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体会(精选多篇)

第一篇: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体会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体会(精选多篇)

在新课标人教版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中的语文园地一“丰富的课余生活” 和语文园地五“灿烂辉煌的中华传统文化”两个活动中安排了综合性学习,这两个综合性学习不但与阅读训练有着紧密的联系,而且还为学生创设了一种感兴趣的学习情境,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合作、实践、探究性学习,是整体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途径之一。

一、激趣参与。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学生有兴趣地参与到活动中去,这样学生才能真切感受到自己是活动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人。所以,四年级上册的教材在安排语文综合性学习时,编辑者很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注意引导学生参与,让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进行自主学习。例如,语文园地一“丰富的课余生活”,首先学习了《我们的民族小学》后,以学生的立场自主提出开展“记录自己的课余生活” 的综合性学习要求,并提示记录的方法“可以用文字叙述,可以填表格,可以画图画……”,这样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记录方法。接着学习两篇分别体现孩子在草地上玩耍和假日里登山游玩的有趣课文《金色的草地》和《爬天都峰》。因为是初次在教材中安排综合性学习,因此教材在学习课文《爬天都峰》后,编排了“综合性学习提示”,以学习伙伴的立场提醒学生注意记录活动进行得怎样,并提示示范、加以引导,实际上就是不断地引导学生参与,激励学生愿意参与,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参与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二、进行多元化的探究,增强学习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对中年段的综合性学习提出的要求是:“综合性学习应突出学生的自主性,在活动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和探究问题,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可见,综合性学习重在学习过程,重在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重在引导学生将语文知识和能力运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学习。对学生来说,这种实践是自主的、新鲜的、充满无穷魁力的。如语文园五的“灿烂辉煌的中华传统文化”。简短的“综合性学习提示”点明专题之后,编排了《孔子拜师》这篇课文,让学生认识古代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知道孔子勤学上进,谦虚好学;老子诲人不倦的精神;明白“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道理。并在课文之后提出结合本组课文的学习,开展“综合性学习”──“了解生活中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的要求。因为要开展这样的传统文化对学生来说有点困难,所以教材提出了活动要求、活动内容和开展活动的途径等建议,然后学习课文《盘古开天地》,了解盘古用整个身体去为人类创造了一个美丽的宇宙,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创造天地的一些神奇而大胆的想象。接下来学习课文《赵州桥》,从建筑的层面,了解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古代文化的灿烂和古代劳动人民高超的智慧和才干。教材就这样一步步有目的地引导学生探究灿烂辉煌的

中华文化瑰宝,就这样一步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让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达到一定的学习效果。

三、有机地整合,体现学习实效。

在四年级上册的语文综合性学习中是以独立的一个专题来进行的,各专题之间有许多联系,但并没有一定的逻辑关系,而是围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提出的一个教育性关系。每一个专题的学习都重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教师对学生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时,应将口语交际、习作和展示台有机地整合在一起成为一个知识整体,让学生在不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实践中,不断积累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让学生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实际问题;激励学生运用综合性学习的方法去搜集和整理活动中需要的资料并进一步探究分析,将各种能力和探究的兴趣结合起来,实现综合性的发展,扩展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四年级上册在语文园地一里的“口语交际”中让学生交流在课余时间都做了什么事,有哪些收获和感受。“习作”让学生写课余发生的有趣、高兴等的事,“展示台”用搜集邮票、阅读课外书、小组合作办图片展的方式,展示学生才能和感兴趣的课余生活。语文园地五的课后“综合性学习提示”里,引导学生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做好展示的准备。在“语之园地五” 的“口语交际” 中,让学生交流了解到的传统文化,在“习乍” 中写自己活动中最想写的内容,并把收集到的资料装订成册。“日积月累”让学生借助有趣的生肖邮票,背诵体现我国传统的十二生肖,明白一个生肖代表一个年份。在“展示台” 中,引导学生用写春联、做风筝、办手抄报等形式,展示自己了解到的灿烂辉煌的中华传统文化。在这一组的课文学习中,围绕“灿烂辉煌的中华传统文化”这一专题,开展听、说、读、写各项活动,既培养了学生学习语文能力,又增进了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增强了我国民族的自豪感。由此看出,语文综合性学习始终是一种有效的语文学习活动。

在进行综合性学习时,应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充分体现综合性学习的合作性;综合性学习应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值得注意的是,开展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既要强调其实践性,还应注意其文化性,注重其文化意味、文化内涵、文化素养。

总而言之,“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各方面知识综合而成的语文学习,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有效地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拓宽了学生的学习资源,拓宽了学生的发展空间。给学生提供了有效而又含有丰富文化内涵的学习素材,让学生在感兴趣的综合性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篇:浅谈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

浅谈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

一、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理解

我们认识到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处于一种“闭关自守”的状态,课堂是唯一的信息源,教师是唯一的信息传递者,教室是唯一的信息交流场所,学生缺乏生活体验,远离社会实践。《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阶段目标中将“综合性学习”单列,是这次语文课程改革的重大突破和一大亮点。从制度的目标中可以看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旨在“加强语文课程与其它课程以及生活的关系,促进学生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语文学习具有很强的整体性、综合性、实践性,如果把课堂比作是“一掬水”,课外学习就是“江河湖海”,引导学生走出教室,走出校园,走进自然,走进社会,才更有利于学生语文素质的形成和发展。

语文综合性学习不同于一般的课堂教学,虽然课程改革下的课堂教学也注重知识、能力的整合,但语文综合性学习更强调引领学生走出课堂,以校园、自然、社会为大课堂,在实践中加深认识。试验以来,大胆走出课堂,走上街头,收集形形色色的店名、招牌,理解它的含义,同时在家长的支持下,兴致勃勃地参加活动。回到学校的学生们个个兴致勃勃,教室里常常可以看到同学们相互交流的情景,看到他们因为有了独特的发现而自豪的神情,听到他们为了理解店名含义而展开激烈有趣的争论以及他们独有的评价。

通过活动,同学们不仅学习了语言,丰富了词汇,还开拓了视野,学会了倾听,学会了观察,增进了协作意识,而且,同学们的口语交际能力,文学艺术的鉴赏能力,审美情趣都有了一定的提高。这样的活动使学生的生活增添了色彩,身心得到了健康的发展。语文的学习不在封闭在书本里,禁锢在教室里,学生的语文学习从教师走进了社会,从封闭走向了开放,使师生体会到“语文和生活同在”,这是语文学习的一部分。

语文综合性学习注重语文课堂内部的整合,虽然也提倡与其它学科也沟通,但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如以“诗与动物”为主题,语文综合性学习所侧重的是收集和理解描写动物的诗句。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收集了“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等诗句共60多条,让学生朗读、欣赏、交流。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获得了审美情趣。走进大自然,认真观察,获取素材,创作自己的动物诗,领悟语文和动物的关系。

综上所述,我们必须改变观念,达成共识 。透过当前农村小学综合实践课的设计及其运作情况,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认识上存在误区 ,尽管我们认识到综合实践课在素质教育中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然而,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又不同程度地受到“考试不考综合实践课程,怕综合实践课的开设影响学科课程”这种应试心态的制约。尽管综合实践课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中有着巨大的作用,但其成效的“外显性”远不及学科课程,显现的速度也远不及学科课程快,因而造成对综合实践课的开设流于形式而失去实质的内涵。

二、语文综合性学习对课程资源的开发

语文综合性学习没有现成的教材使用,也不应该有统一的现成的教材,那么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就显得格外重要。语文是母语课程,“学习资源的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人才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不同地区都有取之不尽和各具特色的语文资源。当地的自然环境、文物古迹、风俗民情、节日文化都独具魅力、各具神韵。学校、家庭、社区是学习的摇篮,图书、报刊、影视作品是语文学习的宝库。城镇有城镇的的优势,乡村有乡村的长处。城镇文化气氛浓厚,乡村自然资源丰富,况且,城镇的学生向往广袤的大自然,乡村的学生新奇于城镇的繁华,可以凭借多种信息渠道加以互补。教师是综合性学习课程资源的引导者。教师要有“大语文”教育观,要改变“课堂为中心,课文为中心,教师为中心”的教育行为,努力构建课堂内外衔接、校内外结合、学科间沟通

的语文教育体系。引领学生关注生活,与生活为伴;亲近自然,与自然为友;走进社会,与社会对话。通过学生的积极实践、勇于探索、亲身体验,不断发展语文素养。

学生是综合学习资源的直接开发者和受益者。语文无处不在,“生活处处皆学问”,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善于发现问题、善于思考问题,尝试运用语文方式解决问题;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大自然和社会,用形象化的语言,表达出具体的认识和感受;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有益的活动或组织、策划、协调和实施各种活动,尽可能的挖掘学校、家庭、社区和社会的各种资源。

三、语文综合性学习实施原则

鉴于小学年龄、认识特点和自主水平,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一、二年级)

第二阶段(三、四年级)

第三阶段(五、六年级)

第一阶段以教师“扶”为主;第二阶段以教师“半扶半放”为主;第三阶段则以“放”为主,在学生已经具备了学习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自行策划,制定计划和方案,这时的教师可就活动的可行性作必要的引导。总之,小学综合性学习要本着由“扶”到“放”的原则,逐步提高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施方法

在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中,教师要尽可能的做好对学生的引导,尽可能的与学生共同参与。

教师要结合当地实际、学生实际,引导学生积极利用和挖掘语文教育资源,充分利用当地的优势资源,使综合性学习生活化、实践化,充分利用多种信息手段,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弥补当地的资源不足。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因此,我在平时教学实践中就“拓宽学习空间,上好农村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方面做了大胆尝试,有以下几点体会:

1、走进大自然,上好农村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

卢梭曾经说过:“只有把儿童带进大自然,才能避免社会给他们带来不良影响。”我们教师应引导学生走进大自然,观察大自然,融入大自然,让大自然这个广阔天地成为学生学习的不竭资源。

记得二年级时,我带领学生“找春天”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或在皖河大坝上远足,或在树林里漫步,或在田野里追逐,或在山坡上野炊,或在草毯上联欢??;活动形式多样,有的画春天,有的歌唱春天,有的畅说春天的故事,有的拍摄春天的美景,有的舞出春天的旋律,有的写出春天的多彩??我们将学生的各式作品分类进行展览,引导学生分享综合性学习的成果。

大自然是孩子们的乐园,在大自然中活动、学习,不仅培养了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还为学生的语文学习积累了丰富的表象,他们在这里获取知识,开启智慧,享受人生。

2、 走进生活,上好农村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校“争取社会各方面支持,建立稳定的联系,给学生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学习活动”。因此,我们积极利用社会综合性学习课程资源,在参观中,让学生亲手操作,亲自实验,亲身去体验,;在参观中,让学生学会观察和思考。在参观中,我们教师还关心学生的安全,注意学生礼貌用语、不乱扔饮料瓶等良好习惯的培养。

参观后,我们适时指导学生写好习作。主要采取“5步法”进行指导。即:看一看,看

参观摄像后的“精彩回放”,既回顾了参观的过程,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说一说,说参观中最感兴趣的地方、参观后的感受及思考的问题,加强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又为动笔写作打好铺垫;评一评,分组评议几位同学参观后回家主动写的日记的优劣,教师将学生的日记提前打印好,分发到各小组讨论,并请各小组将整理的意见进行交流,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写一写,学生动笔写下参观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表达、去探究,可谓百花齐放,千姿百态;展一展,在班级展示栏中展出学生的优秀作品,为学生提供1个展示和相互学习的平台,让大家共同品尝成功的喜悦,分享实践活动的成果。

3、走进农民家庭,上好农村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要把教育从鸟笼里解放出来??鸟的世界是树林,教育的世界是整个社会生活。”因此,充分利用学生放寒假的时间,开发家乡生活中的课程资源,组织学生开展有意义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经历了一次从未有过的生活体验,得到了鲜活的口语交际的实践。学生走向生活,走进农民家里进行采访调查,获得了第一手资料,学会如何与人交往,并大大激发了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和进一步探究的欲望。让学生在农村广阔的天地中学语文,用语文,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明显提高。

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主动实践。要面向全体,特别关注弱势群体,要使每一个学生在综合性学习中都得到发展。要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学会合作,学会探究,学会学习。要激励学生敢于实践、主动实践、积极实践、乐于实践,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交流也是语文综合学习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是促进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的重要环节,要避免综合性学习只见头不见尾,重安排、轻交流的现象。交流的内容,不仅包括学习成果,如实物、图片资料、书面总结、研究报告等。通过集体交流,创设互动的平台,展示学习的过程,释放学习的情感,达到信息共享的目的。

五、制定切实可可行的综合性学习评价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其评价手段不是量化评价,评价目的不是甄别和选拔,评价方式除了教师评价外,还要多让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和同学间相互评价。评价的着眼点要在于学习过程,而非学习结果。强调的是学会,而非一定要学会。如开展“探寻月球的奥秘”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目的不在于要求学生探索出多少月球的奥秘,解开多少月球之谜,而是让学生通过搜集、整理材料,徜徉于月球文化的殿堂,漫游于古诗文的王国,经历一次科学的探究、问话的洗礼。

总之,语文综合性学习评价应侧重于是否主动的发现问题,是否积极地通过课外阅读和搜集整理资料来探究问题,是否根据已有的材料形成自己的假设和观点,运用语文综合能力的表现如何,参与意识和合作能力如何等。

第三篇: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

* * * * * *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阜康市天龙小学李风鸿――浅谈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内容的选择策略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确立适合学生个体的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主题是“立”的基础。 语文综合性学习主题内容的确立打破了程式化的学科框架,软化了学科边缘,在确立主题时教师不仅要充分利用“课本语文”这一小语文,更要充分利用“社会语文”这一大语文。 引导帮助学生发现、提出、并确立综合性学习的主题,处理好“预”与“立”的关系。 a、根据教学目标,着眼于学生发展精选教学内容 b、针对学生实际,着眼于知识拓展整合教学内容 c、遵从适度原则,着眼于学生把握知识度量 d、依据教学实际,着眼于学生特点布局教学程序 发掘主题的途径 主题的开发方式 遨游汉字王国 确立主题的方法 学习思考启示语文课程阶段目标 对所策划的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 组织讨论 共同讨论,学会合作 共同讨论 合作 重点 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 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 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 热心参加校园、社区活动 活动 重点 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学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专题演讲 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想法 表达 主线 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 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 有目的地搜集资料 结合课外阅读 资料 主线 关注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的 问题,或电视、电影中的故事和形象 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 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 观察 主线 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问题 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 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 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 问题 主线 第三学段(5~6年级) 第二学段(3~4年级) 第一学段(1~2年级) 遵循“大语文观”:语文即生活,生活即语文(1)语文学习中找(2)学生生活中找(3)学科联系中找(4)自然风光中找(5)社会环境中找一度开发:结合型综合学习二度开发:专题型综合学习准确把

握各阶段“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呈现特点及编排特点 课内外一体化“大”:有一组集中安排,以活动建议为主,阅读材料为辅; “小”: 在精读课文后布置,在语文园地中的“展示台”交流 每学期两次 一“大”一“小”第三学段 课外活动,课内交流 在精读课文后布置,(三年级还有一次提示)在语文园地中的“展示台”交流 每学期两次 第二学段 课外活动,课内交流 课文后有

建议,在语文园地中的“展示台”交流 每组都有但不标明, 跟语文实践活动不

作明确区分(举例:寻找身边的雷锋) 第一学段学习时间呈现方式出

现次数学段 难忘小学生活(成长足迹、依依惜别) 第六单元p122 六下 轻扣

诗歌的大门 第六单元p98 热爱祖国(家乡) 第二单元p21 六上 走进信息世界

第六单元p115 语言的艺术 第三单元p49 五下 遨游汉字王国 第五单元p76 我

爱阅读 第一单元p5 五上 走进田园 第六单元p103 了解自然 第三单元p38 四

下 成长的故事 第七单元p125 读<a name=baidusnap0></a>童话</b>讲童话

</b>(请你支持:)编童话</b>演童话</b> 第三单元p45 四上 人间真情 第五单元p76

环境保护 第二单元p21 三下 了解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第五单元p70 记录自己

的课余生活 第一单元p5 三上 具体内容 单元 册数 a、在语文教材中发现课

题,即与阅读教学相结合 b、在校园活动中发现课题 c、在社会大环境中发现课

题 1、师生共同开发学习资源 2、师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3、师生总结分享学习

成果 1、善发现,优化学习资源 2、有目标,注意年段特点 3、有趣味,贴近儿

童生活 4、有差异,自主选择内容 (各小组还可以根据组员的特长及自己组拥

有的特殊条件,设计有创意的活动。) ?? 搜集有关诗歌的有趣的故事,围绕

某一个主题,开一个小小的诗歌故事会。 诗歌故事会 将古诗词改写成现代文。

诗歌改写 上网搜集一些词曲,学习唱一唱。 吟唱诗词 这些为选修活动,各小

组可以从中选择一项或者多项,编入本组活动计划。 所配的画可以是搜集的,

也可以是自己根据诗句的意境而画的。 给诗配画 尝试写一写,与同学交流自己

写的诗。 动手写写诗 将搜集到的诗歌知识编成题目,制作好竞赛题卡。 诗歌

知识竞赛 选编诗歌,设计好诗集的名字、封面和目录。 合作编诗集 讨论选取

诗歌,确定朗诵的方式,进行朗诵排练。 诗歌朗诵会与诗同行借助工具书理解一首或几首诗歌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诵,并能向

其他组的同学进行推荐。 诗歌欣赏 将搜集到的资料按某中标准进行分类,并按

类补充相关资料。 资料整理 这些为必选活动,每个小组在制订计划时都必须包

括进去。 可以根据小组研究主题,侧重搜集某一类诗歌。 搜集诗歌诗海拾贝备注 活动建议 活动内容 活动板块 综合性学

习“轻叩诗歌的大门” 活动建议

第四篇:小学语文开展综合性学习

小学语文开展综合性学习

第一阶段

1 .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课内外阅读,共同讨论。

2 .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3 .热心参加校园、社区活动。结合活动,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想法。

第二阶段

1 .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

2 .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 .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4 .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

第三阶段

1 .为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2 .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对所策划的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学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

3 .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或电视、电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组织讨论、专题演讲,学习辨别是非善恶。

4 .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

进行综合性学习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认识不足。没有意识到综合性学习在语文学习中的地位和价值,不够重视。把语文综合性学习等同于综合实践活动。

二、怕综合性学习搞多了耽误时间,影响考试成绩。有意或无意忽视综合性学习已是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要扭转这一局面,首先要围绕教育的终极目标—人的发展---这个基本点,从真正意义上转变我们的观念,只有迅速建立和完善评价机制等配套措施,才能保证综合性学习活动的落实。

三、不敢充分放手。教学中过分依赖教材、教师教学用书。不去或不愿更多地考虑学生熟悉的经验世界,教师按照自己的意愿给学生提要求、提任务,指导学生按部就班地“活动”。每一个步骤都要把关,唯恐出现什么“闪失”,不符合自己的预想的结果。教师由台前走到幕后,操控活动程序。这种现象集中表现在总结阶段的交流汇报,展示成果时,学生在课堂上有陈述,有展示,有表演,

有讨论等,井井有条,先后有序,但给人的感觉分明是有一双手在左右着课堂的程序,表面上体现了学生的主动学习过程,实际上能不能真正地让学生发现和创造呢?这是一个长期的学习实践过程,教师如何调整自身的角色位置,是搞好综合性学习教学的关键。

第五篇:重新认识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

重新认识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

紧张忙碌的工作之余,快乐的感受着网络学习带来的丰富课程资源。对于新课程改革以来一直迷糊的不甚清楚的一些问题,在这次远程网络课程学习下来,顿时感觉茅塞顿开,清澈了也明晰了,更加知道今后的教学中怎样的操作了。

就拿综合性学习来说吧。一直以为综合性学习和综合实践活动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一回事,没有多大区别,在教学中也就没有区分,操作起来也就没有细化,但效果不大,所以自己也在不断的反思不断的 询问。

今天学完了张立霞老师主讲的《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策略》才真正弄清楚三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使我认识到:综合性学习在课程综合化背景下产生,但它是分科背景下的综合,应具有学科性;同时,与语文实践活动相比,我们要注意突出它的“综合性”。在开展综合性学习的背景下,语文实践活动成为综合性学习的一部分。它具有综合性,开放性,活动性和探究性。在综合性学习过程中要把握好四个原则:1.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2.让学生充分具有自主性;3.让学生亲历探究的过程;4.为学生开创开放的学习环境。抓好四个过程:1.抓好组织策划;2.开展分组活动;3.组织交流汇报;4.进行总结评价。

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都应尽可能地创造机会,让学生在

开放的环境中,通过活动习得知识,充分发挥自主性,在探究的过程中形成能力,提升创造力,怡养品格。

做为教师,我们都知道教学要有实效,教师先要做到明明白白的教,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都要明白。但是,往往一节课下来,一学期下来总是有那么多遗憾,总是说自己急的要命恨不能撬开学生的脑壳往进灌了,他们怎么还是出错呢,我想,我们有必要问问学生是不是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也是清清楚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