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泰山记》原文及翻译多篇

《登泰山记》原文及翻译多篇

注释译文 篇一

词句注释

阳:山的南面。

汶(Wèn)水:也叫汶河。发源于山东莱芜东北原山,向西南流经泰安东。

济水:发源于河南济源县西王屋山,东流到山入海东。后来下游被黄河冲没。

阳谷:指山南面谷中的水。谷,两山之间的流水道,现通称山涧。

当其南北分者:在那(阳谷和阴谷)南北分界处的。

古长城:指春秋时期齐国所筑长城的遗址,古时齐鲁两国以此为界。

日观峰:在山顶东岩,是泰山观日出的地方。

以:在。

乾隆三十九年:即1774年。乾隆,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的年号。

乘:趁,这里有“冒着”的意思。

齐河、长清:地名,都在山东省。

限:门槛,这里指像一道门槛的城墙。

泰安:即今山东泰安,在泰山南面,清朝为泰安府治所。

丁未:丁未日(十二月二十八日)。

朱孝纯子颖:朱孝纯,字子颖。当时是泰安府的知府。

蹬(dèng):石级。

级:石级。

环水:即中溪,俗称梳洗河,流出泰山,傍泰安城东面南流。

循以入:顺着(中谷)进去。

道少半:路不到一半。

中岭:即黄岘岭,又名中溪山,中溪发源于此。

天门:泰山峰名。《山东通志》:“泰山周回一百六十里,屈曲盘道百余,经南天门,东西三天门,至绝顶,高四十余里。”

崖限当道者:挡在路上的像门槛一样的山崖。

云:语气助词。

几:几乎。

苍山负雪,明烛天南:青山上覆盖着白雪,(雪)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负,背。烛,动词,照。

徂徕(cú lái):山名,在泰安东南。

居:停留。

戊申晦:戊申这一天是月底。晦:农历每月最后一天。

五鼓:五更。

日观亭:亭名,在日观峰上。

漫:迷漫。

摴蒱(chū pú):又作“樗蒲”,古代的一种赌博游戏,这里指博戏用的“五木”。五木两头尖,中间广平,立起来很像山峰。

极天:天边。

采:通“彩”。

丹:朱砂。

东海:泛指东面的海。这里是想象,实际上在泰山顶上看不见东海。

或得日,或否:有的被日光照着,有的没有照着。

绛皓驳色:或红或白,颜色错杂。绛,大红。皓:白色。驳:杂。

若偻:像脊背弯曲的样子。引申为鞠躬、致敬的样子。日观峰西面诸峰都比日观峰低,所以这样说。偻,驼背。

岱祠:东岳大帝庙。

碧霞元君:传说是东岳大帝的女儿。

行宫:皇帝出外巡行时居住的住所。这里指乾隆登泰山时住过的宫室。

显庆:唐高宗的年号。

漫失:模糊或缺失。漫:磨灭。

僻不当道者:偏僻,不在道路附近的。

圜:通“圆”。

石罅:石缝。

瀑水:瀑布。

《登泰山记》原文 篇二

泰山之阳1,汶水2西流;其阴,济水3东流。阳谷4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5,古长城6也。最高日观峰7,在长城南十五里。

余以8乾隆三十九年9十二月,自京师乘10风雪,历齐河、长清11,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12,至于泰安13。是月丁未14,与知府朱孝纯子颍15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16,其级17七千有余。

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18也。余始循以入19,道少半20,越中岭21,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22。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23,世皆谓之天门云24。道中迷雾冰滑,磴几25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26;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27如画,而半山居28雾若带然。

戊申晦29,五鼓30,与子颍坐日观亭31,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32。稍见云中白若摴蒱33数十立者,山也。极天34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35。日上,正赤如丹36,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37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38,绛皓驳色39,而皆若偻40。

亭西有岱祠41,又有碧霞元君42祠;皇帝行宫43在碧霞元君祠东。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44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45。僻不当道者46,皆不及往。

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47。少杂树,多松,生石罅48,皆平顶。冰雪,无瀑水49,无鸟兽音迹。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

艺术创作特点 篇三

紧扣题目,结构严谨。作者从始至终紧扣“登”这个“目”,本文开始介绍泰山的山水形势,为“登”字作铺垫,寥寥几十字收笔。作为散文,“形散而神不散”是其共同特点。但用这个标准来衡量本文却发现,本文的“形散”是有限度的,无非在取材上较为自由罢了。而本文所取材料一没有离开泰山,二没有离开“登”山,故取材上的散是有限度的。

语言精简,用词生动。这篇文章全文只有八、九百字,却充分表现出雪后登山的特殊情趣。比如从京师到泰安,只用“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几个动词用得很好——“乘风雪”的“乘”字,从人身不由己,只能随风雪而行的动作里,渲染了风狂雪紧的隆冬景象和风雪的巨大威力。“自”、“历”、“穿”、“越”、“至”几个动词蝉联而下,既吻合描写对象,又充分表现了旅途的艰苦,活画出了作者风尘仆仆的神态,写出了他急于登泰山的浓厚游兴,一字一图,字精意工,并照应了第一段的古长城。又如写登山的情形,用“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不仅简洁,而且生动形象。最后一段介绍泰山的自然景观最能体现这个特点,七句话就描绘了七个画面,就把它的多石、多松、冰雪覆盖的景色描写出来了。

修辞巧妙,手法得当。这篇文章有多处使用比喻和拟人手法,各具特点。比如“苍山负雪,明烛天南。”这是初登山顶时刹那间的感受。作者不言冰雪覆盖青山,却说青山背负着雪,赋予静态的青山以人的动态,用语新颖、传神。进而说苍山上的雪像蜡烛一样照着天南,形象、生动地绘出了积雪的光彩。又如“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这是在山顶上远望和俯视所得的画面。作者纵目远眺,夕阳照耀着泰安城,汶水、徂徕好像自然天成的山水画,而山腰间停留着的云雾好像飘带一般。“半山居雾”,不仅把动态的物写成静态,设喻新奇。再如“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或得日,或否”的山峰,色彩各有不同,而神态却是相同的,所谓“皆若偻”。这一比喻,写出了西南诸峰的特点,更显出日观峰的雄峻,且赋予山峰以人的感情,形象而生动。

本文描写景物多是直接描写,但也有采用侧面烘托的办法。例如写泰山的高峻,先用“其级七千有余”暗暗点出,然后借山顶俯视所见“半山居雾”和在日观亭时“足下皆云漫”的图景从侧面加以烘托。又如写雪,除“冰雪”“雪与人膝齐”等正面描写外,又以“明烛天南”“白若”“绛皓驳色”等作侧面烘托,给人以想像,又生动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