出当前中学生的心声。新时代的中学生在知识与精神需求上要求很高,为此,教师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尽管在教育教学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但我相信,新时代的教师们一定会寻求到更好的教学方法去培育那些“祖国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