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金励志故事(精品多篇)

霍金励志故事(精品多篇)

霍金的励志故事 篇一

霍金在小的时候学习能力不强,在班级中的成绩也不是罪拔尖的,从未进入过前10名。他所做的作业都是不整洁的,所以老师们都他始终没有寄予厚望,同学们也会嘲讽他。

在霍金12岁的时候他班上有两个男生用一袋糖果打赌霍金永远不能成材,还给他取了一个外号叫“爱恩斯坦”。但是20多年后,霍金却成为了物理界的一个顶级人物。什么原因促使他做出了如此大的改变的呢?

其实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霍金对万事万物都开始感兴趣了起来,他喜欢把东西都拆开来研究透彻。虽然他把拆开的东西没能顺利组装好。但是他的父母依旧没有责怪他,他的父亲甚至会跟他一起研究,担任起他的指导老师。

在霍金14岁的时候他就发现自己对物理研究非常感兴趣,虽然中学的物理是很浅显易懂的,但是他从来不放松对物理的学习,他认为这是最基本的科学,从此他就开始了科学探索之路。

霍金的励志事例 篇二

无疑霍金的意志力是非常坚强了,同时他又是一个乐观有主见的人,他对生活始终充满了乐观和幽默的态度,一次霍金演讲结束后,一位女记者冲到演讲台前问到:“病魔已将您永远固定在轮椅上,你不认为命运让你失去太多了吗?”

大师的脸上充满了笑意,用他还能活动的3根手指,艰难地叩击键盘后,显示屏上出现了四段文字:“我的手指还能活动;

我的大脑还能思维;

我有终生追求的理想;

我有爱我和我爱的亲人和朋友”。.。

在回答完那个记者的提问后,他又艰难的打出了第五句话:“对了,我还有一颗感恩的心!”

现场爆发出了雷鸣般的掌声。

霍金的励志故事 篇三

在新的千年到来之际,美国白宫曾进行了一系列的演讲,其中以科学为主题的演讲是《想像与变革---下一个千年的科学》。它的演讲者就是英国剑桥大学应用数学与理论物理系教授、“轮椅天才”斯蒂芬·霍金。他患有严重的残疾,双手只有3个手指能动。这个极度残疾和极度聪明的科学家成了这次不同寻常演讲的理想人选。 外号叫“爱因斯坦”

20世纪90年代,谈论宇宙学渐成一种时髦,宇宙大爆炸理论虽不是新的理论,但在公众心中却非常新颖。特别是谈到霍金,人们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并称他是自爱因斯坦之后最好的物理学家。

霍金是英国人。他出生于1942年1月8日。这一天恰好是意大利物理学家、近代物理学的奠基人伽利略逝世300周年的纪念日,几天前还是牛顿的生日:1643年1月4日。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呱呱坠地的小霍金头上罩上了金色的光环。用霍金自己的话说:“我估计大约有二十万个婴儿在同日诞生”。

小霍金也像普通的小孩一样,喜欢玩具,着迷于玩具火车,甚至自己花钱买来了电动火车。十几岁时,霍金还喜欢制作飞机模型和轮船模型,甚至尝试发明一些游戏,比如制作不同颜色零件的工厂、运送产品的公路和铁路,以及股票市场。霍金和一个同学负责编制游戏的规则。在编制这些游戏时,小霍金的目标是“建造我能控制的可以开动的模型”,“这些游戏及制作都来自于探究事物并且进行控制的要求”。这种要求一直驱动霍金去“探究事物”,甚至在后来的宇宙学研究中仍在起作用。

上学期间,霍金分在一个很好的班,尽管他的成绩名次从未进过前一半,但仍受到同学的尊敬,同学为他起了一个“外号”---爱因斯坦。霍金在班上有一些要好的同学,他们喜欢听音乐,特别是古典音乐,如莫扎特、马贝多芬,也到音乐厅去听音乐。他们还经常讨论一些科学和宗教问题,例如宇宙的起源和宇宙的运行是否需要上帝的作用。

目光投向茫茫宇宙在中学时代的后两年,班上来了一位数学教师。他的教学富于启发,这激发了霍金对数学和物理学的兴趣。尽管父亲也鼓励他学习科学,但希望他攻读与父亲的专业相近的生物学。回忆起中学的学习,霍金谈道:“在我幼年时,我对所有科学都一视同仁。十三、四岁后我知道自己要在物理学方面做研究,因为这是最基础的科学,尽管我知道中学物理学太容易太浅显,所以太枯燥。化学就好玩得多了,不断发生许多意料之外的事,如爆炸等等。但是物理学和天文学有望解决我们从何处来和为何在这里的问题。我想探索宇宙的底蕴。”由此可见,少年的霍金的志向虽算不上远大,“想探索宇宙的底蕴”对他后来的研究肯定是有影响的。 中学毕业,霍金考入牛津大学,并如父亲的希望,取得了奖学金。学习物理学对霍金并不费力,后来他又考上剑桥大学理论物理专业的博士研究生。为什么要选取理论物理专业呢?霍金后来说:“理论物理中有两个领域是基本的,一个是研究非常大尺度的,即宇宙学;另一个是研究非常小尺度的,既基本粒子。”这就是说,理论物理联系着“至大”的宇宙和“至小”的基本粒子。最后,他确定要研究宇宙学,这是因为“在宇宙学方面已有一个定义完好的理论,即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是研究宇宙学的理论基础。 回报社会的恩惠

在研究学习期间,霍金得了一种怪病,是一种运动神经细胞病。这种病使行为本来就不灵活的霍金更加笨拙,而且这种病迅速恶化。霍金非常苦恼,以至于他认为自己活不了多久了。然而,霍金并未放弃正常人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而且他在这时结婚了,5年后他成了3个孩子的父亲。

患病的霍金依然如故,甚至更加勤奋。他曾梦到自己被处死了,由此他希望,“如果我被赦免,我还能做许多有价值的事”。他认为,“我要牺牲自己的生命来拯救其他人”,要做点儿善事,以回报社会对他的恩惠。 勤奋的工作使霍金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他以黑洞的研究成名于物理学界。黑洞是一种体积很小、质量很大的天体,也就是说,它的密度很大。这种天体是一种从理论上推测出来的天体。 早在200年前,一位法国科学家提出了黑洞的问题。他认为,满足一定条件的恒星,在引力的作用下会吸住自身发出的光线,而使我们看上去它是“黑暗的。一团”。然而,这种科幻般的预言并未受到人们的重视。爱因斯坦建立广义相对论时,一位德国科学家借助广义相对论重新预言了黑洞的存在。他发现,质量等于太阳质量大小的黑洞,其直径只有2.95千米;而相当于地球质量的黑洞,直径只有0.9厘米了。到20世纪30年代末,一位美国科学家研究恒星演化时,再次研究黑洞问题。他认为,在恒星燃尽时,在引力的作用下,恒星会无休止地坍缩下去,最终就形成了黑洞。 研究黑洞举世瞩目

60年代,由于天文学的一系列新发现,激发了天体物理学的研究。霍金正逢其时,黑洞研究使他初露头角。霍金将热学引入黑洞的研究,这大大加深了对黑洞的认识。这时,霍金认为,可能存在一种“微型黑洞”。这种黑洞很小,有的会小到像质子或中子那样的大小。按照现代物理学的理论,当物体小到这样的程度,它应服从量子力学的规律。霍金的进一步研究表明:黑洞可以蒸发;黑洞越小,它蒸发得越快。1个10亿吨(个头与质子大小相当)的黑洞要用100亿年的时间才能蒸发干净,而最后0.1秒内所释放的能量相当于100万颗百万吨级的氢弹爆炸。这就是说,我们是不是应该仔细地进行天文观测,力图在宇宙空间找到这种“微型黑洞”而加以利用呢?

霍金对大爆炸理论研究有很大贡献。他认为,宇宙起源于一个“奇点”,“奇点”处的爆炸产生了粒子和能量,粒子间的作用产生了星云,进而演化到我们今天的世界。今天的宇宙仍在膨胀着,将来的宇宙可能将继续膨胀下去,也可能在膨胀到极限时转而收缩至当初形成宇宙的那个“奇点”。看上去这好像很有趣,然而,这就是今天人们对宇宙的认识水平。 由于霍金在天体物理学研究上取得的成绩,他获得1978年的爱因斯坦奖。1980年他又当上了三一学院卢卡斯讲座的教授。牛顿曾经是该讲座的教授。现在,霍金已快60岁了。尽管身体残疾,他仍经常旅行、演讲、着述。他的《时间简史》已发行几千万册,被译成40多种语种。由于霍金那富于传奇色彩的奋斗经历,他的《时间简史》还被搬上银幕。人们看到了黑洞和基本粒子的画面,听着霍金敲打计算机键盘和计算机合成后的声音,人们为现代物理和宇宙理论的深奥所震慑,为人类的智慧所感叹,并且更加佩服霍金在承受巨大的痛苦时仍在攀登科学高峰所表现出的伟大精神。

霍金的励志事例 篇四

霍金17岁就考上了剑桥大学,一切美好仿佛正在逐渐开始,可是上天好像就是想给他制造磨难,在霍金21岁时,他得知了自己患上了不治之症,这是一种叫做“渐冻症”的病,是一种罕见的疾病。

医生当时预测他只能活3年,霍金极度失望。可是他想起了曾和自己同病房的男孩,那个男孩第二天就死了,霍金想自己还不算最倒霉,不应该这样放弃,他还有很多事情要做。于是他坚强起来,乐观的面对命运,从此霍金继续了自己的研究,从而成就了一个伟大的物理学家,对人类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霍金的励志事例 篇五

斯蒂芬·威廉·科学家霍金,英国剑桥大学应用数学及理论物理学系教授,当代最重要的广义相对论和宇宙论家,是当今享有国际盛誉的伟人之一,被称为在世的最伟大的科学家,还被称为“宇宙之王”。70年代他与彭罗斯一起证明了著名的奇性定理,为此他们共同获得了1988年的沃尔夫物理奖。他因此被誉为继爱因斯坦之后世界上最著名的科学思想家和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他还证明了黑洞的面积定理,即随着时间的增加黑洞的面积不减。这很自然使人将黑洞的面积和热力学的熵联系在一起。

史蒂芬·科学家霍金,出生于1942年1月8日,这个时候他的家乡伦敦正笼罩在希特勒的狂轰滥炸中。这迫使科学家霍金一家搬离海格特的家园,迁到牛津避难。他们在科学家霍金诞生后又回到了伦敦。童年时的科学家霍金,学业成绩并不突出,但喜欢设计极为复杂的玩具,据说他曾做出一台简单的电脑。

科学家霍金和他的妹妹在伦敦附近的几个小镇度过了自己的童年。多年以后,他们的邻居回忆说,当科学家霍金躺在摇篮车中时非常引人注目,他的头显得很大,异于常人——这多半是因为科学家霍金现在的名声与成就远远异于常人,邻居不由自主地要在记忆里重新刻画一下天才儿童的形象。

科学家霍金热衷于搞清楚一切事情的来龙去脉,因此当他看到一件新奇的东西时总喜欢把它拆开,把每个零件的结构都弄个明白——不过他往往很难再把它装回原样,因为他的手脚远不如头脑那样灵活,甚至写出来的字在班上也是有名的潦草。

科学家霍金在17岁时进入牛津大学学习物理。他仍旧不是一个用功的学生,而这种态度与当时其他同学是一致的,这是战后出现的青年人迷惘时期——他们对一切厌倦,觉得没有任何值得努力追求的东西。科学家霍金在学校里与同学们一同游荡、喝酒、参加赛船俱乐部,如果事情这样发展下去,那么他很可能成为一个庸庸碌碌的职员或教师。然而,病魔出现了。

从童年时代起,运动从来就不是科学家霍金的长项,几乎所有的球类活动他都不行。

到牛津的第三年,科学家霍金注意到自己变得更笨拙了,有一两回没有任何原因地跌倒。一次,他不知何故从楼梯上突然跌下来,当即昏迷,差一点死去。

直到1962年科学家霍金在剑桥读研究生后,他的母亲才注意到儿子的异常状况。刚过完21岁生日的科学家霍金在医院里住了两个星期,经过各种各样的检查,他被确诊患上了“卢伽雷氏症”,即运动神经细胞萎缩症。

大夫对他说,他的身体会越来越不听使唤,只有心脏、肺和大脑还能运转,到最后,心和肺也会失效。科学家霍金被“宣判”只剩两年的生命。那是在1963年。

起初,这种病恶化得相当迅速。这对科学家霍金的打击是可想而知的,他几乎放弃了一切学习和研究,因为他认为自己不可能活到完成硕士论文的那一天。

科学家霍金的病情渐渐加重。1970年,在学术上声誉日隆的科学家霍金已无法自己走动,他开始使用轮椅。直到今天,他再也没离开它。

永远坐进轮椅的科学家霍金,极其顽强地工作和生活着。

1991年3月,科学家霍金在一次坐轮椅回柏林公寓,过马路时被小汽车撞倒,左臂骨折,头被划破,缝了13针,但48小时后,他又回到办公室投入工作。

又有一次,他和友人去乡间别墅,上坡时拐弯过急,轮椅向后倾倒,不料这位引力大师却被地球引力翻倒在灌木丛中。

虽然身体的残疾日益严重,科学家霍金却力图像普通人一样生活,完成自己所能做的任何事情。他甚至是活泼好动的——这听来有点好笑,在他已经完全无法移动之后,他仍然坚持用惟一可以活动的手指驱动着轮椅在前往办公室的路上“横冲直撞”;在莫斯科的饭店中,他建议大家来跳舞,他在大厅里转动轮椅的身影真是一大奇景;当他与查尔斯王子会晤时,旋转自己的轮椅来炫耀,结果轧到了查尔斯王子的脚趾头。

当然,科学家霍金也尝到过“自由”行动的恶果,这位量子引力的大师级人物,多次在微弱的地球引力左右下,跌下轮椅,幸运的是,每一次他都顽强地重新“站”起来。

科学家霍金的研究对象是宇宙,但他对观测天文从不感兴趣,只有几次用望远镜观测过。与传统的实验、观测等科学方法相比,科学家霍金的方法是靠直觉。

“黑洞不黑”这一伟大成就就来源于一个闪念。在1970年11月的一个夜晚,科学家霍金在慢慢爬上床时开始思考黑洞的问题。他突然意识到,黑洞应该是有温度的,这样它就会释放辐射。也就是说,黑洞其实并不那么黑。

这一闪念在经过3年的思考后形成了完整的理论。1973年11月,科学家霍金正式向世界宣布,黑洞不断地辐射出X光、伽马射线等,这就是有名的“科学家霍金辐射”。而在此之前,人们认为黑洞只吞不吐。

从宇宙大爆炸的奇点到黑洞辐射机制,科学家霍金对量子宇宙论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科学家霍金获得1988年

的沃尔夫物理奖。

我的手指还能活动,我的大脑还能思维;我有终身追求的理想,我有爱和爱我的亲人朋友;对了,我还有一颗感恩的心……(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一位女记者提出一个刁钻的问题,但科学家霍金还是以恬静的微笑这样回答)科学家霍金不仅以他的成就征服了科学界,也以他顽强搏斗的精神征服了世界。励志照亮人生,成功改变命运!

霍金的励志故事 篇六

霍金在最美好的年华里身患绝症,他也曾经一度想放弃自己的学业和研究,直到他遇到了他的前妻简·怀尔德,当时霍金正在剑桥大学读研究生,渐冻症的症状也逐渐出现,但是爱情的力量是伟大的,他们订婚了,1965年7月14日结婚。后来霍金说,订婚给了他生存的意义。

霍金和简有三个孩子,大儿子Robert在1967年出生,女儿Lucy在1970年出生,小儿子Timothy在1979年出生。由于霍金行动不便,简必须承担全家大小事,也让霍金有更多的时间研究物理。但可想而知,简一个人照顾一个大家庭不是一件简单的事。1975年霍金从加州回到剑桥,有了学生助手的帮助,简的负担大大减轻,她有了更多的时间从事自己的爱好,比如唱歌。1977年12月简在教堂的诗歌班认识了管风琴演奏家强纳森·琼斯JonathanJones,随后琼斯和霍金一家越走越近。1980年中期,琼斯和简产生对彼此产生了好感,据简所说,霍金接受了这个状况,但简和琼斯决定不能让家庭破碎,于是保持了很长时间的柏拉图关系。

霍金和简的婚姻从一开始就不容易,到后来也更加艰难,在1980年晚期,霍金与护士伊莲·梅森ElaineMason关系渐渐亲密,1990年2月霍金离开了家庭,1995年春天与简离婚,同年9月与伊莲结婚,并宣称与自己爱的女人结婚很愉快。1999年,简发表了回忆录《移动星星的音乐》,描述了她与霍金婚姻的点滴和后来的破裂,引起了媒体的轰动,许多读者认为简是个谨慎诚实且中立的作家。霍金对这本书没有公开评论,只说他不阅读关于自己的传记。

在霍金的第二次婚姻后,他的家人和朋友觉得被霍金排斥在外,他们越来越担心他会被虐待,随后警方介入调查。但由于霍金拒绝控告,案件只好终结。在2006年,霍金和伊莲平静地离婚,之后霍金与简合好,重新与孩子和孙子生活。在后来这段快乐的时期,简将《移动星星的音乐》重新修订,改名为《遨游至天涯海角》。据说这本书删除了很多不堪的叙述,取而代之的是对未来的期盼。后来还将这本书改编为电影《万物理论》,据说霍金在看完电影后留下了眼泪,他与前妻几十年的感情,经历的那么多的分分合合,这其中的滋味恐怕全包含在这眼泪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