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管理调研报告多篇

物流管理调研报告多篇

物流管理调研报告篇1

一、摘 要

目前,我国正积极加快工业化进程,努力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以实现由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的转变。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是企业信息化的一个基本工具,erp的应用,可以极大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加快工业化与信息化进程,为推进我国新型工业化的进程和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供有力的支持。

erp是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它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利用现代企业的先进管理思想,全面集成了企业的所有资源信息,并为企业提供决策、计划、控制与经营业绩评估的全方位系统化的管理平台。它不仅仅是一个软件工具,而且涵盖了企业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

erp系统起源于制造业的信息计划与管理。20世纪60年代,由于客观环境的改变及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制造业开始了企业信息系统改造的进程,发展到今天,经历了5个阶段:经济批量法阶段,物料需求规划mrp(material requirement planning)阶段,闭环mrp阶段,制造资源计划mrpⅡ(manufacture requirement planningⅡ)阶段,企业资源规划erp (enterprise recourse planning)阶段。每个阶段都是对前一个系统的发展和补充。从最开始单纯的控制采购批量和安全库存,到mrp的按相关需求和独立需求来区分采购,再到闭环mrp的动态调整需求与采购,之后,80年代的mrpⅡ系统将资金流也考虑到计划当中去,运用管理会计的原理来统筹整个生产过程。到最后90年代erp从整个供应链的角度出发来着手,对供应链上所有环节进行有效管理,包括订单、采购、库存、计划、生产制造、质量控制、运输、分销、服务与维护、财务管理、人事管理、实验室管理、项目管理、配方管理等。正是这些功能子系统把企业所有的制造场所、营销系统、财务系统紧密结合在一起,从而实现全球范围内的多工厂、多地点的跨国经营运作

1981年沈阳第一机床厂引进第一套mrp-Ⅱ软件,标志着erp为代表的企业信息化软件正式进入中国,历经20几年的发展,中国erp市场已经欣欣向荣,erp产业逐步发展,国内的企业多数已经深切体会到信息化的重要性,企业本身的发展已经使得对erp的需求非常旺盛,实施erp的土壤日渐肥沃。

erp中国市场演化可以分为三个阶段[9]:1999年以前为导入期,erp只被少数用户接受,市场上erp产品较少。1999年~20xx年为成长期,用户开始接受erp理念并付诸实施。20xx年~20xx年为成熟期,用户全面实施自己的管理系统,市场上成熟度高、灵活性强的erp产品出现。

二、erp软件在中国市场的现状分析

现在中国市场规模已经相当可观。根据计世资讯(ccwresearch)最新的《20xx-2008年中国管理软件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xx年通用型erp软件的国内市场规模为63.12亿元,20xx年为52.12亿元;20xx年56亿元;20xx年只有34.5亿元。现在,erp 软件已经成为国内管理软件市场的主流应用产品。但是,光鲜的数字并不能说明erp软件行业发展不存在问题。

amt研究院选取 erp软件商销售额前一百名进行调查,发现中国erp软件行业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行业集中度很高,而且有进一步提高的趋势

20xx年中国管理软件商前十名的总销售额占前100 名的总销售额的比重为63.6%,前二十名的总销售额占前100 名的总销售额的79.7%。前十名的中国本土公司的销售额,占所有本土公司销售额的79.8%。见图5-1。

2、市场份额国际公司与国内公司持平,国内公司市场份额有增大趋势

20xx年,在top 100 中,国际公司的数量占46%,国内公司的数量占54%。国际公司的总销售额占top 100(行业前一百名) 总销售额的47%,国内公司的总销售额占top 100 的总销售额的52%。见图5-3。

图5-3 国内公司和国际公司的数量和销售额占top 100 的比例

3、利润水平偏低

中国市场中定制型erp软件的市场份额一直偏大,由于定制型erp软件通常都是采用项目制,提供商必须为此付出高昂的人力成本,包括定制开发费用、实施服务费用。加上战略定位偏差、竞争激烈、用户能体验到的价值偏低、管理水平偏低等原因,中国管理软件行业的平均利润水平偏低,大量企业的经营情况堪忧,对企业和行业的发展已经造成不良影响。20xx年,前一百名企业中已经有6%经营不善,转行或者关闭。

总体来说,erp软件行业市场规模正在扩大,而且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本土公司成长较快。但是仍存在如利润率

低、定制产品居多等问题制约着行业健康成长。

三、erp软件在中国中小企业目前的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基本解决措施

1、erp在国内实施存在的若干问题

①主要是国内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资金瓶颈与人才瓶颈。erp系统的实施一般都需要几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以上的资金投入,这笔资金对于众多的中小企业来讲是一个不小的数字;另外erp从开发至实施需要大批的it专业人员。决策者要为erp的实施提供组织、人员、资金等方面的保证,改变企业的管理模式和业务模式;操作人员要及时进行数据的录入与处理;系统管理人员除保证系统安全、可靠地运行外,还要学会利用里面的资源,适应系统带来的新环境。但是,目前国内多数中小企业难以承担实施erp需要的巨大投资,人员素质也普遍不适应这种新环境,精通erp各个方面的专家则更是缺乏。

②是部分企业自身缺乏主体意识。这些企业实施erp处于被动地位,没有深刻认识应用erp的根本目的,没有正确认识erp的管理思想以及erp究竟能为企业带来什么,只是为了应付上级领导部门的检查和评比,单纯为了信息化而信息化,这样做对企业有百害而无一利。

③是业务模式的差距。企业的业务模式(business model)决定着企业的发展方向和管理体制、管理流程。国内企业受传统管理模式的影响较深,往往习惯于要求软件如何适应企业的管理特点,而很少考虑如何适应软件本身包含的先进的管理思想。我国很多企业没有成文的适应市场机制和国际竞争环境的业务模式,不成文的经验性的业务模式与erp有比较大的差距,给实施带来巨大的困难

④是外部环境的欠缺。实施erp,一个必要的前提是成熟规范的市场秩序和配套的环境。由于我国仍然处于市场经济体制的早熟阶段,市场秩序不规范,信用机制没有建立,业务流程标准化程度低,现代化的流通体制还在建设初期,以erp中的业务流程进行企业的采购和库存管理、计划管理、销售管理,很可能出现与环境的脱节,导致系统的失败。

⑤是信息资源的基础十分薄弱。erp的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准备与采集许多数据,这是成功的关键。从客观上来说,这有一定的困难,它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从大环境上讲,金融市场与物资资料不是很稳定,其不可测因素很多,而且这种不可测因素并不完全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另一方面,从企业内部看,有些数据以前并不存在,需要补齐,有的只是一个粗略的数据,需要进一步的整理与细分;此外,新系统与旧系统之间的转换是一个动态过程,特别是金额、数量等存在时间性差异时,完成系统的动态切换也是比较困难的。

2、解决中小企业实施erp存在问题的方案探讨

①可选方案 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化与中国入世成功的背景下,企业实施erp是大势所趋。针对所存在的问题,企业要建立信息系统并在此基础上实现自己的商务电子化,成功实施erp。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在以下两个方案进行选择:

借助应用服务提供商。有两种方式,一是购买国外现有的erp软件;二是使用国内软件公司开发的erp软件。

应用服务提供商(application service provider,简称asp)可以为众多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提供信息化公共服务,借助asp不仅能提高全社会it投资效率,而且降低了单一企业的it风险。asp定位是针对那些信息化需求迫切,但资金、人员有限的中小企业。asp为这类企业提供了较好的解决方案,企业无需配备专门的人员和大规模资金投入即可获得专业的服务和技术支持。

导入asp提供的erp管理系统,同时充分结合自身情况和发展战略部署,企业信息化可以采取分三步走的解决方案:即第一步全面改善集团财务、后勤、人力资源等管理系统,以整合集团内部业务运作流程;第二部重点实施客户关系管理(crm)解决方案,在企业内建立全方位客户关系管理体系,真正实现以市场为导向的经营体系;第三步在企业内实施协同的产品生产周期管理(plm)及供应链管理(scm),全面步入电子商务。

②增强主体意识,明确目标。企业实施信息系统的根本目的不只是为了“达标”、“创星级”和“创一流”。现代企业应用信息系统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以企业实施国外成熟的erp系统为例,企业在信息化的同时,也应学习、研究和应用国外现代企业的管理思想、管理方法和应用信息技术的策略,尽快改变我国企业管理粗放、落后的面貌,建立起一套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模式,从而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实现企业的跳跃式发展

③应有规避风险的意识。企业实施erp系统是一项投资大、涉及面广、周期长、风险大的系统工程,大多数企业不是在创立的时候就上了erp系统,因此,企业实施该系统所需要的各种基础数据准备起来也会比较复杂,调整和优化流程也要较长的周期,与现代信息技术的结合也需要一段磨合期。erp系统并非万能特效药,并非对所有企业一定适用,自己开发的风险也很大。因此,系统的实施决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一段相对时间较长、变数较多的周期,企业一定要树立风险理念,建立完备的项目管理机制和运作机制。

④强有力的.推行制度。企业erp系统建立好以后,切不可只当摆设,一定要在实际中推行使用。系统建成后要经历一段磨合期,使用时可能会增加某些使用人员的工作负担,也可能会增加一些工作习惯和方法的不适应。这时候,企业一定要建立完备的配套制度,强力推行系统的使用。经过一段时间后,等到大家都习惯了信息化工作,就会逐步感到信息技术的伟力。企业一定要树立这样的理念:系统建成后要用制度强力推行使用,确保系统的高效运行。

⑤加强培训,提高员工素质。员工素质中主要是其责任感和敬业精神的培育,缺乏合作精神,素质低下,再先进的管理软件也没有其发挥作用的平台。

四.erp人才告急 市场需求量大

“有50%的erp的失败案例是由于缺少erp的应用人才造成的!”20xx年8月12日,在大连东北财经大学举办的“用友erp实验中心交流大会”会上,中国软件协会副秘书长许建刚下了如此结论。

据了解,erp人才的严重匮乏正在成为制约中国企业信息化进程的主要因素,另一方面,能够应用erp的人才也成为了市场的香饽饽,普通erp应用人才年薪在七万元左右,中级的erp项目经理年薪达到20万元,高级的cio年薪可以达到上百万元。

1、匮乏

据erp专家、清华大学教授侯炳辉估计,目前国内合格的erp实施顾问不过千人,这相对于我国需要信

息化的几十万家企业而言,只是杯水车薪。

用友公司教育培训部总经理赵文中深有体会。他知诉本报记者,用友每年有3万家u8(erp产品)新用户,如果其中1万家用户需要用友来做实施,一个用户平均需要两个星期去做实施,而每个实施顾问一年的工作日只有50个星期。那么目前用友公司100多名实施顾问远远不够。按正常情况用友需要400多名erp实施顾问。推而广之,全国有2600万家企业,假设需要实施erp的企业有800万家,那么至少需要erp实施顾问三万两千人。

除此之外,随着企业管理的发展,erp的研发人才也成为空挡。中国不多erp的研发人才成为了各厂商相互追逐的目标。

如果说,erp的实施和研发人才属于中高端人才,本来就少的话,erp的使用人才不多自然成为企业信息华的新门槛。据了解,目前在一个公司中能够完全使用erp的技术的人不足这个公司的1/3。

“有没有使用过erp,能否熟练的使用erp工具正在成为很多公司选拔人才的最新标准。”东北财经大学副校长马国强告诉本报记者。

2、技能

erp的三个层次的人才有不同的技能需求。

erp的高级人才包括研发人才和企业的cio(首席信息官)等。他们的要求非常高,一方面对技术有熟练的掌握,另一方面,还必须有丰富的管理经验,能够把技术和管理紧密结合,能够把常规的管理技术与自己的公司特点想结合。

erp实施顾问也要求是技术和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对于企业信息化,仅仅了解信息技术、了解软件产品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了解企业管理的方法,了解企业的目标市场特点和企业的运营模式,了解企业所处社会的文化背景等等。只有深刻理解了企业的需求,才能提供真正为企业发展带来新动力的信息技术解决方案。

北京工业大学老师栾甫贵指出,一名合格的erp实施顾问从知识层面上讲,必须有财务知识、计算机知识和管理知识;从经验上看,要有一定的企业管理实践,了解企业的管理整个过程;从技能上,还要求有较好的沟通能力和语文表达能力。而符合这些要求的人才,现在很难找到。

普通的应用人才,虽然要求没有那么 高端和中端人才的要求那么高,但是作为应用者,他必须懂得erp的基本原理,能够熟练操作erp的相关工具。

五、结束语

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企业的竞争环境,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才能在竞争中获胜。实施体现先进管理思想和理念的erp,是信息时代中小企业实现现代化、科学化管理的有力工具。分析中小企业存在的问题,选择实施适合自身的erp将给中小企业的管理模式带来全方位的变革,是提高中小企业应变能力、竞争能力、生存能力的有效途经。

物流管理调研报告篇2

为加快我市港口物流业发展,推进鲁南临港产业区建设,市政协将八届一次全委会议收到的《立足鲁南经济带,率先发展日照临港大物流》的提案列为2008年一号提案,重点督办。最近,市政协经济建设委员会组织部分委员,在主席和分管副主席的带领下,对全市港口物流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组还先后赴烟台、大连、营口、唐山、天津等五个环渤海港口城市和连云港市学习考察。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港口物流业发展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市坚持把现代物流业特别是港口物流发展作为实施“港口立市”战略,促进城市和区域经济快速崛起的关键举措来抓,充分发挥港路和区位综合优势,努力构建国际化区域物流中心,港口物流业得到快速发展。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物流总量逐年增长。

20xx年,全市实现服务业增加值223.17亿元,同比增长18.4%。其中,物流业增加值52.48亿元,同比增长18%,占服务业增加值的23.5%。完成公路货运量3400万吨,增长15.3%,货运周转量21亿吨公里,增长28.9%;地方海上货运量298万吨,增长10.4%;铁路货运量5170万吨,增长8.9%。日照港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1.31亿吨,同比增长18.7%;集装箱43.02万标箱,同比增长70.3%。

(二)港口建设快速发展。

近几年来,我市加大港口建设力度,建成一批重点工程,拓展了港口功能。20万吨级和30万吨级矿石深水泊位相继投产,年通过能力达到3500万吨,二期工程完成后年通过能力可达到5000万吨;8万吨级散粮专用泊位设计年通过能力700万吨,是我国沿海最大的散粮码头之一;完成了煤炭扩能系统改造,年通过能力达到4500万吨以上;集装箱专用码头设计年通过能力达到150万标箱以上;新建续建了西港区焦炭、矿石码头二期、岚山北3万吨级液体化工码头等重点工程。同时,还在岚山港规划建设10万吨级和30万吨级原油码头各一个,设计年吞吐能力3000万吨。港口下放5年来,年吞吐量由20xx年的刚过3000万吨,到20xx年超过1.3亿吨,净增1亿吨,年均增长30.5%,在全国沿海港口的排名由第14位上升到第9位。

(三)物流企业蓬勃兴起。

各类物流企业通过重组转型、整合并购、结成战略联盟等方式,加速做大做强。全市现有物流企业329

家,四级以上货运企业发展到32家;道路货运车辆17978辆,142732吨位,其中集装箱运输车辆500余辆,快件和厢式货车8000余辆。日照港物流公司、中国外运日照分公司、日照中远物流有限公司、日照汽车运输总公司等物流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总投资约2亿元的中纺日照粮油加工与物流中心一期工程已经完工;中铁联合物流有限公司物流基地项目已开工建设,建成后年产值将达到2亿元。日照百货大楼、凌云工贸有限公司等一批工商企业纷纷成立物流公司、物流配送中心,积极发展企业物流,业务规模不断扩大。

(四)园区建设初具规模。

积极申请建设日照保税物流中心(b型),进一步改善了港口投资环境,加快了港口物流业发展。今年1-4月份,已建成使用的日照华丰仓储、岚山孚宝液体化工和日照凌海糖业三家保税仓库实际入库货物38万吨,货值超1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974%和267%。安东卫国际水产物流园、日照三运物流园、日照汽车商贸城、日照南方家园物流商城、中盛集团临港物流园等一批物流项目初具规模,有力地支撑了现代物流业的发展。高端物流开始启动。日照港与临沂立晨物流国际集装箱合作站已建成启用,进一步拓展了腹地货源。以电子商务为突破口,引进了山东花生电子交易市场,该市场将金融、信息技术和农产品国际贸易、仓储物流紧密结合起来,在第100个交易日即完成交易额203.67亿元,交易量206.56万吨,成为全市高端物流业的样板企业。

(五)发展环境持续优化。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现代物流业发展工作,在已出台的有关政策中,明确将其作为先导产业加以培育发展,并作出了加大财政、金融、土地供应等方面支持力度的规定。推行“属地报关、口岸验放”通关模式和“5+2”工作制,24小时全天候服务。建设通关服务平台和鲁南(日照)国际航运服务中心,全方位深化大通关工作,促进了港口物流业的提速增效。

二、制约发展的不利因素

“港口立市”战略的实施,带动了我市港口物流业的快速发展,但总体上,我市港口物流系统建设还处在起步阶段。制约发展的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规划相对滞后,产业集聚度不高。

目前,我市还没有对物流业做出统一的发展规划,港口物流业仍处于自我发展、松散管理的起步阶段,尚未建成规模较大、档次水平较高、发展后劲较强的物流园区和国家级、省级保税物流园区,企业布局分散,不利于发挥临港优势和产业聚集效应。尤其是物流仓储区域狭小,预留空间不足,基础设施薄弱,远不能满足港口集疏运能力的需求,影响了港口物流业的进一步发展。

(二)企业竞争力不强,专业人才匮乏。

物流企业总数少、规模小、水平低、实力弱,全市现有的300多家物流企业中,年纳税额过百万的只有12家。多数从事物流服务的企业在物流方案设计、流通加工、物流信息服务、库存管理、物流成本控制等增值服务方面还没有全面展开,没有形成全国性网络的物流骨干企业和龙头企业。现代物流专业人才紧缺,尤其缺乏物流系统规划等高级管理人员。

(三)技术手段落后,信息化程度较低。

全国货物吞吐量居前8位的港口均已建立电子口岸。我市目前尚未启动电子口岸建设,横向的公共物流平台体系和纵向的实施专业化的组合方案还没有实现,现有通关系统已经落后于先进口岸。同时,我市多数物流企业仍为粗放式经营,未采用完善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和电子交换技术,个别还停留在使用电话、传真上,影响了物流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提高。

(四)环境不够优化,税源转移量较大。

近几年,虽然我市港口货物吞吐量及口岸进出口总额大幅增加,但由于青岛、连云港等相邻港口的快速发展,港口间的竞争愈来愈激烈,对日照港腹地货源构成直接影响,加之我市政策环境不够优化,部分外地物流企业未在我市办理注册地税务登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市的税收收入。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我市300多家各类港口物流公司中,有50多家船代货运公司只在我市经营,不在我市办理相关手续,未给我市财政带来收入。另有61家外地企业分支机构在我市注册为非法人企业,随着新《企业所得税法》的实施,这部分企业所得税将在其法人注册所在地缴纳,按20xx年基数测算,每年影响我市企业所得税收入近千万元。

三、几点建议

为促进我市港口物流业又好又快发展,加快推进鲁南临港产业区建设,在学习借鉴六市先进经验和做法的基础上,提出以下建议:

(一)强化组织领导,促进各方联动。

港口物流业是一项涉及多部门、多行业、跨地区参与的产业,必须要有坚强的组织领导、健全的机构机制作为保障。建议成立以市政府领导为组长、有关区县和部门参加的领导小组,负责产业规划和政策的制定实施,引导行业协会的组建。全市各有关职能部门应尽快拿出支持港口物流业发展的具体措施,列入年终绩效考核。通过不断完善市场主导、政府推动、企业运作、行业自律、社会各方面共同参与的工作体制,举全市之力做大做强港口物流业,不断增强其带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二)制定统一规划,推进产业发展。

一是立足我市区位、港口、腹地等综合优势,聘请专家对我市港口物流产业进行准确定位,将港口物流业培育发展成为我市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带动我市和鲁南地区经济快速发展。二是按照城市功能定位、产业布局和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制订全市港口物流业发展规划,统筹全市物流园区和基础设施布局,制止盲目建设和低水平重复建设,为港口物流业发展留出充足空间。三是积极争取国家自由贸易区政策试点,促进港口物流业向更高层次发展。

(三)建立联动机制,扩大地方财源。

发展港口物流业,最重要的是增强企业实力,提高效益,增加税收,壮大财政,推动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建议成立由税务、工商、交通、港口等有关部门组成的专门机构,负责物流企业的注册登记、税费收缴等服务管理工作。对于不能提供税务登记证件和地税发票的物流公司,不予办理有关手续;对纳税信誉不好的企业,不再派发业务。同时,应将港口物流业的招商引资与“招商引税”结合起来,将优惠政策的落实与项目建成投产后实际上缴的税收挂钩,把招商引资成绩转化为财税利益。对总部设在日照的物流企业,要积极创造良好的办公环境和优美的生活环境,给予更多的财政扶持政策。税务、财政部门要用好用活财税政策,对在我市设立的分支机构,要尽量使非法人机构变为独立法人机构;对我市企业在外地设立的分支机构,要尽可能设为非法人机构,不断扩大财源、壮大财力。积极引导我市临港工业企业把物流业务从主业中分离出来 ,整合资源,建立第三方物流公司,促进产业升级,减轻企业负担,增加地方财政收入。

(四)加大扶持力度,支持港口建设。

进一步强化“港口立市”发展战略,形成全市上下人人关心支持港口物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一是全力支持港口建设发展。可学习借鉴烟台等市将引航收入的80%用于港口基础设施建设的办法,市财政每年拿出一定数额的资金,作为防波堤、航道、锚地等港口公用基础设施建设的专项资金,并在港口用地、海域、拆迁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二是整合港口岸线资源。充分发挥有限岸线资源为公共服务的社会效益,将港口岸线全部作为公用预留岸线,统筹规划使用。以日照港集团公司为矿石、煤炭、油品、集装箱码头的建设主体,采取合资等方式共同建设经营,促进港口集约发展、安全发展。三是打造港口物流业发展平台。按照“政府主导、适度超前”的原则,高起点、高标准建设物流交通和信息网络平台。推动日照保税物流中心(b型)建设,加强港口内外部物流企业合作,着力构建集采购、海运、陆运、储存、分拨、配送为一体的完整供应链,加快装卸服务型港口向物流服务型港口转变步伐,从而构筑我市港口物流业发展的支撑体系。

四、树立效益观念。

改变对港口发展的衡量标准,大力发展集装箱运输这种国际公认的先进运输方式,促进集装箱多式联运的发展,实现由重吞吐量增长到吞吐量增长、结构优化和经济效益提高并重的转变。

(一)统筹园区建设,壮大物流企业。

加快物流园区建设步伐,整合物流信息资源,实现“物流信息发布-招标-手续办理-结算”一条龙服务,促进物流业集群发展。依托港口、高速公路、铁路等交通枢纽,以大宗货物和集装箱运输、仓储、配送为重点,统筹规划建设一批现代化程度高、集聚辐射功能强的产地资源型、中转集散型物流园区和物流中心,并在融资、用地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持。根据我市物流业发展定位,规划建设大宗散货、商贸、农副产品、化工产品、水产品等不同特色物流园区,形成协调发展的格局。采取切实措施,加大对物流园区和物流企业的扶持力度,鼓励引导物流企业进园经营,提高市场集中度。从推进传统物流企业制度创新、资源整合、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等方面入手,规模与效益并重,加速培育壮大现代物流企业。一是重组改造一批。引导传统交通运输企业广泛采用现代物流的组织方式和管理技术,不断强化服务特色、健全服务网络、完善服务功能,加速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变。二是积极引进一批。支持和鼓励我市流通企业与外商合资合作,培育壮大一批现代物流企业集团。同时鼓励有条件的物流企业走向市外,不断扩大我市区域物流中心的聚集辐射和影响带动范围。三是发展壮大一批。鼓励企业因企制宜,依港兴企,做专、做特、做强。

(二)优化发展环境,加快人才培养。

有关部门应不折不扣的落实已出台的优惠政策,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拓展发展空间,优化发展环境。不断“筑巢引凤”,招引国内外物流企业来我市设立地区总部,开展经营活动,实现富民、富市、富财政的“三赢”局面。可参照外地经验,对在我市注册纳税登记的集疏港车辆进行优惠扶持,对一般性违章车辆重纠轻罚,以降低物流企业经营成本。物流管理的技术人才是港口物流业发展的关键。建议由市有关部门牵头,积极组织、引导对现有物流企业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培育市场急需的物流管理人才,特别是物流运作方案的规划设计人才。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将选派到国内外先进地区学习培训和引进高水平物流人才结合起来,加速复合型物流人才的培养,解决我市港口物流业发展的人才瓶颈。

物流管理调研报告篇3

物流业作为国民经济中的一个新兴的服务部门,近几年在我国发展非常迅速,人才需求也比较旺盛,物流人才已被列为我国12类紧缺人才之一。巨大的人才供需差距使得物流几乎是一夜之间成为社会上的热门专业,自xx年北京物资学院和西南交通大学开设物流管理以来,国内已经有218所大学开设了物流类专业。

一、我国现阶段物流行业发展情况

根据权威部门统计的`数据,我国的物流业发展势头强劲,预计在今后几年将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但是相对于发达国家的物流产业而言我国的物流产业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而且,地域不同,物流行业的发展情况不同,总的来说南方及东部沿海城市物流业发展较快,内地发展较慢,其发展的主要特征是:(1)企业物流仍然是全社会物流活动的重点,专业化物流服务需求已初露端倪。据中国仓储协会的调查:生产企业原材料物流的执行主体主要是供货方,占71%,第三方占21%;成品销售物流中,43%的执行主体是公司自身,21%是第三方,36%是两种形式兼用。商业企业物流执行主体74%为供货方,13%由第三方执行,公司自主的比例为13%。(2)专业化物流企业开始涌现,多样化物流服务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一是传统的国有交通运输与仓储大型企业实行资产重组与流程再造,向第三方物流企业转型。二是民营的物流公司不断扩展,呈稳步发展态势。三是不少大型制造企业也把业务延伸到流通领域,建立专业的物流公司,向第三方物流发展。四是国际知名的物流公司加快在中国建立网络。(3)物流基础设施和装备发展初具规模。目前我国已经在交通运输、仓储设施、信息通讯、货物包装与搬运等物流基础设施和装备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为物流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必要的物质基础。(4)物流产业发展正在引起全社会和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但缺乏统一协调机制。必要的政府部门间协调机制仍未建立,地区封锁、市场分割的体制阻碍了现代物流应有的跨地区、跨行业、网络化特征和优势的体现,制约了物流产业的快速发展。

二、未来物流人才需求分析

1、物流人才需求量将进一步扩大,且地区间存在差异。

根据权威部门统计的数据,我国的物流业发展势头强劲,预计在今后几年将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与此同时专业人才缺乏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在未来15年内,人才缺口达600余万人。我国加入wto后,国内物流业迫切需要与国际接轨,现代物流人才的匮乏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物流业发展的瓶颈。随着进出口贸易的增长,给我国处于起步发展阶段的物流业提供了持续扩张的市场空间。物流业的发展已经成为衡量我国现代化程度和经济发展效率的重要标志。

物流人才需求量和种类地区间存在较大差异。

珠江三角洲是我国发展物流产业最早的地区,也是我国南部沿海地带重要的交通枢纽。是我国空中航线最为密集和繁忙的地区。航空人才的需求主要集中在珠三角的城市。这些岗位要求物流人才能熟悉空运业务的相关知识,拥有一定的空运经验,具备较高的英语水平等。

长三角地区近年来物流迅速发展,逐渐成为继珠三角之后又一重要的物流基地。长三角地区在港口、航海贸易方面占据优势地位,长三角地区对海运、报关、港口贸易方面的人才需求要比其他两个经济地区多。这些岗位要求从业人员有一定的从业证书,熟悉现代国际贸易、海运知识,有良好的英语沟通能力和熟练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环渤海地区主要包括北京、天津两个直辖市,以及辽宁、河北、山东省,成为我国三大经济圈之一。由于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该地区的物流业竞争力与其他两个地区相比,仍然很弱。物流业的发展侧重于铁路公路运输、仓储、采购。注重员工的实际操作能力强调工作经验。对于中高层部门经理则还要求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熟练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一定的财务管理知识。

2、初级人才和一般操作工是当前物流人才需求的主流。

物流人才按等级来分,大致可分为高级物流人才、中级物流人才、初级物流人才和一般物流操作人员四类。高级物流人才位于企业的高层,主要负责企业整体目标的制订,起着总指挥、主持大局的关键作用。从调查的数据来看,占招聘企业招聘岗位的9%,招聘单位对这类人才的要求相当高。中级物流人才主要负责企业具体事宜的计划与指挥,一般的经理和主管属于中级物流人才。例如物流部经理、营运主管等。从调查的数据来看,占招聘企业招聘岗位的47%,招聘单位对此类人才的工作经验要求一般为5年左右。初级人才和一般操作人员属于执行层。他们负责具体事宜的操作。偏重于体力劳动。从调查的数据来看,占招聘单位招聘岗位的44%,招聘单位对于此类人才的工作经验要求一般1-3年。此外,一般只要求他们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熟练运用办公软件,英语四级等。

三、调查结论

1、扩大招生规模,满足社会需求。

物流人才是当前我国紧缺的人才之一,且随着经济和物流行业的发展,社会需求量还将扩大。社会巨大的需求量为高职院校提供了机遇,我们要借国家近两年大力发展高职教育的契机,加快专业建设,扩大招生规模,同时搞好软件及硬件配套措施,为社会提供更多的人才。笔者获悉,目前江苏省大部分高职类院校都设立了物流管理专业,但都处于起步阶段,招生规模小,但都在努力探索,细分培养方向,扩大招生规模,如江苏南方科技学院开设物流管理专业至今,招生人数增加到120人,毕业后虽然就业率还可以,但从事物流工作的只有一半左右,且大部分在小的货代公司或快递公司工作,就业质量不高。因此,我们一方面要扩大招生规模,满足不断人才需求的需要,还要确立专业方向,培养“又专又精”的人才。

2、确立培养初级人才和操作工人的目标。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培养合格熟练的操作人员正是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主要方向。因此,我们要确立培养初级人才和操作工人的目标,在三年的学校教育中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操作能力,注重学生技能的培训,鼓励学生参加劳动部门举行的职业鉴定大赛,使每个学生都有拿到物流专业的资格证书和上岗证书,使学生工作后马上就能实际操作,避免工作后的再培训。

3、加快物流实训基地建设,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

物流管理专业是一个综合性、技术性、操作性极强的专业。为了实现培养目标,使学生掌握从事物流工作所必须的知识,具备从事物流工作所应有的能力学生实训、实习基地的构建是一个关键环节。为此,在物流管理专业实验实训建设上,使物流管理专业实验实训环境保持国内先进性;按照物流企业的需要,改革实践教学内涵,丰富职业培训项目;使实验实训环境既具有教学和培训能力,还具有一定的生产能力,技术开发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在功能上实现产,学,研一体化。加强物流管理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管理,由粗放型增长转变为集约型发展。强化与现有校外实验实训基地的合作,同时加大校外实训基地开发和建设工作力度,进一步拓展校外实习基地的数量,完善机制,强化管理,使其持续稳定并良性运行。

物流管理调研报告篇4

15天转眼既逝,回顾实训生活,收获是很丰富的。记得,刚开始何总就给我们说带着我们看戏,顿时我感到了轻松愉快,接着就像何总说的一样,我们在这15天了,确实玩的轻松,而且学到了很多东西,而给我印象最深刻就是12月25号圣诞节,但我们并没有像往年那样计划着如何过圣诞,而是做了一次有意义的调研。

调查的对象是物流公司,调查内容是:所调查的公司规模和注册资金,以及公司的吞吐量,公司的自运量和托运量,以及对物流人才的需求量和学历。

早上,按着昨天的计划,并没有想到会遇到的困难,乘公交六合线,早早的就到达了开发区。下了车,就没有了刚开始的欣喜,因为风很大,扬起的灰尘很多。但我们并没有完全退缩。厂房很多,我们三个队,各有5成员,并不急于进入课题,我们想着后面肯定有更多的厂房等着我们,后来三个队就各自沿着自定的路线朝前走。我们也一直朝前走,不知道在转了几个弯后,看到很少有厂房,就着手做,我们先进去了中国石化集团,在刚开始你推我,我推你,就是不愿开始与保安人员的交谈,最后这个人物只能落到经理的肩上,也许是身单力薄,也许是他们真的很忙,最终我们失败了。

后来,我们就这样商量着,进入了另一条街道,看到了南京科盛环保有限公司。首先让保安人员认为自己处在安全的位置上。我们两个人试着和保安人员交涉,那个保安大叔人很好,在这么冷的天,他经不起我们的再三恳求,终于答应我们进去,并打电话给部门经理,把我们的问题给与解决,得到这些数据,我们就高兴得出来了,继续调查,有了第一次的经验,第二次就熟练的多,我们又得到了相应的数据,接着本来打算再去一家厂子去看看,没想到他们的狗就在门口,下得我们不敢进去。就这样,我们又回到了出发点,看到另一队已经回来,我们就慨叹着调查的难度结队而归。

下午,我们就上午的调查情况开会交流总结经验,不知别人是如何的感受,但我确实从中学到了东西:

一从团队上说,有人说团结就是力量,我认为不假,如果你的对团结不好,任务就完成不了,就像行驶在海上的船没有了前进的动力。

二,从与保安人员的交涉中,我学到了人与人之间交流的秘诀,基于别人的信任才能谈话成功,并能得到你想要的数据!

三,你必须敢于尝试,尝试,你就有可能成功的机会,不尝试,你永远没有机会成功!不要在困难面前畏首畏尾!

四,有付出就有收获,谁也不可能会劳而无获。谁也不会无劳而有功!不要抱有侥幸心理。

五,竞争就在我们周围,。而我们必须由竞争意识,必须学着去适应竞争,并且运用自如,才能取得成功和胜利!

后来我们学会了许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上机操作让我学到了许多的企业管理的操作如企业规划、物流计划的程序、订单以及内部管理的操作,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让我们与企业的管理的距离拉近了许多,并有了初步的操作技能,让我在学习物流管理的路上有了信心和希望。

总的来讲,我认为实训中的这么多次的锻炼很有意义,它们让我从心里和认识上都有很大的改变,让我在人生前行的路上有了新的起点和规划!

物流管理调研报告篇5

xx年5月20日,我们小组针对物流管理专业的建设情况开展了一系列的调研工作。

调研的目的:进一步了物流行业、企业对物流管理人才的需求变化趋势,了解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质量反馈,了解兄弟院校在物流管理专业建设过程中教学体系、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进情况,精品专业建设的思路,了解企业与校在互利合作项目、接受学生顶岗实习、教师挂职锻炼的意愿情况。

调研过程:

1)林芳、周兴依靠高中同学关系到了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湖南机电职院、对他校物流专业进行了各方面的调研。

2)喻锺、龚方杰在网上搜索了解企业物流过程及物流从事人员学历、人才需求情况;

3)小组开展问卷调查,了解人才市场动态等

调研方法:1)调查小组访谈法 2)问卷调查法

现关有关调研结果报告如下:

一、国内省内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设置及培养情况

1.国内省内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现状

截至xx年底,全国开设有物流管理专业的高职院校有215所。开设物流管理专业的高校多集中在经济相对发达,物流量比较大的地区。湖南省开设物流管理专业或相关专业的高职院校有33所,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经过调研,大部分院校的物流管理专业及研究方向设置非常相似,培养目标、教学计划、课程设置等方面也大同小异,缺乏专业培养特色。只有部分院校根据自身特色和资源优势在方向上有所侧重,比如交通运输类院校侧重港口物流、国际物流、物流工程与技术等,理工院校侧重物流工程与技术、物流设施与装备等,文科类和大部分高职院校侧重物流管理、国际外贸物流、流通经营等。学生招生规模不大,一般在校学生每届200人左右。

与其他兄弟院校沟通了解到高职院校中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还处于学科体系状态,各院校都在准备打破学科体系,建立健全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但由于受到实训条件的约束,教学做合一难度大,校企合作还处在初级阶段。

物流管理专业虽然成长很快,但都没有建成省级精品专业,仅有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申报过省级精品专业但未能成功。

2.经过网络调查,认识到院校与前二年的培养目标进行对比,岗位群有些变化

(1)确立物流企业基层管理岗位群

在物流企业分成运输型、仓储型、综合服务型三种类型的前提下,根据对物流企业调查情况分析,物流企业基层管理岗位群主要分为:

1)仓储物流:货物收发员、理货员、商品配送员;

2)企业物流:采购员、物流规划员、跟单员;

3)物流营销:销售员、客户服务员;

4)运输物流:运输调度员、车辆管理员;

5)国际物流:报关员、报检员、货运代理。

高职物流管理人才今后的努力目标就是《物流企业分类与评估指标》中所指的中高级管理员,即成为运输型、仓储型、综合服务型物流企业中的运输组织管理主管人员、仓库主管人员、配送中心主管人员、客户服务主管人员等。

(2)高职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的能力体系

通过对物流业就业岗位的调查及对各大高职院校的考察,总结出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人才所需的专业知识和职业素质(一级能力: 物流管理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英语应用能力;二级能力:仓储配送管理能力、企业物流管理、运输调度管理 、物流市场营销、国际物流管理、物流信息管理、英语阅读与书写能力)

高职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的能力体系表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掌握现代管理科学理论与方法以及物流管理专业技能;熟练掌握仓储、运输、配送等物流中心环节的基本知识及相关专业技能,具有在各类企业和机构从事物流经营管理的能力和技能的应用型中高级技能人才。

3.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各院校在物流管理专业上都存在着一些难度。一是没有利益共同点,二是90%企业担心实习人员安全与财产安全问题、80%的企业担心经营泄密 三是90%以上企业有愿望与职院进行校企合作,但合作项目以“企业内训”“企业流程优化”“企业信息系统开发”为主,愿意接受学生学习的企业希望政府在此问题上有一个优惠政策。四是企业经营品种越来越多,人才需求增加快的是懂得医药食品物流的人才。

二、物流管理专业建设的建议

物流管理专业建设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 建议增设物流管理医药食品物流方向,进一步完善物流管理业务人才的培养。并针对此方向设置再开展专项调研。

2. 加强课程团队建设,开展项目教学法尝试和开展基于物流业务流程的课程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