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婚礼的传统礼仪精品多篇

河南婚礼的传统礼仪精品多篇

婚礼礼仪 篇一

婚礼当天新郎要在婚礼当天的早上去接新娘,越早福气越多。

车队没规定要有几辆车,但一般是双数除摄像车。要说明的是注意头车是摄像车。最好安排新郎一好友在车上,车队到了新娘家门口,此人要提前下去放鞭炮迎接车队到来。

二车是新郎车,供新郎和新娘坐的专车,去的时候,一般新郎一个人坐后面,伴郎做副驾位,当然也有新郎做副驾的,但如果那样婚礼摄像不好拍,驾驶员会入镜。

三车是伴郎车,供伴郎和伴娘坐的专车,新郎到新娘家时伴郎要先新郎一步下车为新郎开车门,如果坐副驾也可以。

门缝钱要准备好。一般小钱(包1元 2元 5元 10元 20元)的最少要准备个20到30封,大钱100的也要几个,具体准备几个视新娘家的亲戚多少而定。

本地的习俗是要放鞭炮的。从男方家出发,需要放大挂的炮,到了女方家的时候 鞭炮要提前放。

然后就去敲女方家的门。按习俗是不会马上开门的,有人会阻挠的。这时候见机塞门缝钱,先塞小的,最后塞些大的就可以开门了。要注意的是有的新娘家设置了不止一道门。除了大门外 新娘房也有个门,有的新娘家甚至会有好几道门,所以在大门的时候千万别把门缝钱一下就塞光了。叫门塞门缝钱期间每隔一会放一卦100~200响的短鞭炮(催门炮) 明:有500一挂的炮,买4-6挂。

女方家开门后进入。然后会有个小礼节。明:带花、穿鞋之类。不建议带戒指,如果你想在婚礼仪式有献戒指仪式的话。就是要敬拜女方父母,明:如果是敬茶,要给红包的,一般1001元,也有少数10001预示着万里挑一,不过不建议太大的红包因为父母都不容易,嫁给你老婆还贴钱。要说些感谢他们帮你养了个好老婆之类的东西

然后就是接新娘到你们的新家啦。一般让舅舅背新娘出来的,只要是男性的亲属,很多是哥哥或弟弟、表哥表弟、堂哥堂弟等,要给他红包,一般背之前要给,要大点的红包因为是很亲的人,也有新郎抱出来的,这个也有碰到,还有就是一些新女性坚持自己和新郎手挽手走出来,也很大方,前一个方法比较的传统。

当然要捎上伴娘和女方家的人一起走啦 明:要找个女方家的人安排好,不要少带人,不礼貌。这时候出门要放鞭炮 明:大炮,到了自己的新家 明:路线不能重复,明白吧,是圆形或8字形路线。下车也要放鞭炮的 明:这个是新房的留守人员准备好的,车到小区门口,一打电话就放。好像新娘不能直接下车,要脚踏两条步步糕什么的。其实上车时也要垫糕,具体做法是哥哥把新娘放到糕上,新娘转身坐上车,这样比较流畅,否则背着新娘直接往车里“塞”,你试试不是那么好掌握的,毕竟有婚纱裙摆那么大。

关于炮的数量,我的建议是大炮(5000以上的)要6挂,其实是5挂备份一挂,如果是合肥本地的,晚上团员饭还要加一挂。小炮:4-6挂,过去叫催妆炮,知道哪里用了吧 。如果是朋友的车司机一般给烟,有专门带子。嗯,送亲的小孩有的要给红包,特别是提祖孙桶的,关于去娘家带什么,风俗是很复杂的,公鸡母鸡、鱼、肉、酒、烟等,现在有的新人结婚已经比较简化了。

地方风俗 篇二

1、河南商丘:婚宴要喝王八汤,新人万年福禄长

商丘的结婚风俗,在新人行拜礼时,可以用鞋油、锅底灰涂抹在新郎及其父母的脸上以表同喜,抹得越多,祝福越长久。

吃喜酒是重要的部分,五六十年代基本不存在娘家人吃喜酒一说。七八十年代吃喜酒已经比较普遍,但喜酒比较简单,有二十四个盘儿。而现在喜酒是越来越丰盛,各种肉食都已经上桌,比如“王八汤”就是象征新人千年和美万年福禄。

2、河南许昌:兄长端斗更加有,犁上浇醋踩石头

婚礼当天,迎亲的人数是单数,接到新娘后刚好凑成双数,以求好事成双。回去的路上,迎亲的人要“搜查”嫁妆,女方提前包有油馍、火烧、鸡蛋等食品放在里面,增加喜庆气氛。

迎亲车仗到家门口,要绕着迎亲的车轿放鞭炮,另一人用铁丝提着一个烧得通红的犁铧紧跟其后,并向犁铧上浇醋,称为“激犁”,取的是“吉利”的谐音。男方也要给新娘下轿礼,地上放有一块红纸贴面的石头,叫“接脚石”,脚踩在接脚石上,有“脚踏石(实)地”之意。

新娘下来后,点燃两堆谷杆,新娘要从中间穿过,传说谷杆火能够辟邪。新郎的兄长或本门兄长端一个斗在前面引路,斗里面放粮食,粮食上插柏枝,柏枝上挂红枣,也有粮食上插一杆称,称上挂九枚铜钱。这叫“兄长端斗,越端越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