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车杂文(精品多篇)

公交车杂文(精品多篇)

公交车经典散文 篇一

我所在的小城跟郑州只隔了一条黄河,距离算不上远。隔三差五便有朋友邀请,每次想到和朋友们畅所欲聊的情景都很乐意去,可是想到郑州的公交车又让人望而却步。有朋友总喜欢开玩笑:郑州地处中华腹地,九州通衢,好歹也号称“中国铁路心脏”,这样才不至于玷污了“心脏”的名声啊!这个玩笑听起来令人哭笑不得,“铁路心脏”的美名不至于用拥挤的公交车来衬托吧?

去郑州的次数多了,对郑州公交车的印象也就深了。记得初次来郑州的那会儿,看到郑州公交车上爆满的人,我的头皮就发麻。我和朋友站在路口一块等车,等来一辆他便催促我挤挤就凑合走吧,我固执己见偏要等下一辆,憧憬着下一班次也许会宽松一点,朋友拗不过我,只好陪着我等;又有一辆公交车拖着疲惫的身躯,喘着粗气过来了,还是老样子,上面是密密麻麻的人头,看到乘客们扭曲的脸我感到无所适从。从那一次我知道了,郑州的公交车只会让人失望,不会让你满足内心哪怕一小点的憧憬,不过它们也挺可怜的,落到这个地步,天天被这些发了疯的人蹂躏着,我真替小城的公交车 它们的伙伴。朋友对我说,你以为这里还是你生活的小城,什么时候乘车都可以找到一个舒适的座位,你就在这里慢慢等吧,等到天黑都不会有座位,我听着无可奈何。想想也是,小城虽然没有郑州这么丰富多彩的物质生活和娱乐生活,人活在里面倒也自在。闲来,可以坐在公交车的后座上,慢慢地欣赏着小城的一切,车窗外的风景慢慢地褪去的感觉总让人有不一样的感觉,这或许也是体验生活;有钱买车了,可以带着家里人出去兜兜风,不至于以为堵车而被困在路上直叫人发狂,那才叫做糗呢。想必这就叫做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了。我告诉自己,如果下辈子我是一辆公交车,我一定要选择去小城做一辆潇洒的公交,绝对不会去大城市做一辆饱受摧残的公交。

俗话说,不到黄河心不死,我就是这种不到黄河心不死的人,心里不信那个邪,偏要一直傻傻地站在那里等。公交车驶过一辆又一辆,直至我两腿发麻才不得不服输,于是很不情愿地被早已经习以为常、咧着嘴对我哈哈大笑的朋友扯着上了车,上了车发现这真是人间的地狱啊!乘客们你挤我,我贴着你,想动一动都没法子。站累了,渴望换个姿势歇歇脚,才发现自己脚下再也没有一点空隙,换脚该往哪里放?我对朋友说,在郑州坐公交车能找到站的地方已是万幸啦,说明你前世积了德,不然休想。记得最夸张的时候,你站在人群当中,不用扶扶手,累的时候抬起双脚你都会被人们悬空夹在中间,丝毫不用担心自己会掉下来;看到车上的上,他们扭曲的脸和站立的姿势,你都会忍不住想笑:坐在靠两边位置上的乘客被挤得脸紧贴在玻璃上,有些人拉着扶手,身体还在过道上,头和脸也伸到了贴近玻璃的位置上,整个一倾倒的姿势;冬天倒好,站着累就罢了,挤挤挺暖和,夏天可就不一样了,满车的汗臭味、女士的香水味,如果某位乘客又因为消化不良忍不住放个屁,那呆在里面可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说得不夸张,想死的心都有了。夏天男人们、女人们都穿着短袖或者是裙子,一个不小心皮肤就贴在一块了,拉开的时候像是从墙上扯下紧贴的胶带一样,“扑哧”一声,一车人估计都可以听到,着实可笑。

“难道郑州的公交这么拥挤,政府也不想想办法吗?”我问朋友。朋友调侃说,政府想办法也没有用,中国什么都缺,就是不缺人!这个大现实可摆在这里呢,能有多么实用的办法?其实政府也在上面费了不少心思,当然从某些方面来讲,这就变成了郑州的特色。“建地铁”是郑州解决交通压力的一项重要举措,现在郑州市区随处可见正在施工的地铁,这能算作是一个小小的特色,毕竟全国许多城市都已经兴建了地铁站;郑州公交的第二个特色就是那种拖着尾巴的“电动公交车”,这种车也随处可见,这也是为了缓解交通压力而增加的,像老上海那种有轨电车,可是这种车没有轨道,拖着长长的尾巴在城市里穿梭,很有趣。第三个特色当然要数“快速公交”了,这种公交跟杭州市为了缓解交通而设置的“换乘站”有的一拼,又大又长又宽。市区到处设置有这种快速公交车站,只要投两块钱便可以享受稍微舒适一点的乘车环境,这种公交因为可以容纳下更多人,且价格合理,中途停留较少,速度较快等优点受到了很多人的青睐,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对缓解交通起到作用。这是前三大特点,是我亲自总结出来的。当然还有第四大特点,这是从朋友那里听来的,被我命名为第四大特色。那就是郑州的许多公交车都有绰号,例如“死亡公交”、“疯狂列车”、“夺命杀手”等,这些公交绰号的背后有什么意思就不做探讨,反正我曾今坐过从郑州新区CBD到紫荆山的“死亡公交”,绝对不是浪得虚名。我想,解决交通拥堵这个问题,不能单靠政府独自扛起,司机也因该尽到他们的责任,还有我们广大乘客,如果自觉遵守交通秩序会给我们的出行带来很大方便。

当然,郑州的人们长期生活在那种环境之中,自有一套应对的法子,许多方法绝对是很独特也很搞笑的。举个例子,记得有一次跟另外一个朋友乘公交车从B地去C地,这辆公交车是从A地始发的,就是挤也挤不上,不是我们不愿意挤,实在是没法再容纳一个人。A地距离B地还很远,朋友带着我从B地乘公交返回A地,然后从A地坐车出发去C地,这不是为了抢到座位,而是为了能找到一个站着的地方。当然这是一个很好的法子,可是这里面是不是折射出了一些实质性的东西呢?我们知道,郑州的许多公交车从始发站就满了,那些迫切想抢到座位的人该怎么办,他们有什么好的办法吗?一些人站在距离站牌很远的地方,老远看见公交车过来然后跟着公交跑,确切说跟着车门跑,车门移动他就移动,用我的话来形容就是“拿自己的生命看玩笑”;还有一些人只要看到公家车停了便疯一般地向上挤,用朋友的话来说,“这群人就像一窝被捅了窝的马蜂”,横冲直撞,完全失去了理性。最令人气愤的是,这群毫无秩序,像一群无头苍蝇一样乱撞的都是大学生,我在心理为他们感到深深地羞愧。记得那一次我刚挤上车,还没来得及投币就被两个学生挤得跑到前面几步,这时驾驶员起来扯着我的衣服:你为什么不投票?我咱三跟他解释,确实不是故意不投票,一块钱而已,至于吗?只是被后面的人挤着一直向前走。他一脸鄙夷的样子:看你就像逃票,许多人都是这样。我听着心痛却也无可奈何,什么叫做“许多人都是这个样子”?这是不是也说明了什么实质性的问题呢?这不是我的悲哀,而是那群疯狂往上挤的学生的悲哀。还有一次在上车时我实在被挤得受不了了,就大声叫“素质!素质!”那些连看我都不看的人继续往上挤着,这又究竟是郑州的悲哀还是我们国家的悲哀?这究竟是我的悲哀还是整个中国人的悲哀?

哎,郑州的公交车,真拿你无可奈何!那谁?北京的公交,上海的公交,广州的公交,别笑,笑什么笑,你们也一样,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公交车经典散文 篇二

每天起床上班,总要来到离家附近的车站,有时不用等多长的时间就可以坐上公交车上班,有时还要等待一些时间,所以宁可早点上车,也不要因为公交车在路上赌车而迟到。现在公交车成了上班唯一的交通工具,去是公交,来也是公交,一个小时的车程,原先在音乐中度过,现在完全沉浸在思考中。

早上一上车,时不时地打开手机,和朋友一声早上好,开始了我的一天的行程。晚上又坐上车,打开手机完成可以用手机完成的工作任务。来来回回也有2个小时了,路边的风景已经是再熟悉不过了,不用听站名,就知道自已身在何处了。这一个小时的路程,随着心情的变动,时而忧虑,时而开心,时而纠结,时而矛盾,什么样的心情都有。起点和终点不一样,所以有时会有不同的心灵感悟。上班的时间早了,有时下班的时间也晚了,只要有车,回家再也不难。好在每一次坐车都是顺利的,没出现典型的赌车现像,也没有抛锚什么的情况。

公交车行驶在路上,风景不变,变得只是心情。有的时侯,不得不在车上打电话,哪怕杂声再多,也要说出来,可能朋友就在这里起了作用。现在上班的人们,都想找离家近的单位,可是现在好的工作都在临城或者沈家门了,所以早出晚归也是正常的。工作是生活的一部分,生活中少不了甜酸苦辣,看到有人在车上发呆,有人听着音乐,有人打着电话,有人偷偷在哭泣,车上的电视广告不停地在滚动播放,有时事新闻,也有过气的老歌,车上的状况各有各的精彩丰呈。

开公交的司机都是老司机了,所以对路况也是十分了解,所以车也是稳稳当当的。坐惯了一辆车,就不舍得换另一辆,因为时间的关系,都喜欢短途车,长时间的坐车也会不舒服。快车有快车的好,可以省时间,就像地铁一样,像动车一样,只要几个小时就可以到家了,或者到公司了。

工作和生活都离不开公交车,除非你有属于自已的车,因为可以听一些自已喜欢的音乐,不会一个人无聊了。现在很少有地方,是可以用硬币上车了,都是刷卡了,以后会越来越高科技的。社会在发展,人类在进步,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出行会更加的便利,公交车也会改头换面,我们的人生也会更加绚丽多彩!

公交车经典散文 篇三

挤上人潮涌动的公交,塞上耳机,远离尘世的喧嚣,享受一个人的音乐世界,那里有我关于你的无限回忆。知道你偏爱的歌手,所以那个歌手一有新歌,便会找来听,不知道什么时候,把你的爱好当成了自己的爱好。有时候也会忘了那其实并不是自己喜欢的,只是一味的知道那时你喜欢的歌手。

把头靠在公交车随颠簸而波动的车窗上,闭上眼睛,调大音量。听着你喜欢的歌手的歌,就感觉像是你在身边,而我像是置身于摇篮里,等我睁开眼睛时,你正在安静的端详我不堪的睡样。偶尔睁开眼,也只是对着晃动的车窗里模糊的影像发呆。原本因为坐这种停停走走而产生昏眩的感觉完全被充斥耳膜的巨大音量充斥,叫我无暇顾及生理的难受,只余下心理的堵塞。

每次坐在旅途漫长的公交上,都会被窗外随时变换的风景拉长思绪,这种感觉来的很压抑,叫我不太愿意说太多话。瞬间变样的东西总是叫人难以很快适应,在我身上,这点表现的极为强烈和淋漓尽致。世界之大,我们却再也没有再见。总是想,也许某年某天,在某个不起眼的站台,看到当年的那个你,可是却怎么也找不回了。

总是想一直一直坐在公交上,没有终点的一直下去,那样我就可以一直塞着耳机靠着车窗,任思绪飞舞。总是希望多回想有关你的一切,可是却不能阻止大脑的新城代谢,也不得不承认因为不想记得,所以真的没有记住多少。想让公交车带我到有的地方去,可是却不知道你在哪里,也不想让自己知道。有的时候,转身了就注定再回不了头。

假如我们的生命是一路路公交车,而我们却从来都无法预知下一站会有谁上车来,甚至下车都是无法预知的。可是公交车只会一直一直往前,不会因为某个人的离开而停止脚步或返程。你在我的某个站台上了车,可是你却毫无征兆的下了车,然后此生可能再也碰上这趟公交车了。人生,总是有许多的巧合和不期而遇,却也有许多的无可奈何和无从选择。

总是想象与你再遇的场景,却也只能是奢望了吧。最近看到一则消息说,人身体的所有细胞经过七年都会被取代,那也就是说,过了这七年,那些曾经想念的细胞也会被新的细胞所取代。我想,有的人也许从来就没有记得过吧,而我却傻傻的坚持着一个莫须有的未来。

害怕这世界太过安静,所以总是放着大大的音量以驱赶心里的那些不该出现的情绪,担心那些莫名的情绪会在某个不明的时刻被全部勾起,然后淹没所有所有应该有的好心情。只有孤独的人,才更能体会到孤独感的苦涩,我想我提前进入老年期了,提前体验到了渴望家人温暖的感觉。

公交车到了尽头,就是下一次旅途的开始,这是不是在说人生结束了会是下一次人生的开始呢?万物都可以遵循时间的规则而周而复始,可是心理留下的伤痕却是这一生都不会好的缺憾,这伤留下的期限势必是永恒。

只能在黑暗的马路上寻回来时的足迹,没有依靠的寻,带着音乐的寻。任脚步再快,怕是也赶不上你飞跃的步伐吧。时间和空间硬生生的阻隔了所有的可能,最后的最后只余下不再联络和无从联络。血液里所有所有的不安因子也都会随着气候变冷而冷却,这样思绪也不必这么活跃了。

公交车经典散文 篇四

题记:献给心中充满爱,感激爱的人,献给天下的父母、儿女。

哈城,这座小城古老而僻静,叮叮铛挡的驼铃,时常出现在街道上,把你带进西北边城的神话。

哈城有条直通南北的石子路,路不是很平。夏天,只要汽车一过,便是尘土的世界了。石子路的最南端有几户人家,并不是很富有,那个最靠外的红大门的土屋便是我的家。每当黄昏时分,村庄的炊烟四起,几个孩子在一阵汽车的尾气中嬉戏。那是我孩提时的记忆了。

十六路公共汽车就从我家门前经过。

每次我从外回家,都乘着这十六路车到家门,大概是习惯了吧,只要我闭上眼,从南到北的一幕幕便都清晰在我的眼前了。

在异乡,每当夜深人静时,我便会想起这条路,想起我的母亲,想起那十六路的公交车。

母亲身体不大好,时常要去看病,哈城的北边有一位老中医,医术很好。在哈城是很有名气的。所以大多数人看病都是到他那儿的,母亲告诉我他们人好,看病收钱少,还为很多人免费看病。

我常在外,家对于我来说已经很陌生了,只感到岁月白了母亲的头发,父亲的咳嗽声也渐渐大了。

98年那年好大的雪。母亲的胆囊炎又犯了,我那时正好在家,于是我想送母亲去医院看看,而她却死活不让我去,说:“路远,你又刚回来,休息吧。”我当时心一酸,常年在外,对父母内心里是歉疚和不安的,于是硬要去。

母亲给我披了衣,我们来到了门前上了车,李婶也在车上,他见了母亲似乎很惊讶。

“大嫂。你坐车这是去哪儿啊?”

“去医院。”

“儿子回来了?”

“是啊!””

“你看你妈每次出门都……”

“李婶,你这是去哪儿啊?”母亲打住了她的话。

后来就聊了一些无关的话题,直到李婶下了车。

车行约20分钟便到了中医院。

中医夫妻俩很好,给好多人看病都不收钱。我们到的时候,人很多,等了10分钟便轮到母亲了。老中医给母亲上了针,大概要等两个小时。我们便坐在那儿了。

“你儿子……”

“是呀。”

“你怎么第一次陪你妈来啊?”

“我……”

“他在外头,回家一趟很难。”

老中医笑了说:“现在的年轻人就这样!”

又坐了一会,我便有些坐不住了。

母亲看我很急,便说:“不行你先回吧。”

我当时没有想什么,便顺从地坐车回家了。

母亲那天下午很晚才回家,我站在家门口等她一直很晚,我才看见母亲从远处走过来,我当时很是奇怪,难道母亲没有坐车回来吗?

走近后,我看到母亲的身上还有一块泥。我问母亲,你没有坐车吗?母亲说他坐了,只是在前一站下来买一点东西。我心里突然一酸,前一站分明是木材市场,根本没有什么东西能买的到,我确定母亲是走回来的了。我当时心理一阵难过,眼泪快要流下来了。我说“进屋吧,妈!”

那年春节,我到李婶家去拜年。我才知道那是我的母亲第一次做工交车,以前他出门都是步行,李婶说:“我们也说你妈,就那一块钱,可是你母亲却说,孩子在外面不容易。一元钱万一到用的上的时候,没有可就不好办了,我在家,什么事都好说。”我当时听完后,心中不自觉的一阵酸,看看外面的雪,点缀了整个哈城,原来哈城的雪是那样的白,那样的可爱。

生活因平淡而平方又因平凡而平淡,现在想想已经是十多年的事了,但是这在我的记忆力总是无法忘记。

我如今依然漂泊在外乡,已经好久没有回家了,我甚至已经习惯了外乡的风景和那思念的笛声,喜欢在这座大都市里穿梭于行走的人群,在忙忙碌碌中寻找金钱上的慰藉和憧憬,梦想着有一天能够再次回到那生我养我地方,陪伴着那些亲人。

夜阑人静,有的时候我也会想家,想念家乡的亲人,听说十六路的工交车已经变成了大巴。哈城的今天一定会更好了吧,还有那的人也更好了吧。

公交车经典散文 篇五

小时候上学,遇见一个风趣的老师,时常给我们讲那过去的故事。是个思想品德的老师,在当时的学校应该算是个闲职物,只记得越是到大的年纪,像这些课程越是被语数外占用了。不过也是无所谓的,在我的心里,确是留给了他一点天地的。

那时候很穷,也没有像今天一样大面积的钞票,最大的应该是十块的,那也是后话。在这之前,要想买到东西,是得用票据的,没有票据是换不来东西的,很不方便。有是却粮票了,有时却油票了,有时也是却布票。

那个时代很慢,慢到让我们对外界充满了想象,也是由于路途遥远。十几天到达目的地,十几天又回来,出去的这几十天里,竟全都是在路上度过了。印象中坐着的是绿皮火车,算得上是那时最快的火车,可惜我是没有做过的。

听老师讲过一段,在这趟火车上啥都有,不像现在似的。当时沿路都有叫卖的,每到一个车站,什么都能吃的上。印象最深的,为了买上一小碗吃的,僵持半天。不难看出,到火车站附近卖东西,算得上是当时的营生,普遍的价格都是贵于外面的。没有办法,在火车上一待就是几天的,再怎么样也是要吃东西的。

这些啊,是那时去往异地人们最熟悉的味道,小孩子也是有他们的快乐。当时没有多少交通工具,凤凰牌自行车算得上是最为快速的工具的。小孩哪会骑这些,也都是等到长大了后,偷偷的去骑的。

那时要是想去城上采购事物,都会和同行的坐在车站附近等,等着公交车来,一通被载上城去。现在也是有些公交车的,只是不怎么多了,有一次走到以前熟悉的地方,那个车站长满了草,看来是一个时代走上陌路了。心里不免有些惋惜,虽然我是没有经历过,或是小时候做过而忘记了,那么小的时候,脑袋里只记得玩了,其他还能装的下?

学校里住处并不是很近,只是当时没有交通工具,在现在看来还是挺近的。上学的也都是同村的孩子,为了安全送到家,要么就是家长来接,要么就是老师送上一段距离。那些家长来接的孩子很是骄傲,坐在凤凰牌自行车的后面,抱着父亲或是母亲的腰,看上去十分的幸福。

可绝大多数还是自己走的,父母需要赚钱贴补家用,根本没有多少时间能陪在身边。对于我来说,童年是个没有父亲的童年,缺少的,是再也回不来了。不过好在有一群小伙伴陪着,还有一个十分风趣的老师,讲这那些我们所不孰知的故事。

十一路公交车,其实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公交车,也只是觉的好玩,就这样叫了起来。左边一个一字,右边也是一个一字,还能往前走着,便就叫做十一路。其间谈笑风生,也都是聊些孩子们之间的游戏,大人可是听不懂的。

虽然当时没现在有钱,更没有这些高科技产品,可就是觉得快乐无比,也是无忧无虑。我想,那时的人们是没有太大压力的吧,大家都是一样,不搞特殊化,贫富差距也不是那么的悬殊。再看看现如今,马太效应真是灵验的很,富有的人就越是富有,贫穷的也越是贫穷。

也只是回想起小时候的事情,让我在这个热闹的世界中,找寻一份属于自己的安静。跳房子,跳皮筋,打方宝,折纸飞机,记得的也就是这些了,再多的没有了。每到夏天,聚在一起的孩子,也就是围绕着这些玩,都不知道为什么不腻的,或许就是当时所能有的最好的吧。

时间一去不复返了,科技是越来越进步,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是越来越远。小时候一到晚上随便串门玩耍,可到现在也都是憋在家里,没了交流,和陌生人竟是一样的了。要是问我想不想回到过去,我也只能是摇头,称作不知道的。

现在也只能依稀的记得,最后一次坐上十一路公交车的样子。我前面是我的同学,我的后面也是我的同学,老师在队伍的最前面拿着牌子,我们则是唱着歌谣。“小呀么小二郎,背着那书包上学堂,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没有学问无言间爹娘……”

公交车经典散文 篇六

一次深深的感动,一个深深的尴尬。

在贵阳公交车上,尊老爱幼的风气是常见的。时常的坐公交车,时常看到年轻人让位给老年人坐,看到大家给孕妇让座,给带小孩的人让座,这已经很平常,时间长了,这种让人感动的场面就平常了,司空见惯了,就如此成了人们的共识。这种现象可说是贵阳人独有的,是贵阳人的骄傲。然而前两天一次坐公交车,一次不经意的让座却又深深感动了我。

这是在隆冬的季节,在凌冻灾害重现贵州的日子里。因为天气极冷,人们上班下班,出门办事,都不象平常时那样的从容,有车的自然开着自己的车在车河中游走,没车的人们,公交车就成了热门的交通工具。就是在路上行走的人也是急急匆匆的,谁都希望赶快回到家或赶单位,谁也不希望在寒冷中逗留。

这一天,气温是零下三度,公交车像平时那样繁忙,车上也是挤得满满的。拥堵的交通使得公交车的速度很慢,走走停停,停停走走,一个站一个站的挨着,站在寒风中等车的人们在车一到站的刹那就蜂拥的往车上挤,离座的下车的又都很快的离去。这时的车上是最乱的时候,也是人们最体现道德情操的时候,看到有需要座位的人上来,人们都会很快让出座位。我坐的是四路车,又正值中午下班的时候,高峰期的车流就更拥堵,好不容易在车上挨到老东门站时,一位七十来岁头发花白老人颤巍巍地也挤来了,他在一位满身泥土,刚坐下的年轻人的身边站住,年轻人就毫不犹豫的站了起来,主动的把座位让给了老人,这位老人也很礼让,推辞再三,才在年轻人一再谦让下坐了下来。这年轻人是一个农民工。农民工让座,这让他旁边的人们很感动,我也在旁边。所以这一幕我看得很清楚,也同样的感动。

都说农民工是城市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城里的人们也都有这样的体念,搬个家拿点什么重物,人们都已经习惯于找农民工,城市的建设,道路的拓宽,垃圾的清运,处处离不开农民工的身影,如今的城市里农民工无处不在,无处不能没有他们。虽说各地的叫法各有不同,有的叫背篼,有的叫棒棒,但其真实身份都是农民工。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农民工就是城市组成的一部分。如今农民工已经逐步融入了城市这个社会,他们摒弃着自身地位的自卑,也像所有上班族一样,像城市的居民一样在城市中奔忙。他们也挤公交车。也从一地赶到另一地的去寻找生计。城市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改变着他们原来固有的的习惯,与社会的融洽,努力以城市人的生活习惯工作方式改变着自己的人身轨迹。然而要让城市真正的承认他们,这不是他们单方面能实现的,尴尬会时时出现。

公交车上,农民工让座的感动之余,我很快的发现了人们的感动和惧怕都是那样的现实和具体,一身的泥土的这位年轻人也很快的感到了人们与他的格格不入,脏是一个界线,如果是在夏天,一身的汗臭又是一个界线。车上本来就很挤,可他旁边的人们都自觉或不自觉的尽量不靠近他,不是怕他这个人,而是他身着泥土。有的人在不经意的刹车和起步时和他的身体不稳定的接触中,在站稳以后就会不自觉的去拍拍自己的衣服,这使得这位年轻人很是尴尬和受刺激,心里的伤痛使得他在现有的位子很不舒服,为了摆脱这样的局面,他尽量的往车后门挤,还不时的吆喝着身上脏,请大家让一让的话。当时我就在想,他要是不让座不就没这些事了吗?他不是能舒舒服服的心安理得的坐到他下车的地方了吗?可他让了座,却给自己招来了不快。这究竟是为什么呢?他能预见吗?

我到站了,下车的时候,我看见他孤独的挤在后门边上,还尽量不让自己的身体去接触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