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民服务中心主要亮点工作总结

XX街道为民服务中心自成立以来,始终将做好政策宣传与落实放在首要位置,积极打通为民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使每个服务对象来到中心都能有回家的感觉。2021年初XX街道为民服务中心全面完成升级改造工程,将原来老的大厅进行提档升级,优化服务环境,提高办事效率,增加业务窗口。同时从民政、劳服、计生等与村民生活息息相关的业务科室抽调骨干力量充实为民服务中心,为服务对象提供一站式服务,做到所有业务一次性可以完成。

为民服务中心主要亮点工作总结

主要亮点:

一是在推行延时服务、预约服务、全程代办服务绿色通道等特别服务。在“早” “中”、 “晚”、非工作日上做文章,每天坚持早到30分钟,变“服务对象等着办”为“等着服务对象前来办”;坚持每天中午不关门,窗口工作人员轮流坐岗轮流午餐;坚持不办完最后一个业务不下班;坚决不让群众跑回头路。建立健全窗口工作台账,实行一事一记,全面跟踪办件情况,提供事前、事中、事后跟踪服务。截止目前,为民服务中心共办件500件,咨询件850余件、承诺件和即办件900件,公众评价率100%、现场办结率100%。“延时服务”和“非工作日预约服务”办理业务200件,全程代办服务160件,绿色通道办件300余件,切实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

二是变“坐等服务”为“上门服务”,突破优质化政务服务瓶颈。2021年起,在各村新设立“为民服务大厅”,流动办理业务,为群众和企业提供“保姆式”的服务及送服务下村活动。共派出服务人员60余次,主要为贫困户、空巢老人、残疾人、交通不便等特殊人群上门办理低保手续、老年人办理老年优待证等提供接送服务、上门服务。提供上门服务和全程代办服务260余人次、办理业务100件,为办事群众节约车费1600余元。

具体做法:

一是推行人、事、权“两集中、两到位”。积极为群众提供“一门受理、协调管理、规范审批、限时办结”的“一站式” “一条龙”高效服务平台和数字化管理。2020年9月,街道组织各职能部门成立了为民服务中心。完善考核管理、人员管理、签订授权书等制度,确保进驻中心的30项审批服务事项的受理、审批、发证等环节均在政务中心进行,构建起以窗口服务后台审批运行机制。

二是优化审批标准。遵循标准先行、按章办事的原则,建立了行政审批“事项目录、要素、流程”三大标准,使审批工作“行为制度化”、“过程透明化”、“流程标准化”和“文书格式化”更加优化。

三是优化“前台+后台”服务模式。按照“审管分离、审监分离、优化整合,集约利用的思路,严格执行为民服务监管职能与经办职能分开各行政审批部门履行监督职能,为民服务中心履行经办职能,破除行政审批“决策、执行、监督”三权合一,实现“一个印章管审批”。形成“前台受理、后台审批、车间模式、流水作业、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新机制。

四是健全行政审批事项全程监管机制。以制度创新为重点,明确监管职责,健全监管机制,出台《XX街道为民服务大厅监管实施方案》《XX街道为民服务大厅服务质量监督小组》等;实行清单管理、每月由纪工委抽查、办结件抄告制等监管制度,有效规范行政权力运行,增强监督实效性。

五是健全“联合会审”审批协调机制。为民服务中心成立后,由服务中心负责人牵头组织各业务工作人员会审会办,解决互为前置等问题,提高审批科学性、时效性。创新现场会办方式“踏勘一车去、情况一起评、意见一次清”,解决现场踏勘“散、乱、多”的问题。截止目前,已完成现场踏勘20余次,共办件500余件,审批时间由法定的15个工作日缩短至5个工作日

工作成效:

XX街道高质量打造了为民服务大厅,统筹职能部门集中办公,在服务过程中实施一次性告知、代办帮办、一窗受理等便民服务举措。推行“一门服务、一窗受理、后台分流、限时办结”的便捷化服务模式。建立“一岗多能、一专多能”工作机制,实现工作人员从单项工作到综合服务,实现服务过程“零障碍”,让群众只跑一次。为了方便群众,在一楼大厅还配备了社会救助、计生服务手册、爱心雨伞、充电宝、血压计和便民药箱等便民设施,大厅开设了多功能厅、图书阅览室、活动室等方便居民文化生活。

为不断提高服务水平,街道为民服务中心对群众问题处置机制进行再优化,实现服务事项“零积压”。群众反映的简单问题即时办理,较复杂问题3个工作日内完成,复杂问题5个工作日内完成或提出解决方案,确保及时有效回应群众诉求。“在积极的探索中,我们泉城路街道便民服务中心不断提升行政服务水平,优化政务服务环境,群众的“获得感”强了,我们收到的“点赞声”也就多了。”

XX街道便民服务中心通过一系列的务实举措,积极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融洽了干群关系,提升了群众满意度。下一步,XX街道为民服务中心将继续围绕规范化、标准化、高效化发展方向,整合已有资源,完善帮办代办机制,服务群众,坚持以“钉钉子”精神做实做细各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