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瓷主持词

第一篇:青花瓷鉴赏

青花瓷主持词

明清青花瓷鉴赏

唐莉101301313 摘要:青花瓷是中国的代表形象之一,尤其是明清时期的青花瓷更是到达了制造艺术工艺的顶峰。明代青花瓷造型轻巧秀丽、古朴典雅、线条柔和、圆润,有质朴、庄重的美感。清代青花瓷的造型前期古拙、丰满、敦厚;中期精巧、秀丽、端正;晚期呆板、稚拙、笨重。官窑器制作严谨、精致;民窑器则随意、洒脱,画面写意性强。其中南京博物馆中萧何月下追韩信青花梅瓶更是珍品中的珍品。

关键词:青花瓷萧何月下追韩信青花梅瓶青料图案纹样 绪论

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属釉下彩瓷。青花瓷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钴料具有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烧成率高、呈色稳定的特点。明代青花成为瓷器的主流。清康熙时发展到了顶峰。

一、明清青花的发展

明清时期是青花瓷器达到鼎盛又走向衰落的时期。明永乐、宣德时期是青花瓷器发展的一个高峰,以制作精美著称;清康熙时以“五彩青花”使青花瓷发展到了巅峰;清乾隆以后因粉彩瓷的发展而逐渐走向衰退,虽在清末(光绪)时一度中兴,最终无法延续康熙朝的盛势。总的说来,这一时期的官窑器制作严谨、精致;民窑器则随意、洒脱,画面写意性强。从明晚期开始,青花绘画逐步吸收了一些中国画绘画技法的元素。

二、明清青花不同时期的特点

明初的青花器所用青料以国产料为主,也不排除有少量进口料。青花发色有的淡蓝,有的泛灰。前者有一部分有晕散现象。纹饰布局仍有元代多层装饰的遗风,题材也变化不大,但许多细节已有变化。

永乐、宣德的青花瓷器呈现出了较高的工艺水平。此期所用青料,以苏泥勃青为主,多见“铁锈斑痕”。反映了这一时期与外域、外族的文化交流与融合。纹饰多见各种缠枝或折枝花果、龙凤、海水等。胎质较以前细腻致密。釉质肥润,多见橘皮纹。两朝的器物相比,永乐的器型较轻薄、秀美,青花发色较浓艳、铁锈斑痕更重,纹饰较疏朗,描绘更细腻,底釉较白,器物多无款,仅见“永乐年制”四字篆书款。宣德器器体较厚重,纹饰较紧密,底釉略泛青,带款器较多,有四字或六字年款,并有“宣德款布全身”之说。总的说来,宣德青花数量大、品种多、影响广,故有“青花首推宣德”之说。

嘉靖的时间最长,早期青花与正德器相近,发色灰蓝。但此期独具特色的是使用回青料。纹饰除传统的仍流行外,道教色彩的纹饰大量增加,如云鹤、八仙、八卦等。花组字为独具特色的纹饰。此外还有婴戏、高士、鱼藻图等。婴戏图的娃娃头前额突出明显。胎、釉均是小器细、大器粗。大器较多。

明末天启时由于政治动荡,陶瓷业也萧条冷清。纹饰仍以传统纹饰为主,但道教内容的纹饰较万历时少,画意粗率。此期的纹饰较疏朗,生活气息较重。胎体厚重、胎质粗松、器形不规整、器底粘砂、塌底、跳刀痕等已成时代特征。

康熙时间器物类型丰富,工艺水平高超。此期使用浙料和珠明料,青花发色前期较灰暗,中期以后青幽翠蓝、明快亮丽。画法早期以单线平涂为主,气势粗犷;中期以后则勾勒、渲染、皴法等并用,绘画精细,并以青花色阶而备受推崇。纹饰题材多样,其中最具时代特点的是冰梅、耕织图等。致密细白,呈糯米糕状。釉硬,与胎结合紧密,见桔皮或棕眼,早期白中闪青,中期以后亮白。

雍正、乾隆时期青花器多仿明永乐、宣德的苏麻离青,但没有进口料,以笔端点染铁锈斑痕。其次是仿成化的淡描青花。仿明器物除了从胎、釉、青料等方面区别外,器型也是重要的区别点:明器的胎接口是上下接,清器是前后接。

雍正时工艺精细,修胎讲究,民窑器则粗糙、有旋胎痕。乾隆时尤其是后期工艺开始走下坡路,除了继承前朝的品种外,还有创新的品种青花玲珑瓷。纹饰内容也较雍正时多样,但总的来说以寓意吉祥的图案为主。

清朝后期朝后期青花瓷逐渐走下坡路。工艺粗糙,造型厚重笨拙,釉稀薄而发灰、泛青。青花发色飘浮,胎质粗松,釉稀薄,胎釉结合不紧密,纹饰以吉祥图案为主。①

三、青花的实例分析

结合明清两朝不同时期的青花的装饰、用料特点。可大致总结为:明朝时期的青花瓷器反映了与外域、外族的文化交流与融合。纹饰多见各种缠枝或折枝花果、龙凤、海水等。胎质较以前细腻致密。釉质肥润,多见橘皮纹。造型轻巧秀丽、古朴典雅、线条柔和、圆润,有质朴、庄重的美感。

清代青花瓷的造型前期古拙、丰满、敦厚;中期精巧、秀丽、端正;晚期呆板、稚拙、笨重。顺治青花瓷器胎体厚重,胎色较白,釉厚而不匀,缩釉普遍。釉色微青,器物口沿喜饰一圈酱釉,造型古朴。②

南京博物馆中藏有清代青花缠枝花卉纹香炉,青花把莲纹瓷盘. 青花四季花卉纹瓷碗,青花山水人物纹笔筒,青花龙纹瓜棱形瓷盖罐,青花山水人物纹敞口尊和明朝青花把莲纹瓷盘,青花婴戏纹瓷碗,宣德缠枝莲纹盘,永乐一束莲等精美的青花瓷。

其中不得不提的是南京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青花萧何追韩信梅瓶③:器高48cm、口径5.5cm、腹径28.5cm、底径16.5cm。,元末明初文物。由江西景德镇窑烧造。胎质洁白细密,青花呈色稳定,腹部以较大的篇幅描绘了“萧何月下追韩信”的中国历史故事。

萧何月下追韩信青花梅瓶,整器瓷胎质地洁白细密,青花呈色稳定,白釉纯净,青花系用进口苏泥勃青料。无盖,小口,口沿平厚,颈短而细,平肩,肩以下收敛,胫部瘦长,近底部外撇,平底。整器造型端庄挺秀,腹部绘制“萧何月下追韩信”历史故事。并以松、竹、梅、芭蕉、山石为背景,形象生动地展开了一幅历史画卷。画面之外配有五组纹饰带,整个梅瓶装饰繁缛,布局疏密有致,是元末明初青花瓷器中的精粹之作。

萧何月下追韩信青花梅瓶,通体所绘青花纹饰层次多样,其中上、下分别绘饰西番莲、杂宝、变形莲瓣纹、垂珠纹等很好地为腹部主体纹饰---萧何月下追韩信而服务,使整个器物浑然一体而主题鲜明突出。瓶中所绘人物生动的神情尤其精彩:萧何策马狂奔时的焦虑、韩信河边观望的踌躇不定、老艄公持浆而立的期待,都被表现的淋漓尽致。在空白处则衬以苍松、梅竹、芭蕉、山石等补充显得错落有致。整件器物造型端庄、稳重、纹饰宜人漂亮,胎质洁白致密,青花发色苍翠浓艳,用料浓淡相宜,发色明丽,富有层次感,加之遒劲的拓抹绘瓷笔法,使画面有丹青之妙,给人以爱不失手之感。堪称元末明初青花瓷中的绝品佳作。

纵观整器的文化内涵,梅瓶的主体内容定格在“韩信”和“萧何”的形象上。韩信头束发髻、身着长袍、手持马缰,徘徊在河岸边,望着波涛滚滚的河水思绪万千、犹豫不决,若登船渡河,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也将随波而去;若勒马回头,虽有大将之才也无施展之处,是去是留,难做决定。他的马似乎也明白了主人的心意,低着头,无精打采地溜达着。再看河中,一叶轻舟缓缓飘来,向岸边靠拢,船头伫立着一位艄公,他手持木桨,在月光下打量着岸上的渡客,心里可能正在嘀咕着:“都三更半夜了,这位客官到底过不过河呢?”画面的另一边,萧何头戴的冠冕因急行而略显歪斜,须髯逆风飞扬。他深知,在楚汉战争的重要关头,只有留住韩信这位足智多谋的贤才,才能完成兴邦大业。整幅画面将萧何求贤若渴、策马狂奔、心急如焚的焦虑;韩信壮志未酬、犹豫不决的愁凝;艄公疑惑不解又满怀期望的神态刻画得淋漓尽致、惟妙惟肖。

另外我个人比较喜欢清代青花把莲纹瓷盘④。盘口外撇圆唇,平底矮圈足,通体施白釉,釉色白中泛青。口沿内外双线青花弦纹,盘内青花双圈饰缠枝西番莲纹,外壁四周饰缠枝西番纹。足部削足露胎。有淡黄色护胎釉。足内籇书“大清道光年制”,青花发色淡雅,有层次。“一把莲”因寓意清廉、高洁成为明青花瓷的主流纹饰,深受人们的喜爱。盘芯的把莲束越来越粗、越来越密,多了几分写实,少了几分飘逸;外壁也不再绘缠枝莲纹,代之以圆点纹和枝豆纹,而且盘芯和盘壁的留白面积也较元明时期大为减少。 明清时期是青花瓷器达到鼎盛又走向衰落的时期。明永乐、宣德时期是青花瓷器发展的一个高峰,以制作精美著称;从明晚期开始,青花绘画逐步吸收了一些中国画绘画技法的元素。

清康熙时以“五彩青花”使青花瓷发展到了巅峰;清乾隆以后因粉彩瓷的发展而逐渐走向衰退,虽在清末(光绪)时一度中兴,最终无法延续康熙朝的盛势。

总的说来,这一时期的官窑器制作严谨、精致;民窑器则随意、洒脱,画面写意性强;用料烧纸讲究,可以说代表着这一时期中国的光辉形象。

中国青花瓷收藏鉴赏全集(典藏版)2014年6月1日出版作①

者:张浦生吉林出版社

②《现代快报》 2014年03月26日作者:程晓中(南京博物院瓷器专家)

③《国宝档案》 2014年0906期

④《常德日报》 2014年04月28日 作者:王家年

第二篇:中国青花瓷

中国青花瓷

内容摘要:中国的英文china既有中国的意思,又有陶瓷的意思,这充分的说明了陶瓷在中国的地位,它可以说是中国的象征。青花瓷作为瓷器中的精品,一直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据现有的考古资料来看,青花瓷起源于元代中期,到后期得到很大的发展。青花瓷之所以一直处于主流状态,这跟中国人的审美与文化有着很大关系。

关键词:青花瓷 发展史

正文:

一.元青花

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常简称青花,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属于釉下彩。原始青花在唐宋已见端倪,到了元代趋于成熟.元代随着国内外贸易的发展需要,中国瓷业较宋代有了更大的进步,当时著名的景德镇窑成功烧制出青花瓷器,其制作精美而传世极少,故而异常珍贵。

元代青花瓷的制瓷原料采用了瓷土加高岭土的“二元配方”,其胎料主要有两类:一类用进口青花瓷,胎骨较白,稍含灰,手感沉重,致密坚硬;另一类用国产土青料,胎骨灰白,胎体手感轻。元青花瓷器总体分两种色调,一种呈灰蓝色,较浅淡,一种是深蓝色,较艳丽。当时有一种进口钴料——苏麻离青,其颜色鲜丽,有些呈非常幽雅的紫罗兰色,这种青料在当时被广泛运用在青花瓷上。

在造型上,元青花瓷造型独具特色,从制作工艺上看,此时出现了胎体厚重的巨大形体,如大罐、大瓶、大盘、大碗等。但也有精细之作,如胎体轻薄的高足碗、高足杯、盘等。在元代社会,青花瓷还没有成为宫廷或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除酒具、名器外,主要产品是对外输出,因此元青花瓷的造型有一定特殊性,其原因是为了满足不同地域、不同生活习惯使用者的需要。

元青花的主体纹饰有牡丹花纹、莲花纹、菊花纹、松竹梅纹、月梅纹等,纹饰的最大特点是构图丰满,层次多而不乱。元青花中的人物纹别出心裁,并与戏剧相结合,将著名历史人物的故事情节移植到瓷器画面上,呈现一种新的艺术境界,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如鬼谷子下山图。

元青花瓷开辟了由素瓷向彩瓷过渡的新时代,其富丽雄浑、画风豪放,绘画层次繁多,与中华名族传统的审美情趣大相径庭,实在是中国陶瓷史上的一朵奇葩,同时也使景德镇一跃成为中世纪世界制瓷业的中心。

二.明朝青花瓷

每一时期作品都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国力等有着重大关系,青花瓷以其淡雅的色彩,赢得了文人墨客的喜爱。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文人们的欣赏水平,决定了这些艺术品的走向,皇帝的喜好,也是推动其发展方向的强大动力。“上有好焉,下必盛焉”,说的也就是如此了吧。

青花瓷发展到了明代已经达到了顶峰,这和当时明朝的雄厚国力有着莫大的关系。洪武时期,青花瓷在各方面都继承了元代的风格,但也有不同于元青花的特点。明青花器型粗大,胎体厚重,青花色泽偏灰,图案装饰线条粗疏豪放,改变元代层次多,花纹满的风格,趋向多留白。

明永乐时期是明代国力强盛时期,随着景德镇瓷器业的昌盛繁荣和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其胎、釉精细,青色浓艳,造型多样和纹饰优美而负盛名,与宣德青花一道被称为开创中国青花瓷的黄金时代。永乐朝前后期瓷器质量发生很大变化,永乐早期制品基本接近洪武朝后期,而后期制品则与宣德早期相接。

永乐时期,明朝国力强盛,永乐皇帝多次派郑和下西洋,这些举动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永乐青花的特点。永乐所建的报恩寺,以青花做地砖,这也是中国史上第一人,这也足以证明永乐时期国力之强盛。这一时期的青花端庄秀美,器物线条非常柔美流畅,器形十分规整。永乐青花主要用“苏麻离青”钴料,烧造时有自然的晕散现象。

宣德时期的青花以其古朴、典雅的造型,晶莹艳丽的釉色,多姿多彩的纹饰而闻名于世,与明代其他各朝的青花器相比,其烧造技术达到了最高峰,成为我国瓷器名品之一,这一时期著名的瓷器当属宣德炉。

宣德官窑青花,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经济、文化、艺术以致思想观念。作为宫廷用瓷和精美的艺术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这与当时制度的完备与技术的成熟有很大关系,其作品一直被后人推崇,为青花工艺的典范。

明朝到了宣德以后国力已经不如从前了,明正统时期,政治动荡,经济开始

衰退,皇家颁发禁令不许名窑烧制黄、红、青、蓝、白的青花瓷器,造成这一时期的瓷器数量急剧减少,正统以及此后的景泰、天顺三朝被称为瓷史上的“空白期”。

到了明成化朝,景德镇御窑厂生产全面恢复正常,这一时期所烧制出的青花可谓是明代中期青花瓷艺术的代表。其器突出的特点是玲珑秀奇、精巧工细,后人对其评价颇高。代表作品鸡缸杯属于斗彩,“斗彩”即为釉下彩与釉上彩的完美结合,其烧制程序十分复杂,此杯以新颖的造型、清新可人的装饰、精致的工艺而备受赞赏,堪称明成化斗彩器之典型。

明万历是明代历时最长的朝代,这一时期资本主义开始萌芽,社会经济有所发展,由于宫廷和上层社会对于细瓷的追求和废除禁海,致使瓷器产量巨增,青花瓷品种繁多,数量巨大,还出现了专供对外贸易的外销瓷。万历青花早期继承了嘉靖、隆庆朝的风格,后来开始使用浙江青料,器物造型也开始转变,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此风格一直影响了明末乃至清初青花瓷的面貌。

到了明朝末年,国力衰退,景德镇官窑处于停废状态,仅有部分民窑仍在生产,制瓷质量明显下降。

三.清朝青花瓷

清朝历时296年,前期国力强盛,文化达到了空前的开放,这多我国吸收外来优秀文化提供了很好的条件。这一时期的青花较之前代,又有了很大进步,达到了一座新的高峰。

清早期顺治年间,青花瓷处于一个转变期,一方面继承了明末制瓷的特征,另一方面在用料和绘画装饰上有所发展,为后来康熙时期的巅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一时期,社会动荡,政局尚未完全安定下来,御窑厂不可能全面恢复大规模生产,所以景德镇瓷业一度萧条,产量很少,官窑生产大不如从前,这时的民窑却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此时,御窑厂施行“官搭民烧”的制度。

到了康熙时期,青花瓷成就最大,其造型丰富多样,工艺精巧。这一时期的青花多事民窑烧制,尽管体积较大,但极少变形,风格挺拔向上,粗狂豪放,制作规范,丝毫没有笨拙感。康熙青花品种繁多,其中,瓶类是康熙青花造型最为丰富的,多用于陈设观赏。

雍正时期的青花瓷,无论造型和装饰,都可以用一个“秀”字来概括,与康

熙青花挺拔、遒劲的风格迥然不同,而是代之以柔媚、俊秀的风格。雍正皇帝对烧制瓷器有着严格的审定,他重视瓷器的气势和神韵,讲究轮廓线的韵律美。他的审美情趣,对这时期瓷器的造型、绘画艺术风格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雍正时期在仿古方面达到了空前的水平,体现了高超的制瓷技巧。在仿烧宋代五大名窑的色釉及明代永乐、宣德、成化这三朝的青花最具水准。从仿烧的青花来看,有的不仅造型神似,尺寸大小一致,而且纹饰色彩描绘逼真,达到了“仿古暗合,与真无二”的程度。

清乾隆时期,是清代封建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瓷器生产取得了空前的繁荣,青花瓷也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此时,景德镇御窑厂规模庞大,在督陶官的管理下,每年烧造各种瓷器都在数十万以上,烧出的瓷器无论是工艺技巧还是装饰艺术都已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除传统的白地青花外,乾隆朝的青花还是派生出许多新品种,把原由的传统工艺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被称为“康乾”盛世,强大的国力是青花发展的强大后盾,到了嘉庆时期,清王朝的综合国力明显下降,此时御窑厂的规模、瓷器品数量上大为缩减,这一时期的青花大多延续乾隆朝的风格,前期制瓷工艺还保持较高的水平,到了后期,无论质量还是艺术水平,都已经大不如前。

由于清王朝闭关锁国政策,清朝国力已经逐渐衰落,道光年间,鸦片战争爆发,大量割地赔款,皇家已经无法支付御窑厂的正常开支,这直接导致了青花的发展前景,从此之后的青花长期处于低潮状态。

度过了明代正统、景泰、天顺三朝的“空白期”,青花瓷在成化年间又重塑辉煌。器型轻盈秀雅、小巧玲珑,青花柔和奇秀、活泼雅致,收藏界一直流行着青花瓷“明看成化、清看乾隆”之说。

2014年,在香港苏富比等两场拍卖会上,嘉靖一对青花仰钟式碗和婴戏纹盖罐,分别以3056.75万元和2216.75万元高价成交。这些足以表明人们对青花的喜爱,以及青花瓷本身所具有的价值。

第三篇:美术青花瓷

大班艺术活动: 青花瓷

一、设计意图:

青花瓷是古代劳动人民用他们的智慧,只用一种颜色装饰但带给人视觉上的美感让人震撼。中国优良的传统文化需要我们去传播和传承,所以给孩子们设计了这样一个关于“青花瓷”的活动以增进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了解。

二、活动目标:

1、了解青花瓷装饰的主要特点。

2、学习用青花瓷装饰手法装饰纸盘。

3、增进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

三活动准备:课件、纸盘、水彩笔、

四、活动过程

一、欣赏图片,观察瓷器的颜色和花纹,初步了解青花瓷。

1、幼儿欣赏后讲述瓷器和花纹的颜色。

小结:这些瓷器都是用蓝色的花纹进行装饰的。古代的时候人们把蓝色称为“青色”,这些白底蓝花的瓷器被称为青花瓷。青花瓷在古代时主要供皇宫里的人使用,流传下的非常名贵。

二、了解青花瓷装饰的主要特点。

(一)、了解青花瓷的分层装饰

观察瓷器在装饰时分成了几层?用怎样的方法或花纹进行分层的?

小结:青花瓷在装饰上最大的特点就是层次分明、多而不乱,给人以古朴典雅的艺术效果。

(二)欣赏主题花纹

1、了解瓷器的主题花纹,青花瓷在装饰时都会有一个主题花纹,主题花纹是瓷器中最突出、最醒目的部分。

2、观察了解瓷器分别是用什么样的花纹进行装饰的?

小结:青花瓷的主题花纹经常会用到植物、动物、人物、山水风景等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作为主体。

三、幼儿装饰盘子

仿照青花瓷的装饰手法装饰纸盘,要求:确定主题,进行分层,分层装饰。

四、幼儿操作

五、集体欣赏点评

第四篇:青花瓷歌曲歌词赏析

青花瓷歌曲歌词赏析

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

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

冉冉檀香透过窗心事我了然

宣纸上走笔至此搁一半

釉色渲染仕女图韵味被私藏

而你嫣然的一笑如含苞待放

你的美一缕飘散

去到我去不了的地方

天青色等烟雨

而我在等你

炊烟袅袅升起

隔江千万里

在瓶底书汉隶仿前朝的飘逸

就当我为遇见你伏笔

天青色等烟雨

而我在等你

月色被打捞起

晕开了结局

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

你眼带笑意

色白花青的锦鲤跃然於碗底

临摹宋体落款时却惦记着你

你隐藏在窑烧里千年的秘密

极细腻犹如绣花针落地

帘外芭蕉惹骤雨

门环惹铜绿

而我路过那江南小镇惹了你

在泼墨山水画里

你从墨色深处被隐去

在2014年的央视春晚中,一首具有浓郁中国古典韵味的歌曲《青花瓷》,以其温婉的歌词和清丽的旋律为人们所熟知。歌曲将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流行音乐完美结合,以青花瓷为意象,描绘了一段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歌曲最大的成功之处,就在于歌词、旋律、配器及演唱方法与中国古典元素的完美融合。

《青花瓷》的成功为中国流行乐坛做出了一个榜样,证明了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流行音乐并非水火不相容。笔者希望当今的中国音乐人可以借鉴《青花瓷》这一成功的范例,创作出更多优秀的流行音乐作品,发展更为多元的流行音乐文化。

本文将分别从以上四个方面对歌曲进行解析,以探求其成功的原因。

歌词是歌曲描绘情节、抒发情感的主体。词作者方文山以极具中国古典特色的辞藻与丰富的修辞手法,使之俨然成为一幅水墨丹青画。修辞手法的多样性,是这首歌词的一大特点。

譬喻、转化、转品、类迭、夸饰、摹写等修辞手法的使用,不仅丰富了歌词的艺术表现力,还提升了其文化品味和艺术内涵,使静态的歌词动态化,艺术形象跃然纸上。譬如,“帘外芭蕉惹骤雨门环惹铜绿,而我路过那江南小镇惹了你”两句中的三个“惹”字,就使用了类迭的修辞手法。有主动招惹之意的“惹”,让“芭蕉”与“门环”两种原本属于被动意象之物彷佛有了生气,然后再对照下一句“而我路过那将南小镇惹了你”,更使整个画面活了起来。文白相间是这首歌词的另一个特点。当下有很多歌曲以古代诗词为歌词,配以现代风格的旋律,以期达到古今合璧的效果,但结果往往事与愿违。而这首歌词以文白相间的写作手法,在其自身就做到了古今合璧,进而使其与旋律配合时全然没有生硬晦涩之感。

歌曲采用了五声音阶调式,使整首作品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旋律多采用中国民族调式中常见的三音组,使其呈现出中国音乐所特有的儒雅、古朴、朦胧的意境。主歌部分先以迂回下行的五声音阶陈述乐思,并以此奠定了歌曲的整体基调。配合着极具古典韵味的歌词,使主歌部分充盈着中国古代文人的书卷气。歌曲在副歌部分进入高潮,虽然运用了主歌部分的下行动机,但对其进行变化后在情绪上已和主歌完全不同,宫调式的那种大气磅礴在这里被展现得淋漓尽致。副歌的上行小二度移调,成为全曲的最高潮部分,并最终在宫音上结束全曲。

在配器方面,为了呼应歌曲的整体风格,较多的采用了中国民族乐器的音色。在引子部分,使用了响板、琵琶、笛子等音色,明确了歌曲的民族风格。在主歌部分,并没有使用过多的乐器伴奏,其目的在于突显旋律本身的那种古朴、淡雅的性格。在副歌部分,伴奏声部的音色增多,烘托了歌曲在情绪上的变化。在间奏中,民族乐器的音色再次成为亮点,古筝撩拨,牙板清脆,琵琶淙淙。最后的尾声,伴奏声部突出运用了琵琶、响板这两种音色,做了收束性陈述,使人意犹未尽。

这首歌曲中,周杰伦将自己原有的唱法与中国戏曲的唱腔结合起来,使声线与音乐风格完美的融合。在演唱主歌部分时,由于歌词较偏重于文言,因此周杰伦在咬字与行腔方面做得更加清晰、明确。为了表现副歌部分的情绪变化,周杰伦运用了更加飘逸的略带假声的演唱方法,并以此来呈现副歌部分的中心句“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的意境。

第五篇:美工活动:青花瓷

美工活动:青花瓷盘

活动目标:

1、 尝试运用多种线条和图案有规律地围绕中心进行装饰。

2、 欣赏感受青花瓷盘不同形状花纹的美,激发幼儿对中国陶瓷艺术品的喜爱。 活动准备:

蓝色记号笔,实物青花瓷盘若干,范例若干

活动重难点:

重点:尝试运用多种线条和图案进行装饰

难点:有规律围绕中心装饰青花瓷盘

活动过程:

一、欣赏青花瓷盘 感受中国独特的民间艺术

1、你们家的盘子上有花纹吗?

2、今天老师也带来许多漂亮的盘子,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最具民族特色的瓷器装饰, 青花瓷器成为中国外交礼仪上的珍贵礼品。

二、出示范画,激发幼儿创造欲望

1它们排列的规律是怎么样的呢?

(重点引导幼儿找出青花瓷盘上装饰的规律以及瓷盘上的线条)

2 梳理总结幼儿经验;这些盘子都是围绕中心有规律的来装饰的,我们把这种的装饰方法叫做中心装饰法

三、幼儿作画,发挥幼儿创作想象

1、交代作画要求:

我们在装饰盘子的时候,围绕中心有规律的进行装饰,中心的图案要大。

2、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四、活动评价-----游戏“古董拍卖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