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天的故事里谱写教育华章

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主题征文

在春天的故事里谱写教育华章

在春天的故事里谱写教育华章

城西中学分校   祁洁雯  13934109694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的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雷,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啊。中国,中国,你展开了一幅百年的新画卷,捧出万紫千红的春天……”这首响彻大江南北的歌曲《春天的故事》,讲述了中国改革开放后的巨大变化。是啊,当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党的十八大、十九大胜利召开后,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中国的教育事业也得到了蓬勃发展。这让亲身感受教育发展变化的我怎能不心潮澎湃、激动万分呢?

犹记得小时候的我坐在泥坯的教室,土墙上刷上一层水泥涂上黑漆就是黑板,趴的是水泥板和砖块砌的桌子、坐的是自家搬得小板凳,晚上没有电灯,也没钱买蜡烛,就用废墨水瓶和螺丝自制的煤油灯照明,每天回到家都是俩黑鼻孔。学校不是寄宿制,无论是严寒还是酷暑,我们都要步行回家。当时师资队伍很缺乏,大多数的教师都是初中毕业的临时老师或民办教师,专业学校的少之又少。老师上课就是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材打天下,更没有什么练习册、习题集,凡是与课本不一致的习题都是老师写在黑板上,学生再抄下来做。学习的课本就是语文、算数,那时候没有固定的音乐课,我们最期盼的是“六一”儿童节,因为只有这个时候,校长才会吹着口琴教我们唱歌,更别说跳舞了。每次考试都是老师们自己刻蜡纸、自己油印,考完试后右手总是沾满油墨。那时候因为家里贫困,中途辍学的孩子很多,谁家的孩子能考上中专“吃皇粮、端上铁饭碗”真的是值得全村人羡慕和庆贺的事。那时的日子虽苦却充满乐趣。

当我从运城师范毕业成为老师时,看到的是用青砖蓝瓦盖得教室,透明的大玻璃窗户,黑板虽然还是用水泥做的,但远比我上学时要好很多,四周镶上了木边,很醒目。学生们坐的是木质的大桌凳,俩人一张,不用搬自家的了。每个教室四盏电灯,明晃晃亮晶晶,偶尔停电,用的也是白色的蜡烛。学校的师资队伍有了明显提高,虽然还有民办教师,但专业教师也越来越多。教师的教育资源也越来越丰富了。学生学习的课程不仅有语文、数学,还有历史、自然、音乐、体育等。音乐课上有脚踏风琴,体育课上还有一些简单的体育器材。课外活动还有老师教孩子们跳舞。“六一”儿童节是个盛大的节日,全乡镇的学生都在教办表演节目,所有的老师、家长都来观看,真是热闹非凡。那时的日子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觉得很快乐、很充实。

2014年均衡校验收,学校又是大变样。砖混结构的教学楼有三四层高,不仅坚固耐用,而且造型设计美观大方。铺上了地板的宿舍楼,学生自己动手布置打扫的宿舍温馨活泼、干净整洁,既保证了学生上下学路上的安全,又培养了学生的自立能力,还能促进学生们的情谊。每个教室都换上了防止光反射的黑板,装上了多媒体,现代化教育方式已普遍应用到平时的教学中。学生们一人一桌一凳,八盏亮晶晶的荧光灯,即使是晚上也亮如白昼。教师队伍越来越强大,师范生、大学生比比皆是。教师教学能力、个人素养越来越高。学校已按国家标准和要求开足开全课程,音乐器材、体育器材丰富多样,课外活动、兴趣小组、各种实验室、图书阅览室、微机室的设置,无一不保证并促进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为了使每个学生都能接受义务教育,解决贫困家庭孩子上学难的问题,国家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教科书免费、贫困生补助、午餐补助等。为了缩小城乡差距,均衡教育资源,使农村孩子也能享受到城市学校优越的教育资源、师资配备,国家又推出城乡教师交流、鼓励城市学校的教师下乡支教等系列措施。这些政策、措施无一不彰显着国家对教育的重视,无一不彰显着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以来,我国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而正是这些政策和措施极大地促进了永济的教育乃至中国的教育跨越式发展。此时的我们是幸运的更是幸福的。

一九七八到二零一八,四十年厉兵秣马,四十年沐风栉雨,四十年风雨兼程,中国从开始的仰望世界,到走向了引领世界的舞台中央。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四十年卧薪尝胆,四十年砥砺前行,四十年携手并进,中华民族挺起了脊梁,以崭新的面貌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中华儿女团结一心,艰苦奋斗,用热血和奉献,用拼搏和汗水,在神州大地织出了锦绣篇章。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看今朝,中华大地多绮秀。让我们在十九大精神的感召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让我们在春天的故事里,携手并肩,砥砺前行,谱写中国教育新的华章,开启下一个更加灿烂辉煌的四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