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的意思, 白露的解释多篇

白露的意思, 白露的解释多篇

白露经典美文 篇一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在这仲秋凉爽的岁月里,浓浓的思念如约而来,掀起岁月的轻纱,朦胧的月光下,渗透着树枝的轻轻摇摆的树影,忽明忽暗,恰似你温柔的双眸,怦然心动的是我久违的情思,涌上心头。

晨曦微露的清晨,神清气爽。然而,马路上,小区里,外出散步的大爷大妈,喜笑颜开,缓步前行,悠然自得其乐。

在这微凉的岁月里,升起的朝阳,辉映日光,荡起柔波,轻轻的拨动心弦,浮动着的灵气,勾起人或深或浅的思情,回味着曾经几何的唯美,散发着迷人的魅力,挥手以表礼貌的问候。

温情的岁月里,落日的余晖悄然洒下来,点缀着晚霞的天空,编织着才子遇见佳人的浪漫爱情故事,静静守候着夕阳西下安静的傍晚,撩人心思。

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笔下的鸳鸯成对,比翼双飞的浪漫爱情,终得有情人终成眷属的佳话。

清晨时分,漫步于林间小道上,猛然间,发现地面和叶子,小花小草上面洒满了密集的小露珠,晶莹剔透,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于是,蹲下身来,凝望着这些耀眼夺目的露珠,湿湿的,吸入鼻子里,凉凉的,神清气爽。忍不住轻轻地伸手去摸,露珠成水,滋润了手指肌肤。

季节的分明变换带给我不同的感触,于是感恩相遇,感恩季节的变换给予我不一样的感受。其实,大自然的微妙之处在于季节的分明变换吧!

白露诗词欣赏 篇二

【蒹葭】

《诗经》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南湖晚秋】

唐五代·白居易

八月白露降,湖中水方老。

旦夕秋风多,衰荷半倾倒。

手攀青枫树,足蹋黄芦草。

惨澹老容颜,冷落秋怀抱。

有兄在淮楚,有弟在蜀道。

万里何时来,烟波白浩浩。

【杂诗】

魏晋·左思

秋风何冽冽,白露为朝霜。

柔条旦夕劲,绿叶日夜黄。

明月出云崖,皦皦流素光。

披轩临前庭,嗷嗷晨雁翔。

高志局四海,块然守空堂。

壮齿不恒居,岁暮常慨慷。

【情诗】

魏晋·曹植

微阴翳阳景,清风飘我衣。

游鱼潜渌水,翔鸟薄天飞。

眇眇客行士,徭役不得归。

始出严霜结,今来白露晞。

游者叹黍离,处者歌式微。

慷慨对嘉宾,凄怆内伤悲。

【白露】

唐·杜甫

白露团甘子,清晨散马蹄。

圃开连石树,船渡入江溪。

凭几看鱼乐,回鞭急鸟栖。

渐知秋实美,幽径恐多蹊。

【白露为霜】

唐·颜粲

悲秋将岁晚,繁露已成霜。

遍渚芦先白,沾篱菊自黄。

应钟鸣远寺,拥雁度三湘。

气逼襦衣薄,寒侵宵梦长。

满庭添月色,拂水敛荷香。

独念蓬门下,穷年在一方。

【白露为霜】

唐·徐敞

早寒青女至,零露结为霜。

入夜飞清景,凌晨积素光。

驷星初晰晰,葭菼复苍苍。

色冒沙滩白,威加木叶黄。

鲜辉袭纨扇,杀气掩干将。

葛屦那堪履,徒令君子伤。

【白露】

唐·鲍溶

清蝉暂休响,丰露还移色。

金飙爽晨华,玉壶增夜刻。

已低疏萤焰,稍减哀蝉力。

迎社促燕心,助风劳雁翼。

一悲纨扇情,再想清浅忆。

高高拜月归,轧轧挑灯织。

盈盈玉盘泪,何处无消息。

【宿烟含白露】

唐·孙頠

析析有新意,微微曙色幽。

露含疏月净,光与晓烟浮。

迥野遥凝素,空林望已秋。

著霜寒未结,凝叶滴还流。

比玉偏清洁,如珠讵可收。

裴回阡陌上,瞻想但淹留。

【新秋】

唐·白居易

西风飘一叶,庭前飒已凉。

风池明月水,衰莲白露房。

其奈江南夜,绵绵自此长。

【秋题牡丹丛】

唐·白居易

晚丛白露夕,衰叶凉风朝。

红艳久已歇,碧芳今亦销。

幽人坐相对,心事共萧条。

【郡中即事三首】

唐·羊士谔

红衣落尽暗香残,叶上秋光白露寒。

越女含情已无限,莫教长袖倚阑干。

【凉夜有怀】

唐·白居易

清风吹枕席,白露湿衣裳。

好是相亲夜,漏迟天气凉。

【衰荷】

唐·白居易

白露凋花花不残,凉风吹叶叶初乾。

无人解爱萧条境,更绕衰丛一匝看。

【悲秋】

唐·卢殷

秋空雁度青天远,疏树蝉嘶白露寒。

阶下败兰犹有气,手中团扇渐无端。

【送张光归吴】

唐·郎士元

看取庭芜白露新,劝君不用久风尘。

秋来多见长安客,解爱鲈鱼能几人。

【相和歌辞·玉阶怨】

唐·李白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精帘,玲珑望秋月。

【相和歌辞·乌栖曲】

唐·王建

章华宫人夜上楼,君王望月西山头。

夜深宫殿门不锁,白露满山山叶堕。

【郡中即事三首】

唐·羊士谔

登临何事见琼枝,白露黄花自绕篱。

惟有楼中好山色,稻畦残水入秋池。

【秋露】

唐·雍陶

白露暧秋色,月明清漏中。

痕沾珠箔重,点落玉盘空。

竹动时惊鸟,莎寒暗滴虫。

满园生永夜,渐欲与霜同。

白露节气的来历 篇三

露是由于温度降低,水汽在地面或近地物体上凝结而成的水珠。所以,白露实际上是表征天气已经转凉。这时,人们就会明显地感觉到炎热的夏天已过,而凉爽的秋天已经到来了。因为白天的温度虽然仍达三十几度,可是夜晚之后,就下降到二十几度,两者之间的温度差达十多度。

白露时节,早晚温差开始慢慢加大。早上处于白天与夜晚的交界处,夜晚的凉气与白天的热气相遇,而凝结为露水,因为水是白色的,故称为白露。也有人认为,秋天五行属金,金的颜色是白色的,这个时节阴气开始凝结为露,所以才称之为白露。

俗语云:“处暑十八盆,白露勿露身。”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说,处暑仍热,每天须用一盆水洗澡,过了十八天,到了白露,就不要赤膊裸体了,以免着凉。还有句俗话:“白露白迷迷,秋分稻秀齐。”意思是说,白露前后若有露,则晚稻将有好收成。

白露节气的概念 篇四

在24节气中,白露不显山露水,是一个过渡性的节气。白露之后就是秋分,从夏至冬的寒暑变化即将迎来最关键的转换点。

《诗经》有云:“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秋天气温低,昼夜温差大,积聚在大气中的水汽凝结到草木上,当早晨太阳升起时,便形成一片片闪着光的秋露。

原来,古代中国人按照金木水火土五行思考世界,而五行又和五色相对应,即春天甲乙木色属青,夏天丙丁火色属赤,中央戊己土色属黄,秋天庚辛金色属白,冬天壬癸水色属黑。所以,秋露按照秋天所属的颜色,而被称为“白露”。

白露是“气始寒”的季节。白露有三候:“一候鸿雁来;二候元鸟归;三候群鸟养羞。”说的是感受到秋天的凉意,大雁开始了由北向南迁徙的旅程,很快,燕子也飞走了,留在森林里准备越冬的鸟儿,则开始为自己储藏各种食物。

有句俗话:“白露白迷迷,秋分稻秀齐。”意思是说,白露前后若有露,则晚稻将有好收成。此外,华南二十四节气的气候中,白露有着气温迅速下降、绵雨开始、日照骤减的明显特点,深刻地反映出由夏到秋的季节转换。

白露预防这些疾病发生

防凉:呼吸道疾病

白露是一个表征天气转凉的节气,虽然白天的气温仍可达三十多度,但夜晚仍会较凉,日夜温差较大,若下雨气温下降更为明显。如果这时穿得过于裸露,冷空气会刺激皮肤,人体因着凉而免疫力下降,无力抵御寒邪,容易出现肺部及呼吸道疾病,如发烧、咳嗽、支气管炎等,严重者可能出现肺炎等问题。

因此,要注意早晚添加衣被,不能袒胸露背,睡卧不可贪凉,撤掉凉席,关上窗户和空调,换上长衣长裤入睡,将薄棉被备在床头,是十分必要的。特别是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哮喘病患者和关节炎患者、体质较弱的老人和儿童,更要注意随着气温的变化加减衣物。所谓“白露勿露身,早晚要叮咛”正是说的这个道理。

秋燥:皮肤干燥

秋风降温的同时,把空气中的水分也吹干了,中医把这种气候特点称为“秋燥”,由于肺主呼吸,外合皮毛,肺与大肠相表里,故当空气中湿度下降时,肺、大肠与皮毛首当其冲受到影响,容易出现口干、唇干、鼻干、咽干及大便干结、皮肤干裂等症状,严重者会出现由于干燥导致的鼻腔出血。因此,值此时节,一定要滋阴润肺,以防秋燥伤人。

日常饮食中,应增加对芝麻、蜂蜜、枇杷、西红柿、百合、乌梅等柔润食物的摄入,以益胃、养肺、生津。还应多喝水,以保持肺脏与呼吸道的正常湿润度。

同时,推擦鼻梁也有助于养阴润肺。用右手食指指面放在鼻尖处,以顺时钟和逆时钟方向交替揉动,由鼻尖向鼻根反复揉动,约20至30次。

湿邪:肠胃疾病

民谚“秋瓜坏肚”是指立秋以后继续生食大量瓜类水果容易引发胃肠道疾患。在夏季,人们为了防暑降温,往往生食大量瓜果。“甜蜜”的瓜果易生食,从而阻碍脾胃的运动消化功能。如果立秋后再大量生食瓜果,势必更助湿邪,损伤脾阳,脾阳不振,则腹泻、下痢等急慢性胃肠道疾病就随之发生。因此,立秋之后应少食瓜类水果,脾胃虚寒者尤应禁忌。

温差:心脑血管疾病

秋季早晚温差大。对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等心脑血管急性事件来说,太冷太热都是诱发因素。因此,在季节更替之时,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更要特别注意。

季节更替时,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有可能需要调整治疗方案,这是因为,夏天吃的药和秋冬吃的药量和药效都有所不同。夏天热,血管扩张,可能剂量较小;而秋冬天气转冷,血管收缩,则需要增加剂量或根据病情换药,要在医生指导下更换,同时,注意休息,避免感冒诱发急性心脑血管疾病。

秋季养心,还要做到力求其静,控制情志活动,保持精神情绪的安宁,避免烦扰。若心情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会导致神经兴奋、血管收缩、血压升高,使心理、生理进入恶性循环。

白露经典美文 篇五

秋风老时,白露来了。时日在有序地行进,该来的都会来。要遇见的,终归是躲不开,该结束的,也终将远去。

自从入秋,日子里就带着一些轻微的愁意。莫名其妙,毫无理由,那股清愁就从秋天的角落里爬出来。每个日子,都披上了一层感伤。是一片落叶,飘落在肩头的无奈。或者是一轮明月,在江面上印染出的光里,藏着不可言说的思念。

我细细品味着文人们笔下的秋,文字与四时是对应的。感秋,是发自内心的。而到了白露,秋愈发深了。这是秋天的第三个节气,有着典型的秋天特征。

在白露时节,早晚的凉风穿过弄堂,日子便一层一层凉快起来。在襄阳古城,暑气并没褪尽,正午的气温依旧高居不下。但是早晚是清凉的,趁着夜风,去江边走走,江面上的一层月光,披着微凉。

白露经典美文 篇六

秋天的。第三个节气是白露,白露是节气也是自然现象。

立秋之后,随着气温逐渐降低,水汽在地面或者草木上凝结成露珠。所以也就有了“白露至,天转凉。” 的说法。究其根源,应该是因温度变化而起。

无论是什么吧?怎么解释的都有。但是,我喜欢的是“白露”两个字,从字眼上看就是清凉的,用笔写出来,似乎是蘸着秋水写的,有不尽的清雅。

只两个字,放在那里,看着就有意境,读出来也有诗意,自然的清凉随之而来。

至于节气,处暑后十五日为白露,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天气转凉,寒蝉鸣泣,花草间凝结起剔透露珠。

这也是一幅美景呢!

白露之后,清凉会频繁降临,秋意渐浓,也是秋景的大美之时。届时会有各种叶子会变成五颜六色,那么,梦幻秋季也就离得不远了。

那么,白露也是秋之美景的引领者了。

仲秋美景,更是明亮,白露一来随之清凉,露生凉,菊花黄,桂飘香,秋风过处也留下一片香。

素心淡淡,抛开忧伤,陌上寻秋去。秋阳下,草丛中露水晶莹,露沾在花也上也是漂亮,一滴滴落,清露脆响,入眼、入心,全是诗意。

草尖垂挂露珠更是美丽,心型的露珠,也是爱的表现,一点也不深沉,反而多了纯真,映衬出天空的模样。

凑上去,仔细看看,又能看见淡淡的惆怅。老屋的阶上青苔也是有露珠的,路过的人,心事也会被它闪亮,蹲下来思量。

当秋露来时,我还在秋天畅想,而满心的话却说不出来,是怕回忆惊醒了梦中曾经的漂泊在外之人,也怕勾起一路走来经历的悲凉和苦难。当露水打湿了我的衣裳,我知道人生总是要伴着沧桑。

寒凉的风,吹过我的窗前,也越发的让人感觉秋凉更近了,草木深处更是“草木归根白露零,寒蛬欲蛰动酸吟。”

所以,我说白露是诗意的,不信你看“白露出草根,颗颗如明珠。”是不是可玩、可娱,可入诗?

秋风帘动,月影幽幽,玲珑月,玉露酒,斟满杯,酌秋而吟白露,“凉月参差白露漙,请看賓主罄清欢。“是不是也很惬意?

一个人的白露时节,也是可以入诗的“西风吹我鬓鬅鬙,独立庭中影随形。一岁露从今夜白,百年眼对老天青。”是不是有点多愁善感的味道?

杜甫有诗“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也是说天气转凉,有点思乡的味道。感叹人生啊!落叶归根,人亦应有归宿。

白露,就是这么一个淡愁不忧的节气,渐凉也渐爽,更是需要我们用心欣赏,清露入诗,更知秋之韵味。

那一句经典“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千古传诵,这也是属于白露的美,它不仅诗经里面的诗句,更是人间的诗画。

如果明朝,于草尖、花瓣上采一粒露水,我觉得看之玲珑剔透,充满秋的灵性,嗅之也有薄荷味道,清凉入境,定会给人一份身心的舒爽。

而今日,能在白露之时吟诵这种美好,我认为也是一种幸福!

白露节气养生食谱 篇七

白露时节要预防秋燥,饮食宜减苦增辛,助筋补血,以养心肝脾胃。辛润食物如梨、百合、甘蔗、芋头、沙葛、萝卜、银耳、蜜枣等正当时。不过,要特别注意,白露不宜进食太饱,以免肠胃积滞,变生胃肠疾病。

白露节气已是真正的凉爽季节的开始,很多人在调养身体时一味地强调“贴秋膘”,注重肉类等营养品的进补,其实食物的属性中,不同的饮食有不同不同的属性,其作用不同,适应的人群也不同,因此,每个人都要随着节气的变化而随时调节饮食结构。现就推荐几款适合白露节气的食谱,供大家参考。

1、薏苡仁菱角粥

材料:薏苡仁50克,菱角150克,糙糯米100克,陈皮5克。

做法:先把菱角斩一刀,放入砂锅中加水煮熟,挥起放入冷水中,再去壳取肉,碾成碎米粒状待用。薏苡仁、糯米浸泡洗净。将洗净的糯米放入开水砂锅内烧开,转用小火熬煮,加入薏苡仁、陈皮,待米煮至开花时,再加入菱角,一同煮至米极烂、粥稠时即可食用。

功效:有疏肝解郁、健脾益气的功效。

2、粉葛猪骨汤

材料:猪骨700—800克、粉葛500—600克、红枣12枚、陈皮15—20克、生姜3—4片。

做法:粉葛去皮、冼净、切段;红枣去核、洗净,与陈皮一起浸泡10—20分钟;猪骨洗净、斩块,然后与粉葛、陈皮、红枣一起放置瓦煲内,加入清水1000—1200毫升(约10—12碗水量),武火煮沸后,以文火熬煲约3个小时,加入生姜、盐和少许生油,稍煲片刻便可饮用。此量可供3—4人。最近这段时间,每周可服2—3次,亦可交替煲煮其他养阴气、健脾胃的汤品饮用。

功效:粉葛性凉味甘,入胃、肝经,具有清胃热、生津止渴、滋润筋脉的作用;猪骨性平味甘、咸,能益阴润燥;红枣健脾益气;陈皮理气醒脾,使补而不滞。诸药合用,更具健脾养阴,生津止渴之功效。

3、木瓜红薯

材料:红薯、木瓜、香菜叶、盐、葱段、蒜末、食用油各适量。

做法:将红薯洗净去皮后切成滚刀块,木瓜洗净去皮、籽、瓤后切成比红薯略小的滚刀块;坐锅点火放油,油温四成热时放入蒜末、葱段炒出香味,倒入红薯块煸炒5成熟时再放入木瓜炒匀,加入适量清水、盐、待汤汁收干时,撒上香菜叶点缀即可。

功效:本品可降低胆固醇,有减肥、美容、益寿之功效。

4、小米枣仁粥

材料:小米100克,枣仁末15克,蜂蜜30克。

做法:小米煮粥,候熟,入枣仁末,搅匀。食用时,加蜂蜜,日服2次。

功效:能补脾润燥、宁心安神。治纳食不香、夜寐不宁、大便干燥。

5、莲子百合煲

材料:莲子、百合各30克,精瘦肉200克。

做法:莲子、百合清水浸泡30分钟,精瘦肉洗静,置于凉水锅中烧开(用水焯一下)捞出。锅内重新放入清水,将莲子、百合、精瘦肉一同入锅,加水煲熟(可适当放些精盐、味精调味)。

功效:清润肺燥,止咳消炎。适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

6、柚子鸡

材料:柚子(越冬最佳)一个,公鸡一只,精盐适量。

做法:公鸡去毛、内脏洗静,柚子去皮留肉。将柚子放入鸡腹内,再放入气锅中,上锅蒸熟,出锅时加入精盐调味即可。

功效:补肺益气,化痰止咳。

7、银杏鸡丁

材料:银杏(白果)100克,无骨嫩鸡肉250克,蛋清2个,高汤、白砂糖、绍酒、淀粉、味精、香油、食盐、油、葱各适量。

做法:白果去壳,在油锅内煸炒至六成熟,捞出剥去薄衣待用。鸡肉切成1厘米见方的小丁,放在碗内加入蛋清、食盐、淀粉搅拌均匀。炒锅烧热放油(量要多些),待油烧至六成熟时,将鸡丁下锅用勺划散,放入白果继续翻炒,至熟后连油一同倒入漏勺内沥去油。再在锅内倒入少量油,将葱段煸炒,随即烹入绍酒、高汤、食盐、味精,把加工过的白果鸡丁倒入锅内翻炒,用湿淀粉勾薄芡,出锅前淋入香油,搅拌均匀起锅装盘即成。

功效:补气养血,平喘止带。本方可作为老年性慢性气管炎、肺心病、肺气肿及妇女带下证患者之膳食。

8、香酥山药

材料:鲜山药500克,白糖125克,豆粉100克,植物油750克(实耗150克),醋、味精、淀粉、香油各适量。

做法:山药洗静,上锅蒸熟,取出后去皮,切1寸长段,再一剖两片,用刀拍扁。锅烧热倒入植物油,等油烧至七成热时,投入山药,炸至发黄时捞出待用。另烧热锅,放入炸好的山药,加糖和水两勺,文火烧5、6分钟后,即转武火,加醋、味精,淀粉勾芡,淋上香油起锅装盘即成。

功效:健脾胃,补肺肾。对于脾虚食少,肺虚咳嗽、气喘者更为适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