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搭建四大平台 市委统战部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彰显统战优势

近年来,青岛市委统战部从服务全市大局着眼,从促进“两个健康”着力,通过搭建四大平台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统一战线的特点和优势充分彰显。

着力搭建四大平台 市委统战部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彰显统战优势

一、发挥合力,服务民生,积极搭建促进就业平台

针对国际金融危机对就业工作带来的不利影响,市委统战部会同市人社局、市工商联开展了“促进就业工程”,通过十一项具体活动,吸纳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和下岗失业人员就业。2009和2010年连续两年举办“民营企业招聘周”,根据就业群体特点和民营企业需求,采取综合招聘和专场招聘相结合的方式,分设不同板块开展招聘,参加招聘企业达到4814个,提供就业岗位10.4万个,4.31万人实现就业,较好地发挥了“为民营企业招聘员工搭桥,为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铺路”的作用。为切实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分别在青岛大学、山东科技大学、青岛科技大学举行“民营企业进高校专场招聘会”,433家企业提供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4800多个,来自10所高校的1.35万名高校毕业生参加招聘。为帮助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拓展就业思路,组织成功自主创业的民营企业家深入到青岛大学、青岛科技大学等高校举办“民营企业家创业论坛”,面对面地与大学生交流创业经验和体会,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今年,市委统战部会同市人社局、市工商联、市双拥办在驻青某部成功举办“民营企业进军营”招聘活动,共组织30家企业提供适合军嫂就业的岗位500多个,受到了部队的热烈欢迎。“促进就业工程”相关信息2次被中央统战部《统战工作》采用,4次被市委办公厅《青岛信息》采用,《人民政协报》、《青岛日报》等介绍了“促进就业工程”情况。“促进就业工程”被评为市级机关优秀工作成果二等奖,受到市委、市政府表彰。

二、加强引导,精心组织,积极搭建服务新农村平台

按照省委统战部、省工商联关于“民企帮村”的一系列部署,自2008以来,突出特色和重点,分别开展了“千企帮村工程”、“民企帮村创业工程”和“民企帮村富民工程”。在“千企帮村工程”中,开展了“百企帮百村结对帮扶”活动,选择103家实力较强、项目具体的企业与127个村庄签订协议书,协议金额2.6亿元;推动“民企助学”活动,组织民营企业投资2277.2万元参与改扩建小学60所,资助特困户2761户、特困学生7161名,捐赠额达到3590万元。在“民企帮村创业工程”中,引导民营企业把自身的资金、管理等优势与农村的资源、人力等优势相结合,依托农业、农村和农民建立农业科技园创业基地和农村旅游观光园基地,目前,全市民营企业已投入资金12.96亿元建立农业科技园创业基地和农村旅游观光园基地83个,使民营企业通过投资农业增加了新的增长点,使广大农民通过参与基地建设和管理增加了经常性收入。在“民企帮村富民工程”中,积极推动民营企业领办创办农业专业合作社,通过这种形式把农民有效组织起来,发展高效农业、设施农业和品牌农业,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增加农民经常性收入,目前,全市民营企业已领办创办农业专业合作社51家,合作社社员在100人以上的42家,使民营企业的加工、出口优势与合作社的产品、资源优势实现了有机结合。三年来,全市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民营企业达到4000多家,各项投入40多亿元。“民企帮村”系列活动连续三年被列入全市新农村建设重点要办好的实事,2008年和2009年分别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全市新农村建设亮点工程,并受到省委统战部、省农工委和省工商联的联合表彰。

三、强化职能,完善措施,积极搭建服务民企平台

始终把促进民营企业健康快速发展作为工作重点,通过为民营企业提供服务,增强他们履行社会责任的能力。一是开展投资服务。先后选择130多家规模较大、实力较强的民营企业开展了“民营企业区市行”活动,组织他们与平度、莱西和胶州达成投资协议20个,投资额达到18.55亿元。“民营企业区市行”活动在扩大民间投资、激活民间资本等方面探索出了一条新途径,既帮助民营企业拓宽了发展空间、降低了运营成本、提高了盈利能力,又促进了郊区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二是开展科技服务。针对民营企业在“转方式、调结构”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发挥驻青各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技术优势,举办民营企业与高校科研成果对接会,通过建立产学研合作长效机制,提升企业科技创新水平。2009年在青岛科技大学举办了民营企业与高校科研成果对接会,各高校和科研院所提供各类科研成果100多项,70多家民营企业与高校科研部门进行技术洽谈,有30多家企业找到了适合的项目,当场达成了合作协议38个。今年,在青岛农业大学举办了民营企业产学研对接会,30家企业与青岛农大签署科技成果转让、技术支持等方面的合作协议47个。项目对接会的成功举办,对于促进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帮助民营企业调整结构、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和促进大学生就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三是开展融资服务。加大与金融机构的联系协调,与光大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民生银行等联合举办银企对接会6次。2010年,依托青岛市融投资担保商会,先后在市北区和城阳区开展了“青岛金融服务区市行系列活动”,组织民营企业与相关银行、融资担保机构签署战略合作协议6项。截至目前,共帮助133家企业与银行建立信贷关系,发放贷款近23亿元。四是开展跟踪服务。建立了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领导干部联系民营企业制度,定期深入联系点了解情况、反映意见;对民营企业反映的问题进行全面调查摸底,组织召开了4次与政府部门的联席会议,并安排专人“一对一”做好帮扶协调,共为民营企业解决资金、项目、用地等方面的问题100多个。

四、汇聚民意,集中民智,积极搭建建言献策平台

围绕中心工作建言献策,是统一战线的优势所在。2009年,在全市统一战线开展了“我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献一策”活动,组织统一战线各部门和广大统战成员重点围绕金融危机发展趋势、社会各界反应强烈的问题以及民营经济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等六个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和建言献策,共收到来自各方面的意见建议221条,通过《统战专报》和《诤言》呈报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领导的意见建议11条,整理上报中央统战部、省委统战部及市委办公厅的意见建议48条,其中一条建议得到张德江副总理的批示。2010年在全市统一战线开展了“我为‘转方式、调结构’献一策”活动。截至目前,共收到意见建议411条,其中,《关于建设数据中心的建议》得到了夏耕市长、王文华副书记和分管副市长的批示,《关于建立绿色能源产业基地和低碳节能环保城市的建议》得到夏耕市长和分管副市长的批示,有7条建议被市委、市政府相关部门采纳。这些意见建议有情况、有问题、有对策、有建议,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有益参考。通过建言献策这一平台,全市统一战线形成了群策群力谋发展的浓厚氛围和强大合力。

以上活动的开展,充分展现了统一战线的特点和优势,较好地诠释了“以作为赢得地位”的理念。对此,我们有以下四点深刻体会:一是必须把握关键,始终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来开展工作。只有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出发点,我们的工作才能找准位置、体现作为、赢得地位,永葆生机和活力。二是必须强化服务,努力实现非公有制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只有实现非公有制企业的发展壮大,才能为他们履行社会责任提供雄厚基础,必须通过服务使他们切实感受到党委政府的关心和温暖,进一步增强回报社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必须立足创新,不断拓宽工作范围和领域。只有开拓创新,工作的路子才更宽,空间才更广,作用才更大,必须把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关注点、兴奋点有机融入到党委政府的部署要求上来,工作才能找准切入点、着力点和落脚点,不断开辟新的领域。四是必须搞好结合,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队伍。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对于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主义的荣辱观、义利观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要把社会实践活动与思想政治工作结合起来,教育引导他们在社会实践中得到教育、得到锻炼、得到提高、得到成长,成为一支拥护党的领导、坚决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强队伍。

近年来,我们虽然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兄弟市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按照省委统战部的部署和要求,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锐意创新、扎实工作,以更大的作为充分彰显统一战线的优势和作用,为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