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农业论文通用多篇

农村农业论文通用多篇

农村农业论文 篇一

1.1吉林省生态资源基本状况

吉林省位于东北地区主要江河的上、中游地带。是国家首批生态省建设试点省份,拥有富饶的生态资源、生态环境以及资源禀赋较好。处于吉林省东部的长白山区自然及生态资源十分丰富,是中国著名的冷资源宝库。长白山不仅是世界优质矿泉水产地之一,还是全国闻名的黑木耳、林下人参、林蛙油等产品的重要产地。吉林中部松辽平原是世界主要黄金玉米带之一,西部科尔沁草原是中国著名的畜牧业之乡,草原质量好,发展草产业和畜牧业优势比较明显。省内流域面积在20km2以上的大小河流有1648条。水能资源98%分布在东部山区,有白山、红石、云峰、丰满等较大的水电站。全省共建成大型水库13座、中型水库85座、小型水库1300多座、塘坝5500多座,总库容298亿m3。吉林省森林资源也十分丰富,储量大,是国家林业资源重要省份之一。2008年,吉林省拥有林业用地面积达928.8万hm2,森林覆盖率为43.4%;全省活立木总蓄积8.9亿m3。2008年全省林业总产值达到538亿元,林业产值比前一年增长了76.9%。吉林省从东到西呈现东高西低的特点,东西走向自然形成长白山地原始森林地带、低山丘陵次生植被地带、松辽平原地带以及草原湿地4个重要生态区。生态环境呈现出系统性和多样性并同时具有可恢复性特点,保护比较完整。吉林省东部是中国生物物种基因宝库和林业产业基地,地位重要,水资源和矿泉水资源具有先天优势;吉林东部和中部天然次生林面积和人工林面积都很大,总体森林覆盖率比较高,水资源和矿产资源相当丰富;吉林中部地区地势平缓,多属于肥沃的黑土地,农田防护林工程早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开始了,体系健全,结构优化,环境承载能力大为改善;吉林省西部草原面积十分辽阔,湿地面积也比较大,地下水和过境水资源很丰富。吉林省境内拥有29个国家及省级自然保护区,占总面积的10.3%;此外,作为中国八大牧区之一草地资源丰富。全省草地面积584.2万hm2,其中可利用草地面积437.9万hm2,主要分在东部山区丘陵和西部草原。东部草地零散、产草量高;西部草场辽阔,集中连片,草质好,尤以盛产羊草驰名中外,是发展畜牧业的重要基地。

1.2吉林省生态农业建设成效

吉林省生态农业建设开始于90年代初期。经过十几年的艰苦努力,全省的生态农业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到目前为止,全省已建立了部级生态农业试点县5个,生态试点村100个。国家第一批生态农业示范县扶余、德惠和吉林市已经通过国家验收。第二批大安、九台生态示范县的生态农业建设进展顺利。目前,全省生态农业建设覆盖面积超过133.33万hm2,试点区粮食总产较以前增长16%,单位面积产量增长10%以上,人均收入也有了不同程度地提高。通过“十年绿化吉林大地”、封山育林、三北防护林建设和将25度以上坡耕地还林还草等措施,全省综合森林覆盖率由38%提高到42%以上,比80年代初期的35.9%提高了6.3个百分点。人工种草和改良退化草原面积达45.9万hm2,草原“三化”加重的趋势有所减缓。水资源保护力度加快,主要江河干流污染物化学耗氧量平均值与90年代初持平,农业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初步得到控制。到2006年末,全省认证的绿色农产品达1766个(其中有机175个、绿色442个、无公害1149个),绿色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2%以上的目标。全省陆续打造了“泉阳泉”矿泉水、“查干湖”分割鱼、“皓月”牛肉等一批知名品牌,得到国内外市场的认可。实践证明,生态农业建设对改善吉林省农村生态环境、优化农业生态系统结构、防止水土流失和提高地力、增强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提高农产品质量、提高农民收入和推进新农村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2吉林省新农村建设的村庄状态

3吉林省生态农业发展建议

吉林省的生态环境与地理分布具有明显不同的区域性特点,西部地区牧草资源禀赋好,最适宜发展以畜牧业小区为主的农牧兼业型农村社区;东部地区森林资源禀赋好,最适合发展林下人参等特色农业;中部地区土质资源禀赋好,最适合发展以效益农业和循环农业为主的农村社区。这是根据吉林省的资源分布特点作出的农村生态发展的总体建议。根据吉林省生态条件的结构特点,西部地区适合发展节水农业和草地秸秆畜牧业。吉林省西部地区属于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盐化、碱化、沙化、干旱和草原衰退十分明显,因此,建议吉林西部地区在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指导下,制定调整农业内部产业结构,保护性恢复草地植被,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治理盐碱地并合理开发当地生态农业资源,这是这一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为了缓解这一状况,2008年,吉林省落实草原承包面积133万hm2,占可利用面积的35.7%。恢复治理“三化”草原面积3.62万hm2,因地制宜新增种草面积6.5万hm2,完成改良草原面积4.3万hm2,落实保护性草原围栏面积3.5万hm2,发展牧草种子基地0.032万hm2。地方政府政策性规定草原禁牧面积52万hm2、季节性休牧面积达到了84.7万hm2。西部地区保护和恢复了43%的“三化”草地,植被平均覆盖率提高到了76.1%。牧草总产量提高到了152.97万t。农村社区落实专用饲料种植面积33.08万hm2。牧业小区联合种粮大户收集秸秆饲料总产量提高到了2092.49万t。新建青贮窖7553个,新增容积37万m3,累计保留青贮窖33.2万个,累计保留容积781.3万m3。粗饲料开发成效显著,秸秆等粗饲料加工企业发展到100家、规模养殖场(小区)发展到2700个、规模养殖户发展到1.1万个。每年用作饲料的玉米秸秆达到697.5万t,占秸秆总产量的31.4%。秸秆变饲料,大大缓解了秸秆焚烧带来的污染和粉尘侵害。吉林省中部平原地区,黑土地面积大,土质肥沃,适合发展科技型的优质高效农业。这一地区是吉林省商品粮生产的核心地区,发展科技型效益农业、以农养畜型畜牧业是本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向。

结合吉林省新农村建设的生产发展和村容整洁目标,吉林省德惠市紧密依靠当地饲料、秸秆和饲草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畜牧业。立足于资源优势,依托龙头企业,实施产、加、销一条龙,农工贸一体化战略,促进县域经济和农产品产业化的发展,并以公司加农户的模式,形成了“鸡、牛、猪”过腹还田的良性循环,农、牧、加结合型生态农业模式。吉林省扶余县每年利用秸秆养牛达15万头,羊20万只,仅黄牛每年就消耗秸秆45万t,占全县秸秆总量的28%;利用0.633万hm2水面发展养鱼110万尾,全县30%以上的鸡粪用于养鱼、喂猪,延长了食物链,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吉林市果树场用生产玉米酒精的废弃物进行副产品加工利用,每年除了生产3000t的玉米酒精外,还获得玉米脐油2.49万kg,玉米脐饼40.48万kg,干酒糟396万kg,回收二氧化碳150万kg,日产沼气3000m3。沼液经过三级氧化后用于浇灌果树,年增产水果21万kg,增加利润100多万元。同时一些中部地区农村积极发展生物质能源作物—甜高粱。甜高粱是粒用高粱的一个变种,是优良的饲料,也是生产酒精的优质原料。与其他能够生产酒精的能源作物相比,甜高粱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据测算,农户种植甜高粱每公顷可比玉米多收入2250~3000元,用甜高粱茎秆为原料制取燃料乙醇比用玉米生产燃料乙醇可降低成本500元左右,效益显著。吉林省每年产出玉米秸秆约3000万t,其基本用途一是作饲料,一是作燃料,二是还田。玉米秸秆要一半用于饲料就相当于几百万公顷草原的产草量;一半用于作燃料能解决几百万户的燃料问题。如果利用粪便、秸秆等废弃物发展沼气不仅可以改善农村卫生环境而且可以促进高效农业、有机农业的发展。国内外经验表明,生态优势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有效保证,能够增强农业发展后劲。农业科技推广应用领域不断拓展,推动了农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目前吉林省农业科技贡献率已经达到50%左右,比2002年提高3个百分点,高于全国2个百分点。玉米、水稻、大豆等核心粮食作物的良种普及率达到100%,畜禽类良种普及率达到95%以上。西部地区玉米等产业增产增收技术得到推广,连续3年重点推广了生物防治玉米螟、农区统一灭鼠和测土配方施肥3项重大增产增收技术,落实到农户的补贴资金7500万元,推广面积达到1亿亩,增加了全省的粮食产量。

在生产发展的新农村建设思路指导下,重点推广玉米大双覆、旱作农业和节水灌溉等40项组装配套技术。建设良种、科技、机械、栽培、管理等农业示范区、示范场、示范园2787个,示范效果明显,深受农户及社区的欢迎。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使全省玉米、水稻等主要粮食作物机械化水平达到47%,农业机械综合作业率达到42%以上。从新农村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的客观需要出发,循环农业的生态效益十分明显,是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的方向,是建设美丽乡村、实现新农村建设村容整洁目标的有效途径。吉林省东部山区特产资源丰富,最适合发展生态农业。东部山区野生经济动植物资源的条件好,这是发展生态型立体农业的基础。据统计,长白山自然保护区范围内的野生动植物实物产品市场中,中药材和其他林副产品占80%左右。这就为搞好野生经济动植物驯养与栽培研究奠定了资源基础,同时也为野生经济动植物驯养与栽培基地建设创造了先决条件。从发展思路看,一方面保障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生物资源的资金投入,另一方面需要保障生物资源研究的项目与科技投入,更要研究各种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途径和方法。中国是药用人参的发祥地,人参产量占世界产量的80%。吉林省是全世界著名的人参主产区,主要集中在东部长白山区的长白、抚松、靖宇、集安、汪清、安图、敦化、珲春等8个县市。2004年,全省人参种植面积达到4200万m2,西洋参栽培面积达到800万m2,林下参种植面积达1.6万hm2。当年鲜参总产量1.5万t,约占全国的89%,占世界的71%,实现产值6.5亿元;产出西洋参干品约1000t,产值约1.5亿元,占全国的80%。人参和西洋参的总面积达到5000万m2,成了国内外远近闻名的人参之乡。

农村经济论文 篇二

对于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中国学者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方面均有所描述。部分学者从农村居民收入的角度出发,研究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对农民收入的影响。谭燕芝通过实证分析提出,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对农民收入水平的影响不显著,〔1〕但华志远通过协整分析发现,农村贷款的增加能够有效地促进农民收入增长,而农村居民储蓄的提高则起到抑制作用。〔2〕在探究中国农村经济增长与农村金融发展之间的关系方面,谢琼认为,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政府主导特征导致农村金融规模的扩张对农村经济的发展有着负向影响,〔3〕而赵洪丹则认为,农村经济发展对农村金融规模和农村金融效率均具有负面效应。〔4〕在区域层面,赵洪丹等通过分析认为,长春市农村金融严重抑制了农村经济发展,〔5〕但刘荣刚通过对山东省农村经济和金融数据的实证分析后提出,农村金融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金融深化水平则呈现反向作用。〔6〕此外,还有部分学者通过研究国外农村金融体系对农村经济的支撑作用,提出中国农村金融发展值得借鉴的地方。郑良芳认为,美国在政府农贷机构、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合作系统的合理分工值得中国借鉴,〔7〕张坚则以印度农村金融改革为例,提出中国应扩大农村金融机构分布、发展农业保险和加强农村金融法规建设。〔8〕综上所述,中国学者均认为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并且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但整体归纳后可以发现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在研究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村金融发展之间的关系上,通常以农村经济总量或农业经济增长指标代替经济发展指标,而单一指标不能全面描述农村经济发展情况。第二,对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村金融发展之间关系的实证分析结果不一致,对二者的相互作用有着较大的分歧。第三,对农村经济转型的农村金融支持研究文献极少。基于上述问题,本文拟从农村金融深化水平、金融效率水平和金融结构三个角度描述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状况;从农村经济发展、农村民生改善、农业政策支持、农业现代化水平、城乡协调发展等多角度出发,提取农村经济发展指标。在此基础上,建立农村经济转型指标与金融发展指标的实证分析模型,考察农村经济转型与农村金融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为农村经济转型的金融支持提出合理的政策建议。

二、实证分析框架

基于上文的分析,本文的实证研究框架主要分以下两个方面:首先,运用因子分析方法提取农村经济转型指标。从经济发展水平、农村民生改善、农村政策支持、农业现代化水平、城乡协调发展五个方面设定指标,指标的选取原则主要是依据中国农村经济改革政策制度着力点和前人的农村经济发展评价体系研究,最终获得农村经济转型综合指标。然后,运用VAR模型分析中国农村经济转型与农村金融发展之间的关系。一方面,从农村金融深化水平、金融效率水平和金融结构三个方面构建农村金融发展指标;另一方面,通过Granger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方差分解等实证分析方法描述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转型的支持状况,考察农村金融深化指标、农村金融效率指标和农村金融结构指标对经济转型的作用及影响程度。1.指标设定在充分考虑相关指标代表性以及数据可得性的基础上,将以三级指标体系构建中国农村经济转型指标。在中国农村金融发展指标的选取上,主要参考Beck和Levine〔9〕对金融发展指标的归纳总结,并结合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实际情况,选取了金融深化指标(FIN-SIZ)、金融效率指标(FIN-EFI)和金融结构指标(FIN-STR)。农村金融结构指标为农村非正式金融信贷规模与农村贷款余额之比。阮素梅通过研究界定中国农村非正规金融表现为农村居民个人之间、个人(含私营企业)与民间金融组织之间的货币型借款融资,〔10〕李海峰在分析中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形成逻辑中指出,农村非正式金融市场的资金需求主要用于固定资产投资上,并以农业部农村固定观察点调查数据为依据提出以农村居民个人固定资产投资的68.37%估算农村非正式金融规模。〔11〕本文对农村非正式金融信贷规模采取同样做法。2.数据来源本文的数据包括基础数据和分析数据,基础数据采用1992年~2012年的年度数据,数据来源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金融统计年鉴》和《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为能够综合反映中国农村经济转型情况,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方法提取中国农村经济转型指标。由于本文主要研究中国农村经济转型的金融支持作用,所以对农村经济转型指标的因子分析过程将不详细赘述。中国农村经济转型指标(ET)的因子分析结果为:通过因子分析最终提取了一个公共因子,即农村经济转型指标(ET),累计可解释14个三级指标中82%的变动情况;计算得到的检验结果显示,KMO值为0.836>0.5,Bartlett值为595.91,P值趋近于0,说明提取的公共因子是具有代表性的。所以,中国农村经济转型指标最终构建为一个变量,该变量可有效代表中国农村经济转型数据。

三、实证分析

1.平稳性检验

对中国农村经济转型指标和农村金融发展指标(农村金融深化指标、农村金融效率指标、农村金融结构指标)的ADF检验结果显示,在5%的显著水平上,ET、FIN-SIZ、FIN-EFI和FIN-STR均为非平稳变量,经一阶差分处理后,所有变量均为平稳序列,表明ET、FIN-SIZ、FIN-EFI和FIN-STR为一阶单整序列。

2.Jonhamson协整检验

利用Jonhamson协整检验判断各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考察各变量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在5%的置信水平下,对农村经济转型指标、农村金融深化指标、农村金融效率指标、农村金融结构指标的Jonhamson协整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从表3可以看出,在5%的显著水平上,变量之间存在3个协整关系,可以确定农村经济转型指标、农村金融深化指标、农村金融效率指标、农村金融结构指标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

3.VAR模型估计

利用VAR模型考察ET和FIN-SIZ、FIN-EF、FIN-STR之间的短期动态关系,通过检验确定最优滞后阶数为2,结合AR根的倒数图表显示,所有单位根的倒数均在单位圆内,确保了模型满足稳定性条件。回归结果为:ET=-0.187813+0.81881ET(-1)-0.264079ET(-2)+0.059254FINSIZ(-1)+0.131494FINSIZ(-2)+0.075454FINEFI(-1)-0.177456FINEFI(-2)-0.267143FINSTR(-1)+0.460685FINSTR(-2)(1)通过对回归结果的显著性检验显示,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FIN-SIZ、FIN-EF和FIN-STR的第1滞后项均通过检验,FIN-EF和FIN-STR的第2滞后项未通过检验,说明上述三个变量的短期变动会引起农村经济转型水平的波动,但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对农村经济转型水平的影响程度和作用方向上存在差别,这与中国农村金融和经济发展不平衡、金融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有很大关系。

4.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在确定了各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的前提下,本文利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经济转型与金融发展之间的因果关系及其相互影响的方向。表4为农村经济转型指标与农村金融深化指标、农村金融效率指标、农村金融结构指标因果关系检验结果。从表4可以看出,在5%的显著水平下,农村金融深化指标、农村金融效率指标、农村金融结构指标是农村经济转型的Granger原因,农村经济转型水平是农村金融效率水平的Granger原因,说明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对农村经济转型有着显著的影响。

5.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本文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分析,描述三个农村金融发展指标与农村经济转型指标的动态关系。农村金融深化水平的波动对农村经济转型有着显著性影响。当对农村金融深化指标施加一个冲击后,农村经济转型指标从第1期开始迅速攀升,在第5期冲击效应达到峰值,此后冲击效应减弱并最终趋于平稳。这说明以农村存贷款余额、农业保险保费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衡量的农村金融深化指标对农村经济转型有着显著的正向作用。农村存贷款余额和农业保险保费的增加,一方面反映了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农村的消费和投资水平,生产性投资水平的提高无疑会带动农村经济转型水平的优化。农村金融效率水平的波动对农村经济转型的影响并不显著。当对农村金融效率指标施加一个冲击后,农村经济转型指标在第2期迅速达到峰值,在第3期达到负向峰值,并且这种波动反应极小,最终冲击效应逐步减弱并趋于0。实证结果说明,由农村贷款余额和农村存款余额之比表示的农村金融效率水平对农村经济转型水平的影响并不显著。这反映了中国农村金融体系单一、农村金融机构业务种类单一和农村金融机构资源配置能力效率低的问题,农村金融机构在面向农村农户和乡镇企业的资金需求时,仍然以传统存贷业务为主,〔12〕金融产品多样性严重不足,并且在资金配置上,农村金融机构为满足风险性和盈利性原则,致使农村信贷资金大量流出,弱化了农村金融机构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作用。农村金融结构水平的波动对农村经济转型有着显著性影响。当对农村金融结构指标施加一个冲击后,农村经济转型指标在第6期达到负向峰值,然后逐渐上升并趋于平稳。农村非正式金融的发展在法制建设上仍不完善,目前农村非正式金融的发展是以缺乏有效监控和牺牲风险控制为前提的,〔13〕导致农村居民和乡镇企业的融资成本上升和风险不可控,对农村经济发展会造成负面影响。从图3也可以看出,农村金融结构指标对农村经济转型的影响一直都是负向的。

6.方差分解

方差分解方法可分析每一个结构冲击对内生变量变化的贡献度,进一步评价不同结构冲击的重要性。图4是基于VAR模型的方差分解结果。

四、结论

农村经济论文 篇三

1.1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不高,思想观念、生活方式落后在国家实施免除农村中小学学生学杂费之前,有很多农村学生因交不起学杂费而失学、辍学,导致部分农民科学文化水平不高,接受科技能力不强,劳动素质低下,直接影响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还有不少农民思想观念、生活方式落后,封建思想、迷信思想、小农经济思想严重,有不少陈规陋习和不良的生活习性,比如:、酗酒、不讲卫生、参加封建迷信活动等。

1.2农村基础设施薄弱,生产生活条件差,发展受制约。虽然近几年国家花了不少资金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但由于农村幅员辽阔,历史欠帐太多,国家投资相对有限,农村的基础设施总的来说还比较薄弱,目前还有相当一部份农村的农业生产生活条件并未得到根本改善,比如没有排灌设施、防洪设施、水土保护设施、田间道路设施等,农业生产在很大程度上还依赖于自然气候条件,抗御干旱、洪涝、冰雹、大风等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比较脆弱;部份山区农村,至今还存在着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人畜饮水困难等问题,不同程度地制约着农村的发展。

1.3农业生产方式落后由于各种原因,农村的农业生产方式还不算先进,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率不高,农业机械化、自动化普及程度较低,不少地方的农民至今仍然依靠传统的耕作方式进行农业生产,使用的农业生产工具仍然以传统的锄头、镰刀、犁、耙、箩筐为主,较少使用农业机械化。还有部分农民至今没有掌握已经推广多年的常规农业生产技术,比如水稻稻瘟病的防治技术,水稻规范化栽培技术等。农村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造成农业生产效率低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不高,农民增长受限制。

1.4农村产业结构需要调整。由于受传统产业结构惯性思维的影响等。现阶段农村的产业结构仍以第一产业为主,第二、三产业所占比例较小。第一产业以农业种植业为主,林业、渔业等产业所占比例较小。农业又以粮食作物为主,经济作物所占比例较小。如果不对农村经济结构作出必要的调整,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农业资源的全面、合理开发将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1.5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缓慢。农村农民由于受小农经济思想影响等因素,对市场经济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缺乏市场观念、竞争观念、价值观念,在生产安排上,一般都是以传统的方式进行生产,较少考虑市场的需求以及市场的变化,进入市场流通领域的农产品无论在数量上和种类上都相对有限,且市场竞争力不强。另外,市场体系不健全,发育滞后,不能适应农产品流通的要求。目前,有不少地方农村乡镇只有零星、分散的初级农贸市场,农副产品流通仍然以提篮小卖、小推、小贩式的分散营销为主。市场经济发展缓慢,是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又一个因素。

2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对策

农村论文 篇四

(一)农村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

农村是由村来为基础来进行经济的治理的,在村财务管理中财务管理部门普遍存在着缺失,往往由一人身兼财务管理部门的多个职位,这造成了村财务管理的严重问题,将财务权利与财务审核集中在一个人或几个人身上,违背了财务管理的原则。

(二)财会人员素质问题

农村财务中的会计基础是影响财务管理水平的重要因素,会计基础主要是指会计人员的基础知识、核算能力以及会计人员的素质,这些能力的不足会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安全隐患得不到发现等问题。农村财会人员的会计水平基本上偏低,操作的随意性很容易带来各种问题。因此,在农村管理过程中,应该注重财务工作人员的素质培养,以提高农村财务工作的有效性以及准确性。

(三)财务监督机制不健全

财务监督是保证财务信息真实完整的关键手段,在当前的农村财务管理中,财务管理部门的组织结构较为简单,财务审核机制也十分宽松,在农村财务管理机制运行的过程中,财务信息虚假的现象十分常见,财务违纪的现象总是得不到解决,农村财务监督力度明显不足。在农村的财务管理单位中,会计核查以及会计监督工作往往是混在一起的,这就使会计监督人员及核算人员的职能得不到全面的发挥。此外,会计监督的责任感落实也是制约会计监督作用发挥的重要方面,很大一部分的会计人员的自我监督没有做好,会计的合格性得不到保证。所以,会计人员的责任感培养也很重要

(四)会计基础工作的不足

虽然我国有制度对农村的会计核算进行规范,但是,制度不可能将现实当中的所有问题考虑全面,会不可避免地发生与现实脱节的情况。此外,近年来我国的会计制度正在逐步与国际进行接轨,原先的农村会计准则渐渐的不适应时展要求,会计制度需要不断地完善。我国的农村在实际工作中普遍运用的是现金收付的会计核算制度,在这种制度当中,所有的经济业务处理都是以现金收付的实际值来确定的,因此,在基础计算的过程中不论是否出现了需要补偿的现金流动,都直接当作应急费来处理;在现金支付中,只要是本期的现金流动,不论是否出现了不在本期中的现象都应该计入本期中。现金支付制度虽然能够更加直观地反映现金流,但是它却不能够反映农村的结算以及盈余,导致了某种程度上的会计核算信息缺失。

二、农村财务管理的发展对策

财务管理的效果会极大的影响到农村整体经济的发展,对农村的未来有着深远的影响,针对农村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一些建议。

(一)建立健全农村财务管理体制

农村财务管理机制一直处于相对缺失的状态,在农村财务管理的发展过程中,可以将农村的特性考虑进来,形成村级经济的财务管理制度。在组织结构上,财务管理可以由上级机构代为管理,例如乡镇财务部门。这样的管理模式可以有效地避免农村财务管理中人员素质、意识方面的问题,避免财务管理制度缺失带来的管理漏洞,能够有效地提高农村财务管理的水平,降低农村财务管理形成的成本,将农村财务信息管理统一化。此外,这样的模式还能够实现财务上的管控权利的分离,提高农村财务管理的独立性,使村民对财务的参与性得到提高,从而加强农村经济的财务监督。

(二)提升农村财务管理工作者的素质

财务人员的素质提高了,农村财务管理水平才能够适应时展的需要,才能够解决当前农村会计人员业务水平低、业务工作适应难的问题。所以,农村要自觉地组织员工进行学习,使农村的财务工作人员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以及业务水平,让他们掌握过硬的本领,具有扎实的会计知识以及娴熟的会计技能。

(三)强化农村的财务监督

农村应该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实现良好的内部控制。应该设置专门的内部控制部门,实现对农村财务活动的监督和管理,通过相分离的职责实现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的分离。同时,农村还应该做出对财务活动的全过程监督,做到事前、事中、事后的全程管理,真正地发挥内部控制机制的作用。应该使部门之间、上下级之间互相监督,推动农村的管理进步。此外,农村还应该尽量地借助外部监督力量,用社会监督的力量来提升农村内部的管理质量,促进农村会计核算能力的提高,弥补内部监督的不足,实现农村的有效管理。

三、结束语

农村农业论文 篇五

论文摘要探讨了现代农村建设中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与推广战略,从加强农技培训、进行技术组装、抓好示范典型、加强基础建设和有效行使政府职能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实施对策。

目前我国的农业科技成果中存在着一种矛盾现象:一方面,农业科技成果的总量很大,据统计,我国每年产生6000多项农业科技成果;另一方面,真正运用于生产,产生实际经济效益的科技成果很少。世界发达国家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在65%~85%之间,而我国仅为30%~40%;世界发达国家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60%~80%,而我国只有42%,这说明我国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与推广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现代农业的科技推广不是靠农业技术人员向农民说教,而是通过示范使农民购买作为科技载体的产品(种子、肥料、农药、农膜等)以及把新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农民依靠多项新技术新产品组装生产,实现高产高效低成本,其中政府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1开展农技培训,优化科技成果的转化

开展农技培训,要从以下几方面展开:一是加强农技培训中心建设,各市县要组建一定数量的培训中心,让这些培训中心成为培训农民学习农业科技和文化知识的大学校;二是开展科普之春、科技之夏、科技之秋等活动,分别在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利用农闲时间对农民进行科技培训,把科技致富能手组织起来,组成科技致富大王讲师团到各地进行科技致富宣传,使农民在亲身体验、现身说法中受到教育;三是推广绿色证书制度,通过培训合格后取得农民技术员职称,使这些农民成为农业生产的技术骨干和转化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新技术、培育和选用良种、防治病虫害及技术咨询的带头人;四是实行农民职业规范化教育,以农村职业技术学校、农业广播学校、实行3+1体制的普通中学和各类技术培训中心为阵地,对农民进行较系统的培训,使农民职业教育经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五是结合实施星火计划培训人才,优先考虑星火计划的实施,按计划要求的内容进行专题讲座。

2进行技术组装,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的综合效益

技术组装重点是从2个方面入手。一是围绕粮食(水稻、大豆、玉米)、畜牧(牛、猪)、水产(中小水面)、优势特产资源和生物技术等重点领域进行攻关,使其形成规模效益。例如在农作物新品种方面,围绕水稻、大豆、玉米三大优势作物,产前、产中、产后的一些关键技术(如耕作方法、病虫害防治)开展系列攻关,取得像水稻大棚盘育、水稻育苗床土调酸综合技术、盐碱地种稻技术、大豆综合丰产技术、玉米早熟丰产综合技术、玉米抗旱保苗技术、玉米大面积机械化综合高产技术和赤眼蜂、黑光灯防治玉米暝等一大批科技成果,初步建立起与生产条件相适应的耕作栽培技术以及与病虫害防治的配套技术。二是合理组装,全力组织推广。把各单项技术组装起来,有组织、有计划地加以大力推广。

3积极抓好典型示范,培育科技成果转化的辐射源

在农业科技示范工作中,重点抓“三区”建设。一是高效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在主要产粮区和城市郊区以乡、镇为单位建立有代表性的高效农业科技示范园,通过完善组织机构,实事求是地制定切实可行的园区建设发展规划和与之相配套的优惠政策,积极组织对园区的科技培训,大力转化推广先进成熟的科技成果,强化组织、协调指导和管理,使之迅速成长和发展起来。二是重点建设几个星火技术密集区。星火技术密集区是科技成果推广的基地,能够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例如吉林省梨树县,自建立星火技术密集区以来,连续几年实施了以转化推广玉米丰产、耐密型玉米高产、工业应用的良种玉米栽培、米麦间作及长白杂交瘦肉型新猪种、四良四改、塑料棚舍北方全年养猪等农业科技成果的星火计划项目,产生了巨大的示范效应。三是农业综合开发科技示范区。把农业综合开发科技示范区和农业生态区结合在一起、健全技术体系与技术经济体系。结果显示:示范区内农民纯收入比辐射圈内的农民同期年平均增长60%;示范区内粮食每年增长1749kg/hm2,比全省同期增产1050kg/hm2,提高了60%以上。4切实加强基础建设,疏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渠道

基础建设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①建立农技推广组织机构,形成以省为主渠道,以市为重点,以乡为骨干,以村为基础,以民间科技组织为补充的农技推广网络和以农业站、畜牧站、园艺特产站、农机站、林业站、经营站、水利站等为主体的横向网络的农技推广组织体系。②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搞好农业成果推广的全程服务,最大限度地提高成果转化的有效性,促进科技成果向规模化、产业化方面发展。例如,为了转化肉食鸡高产综合配套技术这项科技成果,在养鸡的重点乡成立科技服务公司,对养鸡行业进行全过程服务,做到“七统一到户”,即统一贷款到户、统一送雏到户、统一送料到户、统一培训到户、统一防疫到户、统一回收到户、统一结算到户。③抓科技情报信息系统建设、举办科技成果展示会、召开成果转化交流会、大力宣传科技成果等4个方面,疏通信息渠道,把科技信息尽快送到农民那里。④从3个渠道促进科技人员与农民的结合。一是以农业科技人员为核心建立农业专业研究会和农民技术协会;二是采取“四包一挂”的形式,即包技术、包产量、包效益、包赔尝实行责权利挂钩;三是以省内大专院校、科研单位为骨干组成的科技服务小分队,在农业生产的关键季节到农村去搞技术讲座,现场传播技术知识。

5有效行使政府职能,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

5.1强化决策系统的科技意识

要在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方面有所作为,地方各级政府要坚持把这项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努力强化决策系统的科技总识。一是成立科技与经济结合的领导小组,二是建立科技进步工作的考核制度,三是积极选派科技副职。

5.2制定优惠政策

要充分调动广大科技人员和科研、推广单位投身于农村科技事业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地方政府要结合本省本地情况制定各种政策文件,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

农村农业论文 篇六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50年过去了。在这半个世纪中,中国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最令人瞩目的成就是,中国的农业和农村所发生的巨变。

众所周知,中国农业历史悠久,以精耕细作为特征的传统农业,养育了中华民族和中国古代的灿烂文明。但近二三百年来,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下,农业和农村长期停滞和衰落。至20世纪40年代,中国农业不仅远远落后于经济发达国家的现代农业,而且国内民不聊生,农村凋敝,绝大多数农民挣扎在死亡线上。

新中国成立,为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开阔了宽广的道路,并已实现了两次伟大的历史转折。第一次大转折从1949年到1978年,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农业和农村演变为社会主义的农业和农村。尽管在前进的道路上出现过挫折与失误,但中国农业和农村仍在各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就。第二次大转折是1979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根据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理论,坚持改革开放,中国农业和农村获得了更为突出的进展,发生了历史性变化。概括起来,这些变化有:

(一)农业持续高速增长,摆脱了农产品长期严重短缺的困境

中国人口众多,农业生产力水平较低,长期以来存在农产品供给困难,严重地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1979年以来,由于农业持续、高速地增长,这种局面已基本改观。我国农业总产值指数(不含农村非农产业,按可比价格计算)如表1。

(二)农村非农产业发展,农村经济走向全面繁荣

在农业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中国农村发生另一个巨大变化,即农民从事工业、建筑业、运输业、商业等,非农产业兴起。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民创办了各类乡镇企业,大大改变了农村经济面貌,甚至改变了中国的经济格局。

农村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农村非农产业比重日益增加。早在1987年,农村非产业产值已超过农业产值,现在农村工业已经成为农村主要产业(参见表4)。

农村非产业尤其是乡镇企业的发展,对农业以及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从1978年至1997年,乡镇企业补农建农资金累计大1580亿元。1997年,乡镇企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4,占农村社会增加值的2/3,农民收入的1/3来自乡镇企业,乡镇企业增加值占全国工业增加值的45%,占全国出口创汇的38%。可以说,农村经济已成为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

(三)农民基本上摆脱贫困,走向小康

旧中国农民绝大多数处在饥寒交迫的困境。新中国成立后,农民收入与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农民收入有了较大提高。农民人均年纯收入1978年为134元,1997年已增至2090元,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平均年递增6%以上。其中,来自非农产业的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从15%提高到约40%。农民的消费结构也开始发生变化。恩格尔系数从67.7%降为55%,农民的住房、衣着、日用品消费、耐用品消费、文化教育、医疗和储蓄水平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9亿农民绝大多数已解决了历史遗留的温饱问题,已达到或接近达到小康水平。在普遍提高农民收入的同时,政府一方面允许少数人和地区首先富裕起来。1997年人均年纯收入在2500元以上的农户约占总农户的30%以上,其中超过5000元的约占5%。另一方面,政府以更大的注意力集中解决贫困问题。农村贫困人口已从1978年的占26%降为占州,至2000年,可以基本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这无论在中国历史上,还是在世界范围内,都是一个巨大的成就。

(四)巳经初步形成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农业和农村的发展道路新中国成立后,取得的胜利,开始了建设社会主义农业和农村的伟大历史进程。经过农业合作化,在1956年基本建成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农业制度。但是,由于当时在很大程度上照搬了原苏联的办法,并受当时“左”的思潮的严重影响,过急的合作化以及错误地实行了农村制度,曾经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并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指引下,中国已经初步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农业和农村的发展道路,其基本点是:①始终把农业放在国民经济发展的首位;②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③废除,实行土地集体所有,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④坚持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在农村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⑤坚持以劳动所得为主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6)坚持科教兴农;(7)坚持对外开放,引导农业逐步走向国际化;(8)坚持农业可持续发展,改善生产条件,保护生态环境;(9)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尊重农民的民主权利;(10)以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新农业和新农村为伟大奋斗目标,并分步骤予以实施。

正是依靠了上述基本点,中国才取得了农业和农村各项事业的巨大成就,并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但是,应该看到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农村还不发达,离建成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农业和农村的宏伟目标还有很大的距离。为此,我们要在坚持已有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研究新情况、新问题,开拓新思路。

二、发展新阶段

经过建国后5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的发展,我国农业和农材的发展正进入一个新阶段。这个新阶段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一)农业和农村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发生了重大变化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已经明显下降(1952年为50.5%,1978年为28.1%,1997年为18.7%),而且将继续下降。这反映了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已取得了显著进步。这种状况从表面上看,似乎是农业重要性在弱化。实际上,这标志我国已从工业化初期阶段进入中期阶段。在这个阶段,农业与国民经济的关联度日趋紧密。在工业化初期,农业的主要作用是供给农产品和为工业化积累资金,农业基本上是封闭或半封闭的自我循环系统。现在的情况有了很大不同,农业已成为日益开放的系统,与国民经济各个部门有了日益紧密的联系,它们之间结成为相互关联、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的共存关系。在这个新阶段,轻视了农业,走片面工业化道路,将会带来极其严重的后果。从农村经济看,农村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可能持续增加,它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决定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总之,新阶段的特点是从工业和农业、城市和乡村的二元结构正逐步向一元结构转化。这也是中国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待色。

(二)农业和农村经济正走进世界经济

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正在加速。在过去的50年、特别是前30年,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由于多种原因,与世界经济基本上是隔离的,相互影响较小,但这又是导致我国农业和农村落后的重要原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开始与世界经济发生联系,这种联系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的发展。现在,农业和乡镇企业都日益需要开拓国际市场,国际市场的变化对我国农业和农村的影响已越来越大。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谈判已处在关键时刻,加入该组织预期为时不远。一旦加入,农业和农村经济将面临国际化的新环境,机遇与挑战并存,中国的农业和农村必须尽快适应这种新形势。

(三)农产品供求关系发生重大质变

由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我国农产品长期供给短缺的历史已基本结束。现在的情况是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很多农产品还经常出现“卖难”的现象,农产品由卖方市场转化为买方市场。在短缺时期,农业发展主要受资源约束,现在已转变为主要受市场需求的制约。这就是说,我国农业已经达到能够稳定地解决国民温饱的水平。所以,农业不能再单纯以追求数量增长为目标,必须把农产品的质量和效益提高到突出的重要的地位,才能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但在明确上述变化的同时,我们还必须清醒地看到,从长期看,从人口的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看,农产品总量还必须继续增长,以避免再次陷入短缺的困难。资源的约束仍然是农业发展的严重的限制因素,不能掉以轻心。所以在新阶段,农业处于市场制约和资源制约的双重压力下,农业的发展要以效益为中心,力争高产、优质和高效。

(四)农业产业结构进人重大调整、优化时期

在短缺时期,我们在资源配置上不得不把主要力量集中在粮食生产上,以满足全国各地区的粮食需求,但其负面影响是难以做到资源的合理配置。随着粮食的增产,农业中多种经营已经有了较大发展。现在,较普遍出现的农产品市场需求不足,为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供了大好时机。这就是农业产业化在我国大发展的背景。所以在新阶段,以市场机制为基础,农业将从传统的农业生产转化为现代产业体系。农业中水平方向的分工分业、农业专业化将迅速发展,农业中垂直方向的分工分业,包括产前、特别是产后的社会分工也将迅速发展,从而形成产供销、农工商一体化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新体系。

(五)农村非农化的重大转折

农村非农化趋势在过去的20年间已经引起了农村的巨变,在新时期将进一步发生深刻的变化:①农村二、三产业将进一步成为农村经济的主体,农业的比重将进一步下降;②农村工业将进一步发展,传统的增长方式将日益退居次要地位,农村工业结构与布局,要根据新形势做更为深刻的调整与优化;农村工业化要扩展到中、西部等经济不发达地区;③农村非农化必将引发农村的城市化;④农村就业结构方面,农业劳动力从相对减少,日益发展成为绝对减少;⑤农民的内涵将日益由农业人口与农村非农人口所组成,后者的比重将日趋增加。

(六)科技进步在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加强

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是制度的创新和政策的调整,以及资源投入的增加。毫无疑问,后两者在新时期仍将成为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的因素,但主要的推动将日益依赖于科技的进步。无论是农产品数量的增加、质量的改进和效益的提高,也无论是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和调整,都将主要取决于科技的进步。政策和资源的投入,也必然要根据科技进步的需要进行方向和结构的调整。

(七)增加农民收人是新时期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战略任务

增加农民收入历来是我们的目标。但在以往,农民收入主要是改善农民的生活和福利问题,现在不同了,农民收入已经日益关系到农业和农村能否顺利发展,以及关系到国内市场、从而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前提性问题。而且,过去农民收入的增长是和农业的增产几乎同步。农业丰收了,农民收入也随之增加了。现在,农业丰收了,农民不一定增收,甚至会出现减收;农民的收入来源也日趋多样化。因此,农民收入问题,不再单纯取决于农业生产,必须把农民收入作为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专门研究。也就是说,新时期发展农业的目标和农村发展的目标是经济发展和增加收入。

(八)环境问题的重要性日益剧增

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保护环境、保护生态,已日益成为现实的重要问题。特别是在我国,资源短缺。破坏森林、滥占耕地、浪费水源、水土流失、土壤风化、土地荒漠化等现象,以及环境污染,不仅关系到子孙后代,而且成为关系当代的重大问题。在新阶段,保护环境、保护生态,已成为根本大计。(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制度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如前所述,适合于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已经基本探明,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农业制度已初步形成,但不能认为改革的任务已经结束。在新的发展阶段,不仅需要继续落实已经明确的任务和办法,还需探讨新的问题,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上述问题的解决。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如何在农业和农村中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可以说还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因此,在新阶段,仍需十分重视发展道路的研究,不断完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农业制度,继续保持农业和农村旺盛的生命力。

三、对策

在迈向21世纪之际,如何面对新时期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新任务和新问题?概言之,就是要充分利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速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其目标是:至2010年,全面实现小康;至ZI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业和新农村。为此,我们的对策主要是:

(一)坚持从全局高度重视农业和农村工作

在21世纪上半叶,我国国民经济将持续以较快的速度发展,逐步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我们将完成从落后农业国向较发达的工业国的伟大转变。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牢记: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稳定,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为此,要始终把农业放在国民经济发展的首位;要正确处理农业、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均衡发展;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对农业的投入;要实行农村和城市的协调发展,初步实现城乡一体化;要切实保护农民的经济利益和民主权利。

(二)稳定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农村制度

所谓稳定,是指要坚持农村基本政策,这是经过长期实践所形成的成功经验,农村基本政策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这主要指坚持以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经营制度;坚持以劳动所得为主和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这三项制度,是中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农业和农村的特征和特色。

所谓完善,是指在坚持上述制度的基础上,使这些制度得以贯彻落实,并且日益完善起来。这方面的问题很多。我认为在新阶段,要特别重视的是:

(1)坚持家庭承包经营不动摇。家庭承包经营符合丰产力发展的要求,不能动摇。为此,要确保农户的土地承包权(三十年不变)、生产自主权和经营收益权,使其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逐步实行土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和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2)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双层经营中的统一经营层次必须加强,包括管好用好公有的土地和其它集体资产,办好集体的企业(建立产权明晰的现代企业制度);支持各种形式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各种集体经济组织,都要尊重承包农户的权利,并采取各种措施为承包户服务。

(3)在发展公有制经济的同时,要支持各种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在乡镇企业,要集体的、个体的、私营的、外资的企业共同发展,要提倡相互渗透的混合经济的发展,特别是要支持股份合作制的发展。

(4)完善分配制度,落实以劳动所得为主和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原则。这一原则是从农业和农村的总体来说的,在不同所有制、不同经营形式的经济组织中,要采取相应的分配政策。总之,要调动劳动者和投资者的积极性,从允许部分农民和地区先富裕起来,逐步走向共同富裕。

(三)推进农业市场化

农业商品化是农业现代化的起点,农业市场化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经济运行机制,加速推进农业市场化,才能为农村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l)坚持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真正把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建立在市场机制的调节上。坚持市场调节,并不是不要国家宏观调控,这十分重要,不能盲目崇拜市场的自发作用,但也不能以宏观调控为名,恢复僵化的计划经济制度。

(2)进一步搞活农产品流通,尽快形成统一、竞争、有序的农产品市场体系。继续发展农产品初级市场,发展农产品批发市场,以及发展各种流通方式。

(3)加强农村市场建设。引导农村资金、技术、劳动力等要素市场规范发展。

(4)培育农民流通组织,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四)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要从保障农民温饱的农业产业结构转变为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的农业产业结构。为实现这种转变必然要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1)根据市场需求,优化农业资源配置,扩大产销对路的各种优质、高效的农产品的生产。在这个过程中,要通过宏观调控保证两点:一是继续保证粮食的稳定增产和供给,保证未来人口增长高峰时能实现粮食基本自给(自给率直为90%~95%);二是保证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资源的增长,制止一切破坏资源和环境的短期行为。

(2)促进农业生产和社会分工,使原来居于副业地位的农业生产部门,成长为以市场为导向的产业部门。农户、现代农业企业逐步走向专业化,形成自己的特色,从而使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3)推进农业产业化。农业产业的社会分工,还必然会向纵向发展,使农业发展成有产前、产中、产后各个产业部门的生产一销售体系,并与第二、三产业相互交织。我们要适应这个趋势,发展各种产供销、农工商一体化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使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五)继续推进农村非农化进程

农材非农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我们要继续大力推进。

(1)乡镇企业要适应新形势,通过结构调整和体制创新、技术创新,迈上一个历史的新台阶,保持继续增长的趋势。特别是要适应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需要,着重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工业和储藏、保鲜、运销业等。

(2)发展小城镇。小城镇的建立和发展还将有利于乡镇企业相对集中,改进农村工业布局;有利于发展农村第三产业;有利于我国城市的合理结构和布局。需要注意的是不能一哄而起,不能脱离经济发展需要而盲目发展,更要注意节约耕地和保护环境。

(3)转移劳动力。农村非农化过程也就是农民非农化过程。中国要成为一个经济较发达的国家,就必须要改变靠大多数劳动力搞饭吃的局面。现在农村仍然蕴藏着巨大的富余的劳动力,成为中国农业、农村以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严重制约因素。农民非农化过程,有赖于中国大中城市的继续发展,要合理引导农民向大中城市流动,但更主要的是,要发展农村非农产业,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

(六)依靠科技进步中国农业、农村的发展,根本的出路在于依靠科技进步,依靠科教兴农。

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科技进步面!临着双重的历史任务。一方面,要赶上发达国家先进的科技水平,另一方面,要迎接ZI世纪新的科技革命的到来。我们要把这两方面的任务很好地结合起来。要继续大力推广现代常规的适用先进技术,使其成为我国农业和农材的现实生产力;同时要瞄准国际科技革命的新动向,有重点地发展生物工程、信息工程等高科技,借以实现农业生产力的新的质的飞跃。

为此,我们要坚持高新技术和常规技术相结合,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相结合,自主研究和技术引进相结合,以及科学研究和成果推广相结合。

科技进步的基础在教育。我国农业、农村教育将得到优先发展。要在农村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逐步提高到普及十二年教育;积极发展高等农业教育和中等农业职业教育,以及各种形式的教育事业。务必全面提高农村劳动力和农村人口的文化、科技水平,否则,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将会落空。

(七)继续实行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农业国际化进程

对外开放是继续发展我国大好形势的一个关键。面对农业国际化的新形势,中国应该实行以自力更生为主和充分利用对外开放相结合的战略。一旦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要相应地及时调整政策。一方面,要把在国际上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作为调整产业结沟和推进农业产业化的重点,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扩大农产品的出口,争取在国际市场上占有较大的份额。另一方面,要迎接外国农产品的进入所引起的竞争。这将迫使我国调整农业结构和加快技术进步,从而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同时,也要研究新形势下农业保护的策略和途径。

我们要全方位地推进农产品、乡镇企业产品的对外贸易。要特别重视对东北亚、东南亚等周边国家和地区的贸易。

(八)加强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

环境问题、生态问题是21世纪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我国也不例外。由于我国是一个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在环境、生态方面欠债很多,这不仅是危及后代,而且是已经危及当代人的严重问题。

在农业和农村现代化过程中,要特别重视保护森林、保护草原、保护耕地和保护各种自然资源;要重视把生态技术和各种现代化技术结合起来;要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基本建设投入;还要特别重视防止工业、城市有害物对农业和农村的污染。

(九)增加农民收人

一切措施,归根到底,要增加农民收入。否则,一切措施都会因失去农民的积极性而失效。这也不符合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

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是,要在2010年全面实现农村小康,并要切实解决约4000万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这是关系到农民切身利益,也是关系扩大我国国内市场和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大事。

增加农民收入,既是当务之急,又是头等大事。为此,要以提高效益为中心发展农业和农村产业,不断扩大农民收入的来源,还要切实保护农民经济利益不受侵犯,制止各种加重农民负担的不法行为。与此同时,还要设法拓宽农民非农收入的途径。当然,最根本的办法是实现农业、农村的现代化。

农村经济论文 篇七

关键词:乡镇企业;农村经济;发展方向

1乡镇企业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1.1乡镇企业的现状。乡镇企业以集体经济为主,在近年来随着国家农村扶贫政策的发展,广大农村地区的乡镇企业也获得了新的发展动力,乡镇企业为农村居民带来可观的收入,对于农村经济的生产总值提高做出重大贡献,乡镇企业的收入所占比重较大,在很大程度上推动着农村经济的变革与发展。从整体上讲,乡镇企业的发展势头良好,既促进了农民创收,也为农村经济发展变革做出重要贡献,但乡镇企业的发展由于思想认识上的一些不足,在管理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体制缺陷,在经营上不注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国的乡镇企业依然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必须进一步深化乡镇企业改革。1.2乡镇企业的发展前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实现共同富裕,“共同”指的是全体人民,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也已经达到较高的水平,然而广大的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状况还是较为落后,尤其是一些偏远山区,针对于此,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精准扶贫政策。面对着有利的政策环境,乡镇企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国家利用财政拨款扶持乡镇企业,并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旨在通过乡镇企业发挥带头作用,鼓励和刺激农村经济发展。乡镇企业尽管在综合竞争力上比拼不过大企业,但由于其生产活动一般以较为低端的加工制造业为主,因此与城市企业也不会发生很大冲突,同时乡镇企业拥有更为广大和低廉的劳动力资源和较低的营运成本,因此乡镇企业要把握内部和外部发展中的优势,不断发展自主品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2乡镇企业对农村经济发展方向的影响

2.1乡镇企业发展对农民收入方式的转变。在新中国成立的六十多年中,党也在不断探索农村地区的经济形式,在计划经济初期对农业进行改造,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农村地区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开始发展乡镇企业,在改革开放实行市场经济到现在,乡镇企业已经具有一定规模,政府和农民自身都认识到它对于提高农村地区生产总值的重要性。许多不愿背井离乡的农村居民选择到乡镇企业就职,愿意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可以选择与乡镇企业合作提供初级农产品到农产品加工企业,通过签订订购合同保障农民利益,使农业生产更有计划性;不愿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具有更高专业素质的年轻人可以选择销售和加工部门,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他们的农业生产负担,使其能够更好地发挥自身价值。2.2乡镇企业发展促进农业生产产业化和集约化。农村地区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维持着自产自用、剩余销售的小农经济,这种经济形式较为闭塞,不利于经济发展,同时农民零散销售无疑使得农产品的时间价值成本升高,这必然增加交易成本,抬高交易价格;而在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下,每一个理性经济人都会选择性价比更高的产品,导致小规模销售的农产品滞销,或者迫使农民压低价格,这就是传统的农村经济难以发展的重要原因。乡镇企业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使这一问题得到改善,农民可以采用统一的集中农业生产和管理方式,这种生产集约化大大降低了农产品生产成本,还可能通过更完善的技术提高农产品品质。与此同时,乡镇企业可以将生产、加工和销售实现一体化经营管理,减少许多中间成本,形成农业产业化链条,打造特色农业,促进农业现代化。

乡镇企业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它是改变农村居民生产生活方式的重要手段,通过乡镇企业可以大力推进现代农业生产的发展,改变固有的小农思想,为农民增加收入,创造更美好的生活,因此乡镇企业必须不断深化改革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乡镇企业也是实现农村地区生产生活方式向城市化进程转变的重要一环,新的生产生活方式会改善农村地区的生活条件,加速其融入现代化生活,促进农村地区的整体经济状况改善。

参考文献:

[1]肖健。乡镇企业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助推作用分析[J].中国市场,2016(47):222-223.

[2]桂希珍。论乡镇企业与农村经济的发展[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05):24+26.

农村经济论文 篇八

(1)政府行为的失当。

一方面表现为,政府行为过渡介入。为发展农村经济,政府介入过多,介入过大,导致农村经济组织发展违背自身原则,行为与功能扭曲,往往追求组织效益,忽视农民自身收入的提高,导致虚假繁荣,不能科学持续发展。另一个方面变现为,政府行为缺失,涉及农村经济组织的部门过多,如农委、科协、农技站等等,形成多头管理,无自身利益时,又往往不作为或乱作为。

(2)法律制度有待完善。

各种经济组织的活动,必须依据一定的法律来调节,组织内部以及组织之间的经济利益。而各种农村经济组织形式还缺少相关的法律进行调节。其自身的经济活动必然受到限制,经济组织的进一步发展也必然受到制约。

(3)相关农村经济组织建设研究不足。

对农村基于土地流转的经济组织建设研究才起步,没有形成适合我国的经济组织理论体系。往往是借鉴西方国家的农村经济组织研究方法,忽视了我国土地集体所有这一本质特征,理论已经滞后于实践的发展。

2基于土地流转的农村经济组织形式

(1)家庭经济。

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家庭经济不同于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现代家庭经济虽然也是由家庭血缘和婚姻为纽带,但是更主要的是以共同的家庭利益,以家庭作为一个生产主体,进行生产组织,利益分配的经济组织。它既是我国原有的小农经济的体现,也是适应现代市场经济,按家庭范围内生产要素的重组。是我国现在农村经济组织的基本模式。它经营组织相对灵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能够在一定程度中,实现自我发展。如:现在的家庭农场,当生产力水平不断提升,农业生产也将不断专业化、集约化,通过土地流转,生产要素就会逐步向优势家庭集中,必然加速了其他农户的转变,并使他们逐步转换职业与身份,逐步向第二、三产业转移。通过这种生产要素的逐步集中,逐步形成了家庭农场。

(2)农民合作经济组织。

通过合作经济,能够降低交易费用。多个农民的多次买卖行为,通过合作经济组织,转化为一次,随着交易规模的上升,交易次数的下降,必然带来交易费用的降低。一是合作领域深化。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将不再局限于生产领域,逐步向加工、流通领域拓展。通过农民合作兴办不同类型的产前、产后企业,实现农产品价值进一步增值、农业增效、农民进一步增收。二是合作方式紧密化。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将逐步建立现代利益分配体系。农产品产前、产后的增值利润。要按照一定比例向农民返还,实行二次分配。按照土地流转的方式,相对应的现代企业管理方式,也将逐步在合作经济组织内部实施。三是合作组织实体化。一般的、松散的技术合作或互助合作组织在搞好自我服务、满足自身农业生产基木需要以外,将会进一步实体化,增强合作组织内部的经济实力,扩大盈利性经营范围,提高经营效率和竞争力,以适应农村生产力发展和抵御市场风险能力的要求。

(3)农业企业是我国农村经济组织形式发展的高级形式。

随着土地流转的进一步深入,社会资本进入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必然带来现代农业企业。现代农业企业是指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的从事商品性农业生产以及与农产品生产经营直接相关的经济组织。农业企业化,必将农业从传统的自给自足的,或半自给自足的一家一户的小农生产方式,向高度商品化的市场生产方式、经营方式转变。使农民从传统的农业生产者向具有市场意识、风险意识、投资意识、科技意识的农业企业家方向转变,从而解决农业生产过度分散化和非组织化问题的过程。农业产业化的微观基础和表现形式是农业企业化,农业产业化的过程就是农业企业化的过程。农业产业化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形式,促进了市场对农业生产要素合理配置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依靠社会力量,运用市场手段发展农业企业,实现企业主导,有利于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解决农户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有利于解决农产品加工率低、销路差、效益低的问题,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区域化、专业化,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提高农业整体素质。在企业化的低级阶段,社会分工由垂直型向水平型转变,在企业化的高级阶段,生产和资本的集中逐渐形成垄断性的农业企业集团、农业产业集群。企业化的充分发展将直接导致农业现代化,农业企业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高级阶段。

3农村经济组织形式发展过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1)加大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各种农村新型经济组织,在成长的过程中必然面临各种风险与挑战。社会保障体系作为改革与发展的减震器必须发挥保障,兜底作用,提供必须的生活、生产保障。为农村经济组织的健康发展提供必要的前提条件,并进一步降低其成长中面临的风险。

(2)实事求是,灵活多样。

我国各地的经济、风俗习惯和自然条件各不相同。在发展农村经济组织的时候,不能搞一刀切。要根据各地实际条件,实事求是,尊重农民自身意愿,可以是家庭经济、也可以是合作经济组织,不管什么组织形式,只要有利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都可以进行尝试探索。在具体实践中,要围绕当地自身资源优势、通过典范带动,充分调动农民参与的积极性。

(3)不断健全自我发展机制。

一是要加强教育培训,通过教育培训以及引进高级管理人才,提高管理者的经营管理水平,才能是经济组织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中生存和发展。二是要改革分配制度,要充分重视各种生产要素合理报酬,特别是知识技术的作用。三是要完善经济组织内部监督机制,特别要充分发挥广大社员的监督作用。

(4)培育市场支持系统。

农村经济论文 篇九

1.1农村与农业产业结构的矛盾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农村产业结构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农业产业结构与农村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造成这种矛盾的主要原因是:首先农民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思想观念上相对保守,创新意识不高,导致他们致富的途径少,思想不够开放,不够大胆。而在资金这个问题上,也有一定程度上希望政府扶持的心态,有等、靠心理。另外,现在的农民在种植结构上还不够丰富,相对来讲还是比较单一,高效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不大,优质高端产品比重不高,导致农民经济收入增长幅度不大。

1.2龙头企业没有完全发挥应有的带动作用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是农业产业结构与农村的矛盾,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是影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农业产业化水平低,也是一些龙头企业所面临的问题,多数的龙头企业产品也很单一,深加工水平也不高,市场竞争能力也不是很强,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关系也不够密切,没有起到良好的带动作用。如果龙头能够很好的带动农民朋友致富,会对于农村经济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1.3农业服务体系不够健全,农资物品涨价农业服务体系不够健全也是影响到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因素,农村经济的发展也需要农业科技、信息、标准化生产技术以及农产品检测技术等多方面的支持,如果农业服务体系不够完善就会导致自然风险与市场风险对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冲击,影响农村经济的健康稳步发展。因此农业服务体系的不健全也是影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因素之一。另外农资产品价格近年来也一直在增长,增长幅度也比较高,一旦农民朋友使用的农资涨价过快,幅度过高,就给农民朋友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负担,导致农民朋友在前期投入上就高于往年,因此这一点也影响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延缓了农民致富进程。

2发展农村经济的对策

2.1抓各项惠农政策的贯彻落实在惠农政策上不能含糊,一定要严格把关,坚持落实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相关政策,同时也要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做好各项惠农政策和直补的发放工作,要认真研究和全面推广粮经套作,稳定粮食生产。农业技术部门要严格抓好备春耕工作,做好技术指导,到田间地头去抓生产,为农民朋友提供优质服务,给他们吃上定心丸。在保证技术指导的同时也要加大资金的投入,强化责任管理,深入加大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工作,确保农民朋友满意,保证春耕工作有效开展。

2.2加强农资市场管理,稳定农资价格,强化物价监管调控近年来有不少农民朋友抱怨说,农资价格上涨太快,上涨幅度也大,同时农资市场混乱,自己的权益常常受到侵害。因此我们一定要想办法稳定农资价格,加大农资价格监管力度,对于农资销售的各个环节都应该严格把关,不能让黑心商人侵害百姓的利益。加强农资市场管理,尤其是备春耕期间,监管部门更是要加大力度,各个部门之间也要有效的配合,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以及乱要价格的坑农行为,要切实维护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在强化物价监管调控方面,就要涉及多个部门共同联手了,工商、物价、公安以及各个乡镇的政府都要参与调控工作,确保人们的利益不被侵害。

2.3引导农村土地流转,促进适度规模经营土地流转是实现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的重要前提,按照十七大提出的“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的发展思路,培育当地土地流转市场,要切实加大宣传力度,明确管理机构,培育流转市场,规范流转行为,督促乡(镇)落实好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将引导土地流转真正提上工作日程,充分发挥村集体在土地流转中的主导作用,引导农民开展土地流转,促进土地向有资金、懂技术、会经营的群体集中,实现农业产业化和规模化。

农村农业论文 篇十

AbstractBasedontheanalysisofrelationfeaturebetweenagricultureandruralindustryindifferentstageofruralindustryinchina,putforwardthecoordinatedtheorybetweenagricultureandruralindustrybystages,regionsanddegrees,discussedthecoordinatedroadbetweenagricultureandruralindustryfordifferentstageofruralindustryanddifferentareaofchina.

关键词农业农村工业协调发展阶段性区域性

农业与农村工业协调发展问题是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农村工业发展促进农业发展,两者存在正相关关系,是我国农村工农业关系的主要体现。但农村工业的不同阶段、不同地区两者关系有不同的表现。工业发展并不是总是对农业有利,认识到这一点,选择适宜的协调发展道路,发挥农村工农业之间的正关系,抑制负关系,对农村工农业协调发展十分重要。我们在广东东莞市,江苏无锡县,山东诸城市、苍山县,湖南双峰县,四川米易县等17个典型县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不同地区、农村工业不同阶段的农业与农村工业关系特征,提出了我国农业与农村工业协调发展的道路。

1农村工业不同阶段农业与农村工业关系的特征

依据反映农村工业发展水平以及与农业关系特点的若干指标(如人均农村工业产值、农村工业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比重、农村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比值、农村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比值、农业人口人均乡镇企业工资占农民人均纯收入比重等),根据17县农村工农业关系及全国总体状况,确立每个指标在各个阶段的范围,运用要素贡献率与专家评议相结合的方法,确立各项指标的权重,将我国农业与农村工业的关系划分为五个阶段:

1.1第一阶段为“农为主,工萌芽”阶段这时工业刚刚开始发展,人均农村工业产值低于500元,农村工业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不足40%,农村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比值小于0.5,农村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比值小于0.2,乡镇企业工资占农民纯收入比重小于10%。农村工业的发展依靠的是农业的剩余资金、剩余劳力、剩余农产品和占用少量土地,对农业的竞争作用不明显,对农业的互补作用也不大。

1.2第二阶段为“农哺工,工起步”阶段工业开始发展且以外延型发展为主,人均农村工业产值为500—1000元,农村工业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比重为40—50%,农村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比值为0.5—1.5,农村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比值为0.2—0.4,乡镇企业工资占农民收入比重为10—20%。农村工业发展占用较多的资金、土地和吸收较多的农业劳动力,体现出农哺工的特征,这时工业对农业的互补作用(如对农民收入的贡献、以工补农等)还较小。总体上看,劳力转移对农业利大于弊,而资金对农业的争夺对农业弊大于利。

1.3第三阶段为“工农业互争互利”阶段农村工业的发展具有了一定的规模,人均农村工业产值为1000—3000元,农村工业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50—70%,农村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比值为1.5—3.0,农村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比值为0.4—0.6,乡镇企业工资占农民收入比重为20—50%。对农村资金、土地具有明显地竞争作用,但农村工业通过工资和以工补农对农业资金的返还已较为明显;劳动力的数量竞争开始出现,质量竞争较为明显化;体现出互争互利的特征。

1.4第四阶段为“工补农,农开始分化”阶段人均农村工业产值为3000—10000元,农村工业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比重为70—90%,农村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比值为3.0—10.0,农村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比值为0.6—1.0,乡镇企业工资占农民收入比重为50—80%。农村工业发展到具有补农的实力,但全面改善农业现代化条件的水平还未达到;农业劳动力在现有规模下出现局部不足或季节性紧张,农村工业占用土地较多,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开始分化,以工补农水平高、农业社会化服务好、农村工业发展相对集中,农业及粮食生产继续发展;相反,农业及粮食生产出现下降趋势。总体上资金关系对农业相对有利,劳动力关系对农业相对不利;体现出工补农,农开始分化的特征。

1.5第五阶段为“工为主,农分化”阶段人均农村工业产值为10000—20000元,农村工业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比重的90%,农村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比值大于10.0,农村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比值大于1.0,乡镇企业工资占农民收入比重高于80%。农村工业已具备建农的实力,关键是政策的引导,或者以工建农、农村工业集中发展保护农田,农业规模化经营解决劳力不足和提高农业及粮食生产的效益,农村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同步实现;或者工业发展不顾农业,大量占用农田,劳动力数量不足、素质弱化,农田抛荒、半抛荒,农业萎缩;体现出工为主,农分化的特征。

2农业与农村工业协调发展的阶段性、区域性梯度推进理论

依据我国农村工业发展的阶段性、区域性特点,以及农村工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农业与农村工业关系的特征,提出我国农业与农村工业协调发展的阶段性、区域性梯度推进理论,该理论包含三个部分:

2.1协调发展“协调发展”是一个相对而又抽象的概念,内容十分广泛,可概括为下面五个方面:①农业发展水平与农村工业水平的协调(简称水平协调)。水平协调包括总量协调、速度协调。②农村工农业之间的投入结构、技术结构的协调以及农业结构(农业生产结构、种植业结构)、经营方式、农业现代化建设重点与农村工业水平、结构之间的协调(简称结构协调)。③农业与农

村工业在资源要素流动及配置上的协调。包括劳动力、资金、土地等方面(简称要素协调)。④生态环境协调。农村工农业、特别是农村工业发展的同时,不断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简称环境协调)。⑤农村工农业协调发展还包括广泛的社会内容。通过工农业协调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增长,使广大农民实现共同富裕,缩小贫富差别,减少贫困,增加农民受教育的范围与机会,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通过现代城市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向农村的扩散,改变农民落后的生活方式和过时的思想观念。搞好农村社区生活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的生活环境,从多方面缩小城乡和工农差别(简称社会协调)。

2.2阶段性协调发展农村工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农业与农村工业协调发展的内容及表现形式有所不同,不能以单一标准来衡量两者关系协调不协调;也不是只有农村工业的高级阶段农业与农村工业才会取得协调。协调是动态的,每一阶段均有其协调的内容与形式,只是不同阶段两者协调发展(关系)的体现不同而已。由于农村工业发展阶段性特征,农村工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农村工农业协调的重点应有所不同和侧重。在农村工业处于起步阶段的地区,协调农村工农业的关系,其重点是积极发展农业生产,建立稳固的农业基础,适度发展农村工业。在那些农村工业已具备雄厚基础的地区,协调两者关系,其重点应放在促进企业利润向农业回流,通过以工补农、以工建农等方式促进农业稳步增长,达到改造传统农业的目的。

不同区域(区位),由于自然条件、农业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农村工业在规模、行业与技术的选择上均有不同的特点,从而导致了农村工业与农业发展关系的不同,也就决定了两者协调发展的道路与模式应有所不同。以上三点构成了该理论的实体。我国农村工农业协调发展应以该理论为指导,脱离了协调性、阶段性和区域性,我国农村工农业协调发展是不可能的。

3农业与农村工业协调发展的道路

3.1确立农业与农村工业协调发展道路的理论基础从总体上看,中国农业与农村工业协调发展的道路,必须坚持农村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方向。因为农村工业化是中国农村现代化的核心,在中国大多数地区,没有农村工业化便没有农业现代化。但农村工业化并不是农业现代化的充要条件,农村工业的发展并不能自然带来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不同阶段,工农关系不同,农村工业发展方向、农业现代化建设重点也应不同;不同地区农业与农村工业发展的特点不同,农业与农村工业协调发展的道路也应有所区别。因此,在确立农业与农村工业协调发展的道路时,必须紧紧围绕农业与农村工业的关系特征,以及农业与农村工业的区域发展特点,即必须以农业与农村工业协调发展的阶段性、区域性梯度推进理论为基础。

3.2立足工农业协调,走多元化发展道路农村工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工农关系的特征不同,不同地区农业与农村工业发展的特点不同,这就决定了我国农村工农业协调发展的道路不是一条,而是多条道路构成的一个道路集。通过大量调查与研究,从农村工农业关系状况以及区域特点的角度,把现阶段我国农业与农村工业协调发展的道路归纳为以下几种主要类型:

3.2.1以农为主,农业延伸、推动农村工业的道路这类地区农村经济以农业为主,而非农产品资源缺乏,农村工农业关系处在第一、第二阶段,工农关系的特征表现为以农为主、工萌芽或农哺工、工起步。随着高产高效农业的发展,在农产品总量剩余的基础上,通过结构调整发展高价值作物和特产作物开发,迫切需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来增加农产品价值、稳定农业和增加农民收入。通过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增加农产品价值,提高农产品商品率,促进高产高效农业的发展。这条道路适合广大的以农业为主、农民收入水平低、农村工业刚刚起步的内陆地区。如山东省苍山县,农村工农业关系处在第一阶段,农村经济以农为主。该县利用大蒜生产的优势,推动了蒜苔冷藏、保鲜、大蒜加工为主要内容的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走出了一条依靠农业延伸、推动农村工业发展的农村协调发展的新路子。

3.2.2以农为主,农村工业靠资源开发的道路这类地区农村经济中农业仍是农村经济的主体,但当地矿产等非农产品资源丰富,具备资源开发的优势。农村工农业关系还基本处在第二、三阶段,工农关系的特征表现为农哺工、工起步或工农互争互利。随着农村工业的发展,资源丰富的优势逐步显示出来,通过资源开发,在转移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部分的利润回流,对农业发展产生良好影响;工业的发展也促进农产品,特别是加工产品市场容量的扩大,对农产品数量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这类地区农产品加工业往往是薄弱环节,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尤为重要。这条道路适合于中西部非农产品资源相对丰富、而农村工业水平还较低的地区。如湖南省双峰县,农村工农业关系处在第二阶段,农村经济还是以农业为主。该县利用矿产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以建材、煤炭采选为主要行业的农村工业,改善了农村经济结构,增加了农民收入,对农业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走出了一条以农为主,依靠资源开发农村工业的道路。

3.2.3龙头企业,带动农业产业化的道路这类地区农村经济中农村工业已成为农村经济的主体,农业在农村经济中所占比重较高,农村工农业关系基本处于第三阶段,工农关系的特征表现为工农互争互利,资金关系的矛盾比较突出。这类地区农业基础条件较好,农业生产水平较高,具备发展畜牧业和高价值作物的优势;地理位置较好、交通发达、国内市场容量大,也有发展外贸的优势。通过市场和外贸的拉动,促使农产品加工的发展,带动农业基地建设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这条道路适合高产高效农业发展较快和具备外贸条件的广大东部农区及部分中西部农区。如山东省诸城市,农村工农业关系处在第二阶段末,第三阶段初期。该市在发展外贸基础上,依靠农产品龙头企业发展,带动农业基地建设,推进了农业产业化进程,使农业与农村工业取得了较高水平的协调发展,成为一个在全国较有影响力的典例。

3.2.4以工补农,农业稳定发展的道路这类地区农村工业是农村经济的主体,农业所占份额甚小。农村工农业关系处在第四、五阶段,工农关系的特征表现为以工补农、农业开始分化或工为主,农分化。这类地区农业生产条件较好,但农业劳动力数量不足和素质下降的

问题突出,这时农业发展往往出现分化现象,或者通过以工建农,农业实现规模经营,农村工业与农业现代化同步实现,或者农村工业发展不顾农业甚至侵占农业造成农业萎缩。走以工补农,农业稳定发展的道路,必须在坚持以工补农的同时,农业的结构、规模、技术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农村工业利润回流主要靠政策引导,农业调整要以机械化和扩大规模为重点。这条道路适合于沿海、城郊农村经济发达,人均耕地资源少,且农业生产以粮食为主的地区。如江苏省无锡县,农村工农业关系处在第五阶段。该县在不断壮大农村工业实力基础上,通过以工补农、以工建农等方式,积极完善农业投入机制,稳定推进农业规模经营,保证农业生产的稳定,农业没有出现萎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