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发展对策研究

民营经济发展对策研究

民营经济发展对策研究

改革开放为民营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在国家政策的支持及民营企业自身的努力下,民营经济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实践证明,民营经济作为县域经济肌体中最活力和生命力的一个亮点,已成为支撑和推动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力量,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希望之路。通过对我县民营企业、职能部门的走访调研、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初步掌握了我县民营企业发展现状和困难问题,并积极探索解决我县民营经济困境的相关措施。

一、我县民营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县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和省、市相关政策和措施,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加大开放力度和优化投资环境等措施,倡导和扶持全民创业,民营经济取得了较快发展。20XX年,工商注册数据显示全县民营企业户数达4246户,占企业总户数的87.20%,其中农业企业727户,建筑企业219户,房产企业XX1户,工业企业588户,商贸、交通、邮政金融等企业2601户,个体工商户27367户,本年新增企业774户,新增个体户28XX户;新进规模工业企业XX户;解决就业人员62322人;民营企业有省著名商标10个,市知名商标43个,XX省名牌企业7个,省级知识产权企业XX个,市级知识产权企业17个,科技型中小企业397家,其中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0家、省级创新型企业19家,国家、省、市知识产权试点试范优势培育企业13户,战略新性兴产业企业XX家,主营业务收入17亿元,主营业收入占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32%。全县1至9月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86.7亿元,比上年增长7.1%,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为59.7%,全计预计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增速8.1%,实现民营经济纳税5.3亿元,占县财政入库税金的69.1%;XX月止民间投资实现59.3亿元,完成目标任务78.75%。

二、我县民营经济发展的主要措施

(一)完善服务体制。建立县级领导挂联帮扶制度,帮助30户重点工业企业找准亏损原因、分析行业发展前景和公司发展定位,今年以来,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103个。规范和清理和县企业家协会、纺织服装协会、县成品油经营协会等行业协会,充分发挥商会、行业协会等自律性组织的作用,引导中介组织、行业协会、服务机构创新服务产品,提高服务质量。组织56户企业100余人次参加了“中国制造2025学术报告会”等培训会,提高了民营企业家的素质。

(二)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制定了鼓励创新创业措施,引进民间资本建设运营科技型中小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建成省级科技孵化器(XX县科技型中小企业孵化中心)、省级返乡青年创新创业园(XX县梦马众创空间)、XX县(刘营)大学生创新创业示范园,总面积近3万平方米。双创载体进一步增强,现有入孵企业109家,毕业企业2家,服务各类科技及科技相关企业200余家次,开展创业辅导和培训200余人次,培育创业者30余人,提供就业岗位800余个,激发了创新创业激情。今年1至9月新增注册企业576户。

(三)引导重组联合。着力推进对能耗大、污染重、效益差、经营困难民营企业的重组改造。县政府与XX福润公司签订了解除合同协议。对XX百顷再生纸品厂改制重组,新组建XX桦欣科技有限公司,收购汉上能源在建工程,新建年产5万吨特种纸项目。

(四)鼓励企业技术创新。建立企业技术中心、产学研联合、大力培育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成省级企业技术中心7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9家,20XX年推荐省市企业技术中心2家。对通过国家、省级、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评审的,县政府分别给予50万元、25万元、5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完善科技成果登记制度,引导科技成果转化,方便民营企业转让和购买先进技术。佳联印染、佳禧印染、容富电子等6户企业上报省科技厅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认定科技型中小企业373家。

(五)积极向上争取资金。积极帮助企业争取各种专项补助资金,鼓励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提高设备利用率,节能降耗。今年1至XX月,为支持民营工业企业发展,为27户企业向上成功争取资金2050万元。

(六)强化保障要素降成本。全力保障“水、电、气、运”等要素供给,确保工业企业生产经营、建设需求。帮助绵阳纺织争取直购电政策,为企业年节约电费XX0余万元。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大宗工业电度电价每千瓦时降低0.0136元的要求,并从20XX年6月1日起抄见电量执行,仅此一项为企业节约生产成本209万余元。

(七)协调融资解难题。开展中小企业贷款需求调查,继续抓好加强政银企对接合作,采取“助保贷”、“应急转贷”等方式,有效协助企业解决了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为29户企业争取市级应急转贷1.97亿元,为5户企业解决县级应急转贷资金1930万元,宏森担保公司为21户企业协调担保贷款7035万元。以上相关措施初步测算为企业节约融资成本400余万元。

(八)加强奖励扶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和省、市关于民营经济发展政策,对民营企业落实了工业技改技创资金、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奖、工业工作目标奖、中小微企业监测补贴等奖励扶持资金,20XX年补贴557.25余万元,20XX年补贴503余万元,进一步鼓励支持民营企业健康发展、做大做强。

(九)鼓励企业转型升级。面对企业融资难、去库存和国际国内经济结构调整大趋势,引导一批房地产骨干企业转变观念,主动开展产业结构调整,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山鑫房产公司新办XX外国语学校,XX州实业集团发展XX州藤椒产业,佳琪集团发展乡村休闲旅游,贵熙集团做大做强优质精品粮油产业,倍乐房产公司发展建材居家产业。工业企业年度淘汰落后任务完成率100%,去年力达泵业确定为XX省淘汰落后产能示范企业,今年又动员水晶电子公司淘汰落后产能。到目前为止,全县已完成转型升级非公企业30家,转型升级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XX.4%,利税总额增长XX.5%,单位工业产值能耗下降4.5%。

(十)帮助企业拓市场。建立“XX州造”特色展馆,指导规上工业企业创新“互联网+制造”模式,线上线下拓展市场,组织17户企业参加广交会、丝绸苏州20XX展览会等展会,台沃、梅林、神龙、宏宇、金鼓、通宇等企业网络销售效果初显。

三、我县民营经济发展的困难和问题

(一)民营经济不强,内部结构不优。一是民营经济实体规模普遍偏小,产品科技含量低,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差,缺乏竞争力。二是民营工业发展滞后,结构不优。我县民营工业主要集中在单一产品加工上,没有形成具有特色的、完整的优势支柱产业链条和企业集群,企业之间缺乏龙头引领、配套承接、互动共赢的产业链条机制。三是传统行业比重大,新兴产业比重小。民营经济增加值中,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房地产增长较快,但是引领新经济增长的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信息消费、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匮乏。四是民营企业自身建设有待进一步提高。我县大多数民营企业属于家庭经营式企业,没有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及机制,产品科技含量不高,企业创新能力不强。现有的个体工商户,绝大多数是小本经营且不稳定,经营层次总体较低,缺乏竞争力。

(二)政策支撑不强。目前,我县关于发展民营经济的文件政策缺失,20XX年清理规范性文件时,废止了县委、县政府《关于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决定》,而县委、县政府《关于XX由农业大县向工业强县跨越的决定》文件,只是针对发展工业企业政策,不涉及民营经济的一、三产业。民营经济发展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也因20XX年机构改革撤销,原民经局的职能并入工信局民营经济股,该股只有1名工作人员。服务体系不够完善,政府职能机构职责设置不够科学,如:在工信局设置民营经济股,但尚有一、三产业的民营经济由农办、科技商务局等部门管理;职能部门多头管理与行业协会自律管理关系不够明确;基层商会组织、中小企业互助担保融资平台不健全,非公企业服务中心、企业信用评价体系尚未建立,商会大厦建设推进缓慢;民营企业服务机构少、服务范围窄、服务水平不高,不能满足企业在创办、生存、成长、发展中的服务需求。

(三)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园区土地供应不足、设施不完善、电力、天然气供应不足,企业进入园区受到影响。

(四)融资难,融资成本居高不下。民营企业普遍认为融资困难且受到歧视,资金紧张影响企业转型发展。银行贷款门槛高,企业难以得不到银行、担保部门的资金支持。授信额度低,部份企业有效抵押资产不足,多数中小企业规模较小,市场稳定性不强,资信等级不高。银行办理贷款时间长,无法满足企业短期拆借需要。

四、促进我县民营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稳步推进“工业强县”战略。我县十三次党代会作出了强力推进“工业强县”的号召,制定了“工业强县”战略,要以“工业兴、XX兴,工业强、XX强”的发展理念指导具体实践,破解惯性思维,打破路径依赖,牢牢把握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引擎推动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根本方向,坚持大园区承载、大项目带动,全力实施工业大提速,力求XX工业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国、全省和绵阳市平均水平。

(二)优化发展环境。建立重大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和民营经济维权投诉受理中心,简化办事程序,优化审批流程,承诺办结时限,加强政企协议兑现落实、企业项目审计和法律保障服务。科学编制并落实民营经济发展要素保障规划,建立能源供应部门考核激励机制,切实保障民营经济发展所需的水、电、气、运输、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大力推进园区建设,科学规划园区产业布局和城市发展出口,完善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和便民服务建设。加大优质招商力度,积极引进与XX产业配套的绩优商、环保节能的新兴产业潜力商。鼓励和支持更多的金融机构来XX开展业务,提升金融存贷比例,打通企业融资瓶颈。认真落实国家、省、市、县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进一步规范收费行为,切实为企业减负。

(三)搭建服务平台。建立健全政企沟通协调机制,每季度召开一次政企座谈会,主要领导与企业座谈,倾听企业呼声,了解企业诉求,缓解企业困难,提振企业信心。加强企业服务中心、企业信用评价体系、中小企业互保融资平台、商业会馆建设。大力推进“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建立院校合作、院企合作机制,搭建人才引进、人员培训、学习考察、合作交流平台。鼓励企业加大技术改造、淘汰落后产能、开展技术创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支持企业建立研发机构,争创市级以上技术中心和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新产品、争创名优名牌。坚持“非禁即入”和“本地企业与引进企业享受同等政策待遇”的原则。大力支持非公有制企业进入新兴产业领域,培植本土企业做大做强。

(四)拓宽融资渠道。信贷政策上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在长中短期贷款或专项优惠贷款上,民营企业与其他经济成分获得同等地位和待遇。创造条件让部分民营企业上市融资,包括通过创业板上市融资。鼓励引导企业走股份制发展道路。通过多种渠道拓宽融资渠道。拓宽民间投资渠道,激活闲置资金。进一步发挥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的作用,鼓励民营企业建立互助资金和联保制度,通过企业入股社会管理的形式促进自身发展。

(五)鼓励并支持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及转型升级。企业要增强创新意识,而政府积极搭建企业创新平台。大力构筑创新、创业和产业化发展平台,做好包括公共信息和技术等在内的公共平台建设,促进科技创新资源的整合和共享,为民营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支撑和服务,提高其科技研发能力和产业化水平。要强化企业自主创新主体地位,坚持引进和培育并举,推动产学研合作,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科研院所参与的产学研联合体,努力实现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和成果转化;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尽快出台关于推进自主创新的政策措施,着力提升区域创新功能。深化科研体制改革,优化自主创新环境,提升与科研机构学研合作水平。鼓励民营企业进行原有产品、工艺、设备改进,新产品、新技术研究开发,高新技术应用,购买专利、技术,购买设备、引进新生产线,提高企业发展水平。鼓励民营企业创立名牌,并给予相关奖励。

(六)加大人才培养和人才引进力度。采取多种方式引进人才、留住人才、储备好人才,并将各类人才的潜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由财政安排的竞争性扶持专项资金补贴,对民营企业管理技术人员进行技能培训。引导大中专毕业生到民营企业就业。优化人才创业环境。完善分配激励机制。以激发各类人才内在动力为目的,建立集利益、荣誉、社会保障等于一体的分配激励机制,鼓励技术管理等要素入股,落实各项社会保障制度,为稳定企业人才队伍发挥积极作用。建立健全企业经营管理者人才库和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评价推荐办法,以人才交流中心为依托,培育建立企业经营者市场,发挥信息咨询、任职培训、资质评价、人才推荐等功能,为经营管理者及各类人才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提供新型机制。改善人才的生活环境。建立有利人才留任的企业文化。对外来人员的子女就学、就业视同本地居民的待遇,对特殊人才,要在落户、子女入学、住房补贴上予以照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