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篇)在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研讨会上的发言材料

(多篇)在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研讨会上的发言材料

在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研讨会上的发言材料

尊敬**部长,各位领导,同志们:

党的二十大报告把“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并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作为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之一。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其核心要求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中国人民自己手中。根据理论研讨会主题,我谈几点体会,以供同志们参考。

中国式现代化是党领导人民长期探索的重大实践成果。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探索和实践中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重大成果,我们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拓展和深化。”近代以后,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为了拯救民族危亡,各种救国方案轮番出台,但都以失败告终。探索中国现代化道路的重任,历史地落在了中国共产党身上。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自己的根本政治立场。10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真正为人民谋幸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始终与人民的需要紧密结合。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这既是我们党领导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新发展理念的‘根’和‘魂’。”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这意味着中国式现代化不是少数人的现代化,而是着眼于实现最广大人民利益的现代化,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全面发展的现代化。新征程上,党员、干部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想方设法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把人民标准作为判断一切工作是非成败的根本标准,在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中走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激发人民群众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创造伟力。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充分发挥亿万人民的创造伟力。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人口规模巨大增加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复杂性、艰巨性,但也成为开拓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巨大优势。马克思曾经指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人翁精神和主体作用,激发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创造伟力。新征程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充分发挥人民主体作用。首先,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在教育和科技等各领域深入挖掘人民主体的创造潜力,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夯实现代化建设的物质基础。其次,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要高度重视发挥人民文化创造积极性,采取有力措施,创造有利条件,调动人民参与文化建设的热情,让一切文化创造的活力持续迸发,让一切文化创造的源泉竞相涌流,不断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再次,要完善人民主体参与现代化建设的制度保障,积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不断拓宽民主渠道、丰富民主形式,保障人民群众的参与权和监督权等。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不断增进民生福祉。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就是要不断改善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增进民生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进而使发展起来的人成为现代化建设的承担者和推动者,实现“物”的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协调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立足于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理解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内在关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塑造新优势、激发新动能、开辟新赛道、布局新领域,在高质量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为人民创造高品质生活。要通过不断完善分配制度、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等举措增进民生福祉,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盼,不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要立足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着力解决群众反映突出、社会普遍关注的重点难点环境问题,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等生态要素,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共同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

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党校教师在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研讨会上的发言材料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大成果,是扎根中国大地、基于中国国情、切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新征程上,我们必须牢记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持续深化“两个结合”,坚持好、运用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断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

“两个结合”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英勇奋斗,顽强拼搏,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我国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的综合国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文化影响力、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回顾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国式现代化之所以走得通、走得对、走得稳,就因为它既遵循了现代化的普遍规律,又立足我国国情和发展实践进行独立自主的探索,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革命、改革和建设事业的成功及中国式现代化是“两个结合”之果。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深刻领会“两个结合”的深刻内涵和重大意义。“两个结合”是我们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的认识,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是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也是新时代新征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坚持在“第一个结合”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马克思主义科学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这是党在100多年奋斗历程中得出的宝贵经验。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活力、魅力在于创新,在于同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离开本国、本民族实际和时代发展来谈马克思主义没有意义,僵化地拘泥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个别结论没有出路。历史和实践证明,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党和国家事业就能顺利发展、取得成功;搞教条主义,没有经过这样一个结合,党和国家事业就会停滞不前、遭遇挫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创新,都是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坚持了社会主义的实践标准,所以才能回答好解决好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重大问题,回答好解决好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当今时代,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给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大课题,迫切需要我们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及时作出回答,以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运用其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解决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特别是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一切从实际出发,着眼解决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不断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始终沿着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笃定前行。

坚持在“第二个结合”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党创新理论的‘根’。”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党对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规律性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5000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起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践行,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了更加坚实的基础。科学社会主义之于100多年来的中国,不是“移植”或“嫁接”,而是其价值观主张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等具有高度契合性,是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激活了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创造的伟大文明,使中华文明再次迸发出强大的精神力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第二个结合”将这些重要元素经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融入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过程和体系之中,形成了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色和显著优势。“第二个结合”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了更加宏阔深远的历史纵深,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文化根基。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不断赋予科学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牢牢扎根。

高校教师在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研讨会上的发言材料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实现高质量发展”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明确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并对如何推动高质量发展作出了战略部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要坚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抓住主要矛盾,突出工作重点,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坚持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更高水平供需动态平衡。供给和需求动态平衡,是保证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供需两端同时发力、协调配合,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实现国民经济良性循环。”促进更高水平供需动态平衡,一方面,要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优化生产要素配置和组合,着力提升供给体系质量,以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的需求。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让劳动力、土地、资本、技术、数据等生产要素向先进生产力集聚。积极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要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提升消费能力,释放消费潜力,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推动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以县城为中心、以乡镇为重点、以村为基础的县域商业体系,拓展消费新场景、培育消费新业态,促进消费提质升级。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扩大就业容量,提升就业质量,稳定和促进居民增收,增强消费信心,持续释放消费潜力。

坚持在高质量发展中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物质技术基础。产业体系的现代化是现代化的重要支撑,是大国兴衰的关键因素。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一要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推进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改造,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实施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提升行动计划、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补强制造业重点产业链薄弱环节,加快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二要加快推进前沿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构建新一代人工智能、新材料、新能源、生物技术、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一批新的产业增长引擎,超前谋划布局一批未来产业;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三要大力发展专利、品牌、物流、金融、法律等现代服务业,加快与先进制造业和现代农业融合发展,打造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展的良好格局,提升产业体系整体效率和质量。

坚持在高质量发展中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解决好区域城乡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增强区域发展的平衡性,强化行业发展的协调性”。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一要将促进共同富裕融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发挥先富带动后富效应。完善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机制,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提升后富区域的发展能力。深化对口帮扶制度,重点推进产业共建,促进产业链跨区域对接融合,构建更紧密更合理的区域产业分工协作体系。二要将促进共同富裕融入乡村振兴战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探索土地托管、土地入股、“飞地抱团”等运营模式,推动乡村产业适度规模化发展。构建产业发展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兴旺带来的红利。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支持脱贫地区产业提档升级,促进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壮大。三要将促进共同富裕融入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以城带乡格局。建立完善都市圈跨区域协同联动、融合共生机制,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分工协同协作、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生态环境共保共治,打造区域融合发展共同体,带动小城镇及乡村联动发展。

坚持在高质量发展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我国现代化建设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必须统筹发展与安全,以高水平开放促发展、强安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不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用好国内国际两种资源,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空间。”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一是稳步推进制度型开放。聚焦投资、贸易、金融、创新等对外交流合作的重点领域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稳步拓展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推动要素按照市场规则自由流通,促进资源全球化配置。鼓励自贸试验区(港)大胆尝试,建立与国际投资和贸易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二是加快建设贸易强国。加强与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经贸合作,推动进口与出口、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贸易与投资协调发展,更好地发挥资源要素互补性。推动全球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引进来”,鼓励有实力的中国企业“走出去”,促进外贸稳规模优结构。三是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增强东部沿海地区和超大特大城市对高端要素的聚集能力,推动区域产业分工向全球产业链价值链高端攀升,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优化中西部地区的开放平台建设,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为契机,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培育区域新的开放高地和经济增长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