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矿务公开强化矿井管理(精选多篇)

第一篇:推行矿务公开强化矿井管理

推行矿务公开强化矿井管理(精选多篇)

推行矿务公开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是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举措。从推行矿务公开的情况来看,要进一步深化矿务公开工作,要求煤炭企业的党委要通过加强组织领导,提高思想认识、提供组织保证和资源支持,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共同负责,工会牵头,纪委监督保证,职工广泛参与”的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党委在深化矿务公开过程中的领导作用。第一从思想认识上支持矿务公开。我矿党委把掀起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高潮,与解决推行矿务公开中的思想问题结合起来,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准绳,认真领会矿务公开有关文件精神,查找问题根源,深刻理解和认识推行矿务公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断增强矿各级领导者的民主意识和公开意识,切实解决不愿公开、不敢公开和不会公开的思想问题,较好地从思想上解决了矿务公开的深化问题。第二从组织上支持矿务公开。我矿党委在推行矿务公开的过程中,坚持以党委领导为核心,建立健全矿务公开的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明确党委是第一责任人、行政是第一执行人、纪委是第一监督人、工会是第一组织实施人、职工是第一评价人的责任。强调推行矿务公开是各级党组织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要对本单位的矿务公开工作提出具体的要求,督促单位制定必要的制度措施,支持工会组织切实履行矿务公开职责,主动协调矿务公开过程中的问题,从组织上保证了矿务公开不断深化。第三从制度上保证矿务公开。党委不仅要从思想上、组织上发挥领导作用,还要着重在制度上明确公开的内容、程序和形式,为矿务公开建立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把领导干部执行矿务公开的情况,作为对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的考核内容,作为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奖惩、任免的重要依据,纳入单位和个人经济责任制进行考核和奖惩;党委坚持每月党群工作检查制度,对矿务公开情况进行抽查,在矿月度工作会上进行通报。从制度上明确规定,各级工会组织正确行使职代会和职工代表的职权,支持工会组织和职工正确行使民主权利。利用矿内报刊、广播电视反映矿务公开动态,对问题进行曝光。矿务公开需要与时俱进和创新。第一增强矿务公开的时效性。制度是最根本的长效机制,增强矿务公开的时效性,要求矿务公开不断向生产经营和管理领域拓展,融入矿井的各项管理制度之中,贯穿到矿井生产管理的各个环节,从单项公开向全方位公开延伸、从注重公开结果向公开过程延伸、从矿务公开向车间班组事务公开延伸,依靠制度,推进管理制度化、工作程序化,在公开的管理上向规范化、重实效上深化,矿务公开的内容才能更丰富、更彻底;通过过程的公开,更有利于职工发现制度存在的漏洞和不足,调动职工完善和落实制度的积极性,增强矿务公开的效果。因此,深化矿务公开应注重三个方面的结合:一是注重与完善矿井内部的监督制约机制结合起来。通过矿务公开,引导和支持职工参与管理、参与监督,不断完善企业内部监督机制。二是注重与提高矿井的经济效益结合起来。深化矿务公开最基本的就是贯彻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企业的方针,提高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的凝聚力,深化才会有持续的动力。第二增强矿务公开的针对性。推行矿务公开是手段,目的是调动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从我矿推行矿务公开的情况看,职工最关心的是其合法权益的保护问题,这是很多不稳定因素产生的根源;职工最渴望的是参与民主管理和民主决策,希望企业能持续健康发展,这些都是职工的正常心理反应。要增强矿务公开的针对性,需要正视这些反应,尤其是在矿井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通过深化矿务公开,满足职工关心矿井的各种心理需要。对三项制度改革、主辅分离改制分流、社会保障制度等一系列事关职工合法权益的事项,职工最关心的是结果,矿务公开更需要通过过程公开、增强改革的透明度,通过公开国家、地方政府的政策规定引导职工端正心态;公开改革过程,尊重职工民主参与、民主决策的权利,落实职工的合法权益,在公开和参与中理顺职工情绪,化解矛盾,这样职工对结果才会信服。对物资采购、建设项目招投标、财务管理等职工群众关注的焦点问题,通过公开办事标准、公开办事程序、公开办事依据、公开办事结果,搭建公开监督的平台,鼓励职工民主监督的积极性。对干部岗位缺员、管理人员提职,坚持公开公正的原则,经过符合招聘条件、自愿报名、审查资格、公开答辩、当场公布分数、任前公示、党委(行政)聘任的程序,公开招聘。对事关矿井生存发展的重大经营决策和经营成果等热点问题,特别在困难的条件下,通过开展合理化建议、劳动竞赛、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需要构建一个职工民主管理、民主决策的平台,激发职工民主参与和民主决策的积极性。矿务公开的实践证明,能根据职工的愿望有针对性地进行矿务公开,矿务公开的效果会更好。

第二篇:推行矿务公开 强化矿井管理交流材料

推行矿务公开 强化矿井管理

推行矿务公开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是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举措。从推行矿务公开的情况来看,要进一步深化矿务公开工作,要求煤炭企业的党委要通过加强组织领导,提高思想认识、提供组织保证和资源支持,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共同负责,工会牵头,纪委监督保证,职工广泛参与”的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党委在深化矿务公开过程中的领导作用。

第一从思想认识上支持矿务公开。我矿党委把掀起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高潮,与解决推行矿务公开中的思想问题结合起来,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准绳,认真领会矿务公开有关文件精神,查找问题根源,深刻理解和认识推行矿务公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断增强矿各级领导者的民主意识和公开意识,切实解决不愿公开、不敢公开和不会公开的思想问题,较好地从思想上解决了矿务公开的深化问题。

第二从组织上支持矿务公开。我矿党委在推行矿务公开的过程中,坚持以党委领导为核心,建立健全矿务公开的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明确党委是第一责任人、行政是第一执行人、纪委是第一监督人、工会是第一组织实施人、职工是第一评价人的责任。强调推行矿务公开是各级党组织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要对本单位的矿务公开工作提出具体的要求,督促单位制定必要的制度措施,支持工会组织切实履行矿务公开职责,主动协调矿务公开过程中的问题,从组织上保证了矿务公开不断深化。

第三从制度上保证矿务公开。党委不仅要从思想上、组织上发挥领导作用,还要着重在制度上明确公开的内容、程序和形式,为矿务公开建立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把领导干部执行矿务公开的情况,作为对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的考核内容,作为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奖惩、任免的重要依据,纳入单位和个人经济责任制进行考核和奖惩;党委坚持每月党群工作检查制度,对矿务公开情况进行抽查,在矿月度工作会上进行通报。从制度上明确规定,各级工会组织正确行使职代会和职工代表的职权,支持工会组织和职工正确行使民主权利。利用矿内报刊、广播电视反映矿务公开动态,对问题进行曝光。

矿务公开需要与时俱进和创新。

第一增强矿务公开的时效性。制度是最根本的长效机制,增强矿务公开的时效性,要求矿务公开不断向生产经营和管理领域拓展,融入矿井的各项管理制度之中,贯穿到矿井生产管理的各个环节,从单项公开向全方位公开延伸、从注重公开结果向公开过程延伸、从矿务公开向车间班组事务公开延伸,依靠制度,推进管理制度化、工作程序化,在公开的管理上向规范化、重实效上深化,矿务公开的内容才能更丰富、更彻底;通过过程的公开,更有利于职工发现制度存在的漏洞和不足,调动职工完善和落实制度的积极性,增强矿务公开的效果。因此,深化矿务公开应注重三个方面的结合:一是注重与完善矿井内部的监督制约机制结合起来。通过矿务公开,引导和支持职工参与管理、参与监督,不断完善企业内部监督机制。二是注重与提高矿井的经济效益结合起来。深化矿务公开最基本的就是贯彻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企业的方针,提高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的凝聚力,深化才会有持续的动力。

第二增强矿务公开的针对性。推行矿务公开是手段,目的是调动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从我矿推行矿务公开的情况看,职工最关心的是其合法权益的保护问题,这是很多不稳定因素产生的根源;职工最渴望的是参与民主管理和民主决策,希望企业能持续健康发展,这些都是职工的正常心理反应。要增强矿务公开的针对性,需要正视这些反应,尤其是在矿井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通过深化矿务公开,满足职工关心矿井的各种心理需要。

对三项制度改革、主辅分离改制分流、社会保障制度等一系列事关职工合法权益的事项,职工最关心的是结果,矿务公开更需要通过过程公开、增强改革的透明度,通过公开国家、地方政府的政策规定引导职工端正心态;公开改革过程,尊重职工民主参与、民主决策的权利,落实职工的合法权益,在公开和参与中理顺职工情绪,化解矛盾,这样职工对结果才会信服。对物资采购、建设项目招投标、财务管理等职工群众关注的焦点问题,通过公开办事标准、公开办事程序、公开办事依据、公开办事结果,搭建公开监督的平台,鼓励职工民主监督的积极性。对干部岗位缺员、管理人员提职,坚持公开公正的原则,经过符合招聘条件、自愿报名、审查资格、公开答辩、当场公布分数、任前公示、党委(行政)聘任的程序,公开招聘。

对事关矿井生存发展的重大经营决策和经营成果等热点问题,特别在困难的条件下,通过开展合理化建议、劳动竞赛、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需要构建一个职工民主管理、民主决策的平台,激发职工民主参与和民主决策的积极性。

矿务公开的实践证明,能根据职工的愿望有针对性地进行矿务公开,矿务公开的效果会更好。

第三篇:矿务公开制度

大尹格庄金矿矿务公开实施细则

为加强企业民主政治建设,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建立稳定协调的劳动关系,推动企业经济建设的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进步,特制定大尹格庄金矿矿务公开实施细则。

一、推行矿务公开的指导思想

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和“十七大”重要思想为指导,以贯彻实施《工会法》为依据,通过建立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推行矿务公开,实行民主管理,充分调动职工与经营者的积极性。

二、推行矿务公开的基本原则

坚持实事求是、依法办事、突出重点、分开层次、 方便群众、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注重实效、推进改革和发展等九项原则。

三、组织领导:

(一)、矿部成立“矿务公开、民主监督”委员会:

主任:矿长

副主任:分管副矿长

委员:政工科长、办公室主任、各车间主任、工会管理员

民主监督委员会的职责是:

1、在矿党委的直接领导下,对企业的经营战略、重大决策、长远规划、目标责任、分配方案、对员工处理和奖惩等事宜实行超前参入,审议决策并监督执行。

2、监督和检查各民主监督站公开和监督事项、内容是否真实、全面,公开和监督是否及时, 程序是否符合有关规定,群众反映的问题是否得到解决。

3、对各监督站和监督员提出的问题整理分类,并向党委、工会委员会报告。

4、对监督中发现的各类问题,填写“监督信息处理通知单”,责成有关单位予以解决和落实。

(二)、全矿成立六个民主监督站:

采矿一车间民主监督站;采矿二车间民主监督站;选矿车间民主监督站;车队民主监督站;机修车间民主监督站;机关科室民主监督站。

民主监督站工作职责:

1、对车间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重大决策实行监督。

2、指导班组民主监督员的工作,听取班组“监督员”的工作汇报,对提出的问题整理分类,及时向公司“监委会”汇报。

3、监督督促本单位及时落实“监委会”下达的“监督信息处理通知单”。

4、监督科室或车间的矿务公开工作,做好民主监督工作记录和会议记录。车间监督站长对各项公开必须签字。

(三)、民主监督员:

各车间、科室以班组、科室为单位,各单位由1 名员工担任民主监督员, 民主监督员的职责

1、负责班组(科室)的民主监督工作。

2、参与班组(科室)的工资奖金分配方案的制定、劳动考勤、加班情况、对员工的处理和奖惩等班组重大事项实行超前参入,并监督执行情况。

3、监督本班组(科室)对班组考勤、加班、工资奖金分配、员工奖惩等是否公平、公开、公正并签名。班组民主监督员实行挂牌制度。

4、收集员工提出的信息,整理分类,及时向监督站汇报。

四、公开和监督的内容、程序

(一)矿区和车间公开和监督的内容、程序

1、工资奖金分配:根据矿部的经济责任制和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二级责任制, 并经本单位职工代表会议讨论通过,将工资分配办法和计算公式让员工清楚明白。做到生产工人达到能计算本人当月收入的程度,工资奖金分配和考核情况每月在本单位公开栏公开一次。

2、职工考勤:各单位应有专人负责,考勤情况坚持公开。

3、各种费用的定额与实际:各种费用的定额与实际对照,每月公开一次。 4、对班组的经济责任制考核:对班组的考核和奖罚依据,在本单位公开栏中每月公开一次。

5、大宗物资的出入库与使用情况:大宗物资的入库、使用部门、支领人、批准人、 使用地点要每月公开一次。

6、各类罚款处理情况:各类罚款应将罚款原因、受罚人姓名、罚款依据、罚款金额、 去向等向职工说明并公开, 奖给集体的款项其分配方案须经本单位职工代表研究决定,并将有关情况即时公开。

7、生产任务完成情况和技术指标考核情况:生产任务完成情况和技术指标考核情况与公司下达的计划比较,并分析原因,每月公开一次。

8、矿区、车间班组长的任命:矿区、车间班组长的任命,实施基层领导提名,职工评议, 民主议事会讨论通过,报矿部研究同意,报政工科备案,并随时公开。

9、食堂盈亏结算情况:食堂盈亏结算情况每月公开,购进价格随时公开, 饭菜谱每日公开,饭菜价格每日公开。

(二)班组公开和监督的内容、程序

1、班务会(即班组全体成员会),是班务公开的基本形式, 一般每月至少召开2-3次,遇有讨论事项可随时召开,通过公开栏、墙报等形式, 把班组职工共同关心的问题,简明扼要地及时公开。

2、生产管理公开,班组长要将本矿区、 车间下达给班组的作业计划,如

产量、质量、消耗、安全、经济技术指标,向班组成员讲清楚, 组织员工集思广议,制订出完善的方案、措施。并进行合理的劳动分工, 充分发挥每名员工的专业和特长,把指标分解到人头,使每名员工任务明确,责任清楚。

3、规章制度公开,重点把经济责任制、工具、设备管理、 安全文明生产、生产定额和定员,目标成本控制,经班组成员共同讨论, 并尽求大多数员工认可方为有效。

4、经济核算和工资奖金分配公开,把每名员工当月出勤、产量、质量、费用、技术指标及时公开,奖项罚款要分配合理透明。

招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工会大尹格庄金矿分会

二οο七年九月十日

第四篇:推行精细化管理努力创建本质安全型矿井

推行精细化管理努力创建本质安全型矿井xx煤矿在上级的正确领导下,以深化“双基”建设为总抓手,以构建本质安全型矿井为目标,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努力推行精细化管理,确保了安全形势的稳定发展,截止今年5月底实现安全生产2120天。总结近几年来安全工作主要体会是: 一、树牢“安全第一”思想是安全生产的前提。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工作中,我们把安全工作上升到(内容来源好 范文网)讲政治的高度,上升到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去认识,把能否实现安全生产与落实科学发展观联系在一起,树立了“千重要,万重要,抓好安全最重要”的思想,提出了“安全无小事、小事当大事、事事抓落实、确保不出事”的安全理念,使广大干部职工摆正了安全与生产、与效益、与稳定、与各项工作的关系。在现场条件好、安全生产顺利时,不松劲、不麻痹,居安思危;遇到较大困难时,措施及时,工作到位,广大干部职工抓安全的责任心进一步增强,工作越抓越紧,越抓越严,越抓越细,越抓越实。 二、抓好责任制落实是安全生产的保证 。真正解决安全生产工作中“严不起来、落实不下去”的问题,必须围绕落实责任制这个核心。我们在抓干部作风和抓责任制的落实上从一般化的粗放型管理到形成一整套各级领导、各级部门、各类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构建了“安全生产保障体系、生产任务保障体系、经营成本保障体系、政治思想保障体系统”四大保障系统,使各单位、各部门、各类人员分工明确,责任分明,使谁主管谁负责,谁分管谁负责,谁出了问题就追究谁的责任落到了实处。按照“抓住不落实的事,追究不落实的人”的要求,从发生事故责任追究发展到工作过程追究,使广大干部的责任意识不断提高。从狠反“五种主义”(不负责任的官僚主义、不求实效的形式主义、不坚持原则的好人主义、不守法纪的自由主义、不艰苦奋斗的享乐主义)、狠刹“四股歪风”(吃喝玩乐风、铺张浪费风、请客送礼风、封建迷信风)入手,严格“六个落实到现场”(干部作风落实到现场、规程措施落实到现场、职工正规操作落实到现场、安全质量标准化落实到现场、监督检查落实到现场、按章指挥落实到现场),实行专业副总、生产科室干部分口把关,区队干部三员值班,“双岗盯班”,盯现场,抓质量,抓各项制度的落实,在全矿真正形成了一级对一级负责的责任保证体系,有效地保证了安全生产。 三、强化教育培训是安全生产的基础。煤矿安全教育是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基础。推行了班前培训、班后总结、安全礼仪,现场提问、学习考试、重点帮教、安全演讲等一系列安全教育办法,职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不断提高。坚持环境育人,努力创建安全文化,建立以地面工业广场、福利办公楼为主的安全教育“一条街”,以采掘头面为主的安全教育“一条线”,从井口到井下运输大巷为主的安全教育“一条龙”,以区队、班组学习室为主的安全教育“一园地”,以广播、电视、板报为主的安全教育“一阵地”的“五个一”教育阵地,精心提炼了“诚信、务实、高效、创新”的企业精神和“有一必夺、有冠必争”的争先理念,使每一名职工时时处处感受到搞好安全生产的氛围,时时处处受到安全文化的熏陶,潜移默化地渗透到职工的行为规范和作业过程中。 四、创新监督检查方式是安全工作的手段。安全检查是煤矿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是确保动态安全的措施。我们在坚持各类行之有效的在检查基础上,实行了现场“述职”、检查“写实”、检查定置汇报、零点行动等方式,严格检查标准,为所有检查人员配备“八个一”(一个包、一个本、一支笔、一根线、一把尺、一张表、一个迎山轨、一个平圆仪),检查人员实行了“六抓”(抓安全、抓质量、抓职工正规操作、抓文明生产、抓安全教育、抓消耗),推行了安全质量标准化程序化检查量化考核办法,检查人员按标准,逐项检查,查出问题,突出货币化现场考核,进一步提高了检查的质量,促进了现场质量面貌的稳定。 五、实施科技兴安是安全生产的保障。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装备,有效优化矿井安全生产环境,可以从根本上预防和杜绝事故。随着经济形势的好转,先后安装完善了kj66矿井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和kss-200型防灭火束管监测系统,对主井、新副井的提升系统进行plc改造,推广应用锚网支护技术,对调度监测监控系统进行升级改造,积极引进综掘设备等。通风、供电、提升、运输、顶板管理等方面完全满足安全生产的需要。 六、推行精细化管理是安全生产的关键。推行精细化管理是促进煤矿安全生产的有效途经。我们制定了《白庄煤矿安全生产责任制》、《白庄煤矿岗位工作标准》、《白庄煤矿安全管理制度汇编》,对工作标准、岗位标准、管理标准、技术标准等内容进行了详细规定,提出了“八零”标准,即制度零缺项、设备零隐患、行为零过失、隐患零治理、管理零缺陷、现场零死角、培训零空白、安全零事故。特别在“双基”建设工作中,我们坚持高境界认识,高起点定位,对井下所有岗点的工程质量、文明生产、卫生面貌都进行高标准整治,对采掘头面全部实行“精品工程”管理,井下各区域全部实施责任区留名挂牌管理,专业副总牵头的解剖式浮动定级验收办法、各区队周三自检措施和差异管理考核,使“双基”建设达到了标准化、制度化、系统化、全面化,促进了矿井安全工作的健康发展。

第五篇:推行精细化管理努力创建本质安全型矿井

推行精细化管理努力创建本质安全型矿井

xx煤矿在上级的正确领导下,以深化“双基”建设为总抓手,以构建本质安全型矿井为目标,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努力推行精细化管理,确保了安全形势的稳定发展,截止今年5月底实现安全生产2120天。总结近几年来安全工作主要体会是:

一、树牢“安全第一”思想是安全生产的前提。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工作中,我们把安全工作上升到讲政治的高度,上升到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去认识,把能否实现安全生产与落实科学发展观联系在一起,树立了“千重要,万重要,抓好安全最重要”的思想,提出了“安全无小事、小事当大事、事事抓落实、确保不出事”的安全理念,使广大干部职工摆正了安全与生产、与效益、与稳定、与各项工作的关系。在现场条件好、安全生产顺利时,不松劲、不麻痹,居安思危;遇到较大困难时,措施及时,工作到位,广大干部职工抓安全的责任心进一步增强,工作越抓越紧,越抓越严,越抓越细,越抓越实。

二、抓好责任制落实是安全生产的保证。真正解决安全生产工作中“严不起来、落实不下去”的问题,必须围绕落实责任制这个核心。我们在抓干部作风和抓责任制的落实上从一般化的粗放型管理到形成一整套各级领导、各级部门、各类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构建了“安全生产保障体系、生产任务保障体系、经营成本保障体系、政治思想保障体系统”四大保障系统,使各单位、各部门、各类人员分工明确,责任分明,使谁主管谁负责,谁分管谁负责,谁出了问题就追究谁的责任落到了实处。按照“抓住不落实的事,追究不落实的人”的要求,从发生事故责任追究发展到工作过程追究,使广大干部的责任意识不断提高。从狠反“五种主义”(不负责任的官僚主义、不求实效的形式主义、不坚持原则的好人主义、不守法纪的自由主义、不艰苦奋斗的享乐主义)、狠刹“四股歪风”(吃喝玩乐风、铺张浪费风、请客送礼风、封建迷信风)入手,严格“六个落实到现场”(干部作风落实到现场、规程措施落实到现场、职工正规操作落实到现场、安全质量标准化落实到现场、监督检查落实到现场、按章指挥落实到现场),实行专业副总、生产科室干部分口把关,区队干部三员值班,“双岗盯班”,盯现场,抓质量,抓各项制度的落实,在全矿真正形成了一级对一级负责的责任保证体系,有效地保证了安全生产。

三、强化教育培训是安全生产的基础。煤矿安全教育是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基础。推行了班前培训、班后总结、安全礼仪,现场提问、学习考试、重点帮教、安全演讲等一系列安全教育办法,职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不断提高。坚持环境育人,努力创建安全文化,建立以地面工业广场、福利办公楼为主的安全教育“一条街”,以采掘头面为主的安全教育“一条线”,从井口到井下运输大巷为主的安全教育“一条龙”,以区队、班组学习室为主的安全教育“一园地”,以广播、电视、板报为主的安全教育“一阵地”的“五个一”教育阵地,精心提炼了“诚信、务实、高效、创新”的企业精神和“有一必夺、有冠必争”的争先理念,使每一名职工时时处处感受到搞好安全生产的氛围,时时处处受到安全文化的熏陶,潜移默化地渗透到职工的行为规范和作业过程中。好范文版权所有

四、创新监督检查方式是安全工作的手段。安全检查是煤矿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是确保动态安全的措施。我们在坚持各类行之有效的在检查基础上,实行了现场“述职”、检查“写实”、检查定置汇报、零点行动等方式,严格检查标准,为所有检查人员配备“八个一”(一个包、一个本、一支笔、一根线、一把尺、一张表、一个迎山轨、一个平圆仪),检查人员实行了“六抓”(抓安全、抓质量、抓职工正规操作、抓文明生产、抓安全教育、抓消耗),推行了安全质量标准化程序化检查量化考核办法,检查人员按标准,逐项检查,查出问题,突出货币化现场考核,进一步提高了检查的质量,促进了现场质量面貌的稳定。

五、实施科技兴安是安全生产的保障。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装备,有效优化矿井安全生产环境,可以从根本上预防和杜绝事故。随着经济形势的好转,先后安装完善了kj66矿井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和k-200型防灭火束管监测系统,对主井、新副井的提升系统进行plc改造,推广应用锚网支护技术,对调度监测监控系统进行升级改造,积极引进综掘设备等。通风、供电、提升、运输、顶板管理等方面完全满足安全生产的需要。

六、推行精细化管理是安全生产的关键。推行精细化管理是促进煤矿安全生产的有效途经。我们制定了《白庄煤矿安全生产责任制》、《白庄煤矿岗位工作标准》、《白庄煤矿安全管理制度汇编》,对工作标准、岗位标准、管理标准、技术标准等内容进行了详细规定,提出了“八零”标准,即制度零缺项、设备零隐患、行为零过失、隐患零治理、管理零缺陷、现场零死角、培训零空白、安全零事故。特别在“双基”建设工作中,我们坚持高境界认识,高起点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