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教育考察报告多篇

国学教育考察报告多篇

【第1篇】美国学前教育考察报告

2000年11月5日至21日,上海市“赴美学前教育代表团”一行15人,应世界学前教育协会香港分会的邀请,参加了在亚特兰大举行的美国幼儿教育研讨会,并对美国华盛顿、纽约、亚特兰大、洛杉矶、奥兰多等六个城市进行了为期15天的考察。考察团由市教委副主任夏秀蓉任团长,翁亦诗处长任副团长。成员中有市教委领导、华师大教授、区县幼教干部、幼儿园园长和教师以及市教研室教研员等。

在美期间,代表团参加了在佐治亚洲亚特兰大举行的有来自全世界各地幼教工作者参与的美国幼儿教育周年研讨会。1000多个专题讲座和1000多个展览室,展现了当代早期幼儿教育发展趋势、最新的理论发展动态与教材、教玩具的技术。研讨会上夏秀蓉主任作了“上海学前教育发展动态”报告,朱家雄教授作了“当代中国幼儿教育发展概况”报告,孔美琪校长作了“香港学前教育发展特点”的报告。与会者(特别是外国人和境外华人)对中国幼教发展的现状表现出十分的关注和极大的兴趣。他们认为,中国幼教世界在改革中前进,呈现出勃勃的生机。东、西方学前教育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共同发展,这是大会的宗旨之一。

在美期间,代表团深入美国12个学前教育机构,进行学习与考察。有瑞吉欧学校、high-scope学校、蒙台梭利学校、bank-street学校等,对当今在世界学前教育界颇有影响的几种课程类型进行了实地考察和较深入地学习。

学习与考察取得了圆满成功。

记得一位留美博士在《素质教育在美国》一书中曾发表这样疑惑:“如果说中国的教育不行,为什么中国留学生的孩子到了美国都那么出人头地?如果说,中国的教育很棒,为什么中国的科技落后?”那么,学前教育呢,中美之间到底有没有差异?处在世纪之交,正在建构学前教育课程方案的上海学前教育工作者能在美国教育中得到哪些有益的启示呢?为此,我们将赴美获得的一些有价值的见闻与思考做一概要的报告。

一 一百种语言与一种语言

在亚特兰大举行的美国幼儿教育周年研讨会上,一个引人注目的理论热点,便是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学前教育界关注的瑞吉欧学前教育方案(90年代初曾被美国最具影响力的杂志--《新闻周刊》评为世界十大最佳学校之一)。会议期间,我们有幸观摩了瑞吉欧《儿童一百种语言展览》(《the hundred languages of children exhibit》)。丰富的图象资料,生动地展现了瑞吉欧的教育信念。

--“会活动的影子”,孩子自主地探索光源、物体和影子三者之间的关系。

--“仲夏夜的梦”,用各种色彩去表达孩子对一个事物的理解。

--“脚的故事”,幼儿以两只小脚的动态表达,编织了一个有趣的“独幕话剧”。

--“猫和雨”,反映了两个2岁半儿童用游戏语言表达对生活的理解。

……

瑞吉欧认为,儿童可用一百种语言来表达自己的东西,表达孩子对世界的独特的感受。包括用真正的语言符号和大量的非语言符号,诸如身体、叶子、鸡毛、笔头、叉子等各种替代物。瑞吉欧的教育理念就是通过符号表征系统促进儿童的成长,鼓励儿童运用各种可用作表达的、交流的和认知的语言去探索环境和表现自我。也许,这就是学前教育的真正价值所在。

在洛杉矶“evergreen community college leb school”,这是一所专门实验“瑞吉欧教学法”的幼儿园。园长近十年来,四次赴意大利学习、研究瑞吉欧教育系统,并在自己幼儿园内成功地演绎了瑞吉欧教育思想。我们看到了一个典型的以玩沙与水为主题的“方案”。活动中,孩子们以各自极富个性的“语言”,去探索沙、水及物体坡度之间关系。他们的行为与表现是如此自然、自由和自主,反映了一个个真实的自我。

儿童是用一百种抑或更多种“语言”来表达、表现的。这也许是儿童的天性。学前教育的价值究意是什么,是支持儿童的表达,让其在表达中探索、在表达中发展呢?还是用成人的东西去灌输经验、规范行为,以至于幼儿从小班进来时是“一百种语言”,到大班毕业时只剩“一种语言”呢?一百种语言与一种语言,反映了截然不同的教育取向与教育效果。瑞吉欧教育系统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思考。

二 谁是第一位在今天的幼儿教育中,以幼儿利益为先,以儿童发展为本,已日益成为大家的共识。然而,在幼儿园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究竟以谁为先、为本,谁是真正的第一位,这次美国之行,让我们又获得了许多感慨。

在纽约“bank-street”幼儿园,一进门,园长就向我们提出了一系列观摩幼儿活动的规则:每班只能进两位老师观摩活动;在教室里观摩者必须坐在固定的位置上,不能走动影响孩子;孩子活动时不能拍照,不能议论等等。孩子成了真正的“上帝”。

在美期间,我们共考察了12所幼儿园。所到之处,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每所幼儿园,接待来访者的“会议室”、“接待室”都是那么简陋。没有沙发,更没有豪华的装修与装饰,有的幼儿园甚至连专用的大人会议室也没有。而对幼儿的生活环境、幼儿的玩具材料、幼儿的作品物品等,却能不惜一切代价以追求最好的。在“high scope”课程实验基地,我们看到了幼儿园花了不少钱对孩子们那极不“显眼”的绘画作品进行“烧铸”,使孩子们真实地感受到一份成功的自信,一种被重视的满足。在“bank street”幼儿园,为了让孩子们享受“感恩节”的快乐,幼儿园发动全体教师、家长为孩子制作丰富的食品和有趣的礼物。在洛杉矶长青幼儿园,为了让孩子们在活动区里能更自主地探索、学习,幼儿园提供了极其丰富的活动材料。活动材料架上,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仿佛是一个个专业的小商店:“五金店”、“颜料店”、“书店”、“钮扣店”、“布料店”等,应有尽有。孩子们在幼儿园里快乐地、自由地活动着、成长着,他们享受着真实的“第一位”的待遇。

三 创造力能教吗

在美国考察,所到的几个城市给我们一个最直观的感受是,一个城市一种风格:华盛顿的肃穆、纽约的繁华,迪斯尼之乡奥兰多的童趣,以及好莱坞之都洛杉矶的风情等等,每个城市都透着个性,蕴含着创造的魅力。

城市建设需要创造,教育发展需要创新,人的培养呢,更需要有创造力的素质。那么,创造力能教吗?

创造力是不能教的。然而,教育者如果营造了良好的土壤、气候等条件,幼儿创造力的种子便会破土而出,会开花结果。在美国的幼儿园中,我们感受到这样一种良好的环境条件。

纽约的“master school”,是一所为4-18岁学童而设的私立的好学校,它是美国东部历史最悠久的学校之一,着重艺术教育。在那儿,我们看到儿童各种艺术作品,有绘画、泥塑、剪贴、纸制品等。儿童的作品,没有范例,没有“象不象”的标准,每个孩子的每件作品在老师的眼里都是珍品--不管他如何涂鸦、怎样随意。在这所学校里,我们还看到了幼儿在积极地探索自己所生活的社区的功能,探索不同国籍的特点。用图画、表格、照片、文字等来大胆地表达与表现。我们强烈地感受到幼儿的活动是自主的,幼儿的意志是自由的,幼儿的表征更是大胆的、富有个性与创造力的。

在纽约一所享有培育“天才”美誉的幼稚园中,园长介绍了他们实施课程目标的“三步曲”:学习→应用→创造。而培养儿童的创造力是他们课程实施的最终目标。

在瑞吉欧《儿童一百种语言》展览厅里,我们看到了学前儿童创造力“登峰造极”的表现。幼儿画的嘴巴千姿百态:唱歌的嘴、说话的嘴、接吻的嘴、说疯话的嘴、愤怒的嘴、打架时的嘴、争论时的嘴、能发出高兴声音的嘴……;幼儿画的眼睛各具特色:哭泣时的眼睛、柔和微笑时的眼睛、打瞌睡的眼睛、梦见好东西时的眼睛、爸爸愤怒时的眼睛……。

我想,当一个民族在思考它未来命运时,不能不把培养一代人的创造力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使命来履行。同样,学前教育也应当承担起这样一种责任--让我们的孩子从小学会学习、学会表达、学会创造。

回首美国之行,在报告所见所闻之余,仍留下几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关于多元化的问题。美国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在学前教育中也反映出这一特点。幼儿园办园类型多元化,有民办的、私立的、政府资助的、也有各种类型合资办园的等等。幼儿园的课程也呈现多元化的情况,有奉行行为主义理论的课程模式,也有尊从人本主义观点的课程模式;有实施瑞吉欧教育方案,也有推行'bank street'教育方案、'high scope'教育方案、蒙台梭利教育方案等等;有以语言教育为重的幼儿园,也有以艺术为特色的幼儿园……。正如一位学者所说,世界上不存在一种最好的教育方案能适合各种文化背景中的所有儿童。因此,我们必须正视学前教育多元化的趋势,在学习中发展,在借鉴中完善,使多元化与本土化相得益彰。

二、关于学具与材料的开发问题,曾经多次向美国幼儿园教师请教“你们幼儿园用什么教材?'美国的同行在一脸惊讶之余,认真地告诉我们:孩子的发展水平就是教材,幼儿园的环境与材料就是教材。由此我们理解了为什么美国幼儿园如此重视幼儿操作的材料,重视幼儿园的环境。在我国,在上海,开发幼儿的学具、玩具和操作材料是大有作为的。各级政府,各方面力量应形成合力,做好开发学前教育资源这篇大文章。让我们的孩子在与丰富的学具、材料及环境互动中,更健康地成长。

三、关于教育策略的问题。未去美国之前,总以为西方的幼儿教育是“放羊式'的,或者说是只重过程,不要结果的。这次美国之行,让我们对美国的教育有所了解:美国的幼儿园教师对幼儿发展目标是非常清晰的,在日常教育活动中,教师的作用也是比较明显的。有时,通过材料投放和环境创设来实现预定目标(如,长青幼儿园老师每天早上要化1小时左右时间在幼儿来园前为孩子们准备大量的操作材料),有时通过语言点拨来指导,也有时通过并行活动等来体现教师的指导策略。只是这种'指导'更隐性、更自然、更体现尊重孩子的特点。当前,我们上海学前教育界,正在新'纲要'

【第2篇】赴泰国学习考察报告

200x年x月x日-x月x日,学校组织我校20名教师参加首次泰国西北大学英语培训,并进行交流和考察活动,此次培训针对不仅对英语学习,而且我们同时对泰国高等教育和文化进行了考察。

我主要对泰国高等教育研究情况和泰国高等教育改革进行了考察。主要通过在西北大学查阅了泰国教育部、大学事物部和一些泰国大学的出版物,以及在电子图书馆检索的一些文章,泰国大学事物部的官方网站上检索到一些信息。此外,还通过询问上课教师和一些相关的工作人员,得到了一些资料和信息,如西北大学的课程教学大纲等。以下是笔者通过阅读一些英文文献,节译了一部分关于泰国高等教育研究的英文文献。

一、泰国高等教育研究情况

在泰国,高等教育研究一开始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因为高等教育并不是一种很大的产业,高等教育的问题还不是很严重。一些高等教育研究是作为数据或一些专家的观点的编辑起来,以便大学管理者加强对大学的管理。例如:chulalongkorn 大学在二战前曾经进行过学生的个人学习满意度的研究,此后,高等教育开展了较少的研究。

二战后,泰国高等教育迅速发展,不少大学发展成综合性大学,泰国开始制定高等教育发展规划。高等教育研究起到非常重要的角色,尤其是1990年制定的高等教育长期(10年)规划,开展了约23个附加项目的研究。结果,关于高等教育机构的运行和高等教育研究机构显得比以前更为重要,尤其是一些教育政策研究机构,如国家教育委员会办公室(office of the national education commission)。

对于大学而言,除了高等教育管理部门指导高等教育的运作外,大学内部也意识到高等教育研究的重要性,纷纷成立了一些高等教育研究中心或发展研究部门。尤其是在1970-1990这期间,这些组织的研究增强了大学的决策和管理水平。

各个学科的学者,如心理学、经济学、社会科学、政治学的学者均参与了高等教育的研究,尤其运用各学科的理论研究高等教育。此外,一些学者组织了若干高等教育研究学会,如高等教育教授协会,高等教育学会,私立高等教与联合会,这些协会共同进行高等教育研究。

尽管泰国有很多各种不同的高等教育研究项目,泰国高等教育研究仍然面临一些困境和问题。如:

1. 高等教育研究仍不系统,高等教育研究的分散性不足以覆盖高等教育的主要领域;

2. 高等教育研究常作为一些特殊机构的暂时性研究,研究工作的一致性连续性得不到充分地保证;

3. 不同学科的研究者的研究兴趣并不是一直是高等教育的研究,以至高等教育的学术研究的不完全性和不连续性;

4. 大多数的研究者进行的是理论研究,结果,研究结果的应用性受到限制;

5. 关于泰国高等教育如何适应泰国社会的发展方向的政策的理论研究较少;

6. 高等教育研究的经费支持力度不够,私人和其他机构的经费不充足;

7. 缺乏国家或地区领域间的高等教育学术会议和论坛,导致高等教育研究机构间缺乏交换研究数据,缺乏分析和评价高等教育质量的机会。

二、泰国高等教育研究与高等教育改革情况

过去,泰国高等教育研究在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创新中未发挥重要的作用。然而,现实和将来的发展都直接反映出对高等教育改革研究的需要。

目前,泰国高等教育改革的目的在于使加快大学自治的进程,使大学作为一个独立的、依靠各大学委员会进行运作的,在某种程度上而言是私立化的方式。这被认为是泰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举措。

这项改革促使高等教育研究从历史、哲学的维度而言,使大学发展向新的方向发展,学术研究的新模式、大学中个人和财政管理、大学的管理机构的研究都出现了新的趋势。除了上述几个研究主题,有必要进行更多方面的研究项目或课题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

三、高等教育改革研究在将来泰国高等教育所扮演的角色

泰国教育在目前和将来会迅速扩大规模。显然,未来泰国高等教育将对泰国的社会发展而言是有意义和价值的。未来泰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更依赖于高等教育研究,美国、欧洲和澳大利亚曾明确指出高等教育发展越迅速,关于高等教育的研究更多。

基于此,泰国未来高等教育研究在高等教育中应该包含如下内容:

1. 关于高等教育改革的案例研究应当从国内或国际水平上发展成为系统研究;

2. 关于高等教育评价的研究应当积极开展,新出现的趋势如高等教育全球化,私立化和扩招使各国应根据自身的情况适当地应用评价的成果;

3. 高等教育研究应当有新的模式的方式,应当根据各国的不同国情注重研究的多样性;

4. 各个国家和各个地区间的比较教育研究应当根据高等教育的原理系统地开展;

5. 高等教育研究学者间的的合作与网络化工作对于未来高等教育理论和高等教育改革是很必要的;

6. 应当制定高等教育研究基准,以便促进高等教育研究机构的研究质量;

7. 高等教育研究目的应当为高等教育改革进行指导,而不应当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随从,研究应当为高等教育改革指明方向,而不仅仅是一般的言论或一些信条;

综上所述,泰国高等教育研究者广泛地认为,首先要加强高等教育原理的研究,然后再将研究成果应用于高等教育改革之中。

【第3篇】赴美国学习考察报告

赴美国学习考察报告

应美国21世纪学会邀请,湖北省教育厅组派基础教育考察团,于9月26日至10月6日对美国伊利诺伊州的教育管理体制、教师聘用与管理、教学管理等进行考察,实地访问了芝加哥市沃特-培藤高级中学、瑞博市第31学区田园初中和小学,并与州教育官员、学区学监、学校校长及部分教职人员广泛座谈交流,对该州的教育管理体制和教育人事管理等有了基本认识和了解。现将考察情况简要报告如下:

一、考察学习的主要内容

(一)基础教育管理情况

; 美国实行三级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即联邦教育部、州教育厅、学区。联邦政府设有教育部,教育部不监管地方学校,而是以拨款和其他援助方式协助地方教育,美国没有全国统一的教育法令。州教育厅对全州教育事业发展有较大的统筹权,包括教育立法、教师资格标准的确定、课程设置、向各学校分划联邦和州政府的拨款等,教育厅的最高负责人是教育总监。教育总监是由民选、或由州教育委员会聘任、或由州长提名议会确认,州教育厅不介入学校的行政管理。美国目前有五千多个学区,学区的设置主要是根据历史沿革和地理因素确定,学区是地方教育委员会的执行机构,学区的最高行政长官是学监,学监对教育委员会负责。学区直接管理本辖区内的学校,学校校长会定期向学监报告工作,学监也定期向校长提出工作方面的要求和改进工作的建议,学区作为最基础的教育行政机构,具有较大的自主权,对学校有较强的影响和干预能力。

教育经费由三级政府投入,大体上联邦政府占10%,州政府占36%,地方政府54%,联邦政府、州政府对学校的总体拨款取决这所学校处于贫困线以下的学生人数,地方政府的投入主要是当地居民所交纳的房产税。除此之外,学校还成立的有工商企业人员参加的学校教育委员会,通过这个委员会帮助学校筹集资金。学校的收费是非常规范的,学生除乘坐学校的校车和使用学校教材要交费外,没有其他的收费。从全国平均水平来看,生均教育经费7000美元,水平较高的学区可达到1.7万美元。学校收入的80%左右付人工工资和福利,10%用于教学器材的添置,3%-5%用于学校硬件维护。近几年,联邦政府、州政府不断削减了教育经费,学校校长们抱怨经费越来越少,校长最头疼的事是筹钱。

美国义务教育阶段的学制较长,为13年,从小学学前班到高中三年级,学前班至5年级为小学,6-8年级为初中,9-12年级为高中,高中教育与大学教育联系十分紧密。从总体上来看,美国的义务教育阶段都是小班化教学,富人区所在的学校,由于房产税收入较高、教育经费较充足,学校平均班额人数更小,一般在15-17人左右,穷人居住较多的地方,所在学校平均班额25-30人左右。

学校内部管理规范。学校行政管理班子比较精干,一般设校长1人,校长助理2-3人,学校的重大决策注重广泛征求意见,然后集中决策,学校经费的使用与监管一般由校长提出方案,教育委员会审批后再执行。学校德育工作特别注重强调学生的道德实践,注重从小事和细节做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学校文化、班级文化建设都富有特色和个性,学生的文明素养水平较高。学校对安全工作非常重视,学校员工和学生进出学校都要凭证进校门,学校都是封闭式管理,有的学校专门配有安检设备,陌生人进入学校要实行安检。学校的硬件设施都非常配套,设施一流。后勤服务始终以学生为中心,每所学校都非常干净、整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