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科技园建设工作经验材料(精选多篇)

第一篇:社区科技园建设工作经验材料

社区科技园建设工作经验材料(精选多篇)

近些年来。××社区始终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社区建设的首要任务来抓。在第三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大力建设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加快推动现代农业建设步伐。根据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统一安排和部署,××社区组织有关人员对发展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状况及发展方向进行了调研,有关调研情况如下:

一、××农业科技示范园的基本概况

××社区位于××镇的西南部,辖9个村民组,220户,居民912人。现有耕地面积1237亩。××社区农业科技示范园,交通方便,园区规划建设面积1000亩。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充分发挥区位和资源优势,调整生产布局,农业生产水平得到较快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2014年以前,社区群众农作物主要以传统的水稻、油、麦为主,收入较低,群众增收缓慢。2014年以来,结合××社区拖萝畈“农发”工程改造区,建立了××农业科技示范园。据统计,园区现有农作物种植面积1470亩,其中:粮食作物面积832亩,平均亩产489公斤;西瓜种植面积325亩,亩产4750公斤;还有高标准无性系茶园种植面积50亩,无性系育苗50亩,瓜蒌50亩。群众人均增收200多元。

二、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的制约因素

与发达地区相比,无论在速度上、规模上、还是在效益上,还有很大的差距,现代农业建设道路还十分艰巨。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大量存在,劳动力素质低。还应看到另一方面,由于城市的高度开放和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已有60%以上的农村强壮劳动力投入到了非农产业。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劳动生产率低。当前,园区农业生产经营以种植业为主,种植业内部结构不尽合理,粮食作物占有很大的比重,占农作物种植面积75%,经济作物的种植和经营规模比较小,从而无法在激烈的国内、国际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联产承包之后,基本上是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农业生产经营分散、规模小,难以形成带动我市农业的规模经济,劳动生产率低。

三、加快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实施科教兴农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到2014年,园区基本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农田达到标准化,生产基本实现机械化,经营基本实现产业化,农业产业化组织带动农户达到7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或超过全县平均水平。把农业建设成为具有显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可持续发展现代产业,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科教发达、社会文明、环境优美的新农村。园区建设时间2014年7月-2014年6月,建设计划面积1200亩,总投资900万元。建设主要内容有:改造中低产田面积300亩,计划投入资金24万元;建设设施大棚面积100亩,投入资金300万元;建立蔬菜喷灌面积100亩,投入资金250万元;配套农业机械100万元;完善蔬菜贮藏、保鲜、及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配套仪器需要投入资金50万元;名、优、特、稀果蔬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推广156万元;园区设计规划前期工作经费20万元。

四、推进示范园建设的措施

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全镇农业现代化进程。因此,必须高标准、高起点抓好示范园规划。要根据示范园自然资源条件及农业产业发展基础,利用本地区位、交通优势,以建设发展高标准无性系茶叶为主,依托茶叶公司为经营支撑的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立无公害茶叶基地面积200亩,配套名、优、特、稀果蔬新品种引进示范园,加工、贮藏、保鲜、精包装等项目,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依托现代农业高新技术,建设高标准、规模化、产业化的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辐射带动全县现代农业发展。创新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大力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出台,为我县大力加快土地流转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机遇。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当地生产力状况,在稳定土地承包关系的前提下,通过土地经营权流转,发展土地规模经营,推动园区种植业的主产品生产走向规模化,区域化生产,进一步提高经营效益,促进产业化经营的发展。以实施现代标准农田建设工程为重点,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利用即将实施的土地平整项目,改造中低产田面积300亩,项目建设内容包括开挖疏浚渠道1公里,衬砌排灌渠道2公里。通过项目实施,完善田间排灌渠系,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将园区建成“田成方、渠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渍能降、机能进、物能运、土肥沃、产出高”的现代标准农田,为示范基地建设打好基地;加强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推广节水喷灌、滴灌技术,提高生产水平,计划建设喷灌面积100亩。依托农业龙头企业,扶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促进产业化经营。采取“扶大、扶优、扶强”的手段,进一步加大对皖润茶业有限公司扶持力度,带动农民增收。计划在未来三年内带动农户200多户。抓好农业技术专业合作组织培育工作,充分发挥专业合作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促进农民增收。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进一步拓展农业功能。充分利用示范园区资源、区位优势,大力发展适应现代化生活潮流的观光旅游农业,进一步拓展农业功能。利用园区内正在申报建设的××农业科技示范园移民一条街,结合司空山整体开发、××名木古树、田园风光,将示范园区打造成为先进农业科技示范与生态旅游一体化的现代农业示范基地,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第二篇:社区科技园建设工作经验材料

近些年来。××社区始终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社区建设的首要任务来抓。在第三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大力建设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加快推动现代农业建设步伐。根据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统一安排和部署,××社区组织有关人员对发展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状况及发展方向进行了调研,有关调研情况如下:

一、××农业科技示范园的基本概况

××社区位于××镇的西南部,辖(推荐访问范文网:)9个村民组,220户,居民912人。现有耕地面积1237亩。××社区农业科技示范园,交通方便,园区规划建设面积1000亩。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充分发挥区位和资源优势,调整生产布局,农业生产水平得到较快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2014年以前,社区群众农作物主要以传统的水稻、油、麦为主,收入较低,群众增收缓慢。2014年以来,结合××社区拖萝畈“农发”工程改造区,建立了××农业科技示范园。据统计,园区现有农作物种植面积1470亩,其中:粮食作物面积832亩,平均亩产489公斤;西瓜种植面积325亩,亩产4750公斤;还有高标准无性系茶园种植面积50亩,无性系育苗50亩,瓜蒌50亩。群众人均增收200多元。

二、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的制约因素

与发达地区相比,无论在速度上、规模上、还是在效益上,还有很大的差距,现代农业建设道路还十分艰巨。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大量存在,劳动力素质低。还应看到另一方面,由于城市的高度开放和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已有60%以上的农村强壮劳动力投入到了非农产业。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劳动生产率低。当前,园区农业生产经营以种植业为主,种植业内部结构不尽合理,粮食作物占有很大的比重,占农作物种植面积75%,经济作物的种植和经营规模比较小,从而无法在激烈的国内、国际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联产承包之后,基本上是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农业生产经营分散、规模小,难以形成带动我市农业的规模经济,劳动生产率低。

三、加快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实施科教兴农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到2014年,园区基本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农田达到标准化,生产基本实现机械化,经营基本实现产业化,农业产业化组织带动农户达到7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或超过全县平均水平。把农业建设成为具有显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可持续发展现代产业,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科教发达、社会文明、环境优美的新农村。园区建设时间2014年7月-2014年6月,建设计划面积1200亩,总投资900万元。建设主要内容有:改造中低产田面积300亩,计划投入资金24万元;建设设施大棚面积100亩,投入资金300万元;建立蔬菜喷灌面积100亩,投入资金250万元;配套农业机械100万元;完善蔬菜贮藏、保鲜、及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配套仪器需要投入资金50万元;名、优、特、稀果蔬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推广156万元;园区设计规划前期工作经费20万元。

四、推进示范园建设的措施

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全镇农业现代化进程。因此,必须高标准、高起点抓好示范园规划。要根据示范园自然资源条件及农业产业发展基础,利用本地区位、交通优势,以建设发展高标准无性系茶叶为主,依托茶叶公司为经营支撑的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立无公害茶叶基地面积200亩,配套名、优、特、稀果蔬新品种引进示范园,加工、贮藏、保鲜、精包装等项目,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依托现代农业高新技术,建设高标准、规模化、产业化的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辐射带动全县现代农业发展。创新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大力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出台,为我县大力加快土地流转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机遇。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当地生产力状况,在稳定土地承包关系的前提下,通过土地经营权流转,发展土地规模经营,推动园区种植业的主产品生产走向规模化,区域化生产,进一步提高经营效益,促进产业化经营的发展。以实施现代标准农田建设工程为重点,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利用即将实施的土地平整项目,改造中低产田面积300亩,项目建设内容包括开挖疏浚渠道1公里,衬砌排灌渠道2公里。通过项目实施,完善田间排灌渠系,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将园区建成“田成方、渠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渍能降、机能进、物能运、土肥沃、产出高”的现代标准农田,为示范基地建设打好基地;加强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推广节水喷灌、滴灌技术,提高生产水平,计划建设喷灌面积100亩。依托农业龙头企业,扶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促进产业化经营。采取“扶大、扶优

第三篇:社区文明建设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近年来,社区文明建设工作深得民心,在提高市民生活质量,文明素质方面做出了明显的成效,我们xxx社区被省、市评为“花园式小区” 和“治安模范小区”,这一成绩,是全体社区干部、物业管理人员和广大居民共同努力的结晶。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怎样使精神文明延伸到每家每户,再从每户到每个单元、每栋楼、每个社区、每一个城市,从而使我们的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与时俱进,我们每个家庭、每个人都要从我做起。服务北里24栋1单元的居民就是创建“文明单元”的标兵。他们的创建经验为大家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服务北里24栋1单元住有12户人家,他们是xx年陆续搬进新居的。住上了新房子,周围的环境也非常好,大家从不认识到成为邻居,彼此之间还是感觉有些陌生。可是,有一位热心的老居委会干部xx就住在1单元2楼,她主动招呼大家彼此之间多交流,多沟通,义务担起了单元小组长的角色,首先她制定了单元规章制度:

1:不要随地吐痰 6: 要爱护花草树木

2:不要乱仍垃圾, 7:要保护环境卫生

3:不要在楼道堆放杂物, 8:要互助友爱,邻里和睦

4:不损坏公共设施, 9:要礼貌待人

5:不传闲话 不闹纠纷 10:要遵纪守法

热心公益事 社区做贡献

文明社区的活动项目很多,有文娱活动、有募捐活动、有定期清理非法小广告活动、有科普宣传活动、有义务治安巡逻活动等等,24栋1单元的12户居民轮流参加社区的公益活动,单元小组长xx更是场场不落,一次也不缺席。她还义务兼任文艺队队长。办事处号召社区捐献棉衣、棉被,xx一人就捐献了3件,在她的带动下,其他居民纷纷捐献,目前,文明社区共向低保户、困难户捐献棉衣、棉被48件。解决了困难户过冬避寒问题。

邻里和街坊 有难大家帮

常言道:“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这句话确实不假。今年7月的一天,3楼住户的水管子漏水了,家里就一个老人在家,xx得知后,急忙通知1楼快把截门关了,其他人家也都来帮忙,大家有的给自来水打电话,有的找物业公司,有的跟着忙活,经过大家的努力,水管子很快修好了。大家看着修好的水管,眼睛对视着,都有一种说不出的喜悦,他们的心里都有一个想法:咱们单元的人相处的好,人心齐、风格高。远亲不如近邻好。

人人求知识 个个讲文明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渴望学习科学知识,单元组长xx就到居委会找学习资料,有人们调解、家庭百事通、女子世界、公民道德与公民道德建设、文明礼仪、知音等书籍分发给各户,他们还自己印制了一些科普知识,在家学习。并且找会书法的专业人士写了名人明言,自制了镜框挂在楼道醒目的地方,让大家一目了然。一到节假日,大家就凑到一起探讨一下书里的内容,讨论讨论,各自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想法,互相交流,相互切磋,一种浓浓的家家都读书;户户都学习;人人求知识;个个讲文明的新风带动了整个社区。

单元小组长xx是一名共产党员,她思想进步,积极向上,夏天,她主动带领单元的学生们拔草坪里的野草,拣草坪里的白色垃圾,冬天下了雪,她主动带头扫雪,单元的居民也都积极参加,他们不但清扫自己门前的雪,还把其他楼前的雪打扫干净,在她们单元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居民也都参与近来了。大家都说:保护环境是大家的事。现在,她们单元的家庭卫生普遍好;楼道环境卫生整洁;花草树木靓丽;邻里相处和睦;他们单元真正做到了不传闲话,不闹纠纷。

我们社区居委会,每个单元都有自己的单元小组长,,他们是居民信任和拥戴的人,她们了解本单元的情况,热心为居民服务,大事小情都管,任劳任怨,无私奉献,24栋1单元在xx的管理下,带动下,被社区居委会评为文明单元是当之无愧的。她们的事迹还有很多,就不一一列举了,她们的成绩得到了居委会、办事处领导的肯定,广大居民的好评。

第四篇:社区民主法治建设工作的经验材料

我们是怎样开展社区民主法治建设工作的——建业路社区居委会建业路社区居委会位于大麻镇城南东路、建业路两侧。主要由城南新村、育才新村、健康弄、绣花里、油车头等组成,总面积约0.9平方公里,绿地面积达29000平方米。辖区内居民住宅楼群151幢,村民撤建制自建房78户。现有住户2014户,人口5664人。社区建立党支部,设楼道党小组10个

。居民小组23个。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城市现代化的发展,城市社会结构发生深刻的变化,越来越多的群体聚集于社区,人们与社区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城区工作社区化的趋势也愈来愈明显。城市的管理,如市政、市容、交通、环境、绿化、市场、城建、治安、计生等诸多繁杂而又大量的工作任务需要社区去完成。社区的民主法治建设工作的重要性愈来愈被人们所重视。近年来,社区紧紧围绕镇党委、政府提出的工作规划目标,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社区工作坚持以“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居务公开”为原则,积极探索社区居委会民主法治建设工作的新途径。2014年九月,市、镇司法部门领导来我社区考查、指导工作,对我们的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把我们社区作为“创建民主法治社区”工作试点单位。这对我们来说是莫大的鞭策,也是一次严峻的考验,我们按照市、镇司法部门的要求,积极开展了社区居委会民主法治建设工作的试点。下面就向在座的各位领导简要汇报我们开展“创建民主法治社区”工作的情况:一、发扬民主,健全制度按照《居民组织法》有关规定,我们于2014年5月召开了第六届居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社区居委会领导班子,有专职委员和义务委员组成,并相应建立了5个工作委员会,综合治理、计划生育、环境卫生、文教妇儿、民政优抚。于今年初,经居民大会讨论,重新修订通过了《建业路社区居民自治章程》,我们称之为社区小“宪法”,依据这个小“宪法”,制定了“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和“居务公开”等各项工作制度共62项,并汇编成册,上墙显示,全面规范了社区民主法治建设工作。根据居委会工作制度的要求,主任全面负责,每个工作委员会依据各自的职责,积极开展工作。以社区党支部为核心,广大党员骨干为基础的社区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保证社区居委会各项工作顺利进行。二、支部重视,严密组织一是成立了以支部书记为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这项工作的组织领导。社区党支部认真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结合“学党章、守纪律、树形像”教育活动和社区民主法治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创建民主法治社区工作的计划,狠抓创建工作的落实。领导小组每月召开一次会议,讲评工作,部署任务。二是召开支部党员大会和居民代表大会,进行宣讲,让全体党员和居民代表认清“创建民主法治社区”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为这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三是通过传单、标语、橱窗、广播等形式在社区广泛宣传,使社区居民对这次活动人人皆知,家喻户晓。三、结合实际,狠抓落实1、积极开展群众普法教育。利用市民学校、黑板报、宣传栏、标语及上门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进行全方位法制宣传。去年以来,协助平湖市司法局举办三次法律援助进社区活动;举办“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交通安全、法律知识图片展等活动;开展了一季一次的警民座谈会,促进了广大居民学法、懂法、守法、用法。社区居民自我教育,对提高居民整体素质,加快社区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2、开展外来人口法制教育。近年来对外来人口租房比较集中的三个“城中村”及部分出租套房,协助责任区民警上门登记,并广泛进行法制宣传。在2014年度我们创建了四幢文明楼院,城南新村2幢4号被镇命名为“金邻里”特色楼道;在原828户文明家庭户的基础上又新增了435户,创建率达60。开展了“好母亲”、“好丈夫”等社区“八好”等系列创建活动。通过社区文化阵地建设,定期不定期地开展文体娱乐以及科技培训、文化辅导等活动,陶冶情操,活跃生活,提高素质,用先进文化占领了社区文化阵地。四、群策群力,热情服务服务居民是社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在社区服务方面重点做好以下工作:1、为老年人服务。现社区60周岁以上老年人达858名,已为608人办理了老年优待证。积极倡导老年人的精神生活,组办老年电视大学教学点;组织老年人谈心;组建老年歌咏队、乒乓球队、拳操队、象棋队、竞技麻将队等。正常开展每业余文体团队活动,每周至少活动一至二次。这些活动极大的丰富了老年人的精神文化[1][2]下一页

第五篇: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工作经验材料

**区位于**市区西部,下辖2个镇、9个街道,118个社区、52个村,总面积312平方公里,总人口近100万。是一个典型的城乡并存、城乡结合的区域,在**市6个老城区中农村面积最大,农村人口也较多,有12.3万人。一年多来,我区按照“品质社区、和谐家园”的建设目标,加强组织领导抓调研,完善功能布局抓试点,落实经费保障抓精品,积极推

进农村社区建设,努力把**农村构建成为充满活力、生机勃勃的城市人向往的“都市里的农村乐园”。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合理规划,健全组织,增强农村社区建设推动力

一是健全组织,加强对农村社区建设的领导。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农村社区建设工作,成立了农村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宣传、财政、建设、国土、民政、农业等二十多个部门为成员单位,进一步加强了对全区农村社区建设的组织领导。各镇街把农村社区建设作为农村的一项重点工作,按照区委、区政府的部署,明确分工、责任到人、抓好落实。村明确由村主要负责人抓创建工作,职责明确,较好地形成了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良好格局。

二是部门参与,形成农村社区建设合力。农村社区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涉及面很广。我区各有关部门积极参与农村社区建设,主动加强与镇街的联系沟通,服务基层、服务农村。各部门都从各自的职能出发,加强组织建设、落实建设资金,开展对口指导,为农村社区建设添砖加瓦。建立了部门与17个经济薄弱村结对机制,结对单位每年至少要为结对村办一件实事。目前,全区初步形成了党委和政府领导、民政部门牵头、有关部门协同、村级组织主办、社会力量支持、群众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

三是开展调研,明确农村社区建设定位。农村社区建设是一项新课题,没有现存的经验。实验区贵在实践,贵在创新。我区成立了由民政部门牵头的农村社区建设调研小组,深入到各镇街、村进行调研,以召开座谈会、问卷调查等形式,了解农民群众所思所想,征求基层干部对推进我区农村社区建设方面的建议和意见。同时,还邀请浙江大学地方治理研究中心的专家学者,一起进行农村社区建设的探讨,寻求理论支持,初步形成了我区开展农村社区建设的指导思想、工作思路。总体要求是通过农村开展社区建设,将城市社区管理理念向农村延伸,城市社区服务方式向农村拓展,城市社区文明向农村传播,把农村建设成为“都市里的乐园”,群众通过农村社区建设共建共享和谐品质生活。

四是抓好试点,形成农村社区建设经验。选择双浦镇外张村、兰溪口村、灵山村、三墩镇山联村等4个不同类型的村开展试点工作,根据满足“个体”需求推进的思路,确定了“一村一品,一社区几场所”的社区建设模式,把村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我们建设农村社区的切入点。同时,明确农村社区建设划分为“十有”示范型和“五有”标准型,从试点村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同步推进。4个试点村,根据村民的需求和因地制宜的原则,新建或通过改造村委会办公大楼建设成的社区服务中心功能比较齐全,设有“二厅、五室、六站”等服务设施,为社区开展管理和服务提供了一个多功能、全方位的平台,“敞开式办公、一站式服务、一次性受理”的社区公共服务极大地方便了农村群众的生产、生活。

目前,我区4个试点村分别根据实际,打造“服务型”、“温馨型”、“方便型”、“书画型”等社区,变“闭门式办公”为“敞开式服务”,均达到了“示范型”要求,基本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街)”。通过对4个试点村的经验总结,我区及时召开了全区农村社区建设工作现场会,推广试点经验,全区掀起了建设“品质社区、和谐家园”的热潮。我区农村社区建设工作的做法在《中国社会报》刊登。

(二)创新思路,加大投入,激发农村社区建设新活力

一是“一村一品”模式,提升凝聚力。按照“一村一特色”、“一村一品牌”的思路,在农村社区建设中引入城市社区建设和服务理念,通过完善社区阵地建设,不断丰富服务内容,按需设置项目,有效提升农村群众生活品质。今年推进的20个农村社区,围绕打造“服务型”社区有10个、“温馨型”社区5个、“方便型”4个、“书画型”社区1个。按照“示范型”社区要求创建的18个、“标准型”社区2个。“一村一品” 的建设路子,充分调动和发挥了农村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是满足需要,提升向心力。服务群众是农村社区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我区在农村社区建设中,围绕农村群众“农村社区建设,过城里人生活”的愿景,开展听民声办实事活动,全面推行以察民意、解民忧为主要内容的“民情恳谈会”、“说事会”,畅通农村社区居民的民意表达渠道,夯实群众基础。全区今年共召开“民情恳谈会”32次、“说事会”41次,通过此举措,村级组织的思想作

风建设得到有效加强,干群关系进一步融洽、和谐,村级班子的向心力不断增强。

三是加大投入,确保农村社区建设稳步推进。农村社区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新农村建设是相互促进的关系。新农村建设为农村社区建设创造条件。去年区财政投入1.84亿元,今年区财政计划投入2.4亿元,主要用于扶持薄弱地区建设、农业园区建设

、农村义务教育、公共文体事业、公共卫生、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新农村建设为农村社区建设创造很好的条件。农村社区建设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平台。我们在农村社区建设中,把社区服务中心建设作为社区建设的重要载体。今年区政府列出300万元专项资金,作为农村社区建设补助经费,通过验收评估已下拨补助经费100万元,作为4个试点村的补助经费,余下的200万元资金,作为今年扶持16个村的社区服务中心建设。今后三年,我区每年将安排300万元作为农村社区建设专项资金,促使农村社区建设深入推进。

四是抓好“星光计划”,提升农村老人生活品质。“农村星光计划”是农村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老年人实现老有所乐、老有所养的“幸福工程”。全区计划建设“农村星光老年之家”72个,已建66个,力争今年年底全部完成,实现“农村星光计划”全覆盖。根据老年人的需要,‘家”内普遍设立了读报室、棋牌室、谈心室、保健室、日托室等,‘家”外建有健身苑(场)、灯光球场、公园等,极大丰富了农村老年群众的生活,提高了农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我区“农村星光老年之家”的做法,得到了有关省领导的肯定批示。

(三)加强管理,完善机制,永葆农村社区建设生命力

一是加强考核力度,保证有效运行。区农村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创建考核标准,定期进行考核评估。区委、区政府将农村社区建设工作纳入到新农村建设的整个考核体系中,不断加大对农村社区建设的组织领导、推进力度和长效管理。

二是抓好队伍建设,强化服务质量。一是通过推行“自荐海选”、公开招聘等方式,有效提高了农村社区干部统筹管理、服务群众、化解矛盾的能力。一方面,我们抓住第八届村委会换届选举的契机,通过采取“自荐海选”、“海推直选”的方式,依法选举出了183名新一届的村委会成员,真正把一批思想好、作风正、有文化、有本领、真心实意为群众办事,深受群众拥护的人员充实到农村工作班子中。另一方面,我区积极拓宽农村社区村委会干部培养、选拔的路子,面向社会广泛招聘大学生“村官”,基本实现“一村一大学生”,有效改善了农村社区干部的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二是举办了由农村社区书记、主任,镇街党委委员等110余人参加的全区村级组织负责人培训班,邀请省市有关处室的领导、专家系统地辅导了新农村建设、农村社区建设的相关知识,进一步增强了他们建设农村社区的信心和水平。

三是深化村民自治,提升治理水平。积极开展村务公开民主管理达标和示范单位创建活动,今年全区村务公开民主管理达标率为98%。建立健全村民代表大会、村务公开、民主评议村干部等制度,坚持实行“二公开”、“四民主”,创新民主决策新机制,“村民议事厅”已在全区54个村全部建立,进一步完善和强化村民自治。

二、下步工作重点

(一)进一步加大农村社区建设的推进力度。一是探索农村社区长效管理机制。努力探索和建立农村社区监督管理机制,定期督查各场所运行情况;逐步推进社区服务中心社会化运行,不断拓宽融资渠道,确保中心正常运行。二是深化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研究实现村务公开民主管理与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加快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有机结合的新途径。召开现场会,表彰先进,推广经验。三是开展结对活动。农村社区与城市社区结对共建,让城市社区的管理服务理念给农村社区带来有益启示,加强城乡交流,加快农村与城市社区接轨的步伐。

(二)进一步丰富社区服务内容,培育农村社区精品亮点。一是按照“十有”标准建设,完善服务中心功能设置,设立全程代理、健康文化、综治环保等系列服务,积极推行“一门式”中心服务大厅。以群众满意为标准,不断加强设施配备,不断充实中心服务功能。二是探索建立社区工作站制度,通过把多项基本公共服务纳入工作站,来加快实现农村社区服务与城市社区服务的接轨。三是精心培育农村社区精品亮点,推出5—6个典型作为**区的农村社区“样板社区”向省、市推荐推广。

(三)进一步加强社区工作队伍建设,提升服务水平。一是抓好培训工作。通过组织全区农村社区负责人培训、座谈交流、外出参观等形式,增强他们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的责任、信心和能力。二是充分发挥各种力量。建立村庄卫生、护村、健身等志愿者队伍,进一步增强村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能力。充分发挥村干部、热心于农村社区建设的积极分子、下派干部、农村工作指导员等各种力量,同心协力和富有成效地参与和推进农村社区建设。三是开展各类服务和活动。积极开展各类健康向上的活动,提供各类群众需求的服务,有效促进农村社区建设的深入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