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风波》微课教案

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定风波》微课教案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苏轼。说起苏轼我们并不陌生,我们理解他“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渴望;羡慕他“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的洒脱,佩服他“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豪迈。提到他,我们总是想起豪放、乐观、豁达这样的字眼。今天我们来学习《定风波》,看看这首词又为我们呈现出一个怎样的苏轼呢?

二、诵读课文,整体感知

教师范读,配乐朗诵

三、分析感知

1、诗词不外乎是情景事理这四大要素,大家看看这首词,是抒情、写景、叙事还是说理?叙事,写了作者途中遇雨的事。

2、在这首词中,诗人是以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出现的?他穿着蓑衣,草鞋,在雨中一边长啸一边徐行。

3、他惧怕或者说他在意这场风雨吗?不怕。

4、你从哪里看到作者的态度?“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谁怕”“任”

5、虽然遇到突如其来的风雨,不但没有一点惊慌狼狈之态,而且显示了少有的从容不迫、悠然自在的神态。披着蓑衣在雨中行走一样坦然,一样毫无畏惧。

6、老师察觉到,我们反复提到一个词,不畏惧也就是不怕,作者本人反复表达了自己不害怕不畏惧的态度,‘谁怕’。仅仅就是一场风雨,有什么好害怕的,这本就不值一提。或者大家想想词中的风雨,它会不会有什么深意呢?真的只是自然界的风雨吗?人生的风雨,政治上的风雨。

7、双关。这首《定风波》通过生活中的一件平常小事——途中遇雨,借题发挥,运用一语双关的手法,将自然界的风雨和人生的风雨相类比。“风雨”,不仅是指自然界的风雨,更重要的是指政治上的风雨。

8、那么作者对政治和人生风雨是什么态度呢?哪里看出来?

任:镇定、洒脱、从容、旷达。

确实如此,本词作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不仅是黄州,苏轼一生处于政治夹缝中,长期被贬在外,尝尽了人世的艰辛。但从他的诗词中我们总是能看到苏轼性格中旷达刚毅、乐观潇洒的一面。他能在困难中卓然特立,能在逆境中吊臂独行,能从悲哀中排遣超脱,能从苦难中品尝人生,他是笑对人生风雨的达者,是超然物外的智者。

“心有东坡词,人生无难题”,林语堂先生说,苏东坡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个记忆。但是他留给我们的,是他那心灵的喜悦,是他那思想的快乐,这才是万古不朽的。他的“一蓑烟雨任平生”道尽了千古的真理,让人懂得用开朗、宽容、豁达的心去面对身边的人,身边的事和物;让人知道用感激、豁达的心境去挑战人生。好,让我们再齐读《定风波》,像东坡一样且行且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