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旅游调研报告多篇

县旅游调研报告多篇

【第1篇】全县旅游经济产业调研报告

旅游产业具有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的产业特质。加快发展旅游产业是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的必然要求。2022年,国务院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近期,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旅游发展大会,并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提出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的宏伟目标,并就新时期旅游业发展进行了全面部署。面对前所未有的历史政策机遇,全县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如何,存在哪些问题,如何形成产业和经济优势,是推动县域经济转型发展的重大课题。

一、发展旅游产业的基础条件优越

境内旅游资源丰富多样,区位优势明显,随着经济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为发展旅游产业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良好的政策环境,发展旅游产业具备了良好的资源、政策和工作基础。

第一,在资源禀赋方面。县历史悠久,民风淳朴,环境优美,旅游资源比较丰富。境内有古人类遗址、古墓葬群、古动物化石点106处,馆藏珍贵文物30余件,有野狐峡、、、仙姑山、、生态园等10多个旅游景点。据考证,地处在关山深处的是秦汉皇帝祭祀炎黄二帝的上、下畤遗址。根雕、剪纸、刺绣、罐罐茶、洋芋搅团、核桃包子等民间工艺品和风味食品,都有着浓郁的民俗风情和地方特色。

第三,在工作基础方面。历届县委、县政府非常重视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特别是近两年来,县上把旅游产业作为推动转型发展的重点产业,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先后委托中国社会科学院、省林业调查规划院编制完成了《县旅游业开发策划纲要》,《县人文生态旅游区总体规划及近期建设项目修建性详细规划》和《人文生态旅游区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成立了省陇山()历史文化暨旅游开发研究会。编辑出版了《历史文化研究文集》、《县览胜》、《诗话》等系列丛书。按照加快建设宜居宜商宜游区域中心小城市的思路,先后建成了人民广场、河风情线、公园,完成了景区

一、二期建设工程,开工建设了雷神山生态园,建成国家3a级景区生态园、2a级景区公园,景区先后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森林公园和省级风景名胜区,建成三星级宾馆2座,二星级1座,旅游接待能力大幅提升,全县旅游产业综合经济收入有了明显提高。

二、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

总之,我县旅游产业的发展优势比较明显,基础条件比较优越,开发前景十分广阔。但是,旅游产业是一个投资回报周期较长的产业,要经历起步期、发展期、成熟期三个阶段,而我县旅游产业刚刚起步,还处在起步期向发展期过渡的阶段,景区(景点)规模普遍偏小,交通、住宿、餐饮等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滞后,对外知名度不高,吸引力不强,综合效益和带动发展优势尚未凸显,加快发展的任务还相当艰巨。

三、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措施与建议

1、科学制定规划。要结合“十二五”规划编制,按照“理念超前、要素齐全、符合县情、便于操作”的原则,在整合全县各种资源的基础上,科学制定全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和重点景区修建性控制详细规划,尤其是在加强与交通、文化、农业、林业等专项规划有机衔接的同时,重点做好关山旅游经济区和、玄峰山等重点景区(景点)建设规划。通过规划来提高景区开发质量,增强景区吸引力和竞争力。要强化旅游规划的权威性,严格执行“没有规划不准上项目,规划不通过审批不准实施,项目未经审查不准动工”的原则,切实加大旅游规划的实施和监督力度,防止盲目开发,充分发挥规划对旅游资源和产品开发的统领和指导作用。

2、拓宽融资渠道。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设立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有侧重的整合资金主攻旅游产业大项目。建立扶持和鼓励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机制、工作机制和投融资机制,重点在旅游资源开发、项目建设用地、招商引资等方面加快制定一系列带有突破性的政策措施,组建旅游开发公司,搭建融资平台。积极开展银企对接,对重大旅游项目实施政府贴息,鼓励支持金融机构扩大对旅游项目的贷款规模,鼓励私营企业、民间资本投资经营旅游产业,兴办旅游项目,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

3、推进项目建设。按照彰显特色,强化功能,丰富内涵,完善服务,优化环境的思路,重点实施一批对旅游线路具有支撑作用的重点项目,促进全县旅游产业快速发展。一是加快景区基础建设。重点抓好关山生态休闲旅游经济区、汭河旅游观光长廊、基础设施建设、关山旅游区游客服务中心建设等8个过亿元项目,将、、、等景区有机连接起来,初步形成设施完善、特色鲜明的西部生态休闲旅游目的地。二是加快道路通讯建设。把完善交通条件作为发展旅游业的基础工作和首要任务,重点实施、、三条旅游道路,加快建设各主要景区的停车场,组建旅游客运公司,配套建设通讯基站、公用电话和电子触摸屏等通讯设施。三是加快旅游标识建设。按照景区标识建设规范化的要求,突出文化特色和人性化服务特点,紧密与各景区游客服务中心、主干道路相衔接,规范设置景区标识指示牌和导览牌,方便游客通行。

4、完善服务设施。重点解决接待能力不足,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全面提高旅游综合接待能力。一是积极发展住宿餐饮娱乐。大力发展星级旅游饭店、经济型宾馆和“农家宾馆”,形成以星级宾馆为龙头,旅游环线经济宾馆为主要组成部分,景区周边“农家乐”为补充的旅游住宿接待体系。积极挖掘关山地方特色饮食文化,建立、、三个特色饮食区,开发核桃包子、洋芋搅团、麻腐、山野菜等特色系列食品。依托艺术团,积极实施避暑养生、休闲娱乐、民俗演绎和游客体验等参与和互动较强的旅游项目,不断丰富和完善旅游活动的文化特色。二是大力开发旅游商品。突出地方特色,挖掘民俗工艺品和绿色原生态特有产品,深度开发旅游商品。在民俗文化商品开发上,重点开发工艺陶瓷、书画、挂历、台历、社火脸谱、刺绣、荷包、皮影以及民间独具特色的手工艺品;在特有纪念品开发上,主要是依托药材种植园区和药材种植产业协会的主导作用,开发核桃、蕨菜、黑木耳、沙棘、药材等各种旅游商品,逐步形成产业连市场、引游客、增收入的良性发展格局。

5、强化宣传促销。实施市场开发战略,以提升旅游整体形象为目标,加强旅游宣传品制作,加强营销策划,实现宣传的聚合效应、整体效应和放大效应。一是加强节会宣传。通过举办、参展各类旅游节会,开展主题宣传活动,提炼鲜明的主题口号,积极参展促销。二是开展主要客源地推介活动。通过走出去参展促销,请进来考察踩线等方式,重点开发西安、宝鸡等一级客源市场,还要积极培育开发二级客源市场,加大与大型旅游企业,特别是旅行社的合作,招揽游客。三要积极开展旅游网络营销活动。加大旅游电子工程建设,完善网络平台,加大网络内容的充实和更新,制作一批反映旅游特色的旅游风光片,依托大台、大报、大刊、大网等主要媒体,组织开展宣传促销活动,积极培育旅游消费群体。

【第2篇】县旅游局深入学习科学实践活动调研报告

县旅游局深入学习科学实践活动调研报告

景宁县是省委书记赵洪祝工作联系点,省委专门出台对景宁的扶持政策,该县上下深受鼓舞,以感恩回报之情投入“借势赶超”工作中。县委县府把发展旅游业作为我县长期发展战略,把旅游业作为主导产业积极培育,出台扶持政策,全县旅游系统以更加积极的心态投入这场“大景区,大配套,大服务”的建设事业中。县旅游局把学习实践活动作为当前首要政治任务和重大工作责任,作为推进旅游事业科学发展新跨越的难得历史机遇,坚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定位、高质量推进,紧扣活动主题,在全县以“坚持科学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奋力借势赶超,实现三大目标”为实践总载体指导下,提出旅游系统的实践载体,即“以提高执行力为着眼点,主动接轨长三角前沿高地,共谋原生态旅游发展思路”,精心部署实施,勇于探索创新。在调研摸底阶段,旅游局班子走进景区,创建4a,做优服务,深化学习实践活动。在调研环节上,建立了“五个一”的机制:要求每名班子成员选准一个课题,集中一周时间深入基层调研(实际前后共半月余),撰写一份科学发展建议书,形成一份高质量的调研报告,开展“一点一策抓落实”活动,蹲点调研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现报告如下。

一、调研基本情况

在学习实践活动中,旅游局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要精神和县委的学习部署,把党的要求转化成推动旅游事业科学发展的思路、推进学习实践活动的具体措施。局班子成员结合今年旅游重点工作任务分头在大均乡、大漈乡、渤海镇和行业企业蹲点调研,牢牢把握学习实践层面的特点和本地实际,针对旅游工作特点,落实规定动作,创新特色实践,以学习实践活动的成效创造科学发展的业绩。

在大均,严伟华局长亲自带队,班子成员叶长过、蓝利明、潘利海集体蹲点,陪同省市旅游局领导和专家以及策划设计人员,深入村乡各点,对照大均景区创国家4a旅游区的目标,多次多层面召开座谈会,认真研究,仔细谋划,拿出大均创4a策划思路,举行了思路论证会。

在大漈,严伟华局长和叶长过副局长与大漈管委会领导多次陪同省市旅游局、省建设厅领导和专家调研,确定大漈创4a基本思路方案,明确建设工程项目。

在渤海,严伟华局长和徐建林、潘利海等班子成员会同渤海镇干部,认真研究炉西峡景区开发工作方案,创新思路,加快建设步伐。

在县城,严伟华局长与徐建林、蓝利明等班子成员在旅行社、酒店等旅游企业调研,为企业排忧解难,理顺经营路子,指明发展方向。

在蹲点过程中,共召开座谈会、策划会、论证会、调解会8个,学习心得体会、案例分析和调研报告1,征集各类点子形成三个策划思路——大均、大漈创4a策划设计思路和景宁旅游对外营销方案,化解企业经营难题和纠纷多个(具体尚未统计),提升酒店经营管理,审评二星级酒店二家、申报三星级一家。

二、蹲点调研体会

1、高起点谋划,以提高执行力为着眼点,筹划旅游建设工作

景宁旅游六要素不全,旅游服务品质差,主要是接待能力差,没有大景区,没有高速路,没有高档宾馆,没有景区购物场所。其中没有大景区是关键点。近几年来县里制定年度目标时,就把突破大景区建设作为全年工作的重中之重。但受金融危机影响,已经招定的投资商暂缓投资,大景区的突破工作进度严重受制约。在此情况下,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于20xx年8月28日召开县委常委会,以超前的眼光决定由政府出资20xx万元作为旅游景区建设资本金,强行启动三大景区建设。因此大景区建设成为20xx年旅游工作的重中之重。为高起点谋划景区建设,县旅游局策划了由经营丰富业绩突出的浙大安地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负责实施大漈、大均创4a旅游区的策划设计工作。为提高工作质量,按照要求实现目标任务,县旅游局党组在学习实践主题活动集中学习时,提出以提高执行力为学习载体,要求全体干部以学习实践活动为提高自身素质的良好时机,勤学习、善思考、勇实践、敢转变,自始至终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将所学所思在实践中运用、在实践中检验、在实践中升华,着力提升党员干部在工作中的理解力、执行力、操作力、创新力、融和力和组织力,用发展的思路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着力提升干部职工的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尽快形成旅游事业发展的新格局。

2、高标准定位,主动接轨长三角前沿地,筹划旅游营销工作

在蹲点调研中我们形成这样的旅游营销思路:按照长三角旅游休闲目的地市场定位,创新营销理念,立足本省,主攻华东,面向全国,拓展海外,加强目的地的整体营销,通过整体形象吸引游客。

近年来,景宁县成功举办中国畲乡“三月三”节庆活动,整体形象不断提升,20xx年与台湾民族互动联欢,周华健、高胜美等国际知 名歌手莅景演出,中央级新闻媒体与港澳台媒体积极参与进来,媒体和网络形成宣传热潮。景宁县积极组织旅游企业参与省市旅游主管部门组织的旅游促销活动,外出旅游宣传营销,推销畲乡旅游产品。在宣传展销中,动态演示畲乡风情,达到了不同一般的宣传效果。同时去年以来旅游网改版上线,资讯更丰富,版面富有特色,网站营销更出众,网站与中国旅游新闻网、中国旅游114、山水旅游黄页、浙江旅游网、中国生态之旅、丽水旅游网、千岛湖旅游网等十多个大型网站链接,并且加入了百度、谷歌、腾讯、雅虎等十多个强势搜索网站,在扩大中国畲乡旅游知名度和美誉度,提高营销成本效益,不断扩大游客市场上走出了新步伐。为此我们确定将于今年适当时候,针对长三角,包装形象,组团外出,全面营销。

3、高质量推进,民主共决策破难立新政,实施旅游科学发展

在高质量推进学习实践活动的同时高质量推进项目建设,做到学习提高和工作实践“两不误,两促进”。围绕建设“大景区、大服务、大配套”,着力解决景宁旅游六要素不全,旅游服务品质差等问题,旅游局民主决策,破难新政,既加强内部建设与管理,又高质量推进旅游项目建设工作。在内部建设上,明确政治业务学习任务,完善学习制度,排出学习时间计划表;公务接待上,完善公务接待制度,建立公务接待联系单制度,加大干净干事监督力度。对炉西峡景区项目,工程建设指挥部统筹兼顾,在推进开工相关工作的同时,着力做好渤海、九龙在炉西峡口库周的六个村委、村民代表的思想工作,做到无障碍施工。计划至年底,一期工程基本完工。对云中大漈风景名胜区项目,在景区管委会下成立旅游发展公司,理顺机制,全面负责建设和创4a工作。对大均创4a景区项目,县里成立领导小组,建立创建工作机构,认真对待创建工作,策划十大旅游项目和十大建设项目。高质量推进,把三大景区做成精品项目,使三大景区建设为“一环二沿三区”旅游发展布局打下坚实基础。

4、加强学习交流,加强内部管理,形成旅游工作的坚强核心。

当前浙江省旅游业正处于自身的产业转型升级期和国际经济波动期、国内调控紧缩期“三叠加”的关键时期,受此影响,景宁县旅游膨胀期尚要略为推后些,一些旅游大项目虽已完成了规划编制、明确了投资主体,但因土地、资金等要素的制约,不可能一蹴而就,给该县产业膨胀升级赶超带来了许多压力。因此20xx年我县旅游业要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任务仍然相当艰巨。但省委、省政府召开了全省旅游发展大会,对今后一个时期我省旅游经济强省建设进行了再动员、再部署,我省旅游业迎来新一轮大发展,景宁县必受其惠。而承担重任的旅游局人手少,缺经验,为此,我县旅游部门必须加强练内功,提高工作人员素质,加强学习交流,加强内部管理,形成旅游工作的坚强核心。

5、促进合力兴旅,提高社会合力,形成发展旅游的环境氛围。

旅游工作离不开社会各界支持。为使我县旅游六要素全面形成,旅游环境不断改善,使得今后一二年出现旅游接待“井喷”现象,从而使景宁县旅游市场繁荣起来。因此必须倾全县之力在产业政策、产业投入上给予倾斜;在建设工程审批程序和环节上,实施最简化;在民族文化建设上,围绕旅游发展需要,营造浓厚的畲族文化氛围;在城市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其景观和功能的设计要围绕旅游需要,给予充分考虑;宾馆住宿、饮食、购物、娱乐、交通等相关行业要围绕旅游提高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工农业要围绕畲乡风情和休闲旅游在产品结构、品种、数量、质量、销售上下气力去培育。通过一系列扎实的措施,在全县形成“百业促旅游”的发展氛围,逐步塑造城市基础设施景观化、文化氛围畲族化、服务体系配套化、人文环境亲情化的富有特色的现代民族旅游城市形象。

建设大景区,完善大配套,形成大产业,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希望通过十年左右坚持不懈的努力,使畲乡景宁旅游逐步成长为丽水旅游的支撑点,浙江旅游的兴奋点,长三角旅游的新亮点,成为景宁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中的突出音符,并将引领景宁经济社会大发展。

【第3篇】当前我县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调研报告

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提出,要进一步加快推进我县旅游产业化进程,全面加强旅游的软、硬件建设[文秘站-您的专属秘书!],扩大我县旅游对外知名度,使三百山成为“绿色赣州”的重要品牌,把我县建设成为珠三角地区重要的旅游休闲胜地的战略目标。对照这个目标和要求,深入分析当前我县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对促进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为此,笔者认为,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千方百计地破解各种难题,扫清旅游业发展中的障碍,才能实现旅游业跨越式可持续发展。

一、我县旅游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县先后被评为“全国生态旅游大县”、“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先进县”,并成功举办了第一届、第二届东江源三百山生态旅游节,旅游对外影响力和知名度明显得到提升;三百山风景区、东江源温泉度假区基础配套设施大为完善,旅游接待能力得到大幅提升,旅游经济社会效益已端倪初现。据统计,20__年我县接待游客12.9万人次,增长15.4%,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360万元。可以说,近年来旅游业的发展取得了可喜成绩,但也存在许多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问题一:缺乏政策扶持,政府主导力度较弱。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至今没有正式出台关于扶持旅游业发展的具体优惠政策,旅游业发展缺乏有效的政策扶持;二是对旅游业发展的引导力度不够,投入的经费小,设立的旅游发展专项资金量偏少。三是现行旅游管理体制尚未理顺。目前我县的旅游管理体制不很健全,尤其是三百山风景区的管理权限不明确,管理部门多头等问题比较突出,单靠旅游局协调和组织面上的发展,很难有明显成效。

问题二:投融资渠道较窄,市场化运作程度较低。当前,我县旅游投融资渠道不畅的情形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由于我县是国家开发扶贫重点县,经济基础薄弱,近年来政府对旅游产业方面投入资金相对偏少;二是投资开发主体较为单一,投资开发摸式落后,市场化运作程度低。目前我县旅游资金的投入依然主要来自政府及少数几家公司,而大量的民间资金却没有得到有效激活,全民投资办旅游的多元投资机制未能建立,投资开发模式落后,市场化动作程度低。

问题三:资金投入较少,开发建设进程慢。由于对旅游业开发建设投入的资金较少,再加之对旅游资源缺乏宏观性、系统化的配置,我县已开发的景区主要存在四方面的问题与不足。一是旅游景区开发程度低。目前全县已完全开发成熟的旅游景区点没有,而现已开发的景区也仅开发了其中的一小部分,且景区内的游览线路过长、景点分布又较为分散,难于调动游客的游览兴致;二是旅游产品种类少。已开发的产品以观光类为主,休闲度假旅游产品较少,文化旅游、乡村旅游等产品几乎没有,难以适应旅游者多层次的需求;三是旅游景区容量小。全县现已开发的景区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景区的容量小,旅游者进出景区只有一条通道,旺季时过分拥挤,给人的感觉比较差,即使是现在重点开发的三百山风景区也是如此;四是旅游景区老化进程加快。由于近年来我县旅游开发进程较为缓慢,再加之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缺乏深度挖掘,体验项目设计少,游客的参与度低,缺乏新的热点产品牵引客源市场,对游客吸引力度呈下降趋势。

问题四:配套设施建设滞后,旅游服务功能不完善。从目前来看,我县旅游业涉及的行、游、娱、购、食、宿等多个方面都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以下五个方面:一是交通条件较差。从__县城到各景区以及各景区之间交通网络建设不健全,道路指示系统不完善,远没有达到旅游交通的“舒适、快速、顺畅”的要求;二是娱乐项目不丰富。现有的娱乐项目内容单调、设施简陋、场所分散,而且规模档次都不是很高,缺乏大型娱乐项目,对游客的逗留吸引力不强;三是旅游商品开发程度相对较低,没有成熟成形的旅游商品,专门进行旅游商品生产的企业还不具备,产供销一体化的产业链没有形成,一定规模和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商贸街区也未形成;五是住宿档次和服务水平不高。目前全县具有20__多床床的接待能力,用于旅游接待的不足1200张床,且当前全县仅有一家旅游星级饭店,难以满足不同层次游客的需求。

问题五:对外影响力不强,市场竞争压力加大。一是缺乏世界级旅游品牌。我县虽然拥有4块国家级旅游品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生态旅游大县),有了一定的对外影响力和知名度,但由于缺乏世界级旅游品牌,致使我县旅游的对外影响力和知名度提升缺乏强有力的后劲支撑;二是旅游对外形象不够鲜明,客源市场较窄。由于缺乏经费,在宣传造势上形式单一,方法滞后,未能形成强劲的舆论攻势,致使我县旅游业的对外形象至今还不够鲜明、生动和突出,游客的主要来源也只仅限于广东、香港及本县周边地区;三是旅游对外宣传缺乏新的炒作热点。由于当前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等品牌过多,新闻炒作没有很好的切入点和轰动效应,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自然和文化双遗产预备名录、国家地质公园等品牌我县又还没组织创建和申报,旅游宣传缺乏新的炒作热点;四是客源面临被抢夺的威胁。由于我县是交通“三无”县(无铁路、无国道、无高速公路),省道安定线还在全面拓宽改造中,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旅游的可进入性,而邻近的县市却不断加大旅游投入与炒做,与我县争夺客源市场。

二、对策措施

对策一:政策扶持,加大引导力度。 在旅游业发展的初级阶段,加强政府主导和扶持起着非常重要

的作用,特别是当前我县把旅游业作为县域经济的重要的产业来培育,政府在协调管理、扶持政策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必须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一是建立领导机构,组织协调利益关系。建议县委、县政府成立县风景旅游管理委员会,对一切可以利用的旅游资源进行统筹管理,统一调配;坚持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当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的原则,对部门的旅游管理职能进行科学统筹,对涉及的相关利益进行合理调整;二是加大财政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要加大政府对旅游景区配套设施建设特别是旅游市场营销的投入,出台系列扶持政策,吸引社会资金、外来资金的投入,建立健全民办旅游的多元投入机制;三是要进一步确立旅游业产业地位,将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龙头和国民经济的重要接续产业来发展。建议县委、县政府把发展旅游业列入全县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将旅游工作纳入对县直各有关单位的目标考核内容,整合力量共同推动旅游发展;四是要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自然和谐的生态环境、舒适的居住氛围和良好的服务是我县提升旅游吸引力和延长游客停留时间的重要抓手。按照“东江源头,生态之都”和打造“旅游名县”的工作目标,在硬件上通过净化美化市容市貌,把我县建设成为布局合理、交通便捷、生态环境优异、自然山水优美、文化特色浓郁、休闲度假功能完善、人与自然和谐的绿色栖居之地;在软件上以提高整体服务水平为抓手,科学规范旅游市场经营秩序,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素质;对市民的思想言行进行积极的教育引导,增加居民的好客度,形成浓厚的旅游氛围。

对策二:拓宽渠道,加大资金投入。加大旅游资金投入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而目前全县对旅游资金方面的投入极为有限,景区开发建设进程明显偏慢。因此,必须把拓宽投融资渠道,加大旅游资金投入作为当前和今后全县的一项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来抓。一是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用好县域外的资金。精心编制好《__县旅游招商手册》,用最好的项目,提供最好的服务,实行最优惠的政策,吸引外地客商投资景区景点开发,兴建旅游宾馆饭店、开办旅行社等旅游企业;二是要向上级发改委和旅游部门争取项目和资金。要根据政策的变化,适时采取相应措施,积极跑“部”进“厅”,申报各类项目,争取项目配套资金,以支持__县旅游业的发展。三是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激活民间资本,引导部分资金投资旅游业宾馆建设、旅游景点景区开发、旅行社经营等,掀起社会投资办旅游的高潮;四是积极地争取利用金融机构的资金。成熟时机可考虑用景区门票收入作抵押的办法争取金融信贷,筹集必要急需的资金投资旅游业,支持旅游景区做大做强;五是与海轩投资公司协商,在服从规划和统一管理的前提下,依照“谁投资,谁收益”的原则,打破现行的投资开发经营模式,鼓励更多外资企业投资开发经营三百山旅游资源,加快开发和利用好三百山这一丰富的旅游资源。

对策三:整体推进,完善配套设施建设。完善的配套设施,良好的服务功能,是吸引游客树立良好旅游形象的关键所在。我县对旅游形象至今不够鲜明、生动,没有赢得游客的良好口碑的根本原因在于旅游景区特别是三百山风景区的旅游配套设施不完善,服务不到位。因此,完善旅游配套建设,强化服务功能,是树立我县对外良好旅游形象的根本所在。对此,要依照旅游业发展自身的内在要求,着力抓好以下工作:行走方面:一是要依照“舒适、便捷、顺畅”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在定南、信丰进入我县旅游景区的道路上设立旅游交通标识标牌的设立,实现无障碍旅游;二要开通并加密节假日县城至三百山风景区过桥垄、东风湖的公交车,方便游客特别是散客能顺畅进入旅游景区;三是要加快县城到三百山风景区公路建设,重点是要加快县内省道343路面的拓宽改造工程,提高公路路面等级,确保旅行畅通。游览方面:一是要加快三百山东风湖景区的开发,开通东风湖至知音泉的“黄金旅游线路”,彻底解决当前旅游景区容量小和走回头路的问题,丰富“寻宗探源游”线路的看点;二是突出“东江源温泉”旅游品牌建设,加快工程进度,争取在2年左右的时间把东江源东江源温泉度假区建设成为环境优美,设施完善,服务上乘,特色鲜明的温泉度假休闲的乐园;三是要扬优成势,利用我县果业面积广、景色壮观的特点,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观光游,使之成为我县特色旅游的一部分,从而不断丰富特色旅游内容。当前可重点利用距三百山风景区近,又易于线路安排和游客行走的三百山仙人峰脐橙基地为平台,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四是要学习借鉴龙南关西围屋管理经验,建立健全客家围屋东生围管理体制,完善围屋利益收入分配机制,大力发展客家风情游。购娱方面:在县城和三百山镇虎岗村分别开辟旅游商贸特色街区,对街区的装饰风格、经营内容、经营秩序进行指导和规范,并给以相应的扶持政策,如税收优惠、降低准入门槛、市场推广等。进一步可考虑发展美食一条街、娱乐一条街、购物一条街,建立健全旅游产业链条,真正把旅游业做大做强,充分发挥旅游的带动效应。食宿方面:要依照“山上游,山下住”的原则,在三百山风景区附近建设一批上规模、上档次的旅游星级宾馆饭店和特色星级农家饭店。一是重点要加快东江源温泉度假区餐饮区建设及三百山热泉河酒店四星级旅游饭店的申报,以提高宾馆饭店接待档次;二是要在鼓励民资投资宾招设施建设,利用民资在三百山风景区周边的虎岗村和符山村兴建一批集“吃农家菜,住农家屋,干农家活,摘农家果,钓农家鱼”于一体的特色星级农家旅馆,以满足不同层次游客的需求。

对策四:强化旅游营销,拓宽客源市场。旅游营销是开拓市场、挖掘客源最直接有效的途径。近年来,我县游客接待人数来徘徊不前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旅游的对外营销工作力度不深,面度不广。因此,强化营销是我县实现旅游资源优势向市场优势、经济优势转变的必由之路。一是要继续加大旅游品牌创建力度。通过创建江西旅游强县、中国旅游强县、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不断扩大__旅游品牌的影响力;二是组建专职旅游网站。建立专门的东江源三百山旅游网站,为大众提供详实的__旅游情况介绍,为潜在的游客提供便捷的旅游资讯服务,挖掘潜在的客源市场;三是要利用三百山与粤、港地区源头源尾的特殊联系,切实加强与东江源流域特别是粤港地区旅游界知名人士、新闻媒体的联系沟通,适时邀请粤港地区旅游界知名人士、新闻媒体前来我县进行旅游采风,报道__的景

点景区、旅游企业、旅游活动和旅游人物,进一步提升我县在粤港地区知名度;四是要积极组织各大旅行社到我县考察、踩线、洽谈业务,并出台更加优惠的政策鼓励第三者销售行为,努力提高__旅游的知晓度;五是要依托东江源头的品牌优势,加大与粤港等地旅游企业特别是旅行社合作力度,大力推介“东江寻宗探源”、“温泉度假休闲”、“生态农业观光”等精品旅游线路,不断提高这三条旅游线路在粤港甚至在国内外的影响力。

【第4篇】县旅游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县旅游业呈强劲发展势头。五年来,共接待国内游客336.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79亿元,年均分别增长21.86%和28.47%。“xx”开局之年,共接待旅游入境游客104.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4089亿元,同比增长17%和41%。

主要成效为:

一是旅游规划编制科学先行。立足旅游资源优势,先后投资100万元科学编制了《县旅游发展规划》、《仙米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发展规划》等9个景区景点规划文本,突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为全县旅游业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二是基础设施逐渐完善。“”期间,多渠道投入景区景点建设资金1120万元,打造了观花台、“花海鸳鸯”等6个景区景点,道路、环卫设施等旅游基础服务设施条件得到不断改善,完成了寺沟、照壁山、岗隆石窟、白塔山等景区景点专线旅游公路。全县宾馆餐饮、农家乐等服务设施不断完善,全县共有宾馆38家,其中三星级宾馆2家,二星级宾馆1家,农(牧)家乐56家,旅游直接从业人员达2200人。在旅游业的拉动下,商贸、交通运输、餐饮、住宿等第三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三是知名度显著提高,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大。通过举办油菜花旅游节、婚纱摄影活动、冬春季旅游摄影活动、协办环湖赛等活动,并召开推介会、参加省内外旅游宣传活动和赴外举办美食活动等,与省内外200多家旅行社签订了互惠互利、客源共享的合作协议。组建成立了金旅游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注册了“金”等七个旅游品牌商标,建立了县旅游网站,连续多年在《中国国际地理杂志》等各类报刊、杂志上刊发旅游专辑和专版信息。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旅游宣传营销活动,使旅游品牌的影响力和知名度进一步提升。

四是旅游产品日趋丰富,品牌效应进一步提升。积极开展民族民间歌舞、服饰、饮食、习俗等文化的挖掘、抢救、保护工作,整理出民间传统的华热藏族民俗文化、回族“宴席曲”、“咪咪”、“口弦”、“窝儿药枕”、“马富腰刀”等特色文化旅游产品。与此同时,迅速把蜂产品、奶皮、菜籽油、青稞酒等农畜产品加工产业推上旅游舞台,并发展成为上规模企业,逐渐提升了市场的竞争能力。

五是乡村旅游地位日渐突出,产业链条逐渐规模化。近年来,着力打造具有民族特色、地域特色、资源特色的农牧家乐,累计投资2800万元建设完了农牧家乐接待点56户,仅年一年就增加17家,直接从业人员376人。全县农牧家乐共接待游客30.4万人次,乡村旅游综合收入1064万元,占全县旅游综合收入的8%。

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旅游基础设施差,接待水平低,满足不了本行业快速发展的要求。尤其凸显在观花台等重点景点停车场面积小,登山台阶拥挤,无观景和遮阳设施,游客休息购物设施简陋。照壁山通行公路狭窄,大型客车无法通达。全县无游客服务中心。各景区现有厕所档次低,游客意见大。旅游旺季宾馆饭店数量严重不足,住房难、吃饭难的问题突出。

二是现有景区景点以自然生态观光为主,缺乏能留住游客进一步消费的休闲娱乐型设施或景区景点,产业链条短,三产各行业联系不紧密,旅游综合消费水平低,旅游业对其他产业的进一步带动能力明显不足。

三是现有旅游商品生产企业“弱、散、小”,规模生产企业少且市场开拓能力差,经营者缺乏品牌打造的素质和长期经营的理念。目前只有蜂产品、菜籽油、奶皮三种商品有一定知名度,全县无一家较具规模的特色旅游商品销售场所。四是缺乏经营和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人才,景点导游、宾馆餐饮服务员等旅游岗位服务人员的整体素质不高,流动性大,缺乏有效的系统的培训学习。

【第5篇】**县旅游文化开发调研报告

_____县旅游资源开发调研报告 根据省、州和县委的安排,县委宣传部为切实加强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工作,及时成立了调研组,由县委宣传部,县教育局、县文化体育局、县旅游局、县广电局联合组成。调研组先后到顺濞、富恒、瓦厂、县一中和一些单位部门进行了深入细致地调查。

通过这次调研活动,调研组认为,对##这样一个国家级的重点扶持县来说,开展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不仅具有一般的经济意义,而且有着更为深刻的社会*意义。##各族人民要早日脱贫奔小康,加快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刻不容缓。

通过调查研究,调研组发现##的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同相邻县市相比,发展缓慢,后劲不足,步履艰难,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品牌上都有待提升。 通过近一个月的调查研究,调研组认为。

我县的文化体制改革工作,由于前一段时间县委、县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基本理顺了关系,今后主要是在管理上下功夫;教育方面就目前我县的情况而言,暂定为一保二促,既保义务教育,促学前教育和高中教育,先为教育产业奠定基础。就实情而言,我县近期应在核桃产业与旅游文化开发和石门关生态旅游开发上狠下功夫。

现就核桃产业与旅游开发作如下分析研究,供两项产业发展论证作参考。

一、##县核桃产业与旅游文化开发现状 ##彝族自治县位于大理白族自治州中部,点苍山之西,总面积1957平方公里,山区面积占98.4%,全县辖4镇7乡65个村民委员会和1个社区委员会,总人口99086人,其中农业人口占89.5%,森林总覆盖率达67.2%,位居全州各县市之首。

1、核桃产业与旅游文化开发的优势 ##彝族自治县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立体气候,80%以上的地区适宜种植核桃。##是核桃原产地之一,已有3500多年的核桃栽培历史。

##核桃果大、壳薄、仁白、味香、出仁率高、营养丰富。在1979年全国核桃技术协作会上,##大泡核桃获得了“全国质量评比第一”、“全国核桃优良品种”的荣誉。

1995年##彝族自治县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认定为“中国核桃之乡”,载入《中华之最荣誉大典》。2000年,##彝族自治县被国家林业局公布为首批“中国名特优经济林核桃之乡”。

发展核桃已成为##山区人民群众开发资源、发挥优势、增加收入、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 作为“中国核桃之乡”的##,在大力发展核桃产业的同时,也应不失时机地进行旅游文化开发,以核桃产业来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

核桃仁作为老少皆宜的食品,同时也可开发成核桃精油、核桃粉、核桃蜜饯等旅游产品,核桃果壳还可开发成旅游工艺品以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核桃树发芽长叶的时候,远远望去,犹如一片绿海,也是天然的风景树,这时可组织游客进行观关旅游,核桃树可为游客憩息纳凉提供好场所;核桃树挂果的时候,可组织游客品尝鲜核桃,也不枉此行;核桃收获的季节,站在树下或者爬到树上,游客可以手握核桃杆学着打核桃,感受丰收的喜悦。

2、核桃产业与旅游文化开发的现状

(1)核桃产业发展状况。全县共有农户20229户,种植核桃农户14788户,占73.7%。

据统计,全县共有泡核桃24.86万亩(248.6万株),占云南省核桃种植面积466.7万亩的5.3%,占大理州核桃种植面积业产生了松劲思想。殊不知形成这种格局的原因是我县的产量规模不够,精细加工不到位,所以没有得到更多的增值税,只要我们做好规模化、规范化、精细加工工作,仍可得到可观的财政收入。

2、精心规划,加快实施。要使核桃生产达到产业化、规模化。

我县的核桃产业纵比有发展,横比步伐慢,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满足现状,吃“金字牌”的老本,发展缓慢的另一原因是:一些干部群众只顾完成当年上级下达的项目任务和计划种植任务,忽视了种植后的抚育管理,致使新种植的核桃如同“猴子搬包谷”,重造轻管,效益不佳。要改变这种局面,首先林业部门要精心规划,制定系统完整的实施方案,按县委到2022年,核桃总产量达6500吨,农民人均核桃纯收入700元以上,核桃工业总产值超1亿元的核桃产业发展思路去实施。

另一方面对农民要建立有效的督促机制,吸取退耕还林的一些教训,政府投入要见实效才兑付,否则竹篮打水一场空的旧剧还会重演。

3、精细加工,提高品味。搞好核桃产品深加工,努力提高核桃文化品味。

一是扶持好现有的大理##核桃有限责任公司,该公司首先要在核桃乳、核桃花生乳、袋装鲜核桃乳、核桃牛奶、核桃精炼油的产品数量质量上下功夫,其次要在降低成本上作文章,扩大消费群体。(据初步调查,核桃乳60%左右是党政机关用于礼品,20%左右用于公费餐桌接待用,20%左右属群众消费)。

二是抓好核桃农贸市场硬件建设工程;三是扶持好个体私营企业核桃加工大户;四是抓好“核桃茶”、核桃工艺品等新产品的开发生产;五是在所有核桃产品上加深文化底蕴的策划和升华。总之,要彻底改变卖核桃干果、半成品的局面。

4、加大声势,扩大影响。加大核桃产业与旅游文化开发的宣传力度。

##核桃产业除在核桃系列产品上加大文化底蕴的升华宣传外,在2022年策划拍摄出一部介绍##核桃及核桃文化的专题片,并制作成光碟,把它作为##的礼品赠送,给到##的游客,使核桃产业与旅游产业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在省、州级乃至中央级党报党刊上加大##核桃产业与旅游文化的宣传,真正使世人了解##核桃。

5、有机结合,盘活资本。核桃产业必须与旅游文化产业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显现出无穷的魅力,光明万亩核桃园要与石门关生态旅游开发形成整体。

选定好核桃生态园(农家乐)的农户,对所定农户进行适当的旅游接待培训,让游客春、夏、秋、冬真正能体验核桃生态园的乐趣。石门关景区应开劈核桃干果、核桃系列产品、核桃工艺品商贸场地。

尽快编一组适宜老、中青、幼的“核桃茶”舞蹈。 只要我们做好核桃产业旅游文化开发这篇文章,把核桃产业和旅游产业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以生态文化旅游为基础,以自然生态旅游和人文生态旅游为重点的气候,##的核桃生产将会真正成为富民富县的支柱产业。

&nb

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