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四有”好老师---那些年忘不了的人和事

1990年我从师范毕业,青春年少的我对如何从事教育工作一脸懵懂,便被分配到了黄渠桥镇最偏远的学校。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农村学校虽然教室是砖瓦房,但校园还是给人一种破败的感觉。围墙是土坯砌成的,有一段已倒塌,从校园里一眼可以望到西边贺兰山脚下的火车路和冒着烟的火车。学校里连电铃都没有,上课时老师拿着铁棍敲着一段挂在树上的火车轨。第一次去学校那天下着很大的雨,泥泞的道路连自行车推着走都不行,只能扛着自行车走到学校,这场大雨也浇灭了我心中对从事教育工作燃烧起的火苗。学校规模很小,五个班六个老师,其中有四个公办教师,一个民办教师,一个代课教师。代课教师是当地村子里一位三十岁左右高中毕业的男老师。在那时,高中毕业的男青年在村子里几乎没有,代课教师每个月工资只有几十元钱,也是当时最低的工资,出去打工每月也有一百多远收入。我很不理解这位年青力壮的人为什么会选择代课教师这个职业?有一次去他家里闲聊,我便问出了我心中的疑惑。他指着自己屋子里堆放的书籍说:“我曾经想努力学习,走出这个地方,但是我没有成功。高中毕业后我也去过很多地方,在外面打工,收入都比现在当老师要好。但是出去几年的时间,我看到村里的孩子每年都有一些辍学的,我感到很痛心。所以我决定回来当一名代课教师,只为能让村子里的孩子不辍学,尽我的能力使多数孩子都能接受更高的教育。”他的身份不高,也没有什么豪言壮语,他只是说,在多年之后,如果村子里能有越来越多的人能上学出去,他的努力也没算白废。他朴实的语言深深打动了我年轻的心,使我对教育事业有了新的认识。现在他早已经不当老师,但他说的话我经常能想起。

做“四有”好老师---那些年忘不了的人和事

2005年,我又认识了一个刚毕业的年轻人。这个浑身充满朝气和阳光的年轻人来自湖南一所大学,他也是湖南人。他毕业后报了西部志愿者,分配到黄渠桥镇团委。几个月后他到我们学校来当老师。有一次在办公室我问他,为什么不在镇上工作而来到学校?他说:“你看过《美丽的大脚》这部电影吗?”我说:“看过,那就是在我们宁夏同心拍摄的”。他说:“我在上大学时看过这部电影,我被电影中的场景震撼了。所以我大学毕业能有留在大城市的机会,但是我毅然选择来西部当志愿者,我就选择来到宁夏。我被分配到镇团委当副书记,这只是一个闲职,团委也没有多少工作,我觉得这样不符合我来宁夏的初衷,所以我要求来学校教书。”我说:“你想干什么工作?”他说:“我从小的理想就是当老师,我喜欢教师这个职业”。我的心灵有一次被感动了。说的多么好,只有喜欢教师这个职业才能热爱这份工作。志愿者是工作两年,但他要求多干一年,他在宁夏当了三年老师。直到现在,我们还经常联系,他现在依然坚守自己的理想,是一名教师。

2012年,我又认识了一个人,我们在一个办公室工作。这是一个刚满二十岁的姑娘,师范学院即将毕业来到我们学校实习。我们学校缺教师,她一来就让她上讲台代课。几个星期后,我发现她对工作非常敬业,而且和学生关系也处得很好,学生很喜欢上她的课。她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连学校一些老教师也比不上。有一次在办公室我问她:“马上要毕业了,你们现在的年轻人选择很多,不像我们那时候,只能服从组织分配,当一名老师。你以后有什么打算?”她说:“我当初选择上师范学院,就是想当一名老师。”我问:“为什么?”她说:“我喜欢那些小孩子,喜欢和他们在一起。”我又一次被感动了,只有喜欢孩子,才能当一名好老师。

我所提到的这几个人很普通,他们的名字即便说出来也没人知道。但是正是在我将近三十年的教育生涯中,有这些人对教育的执着时刻在感动着我。原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曾经说过:“中国大地上的事情是无穷无尽的,不要在乎一城一池的得失要执着。

一个国家的教育是由这些一个个具体的人构成,他由这些人创造并且决定。只有一个国家能够拥有那些能够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的人、能够为了自己的理想勇于付出的人、能够独立思考的人、能够不计较自己的得失为教育事业付出的人、能够拥有一颗真心献身教育事业的人,只有一个国家的教育事业拥有这样的头脑和灵魂,我们才能说为我们的教育事业骄傲。只有让这些有头脑有灵魂的人支撑起我们的教育事业,我们才能说我们有信心让教育事业的明天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