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末日哲学家》的分析论文【精品多篇】

基于《末日哲学家》的分析论文【精品多篇】

哲学电影的去疆域化:基于帧画面的设定 篇一

“去疆域化”的概念最初是由吉尔·德勒兹与费力克斯·伽塔里提出的,指的是冲破封闭的禁忌系统,才能逃逸出各种机制和权威的束缚。在这里,笔者认为“去疆域化”指的是生命具有的动能,在原本看似不可能的地域上,探寻新的生存空间。针对电影哲学而言,‘去疆域化”便是在其基础之上进行反向思考,能够在看似不可能的电影技术内部,寻求一种哲学电影,作为电影哲学新的生存空间。在这里,笔者借助电影技术“帧画面”( frame)这一基本概念,对哲学电影的“去疆域化”过程进行阐述。

哲学电影的去疆域化:以帧画面为核心的过程模型 篇二

为了更好地理解拆解和重组帧画面的去疆域化过程,尼采的生命哲学或许可以给出很好的诊释。德勒兹在其惋粹的内在》( Pure Immanence : Essayson A Life)一书中,描述了尼采总结自己生命过程的三种变形,即骆驼、狮子和孩子,象征他工作和生活的三个阶段。骆驼代表了第一个阶段,承载着既定的价值和文化的负荷。狮子象征人生的第二个阶段,摧毁社会中所有既定原则的负担。孩子代表的是人生第三个阶段,即建立新的价值和评价原则。

哲学电影的去疆域化过程—以《末日哲学家》为例 篇三

现在,笔者以电影沫日哲学家》为例展现哲学电影中拆解和重组帧画面以及去疆域化的过程。在电影中,吉米特是雅加达一个国际学校的哲学老师,他强迫自己的20个学生去参与思想实验:想象一场即将来临的世界性毁灭事件。他们进行了三轮基于学生自身选择的假设实验。这个实验通过吉米特老师的语言指导,在教室内展开。换句话说,电影的表述方式对于哲学思想的表达极其关键,而这种表述恰恰对应了骆驼一狮子一孩子(成帧一去帧一重组帧画面)这一完整的去疆域化过程。

讨论与结论 篇四

《末日哲学家》的三个实验过程恰好与上面所设定的哲学电影帧画面过程模型相吻合。在验证了骆驼、狮子和孩子三个阶段在形成哲学电影的核心价值体系的同日水《末日哲学家》也进一步展现了哲学电影去疆域化过程的其他方面。

虽说哲学电影的去疆域化是以帧画面的重组过程为主体,但是电影中的其他处理手法同样有助于去疆域化进程的推进。正如利文斯顿所认为的“明确的电影风格设备或模式的呈现类别通常都包括影片剪辑或编辑、摄像机运动和选择聚焦镜头、配乐与移动影像之间的配合”。这些手法的使用从不同角度展现了哲学电影自身所具有的拆解力量和动能。一是剪辑技巧。可以通过对佩特拉打开和关闭防空洞大门的拍摄得到很好的呈现,这是一种典型的能够展示佩特拉在防空洞内很失望的心理活动的手法。二是编辑。可以轻松地通过使用旁白的办法呈现出齐普思的大团圆结局,因为他的故事就是作为那次思想实验结尾的补充。三是摄像机运动和选择聚焦镜头模式。这一技术被运用到描绘吉米特试图拿起枪的场景,因为该场景中詹姆斯躲在后面盯着吉米特,而摄影机的角度则在二者之后,就像同时盯着二者。四是配乐与移动影像之间的配合。这可以通过第三轮实验中学生们在防空洞内的剧情得到很好的展现,通过配乐与移动影像的使用,展现出一年间平静而快乐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