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民歌《茉莉花》创作及影响

摘要

浅谈中国民歌《茉莉花》创作及影响

闻名世界的江苏民歌《茉莉花》起源于扬州,是一首曲调优美流传久远的中国民歌,是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一个里程碑,又被称为《双叠翠》或《鲜花调》。这首歌通过对茉莉花的赞美,含蓄的表达出中国民间劳动人民之间质朴真诚的美好感情,悠扬的旋律徐徐道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向往。本文将从中国民歌《茉莉花》的历史由来、歌词深意、对比分析和文化影响四个方面进行阐述,综合分析《茉莉花》成为一则传递时代信息的文化密码的奥秘所在。

关键词中国民歌茉莉花对比文化传播

我国各族民歌浩如烟海,风格殊异,就像璀璨夺目的万顷波光,闪耀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在这一片花海中,有一种花儿,它虽没有娇艳的色彩和婀娜的风姿,但是它朴素自然、清净纯洁,而且奇香无比,素有「人间第一香」的美称,因而受到无数人的喜爱,这就是「茉莉花」。一《茉莉花》的起源

《茉莉花》的流传有着久远的历史。早在清道光年问,贮香主人编辑的《小慧集》卷十二中,就有由萧卿主人用工尺谱记录的《鲜花调》。据说它是一首产生于明末清初,流传东北地区及全国各大城市的小调歌曲,距今约有300年的历史。

据史料记载,1942年冬,军旅音乐家何仿在江苏六合从民间艺人袁子柏那里搜集到《鲜花调》,反复吟唱觉得原歌的艺术形象不够集中,又是以小女子的「奴」人为称,唱的实际上是「哥哥呀妹妹」的相思情,不够深沉。于是就对原曲、原词作了修改,三段歌词用同一段曲子,一唱三叹,并以悠扬婉转的拖腔作为结束,也就是现在的《茉莉花》。当时在北京由前线歌舞团一曲唱红,当年中国唱片社出版了唱片。从此,这首江苏扬州民歌以《茉莉花》之名传遍世界乐坛。

二歌词深意——劳动人民的情感结晶

经过坊间对最初版本《鲜花调》的修改和整理,最终歌曲的歌词集中在“茉莉花”这一具有典型意义的花卉上,因此命名为《茉莉花》。

茉莉花的歌词虽质朴但真切,流露出传唱者的真情实感。“满园花开,香也香不过它,我有心采一朵戴,看花儿的人将我骂”一句歌词言简意赅又颇富剧情,“我”喜欢茉莉花的芬芳,又怕被看花的人骂,表达出采花人的矛盾心理,又侧面烘托出茉莉花的广受喜爱;“满园花开,白也白不过它,我有心采一朵戴,又怕旁人笑话”一句即表达出“我”对茉莉花的偏爱,又传达出少女般的娇羞;“满园花开,比也比不过它,我有心采一朵戴,又怕来年不发芽”则是整首歌的升华,采花人即想将茉莉花留在身边,又对茉莉花无限热爱。

三段歌词用同一段曲,一唱三叹,营造出少女热爱大自然,向往新生活的美好形象。

三《茉莉花》多个版本的对比分析

(一)江苏扬州《茉莉花》

一般认为,江苏扬州的《茉莉花》最接近《茉莉花》的原始状态,它可以说是在《茉莉花》这一同宗民歌体系中最具代表性的一支曲调。江苏的《荣莉花》与张仲樵所译《鲜花调》在旋律方面,都以级进为主,具有典型的江南小调的特点,都采用五声音阶,都是征调式,结尾处均有拖腔;在节奏方面,两首乐曲均为2/4拍,江苏《茉莉花》节奏稳重富于变化多采用十六分音符,词曲搭配匀称,一拍一字或半拍一字比较多,速度稍快,四平均,二对一,切分节奏等交替进行,相比之下,《鲜花调》的节奏就简单了许多,八分音符与十六分音符交替进行,没有江苏《茉莉花》的旋律线条跌宕起伏,反而增添了几分柔和优美;在歌词方面,《鲜花调》的第二段歌词与《茉莉花》歌词基本一致,歌词中多处运用了比兴手法,例如,「我有心采一朵,又怕看花的人儿将我骂」中的「怕,骂」,描写了一个娇羞胆怯的姑娘对爱情无比的向往和憧憬之情。

(二)河南商城《茉莉花》河南商城《茉莉花》与《鲜花调》在旋律方面,旋律形态相近,大都以级进为主,均为五声音阶,河南商城《茉莉花》比《鲜花调》旋律起伏大,其旋律线较长;在节奏方面,河南商城《茉莉花》与《鲜花调》均为2/4拍,河南商城《茉莉花》以八分音符为主,在此基础上加入前倚音;在歌词方面,河南商城《茉莉花》的歌词是在《鲜花调》歌词的基础上加入了河南地方特色的方言语调,如在河南《茉莉花》曲谱的第三小节,第二段歌词中,「俺」的运用,使其更加符合河南当地的演唱风格。

《茉莉花》作为中国音乐的代表作之一,可以算作是全球音乐界公认的“旋律优美,带有浓郁东方韵味”的作品。1864年德国人卡尔.恩格尔出版了《最古老国家的音乐》一书,《茉莉花》曲谱首次被西方音乐文选专著收录和引用。1870年丹麦人安德烈编著的《民间歌曲和旋律》、1883年德国学者安布罗斯的《音乐史》均引用此曲谱。机缘巧合,该曲被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Giacomo Puccini)匠心独具地改编并用于1924年作曲的歌剧《图兰朵》第四幕。该剧于1926年4月25日在意大利米兰斯卡拉歌剧院(Teatro alla Scala)首演,由托斯卡尼尼(Arturo Toscanini)担任指挥。因此,《茉莉花》旋律在国际上拥有最高的“知名度、辨识度”。2008北京申奥使用了该曲的旋律(话说张艺谋的使用有点儿情色意味让人感觉怪怪的啊)。演出次数多也就不足为奇、情理之中了。

四文化影响——中国新时代的文化名片

《茉莉花》也是最早传唱到国外的中国民歌之一,乾隆年间英国地理学家约翰·巴罗返国后,于1804年出版了一本《中国旅行》,书中特别提到《茉莉花》这首歌曲,由于《中国旅行》的巨大影响,很多国外出版的东方歌曲选本里都引述了《茉莉花》。上世纪三十年代,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将茉莉花的旋律运用到歌剧《图兰朵》中,它浓郁的中国民间风格,使得全世界亿万听众迷恋不已,茉莉花也因此更具影响力地走出国门。

尽管各地对于歌曲《茉莉花》有着不同形态的演绎,但是他们所要传达的美妙情感却是不约而同的。《茉莉花》传唱至今,凝聚了中国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两百年来的时代印记,不仅是民歌保护中的一笔珍贵遗产,而且已经成为中华文明新的代表性艺术作品。

除了江苏、东北、河北流传着《茉莉花》的民歌以外,我国还包括山西、陕西、四川等省市流传着《茉莉花》的民歌。但由于江苏民歌《茉莉花》其旋律婉转、优美,很生动的表现了茉莉花的特点,因此这首《茉莉花》早在18—19世纪享誉全世界。意大利著名的作曲家普契尼在他的歌剧《图兰多特》中就以江苏民歌《茉莉花》的旋律为主题再现了神秘而美丽的中国。江苏《茉莉花》是一首产生于明末清初,流传东北地区及全国各大城市的小调歌曲,距今约有300年的历史。最早的时候叫《鲜花调》,由于第一句是个重叠句,所以又称为《双叠翠》或《双叠词》。十八世纪下半叶传到西方,被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用于歌剧《图兰多特》中作为公主的主题曲。此歌最早收入我国由贮香主人编辑的《小慧集》中。江苏《茉莉花》曾在1768年被英国作曲家卢梭收入他所编的《音乐辞典》中,此曲还流传到日本、朝鲜、美国等国家,成为中国民歌的代表作品之一。江苏《茉莉花》的曲调婉转、流畅、细腻、柔美、淳朴。曲式是由四个乐句构成单部曲式;调式为徴调式。现代版的《茉莉花》是作曲家何仿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根据江苏民歌《茉莉花》改编创作的,是目前流传最广的《茉莉花》。歌词描述了一位姑娘想摘茉莉花,又担心受责骂,被人取笑,又怕伤了茉莉花等的心理活动,表现了一个天真可爱纯洁的美好形象,生动而又含蓄地表达了人们对真、善、美的向往和追求。江苏的《茉莉花》,其旋法以五声音阶曲折的级进为主,旋律婉转流畅,有典型的南方民歌的特点,宛如一幅江南水乡风土人情的图画。歌词一般只有开始关于茉莉花的几段,不唱《西厢记》的故事。民歌手往往采用吴语演唱这首歌曲,其风格细腻优雅,听来感到新颖亲切,生动地刻画了古代少女追求美好生活的形象,很有艺术感染力。 与江苏的《茉莉花》比起来,河北南皮《茉莉花》的曲调则更具有叙述性质。它的速度缓慢,旋律的进行委婉。民歌表演者为了加强对歌中古代人物形象的塑造,有时从戏曲音乐中汲取素材来丰富这首民歌,河北南皮《茉莉花》的最后有一个较长的拖腔,其旋律材料就是取自吕剧“四平腔”的常用拖腔,但用得很贴切。

民歌的地域性非常强烈。在同首曲调的不同地区的变体中表现得尤其鲜明。民歌在流传过程中会根据各个地方的地理环境、历史环境、生活习惯、语言风格等因素而改变。长久以来,民歌《茉莉花》不但流传于长江两岸,而且在东北辽宁、河北南皮等地区也有传唱,出现了风格各异的不同版本。

《茉莉花》又称“鲜花调”,是我国汉族民歌的一个“时调”。所谓“时调”,即同一曲调流传至全国各地,在各地形成的不同版本。我们如今听到最多的《茉莉花》是江苏的时调。除此以外还有河北的、浙江的、东北的等。不知道你听的两个不同版本中,有无音调的区别。如果有音调区别则是不同版本的时调。如音调相同,歌词存在一点点差异,那则是传唱过程中的一点点“误差”。民歌既为“民歌”,就不存在所谓“官方版本”。我们可以将这一点点“误差”,视作民歌演绎的一种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