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集中核算中心经验材料

目录

会计集中核算中心经验材料
第一篇:会计集中核算中心经验材料第二篇:会计集中核算中心经验材料第三篇:会计集中核算的基本做法第四篇:关于会计集中核算的调研文章第五篇: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初探更多相关范文

正文

第一篇:会计集中核算中心经验材料

200*年,在财政体制改革的热潮中,xx大地诞生了一个充满勃勃生机、倍受社会关注的单位---xx县县级会计集中核算中心。

会计集中核算是会计委派制的最高形式,是强化会计人员管理和加强、规范会计工作,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有效方式。符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符合改革的方向,有利于从源头上治理腐败和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及社会风气的好转。

会计集中核算的实行在财政体制改革中铸就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实行四年多来,取得了累累硕果,对于强化会计监督,促进县域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人们在感叹之余,会计集中核算中心正在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的道路上高歌而进。

一、职业道德教育树新风,精神面貌换新颜

会计人员是市场经济活动中的特殊从业人员,不仅要有良好的业务素质,还要有较强的政策观念。会计集中核算中心把德育工作作为素质教育的灵魂,不求个个成才,但求个个成人,把德育工作放在工作的首位。中心制定了详尽的教育活动方案,整体规划了德育工作,明确要求全体人员做到“诚信为本、操守为重、遵循准则、不做假账”。由专人负责,克服了工作的盲目性。

中心从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监督育人的总体要求出发,规定了德育工作的具体目标任务,每月召开一次全体同志的德育工作会,选准德育工作的切入点。一是学习先进人物事迹,发挥典型育人功能。中心先后多次组织学习郭秀明、马百党、袁少峰等同志的先进工作事迹。把学习先进人物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统一起来,使同志们树立符合时代进步和要求的新思想、新观念、新意识。二是利用重大节日庆祝纪念活动进行主题教育。在“七一”组织全体同志进行纪念建党主题活动,举办党员学习专栏,加强党性建设教育。“十一”积极组织并选派两名选手参加县局组织的“财政是我家,形象靠大家”的主题演讲比赛,加强全体同志的宗旨意识、大局观念。三是加强诚信教育。在当前会计信息失真现象频频曝光,财会自律传统美德受到巨大冲击时期,中心对全体同志进行法制观念和职业操守教育,着重在规范行为、净化风气上下功夫,在工作中求实效,对报账单位进行如实监督并提供准确、完整的会计报表资料。四是在各柜组有针对性地开展日常性行为规范和文明服务创建活动,以干净整洁的办公环境,优良的服务宗旨和服务承诺,热情周到的工作方法赢得了87个报账单位的赞叹,在工作中形成了干、比、学、超的良好风气,获得了组织的好评和肯定,以实际行动和新的精神风貌树立了财政新形象。两个核算大厅先后被县文明办、团县委评为“青年文明号”,中心党支部被县委评为“先进党支部”,中心工会也被县总工会评为工会基层工作“先进集体”。

二、制度管理立新规

如果说一名好领导是创造一个团结、奋进的先进集体的先决条件,那么严格的管理则是提高的关键。为此,中心在走德治和法制相结合的科学管理路子上,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运用制度对事、对人实行了有效的管理。

在人员的管理中:一是根据个人实际制定个人岗位职责,结合目标任务明确个人岗位职责,装框摆放,便于同志们对照职责履行义务。二是实行岗位轮岗制度,对一些岗位实行动态管理,有能力的上,没能力的下,进一步激发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实行定期意见征询研讨会制度,向社会发放意见征询卡,对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及时纠正完善。四是落实管理制度,在原有二十多项制度的基础上又先后出台了《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等十多项规章制度,在报账大厅设立政务公开栏和意见征询登记簿,将中心各项管理制度装框上墙,向社会公开核算职能、管理制度、办事程序和操作规程,在方便报账单位的同时,广泛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

在业务管理中:一是明确了核算范围,纳入了核算单位。运用电算化手段,建立了性质明确、科目完善应用正确的账套,为会计核算工作的良好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是充分发挥会计核算的监督职能,细审核,严把关,规范支出行为,查疏漏,纠违规,堵塞漏洞。三是规范从会计凭证到会计账簿再到会计报告这一系列会计信息的“来源-加工-报告”处理流程,确保为核算单位和预算管理提供准确、完整的会计报表。

三、队伍建设谱新篇

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直接关系到工作质量的好坏。新的会计制度对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特别是会计人员的“专业判断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会计队伍,中心在全体人员中实施继续教育,举办业务技能竞赛活动,为职业生命不断注入活力,达到了自我完善、自我提高、自我发展的目的。通过四年多来的努力,中心具有适应工作需要的会计师5人,助理会计师14人,会计员5人。人员学历全部达到会计专业大专水平,计算机操作水平全部达到一级水平。多人在市、县组织的各种业务技能比赛中取得了骄人成绩,充分显现了这支队伍的战斗力!

四、工作质量创新高

会计集中核算中心以作风硬、学风浓、管理严、服务优而取得了报账单位的信服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好评。两年多来,有效解决了财政监督不力,会计行为不规范,会计信息、会计报表存在失真的现象;有利于财政资金的调度,强化了预算约束和预算的执行管理,堵塞了漏洞,节约了财政资金。据不完全统计,自成立至今,共累计核算金额8.49亿元,直接归集财政资金5.2亿元,纠正和完善不规范票据20140张,金额达802.7万元;拒绝不合理支出票据9648张,共涉及金额513万元(其中包括超标准会议费、差旅费、电话费,不符合规定的津<补>贴以及各种违规罚款等);拒付应列入政府采购而擅自办理的业务21笔,金额98.2万元;拒绝向不符合财政拨款规定的二级单位甚至无拨款关系的单位拨款39次,金额86.9万元;对非定点修车、超标准接待以及用途不明确的支出等也提出了规范性要求,既为财政把好了关,节约了财政资金,又为单位理好了财,维护了财经秩序,为建立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奠定了基础。实践证明,实行会计集中核算的路子是正确的,对于强化会计监督及促进县域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中心多次被县委、县政府、县财局评为先进集体,中心主任xxx同志被评为市级先进个人。《中国财经报》、《xx日报》、《xx日报》、《xx日报》等多家新闻媒体先后作过专题报道,《xx通讯》、《xx快讯》等党内刊物也作过详尽宣传。2014年中心又被xx市财政局授予xx市财会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会计集中核算中心作为一项财政体制改革的产物,以“敬业、务实、廉洁、奉献”的良好作风,严格的管理模式,骄人的工作成绩,实现了令人瞩目的跨越式发展,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而今,中心人更是振奋精神,斗志昂扬,以超前的意识和创新的精神高举发展大旗向前迈进。

第二篇:会计集中核算中心经验材料

强化会计核算监督 勇立财政改革潮头

200*年,在财政体制改革的热潮中,xx大地诞生了一个充满勃勃生机、倍受社会关注的单位---xx县县级会计集中核算中心。

会计集中核算是会计委派制的最高形式,是强化会计人员管理和加强、规范会计工作,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有效方式。符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符合改革的方向,有利于从源头上治理腐败和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及社会风气的好转。

会计集中核算的实行在财政体制改革中铸就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实行四年多来,取得了累累硕果,对于强化会计监督,促进县域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人们在感叹之余,会计集中核算中心正在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的道路上高歌而进。

一、职业道德教育树新风,精神面貌换新颜

会计人员是市场经济活动中的特殊从业人员,不仅要有良好的业务素质,还要有较强的政策观念。会计集中核算中心把德育工作作为素质教育的灵魂,不求个个成才,但求个个成人,把德育工作放在工作的首位。中心制定了详尽的教育活动方案,整体规划了德育工作,明确要求全体人员做到“诚信为本、操守为重、遵循准则、不做假账”。由专人负责,克服了工作的盲目性。

中心从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监督育人的总体要求出发,规定了德育工作的具体目标任务,每月召开一次全体同志的德育工作会,选准德育工作的切入点。一是学习先进人物事迹,发挥典型育人功能。中心先后多次组织学习郭秀明、马百党、袁少峰等同志的先进工作事迹。把学习先进人物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统一起来,使同志们树立符合时代进步和要求的新思想、新观念、新意识。二是利用重大节日庆祝纪念活动进行主题教育。在“七一”组织全体同志进行纪念建党主题活动,举办党员学习专栏,加强党性建设教育。“十一”积极组织并选派两名选手参加县局组织的“财政是我家,形象靠大家”的主题演讲比赛,加强全体同志的宗旨意识、大局观念。三是加强诚信教育。在当前会计信息失真现象频频曝光,财会自律传统美德受到巨大冲击时期,中心对全体同志进行法制观念和职业操守教育,着重在规范行为、净化风气上下功夫,在工作中求实效,对报账单位进行如实监督并提供准确、完整的会计报表资料。四是在各柜组有针对性地开展日常性行为规范和文明服务创建活动,以干净整洁的办公环境,优良的服务宗旨和服务承诺,热情周到的工作方法赢得了87个报账单位的赞叹,在工作中形成了干、比、学、超的良好风气,获得了组织的好评和肯定,以实际行动和新的精神风貌树立了财政新形象。两个核算大厅先后被县文明办、团县委评为“青年文明号”,中心党支部被县委评为“先进党支部”,中心工会也被县总工会评为工会基层工作“先进集体”。

二、制度管理立新规

如果说一名好领导是创造一个团结、奋进的先进集体的先决条件,那么严格的管理则是提高的关键。为此,中心在走德治和法制相结合的科学管理路子上,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运用制度对事、对人实行了有效的管理。

在人员的管理中:一是根据个人实际制定个人岗位职责,结合目标任务明确个人岗位职责,装框摆放,便于同志们对照职责履行义务。二是实行岗位轮岗制度,对一些岗位(本文来自文秘之音,更多精品免费文章请登陆www.网络查看)实行动态管理,有能力的上,没能力的下,进一步激发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实行定期意见征询研讨会制度,向社会发放意见征询卡,对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及时纠正完善。四是落实管理制度,在原有二十多项制度的基础上又先后出台了《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等十多项规章制度,在报账大厅设立政务公开栏和意见征询登记簿,将中心各项管理制度装框上墙,向社会公开核算职能、管理制度、办事程序和操作规程,在方便报账单位的同时,广泛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

在业务管理中:一是明确了核算范围,纳入了核算单位。运用电算化手段,建立了性质明确、科目完善应用正确的账套,为会计核算工作的良好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是充分发挥会计核算的监督职能,细审核,严把关,规范支出行为,查疏漏,纠违规,堵塞漏洞。三是规范从会计凭证到会计账簿再到会计报告这一系列会计信息的“来源-加工-报告”处理流程,确保为核算单位和预算管理提供准确、完整的会计报表。

三、队伍建设谱新篇

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直接关系到工作质量的好坏。新的会计制度对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特别是会计人员的“专业判断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会计队伍,中心在全体人员中实施继续教育,举办业务技能竞赛活动,为职业生命不断注入活力,达到了自我完善、自我提高、自我发展的目的。通过四年多来的努力,中心具有适应工作需要的会计师5人,助理会计师14人,会计员5人。人员学历全部达到会计专业大专水平,计算机操作水平全部达到一级水平。多人在市、县组织的各种业务技能比赛中取得了骄人成绩,充分显现了这支队伍的战斗力!

四、工作质量创新高

会计集中核算中心以作风硬、学风浓、管理严、服务优而取得了报账单位的信服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好评。两年多来,有效解决了财政监督不力,会计行为不规范,会计信息、会计报表存在失真的现象;有利于财政资金的调度,强化了预算约束和预算的执行管理,堵塞了漏洞,节约了财政资金。据不完全统计,自成立至今,共累计核算金额8.49亿元,直接归集财政资金5.2亿元,纠正和完善不规范票据20140张,金额达802.7万元;拒绝不合理支出票据9648张,共涉及金额51(本文来自文秘之音,更多精品免费文章请登陆www.网络查看)3万元(其中包括超标准会议费、差旅费、电话费,不符合规定的津<补>贴以及各种违规罚款等);拒付应列入政府采购而擅自办理的业务21笔,金额98.2万元;拒绝向不符合财政拨款规定的二级单位甚至无拨款关系的单位拨款39次,金额86.9万元;对非定点修车、超标准接待以及用途不明确的支出等也提出了规范性要求,既为财政把好了关,节约了财政资金,又为单位理好了财,维护了财经秩序,为建立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奠定了基础。实践证明,实行会计集中核算的路子是正确的,对于强化会计监督及促进县域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中心多次被县委、县政府、县财局评为先进集体,中心主任xxx同志被评为市级先进个人。《中国财经报》、《xx日报》、《xx日报》、《xx日报》等多家新闻媒体先后作过专题报道,《xx通讯》、《xx快讯》等党内刊物也作过详尽宣传。2014年中心又被xx市财政局授予xx市财会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会计集中核算中心作为一项财政体制改革的产物,以“敬业、务实、廉洁、奉献”的良好作风,严格的管理模式,骄人的工作成绩,实现了令人瞩目的跨越式发展,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而今,中心人更是振奋精神,斗志昂扬,以超前的意识和创新的精神高举发展大旗向前迈进。

第三篇:会计集中核算的基本做法

会计集中核算制是指财政部门成立会计核算中心,在单位资金所有权、使用权和财务自主权不变的前提下,取消单位会计和出纳,各单位只设报账员,通过会计委派,对行政事业单位集中办理会计核算业务,融会计核算、监督、管理、服务于一体的会计委派形式。从会计集中核算制度的基本运作模式看,其基本做法就是在机制创新上“三分离一公开”。集中核算又称之为一级核算。它是指将企业所有会计工作都集中在会计部门进行核算的一种会计工作组织形式。在这一形式下,企业下属各职能部门,包括生产部门及职能科室只对本部门成本科室发生的经济业务编制原始凭证或原始凭证汇总表,定期地递交会计部门,并据以填制记账凭证登记总分类账及所属的明细分类账,编制会计报表。这一核算方式便于减少核算的中间环节,提高工作效率。但如果企业职能部门机构庞大,生产复杂,则会计部门工作量就会增加,反而会降低工作效率 集中核算-基本做法1、会计业务决策者与执行者的分离。以往会计做假行为的发生,多数是会计业务的决策者即单位的领导指使,会计人员出于行政上的领导关系或自身利益需要而具体操作。而会计集中核算模式则使会计业务从各单位的内部处理变为会计核算中心的集中处理,会计人员的隶属关系与单位分离,单位领导不可能指使会计集中核算机构的会计人员做假,这种管理模式使想做假却没人去做。

2、财务审批与会计监督的分离。过去多数部门的财务机构设置是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融为一体,财务部门负责人既是财务审批人也是会计人员,在会计事项处理上经过部门负责人审签同意的原始凭证,既表示符合财务制度的财务审批又表示符合会计处理规范的会计监督审批。这种集双重职能为一身的管理方式,缺乏财务与会计的相互制约,使单位内部的会计舞弊行为成为可能。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财务审批职能由单位行使,会计监督职能由会计核算中心行使,在审批责任人和实际操作人上形成分离,通过双重制约职能的建立,使得想做假也没人敢做。3、会计凭证的存放管理与单位分离。过去会计业务处理完毕后,全部会计档案均由本单位保存,多数单位是长期在财务部门保存,当会计做假行为发生后,外人很难得知。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会计档案由会计核算中心处理并保存,按照会计稽核制度的要求,稽核人员对可疑的会计凭证可以与出具凭证的单位进行核查。同时会计核算中心的运行过程既受各预算单位的监督、财政部门内部的监督,也受来自审计纪检等有关部门的监督。审计部门对预算单位的财务状况、会计凭证等进行审计的同时,也是对核算中心的审计。

4、会计业务处理的过程公开。在过去的分散核算形式下,会计业务的处理过程是封闭的,对会计业务的知情范围非常有限,往往只有一、两个人知道。在会计集中核算形式下,一项会计业务处理,至少要经过单位的经手人、证明人、财务审批人和报账员、会计核算中心的审核会计、记账会计和会计主管等七个环节,对数额较大的还要经过单位的主管领导、会计核算中心的分管领导等审批。整个业务处理过程又是在“一站式办公,柜组式作业”的运作方式下进行。知情范围的扩大,运作过程的公开,变

“暗箱操作”为“阳光作业”,从运作机制上就形成了对舞弊行为的有效遏制。

第四篇:关于会计集中核算的调研文章

为了进一步加强部队财务管理,规范会计工作秩序,适应部队建设的需要,我省各支队纷纷建立了会计核算中心。它的建立对促进会计队伍的专业化建设,规范会计基础工作,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在实践中也存在着不少问题,本文就此做些探讨。

一、当前存在的问题

1、责任主体不清。《会计法》第四条规定:“单

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这一规定,一方面突出了单位负责人对单位的会计工作与会计资料真实性和完整性的责任,另一方面也明确了对单位违法会计行为处罚的责任主体。会计集中核算以后,由于核算中心的会计,工作上对“中心”负责,如果出现会计财务处理差错、单位会计信息失真、财产物资流失、违法经济事项等问题,那么所属单位与“中心”,是一方责任还是双方责任?因此,在追究会计责任时,很难界定双方的责任大小,势必形成单位与“中心”的推诿扯皮。

2、 会计监督弱化。消防部队实行会计集中核算的初衷,就是为了对所属各单位的收支实行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监督,但事实上实行集中核算后,这种监管职责却是不大可能实现。由于核算中心的会计人员独立于核算单位,不了解单位的实际情况,对单位发生的经济事项的“知情度”较以前降低了。所以,对单位经费开支的真实性审核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单纯从会计监督角度看,集中核算后是会计有独立的监督条件却不知道业务的真实性而难以很好地实施监督。再者,“中心”的一个分管会计要负责多个单位的会计核算,整天要忙于报账记账的具体事务,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再去发挥监督管理的职能。

3、会计信息失真。从当前的“中心”运行模式来看,会计信息失真恐怕在所难免。第一,支出不真实。“中心”通过报账员报来的单位单据进行账务处理,如发现单据不合法,则予以退回,这样势必造成一方面已支的不能及时入账,另一方面单位与报账员有可能一起造假,以便让“中心”通过。第二,资产账实不符。会计集中核算之后,单位仍有资产处置权,如果单位领导与报账员法制观念淡薄,或因工作疏忽而不向“中心”提供真实情况,“中心”将无法知晓各单位的资产处置情况,致使“中心”的账与单位实物不符。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

上述三点,并非杞人忧天。笔者认为,无法无规是偏,有法不依则乱,在已经实行(推荐打开本站:)财务集中核算制度的同时,应努力加以完善,趋利避害,真正使消防部队财务会计核算走向法制化、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

首先,单位负责人要自觉遵守国家财经方针政策。《会计法》规定,单位负责人是单位的第一会计责任人,要对本单位的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在实际工作中,第一责任人的意图往往会影响会计信息质量。因此,必须努力提高单位负责人的政治素质,切实实践“三个代表”精神,树立全局观念,管好钱,用好权。其次, 要强化核算中心的监督职能, 主动加强与基层单位之间的联系,掌握基层单位经济活动状况, 对单位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全程监控,促使单位严格执行预算,确保会计资料的真实可靠。第三,努力提高核算中心工作人员的专业业务水平,加强岗位责任制的考核,增强会计人员的工作责任心,严格按照国家统一的财务会计制度规定对单位报销的原始凭证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合法性进行审核,坚持原则,不徇私情。

第五篇: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初探

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初探

第一,实施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后的优势。一是规范了会计基础工作,提高了会计信息的质量。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单位只设报账员负责办理日常现金收支事务,会计业务纳入核算中心统一核算,严格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规范账务处理,大大提高了会计核算工作的质量,提高了会计核算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和统一性。二是加强了会计监督功能,从源头上制止腐败行为。成立会计核算中心后,核算中心严格从制度上和运作程序上规范了各单位财务行为,从源头上杜绝了单位违规开户、私设小金库、坐支、截留、挪用财政资金等问题产生,初步形成了具有前瞻性和预防性的监督机制。三是有利于财政资金的合理调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后,取消各单位的银行账户,支出单位的财政资金集中在会计核算中心的单一账户,原来各单位积累的大量资金可以变成财政的调度资金,有利于财政部门对资金加强统一调度和管理,使资金调度更加灵活。

第二,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存在的问题。一是会计责任主体不明。核算中心和被核算单位相互推诿。一方面核算中心与被核算单位在经济活动上相脱离,另一方面被核算单位认为本单位没有账户及会计人员,不再承担核算职责也不愿承担会计责任。二是会计的职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由于会计核算中心只强调会计核算和监督,大大弱化了会计的预测、分析、决策等职能。三是核算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和内部监督弱化。各被核算单位所有资金收支往来的核算,都由会计核算中心完成,加上很多预算单位将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等同起来,导致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弱化。另外,由于被核算单位内部的会计与出纳牵制机制消失,报账员实际上履行了会计出纳双重职责。四是被核算单位的资金动态难以全面掌握,未纳入核算的二、三级单位缺乏监管。大多数单位也没有建立各类资金台账,对预算外资金和罚没款的收、缴、存情况无账可查。五是报账手续繁琐效率低,支付存在真实性与合理性风险。一方面由于会计集中核算中心对资金支出的审批权、控制权、监督权高度集中,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影响了资金使用效率。另一方面,核算中心难以控制各项支出的真实性和合理性,从而产生支付风险。六是核算单位对资产管理工作弱化。单位会计核算工作移至会计核算中心,而财产物资仍由原单位进行管理,这种资产管理与会计核算相分离的情况,导致被核算单位资产管理薄弱的问题更加突出。七是增加了被核算单位的审计监督新难题。由于审计部门与被审计单位之间增加了“中间人”——核算中心,核算中心与被审计单位之间可能就一些会计责任问题出现真空,使得资料提供、具体问询、责任认定难度加大。八是会计集中核算配套信息化网络和公共财政体系改革尚未完善。会计集中核算体系的形成必须以会计集中核算人员、会计集中核算信息平台、会计集中核算配套管理办法为基础。此外,目前我国尚未出台全国性的具体可操作的会计委派及会计集中核算管理办法。缺乏与会计集中核算制度相配套的具体措施。同时,与会计集中核算相配套的系列公共财政体系改革尚未完善。

第三,改进和完善会计集中核算问题的对策。—是健全完善会计法规体系,明确会计责任主体。立法部门应尽快根据实际出台有关的法规文件,使会计集中核算有法可依,保障会计集中核算制度规范运行。同时,要明确被核算单位是被监督的主体和应该承担违法违规行为的法律责任,以及核算中心附有的监督的连带责任。二是规范核算中心的基础工作,建立完善制度,提高核算水平。要规范核算中心会计工作运作程序,从原始凭证的收集,记账凭证的填制,账簿的登记,报表的编报,到会计档案的整理归档,进行逐一要求,在科目设置和使用上,严格按预算规定的科目设置。三是强化核算中心的监督管理职能,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化。核算中心的职能要改变重核算,轻监督,轻管理,应向预算执行约束、支付的直接监督、承担国库委托的单一账户、对国库直接支付和授权支付的核算管理等综合职能方向上转变。四是各被核算单位要切实重视财务管理工作,加强财会队伍建设。应坚持报账会计持证上岗,并强化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报账会计要据实登记会计台账,定期与会计中心核对,

确保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和统一性;要制定报账会计的道德规范,建立遵守职业道德的监督考核机制,并充分发挥会计监督的纽带和桥梁作用。五是完善内外监控制度,确保财政资金、财产物资的安全。要建立大额费用审批制度、超指标审批制度、超用款计划审批制度以及预算单位的财产物资管理制度等内控制度,明确责任。同时,会计核算中心应保证财政资金、单位财产物资的安全,加强被核算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六是有机融合部门预算改革、政府采购制度与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财政部门要进一步推行预算管理改革,实现会计集中核算与国库集中收付及政府集中采购改革的有机融合。七是建立多单位信息化联网系统,通过网络报账和远程查询系统提高效率。要与财政局、核算中心、单位以及政府采购、国库支付等单位建立信息化联网系统,把预算控制、财务报账、财务报表、统计分析、异地查询监督管理等工作全部在网上实现。八是建立健全财政内部监督和外部审计监督等监督制约机制。财政部门要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充分发挥会计集中核算的监督与服务职能;成立稽查部门加强财政监督,加大对违法乱纪行为的处罚力度,并引入财政资金效绩审计机制;通过群众监督、社会监督,形成监督合力,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

电信企业财务集中管理的应用及完善

随着我国入世后电信市场的逐步开放,各主要电信运营商纷纷加大改革力度,向管理要效益。财务集中管理以其特有的优越性吸引了电信企业的注意力,无论是从控制力度上,还是从经济效益上,都使企业获益匪浅。一些管理先进的企业已经走在了前面,通过实施财务集中管理提升了企业效率,赢得了资源整合优势,取得了较明显的经济效益。笔者在此对我国电信企业的财务集中管理进行分析和评价,并提出相应的改善策略。

一、电信企业财务集中管理的模式及评价

1、资金集中管理及评价

电信企业采取的资金集中管理手段主要有:

(1)收支差额管理。既集团公司通过全面预算核定分公司的年度收入、成本费用、利润及投资规模,总体把握分公司财务状况并提出改进目标,并对其业绩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分公司向集团公司上交收支差额(利润)。分公司作为利润中心和相对独立的资金运作中心,有相对完整的财务管理权限,完成集团公司下达的各项预算,按要求上缴各项资金,执行集团分公司各项财务管理、会计核算制度。

收支差额管理方式下的资金集中较缓慢,各省公司按照年度计划分季度或月度上缴资金,虽然从省公司层次进行了集中管理,但从整个集团角度来说,资金的集中力度较弱、资金管理的效果也较差,是在缺乏相应手段和实现基础上不得已采取的方法。

(2)收支两条线管理。即集团总部统一投资、融资权限,分公司负责组织收入并向集团上划资金,不再管理付息债务及对外投资。各分公司根据集团的统一规定设立收入账户和支出账户,所有资金收入通过收入账户上划至集团总部,再由集团总部根据生产管理需要和效益原则合理分配各项资源,按预算核拨费用及建设资金。经营利润集中反映在集团总部,不在集团以下层面进行分配。

受企业机构、银行服务能力等方面因素的限制,要彻底地实现收支两条线管理还有一定的困难,电信企业往往在省级公司层面实现了省内的收支两条线管理,但还未在集团层面实现。这不利于发挥集团整体的资金优势、实行资金的集中监控,集团资金调度效率比较低。

(3)报账制管理。即部分甚至全部取消分公司的财务核算职能,下级企业采取备用金管理方式,定期向上级企业报账,上级企业根据预算和报账情况下拨资金;收入的核算和管理全部集中到上级企业。

目前报账制在电信企业中的应用主要在地市公司层次,是地市公司对县级公司进行集中的一种重要手段。这种集中管理方式效果比较明显,尤其在对经营费用支出及资本性支出控制上可发挥较好的作用。但因受到具体实施条件和管理观念的限制,实施范围还比较窄。

2、会计核算集中管理及评价

电信企业在会计核算集中管理上采取的手段相对单一,虽然在统一会计政策和核算制度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存在着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会计政策方面。已有的会计政策、核算制度比较粗糙,对于具体业务处理存在一定差异,这种差异不仅体现在省与省之间的处理不同,甚至在一省之内也存在差异。会计政策方面的缺陷也为一些滥用会计估计的行为提供了借口。此外,会计政策、核算制度更新慢,往往不能满足新业务核算的需求,造成人为判断的随意性,导致会计信息不准确。

(2)会计信息的时效性方面。由于历史原因,电信企业在会计核算方面体现出核算级次多、核算链条长的特点。虽然在简化基层核算、缩短核算链条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但会计报表的汇总时间仍旧过长,无法满足生产经营管理的需要。从会计信息传递的手段上看,采用传统的层层合并汇总报表方式,人为影响因素较多、工作效率低。

(3)会计核算的监控管理方面。由于进行多级核算,使得会计核算的监控管理比较困难。除了通过制定各种核算规定来统一核算行为,就只能借助会计检查、审计等手段进行事后监督,收效甚微。由于基础会计核算信息分散在各省、地市、县的会计信息系统中,集团公司进行会计信息追踪、分析很困难。

3、全面预算管理及评价。

电信企业通过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加强培训提高全员的预算管理意识,将预算层层分解落实,强化分析考核等手段,基本上确立了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地位,成为行之有效的管理手段,但仍存在一些不足:首先,由于电信行业长期处于垄断地位,缺乏对市场的研究,造成收入预算不够准确,收入管理能力也较为薄弱,预算执行情况不够理想。其次,由于缺乏历史数据,预算编制的依据明显不足,需要进行大量积累才能逐步提高预算的科学性。再次,对于项目投资与未来收益的关系研究不够,固定资产投资预算还有待加强。最后,集团层次的预算管理还较为松散,对省公司的考核比较单一。

二、 完善策略

1、完善资金集中管理手段

(1)在收支两条线管理方面,首先,应对集团内的所有资金账户的开立、关闭进行规范和监控,对企业资金流最大限度地实现实时管理。其次,对收入账户实行统一管理,同时对营运环节的资金沉淀加大力度进行清理。再次,对于重大投资支出、采购支出等进行随支随拨。

(2)在报账制管理方面,对于地理距离较近、传递实物单据便捷的,可以选择集中报账、汇总凭证存档,但考虑到传递成本及安全性,应采用更为合理的属地存档方式或就近集

中存档,这就需要财务人员定期到基层服务或派出财务人员。此外,要通过资金预算的执行,准确预计资金需求,及时调配资金,做好日常生产经营的资金支持,为成功实施报账制打好基础。

(3)进行完全市场化的资金运作,采用财务公司模式。以财务公司为载体的资金结算中心模式,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两方面:首先,财务公司在办理资金结算业务的更有利于协调银行与银行、企业与银行之间的关系。由于受所属行业的限制及自身利益的影响,企业在对外结算的过程中发生问题时,银行难以进行协调。而财务公司的双重角色使它在与各银行的交往中更具灵活性,更有利于维护集团公司的整体利益。其次,财务公司办理资金结算是外部商业银行无法取代的。外部商业银行办理资金结算还停留在传统的收付业务上,主要体现为支付职能。财务公司资金结算除了体现支付职能外,还具有协调和监督的职能,主要体现在:能够按照集团公司的既定方针,主动协调结算中出现的拒付、延付、不执行结算制度等各种问题,财务公司会尽职尽责地帮助协调、维护各方的合法利益;能够按集团公司的规定,监督约束参加资金结算各方的行为,严明结算纪律,维护正常的结算秩序。

2、加强会计政策、会计核算集中管理方面的建设

(1)集团总部应确定专人负责会计政策的制定和解释,并对现有会计政策、核算制度进行细化。同时,可要求各分公司设立会计政策岗位,由专职或兼职的会计人员负责会计政策的追踪、实施、更新、反馈,与集团总部的会计政策岗位一同构筑起会计政策的跟踪反馈机制;在出现新业务时应尽快确立核算办法、统一会计处理。

(2)减少核算链条。一是对基层单位进行报账管理,不设一级会计核算岗位,仅指定人员负责日常业务单据的收集工作,可以定期集中到上级单位的财务部门进行报账,也可以由上级财务部门派出财务人员到基层服务。二是取消中间的汇总核算层次,使基层单位越过该层次直接对应集团总部汇总层次。三是对主要业务、核心业务进行集中核算,其他业务仍分散于基层单位进行核算。四是借助内部网络,将分散于全国各地的财务信息系统进行整合,集中于同一个核算平台上,增强会计信息传递的速度和透明度,使得会计信息追踪、分析简便易行,也便于对会计核算行为进行规范。

3、搭建成本费用定额管理体系,提升预算管理水平

定额管理是根据生产运营的实际需要从数量和价值上来核定相应的各项消耗,它既是公司构建预算制度的基础,也是整个成本管理的核心内容,直接影响各项计划指标的顺利完成及经济效益的提高。基于电信行业的特点,即电信产品主要是提供电信服务和全程全网的生产运营模式,成本消耗集中反映在为提供电信服务的生产消耗及为销售电信产品而耗费的各项业务费用中,定额的建立是基于现有的业务流程、生产流程,需要由各专业部门通力配合。因此,首先应成立由计划、市场、运维、财务、信息技术部等部门参加的定额核定小组,根据生产运营的实际情况建立基本定额体系。其次在基本定额体系的基础上,向各单位收集基础数据,并通过建立合理的模型对基础数据进行整理、过滤,形成年度消耗水平。再次,选取试点单位,将定额与其实际消耗水平进行对比、分析与验证,在此基础上形成集团整体的消耗定额水平。

建立定额体系对于电信企业实现全方位的预算管理、提高成本控制有比较重要的意义,如果各项经营消耗均能通过合理的定额标准加以控制的话,由其产生的成本节约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也难以估量。建立了定额才能真正将“节支”这一口号落到管理的实处,促进电信企业从管理型经营向经营型管理转变,为集约化、科学化的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站给各位推荐其他精彩范文:

会计集中核算利弊

浅述会计集中核算

也谈会计集中核算

如何完善会计集中核算

会计集中核算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