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级经济发展、民生建设、社会保障、村镇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规划

为推进雨佳村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带头引领作用和联系点的典型示范作用,扎实做好新形势、新常态下的党的群众工作,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把握当前建设小康社会、法治社会、和谐社会的形势重点,以“层级示范抓引领推进联系服务群众常态化”工作为载体,结合雨佳村整体规划情况和村情具体实际,经充分调研走访和召开座谈会,拟从经济发展、民生建设、社会保障、村镇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多个方面制定村级规划。

村级经济发展、民生建设、社会保障、村镇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规划

一、基本概况及致贫原因

(一)基本概况

雨佳村地处堪嘉镇东南部,耕地面积2046亩,其中土地面积1578亩,田468亩,全村共有15个村民小组 582 户 1621 人。2017年实现人均年收入达到6000元左右。

为确保雨佳村早日拔掉穷根,区、镇两级党委、人民政府2014年打响了雨佳村脱贫攻坚战,将雨佳村作为全区 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村,现雨佳村共计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116户376人。2017年雨佳村已实现所有贫困户脱贫的目标。

2、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现状:

(1)道路建设:专项资金规划建设道路11.92公里,已完成11.92公里,整合社会和行业部门资金超额完成 0 公里道路建设。

(2)卫生室建设及卫生扶贫:2015 年规划建设卫生室,已完成。

(3)文化室建设:2015 年规划建设文化室,“六有”标准中符合“四有”(即有文化室、有宣传栏、有成套广播器材、有图书等)。

3、产业发展条件与现状:

目前雨佳村产业层次和生产力发展水平尚处于较低阶段,经济总量小,结构不合理,总体效益低等现状仍然客观存在。村内粮食作物主要以水稻、玉米、红苕、油菜、花生等农作物为主。经济作物方面,雨佳村大力发展核桃的种植,带动全村已脱贫的75户种植核桃,其中财政扶贫专项补助资金3.71万元用于购买核桃树苗。养殖业方面,村内发展脱温鸡养殖产业、生猪养殖产业及龙虾养殖产业。在脱温鸡养殖产业方面,堪嘉镇组织专项资金3.13万元,为28户贫困户提供鸡苗。在生猪养殖产业方面,已形成1~2户生猪养殖示范户,不定期组织生猪养殖户交流学习会,同时与农牧企业合作,由农牧企业带领养殖户前往企业参观交流学习,进行技术指导。在龙虾养殖产业方面,雨佳村1社自行筹资养殖龙虾5余亩,在稻谷种植间隙利用空余农田养殖龙虾,共计增收3万余元收入,实现农民增收。

(二)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发展的因素

1.受区位劣势的影响,村社经济发展滞后

雨佳村远离资阳市城区,接受经济辐射的机会小,与全区其余乡村相比,雨佳村的发展速度仍显缓慢。

2. 人力资源质量不高,自我发展能力不强

雨佳村贫困人口与全区相比,文盲、半文盲劳动力相对较多。贫困户思想保守,等靠要思想严重,发展意识不强,缺乏致富思路和致富技能,自我发展能力严重不足。

3.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村社发展后劲不足

目前雨佳村大部分农田灌溉渠道为靠天降雨,机耕道陈旧破烂;部分村社道路为泥土或砂砾路面,基础设施薄弱,发展后劲严重不足。

4.农业基础条件较差,产出效益普遍较低

雨佳村耕地以半坡地为主,土层薄,机械化程度低,农业产出效益差。人均耕地有限,农业生产基础十分薄弱。

5. 三大产业结构单一,非农产业发展不足

雨佳村大部分村民以从事种养殖业为主,而种植业又以效益低下的玉米、红薯为主,非农产出比重较低,经济发展实力较弱。

二、思路目标

(一)规划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乡村振兴战略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总要求,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着力加强雨佳村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有机结合的“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坚持一手抓贫困户贫困村整体脱贫,一手抓脱贫后的巩固提高,全面促进贫困乡村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农村面貌发生较大变化。

(二)规划原则

坚持精准扶贫与普遍受益相结合,坚持行政推动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原则。

(三)规划目标

1、业兴。种植业和养殖业实现规模、特色、绿色、高效发展,一二三产业互动相融,主导产业能够支撑农户持续稳定增收。

2、家富。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位居雁江区前列,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雁江区平均水平,基本消除农村贫困户。

3、人和。家庭和睦、生活文明、邻里融洽、社会稳定,公共秩序良好,文化生活丰富。实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合作医疗保险全覆盖,适龄儿童、少年都能入学,村民对“两委”满意率达95%以上。

4、村美。村民住房安全、实用、经济、美观,无危房,满足生产生活需要,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能够满足村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生态良好,环境优美,村容整洁,因地制宜建有生活垃圾收集等设施设备,生活垃圾收集处理率达100%,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功能完善,利用率高。

三、主要任务

拟利用三年的时间,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打造种养殖基地,壮大集体经济,配套水利基础设施,推广引水灌溉措施,整治村容村貌,完善社会公益事业,改善村民居住生活条件,力争全村到2020年在村居、产业等各方面将雨佳村打造成为“四好新村”。

(一)围绕生产专业化,全力打造现代农业示范村

1.优化提升种植业。大力推行种植产业化,新建部分基础设施(公路、机耕道、蓄水池),以发展柑橘为主导特色种植业,预计种植300余亩,另规划种植核桃50亩,发展以水稻、玉米为主导的粮油常规农作物,种植600亩,利用雨佳村集体经济合作社为主导,以“合作社+农户”的合作模式,带动农户规划建设产业化,实现集中成片,规模发展,进行规范化、标准化种植大力发展专业大户,实现户户有增收项目,形成集约化经营管理新模式。

2.大力发展养殖业。新修部分水利设施(水渠、石河堰、囤水田埂),发展以龙虾、莲藕为主导的水产种养殖业,规模200亩,采取水稻与小龙虾套种模式,在水稻种植空隙通过养殖小龙虾,实现村民增收,达到收益最大化。同时发展莲藕种植产业,规划100亩,进一步实现扩农增收,充实雨佳村产业格局。

大力发展以猪、鸡为主的特色养殖业,积极鼓励扶持养殖大户,使畜牧业收入比重大幅提升。在现有养猪农户场的基础上,再计划扶持4家养殖专业户。

(二)围绕环境田园化,努力打造生态环境样板村

以经济发展、村庄优美、自然生态和特色文化为目标,着力改善村居环境,创建生态农村,实现环境与经济和谐发展。

1.努力改善人居环境。抢抓新农村建设机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稳步推进危房改造工程,使全村100%的农户住上安全的房屋。

2.彻底改变村容村貌。以基本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为切入点,按照“路畅、水通、污治、安居”的总体要求,新建垃圾库20个,配备垃圾转运车2台,重点开展垃圾治理工作,建立垃圾收集、转运系统,继续开展清理路障、疏通乡村道路、实施绿化美化、整治村容村貌等各项工作,健全环境卫生工作长效机制,彻底改变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使农村落后的面貌得到显著的改善。

(三)围绕生活社区化,努力打造小康建设精品村

坚持以村庄规划、社区建设、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社会管理“五个一体化”为抓手,着力在“完善功能、丰富内涵、提升品位”上下功夫,全面打造“乡村社区化、生活都市化、产业多样化”的新型农村。

严格按照“科学规划”的原则,努力提升农村社区规划建设水平。全面推进小康住宅建设工程,集中建成集办公、服务、休闲、培训为一体的村级活动场所,新建设立雨佳村党群活动中心、图书室等1处,同时,在各社人群相对集中区域设置村民聚居活动场地11处,丰富村民生产、生活,全面提升村设施基础。借鉴城市社区服务方式,探索建设农村社区管理服务新模式,不断强化社区化管理服务功能,拓宽为民服务渠道,努力为村民提供更为优质的生活服务。

四、专项规划

(一)村级阵地建设

(1)项目内容:村公所党群活动中心、图书室、运动场地等。

(2)项目投资概算:总投资30万元。

(3)效益分析:文化广场的建设积极的丰富人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改善办公条件,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打造星级阵地,形成聚人气、聚民心、聚力量的综合服务平台。

(二)水利建设设施

(1)项目内容:

①引水工程-水渠5 km

②产业发展-石河堰2根、囤水田埂42根、蓄水池33个

(2)项目投资概算:预计总投资315.7万元(未加入水渠建设造价资金)

①水渠需请专业人士估计,目前暂无法估计造价。

②石河堰预计总投资30万元;囤水田埂根据规格不同,单根造价不同,预计总造价170.2万元;蓄水池单价3.5万元/个,总造价115.5万元。

(3)效益分析:相关设施建设完成后,基础设施得到了进一步改进,为村内种养殖业稳水固水,解决雨佳村干旱、缺少水源问题,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明显。

项目建成后,在稳固水源、防旱抗旱的同时,石河堰、囤水田埂等通过对农田改造,用于发展龙虾、莲藕等种养殖产业,蓄水池为土地提供水源,用于雨佳村柑橘、农作物等产业的发展。

(三)基础设施建设

(1)项目内容:新建村通社道路及产业路7.08公里。

(2)项目投资概算:每公里概算65万元,预计总投资460.2万元。

(3)效益分析:道路修建后,极大地改善了群众的居住环境,解决群众行路难的问题,搞活市场流通,改变村容村貌。按照雨佳村产业规划,该部分道路部分用于雨佳村种养殖产业发展通道,保证村民农产品及时运输,及时销售。

(四)村居环境建设

(1)项目内容:

①垃圾库20个、垃圾清运车2个

②村民聚居活动场地11个

(2)项目投资概算:预计总投资119万元

①垃圾库单价0.4万元/个,总造价8万元。

②村民聚居活动场地单价10万元/个,总造价111万元。

(4)效益分析:健全环境卫生工作长效机制,彻底改变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使农村落后的面貌得到显著的改善。

以上各项合计需资金937.9万元(未加入水渠建设造价资金),资金通过向上级部门争取帮扶、拉动企业投资加实行农民自行筹资的方式筹集,详细明细规格等见附件。

五、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成立以村两委班子为主体的工作小组,做好宣传发动、规划安排、项目决策、考核验收等工作,落实项目负责人。

2、动员群众广泛参与,向村民广泛宣传美丽乡村建设的重大意义,规划任务和目标,做到家喻户晓,树立村民在美丽乡村的主体地位。做到凝聚民心,发挥民智,聚集民力,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改善生活条件,建设美好家园。

3、发挥村党支部的战斗保垒作用,发挥广大党员在整村推进建设中的模范带头作用,分批培训农民,让他们成为建设的主力军。要充分尊重农民群众的民主权利,实施方案应当经村民代表大会或村民大会讨论通过。坚持村务公开制度,自觉接受群众监督。积极探索组建理事会,各种农村服务组织,具体负责各项工程的实施和监督管理,逐步在各项工作中形成农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长效机制。

4、认真领会和落实上级政策精神,争取上级政策和资金支持,及时将工作情况和群众建议等向上级部门汇报和反馈。大力宣传工作的目标任务,重点工作、政策措施。在全村范围内营造加快经济发展和项目建设的良好舆论氛围,大力宣传项目建设、产业带动、产业规划、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培育的好经验、好做法、好典型,促进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努力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支持和参与的良好氛围。

5、多方争取项目筹措资金。一是要积极向上级争取支持,紧盯国家和自治区承接产业转移政策,围绕全村经济发展重点工作,科学合理规划有利于全村致富、发展的重点项目。二是按照“用途不变、渠道不乱、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统筹整合来自涉农各口资金项目,将其捆绑使用,实现资金项目效益最大化。三要增加信贷投入比例,积极协调各金融机构扩大信贷投放,特别是金融扶贫的投入规模,提高贫困地区金融服务水平,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子作用,实现全村各项事业共同发展。

6、丰富文化生活,提升文化内涵。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增加草原书屋存书类别和数量,组织群众进行广场舞、书法比赛等多种文体娱乐活动,构建生活富裕、多姿多彩的美丽乡村。

7、完善管理制度,建立长效机制。为了维护项目的正常有序运行,确保实施项目达到预期良好效果,制定明确的各类项目管理工作制度,包括会议制度、项目管理制度、检查制度、村规民约等,构建后续管理的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