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化论文【新版多篇】

生态文化论文【新版多篇】

生态文化论文 篇一

一、岩佐茂生态思想

(一)岩佐茂生态思想的核心为了确立生态伦理学的核心,岩佐茂抛开过去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二分法”,把“人”与“自然”二者择一的主体观,转换为人类“和谐共处”下的“人与自然”的互生互动[1]。把人与自然的关系放在人类关系之中,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作为“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并以此重新定位生态伦理学的核心,正是认识到人类对“利益”的无尽争夺而导致自然环境的破坏,实际上也是对“征服自然”的错误观念批判认识的结果。

(二)岩佐茂生态思想的制度设想岩佐茂在构建自己的生态伦理学时,也把组织生产的社会制度问题放在重要环节上。岩佐茂认为,只有社会主义制度才能根本解决生态问题。但是,他所要的社会主义是生态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在本质上应该是生态社会主义”。但是,社会制度的选择与发展不仅关注环境问题,更重要的还是一个国际政治问题[2]。他没有看到我国当前为了解决发展过程中的环境问题而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他的理论目的是想以生态为轴心的社会主义博得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认可,而纯粹生态社会主义经济组织形式是不可能出现的。

二、中国传统生态思想

(一)道家“道法自然”的生态观“道法自然”是整个道家、道教思想体系的核心。“道”就是宇宙万物的根本,是事物产生的根本原因。在老子看来。“道”是产生万物的过程,是一个由于自身的内在矛盾而进行的自然而然的过程;既然人产生于这一过程,人的一切行为当然应以这一过程为范本,将“自然”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老子的“道法自然”正式将自然作为一种思想的价值观念提出来。“自然”作为一种理想的生存在世的状态与过程,体现了一切存在者的当下生存状态和现实生存境遇的关注。

(二)儒家“仁民爱物”的生态智慧儒家对自然的关切是一种推己及人,由人及物的扩展。把人类的仁爱主张推行于自然界,儒家的人际道德是基本道德。自然道德是次要的,二者的关系是以人的血缘亲疏联系的逐步向外扩张。儒家对非人类以外的自然万物的爱,在伦理学上是从仁的人际道德向生态道德的扩展。在自然观上,儒家的基本思想是“三才”——天、地、人的协调一致。儒家孔子对“天”是抱着一种阙疑的态度的,他不明确表明自己的看法,而是自然主义地对待“天”的运行,孟子和荀子分别从两个不同的方向发展了孔子的思想。孟子将“天”确立为“天命”;而荀子则明确为“天道”。荀子在中国思想史上第一次构建了一个完整的有机自然观体系。荀子进一步肯定了天道自然规律的客观实在性。在荀子看来,宇宙是由天、地、人三要素构成的,它们应分施不同的职能。正是这三种职能的匹配,才构成了宇宙整体的运行。荀子赋予中国古代“三才”学说以新的意义。用“三才”的思想表达出了自然观上的“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协调。

(三)佛学“尊重生命”的博爱意识佛教不是生态学,但它却蕴含着丰富的生态环保思想,具有独特的生态观。佛教认为,宇宙本身是一个巨大的生命之法的体系,生命不只是存在于生命之中.而且以潜伏的状态存在于无生物中,宇宙的变化具有产生生命的力量。清净佛土,真爱自然就是中国大乘佛教的天然使命。人与自然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生命与环境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佛教强调“依正不二”,即生命主体与自然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体。从佛教思想来看,虽然佛教的信仰并不能解决人类对生物的保护问题,但佛教的道德信条中所表现出来的对生命的尊重,对于我们今天的环境保护却无疑是有价值的。

三、二者的比较以及对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启示

中国传统生态思想和岩佐茂生态思想都是从整体论的哲学基础出发,把自然和人作为一体的观点来看待二者的关系,反对单纯强调其一而忽略其二的重要性。这种整体性和统一性对于生态文明观的形成有积极的借鉴意义。但两者也存在着很大的区别,中国传统生态思想的出发点是道德的角度,强调“君子有好生之德”。岩佐茂则是从更加理性的角度出发,强调在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途径上,要注重人的自省与内敛,通过个人修养来实现和谐。在最终实现的和谐状态上,中国传统生态思想要实现的是回归原始的和谐,是一种没有充分发挥人的特有品质的低层次的和谐,岩佐茂要实现的则是在科学技术发展和生产力水平高度发达基础上的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一种高层次的和谐。岩佐茂对生态伦理核心内容的新定位,启发人们思考构建生态文明的有益方略。他对生态社会主义的制度设想,鼓舞我们利用社会主义特有的制度优势,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我国虽然经济一时得到了迅速发展,但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资源的迅速枯竭却会为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深刻的危机,如何处理好生产力的发展与环境保护这一矛盾,将是我国面临的一项长期的任务。在这种意义上说,岩佐茂环境问题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对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生态文明建设有着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实践价值。

(一)开发与保护环境并重,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从我国的基本国情来看,我国虽然地大物博,但资源的人均占有率非常低,加上过去长期实行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自然资源过度开发消耗、能源消耗浪费很大,生态环境恶化问题日益突出和严峻。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目标,从根本上体现了我们党对新世纪新阶段基本国情和阶段性特征的科学判断,体现了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深刻把握。建设生态文明对环境保护提出更高要求,其目标就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在快速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保护自然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资源环境保护相协调相一致。这就要求我们,开发自然资源时,不能只顾眼前利益,更应优先考虑生态效应,要知道保护生态环境关系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科学的发展不仅仅是社会物质财富的积累和增长,还应包括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提高人类认识、改造和保护自然的能力。因此,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既不能单纯的强调开发,也不能单纯的强调发展,而应把社会经济发展和保护自然环境协调起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资源环境保护相协调相一致。

(二)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美丽中国

十报告中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3]。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4]。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废弃物的回收重复利用,从而减少资源的消耗和废弃物的排放,最终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一方面能够缓解我国资源、能源紧张的压力;另一方面也能够减轻我国在发展经济过程中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从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达到实现建设美丽中国的目的。

(三)正确消费,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岩佐茂的生态哲学思想含有倡导健康生活方式的思想。他倡导的生态消费观,对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分析当代社会出现的非理性的消费现象提供了理论指导。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然而,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出现了大众消费很不理性的现象,过度消费、盲目攀比等一系列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也随之出现。这种现象不仅造成了对资源的大量浪费,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因此,要缓解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对资源和环境造成的巨大压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就要求我们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进行合理、适度消费,同时还要进行绿色消费。

小结

生态文化论文 篇二

1.生计方式

在清代,三家子满族生活主要依靠政府,披甲一年饷银二十四两,除了每年二、八月份到齐齐哈尔进行军事检阅之外,村里人几乎无须与外界接触。清政权被以后,八旗饷银被终止,该地区满族主要生计方式转变为渔猎业。三家子地区紧邻嫩江,鱼类资源丰富,打鱼就成为当地满族主要的生产方式。据20世纪60年代的调查记录,三家子村每户都有小型鱼罩等捕鱼工具。此外,很多村民饲养猎狗,经常上山打猎,所产粮食、蔬菜多为自己家食用。此时三家子地区生产结构以渔猎为主,农业为辅。文化生态学认为,特定环境与生产关系密切,原初的生产技术受自然环境的制约,生产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决定行为模式,行为模式映射族群的风俗与文化。三家子地区渔猎的生计方式不仅对此地区文化习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使三家子地区满族文化得以保存。据史徒华的观点,渔猎的生产主要有两种方式:个体完成和集体协作,当自然资源丰富,狩猎大宗型猎物时,族群就会选择集体狩猎活动。在20世纪60年代,三家子地区生产队经常组织6至8人,去嫩江及其支流打鱼。这种集体渔猎的生计方式,与明末时期氏族内部共同渔猎,劳动成果统一分配的满族传统生产方式大致相同。渔猎生计方式奠定了满族生活习俗的根基,渔猎文化是满族文化的核心部分。满族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无不留有渔猎文化的深刻烙印。从文化生态学角度观之,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对文化变迁起着至关重要的制约作用。自建村以来至20世纪60年代初期,三家子地区基本保持了原有的自然环境,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社会不断动荡,但地处偏远的三家子村社会环境相对稳定,文化生态环境在此期间内并未有明显的变化,因而建立在渔猎生计方式的上满族传统文化能够相对完整保持。

2.文化习得

文化习得主要有以下三种途径:依靠家族家庭内部代际传承、依靠学校式的公共社会教育和基于一定区域的社会传播与影响。家庭内部传承传统文化,学校教育主要传递基础公共知识。虽然清代,齐齐哈尔设有官学,但三家子地区能接受官学教育的人较少,清王朝灭亡以后,官学也随之取消。辛亥革命至20世界60年代以前,当地青少年在学校学习机会较少,主要是受家庭教育。“教育是代际之间保留文化的重要力量”[3],三家子满族文化通过家庭内部得以传承。在调查过程中也发现,目前村里满语较好的老人都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从家庭成员中习得的。封闭生存环境在很长时间内使满族传统文化在三家子地区占据核心地位。在20世纪60年代之前,三家子地区自然环境适宜渔业、农业,村民完全可以无须依靠外界生产生活。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利,使外部的思想文化难以传播到三家子地区,满族传统文化成为该区域的主体文化,其稳定性得以持续。计、孟、陶三家迁入此地区时承载满族传统文化中最为完整、原生态的部分。当其他地区的满族文化迅速衰落时,三家子地区依然保存满族传统文化,成为一座相对封闭满族文化孤岛。

二、20世纪60年代初至80年代中期

20世纪60年代后,三家子满族文化呈现明显的衰弱迹象。如村中满族与汉族之间的差别消失,满族祭祖活动停止,许多家谱被损毁,不再公开供奉祖宗板。值得一提的是,这时期满语保留较好,1986年,全村“除几位老年妇女能听懂汉语而不能讲外,大部分老年、中年及部分青年能用满汉两种语言交流。”[4]此阶段三家子地区满族文化从主体文化转变为边缘文化,从强势文化转变为弱势文化。

1.人口结构

1955年6月中共中央下发垦荒移民增产粮食部署计划,富裕县因地广人稀,成为黑龙江省接收移民的重点县之一。至1958年,富裕县接收安置垦荒队员及其家属共计3万余人,[5]很多汉族移民迁入村中,成为三家子文化变迁的主要因素。20世纪60年代初期,少数民族(主要是满族)占全村人口的87.1%,到80年代中期,少数民族(主要是满族)占全村人口53.9%。人是文化的载体,汉族人口的增加对三家子地区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满族文化的主体地位逐渐丧失。

2.生态环境与生计方式

移民的迁入改变了三家子地区的生态环境。据三家子村民回忆,大量移民迁入以前,“嫩江里的鱼还很多呢,那时抓的都是几斤重的大鱼,小的都没人要。俗话说‘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那话可不假。现偶尔能见到野鸡,也少了。六七十年代迁来很多汉族人,他们来了以后大量砍伐树木,有的盖房子,有的栅墙头,两年功夫就砍没了。地也乱开发,多都被破坏了。山东土地少,到这一看,遍地都是宝。所以用不上两三年都比咱们满族人过得好”[1]。随着外来人口的涌入,三家子地区渔猎资源不断受坏,生态环境发生变化。迁入三家子村的汉族,长期从事农业经济,经验丰富,加之三家子村土地肥沃,收入高于渔猎的满族。这直接促使了三家子满族的农业生产,20世纪60年代之后,渔猎生产方式比重大幅度减小。此外,三家子地区东接东明牧场,适宜畜牧业的发展,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三家子村民饲养奶牛。据1987年数据统计,三家子共饲养大牲畜860头,其中奶牛340头。农牧业的发展,促进了商业的发展。三家子村民除了售粮、售奶之外,还创办乡镇企业个体餐饮服务业,促使三家子开始与外界联系,使其从封闭逐渐走向开放。20世纪60年代初至80年代中期,三家子村已转为以农牧业为主,渔业为辅的生产结构。据文化生态学观点,文化变迁的最主要因素是由生态环境改变引起生计方式的转变,生计方式的转变先导致社会组织、物质文化变迁,之后迫使人们风俗习惯的变迁。“随着生计方式的调整与变迁,建立在渔猎生产之上的文化传统也随之改变,如,渔猎的生产用语、生产俗制、生产禁忌、生产崇拜等”[6]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建立于农业生产方式上的风俗习惯。三家子地区生产方式的变化破坏了满族文化的生存基础,正如本尼迪克所言:“起始之初,上帝赐给每人一只杯子,杯子里装着泥土,他们从杯中吸取生命的养分……我们的杯子已经破碎,它已消失无踪了。”[7]满族文化传承发展的土壤被破坏,难以继续延续,剧烈转型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3.社会环境“”时期,萨满活动、祭祖信仰等被认为封建迷信,满语在公共场所禁止使用。虽然三家子村开设民办小学,多数适龄儿童接受学校教育,完成由家庭教育向学校教育的过渡,但学校使用汉语教材,汉语授课,儿童的汉语水平提高,满语交际能力逐渐下降。学校教育使三家子村民不断接受新思想、新观念,冲击满族的传统文化,破坏了满族文化长期以来的稳定性,使其逐渐丧失主体地位。

三、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经济文化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此时,三家子地区社会文化发生了剧变,满族传统文化快速衰落,全村通用汉语,满语完全丧失了交际功能,满族文化沉淀为当地的底层文化。

1.生计方式

1985年3月,富裕县政府改变产业结构,把畜牧业调整为主业,全县范围内推广应用新技术。自1996年开始,黑龙江省光明松鹤乳品有限公司收购三家子村鲜奶之后,该地区畜牧业有了长足的发展。通过表格数据可以看出,三家子村畜牧业收入逐年增多,成为支柱产业。随着畜牧、商业、集贸市场的发展,三家子地区与外界关系日益紧密,相对封闭文化圈被逐渐打破,汉族文化全面范围深层次地渗透到满族文化之中。

2.文化传播

生态文化的概念 篇三

[关键词]概念图教学意义高职英语教学启示

[作者简介]海霞(1977-),女,河南周口人,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文化艺术学院,讲师,主要从事高职英语教学与研究工作。(浙江杭州310018)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11-0121-02

概念图最早是在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康奈尔大学诺瓦克教授等人提出、用来组织和表征知识的工具,其理论根据是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奥苏贝尔认为,人的学习应该是意义学习,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学生表现出一种意义学习的心向,即表现出一种在新学的内容与自己已有的知识之间建立联系的倾向;二是学习内容对学生具有潜在意义,即能够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联系起来。作为奥苏贝尔重要合作者之一的诺瓦克教授以此理论为基础,提出了概念图的概念。

一、概念图的核心要素与关键步骤

1.概念图的核心要素。概念、命题、交叉连接和层级结构是概念图的核心要素。其中,概念又称节点,是广义概念,泛指感知到的事物的规则属性,可用专有名词、思想、情感、教学或符号进行标记,并置于圆圈或方框中。命题是两个概念之间通过箭头和连接词而形成的意义关系,箭头可以单向,也可以双向。交叉连接表示不同知识领域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层级结构是概念的展现方式,一般性、概括性强的概念置于概念图的上层,特殊的、从属的概念置于下层,某一领域的知识还可以通过超链接来展示相关的文献资料和背景知识等。

2.概念图制作的关键步骤。确定关键概念、概念排序、各级连接、反思完善等是概念图制作的关键步骤。确定关键概念,在概念图制作过程中,要选择含义最广、最有包容性、最先出现的概念作为“主题概念”,并用方框框起放在图的顶端。关键概念在整个概念图中是核心。概念排序,在确定关键概念或主题概念后,要在其下面依据任务需要及逻辑关系增加更多的具体概念,并依据概念的概括性进行概念排序。把概括性最强的概念置于顶层,依次向下。各级连接,给各级概念排好序后,建立概念间的深层次交叉联系。交叉连接需要发散思维,是发现和形成概念间新关系、产生新知识的重要一环。此外,还要进一步拓展概念的数量,研究当前概念和其他概念之间的关系。反思完善,随着学习的深入,对原有知识的理解会加深和改变,要随时调整与充实概念图,不断完善和重建自己的认知结构,从而使概念图成为促进学生意义建构的有力工具。

二、概念图的教学意义

1.知识迁移的有效途径。学习心理学把知识按照陈述性方式和程序性方式分类。陈述性知识用来表征知晓的事物、事情和观点,能使学习者了解并形成观点,构成思考和运用观点的基础。程序性知识是运用陈述性知识的知识,是关于如何解决问题、制订计划、作出决策和策略的知识。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是相互依赖的。陈述性知识是静态的,需要通过激活才能成为程序性知识,因此,掌握大量的陈述性知识,并不一定会应用或使用这类知识。概念图可以成为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相互迁移的桥梁。概念图通过核心要素的确定及关键步骤的实施,促成一种中间知识类型――结构化知识。结构化知识是指在一个领域中如何把概念一体化并使其相互联系的知识,能把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联系起来。研究表明,拥有高水平结构化知识的学习者,同时也是很好的问题解决者。拥有概念图设计经验的学生在动手处理问题时,首先会把问题的相关要素绘制成草图,然后从中找出最具决定性的一点作为突破口,并以此为切入点解决问题。教学中引入概念图,能够帮助学生激活并迁移所学知识,使所学知识动态化。

2.提升教学水平的有效工具。教学本身既是生态的,又是系统的。在这一生态式系统中,既有主体、客体关系协调的问题,又有主客体关系协调的工具、手段与方法的问题,还有一些促进教学目标达成、实现教育目的的相关环境因素。因此,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立体的、一体化的过程。从教学环节上看,谁教谁学、教什么学什么、如何教如何学、教的如何学的如何、如何评价与改进等都是教学生态系统不可或缺的、相互牵连的要素。概念图能够促进教学主体的能动性,能够通过绘制保证知识之间的迁移关系,最终达成教学目标,考察知识掌握程度,评价和反馈教学。因此,不少学者认为概念图可以作为学习工具、教学工具、反思工具、交流工具、评价工具等。

3.学习态度改善的有效载体。有学者研究指出,在不同的教学条件、情景和方法中,应用概念图策略会使学生的成绩增加,对学习的态度变得更加积极,获得知识策略,提高学习的元认知水平,增强自我效能感,体现出自我的意义。

三、概念图对高职英语教学的意义和应用

1.概念图可以帮助教师制定职业发展规划。当前,我国高职的发展要求教师既要具有语言表达、人际交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终身学习等方面的基础能力,又要具有了解学生、把握教材教法、进行教学设计和实施、开发课程与科研、指导学生学习等方面的职业能力,还要具有职业分析、服务社会、创新性实践等方面的发展能力。因此,高职教师的专业成长成为了一大课题。高职教师要想成长,就必须改变自我成长的方式和途径。概念图能够帮助教师理清思路,把握自我成长的核心任务,促进自我专业成长。对高职英语教师而言,高职英语教师可以通过概念图制定自我专业成长规划。“主题概念”是“现代高职教师标准”,在此基础上,反思“我有了什么”“我还需要什么”,设计一些途径来达到现代高职教师标准的要求,最后,在概念图中设计补救措施完善概念图。

2.概念图可以帮助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教学设计需要兼顾教学目标、学生状况、教学环境、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与方法、教学效果的评价等诸多方面,并且要使这些方面整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在此情况下,概念图可以发挥很大作用。结合高职课程、教学及教材特点,高职英语具有课程综合性强、教学活动性强、教材主题性强等特点。课程综合性强是指高职英语课程大多需要以项目为载体,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包括教学要求、企业行业岗位要求、公民教育要求等多方面元素。教学的活动性强,是基于高职教学的整体要求而说的,高职教学不同于体系化的学科本位教学,是一种通过学习者主动和全面的学习,由师生共同确定的行动产品来引导教学组织的过程,是有目的系统化地组织学习者在实际或模拟的专业环境中,参与设计、实施、引导、检查和评价的过程,通过学习者发现、探讨和解决职业活动中出现的问题,体验并反思学习行动的过程,并获得完成相关职业活动所需的知识和能力。教材的主题性强是指高职英语教材一般是以一个个完整的主题来安排教材内容的。高职英语教学设计环节,可以结合高职英语的特点,利用概念图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效果、学生参与、教师角色、教学评价等进行整体设计与安排,为有效教学、优化教学提供保障。

3.概念图可以帮助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在当前

高职英语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性不强,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方法不当,学习效率不佳等问题广泛存在。这种缺乏主体参与的课堂教学模式虽广受批判,但改革一直步履维艰。事实上,要彻底改变传统的“授受式教学”,就需要找到一个很好的改革抓手。概念图可以成为这一有效抓手。在教学过程中,概念图不再是教师的“专利”,学生也可以参与概念图的绘制与修改,达到师生互动合作的目的。研究表明,概念图是实现课堂互动、合作学习的有利工具。在合作学习中,由于个体的认知水平不同,对概念的理解也不同,因此,从个性化概念图到班级概念图的过程就是思想碰撞、探究合作的过程;从个体对潜在概念图的质疑、反思、批判到科学概念图的形成、发展、应用,不仅需要师生共同构建和谐、健康的学习情境,而且需要努力挖掘和共享学习资源,促进知识的同化,实现有意义学习。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概念图绘制、整合的过程,采用不同的合作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学生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使学生在轻松、和谐和民主的气氛中有效地提高语言交际能力。学生在这样的交流平台上,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可以将自己的思路和想法具体化、明确化。学生通过与教师共创概念图,使思维得以延伸、扩展和完善。整个教学过程呈互动状态,学生居于学习的主体地位,发挥自主性;教师作为引导者指导学生学习,解答概念图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概念图可以提升教学效果,评价教学水平。目前的高职英语教学效果评价一般还是以考试、测验、毕业论文等终结性评价为主,很难从细节上显示学生的英语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把握高职生面向工作过程和学习领域的应职应岗能力状况。概念图以意义学习和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通过概念图的绘制,把握学习任务、安排学习计划、设置学习途径、提高学习过程中的创新思维能力水平等。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参与教学概念图的设计、补充与完善,也可以让学生就教学内容设计出概念图。学生设计概念图的过程是有意义学习与建构知识、技能的过程。教师可以依据学生概念图设计与制作、概念图讲解、基于概念图的问答、小组合作等方面的情况给予评判。也可引导学生进行概念图交流互评,达到思维共享和创新,并建立学生个体概念图档案袋和课程教学概念图资源库。

5.概念图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高职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技术与技能教育。是否具有胜任未来就业岗位的相关经验和素质是高职生能否顺利就业的关键。现代职场的蓝领人才,要对自己的岗位工作过程、岗位任务、岗位任务完成途径、岗位任务完成绩效等方面有设计和把握能力。概念图能够帮助职业人完成上述任务。在高职英语教学乃至整个高职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绘制概念图可以帮助学生积累规划设计方面的经验,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敏捷性、选择性和创造性,培养创新意识、创新技能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高职英语教学作为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和通用能力的重要载体之一,也是培养学生英语语言素养和技能的重要途径之一。基于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理论的概念图,旨在通过概念与概念之间的逻辑连接与层次构筑,促使学习者在知识建构中达到认知目的,对高职英语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施良方。学习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2]袁维新。概念图:一种促进知识建构的学习策略[J].学科教育,2004(2).

[3]张丽萍。概念图及其功能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07(4).

[4]齐伟。概念图:思维导图(2)――用Inspiration制作概念图[J].软件导刊,2005(6).

[5]D.H.乔纳森。技术支持的思维建模:用于概念转变的思维工具[M].顾小清,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6]刘赣洪,张静。概念图作为教学工具的应用探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8(10).

[7]王立君,顾海根。概念图对学生成绩和态度影响的元分析[J].心理科学,2008(6).

生态文化的概念 篇四

【关键词】初中数学 概念教学 探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10-0128-01

在现行的初中数学教材中,大约有400多个重要的数学概念,这些数学概念都是以静态文字的形式呈现给学生的,因此,很多教师在教学数学概念时,往往采取“呈现概念——讲解概念——理解概念——巩固概念”这一静态化的流程进行教学。笔者以为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准概念发生阶段的动态点,让静态数学概念动态化。

一 引入概念——抓准源头,开启概念之门

现在,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引入概念时,总是直接以静态文字的形式给学生呈现出来,然后让学生读一读。其实,数学概念是有一个产生的过程,有一定的源头的。教学时,教师要在引入概念时抓准源头,开启概念之门。

1.从生活源头中引入概念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些数学概念源于现实生活,是从生产、生活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来的,对于这些概念教学教师可通过一些感性材料,创设贴切、抽象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提炼数学概念的本质属性。”因此,在引入概念时,教师要善于联系生活实际引入数学概念,这样,学生才能够感受到数学概念的“可亲性”。例如,在教学“平行线”这一概念时,笔者先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出示火车的铁轨、黑板的上下边、门的左右边。然后,引导学生思考火车的铁轨、黑板的上下边,门的左右边都分别可以看成是两条直线。在这三个例子中,这两条直线具有什么样的共同属性?学生通过想象、思考得出这三组直线的共同特性是不管怎样延长这两条直线都不会相交。这样再引入“平行线”的概念,学生就很容易接受,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了“平行线”这一概念的生活原型,能够经历从形象到抽象的过程。

2.从认知源头中引入概念

数学概念与数学概念之间并不是孤立的,有时往往是相互联系的,一个新的概念往往是在旧概念的基础上产生的。因此,在初中数学概念教学中,可以抓住学生的认知源头引入概念。例如,在引入“垂线”这一概念时,可以先让学生画一画“平行线”,然后在“平行线”永远不相交这一性质的基础上让学生明确,如果一条直线与另一条直线相交成90°,那么这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就是互相垂直。这样,引入概念能够充分激活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能够有效沟通新概念与原认知结构中有关概念的联系,使新概念与原概念得到精确分化和融会贯通。

二 形成概念——注重过程,经历概念探究

形成概念是概念教学最重要的环节,也是概念教学的核心。在初中数学概念教学中,一些教师往往引出数学概念以后,就让学生死记硬背,从而形成概念,这样的教学形式显然是不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教师要善于根据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经历概念探究的过程。

1.在“做数学”中形成概念

数学概念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数学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引导学生“做数学”。在初中数学概念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做数学”的过程中形成概念,因为“做数学”的过程就是一个抽象数学概念形象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获得对数学概念的感性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概念思维。例如,在教学“点到直线的距离”这一教学内容,笔者组织学生进行这样的数学实践活动,让同学们到操场上进行一次跳远比赛。学生在测量、统计跳远成绩的过程中进行了这样的思考,落脚点与跳板边缘不同点间的距离有很多,到底哪一个距离才是跳远的成绩?最后,同学们在比较分析的过程中得出“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从而形成了点到直线的距离就是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

2.在“探数学”中形成概念

探究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主要学习方式之一,在数学概念教学中,“学习最好的途径是自己去发现”。例如,在教学“等腰三角形”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经历概念的探究过程,笔者给学生呈现大量的三角形,然后让他们去量一量这些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并根据三角形边长的特点进行分类,学生在分类的过程中自然把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放在一起,于是,就形成了“等腰三角形的集合”这一数学概念。

三 深化概念——强调思维,沟通概念联系

现在,一些教师在学生形成数学概念以后,往往通过大量的练习帮助学生深化概念。这样的方式确实能够加深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但是,这并不是概念深化的唯一方式,更不是最佳的方式,因为大量的练习会导致学生学习上的厌倦感。在概念的深化阶段,要突出数学学习的思维含量,要引导学生在数学思维的过程中沟通数学概念之间的联系。

1.建立概念域与概念系

数学概念与数学概念之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有些数学概念往往存在着横关系或者纵关系。因此,在概念的深化阶段,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对相互联系的概念建立概念域与概念系。这样,学生才能够在对比、分析的思维过程中明确概念之间的内涵和外延,沟通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例如,对于具有属种关系的概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逻辑链的方式把这些相关概念按照线形结构联系在一起。如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矩形——正方形,还可以利用树状结构表的形式进行分类整理,帮助学生理清这一些概念之间的脉络。这样的概念深化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把分散、零散的概念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结构化,有利于学生对这些数学概念进行整体记忆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