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理论宣讲工作总结

基层理论宣讲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一线、深入群众、深入人心的重要途径,是打通理论传播“最后一公里”的有效手段。新形势下,海南作为多民族的边疆省份,要聚焦“讲什么”“如何讲”“谁来讲”的根本性问题,既不断增强理论宣讲的权威性,又注重运用基层经验,建好用好各地特色宣讲团;既保持宣讲“有高度”,又确保宣讲“接地气”,推动党的创新理论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

基层理论宣讲工作总结

一、突出“三性统一”,让宣讲内容“实起来”

面向基层人民群众开展党的创新理论宣讲,要坚持“内容为王”,突出政治性、现实性和针对性,让宣讲内容“实起来”。

一是要突出政治性,提高宣讲准确性。政治性是理论宣讲的根本属性,政治引领是理论宣讲的基本功能。理论宣讲基本要求之一就是把理论讲准确、讲明白、讲透彻,把党中央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讲清楚,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确保宣讲正确的政治方向。宣讲者必须具备深厚的理论素养,要勤于深耕理论研究,以坚实的理论素养为支撑深度解析现实问题。在新媒体环境下,理论宣讲更要旗帜鲜明,用主流思想舆论占领意识形态阵地,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

二是要突出现实性,增强宣讲说服力。理论宣讲是一门讲道理的艺术,要使所讲的内容被听众所接受,要做到有理有据、事理结合、以理服人。充分考虑听众的接受水平和接受方式,以“小切口”反映“大主题”,引导听众从浅层面的认识向深度的理论认知递进。注重用听众的身边事例诠释道理,联系日常工作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印证理论观点,诠释核心要义,做到讲道理与摆事实相统一。注重当好群众的“翻译”,用最朴实的语言阐述最深刻的道理,使宣讲通俗易懂。

三是要突出针对性,提升宣讲感染力。理论宣讲的内容既要“顶天”又要“立地”,要针对不同行业、不同职业、不同地区的群体,选择不同的内容。在开展理论宣讲之前先开展调查研究,了解不同宣讲受众的思想状况,聚焦人民群众生活的“急难愁盼”问题,紧扣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堵点问题,对宣讲内容进行“精准加工”,将枯燥无味的文件语言变成富有“百姓味”“时代味”“真理味”的生动讲述,真正让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宣讲工作“燃”起来,让人民群众坐得下、听得进、弄得懂、记得牢,实现入脑入心。

二、聚焦“新式手段”,让宣讲方式“活起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传播好马克思主义,不能照本宣科、寻章摘句,要大众化、通俗化。”让党的声音传得更开更广更深入,需要在宣传方式上不断创新。

一是采用文艺+宣讲方式,让宣讲“接地气”。让“小表演”讲“大道理”,把“普通话”变“地方话”,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把言简意深的“书面语”变为易于理解的“歌词曲谱”,只有农村普遍学、农民真正懂,才能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要求。积极融合群众文化活动和民俗节庆活动,开展宣讲活动。如儋州那大三宝歌剧团、松果读书社,通过调声山歌、歌舞表演、故事分享、座谈沙龙等多种形式开展宣讲;三亚、昌江、东方等市县组建崖州民歌宣讲团、琼剧宣讲团、“乡音黎语”宣讲小分队等,将理论宣讲与海南少数民族特色文化相结合,与海南自贸港建设相结合,积极开创出一条新时代“理论大众化,文艺进乡村”的理论宣讲之路。

二是采用竞赛+宣讲方式,让宣讲“冒热气”。比武竞赛不仅可以拓宽学习广度,挖掘学习深度,还能不断激发人们学习的求知欲和积极性。各地各部门可以搭建“讲战结合”大舞台,开展理论宣讲“大比武”活动,广泛发动群众参与比赛活动,经过专家老师“磨课指导”,让各行各业的百姓宣讲员结合工作实际和亲身经历进行宣讲,将宣讲内容与比武主题紧密结合,将党的理论与群众语言相结合,把科学理论融入感人故事,把抽象道理融入鲜活人物,推动理论宣讲从“专家干部讲”向“基层百姓讲”转变、从“热在机关”向“热在基层”转变、从“要我讲”向“我要讲”转变,切实营造出“以赛促学、以赛促建”的良好氛围。

三是采用网络+宣讲方式,让宣讲“聚人气”。互联网突破了人民群众工作、生活和娱乐的传统边界,对人民群众的影响越来越大。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宣讲要注重运用新媒体新技术,推动传统宣讲方式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积极构建党的创新理论“微”宣传栏目,设立“微思想”“微人物”“微活动”“微实践”“微文化”等专题,借助主流媒体制作的《红色记忆》《领航》《人民领袖》等微传播作品,采用微电影、动漫、音乐、短视频、摄影、网文、公益广告等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网络文化传播形式,通过朋友圈、公众号、直播间等广泛宣传,使党的创新理论“联网上线”,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时空陪伴”在人民群众身边,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宣传效果。

三、注重“多元融合”,让宣讲队伍“强起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大批能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讲好的人才,讲人民群众听得懂、听得进的话语,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做好新时代理论宣讲工作,关键在人、在队伍。

一是搭建宣讲体系发现人。完善以省委宣讲团为引领、专家宣讲团为骨干、典型人物宣讲团为支撑,行业宣讲、百姓宣讲等多种形式宣讲为补充的立体化大宣讲格局。充分发挥领导干部在政治、阅历方面的优势,从“顶层设计”的高度向老百姓讲解国情、省情、党情、社情、民情,引导群众全面正确地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断增强对党和政府的信任感,拉近与党和政府的距离。专家学者可以发挥理论功底深厚、学习系统全面的优势,开展菜单式、互动化的线下宣讲,切实发挥专家学者在理论传播、理论引领方面的有效作用。典型人物通过自身经历、实践感悟、工作成就,可以将“天下事”讲成“身边事”,把“书面语”译成“土味语”,用“小切口”反映“大主题”,用“小故事”阐释“大道理”,让人民群众在“身临其境”“感同身受”中产生共情。普通百姓则可以用“乡音黎语”,谈梦想、抒情怀,讲参与、说成就,谈变化、话感受,用身边人讲身边理,让群众有参与感、代入感,引导群众在见证和体验生活变迁中感悟历史巨变、思想伟力。

二是强化品牌建设吸引人。严格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党委讲师团工作的意见》,在全省范围内按照“一市(县、区)一品牌”要求,打造自贸港“琼崖银辉”“小英说理”“青年讲师团”等理论宣讲品牌矩阵,通过品牌效应,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让群众唱主角,发挥优秀青年、劳动模范、驻村干部、三八红旗手等群体的作用,组织开展“老爸茶宣讲”“儋州调声宣讲”“黎语苗语宣讲”“崖州民歌宣讲”等形式多样、喜闻乐见的百姓宣讲活动,不断扩大理论宣讲人才库,切实增强各地各部门各单位开展理论宣讲的内生动力。

三是突出政策激励鼓舞人。健全理论宣讲人才培训培养机制,每年举办基层理论宣讲骨干培训班,为理论宣讲骨干搭建有效平台,不断提升宣讲骨干的理论水平、知识储备和宣讲能力。建立完善宣传推广机制,召开年度党委讲师团经验交流会和集体备课会,及时总结推广基层理论宣讲经验,对理论宣讲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集体、个人以及优秀宣讲报告、微视频、公众号进行评选表彰。探索宣讲激励机制,对参加重大主题宣讲、形势政策教育或完成委托任务的宣讲专家,按照有关规定支付酬劳,加强省、市(县)党委讲师团资源整合和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