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后疫情时代“课堂回归”的思考

我们应如何完美“下线”?

关于后疫情时代“课堂回归”的思考

——关于后疫情时代“课堂回归”的思考

湖北省枣阳市太平镇三中李义唐刘霞

各地学校都在准备复课,如火如荼的线上教学将从云端下线。摆在教师面前的,是疫情后课堂如何回归的问题。这不仅仅是简单地将课堂搬回学校教室,而是关系到教师和学生如何完美“下线”,并重新回归各自角色的问题。那么,教师应如何做好线上线下的教学衔接呢?

首先,教师要帮助学生做好返校心理调适。

长期居家在线学习突然回归学校线下学习,学生心理难免有所不适,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长期居家线上“盯屏幕”,缺乏同学、师生间的交流,学生沉浸在一个人的世界,对外界的好奇心削弱,养成了“孤僻好静”的习惯,进入正常线下学习后,会因为环境变化而心态不稳。二是返校后突然脱离手机等电子产品,不少学生的“娱乐”机会锐减,课外活动受限,会感到不适。三是自律性差的学生,因居家学习时落下了课程,返校前后会焦虑,影响返校后正常学习。

针对学生可能出现、也许是必然出现的这些心理状况,学校和教师可以采取有效的心理应对策略来帮其调适。如:正式复学返校之前,网上学科授课内容减量,有预设地在网课上向学生渗透“断奶教育”,暗示和提醒学生尽早做好结束网课、返校复学的思想准备,正视课堂学习及要求,及时转换学习方式,尽快转变各自角色。

用好返校第一周的心理调适时机,帮助学生身心“复位”。在符合安全防疫的条件下,多组织学生间的合作学习和各类活动;借助抗疫过程中各条战线的先进事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通过学校日常行为规范的学习和引导,促进学生尽快进入正常的校园学习状态。

其次,教师要在返校后做好学情诊断。

学生居家学习环境、习惯和自律性各不一样,线上学习状态千差万别,效果参差不齐。学生居家学习的效果如何,需要有效的评测,这关系到复课后如何顺利开展教学活动、落实教学效果。

学生返校前,梳理居家学习的“难题”或“易错题”并推荐给学习小组,学习小组集中讨论后精选题源推荐给科任教师,科任教师与命题教师根据学科“必备知识、关键能力”从题源中选题,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组卷,适当进行“变式”或“再创作”。整个过程是从学生中来再到学生去,可以较好地实现“以考促学”和“学业诊断”目的。

学生返校后,全校以年级为单位组织学情检测,并组织教师以班为单位分析学生学习情况,总结网课期间的成绩并能认真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制定补救措施,有针对性地开展补交补学活动,促进线下教学平稳、有序、高效地恢复正常状态。

第三,再次精心订计划、调进度,实施教学。

学生返校复学后,为保障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实现前后知识的衔接,不至于在学习中“欠下账”、“补不起”、“填不上”,从而影响今后的学习,教师要根据实情,有针对性地再次制订教学计划,实施教学,以期做到“培优补差、查漏补缺”,确保线上教学平稳“下线”,教学早入正规。

教师在实施教学活动时,要注意适当调整教学进度,加强复习与新授的结合,把居家学习期间的“缺漏”知识融入正常教学之中,打破教材编排,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学科内容整合排布,突出基础、主干和核心课程内容,适时在线下课堂关联式“串讲”,注重教育学生学会整合性学习。

教师还要教会学生不断发现问题,并进行循环式研讨学习,不断学新补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