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三年级守株待兔说课稿(精选6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整理了6篇《部编三年级守株待兔说课稿》的范文,但愿对你的工作学习带来帮助,希望你能喜欢!当然你还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与《部编三年级守株待兔说课稿》相关的范文。

部编三年级守株待兔说课稿(精选6篇)

篇1:《守株待兔》说课稿

一、说教材

《守株待兔》是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五课的一篇寓言。《守株待兔》这一则寓言故事主要讲述的一个种田的人在一次偶然得到了一支撞死在树桩上的野兔,从此,他就自认为不用耕作,守在树桩胖等着兔子的到来,最后结果是毫无收获,还被人耻笑。这篇寓言蕴含着哲理:要想有所收获,必须要付出,不能心存侥幸,因此,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懂得寓言所蕴含的道理,形成正确的学习习惯。

二、说学情

分析学情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我所面对的学生是三年级的学生,这一阶段的学生形象思维在不断发展,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讨论中理解文本。因此,在教学中可以运用多媒体,结合文本,创设情境,比如,在讲解文本时,可以播放相应的图画,这种直观的形象更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可以让学生劝一劝这位农夫,激发学生的思维。例外,这是一篇文言文,帮助学生理解文言文的语言特点,积累文言词汇也是一教学重点。

三、说教学目标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基于新课标理念,我确定如下的三维教学目标:

1.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重点字词,梳理文章大意。

2.通过朗读,理解文章主要内容;创设情境、小组合作,懂得其中蕴含的道理。

3.懂得不劳动就不会有收获这一道理。

四、说教学重难点

结合本单元的教学要求,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我确定了本节课的重难点是: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重点字词。

难点:理解文章主要内容,懂得其中蕴含的道理。

五、说教学方法

新课程教学中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基于学情以及教学目标的确立,在教学中我将引导学生采用以下的教学法:朗读法、小组讨论法、情境创设法。

下面我将介绍我的教学过程,这也是我本次说课最为核心的环节。

六、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著名的特级教师于漪曾经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因此,在导入环节为了激发学生的思维,吸引学生的主要力,我采用的是谈话导入法,并设计了这样的导入语,同学们,我们都爱听故事,那谁能给大家分享一下你们喜欢的故事呢?(《逃家小兔》《郑人买履》《狐狸与乌鸦》),感谢同学们的分享,大家都听得很入迷呢,那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课文就是一篇寓言故事,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寓言故事讲了什么内容吧。(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

整体感知是赏析文章的前提,通过初读,可以使学生初步了解将要学到的基本内容,了解文章大意及思想意图,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一个整体上的把握。

首先,我会带领学生解题,齐读课题,想一想:“守株待兔”是什么意思呢?你们有什么疑问呢?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守株待兔”是守在树旁,等待兔子的到来。预设学生也会提出疑问:为什么要等兔子到来呢?兔子真的会来吗?

接着,就是初读文本,我会播放名家范读,引导学生圈画难认或难理解的生字词。为了解决生字词,我会通过多媒体出示生字词,指名读,并对重点生字词和文言词汇进行强调,引导学生积累。

然后,我会指名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因为这是一篇文言文,所以对于断句我会进行指导。

最后就是疏通文意,让自读课文,同桌交流,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

在这一环节的一系列问题的解决能够为深入研读环节做好铺垫。

(三)深入研读

深入研读,意在通过文中的表达方式理解整篇文章,并且能够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主旨内容。为了让学生能够懂得寓言中的道理,并能够自主地分析,我会创设相应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思考,基于此,我设置了层层深入的问题:

1.想一想,这个种田人守在树桩旁,在想什么呢?学生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想法。

2.同桌交流,分享感受。学生可能会答出:

①农夫很懒惰,想不劳而获。

②农夫是等不到兔子的,会被饿死的。

③上次的兔子撞到了树桩上,只是一个意外。

3.你们都是从哪里知道的,农夫不会等到兔子的呢?要求学生用原文中的话回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4.读完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道理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我会进行总结,要想有所收获就不能懒惰,要有所付出。

5.这样简短的文章却给我们讲了这样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这种文体的故事跟我们平时所听到的有什么不同呢?得出文言文语言简洁,内涵丰富。

这几个问题的设置是基于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文本的,环环相扣,更符合学生的发展特点。

(四)延伸作业

语文教学没有明确的终结点,而是引导学生从这个问题走向另一个问题。促使学生将学习延伸到课外,构建起大语文学习观。所以我的拓展延伸为:结合课文和生活实际,你能劝一劝农夫吗?

(五)小结作业

最后,我会让学生谈收获,我进行总结,结束本课。作业是课堂的眼神,为了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我布置了这样的作业:将这个故事写成现代文,下节课分享。

七、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能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它是教学内容的浓缩。通过板书,学生能直观抓住要点摒弃繁琐,我的板书就力求体现这一点:

以上就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谢谢各位考官的认真聆听!

篇2:《守株待兔》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守株待兔》。

对于教材的深入解读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那么,在正式内容开始之前,我要先谈一谈对教材的理解。

一、说教材

《守株待兔》是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五课的一篇寓言。《守株待兔》这一则寓言故事主要讲述的一个种田的人在一次偶然得到了一支撞死在树桩上的野兔,从此,他就自认为不用耕作,守在树桩胖等着兔子的到来,最后结果是毫无收获,还被人耻笑。这篇寓言蕴含着哲理:要想有所收获,必须要付出,不能心存侥幸,因此,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懂得寓言所蕴含的道理,形成正确的学习习惯。

二、说学情

分析学情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我所面对的学生是三年级的学生,这一阶段的学生形象思维在不断发展,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讨论中理解文本。因此,在教学中可以运用多媒体,结合文本,创设情境,比如,在讲解文本时,可以播放相应的图画,这种直观的形象更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可以让学生劝一劝这位农夫,激发学生的思维。例外,这是一篇文言文,帮助学生理解文言文的语言特点,积累文言词汇也是一教学重点。

三、说教学目标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基于新课标理念,我确定如下的三维教学目标:

1、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重点字词,梳理文章大意。

2、通过朗读,理解文章主要内容;创设情境、小组合作,懂得其中蕴含的道理。

3、懂得不劳动就不会有收获这一道理。

四、说教学重难点

结合本单元的教学要求,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我确定了本节课的重难点是: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重点字词。

难点:理解文章主要内容,懂得其中蕴含的道理。

五、说教学方法

新课程教学中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基于学情以及教学目标的确立,在教学中我将引导学生采用以下的教学法:朗读法、小组讨论法、情境创设法。

下面我将介绍我的教学过程,这也是我本次说课最为核心的环节。

六、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著名的特级教师于漪曾经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因此,在导入环节为了激发学生的思维,吸引学生的主要力,我采用的是谈话导入法,并设计了这样的导入语,同学们,我们都爱听故事,那谁能给大家分享一下你们喜欢的故事呢?(《逃家小兔》《郑人买履》《狐狸与乌鸦》),感谢同学们的分享,大家都听得很入迷呢,那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课文就是一篇寓言故事,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寓言故事讲了什么内容吧。(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

整体感知是赏析文章的前提,通过初读,可以使学生初步了解将要学到的基本内容,了解文章大意及思想意图,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一个整体上的把握。

首先,我会带领学生解题,齐读课题,想一想:“守株待兔”是什么意思呢?你们有什么疑问呢?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守株待兔”是守在树旁,等待兔子的到来。预设学生也会提出疑问:为什么要等兔子到来呢?兔子真的会来吗?

接着,就是初读文本,我会播放名家范读,引导学生圈画难认或难理解的生字词。为了解决生字词,我会通过多媒体出示生字词,指名读,并对重点生字词和文言词汇进行强调,引导学生积累。

然后,我会指名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因为这是一篇文言文,所以对于断句我会进行指导。

最后就是疏通文意,让自读课文,同桌交流,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

在这一环节的一系列问题的解决能够为深入研读环节做好铺垫。

(三)深入研读

深入研读,意在通过文中的表达方式理解整篇文章,并且能够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主旨内容。为了让学生能够懂得寓言中的道理,并能够自主地分析,我会创设相应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思考,基于此,我设置了层层深入的问题:

1、想一想,这个种田人守在树桩旁,在想什么呢?学生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想法。

2、同桌交流,分享感受。学生可能会答出:

①农夫很懒惰,想不劳而获。

②农夫是等不到兔子的,会被饿死的。

③上次的兔子撞到了树桩上,只是一个意外。

3、你们都是从哪里知道的,农夫不会等到兔子的呢?要求学生用原文中的话回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4、读完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道理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我会进行总结,要想有所收获就不能懒惰,要有所付出。

5、这样简短的文章却给我们讲了这样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这种文体的故事跟我们平时所听到的有什么不同呢?得出文言文语言简洁,内涵丰富。

这几个问题的设置是基于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文本的,环环相扣,更符合学生的发展特点。

(四)延伸作业

语文教学没有明确的终结点,而是引导学生从这个问题走向另一个问题。促使学生将学习延伸到课外,构建起大语文学习观。所以我的拓展延伸为:结合课文和生活实际,你能劝一劝农夫吗?

(五)小结作业

最后,我会让学生谈收获,我进行总结,结束本课。作业是课堂的眼神,为了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我布置了这样的作业:将这个故事写成现代文,下节课分享。

七、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能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它是教学内容的浓缩。通过板书,学生能直观抓住要点摒弃繁琐,我的板书就力求体现这一点:

以上就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谢谢各位考官的认真聆听!

篇3:《守株待兔》说课稿

一、说教材分析:

《守株待兔》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27课《寓言两则》中的第二则寓言。《守株待兔》讲的是古时候一个种田人,偶然得到一只撞死在树桩上的野兔,从此他丢下锄头,整天守在树桩旁边等着,结果再也没有得到野兔,地也荒了。通过学习要让学生感知兔子撞死在树桩上是一件极偶然的事情、那个种田人“白捡”到野兔后“乐滋滋”的心情和盼望天天能捡到野兔的心理,懂得不要把一件偶然发生的事情,看成是会不断发生的事情,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悟出他“不劳而获,心存侥幸”的错误。

二、说课时目标:

1、读准本课六个生字,会写五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研读中明白寓意:不劳动不会有收获,不能靠碰运气过日子。

3、能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教学重点、难点:研读课文,明白寓意。

三、说教学想法:

在本课教学中我努力体现四点想法:字词教学扎实有效;情境对话领会寓意;复述故事内化语言;拓展阅读激发兴趣。先说说字词教学扎实有效。本课中要认识只有的6个生字,且字形都较简单,很好记,读音上只有“窜”“撞”“桩”相对难读一些,因此我采用了随文识字的办法。在检查学生通读课文的情况时随机融进字词教学。寓意的领会是学生理解的难点。我主要采用让学生讨论种田人的希望能不能实现来体会事件发生的偶然性,再创设交际情境,师生模拟对话。师演种田人,引导学生说出希望对种田人说的话,以此来达到对寓意的领会理解。最后是拓展了解其他的寓言故事,激发学生阅读寓言故事的兴趣,实现“教学不应局限在课堂”。

四、说教学程序:

一、揭示课题,初步解题

1、这节课,老师和你们一起再来学习一则寓言故事。(板书课题,红笔书写“守”。)。

2、故事的题目是什么?板书课题:守株待兔。教学生字:“守”,范写“守”

3、猜一猜题目意思。随机引导理解“株”,教学“树桩”

【动画导入既能在最短的时间有效地集中注意力,同时又能帮助学生最快的了解故事大意,还能帮助初步理解“守株待兔”的表面意思。】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注意把生字的音读准了。

2、指名分段朗读,检查生字词的学习情况。

3、再次解题:你们都已读了课文,现在你能用一句话解释一下课题是什么意思了吗?

4、质疑:根据这个课题,你能提几个问题吗?板书:怎么等?等的结果?

三、带着问题,深读课文,明白寓意

种田人守呀守,等呀等,结果呢?板书:庄稼全完野兔没来(课件出示句子):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了,再也没有野兔来过,他的田里已经长满了野草,庄稼全完了。

(一)研读课文,知道不劳动是不会有收获的

1、田里的庄稼怎么会全完的呢?请你找一找,课文中哪句话告诉

了我们原因,把它用横线划下来。

2、学习句子:从此他丢掉了锄头,整天坐在树桩旁边等着,看有没有野兔再跑来撞死在树桩上。

(1)自由读读句子,看看从这句话我们可以知道什么。

(2)交流预设:

a、“丢掉了锄头”可以知道他没有到田里去锄过草,没有到田里

去挖过地。

b、对比体会“整天”

c、他在树桩旁傻等,人家在干什么呀?

想象说话:别人———时,他在等;别人———时,他在等;别人———时,他在等;别人———时,他在等;别人———时,他还在等……

(3)朗读指导。

(4)小结:种田人整天什么农活也不干,也难怪,他的庄稼全完了!

3、学到这儿,你明白了什么?(板书预设)不劳动是不会有收获的。

(二)研读课文,知道不能凭着运气生活

1、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因为没有劳动,所以庄稼全完

了,;可是他整天都在傻等,怎么又没等到野兔呢?

2、理解“窜”,什么原因,野兔要这么慌乱地从树林了跑出来,四人小组想象野兔“窜”的种种原因。

小结:你们刚才说的种种情况确实都有可能发生,但是因为这些原因,野兔从树林里窜出来就撞死的情况会经常发生吗?

3、、种田人意识到这一点了吗?从哪里知道?能给“乐滋滋”换一个词吗?

4、朗读指导。(指名读,齐读)

5、、因为有了一次意外的收获,种田人便希望每天都能碰到这样的好运气,正因为有了这种不切实际的想法,所以从捡到兔子的那天起,他便一直坐在树桩旁傻等。学到这儿,你又明白了什么?(板书:不能靠碰运气过日子)

(三)加深理解,复述故事

1、小朋友们从这个故事中读懂了很多,但这位故事的主角却还独自做着美梦,在那里傻傻等待,如果你正从那儿经过,你想对种田人说些什么?交流。

小结:靠碰运气是不可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的,只有实实在在

去做,才能有收获。

2、听大家说了这么多,种田人终于醒悟过来,他感到非常后悔。为了防止别人犯同样的错误,他要把自己的故事讲给别人听,小朋友们愿意帮他的忙吗?同桌复述,指名复述。

(四)、说说身边的人和事

其实像种田人一样,因为一次碰到好运气,就想永远靠碰运气过日子的人在我们生活中也有,你能说一说吗?

四、指导书写;推荐阅读书籍

教学反思

《守株待兔》是一则寓言故事。课文通过种田人因一次偶然的机会拾到一只撞死在树桩上的兔子,从此,他就放弃农活,整天守着树桩等待撞死的兔子,结果什么也得不到的事。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向学生介绍了“偶然得到意外好处就产生侥幸心理,不再努力,想不劳而获,结果什么也得不到。”这一道理。

教学《守株待兔》这则寓言故事时,我以新课程教育理念为指导,主要通过在教本课知识的同时,也教给学生学习这类知识的学习方法。首先通过解题:“守株”、“待兔”,让学生很快地把握了这则寓言的主要内容,并巧妙地根据题目“守株”和“待兔”,让学生快速又准确地理清了文章的段落。这种做法不仅化难为易,而且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加以运用,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同时也获得了新知的方法,得到了积极主动的发展。然后再通过师生互动、对话、引导和启发,最后归纳出寓意。

教学中我还努力地为学生架设生活与语文联系的桥梁,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感受,谈谈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守株待兔”的人和事,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并力求通过读作为学生学习和探究的重要手段,让学生在主动、民主的氛围中学习,体会寓意,受到教育。

篇4:《守株待兔》说课稿

一、教材简析

“人生多少哲理,尽在寓言中”。著名作家严文井老先生对寓言曾做过绝妙的比喻,他说:“寓言是一把钥匙,用巧妙的比喻做成。这把钥匙可以打开心灵之门,启发智慧,让思想活跃。”《守株待兔》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第七单元的一则寓言故事,它情节简单却促人深思,语言浅显而寓意深刻。故事通过种田人因一次偶然的机会得到一只撞死的兔子,他就丢下锄头整天守着树桩等待撞死的兔子的事,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向学生介绍了“想不劳而获是不行的”这一比较深奥的道理。

二、设计理念

新课标指出:“要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语文教学就是要凭借语言文字,训练语言,发展思维,让学生在理解、品味语言的过程中得到人文精神的滋养。本课教学设计力求通过“解读文本,品味语言;

建构文本,增加积累;

超越文本,凸显主题。”从而发展语言,提高思维。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认识6个生字。会写5个字;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

能把故事讲给别人听。过程与方法目标:继续练习默读课文的方法,在读的过程中感知

兔子撞死在树桩上是一件极偶然的事情、那个种田人“白捡”到野兔后“乐滋滋”的心情和盼望天天能捡到野兔的心理,悟出他“不劳而获,心存侥幸”的错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懂得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天上不会掉馅饼,世间没有免费的午餐,这一含义深刻的道理

四、教学想法

在本课教学中我努力体现以下几点想法:

1、先说说字词教学。本课中要认识的只有的6个生字,且字形都较简单,很好记,因此我采用了随文识字的办法。在讲解分析课文的时候随机融进字词教学。词语的理解根据各词语的特点,有以下集中方法:先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谈理解,然后由教师归纳总结的方式理解(如:窜出来),情境理解(如:乐滋滋、从此),看图理解(如:锄头)等多种方法帮助理解。

2、寓意的领会是学生理解的难点。我主要采用让学生讨论种田人的希望能不能实现来体会事件发生的偶然性,再创设交际情境,师生模拟对话。师演种田人,引导学生说出希望对种田人说的话,以此来达到对寓意的领会理解。

3、复述故事内化语言。为了降低复述的难度,我为学生提供了故事中的一些关键词语、插图等,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和能力选择一种帮助进行复述练习,体现了“不同学生不同要求”。

4、最后是拓展了解其他的寓言故事,激发学生阅读寓言故事的兴趣,实现“教学不应局限在课堂”。

5、挖掘教材的空白处。新教材构建了开放的、富有活力的教材体系,围绕每个专题以整合的方式组织内容,涵盖面宽泛,很多课文提供了广阔的拓展空间,引导学生思考、探究,形成了教材的“空白处”,教学中我们老师要用心挖掘教材中蕴含的能发展学生语言的“空白处”,让学生在充分感悟文本的基础上,敢于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从而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本课时教学我对教材空白处的挖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地方:

A、我在第一自然段,设置了体会兔子窜出时的心理的交流谈话、兔子为什么会突然窜出来的原因的猜想与假设、

B、第二自然段:让学生感受手拎着一只不费吹灰之力得来的肥兔子,该怎样豪情地,乐滋滋地说上两句。

C、第三自然段:守株待兔的结果是什么,课本向我们呈现的仅仅是庄稼全完了,再向前推进,他的这一行为肯定给他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造成了影响,我认为,该挖!而且学生想象的翅膀在此会飞得更高,不是吗?

6、读书的指导,我设置了四处重点指导读书的句子,

A、古时候有个种田人,一天,他在天理干活,忽然看见一只野兔从树林里窜出来、

B、种田人急忙跑过去,没花一点儿力气,白捡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

C、他乐滋滋地走回家去,心里想:要是每天能捡到一只野兔,那该多好啊。

D、从此他丢下锄头,整天坐在树桩旁边等着,看有没有野兔再跑来撞死在树桩上。

按照,何主任曾给我讲的,通读,读通,读懂,读活(也就是读出画面)这样的有感情朗读训练程序,期间穿插教师的范读,引导学生实现个性化的朗读,而不是丁是丁卯是卯,一成不变的认知格式!发展学生发散思维,培养创新精神。

五、教学程序

A、课前谈话,为了拉近和孩子心里的距离,搞好关系,所以我设置了这样一个环节,中间的打招呼,和向我提问也是为后面的教学打个基础。

B、直接导课,初步解题。今天我的开课方式采取了一种干净利落的方式:开门见山。并引导学生理解守株待兔的含义是什么?

C、质疑问难,初读课文。读了课题,让学生质疑,再鼓励她们去课文里释疑。通读课文,读通课文。

D、深度课文,领会寓意。这一环节是本文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我的很多教学想法都在此环节实践:阅读的指导,随文识字,教材空白处的挖掘等等。

E、深化明理,拓展延伸。通过师生模拟对话。师演种田人,引导学生说出希望对种田人说的话,以此来达到对寓意的领会理解。

F、观察分析,练习书写

六、板书设计

本课的板书设计力求突出重点,反映课文的故事,做到简明、概括,使学生获得鲜明的印象和有关知识,更好地明白故事寓意。

篇5:《守株待兔》说课稿

一、说教材

《守株待兔》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本单元课文都是寓言故事,即通过寓言讲述一个道理。《守株待兔》讲的是古代宋国有个种田人,因偶然捡到撞死在树桩上的野兔,从此他就守在树桩旁边,期待着再捡到兔子,结果不但没捡到野兔,田里的庄稼也全完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不要心存侥幸,不要指望不劳而获。

教学目标:

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拟定以下教学目标:

1.认识1个生字,会写“守、株”等9个生字。

2.理解重点字、词、句的意思,领会寓言传达的寓意。

3.背诵课文,能够熟练地将故事讲给别人听。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能对照注释读懂课文内容,并懂得其中蕴含的道理。

理解“守株待兔”的寓意是教学的难点。

创新点:

为突破教学难点,让学生创造性地学习,我认为可采用以下方式来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1)图文结合,学生模仿动作,理解词意;(2)做实验,体验“守株”的结果,从而揭示寓意;(3)设计“种田人认识错误”,启迪学生创造性地想象,深化认识。

二、说教法

根据寓言故事的特点及本课文言文的语言特色,教学中以“拾兔”为线索,以读代讲,以读促学,让学生在读中悟情明理,打好自主学习语文的基础。再有,学生喜欢直观、形象、生动的画面,为贴近学生实际,可采用简笔画、动片演示等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依据新课标的精神,我运用了表演法、实践法等教学方法,激励学生全面参与,主动学习,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说学法

新课标要求,语文课程一定要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学生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就会产生两个飞跃:一是由“学会”变为“会学”,二是由“被动地学”变为“主动地学”,达到“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的理想境界。其学习效率就会大大提高,做到事半功倍。指导学生自由选用“读、说、背、演”等学习方法,结合比较朗读、想象情境、直观理解、做实验等学习方法,真正达到“教是为了不教”这一教学的最高境界,在阅读习惯方面,着重培养学生解疑阅读,学会自学,学会积累的良好习惯。

四、说练习

积累和运用是新课标强调的又一重要内容,在这个环节中,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点,精心设计练习,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

(1)学生听老师范读,听学生朗读,在听中感悟语言;

(2)动画演示种田人拾兔后的心理,抓重点词让学生练说;

(3)个别读、齐读、小组读、比赛读、引读等形式达到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效果;

(4)课后布置让学生续写故事,延伸课文的内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五、说过程

围绕教学目标,紧扣新课标和教材,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思想,体现以读为本,以读促学的教学方法,注重看、听、说、读、练的教学思想,可安排一个课时完成。下面具体说教学步骤:

(一)启发谈话,引入新课。从学生实际生活中,所见到事物谈起,说有没有妄想过不劳而获的成功,引入课题,释题质疑。

(二)图文结合,理解词意。借助工具书和课本中的注释,理解词和句子的意思,尝试着用自己的话翻译课文。

(三)指导朗读,启发想象。

(四)突出重点,解决难点。

1.课文写的是谁的故事?(一个宋国种田的人)

2.理解“走”在课文中的意思是“跑”,与我们现在常说的意思不一样。

3.这个宋国人为什么要“守株待兔”?(因为他尝到了不劳而获的甜头,就不想再付出劳动了)

4.故事的最后,这个宋国人为什么会“身为宋国笑”?(因为农夫只想着不劳而获,守着树桩等着兔子送上门,这种愚蠢而又贪婪的想法引人发笑,所以会被笑话。)

5.你从这个故事中懂得了什么道理?(做事不能想着不劳而获,天上没有掉馅饼的事情,要靠劳动和付出获得最真实的汗水,这样的果实才是最甜美的。)(五)总结学法,引导自学。检查效果,完成练习。

(六)角色表演。假设情境,创造思维,练说:种田人认识错误后的情境。

(七)归纳总结,提示寓意。

六、说板书设计

一个好的板书,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能把课文的思路、教师的教路、学生的学路融为一体,本着板书为教学服务的目的,板书如下:

兔碰株死

人守株一无所获

篇6:《守株待兔》说课稿

一、说教材:

《守株待兔》改编自《韩非子》中一文,讲的是古时候一个种田人,偶然得到一只撞死在树桩上的野兔,从此他丢下锄头,整天守在树桩旁边等着,结果再也没有得到野兔,地也荒了。通过学习要让学生懂得不要把一件偶然发生的事情,看成是会不断发生的事情,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

二、说目标:

我对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制定如下:

1、知识与能力目标:认识4个生字。会写9个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能把故事讲给别人听。这是教学重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继续练习默读课文的方法,在读的过程中感知这是一件极偶然的事情、而那个种田人“白捡”到野兔后“乐滋滋”的心情和盼望天天能捡到野兔的心理,悟出他“不劳而获,心存侥幸”的错误想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懂得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这是教学难点。

三、说流程:

学生的语文素养只有在听说读写的语言实践过程中才能形成。本课设计重在让学生体验语言实践的过程,采用多种方式让学生历练语言,紧紧扣住课文的语文点展开训练,使课文内容的理解,语言的感悟,寓意的领会融为一体,努力使一个设计承载多种功能。基于这样的文本与目标拟定,我将第一课时的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一)范读揭题,说出大意

1、范读课文,请学生注意,从故事中找出一句最能说明题目意思的话来。教学从课题切入,引导学生自己读课文,抓住课文中的句子理解题意,为下面的教学铺路搭桥。

2、新课标强调学生自主探究,因此,让学生围绕题目展开讨论:这个人为什么要守着树桩等兔子呢?结果又怎么样呢?请学生再读课文,从而帮助学生准确地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二)抓住细节,对话文本

●兔子撞死的原因:窜首先让学生明白“窜”是怎样的动作,在讨论中理解“窜”的特点,接着通过简笔画,勾勒出“窜”的背景,明白发生这种情况的极偶然性。使学生在读、思、说中步步深入,从而领悟品词析句。

●种田人的心情:乐联系文本,把种田人的想法自言自语地说出来。这样做既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帮助学生理解了词语,使词语带着活生生的形象贮存在他们的脑海中。

●种田人的行为:等 什么时候开始等,怎么等,等的结果怎样?带着问题研读课文,体会想象种田人坐着等野兔时的言行和心理,引导学生自己去感悟,去发现,从而提示出规律,不劳动是一无所获的。

(三)揭示寓意、拓展学习

师问:如果你是邻家一位老农,看到这位守株待兔的年轻人,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以表演的形式引导学生吸取课文的语言,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这个环节,意在引领学生在对话、体验、倾听、思考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然后出示古文:以古文教学来结束全课,来为学生打开了一扇崭新的语文学习之门,引起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四、说理念:

这是一篇寓言故事,寓言是一种用故事来寄寓道理的文学体裁。寓言是现实生活的折射。它既能启发学生探索又能帮助学生了解人情世故。寓言故事以学生读懂故事为表,理解寓意为里,联系实际为真。所以,我这节课,不是单为了教这则寓言,而是通过对这则寓言的学习,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途径去思考问题,去认识生活;利用寓言寓意的多面性,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利用寓言形象的可塑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寓言的学习,不仅是语言文字的学习,更是一种智慧的学习。这节课,我将带着学生用发现的眼光去学习,从多角度去思考问题。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为了体现语文的工具性,我设计了以读为主线来组织各项训练活动。为了渗透语文的人文性,我为学生创设了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的情境。因为语言文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不能靠灌输、也不能用贴标签的办法单方面的授予学生,而需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让学生在理解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去感受、领悟、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