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正学生唱读习惯之我见

纠正学生唱读习惯之我见

纠正学生唱读习惯之我见

仁寿县禄加镇中心小学李志明

所谓“唱读”,就是在朗读时不分句逗,把每个字音都平均拉长,拖声拉气,还带着长长的尾音,所有的课文都是一个腔调,都用一种语气读完,犹如在唱歌似的。唱读就像幼儿园小朋友齐喊“老—师—好—”一样,也像古人在摇头晃脑吟诗那样“床—前—明—月—光—”字字都要拖长尾音。特别是全班齐读时,虽然声音洪亮也很整齐,但语速上没有轻重缓急,语调上没有抑扬顿挫,枯燥呆板,令人乏味。

唱读的危害不可小视:一是不能正确表达感情。朗读时只注意字的读音,不注意语气和停顿,语调平平,读不出文本应有的感情来。二是不能准确理解课文内容。学生是一字一字地在念,把词语、句子和课文都是用念字的形式呈现出来的,当然就很难准确理解词义和句义,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和思想感情就更难办到了。三是唱读耽误课堂时间。由于唱读的语速缓慢,尾音拖得老长,造成花费在朗读上面的时间就会相对较多,其余教学活动的时间也就相对被削弱了,严重影响了课堂效率的提高。

唱读现象在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小学生中尤为严重,农村学校更为突出。新《课标》中要求朗读必须要正确、流利、有感情。为了纠正学生唱读的坏习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主要采取了以下几方面的措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一、从拼读入手,循序渐进

在拼音教学中,要求学生在拼读时,声母、韵母和介母的发音要正确,长短要适度,切忌“喊读”。把两拼或三拼都改为直呼。如改“b—ao—bao—”为“bao”,改“g—u—a—gua—”为“gua”。这样的拼读方法,缩短了字母间的拖音,直呼出读音,从而避除了发音中的唱读现象。

学生把拼音读好了,生字教学时,就要求学生读单个的字要迅速收音。如把“好——”要读成“好”,把“明——”要读成“明”。字音读完后,收音要快,不能有拖音。

读词语时,要一气呵成,斩断尾音。改一字一念为一词一读。如把“我—们—”要读成“我们”,把“排—山—倒—海—”要读成“排山—倒海”或“排山倒海”。

二、改变教读方式,搞好领读

学生唱读习惯的养成,跟教师的领读有很大的关系。教师的领读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读的习惯。在教学生字的过程中,有的教师是这样领读的“京—北京的—京——”“泉—泉水的—泉——”,久而久之,学生自然就养成了拖声拉气读的习惯。要让学生改掉唱读的习惯,我们教师首先就要改变教读的方式。我们可以把“京—北京的—京——”“泉—泉水的—泉——”这种教读方式,改为“京,北京的京”“ 泉,泉水的泉”。通过这样一改,干净利落,不拖泥带水,学生自然也就不会唱读了。

教师要特别注意句子的教读。要先引导学生理解句义,再按句义划出节奏,然后再按照所划节奏来读句子。如“小鸟在树上叽叽喳喳地叫着。”在教读这句话时,教师先要让学生理解这个句子描写的是一幅小鸟欢唱、春意盎然的美丽画卷,可以把朗读节奏划成“小鸟/在树上/叽叽喳喳地/叫着”,朗读就按这个节奏,并且要把“叽叽喳喳”读得重一点,表现出小鸟的那种欢快的心情和热闹场面。教师多教读几遍,学生也就能够读得好了。

三、加强指导,读出感情

唱读的学生没有句逗的概念,没有正确把握标点符号的作用和停顿以及朗读语气,才使得他们把不论什么句子都读成了一样的语气。教学中,我是这样教学生的:逗号顿号和冒号停一拍,句号问号叹号分号都停两拍,问号要读出问的语气,叹号要读出肯定和感叹的语气。例如我教孩子们这段话“这时,雪越下越大,我感觉身上更冷了。妈妈脱下她身上的棉衣,给我披上。我不解地问:‘妈妈,你不冷吗?’妈妈笑着说:‘你穿吧,我不冷﹗’”在引导学生理解了这段话的意思后,我是这样指导学生停顿的方法和朗读的语气的“这时,/雪/越下越大,/我感觉/身上/更/冷了。∥妈妈/脱下/她身上的/棉衣,/给我披上。∥我/不解地问:/‘妈妈,/你不冷吗?’(疑问的语气)∥妈妈/笑着说:/‘你穿吧,/我不冷﹗’(肯定的语气)”我指导学生按照这样的停顿和语气反复读,对读得不好的地方,我又再作指导,再让学生读。通过“指导——读——再指导——再读”这样反复的训练和指导,学生们的朗读效果一次比一次好。唱读的毛病得到了纠正,感情也就能够读出来了。

四、做好示范,强化训练

教师的范读是关键。要纠正学生唱读的习惯,语文教师的朗读基本功就首先要扎实。教师要在提高自身的朗读能力上多下功夫。只有教师对课文范读得好,学生才能模仿得像。

多听朗读带,是纠正学生唱读习惯的有效途径。训练学生朗读最好的辅助工具就是课文朗读带,朗读带是纠正学生唱读习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让学生多听朗读带,让学生多感悟,多体会,多模仿,教师再适时加以点拨。只要教师对学生注意了不断地加以训练,不断地进行巩固和强化,,唱读的坏习惯也就能够得到有效地纠正,学生的朗读能力自然而然地就会得到提高。

综上所述,唱读习惯,违背了新《课标》的要求,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必须得到纠正。要把小学生的唱读习惯彻底地纠正过来,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办到的。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要根据学生在唱读方面存在的不同问题,通过多种途径,采取多种方法,因材施教,对症下药,才能有效地加以纠正。从而,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