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方式报告多篇

调研方式报告多篇

【第1篇】独居老年人居住方式调研报告

一、引言

当前中国正在经历深刻的社会转型,城镇化加速、劳动力迁移流动频繁、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给丧偶老年人的居住安排带来影响。从变化趋势看,中国丧偶老年人的独居比例持续上升,与已婚子女同住比例逐步降低。1990年、2000年和2022年普查数据显示,65岁及以上城市丧偶老年人独居比例分别为18.3%、24.7%和37.6%;农村这一比例也分别达到18.2%、17.4%和28.9%;2022年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数据显示,中国65岁及以上年龄丧偶老年人独居比例已达41.7%。作为决定老年人生活照料和精神关怀的重要因素,丧偶老年人居住方式的研究对于其养老有着重要意义。

二、文献综述

从文化影响论看,家庭社会学者认为儒家传统文化对中国及其他几个亚洲国家的亲子同住安排具有重要影响。在儒家文化体系之中,子女将孝敬父母视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子女不孝不仅会受到强烈的道德谴责,还会受到国家法律的严厉惩罚。已婚子女与父母共居从情感和实际行动上体现了对父母恩情的回报,也被视为“养儿防老”愿望的最终实现。当前,传统孝道已经发生变化。针对华北农村代际关系变迁调查的研究发现,传统代际交换关系的维系力量和存在的基础已经完全改变,农村传统孝道已经衰弱。父权制虽然没有彻底让位,但已渐渐被淡化;子女对父母的孝顺敬重已经丧失优先地位,取而代之的是对于新的夫妻关系与年轻人文化的倚重。因此,传统伦理衰弱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亲子分居。与此同时,老年人自身的偏好也在发生变化。城市老年人更倾向于独立居住或入住养老机构,2022年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数据中,约1/3的农村老年人表示不愿意和子女长期在一起生活。即使是失能老年人,也有超过1/4的失能老年人青睐独居或仅与配偶居住。从现实需求论看,很多研究表明,父母的生活照料需求,例如患病或身体功能受限以及丧偶等因素与亲子同住具有正向相关关系。对于老年人来说,亲子同住可以获得日常照料,生病或出现紧急情况时更容易获得帮助。也有学者认为已婚子女与父母同住主要是为了满足子女的需求。简而言之,亲子同住可视为长期代际交换的一部分,老年父母与子女相互满足对方的需求。从家庭资源论看,经济状况改善使得老年人更有可能独居,父母拥有的资源越多,独居的可能性越大。也有学者从子女角度解释老年人的独居问题,认为子女数量减少或迁移导致的亲属资源缺乏是老年人独居比例上升的主要原因。此外,学者指出住房对代际同住有影响,住房短缺是导致大家庭得以维系的一个原因。后续的一些研究则认为住房对代际同住具有双向影响,它既可能促使子女婚后与老年人同住,亦可能使之分离。子女因住房短缺对父母形成依赖,是导致成年子女与父母同住的重要原因。若亲代有多套住房,其已婚子女更有可能和有条件独立生活,自己独住概率因此上升。

三、数据

本文使用2022年由全国老龄办组织的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数据(以下简称“第四次调查”)。该调查是中国迄今为止开展的最大规模的老年人口调查,调查范围首次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港澳台地区除外)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样本覆盖466个县(市、区)、1864个乡镇(街道)及7456个社区(村居)。调查对象为居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港澳台地区除外)60周岁及以上的中国公民。抽样方法采用分层抽样、多阶段抽样、pps抽样等方法,所得样本近似自加权,样本具有全国代表性。样本规模为22.368万份,抽样比为1‰,调查实际回收样本22.27万份,有效样本为22.017万份,样本有效率达到98.8%。本文的分析样本是56411位年龄在60岁及以上的丧偶老年人。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通过对数据和变量进行专业分析,得出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结论

本文从宏观(社会变迁)和微观(父母—子女)层次探讨了同住或分居的形成机制,从而为判断丧偶老年人居住安排的变迁轨迹提供依据。通过对已有研究成果的梳理,笔者认为当代丧偶老年人的居住安排主要受亲子需求、家庭资源和个人偏好的影响。以此为出发点,提出三个研究假设,并使用2022年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数据进行了相关的实证分析,得出结果如下。

(1)与子女、孙子女同住仍是当前中国丧偶老年人的主要居住方式。分城乡、分性别看,超过半数丧偶老年人与子女、孙子女同住,但是独居比例已经高达41.7%。

(2)丧偶老年人的居住安排受到亲子之间需求的影响。亲代和子代之间的需求越小,亲子间独立居住的可能性越大。在本研究中表现为老年亲代自理能力越强、经济状况越好,则独居的可能性越大。

(3)丧偶老年人的居住安排还受到家庭资源的约束,拥有住房、住房适老性高,则独居可能性更大。

(4)儿子数量对丧偶老年人的居住安排有显着影响,多个儿子意味着丧偶老年人更有可能独居。女儿数量对丧偶老年人居住安排的影响仅在农村地区显着。有别于儿子,拥有多个女儿的丧偶老年人独居可能性更小。

(5)从年龄维度看,丧偶老年人的居住安排呈现倒u形轨迹,独居的可能性随年龄而增加,并在85岁左右达到顶峰,随后趋于下降,意味着重返子女家庭或入住养老机构。

(6)在生命后期,客观条件允许的前提下,拥有自主权的丧偶老年人倾向于独居以避免同住带来的家庭冲突,自主权力越大,丧偶老年人独居的可能性越大。

【第2篇】农村贷款担保方式创新的探讨调研报告

为加快__县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全面实现小康社会,__县委十一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提出了在全县农村推进“五化”(农业企业化、资产股份化、社会保障化、就业非农化、居住__化)建设的要求。其中,推进农业企业化,将有利于__农业产业层次的快速提升,实现“精农业”的战略目标。当前在发展农业企业化过程中,由于__县一大批发展前景看好的农业企业资金需求旺盛、投资意愿强,但却很难从正常的融资渠道获得更多资金,尤其是在当前国家决定再次适度紧缩银根的情况下,解决农业企业贷款难问题显得十分迫切而重要。为此,我们开展了农业种养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资金需求情况和现有担保公司农业贷款担保情况调查,召开了农村信用社主任座谈会等活动。现就如何深化农村贷款担保、信用体系建设,促进农业企业化发展提出一些看法与建议,供参考。

一、__县农业企业化进程与资金需求现状

近年来,__县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精农业”这个重点,努力培育上规模、上等级的农业企业,农业企业化步伐得到加快,出现了农业种养大户由自然人向法人转变,农业小规模兼业化经营向中、大规模及其专业化经营转变,千家万户独自生产经营向合作化生产经营转变,农产品加工企业不仅数量迅速增加,而且规模档次不断提升的良好发展态势,企业化进程在湖州市乃至浙江省都处在前列。据有关部门统计:2003年,__县农产品加工企业产值已达到56.68亿元,利润为3.5亿元,其中年销售收入百万元以上的农产品加工企业92家,销售收入亿元以上的8家。到2003年底,全县各类农业龙头企业已发展到24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5家,市级4家,农产品专业市场13家,农产品营销企业27家,农业种植、养殖企业97家,建立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26家(专业协会10家、专业合作社16家)。目前,清溪花鳖专业合作社[:请记住我站域名/]和山伢儿早园笋专业合作社被列为省级示范性合作社。另外,由县乡两级农技部门兴办的农业服务企业有23个。

对于农业企业发展过程中的资金需求情况,我们仅对部分农业种养企业和专业合作社作了调查,共调查了13家种养企业、6个专业合作社,共有注册资本金1615万元,资产总额12724万元,其中流动资金4165.5万元,2003年实现销售收入7168.9万元,获得利润658.4万元。从调查的情况看,农业种养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的资金缺口较大、贷款需求十分旺盛。所调查的13家农业种养企业已得到贷款951万元、平均每家贷款105.7万元,目前还有11家企业尚缺资金1255万元,平均每家尚需资金(贷款)万元。所调查的6个专业合作社已发生贷款1904万元、平均每家317.3万元,目前还有1家合作社尚需资金(贷款)150万元。由此可见,随着__县农业企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产品加工、营销企业、农业种、养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等农业企业的资金缺口会越来越大,而且贷款需求量将不断攀升。

二、__县农村贷款担保、信用体系建设现状

据了解,__县农村贷款担保、信用体系正在建设之中,一块是以农村“四信”工程为主要内容的农村贷款信用体系建设,另一块是以组建贷款担保公司为主要内容的农村贷款担保体系建设。

目前,以农村“四信”工程为主要内容的农村贷款信用体系建设日趋完整,作用突出,但难于解决农业企业较高层次的资金需求问题。几年来,__县信用联社、农村信用社为了打造农村信用环境,强化农村信贷管理制度改革,支持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积极实施了农村信用工程创建活动。具体做法是在农村开展评定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企业和信用乡镇活动。到2003年底,全县已评出信用户18710户,信用企业44家,(来源:)信用村49个,信用乡镇2个。对评出的信用户,发放信用贷款证,授予1—5万元的信用贷款额度。农户需要用款,凭贷款证到当地信用社贷款。贷款手续方便,不需担保和抵押。通过创建,已经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农村信用体系,既有力地推进了农村信用环境建设,又促进了“三农”贷款和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发放;既方便了农民群众,又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深受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2003年农村信用社全年对“三农”贷款的投入创了历史记录,全县新增农业贷款38194万元,比年初增长70.8%,全年累放农户贷款94554万元,分别比上年增加了2422户和19777万元,农户贷款发放面达到了26.4%,比上年提高了7.4个百分点,当年发放小额农户信用贷款4252万元,农户数达4805户,户均0.88万元。

农村贷款信用体系建设,尤其是“四信工程”创建,有力地缓解了农村贷款难、担保难的问题,特别是较好地解决了农户小额贷款的需求。但由于创建活动只有短短的几年时间,而且这套体系设计的主要目的是解决农户小额贷款的问题,因而还存在着信用户、信用企业、信用村的评定面不够多,乡镇之间发展不够平衡,授信贷款额度偏低,难于满足__县广大种养大户在向农业企业转化过程中的较高层次的资金需求,或者说,难于解决贷款额度在十万元、数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的农业企业贷款需求的问题。

当前,以组建贷款担保公司为主要内容的农村贷款担保体系建设开始起步,但涉农担保数额不大,比例不高。据调查,全县现有担保公司3家,1999年9月组建了__县民兴担保有限公司,2003年7月组建了__万生创业投资担保有限公司,同年11月组建了__县科技担保投资有限公司。三家公司的总股本金达到了3120万元,担保总额24960万元(股本金的8倍),到目前为止,已为中小企业、个私业主担保463笔、19030万元。这三家担保公司的运作较好地解决了部分中小企业、个私业主担保贷款难的问题,促进了__县中小企业和个私经营发展,为地方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助推作用。但由于担保公司实行企业化运作和防范经营风险的需要,在为企业担保的同时实现反担保操作,农业企业尤其是农业种养企业由于存在土地租用的较多,实际可用于反担保的资产少等因素,这三家担保公司为农业企业提供的担保仅仅是44笔、657万元,分别占总担保笔数和担保额的9.5%和3.5%,其中为农业种养企业提供担保非常之少,只有290万元。我们认为:由于担保公司数量上的不足和操作办法上采取反担保方式,因而难于从较大程度上解决当前__县农业企业化进程中的贷款担保难的问题。

三、深化农村贷款担保、信用体系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中明确指出:“探索实行多种担保形式和设立农业担保机构等多种途径,切实解决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贷款担保难的问题”为我们指明了方向。针对__县农业企业化快速发展、资金需求旺盛而农村贷款担保信用体系建设相对滞后、农业企业担保贷款难的问题,我们建议采取以下五个方面的措施。

(一)逐步建立以乡镇为单位的农业贷款担保公司

逐步建立乡镇农业贷款担保公司,是为了在农业企业与银行间开辟一条快车道,是为了引导更多的资金流入“农门”,从而为农业企业上规模、上台阶、上水平提供发展平台。

目前__县经过新一轮的行政区域调整,乡镇个数合理,大小适中,而且经过这几年的农业结构调整,各乡镇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主导产业,且有自己的品牌,在社会上有一定的知名度,如武康的早元笋、三合的青虾、雷甸的瓜果、乾元的龟鳖、生猪、莫干山的茶叶、水果、新市的湖羊、钟管的特种水产、禹越的黑鱼等等,为此,成立一个以一乡(镇)一品为主打产品的担保公司就相当必要,条件具备。而且以乡镇为区域范围组建担保公司有利于加强领导和管理,便于农村信用社与担保公司间协作,对辖区内的农业企业和农民情况相对掌握和了解,操作实施相对可以简便。

成立后的农业贷款担保公司的主要业务是专为其公司内的股东或者辖区内的农业企业和农民提供贷款担保。具体做法是对从事相关产业的农业企业和农户的品德、信用、生产规模、经营管理状况、实力等主要方面进行评估审核,评定等级,确定担保额度,提供担保。对于农业企业中大额度贷款担保实现委托评估制,先委托有关资信评估机构根据农业企业的产业投资、规模水平、信用品德、经营管理能力、风险权重等方面进行调查评估,在此基础上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为农业担保公司在担保决策时作为参考和依据。担保公司实行企业化运作、民主化管理。公司股本金应多方筹措,乡镇政府、基层信用社主动出资、占大股,并引导当地种养、农产品加工、营销企业、专业合作社和其它企业及自然人积极参股。为了保障公司的正常运作和降低运作成本及化解风险,可以对其所担保的农业企业和农户按担保额度收取适当比例的手续费,公司法定代表由出资比例高的担任,公司经理最好由基层信用社的业务人员兼任。

(二)建立广泛的农户联保组织

农户联保组织就是把一定规模的从事农业项目的农户,在自愿基础上联保成一个小组,一般由5—10户农户自愿组成,交纳一定的联保保证金,订立联保协议书,银行根据联保协议,在有效期限内对联保小组成员提供贷款,由联保小组担保,即由小组成员共同承担担保连带责任,担保手续方面快捷。农户联保组织不受行业的限制,不受人员多少的限制,灵活方便,组员之间相互监督制约,相互帮助发展,相互承担责任。因此建立农户联保组织,操作简单,适应农户的分散性,体现农户的互助性,不失为解决农户贷款担保难的一种有效手段,值得推广。

(三)加快推进农村信用工程建设

在新形势新政策下,农村信用社应紧紧抓住深化改革试点契机,继续做好“三农”资金的投放工作,加大对“三农”的信贷支持力度,在增加小额信贷的同时,调整信贷结构,重点支持农业企业化发展,尤其要扶持农业种养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深化农村信用工程建设,积极扩大农户评定范围,开展信用农业专业协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评定,提高授信额度,从现有的最高授信额度5万元调整到10万元,并实行贷款优先、利率优惠,从而让更多的农户和农业企业得到实惠。

(四)扶持农村贷款担保、信用体系建设

县乡(镇)两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高度重视农村贷款担保、信用体系建设,在公司组建、人员落实、股本金筹措等方面切实加强领导和工作指导。县政府应建立农业贷款担保公司风险准备金制度,每年按担保公司股本金5—10%的数额从县农业风险基金中列支,作为风险准备金注入农业担保公司,主要用于冲抵担保经营过程中发生的经营亏损、代位补偿支出、弥补担保呆帐损失和扩大股本金。对现有科技、民兴、万生等三家贷款担保公司应根据其为农业企业贷款担保数额的大小和作出的成绩注入一定的风险准备金以资鼓励。乡镇政府应在农业担保公司组建中注入不少于30%的股本金。

【第3篇】县域经济发展方式调研报告

发展县域经济,必须坚持民营经济为主体的发展思路,取消对民营经济的一切不合理的限制,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了关于县域经济发展方式调研报告,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县域经济发展方式调研报告范文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对缩小城乡差距、夯实发展基础、促进协调发展、实现全面小康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商洛不断加大县域经济发展力度,尤其是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决定》下发后,市委、市政府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实施意见》,确立了以农业产业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推动城镇化的一化促两化的县域经济发展思路,着力发展现代中药、矿产建材、绿色食品、生态旅游和劳务输出五大主导产业,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一)经济规模不断扩大,发展速度逐年加快。全市生产总值完成亿元,gdp总量比的亿元增加亿元,按可比价年均增长xx.x%,其中一产增加值完成亿元,比亿元增加亿元,年均增长x.x%;二产增加值完成亿元,比xx.x亿元增加亿元,年均增长xx.x%;三产增加值完成亿元,比亿元增加亿元,年均增长xx.x%。财政总收入亿元,比亿元增长xxx.x%,年均增长xx.x%,其中地方财政收入亿元,比亿元增长xxx.x%,年均增长xx.x%。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xxxx元,比xxxx元增长xx.x%,年均增长xx.x%。农民人均纯收入xxxx元,比xxxx元增长xx.x%,年均增长xx.x%。以来,柞水、商南、镇安、商州、洛南x个县区先后获得陕西省县域经济发展争先进位奖。

(二)工业经济快速增长,主导作用日益显现。全市现有规模工业企业xxx户,比xxx户增加xx户。全市实现工业总产值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亿元、工业税收x.x亿元,相比分别年均增长xx.x%、xx.x%、xx.x%。县域工业园区建设加快,策划并实施了商丹循环工业经济园区,启动建设了刘湾产业项目区、柞水盘龙医药园区、洛南黄龙钼业小区、柞水小岭工业区、山阳中村钒业小区、镇安云东钒业小区等xx个县域工业园区,入园企业达到xxxx户,园区工业实现增加值亿元,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xx.x%。

(三)农业产业化加快推进,特色产业不断壮大。坚持打绿色牌、走特色路,积极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xxx万亩、核桃板栗建园达到xxx万亩、优质茶园达到xx.x万亩、畜禽养殖示范小区达到xx个、大场大户xxxx户,建立无公害农产品基地xxx万亩,认定三品基地xxx个、产品xx个。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xx家,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xx家,其中省级xx家、市级xx家,打造出了金丝源等xx多个特色品牌,创建省级名牌产品x个。劳务经济快速发展,全市设立各类劳务中介机构xxx个,在新疆、山西、河南和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建立劳务基地xx个,全市劳务输出xx.x万人,收入达到xx亿元。

(四)生态旅游蓬勃发展,第三产业繁荣活跃。近年来多方筹措资金x亿多元,重点抓了柞水溶洞、商南金丝峡、镇安木王、柞水牛背梁、山阳天竺山、洛南老君山、丹江漂流以及柞水凤凰古镇、山阳漫川古镇、牧护关度假区、仙娥湖休闲园等一批生态和人文旅游景区景点建设,初步形成了丹江文化旅游长廊和山镇柞原生态两条精品旅游线路xx多处旅游景点,全市旅游接待人数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xx.x亿元,比分别增加xxx万人次和亿元,年均分别增长xx.x%和xx.x%。新兴服务业快速兴起,市场消费日趋活跃,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比xx.x亿元增加亿元,年均增长xx.x%。

(五)投资力度不断加大,发展后劲显著增强。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亿元,比xx.x亿元增加亿元,年均增长xx.x%;争取中省项目支持资金亿元,比x.x亿元增加亿元,年均增长xx.x%;招商引进项目xxx个,总投资亿元,实际到位资金亿元,是亿元的x.x倍,年均增长xx.x%。以公路交通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显著加强,继西合铁路、西康铁路建成通车之后,西柞、蓝商、商界、柞小四段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进一步坚实。

二、存在差距及原因

虽然近年来商洛县域经济取得了较快发展,但与沿海发达地区、省内其它地市相比,无论从整体水平、经济规模,还是从人均发展水平情况来看,县域经济发展还存在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县域经济总量偏小。全市x县的平均gdp为亿元,与全省xx个县亿元的平均水平、全省十强县亿元的平均水平相比差距很大;全市gdp排名第一的洛南县为亿元,与全省第一位的神木县亿元相差x.x倍;全市人均gdp为xxxx元,比全省人均gdpxxxxx元低xxxxx元,人均最高的柞水县为xxxxx元,与全省人均最高的志丹县xxxxxx元相差几乎x倍。二是综合经济实力较弱。在全省xx个县、xx个区的综合经济实力排序中,商州区位居xx个区的第xx名,六县中没有一个进入上游前xx名,居中游xx-xx位的有柞水、镇安、洛南,居下游xx-xx位的有商南、山阳、丹凤,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整体靠后。三是城乡居民收入偏低。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xxxx元,比全省平均水平xxxxx元低xxxx元,收入最高的商州区为xxxxx元,比全省最高的神木县xxxxx元低xxxx元;农民人均纯收入xxxx元,比全省平均水平xxxx元低xxx元,收入最高的丹凤县为xxxx元,比全省最高的神木县xxxx元低xxxx元。四是财政收入水平低。全市财政总收入占gdp的比重为x%,比全省平均水平低x.x个百分点;地方财政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为xx%,比全省平均水平低x.x个百分点;地方税收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为%,比全省平均水平低个百分点。五是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数量少、实力不强,带动力较弱,相对具有一定优势的中药材、畜牧、核桃、茶叶等产业规模小、加工层次低,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还不完善、不稳固;六是县域工业化水平低。县域重工业比重较大,工业结构不优、产品单一,产业链短,附加值低,市场竞争力较弱,全市工业化水平为xx.x%,比全省xx.x%的平均水平低xx个百分点。七是县域城镇化水平较低。全市城镇化率为xx.x%,比全省xx.x%的平均水平低xx.x个百分点,县域城镇规划、建设和管理相对滞后,城市功能不够完善,转移农业人口的作用不明显。八是民营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县域市场化程度不高,民营企业多数规模小、档次低,产业分布不合理,全市非公经济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全省xx.x%的平均水平低个百分点。

经过认真分析思考,制约全市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一是经济基础薄弱。七县区均属国定贫困县,由于历史原因,在所有制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相对滞后,县域经济发展的原始积累较少,对资源能源的依赖性较强,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仍然突出,制约着县域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二是发展资金不足。七县区均属于资源型财政,支柱财源不强、新兴财源不多,县域财政收入总量小且很不稳定,加之历史负债较高,用于建设和发展的财政资金有限,主要依靠转移支付维持正常运转,县域经济缺乏发展的内生力。三是人才严重匮乏。由于受政策、环境、待遇等条件的限制,近些年大中专学生回县率很低,到县域企业工作更少,大量人才流向沿海地区和大中城市,造成人才断茬、青黄不接,直接影响了县域创新能力和经济竞争力的提升。四是科技带动力弱。县域科研机构体制机制不活,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不完善,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程度低,科技对主导产业的支撑力不足。五是对外开放不够。县区发展环境还不够优化,对外开放水平不高,县域经济的外向度较低、活力不强。六是行政效能不高。制约经济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尚未根本消除,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还比较薄弱,少数领导和干部作风不实、效率不高等问题依然存在,影响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三、发展思路与措施

(一)增强四种意识,创新县域经济发展思路

一是增强敢想敢闯的意识。敢想敢闯敢干是一种魄力、一种胆识,也是领导和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必备素质。各级各部门要坚决克服习惯等待,等领导,等支持,等政策,等资金,不敢求新变异、不敢打破陈规、不敢抢在人先的错误做法。要在全市干部群众中倡导敢想敢闯敢干的风气,鼓励和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自觉摒弃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解放思想,大胆尝试,创新思维方式,创新发展思路,创新工作措施,推动县域经济突破发展。

二是增强抢抓机遇的意识。机遇是战略资源。当前,商洛经济发展正面临着诸多良好机遇:中央把保增长作为宏观调控的基本取向,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出台了一系列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国家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东部产业向西部转移,商洛纳入关中天水经济区,省委、省政府加快推进陕南突破发展,等等。要牢固树立并增强不进则退,慢进亦退的意识,善于洞察时代发展的大趋势带来的机遇,潜心研究各种挑战和困难中蕴含的机遇,在抢抓各种机遇中争取更多的政策、项目、资金和人才支持,加快推进县域经济发展。

三是增强发挥优势的意识。加快突破发展其实是一个不断发挥后发优势的过程。商洛的生物、矿产、旅游和劳动力资源得天独厚,生态优势和人文优势明显,开发潜力很大,尤其是随着高速公路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到十一五末商洛将成为全省第一个县县通高速公路的密集区,这些都是县域经济发展的良好基础和先决条件。要认真分析自身发展的资源与潜力、优势与劣势,善于审时、顺势、造势,敢于竞争,善于转换,挖掘潜在优势,发挥现有优势,创造新的优势,利用后发优势,最终把各种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四是增强循环发展的意识。循环经济是以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为特征的发展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商洛既是矿产资源富集区,又是国家南水北调的水源涵养区,长期以来矿产开发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一直是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难题。我们要做到既要金山银山、又要青山绿水,确保一江清水送北京,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而达到资源利用效率最大、环境保护最优和经济效益最佳的目的。

(二)做好文章,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步伐

一是突出工业主导地位,加快推进工业化。县域经济发展从本质上说就是工业化的过程,工业化是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和核心,是解决县域经济发展诸多矛盾的根本之举,也是经济强县发展实践所证明的基本规律。推进商洛县域经济工业化进程,一是要培育壮大优势主导产业。以市场为导向,以加大投入为重点,进一步做大做强现代中药、绿色食品和矿产建材等优势主导产业,打造富有县域特色的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形成县域经济发展的产业规模优势和竞争优势。二是要强力推进工业园区建设。坚持把园区建设作为推进县域工业化的主攻点,充分发挥工业园区产业集群、要素集聚、资源集约的洼地效应,使园区成为推进工业化的主要增长极。三是要扶持骨干企业做大做强。各县区要结合本地资源状况、区位条件、产业结构、科技水平等综合因素,坚持在政策、资金、人才上加大扶持力度,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型、协作配套型、循环经济型、节能减排型、劳动密集型、出口创汇型、专精特新型企业发展,着力培育扶持一批有实力、有潜力、有带动力的骨干企业,提高市内企业市场竞争力和发展后劲。四是要着力解决企业污染问题。坚持建管并举,一方面引导企业进行技术改造,采用清洁技术,实行循环生产;另一方面要加大政府监管和环境执法力度,促进工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二是以特色产业为突破,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商洛是一个农业大市,农村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xx.x%以上,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要坚持用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走以工促农的发展路子。一是要继续按照稳粮、扩经、兴药、优果、强牧的思路,以一村一品为抓手,以科技为支撑,选准特色、发展特色、提升特色,重点抓好丹北生猪、河谷川道蛋鸡、山镇柞板栗、洛南商州核桃、高山洋芋和低山茶叶等六大特色产业带建设,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二是要加快培育壮大农产品加工、流通龙头企业,探索建立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增强对农业的辐射带动能力,扩大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三是要加快培育农业专业经济合作组织、行业协会、购销大户和农村商品经纪人,从根本上解决大市场与小农户的矛盾。

三是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城镇化。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是县域经济拓宽发展空间的必由之路。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城镇带动战略,遵循城镇发展规律,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效能管理,高水平经营,加快城镇化进程。要进一步修订完善商洛中心城市规划和城乡统筹发展规划,中心城市要按照打造西安第二生活区和宜居宜业城市为目标,结合旧城改造、新城开发,盘活城镇资产,加快丹江景观带、南秦河景观带建设,尤其要抓好仙娥湖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区等工程建设,逐步形成以丹江两岸大道为发展主轴的现代城市景观群,把中心城市建设成为融山、水、城为一体的现代化中等生态园林城市,成为连接西北与华中地区干道上的重要城市。要改革和创新城镇建设投融资体制,多渠道加大对城镇建设的投入,下大力抓好县城和中心镇、小城镇的规划和建设,抓好一批边贸重镇、产业大镇、工业强镇、旅游名镇的示范化建设,形成以城带乡、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格局。要把城镇建设与工业园区建设、专业市场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吸引各类企业向县城和中心镇汇聚,加快产业集聚、人口集中,增强城镇的自我发展能力和辐射带动功能。

四是大力发展非公经济,加快推进县域经济民营化。民营经济是发展县域经济最具活力的增长点。要坚持经济民营为主、企业民有为主、投资民间为主、事业民办为主,放手发展民营经济,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加快形成以非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县域经济发展新格局。一要鼓励引导全民创业。积极引导群众打破小农经济意识和传统文化观念,深入开展全民创业行动,激活各类创业资源,努力形成百姓创家业、能人创企业、干部创事业的生动局面。二要切实加大扶持力度。全面落实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尤其要建立和完善金融扶持政策,完善中小企业信贷担保体系,设立财政专项扶持资金,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题,真正做到思想上放心、放胆,政策上放宽、放活,工作中放手、放开,走出一条挖掘民智、吸引民资、依靠民力、做活民营经济的发展之路。三要把发展民营经济同县域国有、集体企业改革、新上项目、发展农村新型经济组织结合起来,鼓励支持民营经济与调整优化县域经济结构结合起来,着力培植一批、壮大一批民营企业,促进民营经济向科技化、外向化、规模化发展。

(三)打造四大基地,壮大县域经济产业基础

一是打造现代材料工业基地。去年以来,我们成功策划并启动建设的商丹循环工业经济园区,已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工业园区,包括刘湾生态工业园、沙河子现代材料工业园、留仙坪化工建材工业园,涉及光伏产业、盐化工与水泥、氟材料、锌及锌合金材料、钼材料、钒材料与新能源镁材料、钢材料、煤电等xx个循环产业链xx个项目,并与园区外xx个项目之间构成循环发展、链条延伸、产业互动、关联配套的格局,到xxxx年共需投资亿元,全部建成达效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亿元。目前,比亚迪、延长、陕西投资集团等大企业、大集团已入驻园区发展。各县区、各有关部门要抓住这个机遇,寻求战略合作伙伴,强化矿产资源整合,推进环保型开发,延长产业链条,推动矿产业由采掘向深加工转变,努力把我市打造成为现代材料工业基地。

二是打造秦岭最佳生态旅游基地。坚持立足于秦岭,依托于秦岭,按照政府指导、财政引导、企业主体、市场为主的思路,积极引进战略伙伴,合作开发旅游景点,突出抓好十大精品景区和三条精品旅游线路建设,加快金丝峡国家xa级景区、木王和牛背梁xa级景区、天竺山国家地质公园建设进度,着力建设金丝峡天竺山木王牛背梁生态旅游圈,积极开发旅游新产品,主动融入全国旅游大循环,努力把商洛打造成为全国的生态旅游名城。要抢抓高速公路开通后人流、物流、信息流剧增的机遇,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促进物流、金融、保险、信息、中介、家政、物业等新兴服务业在县域城镇发展,不断提高第三产业在县域经济中的比重。

三是打造优质绿色产业基地。积极开发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真做好基地认定、产品认证、商标注册、品牌建设、产品包装、市场销售等工作,提高商洛农特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努力把商洛打造成为面向西安、辐射全国的绿色食品供应基地。围绕发展丹参、黄芩、桔梗、连翘、五味子五大商药,扎实抓好商洛道地中药材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着力建设全国有影响力的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坚持招引与整合相结合,扶持发展农产品龙头企业,推动核桃、茶叶等优势产业整合,打造一批商洛绿色特色产业品牌,力争到xxxx年商洛绿色产业的销售收入达到xx亿元,xxxx年达到xxx亿元。

四是打造劳务输出品牌基地。坚持按照培训农民、转移农民、减少农民、富裕农民的要求,把劳务输出作为一项大产业来抓,积极整合劳动、扶贫、教育等培训资源,认真实施人人技能工程,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转移培训,搞好订单培训和定向转移,做到先培训、后输出、持证上岗,形成商洛劳务的品牌和特色。加快驻外劳务输出办事机构建设,切实做好农民工权益维护工作,提升劳务输出的组织化、规模化水平,推动全市劳务输出数量和收益稳步提高。

(四)抓住四个重点,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源动力

一是狠抓项目建设。县域经济发展主要靠项目带动、投资拉动。要紧紧抓住国家政策机遇,以基础设施、农业产业化、工业技改、社会事业项目为重点,搞好项目争取和项目建设,特别是今年全市安排的xxx个重点项目,要强化协调推进力度,加快建设进度,力争早日投产,形成现实生产力。要按照全市启动xxx个重大项目前期工作的要求,每个县区都要谋划一批上规模、带动性强的项目,充实和完善县域项目库,尤其要重点抓好西合、西康铁路复线和西商二线、榆商、商柞高速公路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以及比亚迪太阳能电池、延长氟化工、中金黄金开发、商洛发电厂、柞水大西沟菱铁矿开发、西部鑫兴钼业深加工、五洲公司钒业深加工等重大产业项目的前期工作,确保全市重大项目有序衔接、投资稳定增长。

二是扩大招商引资。坚持对外开放、扩大招商引资是推动县域经济突破发展的有效途径。必须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上参与对外竞争与合作,推进全方位开放,借助外力促发展。要紧紧抓住产业转移的历史机遇,依托资源优势,抢占地利先机,吸纳和承接更多的转移资本、产业和企业。要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扩大内需等重大政策机遇,积极进京跑省,极力争取国家投资和省上支持。要继续抓好投资环境建设,重点要在政策比别人活、措施比别人新、办法比别人多、服务比别人好等软环境上下功夫,努力营造促进发展的大气候、大环境,形成自己的区域比较优势,增强县域对生产要素的吸引力和集聚力。

三是推动科技创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加快研究制定科技带动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大科技工作投入,加强科技创新和推广普及,用现代科技改造传统产业,把新型适用科技成果积极运用于县域经济的开发领域,努力增强科技成果在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第三产业中的转化、推广与应用效果。积极推进科技体制创新,探索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有效方式,加强与省内外大型国有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支持他们来我市建立分支机构或科研基地,引导市内企业搞好自主研发,形成一批竞争力较强的企业、品牌和产品,推动重点领域技术进步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四是深化体制改革。改革是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自我完善,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要抓好农村体制改革,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引导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搞好农村服务体系和种子经营管理体制改革,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继续推进企业改革,通过兼并和相互参股等多种形式,加快推进企业重组,鼓励市内企业与省内外大企业进行全方位合作;进一步搞好财政改革,整合财政事业性投入,打破部门和条块分割,集中力量办大事;深入推进政府机构改革、事业单位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无论是哪项改革,必须坚持立足实际,积极稳妥地推进,不断增强县域经济发展的生机与活力。

(五)强化四项措施,完善县域经济发展保障机制

一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重点要解决好四个问题:首先是金融支持问题。健全金融体系,增加信贷额度,引导民间资本向创业和发展领域流动,切实解决县域经济发展融资难问题。其次是财政投入问题。创新财政资金投入方式,逐步建立以贴息、担保、参股和风险投资为主的投入机制,加大财政资金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投入。第三是人才保障问题。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人才观念,不拘形式地吸引外地优秀人才,尤其是紧缺人才和高技术人才,定期定向对行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进行培训,不断提高各类人才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第四是土地供应问题。坚持总量控制、动态平衡的原则,盘活存量土地,对长期闲置土地要通过收购、租赁、参股等形式重新启用,以缓解建设用地与土地紧张的矛盾,确保重点园区、重大项目的正当用地需求。

二是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抓住新一轮机构改革的契机,调整优化政府组织机构,理顺职责关系,强化权责一致,加快推进政企、政资、政事分开及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推动制度创新和政府管理创新,加强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实现由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的转变。

三是切实提高行政效能。围绕开展工作落实年活动,切实抓好政府机关效能建设,以转变思想观念为先导、提高素质能力为基础、创新体制机制为根本、改善运作方式为关键、强化责任追究为保证,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不断优化服务方式,积极推行政务公开制、服务承诺制、办事限时制,全面提高抓落实工作效率,推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

四是完善考核工作机制。根据县域经济特色和发展水平,设置科学的指标体系和年度目标任务,进一步完善县域经济发展的评价体系、考核办法和激励机制,正确运用县域经济考核结果,使考核真正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县域经济发展方式调研报告范文,尽在本站范文网。

【第4篇】县政府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研报告范文

第一产业。由于小城镇建设滞缓,影响了产业结构的优化。由于农村土地流转机制还不完善,影响了要素的集聚。因此,农业产业化程度还不高。传统农业在农业总收入中还占有相当高的比例。优高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的程度还不高。

2、第二产业。规模小、产品档次低的企业比例较高,产业链还没有形成。再加上节能排污指标趋紧,企业发展的形势日趋严竣。海盐县的外贸产品集中于紧固件、玩具、服装等几类传统优势出口商品,面临着出口政策调整的影响、人民币升值的冲击及国际贸易摩擦的风险,产业升级迫在眉捷。

3、第三产业。资源尚未得到充分开发利用。海盐县是临港地区,有着丰富的岸线资源,还有海河联运的优势。利用岸线及海河联运的资源,兴建码头、发展物流可以说是实现海盐县经济新增长的重要途径。但目前步子还迈得不快。海盐县有南北湖、秦山核电站、白塔山、杭州湾跨海大桥、绮园、天宁寺等名胜古迹,旅游资源也相当丰富。近年来,旅游资源虽然在不断加大开发力度,成效也比较明显,但旅游资源还没有得到整合,设施还不够完善。按照市场发展阶段标准划分,海盐县部分专业市场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多数还处于低级市场形态,真正意义上的专业市场还未形成。

三、转变海盐县经济发展方式的设想

面对海盐县经济发展的现状和问题,如何转变经济发展的方式,实现我县经济新的增长。胡锦涛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为我们指明了方向。胡锦涛同志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领先第二产业推动向领先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领先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领先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胡锦涛同志的报告,结合海盐县的实际,对转变海盐县经济发展方式提出以下设想:

(一)优化第一产业

新农村建设是优化第一产业的有效载体。要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推进社会主新农村建设为契机,致力农村经济转达型。一是要全力推进中心镇建设。根据“优化产业布局、促进要素集聚、合理错位发展”的原则,建设新型城镇,打造特色产业,提升产业集聚水平,逐步形成与新型城镇相适应的布局合理、行业齐全、业态先进的商贸服务体系,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加快转变。二是要发展具有比较优势和市场竞争力的农业特色产业。在海盐县农村经济发展中生猪、水果蔬菜、淡水养殖、花卉苗木等已显示出比较优势。要继续做大、做优这些产业。三是要大力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经纪人、种养大户等各类适应现代化农业发展的经营主体。四是要实施农民自主创业“领头雁”工程,培育一支适应现代农业生产经营需要的农业经营人才队伍。五是要规划建设面向长三角的区域性特色农产品交易市场,进一步拓宽农副产品销售的渠道。

(二)做强第二产业

工业是强县之本。必须坚持走工业强县的道路,根据海盐县工业发展的实际,要转变工业经济发展方式:一是要优化结构,加快发展临港工业。按照《海盐县临港产业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空间布局、发展重点,选择投资规模大、技术含量高、符合临港元产业发展规划有好、大、优落户临港地区。通过好、大、优项目建设的带动,推进工业结构升级,提升优势产业,延伸产业链,壮大支柱产业集群,形成以临港产业为主导的产业集群,提高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二是要实施“名牌工程”,走品牌经济之路。针对我县特色优势产业,制订品牌建设规划,打造海盐产品、行业品牌,做强我县现有企业。三是要推进民营经济发展。中小企业对县域经济发展有着独特功能和作用,是解决就业、开发资源的有效载体。要进一步拓展全民创业领域,畅通创业通道,支持各类民营创业主体进入垄断性行业和领域,进入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领域,进入社会事业领域,进入金融服务业。

(三)做大第三产业

我县三产的潜力还相当大,挖掘潜力,做大三产,是转变我县经济发展方式的明智选择。一是按照《海盐县临港产业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建设“浙北重要的区域性物流转换中心”的发展思路,加大物流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构筑外海码头、物流基地的建设平台。引进外海码头、物流企业等重大项目。二是整合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按照“先进、开放、绿色、休闲”的发展目标,整合南北湖风景区、秦山核电、大桥观光、白塔山海岛等旅游资源,形成海盐旅游的大格局,并以旅游业带动宾馆、饭店、商贸等消费需求。三是壮大城市经济。按照“整治、提升老城,规划、建设新城”的城市发展目标,加快老城区整治步伐,同时积极引进社会资本,有序推进滨海新区建设,构筑一个集商务、旅游、休闲、文化于一体的自然生态良好、文化品位高尚、滨海特色鲜明的城市新区。四是加快专业市场建设。乘杭州湾跨海大桥、杭浦高速的建成通车,我县成为浙北乃至长三角区域性的交通节点的机会,采取整合提升、培育扶持、引进建设等各种措施,加快发展专业市场。以大市场、促进我县三产整体发展水平的提升。

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相互间是由内在联系的,在发展中,要努力寻找互相之间的联系点和结合点,积极探索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的新路子,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新转变。

四、加快海盐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建议

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十七大的号召,也是实现县域经济新增长的必然选择。如何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在这里提出以下建议:

(一)创新发展理念,创新工作机制

创新是发展的核心。党的十七大号召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省委号召“创业富民、创新强省”。建议在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省委“创业富民、创新强省”发展战略中,一定要树立起创新的理念,创新工作机制,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获取县域经济发展的新空间。一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推进“一审一核”和职能归并,简化审批程序,强化后续监管。推行“下沉式”的管理体制,按照财力和事权相匹配的原则,下放权限,扩权强镇,增强镇(区)基层发展活力。二是创新考核机制。建议建立以亩均投入、亩均销售、亩均税收论英雄,以单位减排、单位节能、单位降耗论英雄的考核机制,促使经济增长方式的加快转变。三是开展土地股份合作试点。研究制定土地股权的界定、设置、分配、管理等方面的操作细则,探索农村集体土地流转机制。四是建立倒逼机制。提高污水处理收费标准,加大差别电价的实施力度。制订淘汰劣势产业的相关标准。从产业能效、土地集约、环境保护、投入产出、工艺技术等方面,提出界定有关淘汰劣势行业和企业的标准。同时制定鼓励劣势企业退出的相关政策,加快淘汰劣势行业和企业,促使产业主体提升层次。五是创新融资机制。进一步加强银企合作,做好银企抵押融资、项目包装融资。引进县外商业银行,搭建融资新平台,探索政府直接融资新途径。同时,搭建外资、内资、民资融资的新平台,尽可能让项目建设的资金从多渠道涌入,突破经济发展中的资金缺乏的瓶颈。

(二)开展招商引资,增强发展动力

县域经济的发展要靠项目作支撑。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也需要大项目作引领。因此,可以说招商引资是加快海盐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眼下,杭州湾跨海大桥即将通车,海盐县打造“一城三地”的发展战略已经明确,“以港兴区、港区联动”的经济发展新格局已经形成。建议抓住机遇引进与港区开发关联度高的大项目,延伸产业链,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一是建好平台,增强吸引力。加快海盐东段的围涂工程建设,抓紧实施海河联运规划内的内河航道改造工程,加大县开发区、海盐港区内的道路、电、水、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构筑招商引资的平台,以吸引更多的国内外客商来海盐投资创业。二是实施接轨战略,拓宽招商引资路子。利用我县与上海地相连、人相亲的优势,深入实施接轨上海、长三角的战略。利用杭州湾跨海大桥通车的机遇,主动承接杭州、宁波、慈溪等地的产业转移。三是开展多种形式的招商活动。围绕“提升传统产业、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发展临港产业”的总体思路,坚持引内和引外并举,完善产业招商、节会招商、“以民引外”,“以外引外”。积极探索网络招商、中介招商与代理招商,构建立体招商体系,扩大覆盖面,提高成功率。

(三)引进高新技术,培养各类人才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要广泛开展技术协作,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因此,建议:一是要与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协作,运用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改造我县传统的产业,提高市场竞争力。二是引进人才。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关键在人。要从转变我县经济发展方式的实际出发,不拘一格引进人才,特别是各类科技人才,培育人才高地。三是培训有一技之长的劳动力。随着“一城三地”战略的深入实施,有一技之长的劳动力的市场需求量将会越来越大。因此,要采取多种形式,培训劳动力,提高劳动力的技能,以满足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同时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党中央已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海盐县委、县政府也已作出了部署,我们相信只要按照党中央及县委、县政府的部署,理清发展思路,扎扎实实地工作,海盐县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一定会不断加快,海盐经济一定会出现新的腾飞!

【第5篇】广播影视学院 邱思源建国60年来铁岭地区民俗文化发展之婚庆礼仪方式变化的调研报告

建国60年来铁岭地区民俗

文化发展之婚庆礼仪方式变化的调研报告

婚庆礼仪文化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学校暑假社会实践活动的具体安排,根据《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特点,全面提高自己运用所学理论深入实际,深入群众研究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提高运用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人利用假期的有利时机,采取问询、走访、自身体会、座谈等方式对铁岭地区的民俗文化——婚庆礼仪文化的变革进行了卓有成效的专题调研。通过调研,学习了知识,增长了见识,丰富了社会经验,为将来参与社会实践打下坚实基础,并形成如下调研报告。

一、铁岭地区的自然情况

铁岭市是辽宁省新兴的工矿城市,位于辽宁省北部,辽河中游东岸。北和东北与吉林省四平、辽源市相邻,西北部与内蒙古通辽市毗连。距省会沈阳市61.3公里,全市总面积1.75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87万。

铁岭市下辖三县(昌图、铁岭、西丰)、两市(开原、铁法)、两区(清河、银州)。铁岭素有“辽北粮仓”之称,拥有四个全国商品粮基地县,正常年景全市粮食总产量25亿千克以上,其中玉米20亿千克,出口量占全省的三分之二。铁岭是辽宁省畜牧业生产基地,全市肉牛、生猪、鹿、羊和家禽产量已分别达到126万头、328.5万头、2.5万只、55.2万只和8660万只。西丰县、昌图县、铁岭县、开原市为全国秸杆养牛示范县,铁岭市是全国秸杆养牛示范区;昌图县、开原市、铁岭县为全国瘦肉型商品猪基地县;“昌图黑猪”是辽宁省地方优良品种;昌图县被国家命名为“中国豁鹅之乡”,西丰参茸药材市场为中国东北地区最大的参茸集散地。全市蔬菜种植面积117万亩,年产量270万吨。其中保护地面积达26万亩,年产各类鲜细蔬菜160万吨。

铁岭是个多民族的城市。汉族占总人口的84.46%,满、蒙古、回、朝鲜、锡伯等30个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15.54%。 具有水电资源充足矿藏储量丰富 区域位置优越 交通通讯便捷 旅游资源独特的特点。

二、传统婚庆文化的特点

通过调研,传统婚庆文化具有如下鲜明的民族特点,具体表现为:

过大礼:男家择定良辰吉日,带备礼金到女家。当女家收到礼金后,将其中一部份回赠给男家,这叫“回礼”。寓意“五代同堂,百子千孙”。

嫁妆:女子家长在嫁妆中必须要有龙凤被、枕头、床单等床上用品;拖鞋两对、睡衣和内衣裤各两套。

上头:上头仪式于大婚正日的早晨举行,须择时辰。男方要比女方早半个时辰开始(约一小时之差),并由“好命佬”和“好命婆”替男女双方各自家中举行。男女双方均要穿着睡衣,女方更要在一个看见月光的窗口,开着窗进行。所谓“好命佬”和“好命婆”是男女家中的长辈,择父母子女健在,婚姻和睦者。从前,女方上头后便不准落地走动,所以上花轿时须由大妗姐背着。上头时“好命佬”、“好命婆”会一边梳一边说:“一梳,梳到尾;二梳,白发齐眉;三梳,梳到儿孙满地”。

三朝回门:一对新人代备以下物品返女家:金猪两只、酒一壶、鸡一对、西饼两盒、生果两篮、面两盒、猪肚、猪肉两斤。女家须留女儿及女婿食饭。回门后女家照例回礼,包括西饼、竹蔗、鸡仔、生菜、芹菜、猪头和猪尾。由于时代进步,一切从简,以上各礼均可以利是代替,代替猪肉的,谓之猪肉金。代替西饼的,也就是西饼金了。

禁忌:孕妇和带孝者都不可以目睹新人出门及过门,更不能触碰新人的衣物及新房所有物品。若“爬头”结婚的新人,须在其未婚兄长之裤裆下穿过才可以出门。

三、如今个性婚礼异彩纷呈

通过调研, 如今的婚礼新添了很多文化气息,很多传统的仪式和形式已被一些欧式的婚礼方式取代。在人的心目中,很多婚俗观念得到更新,步入婚礼殿堂的那一天,是一生中最隆重的日子,婚礼的意义在于为一对相亲相爱的男女从此拉开婚后生活的序幕。拥有一个完美、神圣、喜庆、个性的特色婚礼是新人的共同心愿。

如今 现代人社会生活比较繁忙,很多新人都选择了时下广为流行的欧式浪漫烛光婚礼,不仅减轻了负担,又给人以好印象。还宣传了新颖的婚宴文化。

烛光婚礼最突出的特点是洋气、优雅、别致、浪漫。司仪主持。当婚礼开始时,室内灯光渐暗,静光灯打开,全场准备好婚礼的音乐。烛光婚礼上还有一位特别的人物是督导,他穿深色西装,戴白手套。婚礼上所有的内容都听从督导的的引导。婚礼仪式在30分钟内完成。婚宴的最佳地点选择就是二楼四季厅和三楼百乐门。

烛光婚礼入场分三种:一是新郎新娘同时缓缓地步入婚礼现场。室内的鲜花撒在他们身上。二是新娘由父兄手挽手,走到鲜花(气球)拱门,然后长辈再把新娘的手递给新郎,新人再进入婚礼现场。三是新娘的婚纱要特长,手捧的鲜花要非常的好(以淡色为主,通常是白玫瑰或者百合花),新娘一个人款款地走进婚礼现场,伴娘随后,两个花童一同走进来,走向舞台,新郎在舞台等候,然后双双向宾客鞠躬。

烛光婚礼程序:

(一).司仪向宾客介绍新人父母。

(二).司仪站在台下(婚礼现场专门设置一个讲台)听从督导引导。

(三).请证婚人讲话(时间大约3分钟)。

(四).在婚礼的音乐声中,新人宣读爱的誓言。第一段新娘读,第二段新郎读,

(五).双方家长代表发言

(六).蛋糕放在舞台的左边,高度一般是三层或五层。在上面放一对新人模型。代 表新生活的第一步。

(七).新郎新娘倒大号的香槟酒。香槟放在舞台的右边。预示让爱源源不断流长。

(八).新郎新娘喝交杯酒。

(九).婚宴开始。双方向父母敬酒,表达感谢养育之恩。

(十).然后新人双双第一次退场。这时场内的灯光暗下去,放烟雾气,点燃每餐桌上准备好的蜡烛,舞台上也会出现巨大的蜡烛,当婚礼音乐响起,新人亲自点燃。

(十一).接着第二次新人双双退场,等新娘换好中式旗袍,新郎换好唐装,再双双步入婚礼现场。新郎新娘向父母献花。婚宴正式开始。

四、婚庆变革的原因

(一)、铁岭新城区的落成

几年来,用惊人的铁岭速度建起了铁岭新城区。这是实施城市扩张战略,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提升城市功能,做大做强中心城市的必然选择;是促进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和集聚辐射,为沈铁工业走廊建设提供城市支撑的战略举措;是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加快铁岭城市化进程的有效途径,强有力的拉动了城市经济的增长。

(二)、人均收入稳步提高

随着农业产业化思想的变革,铁岭人均收入实现连年增长,据铁岭市统计局农村经济调查队对全市600户农民家庭抽样调查结果表明,我市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长主要呈现以下特征:一、工资性收入成为第一增长点。二、家庭经营性收入占主体地位。三、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继续增多,以上原因极大的推动了婚庆文化的变革。

(三)、市民文化素质的提高

几年来,市委市政府以积极、健康、高雅的文化提升市民素质.

1.更充分地利用图书馆资源优势。近几年我市图书馆建设成绩显著,馆建面积和藏书量都有了很大增长

2.建立 “群众讲堂”。 “群众讲堂”的成功开办证明普通市民对于传统文化、精神文化的渴求。学习传统文化、宗教知识、养生文化、国际风云、科普知识、保健知识等等。这些活动一方面可以提高市民的文化素养,将其精神生活朝着正确的方向引导;另一方面可以扩大学者们的知名度,给他们提供一个走向社会的渠道,是一项互利双赢的活动。

3.加大扶持高雅艺术品种的力度。市委、市政府加大经费投入,创建清河文化创作基地,打造辽北文化艺术的航母。吸引名导演,培养名演员,做到走出去请进来。

4.建立地方旅游专线。旅游专线的开通不仅吸引了外地游客,也为铁岭市民打开一个了解本区域文化积淀的通道,促进文化交流。

最后,希望随着铁岭经济、文化的进步,婚庆民俗文化取得更大的进步。

【第6篇】人口老龄化及养老方式情况调研报告

人口老龄化问题已经成为现今中国甚至世界各国广泛关注的社会性问题之一。据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xx年全国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数据显示,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全国总人口比重已经达到8.1%,而世界平均水平约为7.0%,我国的老年人口所占总人口的比重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而据估计,到2022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所占比重将达到11.92%。人口老龄化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人口老龄化带来诸多社会问题,如医疗保障,老年人居住以及生活来源等养老问题。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不同于发达国家,有深厚的经济基础,这些问题所带来的矛盾尤为突出。

本次调研报告调研范围虽然仅限于我所在的xx市xx区xx社区,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现今我国的人口老龄化情况和老年人养老方式情况。报告将从整体和部分角度,社区和个体层次来全面分析我家所在的xx社区人口老龄化及其养老方式情况。

一、 社区基本情况简介

我家所在的xx社区位于xx省xx市xx区,周围有xx五校,xxx中学,xx中学,xx大学等知名学校,是xx市有名的文化教育区;临街就是xx区的经济中心之一——长江街北行商圈,北行农贸大厅,千盛百货,北京华联,国美苏宁,地一大道等商场购物中心使得这里的居民消费购物生活很是方便;社区处在一环以内,周围公交线路四通八达,出行非常方便;碧塘公园、百鸟公园等广场公园更是为居民提供了夏日消暑冬日散步的好去处。居民们在这样一个安全方便的社区生活都很舒心祥和。

xx社区是个年头较久的社区,从低矮破旧的平方动迁改建成居民楼开始于1982年,三年后的1985年居民开始回迁,之后就建立了街道办事处,1999成立xx社区。社区管辖着周围38栋居民楼,共3371户居民,约10500人。

二、 社区人口老龄化问题

xx年8月17日,我来到位于xx区乌江街的xx社区办事处咨询情况。社区的王主任热情地接待了我,并且很耐心的解答了我的一些问题,给予我很多这方面的相关数据。

(一)、基本情况

据了解,xx社区共有3371户居民,其中有65岁及以上老年人的家庭有xx多户,占总人口比重约为60%,老年人口比较多,可以说我们社区人口老龄化问题已经很突出了。

(二)、老年人口较多的原因

现阶段xx社区老年人口较多的原因有很多,我总结为以下几点:

一是社区建立时间较长,人口密度较大。据了解,动迁之前这里原来就是工人聚居的地方,大量冶炼厂,纺织厂,建筑公司等工厂的工人及其家庭成员在这里居住,因此这里原本人口密度就较大,加之从回迁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将近二十五年的时间,自然老年人较多。

二是周边生活方便,消费水平较低。xx社区位于一环以内,道路四通八达,一级马路、二级马路和众多小街小巷在经过近几年的改造修缮后硬件条件大有改观,以前的沙土路变成了现在的柏油马路,曾经拥堵混乱,狭窄脏乱的街路变成了现在秩序井然,干净整洁的宽阔的大马路;附近公交线路众多,去xx的任何地方都很方便,更是有直通北站xx站的公交车,方便居民出行;附近的北行商圈给居民的购物消费生活带来极大方便,而且,北行地区较xx其他地区,如太原街商圈、中街商圈,物价水平较低,加上第四人民医院等医院距离社区较近,因此大量老年人选择这里来度过他们的晚年,近年来更是有不少老年人搬到这里生活,这也加大了老年人的比重。

三是房价水平低。xx的房价虽然和全国同等城市相比较低,但还是有很大一部分人对着日益增长的房价望洋兴叹。xx社区的居民楼不是最近几年新盖成的,而是有着二十多年历史的老旧楼,因此房价相较xx同类地区偏低,这也是很多老年人居住在此的原因之一。

正像我熟悉的邻居刘爷爷说的那样“这里到哪都近,买东西也便宜,在这里住着挺好!”

(三)、老年人口较多带来的问题

社区的老年人口较多,这也给社区的工作带来了更多挑战。

王主任说,老年人口多主要会带来以下一些问题:

一是环境问题。说到环境问题,主要还是老年人擅自圈占公共绿地,在里面种地养花,甚至还有放养鸡鸭鹅狗的。“在禽流感风行的那一年,我们曾经下大力气对这些私自占用公共用地的居民进行规劝和强制没收那些鸡鸭等禽类,当时就有好多老人不愿意,他们中的一些人将这些鸡鸭当成宠物养,完全不管那些鸡鸭带来的粪便污染和噪声污染。本来禽流感弄的大家都不敢弄这些东西了,这几年又开始养这些鸡鸭鹅了,现在更有的一边侵占公用绿地开辟菜园,一边肆意养鸡鸭,这些都给环境带来很大破坏,居民们也都因为他们是老人就对他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王主任有些无奈的对我说。

二是养老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中很大部分是老人和子女或是子女之间为了老人的养老金而产生的。有些问题是子女不工作赚钱反而要年迈的老人拿钱养活他们,而他们却不知满足贪得无厌引发的家庭争吵,有些是子女间为争取更多的老人的养老金假借赡养老人而引发的矛盾。另外,有些老人既没有子女赡养,也没有离退休金养老金,他们的生活来源主要是捡拾废品,打更等简单工作得来的收入,这些老年人一旦出现健康等问题,也会给社区带来很大影响。

三、 社区老年人养老方式调研

在去社区办事处的同一天,我对社区所辖居民楼其中的一栋中的一个单元中的所有65岁及以上老人的养老方式进行了调研。

(一)、社区老年人养老方式现状

在我所调研的24户居民中,有8户家中有65岁及以上老人,共11人,而这8户中有3户家中有两名老人,其余5户家中有一名老人。

而在这11名65岁及以上老年人中,只有两名老年人没有离退休金养老金,靠儿女赡养,占老年人口的比重约为18%;其余9人的生活来源主要是离退休金养老金,所占比重约为82%;有离退休金养老金的9名老人中,女性有3人,男性有6人,可见男性与女性老年人的主要生活来源也存在明显差别。在主要生活来源方面,女性老年人比男性更多的依赖家庭其他成员供养。

从全国的平均水平来看,65岁及以上老年人的生活来源,46%的老年人主要靠家庭其他成员供养,其次是靠劳动收入和离退休金养老金生活,分别占25.9%和23.6%。在主要生活来源上,城镇中48.6%的老年人靠离退休金养老金来生活,其次是家庭其他成员供养和劳动收入,分别占35.6%和10.5%。我们社区的数据表明我们社区的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是比较有保障的,基本每个老人都有固定的生活来源。

(二)、奶奶们的老年生活

住在我家楼下的莽奶奶跟我们一家关系很好,因此我向她询问了她每月的大致生活和支出情况。

莽奶奶年轻时是冶炼厂的工人,因此现在每个月能得到固定的一定数量的养老金。莽奶奶和他的儿子儿媳和小孙子住在一起,虽然房子不大,祖孙三代住在一起却也其乐融融。莽奶奶每月能得到1181元左右的养老金,她不用负担水电等费用,因此每月只有150元左右的米面支出以及平时约200元钱用来买菜,老太太好抽烟,为了省钱她只抽散装的旱烟,大概每月需要支出15元,这样每个月莽奶奶其实只花了400元左右。省下来的钱她就给他的小孙子当做上大学的学费。老人家穷了一辈子,晚年终于能过上富足的日子,她却还是改不掉省钱的习惯,儿女们的工作虽然能获得一定的收入,但还要供他们的子女上学,因此生活并不富裕,甚至有时还要花老人的养老金,因此莽奶奶平时就不敢多花钱,省下来大部分的钱都给了孙子,供他上大学。

而住在一楼的赵奶奶就比莽奶奶困难许多。

她年轻时就没有固定的工作,现在上了年纪,只有靠自己的儿女,可惜她的儿女也都生活不易,老人只能靠年轻时积攒下来的一些微薄积蓄生活,并且老人出租了她唯一拥有的财富——两室的房子——其中的一间,这样每月能得到约700元的租金,无奈儿女们不仅不给赵奶奶生活费,还经常因为谁多得了赵奶奶的租金而争得面红耳赤甚至大打出手。后来儿女们更是将卧病在床的赵奶奶送到了敬老院,擅自把她的房子租出去获得租金。后来赵奶奶回到家里,就再没和儿女联系,靠着每月微薄的租金收入支持每日的开支和支付医药费。

可见,同样是居住在社区里的老年人,晚年的养老方式及生活方式也不尽相同,有的老年人有固定的养老金,而有些则没有每月固定的生活来源,他们要靠社会的资助和他们个人的劳动获得生活来源。而即使是有养老金的老年人,他们的晚年生活也并不全是安乐富足的,其中不乏生病看不起病或者身边没有人照看或是生活费不足以负担吃穿用行和就医用药所要花费的费用的老年人。

四、 调研总结——老年群体更需要我们的关注

据资料显示,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是老年人口数量大。据xx年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资料显示,xx年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1亿,占世界老年人口的23%,占亚洲的38%。

二是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快、来势猛。我国人口年龄结构从成年型进入老年型仅用了18年左右的时间,与发达国家相比,速度十分惊人。据预测,到2022年,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所占比重将达到11.92%,比xx年提高4.96个百分点,届时每8个人中就有一个65岁及以上老年人。2022年以后老龄化程度继续提高,到21世纪中叶,老年人口比重将达到25%,每4个人中就有一个老年人。

三是人口老龄化超前于经济发展。发达国家的人口老龄化是在经济发达时期出现的,对老龄化的承受力强。同时,由于发达国家的老龄化速度较慢,允许其有一段较长时间的准备和适应。

中国人口老龄化是由于生育率急剧下降造成的,老龄化超前于经济发展,即“未富先老”,薄弱的经济基础尚不具备供养老年人口的能力。

目前,中国虽已步入老年型社会,但尚处于人口老龄化的早期,未来中国人口类型将从轻度老龄化转变成深度老龄化,进而转化成重度老龄化,“银发浪潮”将成为21世纪我国主要的人口问题之一。要减轻人口老龄化问题,还要继续实行计划生育国策。

老年人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使得老年人生活稳定健康是社会的责任和义务。虽然人口老龄化给发展中的中国带来了很多不利影响,但还应该看到现阶段我国近五成老年人主要靠家庭其他成员供养,从65岁及以上老年人的生活来源看,46%的老年人主要靠家庭其他成员供养,其次是靠劳动收入和离退休金养老金生活,分别占25.9%和23.6%。老年人的生活来源并不固定和稳定,他们还需要社会给予更多关注。

首先,社会应继续加强对老年人的帮助扶植力度。切实实行各种针对老年人的福利制度,如廉价乘车,免费参观等制度;完善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让老年人有固定的收入;

其次,加强社区医疗站,乡村医疗所等基础医疗单位的建设和完善,方便老年人的就医;完善老年人的医疗保险制度,让老年人生病看得起病,方便就医;

再次,社会应对那些既无养老金有没有儿女供养的老人给予一定的经济上的帮助,使他们能有起码的温饱和健康;

最后,社会和社区应该加强各种方便老年人生活的基础设施的建设,如轮椅专用道,适合老年人的健身设施,公园广场,老年人活动室建设等,让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充实幸福。

老年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人生阶段,要让每个老年人都能享受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晚年生活,需要社会每个人的共同努力。

社区是社会的组成部分,是社会的缩影。虽然我调研的范围仅限于xx社区,因此得出的结论有其局限性,但也有相应的代表性。从我了解和调研的数据、例子来看,我家所在的xx社区确实存在着人口老龄化问题,而且老年人口所占总人口的比重不低,人口老龄化问题比较严重。同时,尽管大多数老年人有较固定的生活来源,但老年人的养老方式参差不齐,老年人的晚年生活也不尽相同。这些在我们社区出现的问题和现象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现阶段人口老龄化问题的严重性以及城乡、地区老年人养老方式存在的差距。

【第7篇】县政府关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调研报告

进步是实现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同时也是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有效手段。株洲始终把科技创新放在突出位置,围绕运用高新技术提升传统产业,不断优化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环境,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工业对于株洲经济有着风向标的作用,以科技创新促进工业发展是推进“工业强市”方略的重要举措。目前,全市拥有7个国家级、19个省级技术中心,7个国家级、2个省级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大中型工业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科研经费达16.2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1.8%,居全省首位。到末,株洲拥有高新技术企业155家,实现高新技术增加值143.8亿元,高新技术增加值占全部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为45.9%。

二、株洲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存在的问题

“十一五”期间,株洲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按照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株洲经济,特别是二产业受到相当大的冲击,这与株洲经济增长方式不合理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从现有的经济指标看,主要存在着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产业结构矛盾仍然突出

近年来,株洲不断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但结构性矛盾仍较为明显。首先是工业内部结构矛盾突出,层次不高。由于多年传统工业化道路的影响,资源型和原材料工业仍占主导地位,多数产业位于产业链条上游,下游产品、高附加值产品不多。其次是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这主要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一是总量不足,比重偏低,“十一五”以来株洲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一直在34%至35%左右,而发达国家或地区的这一比例在60%至80%之间;二是领域狭小、结构不合理。现代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服务业发展缓慢,至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居民服务传统服务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的70.7%、70%和70.2%,而金融、保险、物流、信息、咨询等现代服务业比例过低,发展严重不足,吸纳就业能力不强。

(二)研发能力相对偏弱,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数为1145家。其中,国有企业47家,集体企业47家,股份制及其他企业1051家,分别占4.1%、4.1%和91.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自主创新活动的仅有102家,覆盖面为8.9%。数据显示,自主创新活动尚未成为株洲工业企业的普遍行为。此种情况如不改变,可预见的结果是研发的低投入,直接导致技术落后,进而影响企业劳动生产率与资源的使用效率,使企业陷入只重视产量和价格而不重视研发投入的恶性循环,进一步阻碍技术进步,这样必将严重制约株洲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步伐。

(三)高排放、高能耗的现状未得到根本改变

由于株洲属典型的重工业城市,主要工业原料与能源消费品种,例如冶金、化工、煤炭在加工转换及燃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污染较为严重,且处理成本过高,部分经济增长建立在牺牲环境的基础上,经济发展得不偿失。另外,株洲经济结构偏重,高耗能的有色金属冶炼、化工等行业发展迅速,这种重型化工业导致了经济增长对资源、能源过分依赖,同样对能源消耗过大。以株洲工业支柱行业中的化工为例:化工行业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49.3亿元,同比增长22.1个百分点,耗电量下降2.5个百分点。虽然数据显示化工行业耗电量增长速度低于增加值增长速度,但是从总量构成的角度来看,占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14.3%的化工行业消耗掉的却是全市24.9%工业电量。同样属于株洲工业支柱的有色金属冶炼行业,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51.3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14.9%,消耗掉全市27.1%的工业电量。

(四)发展空间仍然不足

一方面,随着近年来株洲不断加大项目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加快房地产开发、园区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土地资源日渐减少。另一方面,由于历史原因,株洲旧的建设布局比较分散、零乱,规划不尽合理,造成现今株洲发展空间不足,严重阻碍了经济的发展,虽然近年来株洲逐步完善城市布局规划,空间拓展也取得初步成效,但用地仍趋于紧张。

三、推进株洲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建议

从株洲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必须有效地发挥政府引导作用、企业主体作用和市场调节作用,使经济增长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向满足人民物质、文化需要和环境生态需要转变。要继续推进株洲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加快服务平台建设。要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建立健全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经济社会发展体系,按照立足科学发展、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的总体要求,紧密结合自身实际,确定符合实际的发展战略。

提供服务是政府的重要职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需要政府发挥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因而需要加快服务平台的建设,进一步合理规划,拓展发展空间,继续加大经济管理体制改革力度,完善政策支持,特别是在技术交易、人才培训、劳动力供给、信息服务、管理咨询等方面不断提高服务效率与服务水平。

2、继续调整产业结构,推动经济向集约型发展模式转变。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主要途径和重要内容。株洲要继续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加快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步伐,继续实施“5115”工程,按照集中式布局、集约化生产、集群化发展的要求,打造千亿产业集群,构筑以“两型产业”为核心的产业体系,以加速园区建设为重点,以“大招商、招大商”的理念为纽带,大力支持高新区、循环经济工业园和陶瓷创意产业园做大做强,发展各县区工业园区和工业小区,突出骨干项目建设,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做大做强工业的同时,大力发展一、三产业,实现三次产业协调拉动经济增长。加快农业设施建设来带动农村经济的增长,通过扩大农业设施规模,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基地,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打造出更多的农产品品牌,培育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集群,提高农村经济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把服务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断扩大服务业规模和提高服务业的整体水平,继续加强传统生活服务业的发展,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教育、文化、卫生和旅游产业,大力促进连锁经营、物流配送、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电子商务、金融等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房地产业,积极引进大型股份制商业银行入驻株洲,积极利用好国家、省支持房地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实现住宅地产、商业地产和工业地产共同发展。

3、加快技术创新步伐,推动全市经济向创新型发展模式转变。科技发展相对滞后、人才短缺,已成为制约株洲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也是株洲与东部沿海先进市差距进一步拉大的主要原因。为此,我们必须坚持经济建设依靠科学技术的发展方针,继续大力推进科技体制改革,从而形成科技与生产紧密结合的有效机制。在经济发展中,我们要逐步确立企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投入的主体地位,增强企业的研发能力,坚持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相结合,利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要充分发挥株洲的资源优势,积极推进矿产品粗加工向精特深加工转变;加大装备制造和光电产业的科技投入,提升株洲机电产品品质;拉长冶炼产业链条,由低利润、原材料工业为主向高利润、高附加值方向转变。同时,把培育高层次的人才群体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保障,开展高层次的人才交流,形成人才培养、交流的良好环境。

4、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动经济增长向资源高效利用型发展模式转变。株洲经济结构偏重,有色金属冶炼、化工等行业对能源、资源消耗大,产生大量的废水、废气、废渣、余热、余压等对环境造成很大的危害,这是我们的劣势,同时也是发展循环经济的潜力所在,如果通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变废为宝,完全可以化劣势为优势,这样不但节约能源、资源,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还可以有效地改善环境状况。因此,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必须建立循环经济技术体系,加强对耗能大户的监控,对污染物排放超标的企业,依法治理整顿,实现从源头管理。同时,要鼓励支持企业发展技术含量高、环境污染少、废物利用量大的项目,提升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第8篇】采取有效措施转变县域经济发展方式调研报告

县域经济是以行政县(市)为区域范围,以县一级独立财政为标志,以县城为中心、集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的经济系统,是我国国民经济中基础层次的行政区域经济。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对缩小城乡差距、夯实发展基础、促进协调发展、实现全面小康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商洛不断加大县域经济发展力度,尤其是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决定》下发后,市委、市政府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实施意见》,确立了以农业产业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推动城镇化的“一化促两化”的县域经济发展思路,着力发展现代中药、矿产建材、绿色食品、生态旅游和劳务输出五大主导产业,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一)经济规模不断扩大,发展速度逐年加快。全市生产总值完成174.04亿元,gdp总量比的100.16亿元增加73.88亿元,按可比价年均增长12.6%,其中一产增加值完成44.58亿元,比24.61亿元增加19.97亿元,年均增长6.7%;二产增加值完成67.88亿元,比32.6亿元增加35.28亿元,年均增长15.1%;三产增加值完成61.58亿元,比21.31亿元增加40.27亿元,年均增长13.9%。财政总收入14.25亿元,比5.15亿元增长176.7%,年均增长40.4%,其中地方财政收入6.82亿元,比2.46亿元增长177.2%,年均增长40.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688元,比7038元增长51.9%,年均增长14.9%。农民人均纯收入2401元,比1513元增长58.7%,年均增长16.6%。以来,柞水、商南、镇安、商州、洛南5个县区先后获得陕西省县域经济发展争先进位奖。

(二)工业经济快速增长,主导作用日益显现。全市现有规模工业企业124户,比101户增加23户。全市实现工业总产值79.66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4.71亿元、工业税收3.2亿元,相比分别年均增长34.8%、21.5%、22.0%。县域工业园区建设加快,策划并实施了商丹循环工业经济园区,启动建设了刘湾产业项目区、柞水盘龙医药园区、洛南黄龙钼业小区、柞水小岭工业区、山阳中村钒业小区、镇安云东钒业小区等16个县域工业园区,入园企业达到2376户,园区工业实现增加值22.85亿元,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68.8%。

(三)农业产业化加快推进,特色产业不断壮大。坚持“打绿色牌、走特色路”,积极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145万亩、核桃板栗建园达到404万亩、优质茶园达到15.4万亩、畜禽养殖示范小区达到48个、大场大户6317户,建立无公害农产品基地218万亩,认定“三品”基地113个、产品59个。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68家,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36家,其中省级12家、市级24家,打造出了“金丝源”等40多个特色品牌,创建省级名牌产品3个。劳务经济快速发展,全市设立各类劳务中介机构176个,在新疆、山西、河南和“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建立劳务基地23个,全市劳务输出49.7万人,收入达到22亿元。

(四)生态旅游蓬勃发展,第三产业繁荣活跃。近年来多方筹措资金6亿多元,重点抓了柞水溶洞、商南金丝峡、镇安木王、柞水牛背梁、山阳天竺山、洛南老君山、丹江漂流以及柞水凤凰古镇、山阳漫川古镇、牧护关度假区、仙娥湖休闲园等一批生态和人文旅游景区景点建设,初步形成了丹江文化旅游长廊和山镇柞原生态两条精品旅游线路50多处旅游景点,全市旅游接待人数453.23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0.5亿元,比分别增加379万人次和9.04亿元,年均分别增长83.8%和93.0%。新兴服务业快速兴起,市场消费日趋活跃,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0.83亿元,比36.6亿元增加24.23亿元,年均增长18.5%。

(五)投资力度不断加大,发展后劲显著增强。全市固定资产投资164.65亿元,比37.2亿元增加127.45亿元,年均增长64.2%;争取中省项目支持资金11.43亿元,比3.7亿元增加7.73亿元,年均增长45.6%;招商引进项目130个,总投资208.15亿元,实际到位资金38.66亿元,是5.85亿元的6.6倍,年均增长87.6%。以公路交通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显著加强,继西合铁路、西康铁路建成通车之后,西柞、蓝商、商界、柞小四段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进一步坚实。

二、存在差距及原因

虽然近年来商洛县域经济取得了较快发展,但与沿海发达地区、省内其它地市相比,无论从整体水平、经济规模,还是从人均发展水平情况来看,县域经济发展还存在很

采取有效措施转变县域经济发展方式调研报告第2页

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县域经济总量偏小。全市6县的平均gdp为18.71亿元,与全省83个县42.25亿元的平均水平、全省“十强县”126.26亿元的平均水平相比差距很大;全市gdp排名第一的洛南县为30.34亿元,与全省第一位的神木县290.58亿元相差8.6倍;全市人均gdp为7291元,比全省人均gdp18246元低10955元,人均最高的柞水县为11897元,与全省人均最高的志丹县107674元相差几乎8倍。二是综合经济实力较弱。在全省83个县、24个区的综合经济实力排序中,商州区位居24个区的第22名,六县中没有一个进入上游前28名,居中游29-56位的有柞水、镇安、洛南,居下游57-83位的有商南、山阳、丹凤,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整体靠后。三是城乡居民收入偏低。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688元,比全省平均水平12858元低1170元,收入最高的商州区为11007元,比全省最高的神木县16075元低506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401元,比全省平均水平3136元低735元,收入最高的丹凤县为2617元,比全省最高的神木县6028元低3411元。四是财政收入水平低。全市财政总收入占gdp的比重为9%,比全省平均水平低7.2个百分点;地方财政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为48%,比全省平均水平低5.6个百分点;地方税收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为77.86%,比全省平均水平低11.94个百分点。五是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数量少、实力不强,带动力较弱,相对具有一定优势的中药材、畜牧、核桃、茶叶等产业规模小、加工层次低,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还不完善、不稳固;六是县域工业化水平低。县域重工业比重较大,工业结构不优、产品单一,产业链短,附加值低,市场竞争力较弱,全市工业化水平为19.1%,比全省48.1%的平均水平低29个百分点。七是县域城镇化水平较低。全市城镇化率为31.5%,比全省42.1%的平均水平低10.6个百分点,县域城镇规划、建设和管理相对滞后,城市功能不够完善,转移农业人口的作用不明显。八是民营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县域市场化程度不高,民营企业多数规模小、档次低,产业分布不合理,全市非公经济增加值占全市gdp的47.13%,比全省47.2%的平均水平低0.07个百分点。

经过认真分析思考,制约全市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一是经济基础薄弱。七县区均属国定贫困县,由于历史原因,在所有制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相对滞后,县域经济发展的原始积累较少,对资源能源的依赖性较强,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仍然突出,制约着县域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二是发展资金不足。七县区均属于资源型财政,支柱财源不强、新兴财源不多,县域财政收入总量小且很不稳定,加之历史负债较高,用于建设和发展的财政资金有限,主要依靠转移支付维持正常运转,县域经济缺乏发展的内生力。三是人才严重匮乏。由于受政策、环境、待遇等条件的限制,近些年大中专学生回县率很低,到县域企业工作更少,大量人才流向沿海地区和大中城市,造成人才断茬、青黄不接,直接影响了县域创新能力和经济竞争力的提升。四是科技带动力弱。县域科研机构体制机制不活,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不完善,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程度低,科技对主导产业的支撑力不足。五是对外开放不够。县区发展环境还不够优化,对外开放水平不高,县域经济的外向度较低、活力不强。六是行政效能不高。制约经济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尚未根本消除,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还比较薄弱,少数领导和干部作风不实、效率不高等问题依然存在,影响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三、发展思路与措施

(一)增强“四种意识”,创新县域经济发展思路

一是增强敢想敢闯的意识。敢想敢闯敢干是一种魄力、一种胆识,也是领导和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必备素质。各级各部门要坚决克服习惯等待,等领导,等支持,等政策,等资金,不敢求新变异、不敢打破陈规、不敢抢在人先的错误做法。要在全市干部群众中倡导敢想敢闯敢干的风气,鼓励和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自觉摒弃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解放思想,大胆尝试,创新思维方式,创新发展思路,创新工作措施,推动县域经济突破发展。

二是增强抢抓机遇的意识。机遇是战略资源。当前,商洛经济发展正面临着诸多良好机遇:中央把保增长作为宏观调控的基本取向,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出台了一系列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国家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东部产业向西部转移,商洛纳入关中——天水经济区,省委、省政府加快推进陕南突破发展,等等。要牢固树立并增强“不进则退,慢进亦退”的意识,善于洞察时代发展的大趋势带来的机遇,潜心研究各种挑战和困难中蕴含的机遇,在抢抓各种机遇中争取更多的政策、项目、资金和人才支持,加快推进县域经济发展。

三是增强发挥优势的意识。加快突破发展其实是一个不断发挥后发优势的过程。商洛的生物、矿产、旅游和劳动力资源得天独厚,生态优势和人文优势明显,开发潜力很大,尤其是随着高速公路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到“十一五”末商洛将成为全省第一个县县通高速公路的密集区,这些都是县域经济发展的良好基础和先决条件。要认真分析自身发展的资源与潜力、优势与劣势,善于审时、顺势、造势,敢于竞争,善于转换,挖掘潜在优势,发挥现有优势,创造新的优势,利用后发优势,最终把各种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四是增强循环发展的意识。循环经济是以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为特征的发展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商洛既是矿产资源富集区,又是国家南水北调的水源涵养区,长期以来矿产开发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一直是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难题。我们要做到既要金山银山、又要青山绿水,确保一江清水送北京,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而达到资源利用效率最大、环境保护最优和经济效益最佳的目的。

(二)做好“文章”,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步伐

一是突出工业主导地位,加快推进工业化。县域经济发展从本质上说就是工业化的过程,工业化是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和核心,是解决县域经济发展诸多矛盾的根本之举,也是经济强县发展实践所证明的基本规律。推进商洛县域经济工业化进程,一是要培育壮大优势主导产业。以市场为导向,以加大投入为重点,进一步做大做强现代中药、绿色食品和矿产建材等优势主导产业,打造富有县域特色的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形成县域经济发展的产业规模优势和竞争优势。二是要强力推进工业园区建设。坚持把园区建设作为推进县域工业化的主攻点,充分发挥工业园区产业集群、要素集聚、资源集约的“洼地”效应,使园区成为推进工业化的主要增长极。三是要扶持骨干企业做大做强。各县区要结合本地资源状况、区位条件、产业结构、科技水平等综合因素,坚持在政策、资金、人才上加大扶持力度,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型、协作配套型、循环经济型、节能减排型、劳动密集型、出口创汇型、“专精特新”型企业发展,着力培育扶持一批有实力、有潜力、有带动力的骨干企业,提高市内企业市场竞争力和发展后劲。四是要着力解决企业污染问题。坚持建管并举,一方面引导企业进行技术改造,采用清洁技术,实行循环生产;另一方面要加大政府监管和环境执法力度,促进工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二是以特色产业为突破,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商洛是一个农业大市,农村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83.6%以上,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要坚持用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走以工促农的发展路子。一是要继续按照“稳粮、扩经、兴药、优果、强牧”的思路,以一村一品为抓手,以科技为支撑,选准特色、发展特色、提升特色,重点抓好丹北生猪、河谷川道蛋鸡、山镇柞板栗、洛南商州核桃、高山洋芋和低山茶叶等六大特色产业带建设,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二是要加快培育壮大农产品加工、流通龙头企业,探索建立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增强对农业的辐射带动能力,扩大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三是要加快培育农业专业经济合作组织、行业协会、购销大户和农村商品经纪人,从根本上解决“大市场”与“小农户”的矛盾。

三是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城镇化。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是县域经济拓宽发展空间的必由之路。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城镇带动战略,遵循城镇发展规律,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效能管理,高水平经营,加快城镇化进程。要进一步修订完善商洛中心城市规划和城乡统筹发展规划,中心城市要按照打造西安第二生活区和宜居宜业城市为目标,结合旧城改造、新城开发,盘活城镇资产,加快丹江景观带、南秦河景观带建设,尤其要抓好仙娥湖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区等工程建设,逐步形成以丹江两岸大道为发展主轴的现代城市景观群,把中心城市建设成为融山、水、城为一体的现代化中等生态园林城市,成为连接西北与华中地区干道上的重要城市。要改革和创新城镇建设投融资体制,多渠道加大对城镇建设的投入,下大力抓好县城和中心镇、小城镇的规划和建设,抓好一批边贸重镇、产业大镇、工业强镇、旅游名镇的示范化建设,形成以城带乡、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格局。要把城镇建设与工业园区建设、专业市场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吸引各类企业向县城和中心镇汇聚,加快产业集聚、人口集中,增强城镇的自我发展能力和辐射带动功能。

四是大力发展非公经济,加快推进县域经济民营化。民营经济是发展县域经济最具活力的增长点。要坚持经济民营为主、企业民有为主、投资民间为主、事业民办为主,放手发展民营经济,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加快形成以非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县域经济发展新格局。一要鼓励引导全民创业。积极引导群众打破小农经济意识和传统文化观念,深入开展全民创业行动,激活各类创业资源,努力形成百姓创家业、能人创企业、干部创事业的生动局面。二要切实加大扶持力度。全面落实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尤其要建立和完善金融扶持政策,完善中小企业信贷担保体系,设立财政专项扶持资金,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题,真正做到思想上放心、放胆,政策上放宽、放活,工作中放手、放开,走出一条挖掘民智、吸引民资、依靠民力、做活民营经济的发展之路。三要把发展民营经济同县域国有、集体企业改革、新上项目、发展农村新型经济组织结合起来,鼓励支持民营经济与调整优化县域经济结构结合起来,着力培植一批、壮大一批民营企业,促进民营经济向科技化、外向化、规模化发展。

(三)打造“四大基地”,壮大县域经济产业基础

一是打造现代材料工业基地。去年以来,我们成功策划并启动建设的商丹循环工业经济园区,已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工业园区,包括刘湾生态工业园、沙河子现代材料工业园、留仙坪化工建材工业园,涉及光伏产业、盐化工与水泥、氟材料、锌及锌合金材料、钼材料、钒材料与新能源镁材料、钢材料、煤电等10个循环产业链45个项目,并与园区外47个项目之间构成循环发展、链条延伸、产业互动、关联配套的格局,到2022年共需投资1208.13亿元,全部建成达效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3128.97亿元。目前,比亚迪、延长、陕西投资集团等大企业、大集团已入驻园区发展。各县区、各有关部门要抓住这个机遇,寻求战略合作伙伴,强化矿产资源整合,推进环保型开发,延长产业链条,推动矿产业由采掘向深加工转变,努力把我市打造成为现代材料工业基地。

二是打造秦岭最佳生态旅游基地。坚持立足于秦岭,依托于秦岭,按照“政府指导、财政引导、企业主体、市场为主”的思路,积极引进战略伙伴,合作开发旅游景点,突出抓好十大精品景区和三条精品旅游线路建设,加快金丝峡国家5a级景区、木王和牛背梁4a级景区、天竺山国家地质公园建设进度,着力建设金丝峡——天竺山——木王——牛背梁生态旅游圈,积极开发旅游新产品,主动融入全国旅游大循环,努力把商洛打造成为全国的生态旅游名城。要抢抓高速公路开通后人流、物流、信息流剧增的机遇,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促进物流、金融、保险、信息、中介、家政、物业等新兴服务业在县域城镇发展,不断提高第三产业在县域经济中的比重。

三是打造优质绿色产业基地。积极开发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真做好基地认定、产品认证、商标注册、品牌建设、产品包装、市场销售等工作,提高商洛农特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努力把商洛打造成为面向西安、辐射全国的绿色食品供应基地。围绕发展丹参、黄芩、桔梗、连翘、五味子“五大商药”,扎实抓好商洛道地中药材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着力建设全国有影响力的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坚持“招引”与“整合”相结合,扶持发展农产品龙头企业,推动核桃、茶叶等优势产业整合,打造一批商洛绿色特色产业品牌,力争到20xx年商洛绿色产业的销售收入达到60亿元,20xx年达到100亿元。

四是打造劳务输出品牌基地。坚持按照“培训农民、转移农民、减少农民、富裕农民”的要求,把劳务输出作为一项大产业来抓,积极整合劳动、扶贫、教育等培训资源,认真实施“人人技能工程”,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转移培训,搞好“订单”培训和“定向”转移,做到“先培训、后输出、持证上岗”,形成商洛劳务的品牌和特色。加快驻外劳务输出办事机构建设,切实做好农民工权益维护工作,提升劳务输出的组织化、规模化水平,推动全市劳务输出数量和收益稳步提高。

(四)抓住“四个重点”,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源动力

一是狠抓项目建设。县域经济发展主要靠项目带动、投资拉动。要紧紧抓住国家政策机遇,以基础设施、农业产业化、工业技改、社会事业项目为重点,搞好项目争取和项目建设,特别是今年全市安排的100个重点项目,要强化协调推进力度,加快建设进度,力争早日投产,形成现实生产力。要按照全市启动400个重大项目前期工作的要求,每个县区都要谋划一批上规模、带动性强的项目,充实和完善县域项目库,尤其要重点抓好西合、西康铁路复线和西商二线、榆商、商柞高速公路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以及比亚迪太阳能电池、延长氟化工、中金黄金开发、商洛发电厂、柞水大西沟菱铁矿开发、西部鑫兴钼业深加工、五洲公司钒业深加工等重大产业项目的前期工作,确保全市重大项目有序衔接、投资稳定增长。

二是扩大招商引资。坚持对外开放、扩大招商引资是推动县域经济突破发展的有效途径。必须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上参与对外竞争与合作,推进全方位开放,借助外力促发展。要紧紧抓住产业转移的历史机遇,依托资源优势,抢占“地利”先机,吸纳和承接更多的转移资本、产业和企业。要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扩大内需等重大政策机遇,积极“进京跑省”,极力争取国家投资和省上支持。要继续抓好投资环境建设,重点要在“政策比别人活、措施比别人新、办法比别人多、服务比别人好”等软环境上下功夫,努力营造促进发展的大气候、大环境,形成自己的区域比较优势,增强县域对生产要素的吸引力和集聚力。

三是推动科技创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加快研究制定科技带动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大科技工作投入,加强科技创新和推广普及,用现代科技改造传统产业,把新型适用科技成果积极运用于县域经济的开发领域,努力增强科技成果在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第三产业中的转化、推广与应用效果。积极推进科技体制创新,探索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有效方式,加强与省内外大型国有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支持他们来我市建立分支机构或科研基地,引导市内企业搞好自主研发,形成一批竞争力较强的企业、品牌和产品,推动重点领域技术进步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四是深化体制改革。改革是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自我完善,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要抓好农村体制改革,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引导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搞好农村服务体系和种子经营管理体制改革,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继续推进企业改革,通过兼并和相互参股等多种形式,加快推进企业重组,鼓励市内企业与省内外大企业进行全方位合作;进一步搞好财政改革,整合财政事业性投入,打破部门和条块分割,集中力量办大事;深入推进政府机构改革、事业单位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无论是哪项改革,必须坚持立足实际,积极稳妥地推进,不断增强县域经济发展的生机与活力。

(五)强化“四项措施”,完善县域经济发展保障机制

一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重点要解决好四个问题:首先是金融支持问题。健全金融体系,增加信贷额度,引导民间资本向创业和发展领域流动,切实解决县域经济发展融资难问题。其次是财政投入问题。创新财政资金投入方式,逐步建立以贴息、担保、参股和风险投资为主的投入机制,加大财政资金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投入。第三是人才保障问题。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人才观念,不拘形式地吸引外地优秀人才,尤其是紧缺人才和高技术人才,定期定向对行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进行培训,不断提高各类人才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第四是土地供应问题。坚持“总量控制、动态平衡”的原则,盘活存量土地,对长期闲置土地要通过收购、租赁、参股等形式重新启用,以缓解建设用地与土地紧张的矛盾,确保重点园区、重大项目的正当用地需求。

二是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抓住新一轮机构改革的契机,调整优化政府组织机构,理顺职责关系,强化权责一致,加快推进政企、政资、政事分开及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推动制度创新和政府管理创新,加强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实现由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的转变。

三是切实提高行政效能。围绕开展“工作落实年”活动,切实抓好政府机关效能建设,以转变思想观念为先导、提高素质能力为基础、创新体制机制为根本、改善运作方式为关键、强化责任追究为保证,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不断优化服务方式,积极推行政务公开制、服务承诺制、办事限时制,全面提高抓落实工作效率,推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

四是完善考核工作机制。根据县域经济特色和发展水平,设置科学的指标体系和年度目标任务,进一步完善县域经济发展的评价体系、考核办法和激励机制,正确运用县域经济考核结果,使考核真正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第9篇】关于竞争性选拔干部方式的调研报告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年轻干部的选拔培养工作,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在选人用人方式上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形成了以竞争性选拔为核心,通过综合素质训练班选拔干部的办法,使一批年轻干部脱颖而出,改善了领导班子结构,激发了干部队伍活力,同时掌握了一批素质全面、特长突出、有较大发展潜力的后备干部,用创新的方式提高了选人用人公信度,取得了良好效果。结合平时工作体会,对我们开展竞争性选拔干部的方法进行一点剖析,以期对今后的工作有所启迪。

一、基本做法

根据领导班子建设的需要和选拔职位的具体要求,通过举办各种类型的综合素质训练班,在一定范围内组织参选人员开展多种形式的竞争性活动,通过活动发现优秀人才、选拔干部。

1、全面摸底,制定方案。市委组织部结合领导班子建设需要和领导职位空缺情况,在调查研究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竞争性选拔工作意见,经市委同意后,市委组织部结合选拔职位层次、任职具体要求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有关规定,确定参加竞争性选拔的人员资格条件,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开展综合素质训练班筹备工作,同时在全市干部中进行摸底,从中挑选出符合任职基本资格条件的人员,逐一通知有关人员按时参训。

2、逐轮遴选,优中选优。训练班一般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海选”,参加对象为全体学员,结合年轻干部基本特点,设置了专题讲座、理论测试、演讲、无领导小组讨论、交流发言、学员讲坛、才艺展示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每一项活动均以评分或投票形式对参训学员表现做出评价。第二阶段是“精选”,根据前一阶段学员的综合表现,挑选16名左右表现突出学员参加模拟面试,面试试题一般结合选拔职位工作实际和有关要求拟定,考察学员随机应变、理性思考、理论联系实际等方面的能力。整个竞争性选拔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节奏紧凑,着重通过掌握参选对象在活动中的表现,全面了解干部是否具备选拔职位要求的理论素质和综合能力。

3、定向考察,集体决定。市委组织部综合分析参选人员在竞争性选拔活动中的总体表现,依据评分情况,根据选拔职位的具体要求,按照有关规定初始提名干部人选。初始提名人选报经市委同意后,市委组织部派出考察组,对提名人选进行民主推荐和考察,了解提名人选各个方面情况。考察结束后,市委组织部提出拟任人选的初步意见,市委召开常委会,集体讨论决定任职人选,并按有关规定予以公示、任职。

二、主要特色

在竞争性选拔干部过程中,经过反复尝试、不断改进,在训练班的形式、内容、具体操作办(来源:文秘公文网 http://())法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形成了一些特色做法。

1、完善考试内容,着重测试干部综合知识水平。训练班理论测试参照《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大纲》的要求进行命题,并补充了经济、法律、文学、历史、党建等多方面考试内容,题型多样,内容丰富,侧重考察学员的综合知识水平和理论功底,同时根据选拔职位的不同要求,灵活命题。

2、注重实践锻炼,突出检验干部实际工作能力。在注重考察学员个人综合素质的同时,更加注重考察学员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效避免“高分低能”的现象。在青年党外干部综合素质训练班中,将实践锻炼作为重要一课,设置了信访接待活动,全体学员分为3个小组到市信访局进行实地接访,与上访者面对面交流,近距离考察学员政策水平、口头表达、知识修养等方面基本素质。

3、改进面试评价方式,着力提高考试公信度。在模拟面试环节,为了防止“感情分”、“印象分”等因素导致评分失真、失实,除聘请领导评委外,还随机挑选部分学员担任学员评委,对考生面试表现进行综合评分,并将领导评委、学员评委评分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作为考察的重要依据。据统计分析,领导评委与学员评委评分一致率达到90%以上。同时为确保面试的公平公正,我们对模拟面试过程进行了全程录像,长期保存备查。

4、全方位考察学员表现,深入挖掘学员特长。结合拟任职位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设置培训环节,全方位考察学员其他方面的潜在能力。在第一期青年干部综合素质训练班中,为了选拔一名团市委副书记,我们专门设置了推选小组长环节,将全体学员分为8个小组,每组推选一名小组长,负责组织本组的小组讨论活动,以考察学员的组织力、凝聚力和号召力。在第一期青年干部综合素质训练班中,为了招录擅长文字写作的()同志充实部机关干部队伍,设置了实地调研环节,挑选12名表现突出学员到相关企业、社区进行实地考察,并结合调研情况,撰写调研报告,以考察学员的文字功底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取得的成效

我们开展的竞争性选拔干部活动,整个过程始终坚持提高透明度和公开性,坚持竞争择优,致力于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取得了

较好成效。

1、扩大了干部工作民主。以推进干部工作民主为根本取向,以增强公开性和透明度为客观要求,打破了干部工作神秘化和传统思维束缚,让选人用人权在阳光下运行,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不断扩大干部群众在干部选拔任用中的有序参与,有效落实了干部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

2、改进了干部选用机制。训练班采用了竞争淘汰办法,营造了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环境,在选人用人方式上做到了由“伯乐相才”向“赛场选才”转变,由“少数人在少数人中选人”向“多数人在多数人中选人”转变,由封闭式、神秘化的“内部操作”模式向公开化、透明化的“阳光操作”模式转变,构建了易操作、低成本、选得准、让人服气、充满生机与活力、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竞争性选拔干部新机制。

3、树立了正确用人导向。在竞争性选拔活动中,我们坚持机会均等、公平竞争、择优任用,保证了能力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年轻干部走上领导岗位,树立了良好的用人导向,提高了选人用人公信度。同时从实际情况看,通过竞争性选拔而得到提拔重用的干部,能力强、底气足、上手快、干劲大,得到了领导和群众的一致公认和好评。

【第10篇】关于竞争性选拔干部方式的调研报告范文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年轻干部的选拔培养工作,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在选人用人方式上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形成了以竞争性选拔为核心,通过综合素质训练班选拔干部的办法,使一批年轻干部脱颖而出,改善了领导班子结构,激发了干部队伍活力,同时掌握了一批素质全面、特长突出、有较大发展潜力的后备干部,用创新的方式提高了选人用人公信度,取得了良好效果。结合平时工作体会,对我们开展竞争性选拔干部的方法进行一点剖析,以期对今后的工作有所启迪。

一、基本做法

根据领导班子建设的需要和选拔职位的具体要求,通过举办各种类型的综合素质训练班,在一定范围内组织参选人员开展多种形式的竞争性活动,通过活动发现优秀人才、选拔干部。

1、全面摸底,制定方案。市委组织部结合领导班子建设需要和领导职位空缺情况,在调查研究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竞争性选拔工作意见,经市委同意后,市委组织部结合选拔职位层次、任职具体要求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有关规定,确定参加竞争性选拔的人员资格条件,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开展综合素质训练班筹备工作,同时在全市干部中进行摸底,从中挑选出符合任职基本资格条件的人员,逐一通知有关人员按时参训。

2、逐轮遴选,优中选优。训练班一般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海选”,参加对象为全体学员,结合年轻干部基本特点,设置了专题讲座、理论测试、演讲、无领导小组讨论、交流发言、学员讲坛、才艺展示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每一项活动均以评分或投票形式对参训学员表现做出评价。第二阶段是“精选”,根据前一阶段学员的综合表现,挑选16名左右表现突出学员参加模拟面试,面试试题一般结合选拔职位工作实际和有关要求拟定,考察学员随机应变、理性思考、理论联系实际等方面的能力。整个竞争性选拔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节奏紧凑,着重通过掌握参选对象在活动中的表现,全面了解干部是否具备选拔职位要求的理论素质和综合能力。

3、定向考察,集体决定。市委组织部综合分析参选人员在竞争性选拔活动中的总体表现,依据评分情况,根据选拔职位的具体要求,按照有关规定初始提名干部人选。初始提名人选报经市委同意后,市委组织部派出考察组,对提名人选进行民主推荐和考察,了解提名人选各个方面情况。考察结束后,市委组织部提出拟任人选的初步意见,市委召开常委会,集体讨论决定任职人选,并按有关规定予以公示、任职。

二、主要特色

在竞争性选拔干部过程中,经过反复尝试、不断改进,在训练班的形式、内容、具体操作办(来源:)法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形成了一些特色做法。

1、完善考试内容,着重测试干部综合知识水平。训练班理论测试参照《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大纲》的要求进行命题,并补充了经济、法律、文学、历史、党建等多方面考试内容,题型多样,内容丰富,侧重考察学员的综合知识水平和理论功底,同时根据选拔职位的不同要求,灵活命题。

2、注重实践锻炼,突出检验干部实际工作能力。在注重考察学员个人综合素质的同时,更加注重考察学员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效避免“高分低能”的现象。在青年党外干部综合素质训练班中,将实践锻炼作为重要一课,设置了信访接待活动,全体学员分为3个小组到市信访局进行实地接访,与上访者面对面交流,近距离考察学员政策水平、口头表达、知识修养等方面基本素质。

3、改进面试评价方式,着力提高考试公信度。在模拟面试环节,为了防止“感情分”、“印象分”等因素导致评分失真、失实,除聘请领导评委外,还随机挑选部分学员担任学员评委,对考生面试表现进行综合评分,并将领导评委、学员评委评分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作为考察的重要依据。据统计分析,领导评委与学员评委评分一致率达到90%以上。同时为确保面试的公平公正,我们对模拟面试过程进行了全程录像,长期保存备查。

4、全方位考察学员表现,深入挖掘学员特长。结合拟任职位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设置培训环节,全方位考察学员其他方面的潜在能力。在第一期青年干部综合素质训练班中,为了选拔一名团市委副书记,我们专门设置了推选小组长环节,将全体学员分为8个小组,每组推选一名小组长,负责组织本组的小组讨论活动,以考察学员的组织力、凝聚力和号召力。在第一期青年干部综合素质训练班中,为了招录擅长文字写作的同志充实部机关干部队伍,设置了实地调研环节,挑选12名表现突出学员到相关企业、社区进行实地考察,并结合调研情况,撰写调研报告,以考察学员的文字功底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取得的成效

我们开展的竞争性选拔干部活动,整个过程始终坚持提高透明度和公开性,坚持竞争择优,致力于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取得了较好成效。

1、扩大了干部工作民主。以推进干部工作民主为根本取向,以增强公开性和透明度为客观要求,打破了干部工作神秘化和传统思维束缚,让选人用人权在阳光下运行,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不断扩大干部群众在干部选拔任用中的有序参与,有效落实了干部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

2、改进了干部选用机制。训练班采用了竞争淘汰办法,营造了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环境,在选人用人方式上做到了由“伯乐相才”向“赛场选才”转变,由“少数人在少数人中选人”向“多数人在多数人中选人”转变,由封闭式、神秘化的“内部操作”模式向公开化、透明化的“阳光操作”模式转变,构建了易操作、低成本、选得准、让人服气、充满生机与活力、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竞争性选拔干部新机制。

3、树立了正确用人导向。在竞争性选拔活动中,我们坚持机会均等、公平竞争、择优任用,保证了能力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年轻干部走上领导岗位,树立了良好的用人导向,提高了选人用人公信度。同时从实际情况看,通过竞争性选拔而得到提拔重用的干部,能力强、底气足、上手快、干劲大,得到了领导和群众的一致公认和好评。

【第11篇】家庭教养方式对学生自信影响的调研报告

由美国心理学家罗森伯格(nberg)制订,它是世界上最常用的测量个人自信心的量表。它共有10个测题,用以测量个人对自我感觉的好坏程度。该量表具有简单易懂、操作作方便、可信度高等特点。受测者在4点评尺上对测题作答:1=非常同意(stronglyagree),2=同意(agree),3=不同意(disagree),4=非常不同意(stronglydisagree)。因此,其最低得分为10分,最高得分为40分。在10个条目中,第3、5、8、9、10五个条目的算分是反向的(即1分算做4分,4分算做1分;2分算做3分,3分算做2分)。

家庭教养方式量

【第12篇】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调研报告

_____年,在市纪委和工业新区两委的正确领导下,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纪委全会精神,严格按照省推进“三转”电视电话会议要求,聚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明确职责定位,突出主业主责。上半年,我们围绕“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积极变角色、移重心、树形象,改进工作方法、创新工作机制,有效地推动了我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一、落实“三转”工作开展情况

(一)变角色,促进职能归位

完善纪检组织机构。今年上半年,为实现监督执纪问责主业提供组织保障,我们对刚刚整合后的工业新区纪检组织机构建设情况进行了摸底调查;发现基层机构不健全,人员配置不到位,兼职较多,与日趋繁重复杂的工作任务极不适应,致使一些工作只能疲于应付,严重影响了工作开展和职能的发挥。针对以上问题,上半年我们把抓组织建设作为落实职能头等大事,认真谋划、深入调研,争取党工委支持。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纪检监察组织和村级监督机构建设的实施意见》,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区、两园一乡、村级纪检组织建设,将监督触角延伸到各行政村,真正实现监督工作区、乡、村三级联动,为落实监督执纪问责职能提供了组织保障。

优化机构人员配置。突出办案力量、强化监督力量,将力量向办案一线倾斜。今年,区纪委增加工作人员3名,并对区纪工委职能科室进行了重新调整,充实了办案力量,加大了办案工作领导力度。

归还“责任田”突出主业。针对各基层纪检组织担心权力削弱、利益受损不愿放,担心失去监督抓手不敢放,不知道哪些该放哪些该留不会放等顾虑,我们及时统一认识,厘清职责,坚决把别人的“责任田”还回去,坚决把不该管的工作交还给主责部门。对有纪委监察局参与的议事协调机构进行了清理,共清理议事协调机构19个,目前正在与新区两委协调退出机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规范乡镇、园区纪委(纪工委)书记区垂直部门纪检组长(纪委书记)职责分工的通知》,进一步清理规范基层纪委书记在党委(党组)内部的分工,切实解决其身兼数职的问题,确保他们把主要精力转移到执纪办案和监督检查上来。

【第13篇】初中语文课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调研报告

第一部分 前言

河西初中是个风景优美、人杰地灵、文化底蕴丰富的学校,我校也早已沐浴在课改的春风中。XX年9月,我校语文教研组向安康市教研室申报了“初中语文自主、合作学习方式的研究”的研究课题,我校课题研究小组于XX年9月正式开题研究。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学生目前在课堂中存在的被动的、呆板的学习方式,提倡和发展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特别是要提倡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教师成为学生的引导者。研究过程中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实施情况如何?收效如何呢?为此我们课题小组在我校开展了一次调查研究。

研究时间: XX年9月20日——XX年11月30日

调查对象:学生:七年级一班,二班90人。

八年级全体学生 110人。

九年级一班、二班 80人。

教师:祖xx、刘xx、张xx、xx、张xx、张xx、张xx。

调研人员:语文课题研究组成员。

研究方法:听课、问卷调查、评课。

第二部分 研究实施情况

一、听课评课:(任选两节)

第一节课(8:50—9:35)语文,授课老师祖xx(男 48岁),授课年级:八年级一班,课型:新授课,内容:八年级上册《巧妙的克隆》。

课堂教学简录:

(一)、以“孙悟空拔毛变猴”引出“巧妙的克隆”

(二)、自主阅读、了解克隆

1、自主学习生字词语。

2、边读边思考:什么是克隆?请用自己的话感慨。

3、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后出示了有关克隆的图片,让学生对克隆有所认识。

(三)、合作探究,认识克隆

学生组成四个学习小组,每组探究一个问题,各组探讨整理后在全班交流。

1、为了说明“克隆是什么”作者应用了那些说明方法?

2、“克隆鲫鱼出世前后”一节的说明顺序是什么?作者是怎样组织安排材料的?

3、你知道克隆对人类究竟有那些好处?克隆羊的诞生,为什么在全世界引起轰动?

4、文中那些地方体现了科研人员的努力?体现了他们的什么精神?在学习中我们该怎么做?

(四)、语文活动设计

自由辩论:可不可以克隆人?

活动方式:学生分成两大组,一组为赞成克隆者,一组为反对克隆者。各组讨论,然后推荐几名代表与对方展开辩论。教师做活动总结和评价。

(五)、联系生活、畅想克隆

请以“如果我会克隆,我会…”为起句,发挥想象说一段话。要求:1、想象奇特。2、对人类有益。3、表达要有条理。

评课内容:

刘xx(课题研究组长):在合作探究环节,学生们真正做到了自主与合作学习,各小组都有具体的任务,而且完成的不错。

张xx(研究成员):这节课的亮点是自由辩论环节,学生们参与活动有体验,不吐不快,言之有理。

张xx(研究成员):学生们自主阅读,小组合作解决问题,课堂气氛也比较轻松,45分钟学生们各有所得。

xx(研究成员):教学中说话的环节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这个环节设计的巧妙,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也检验了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成果。不过,在谈到说明方法和说明的语言时候教师要加强引导,学生们不能联系课文具体说明,这不利于学生掌握说明文的基础知识。

第二节课(8:50—9:35)语文,执教老师:刘xx(男 44岁)。授课年级:八年级三班,课型:新授,内容:八年级上册《说屏》。

课堂教学简录:

(一)、激情导入:吟诵唐代诗人杜牧《秋夕》的诗句,引入情境。

(二)、整体感知:自主阅读课文,按自己的朗读习惯可出声、可默读。说说你从文中获取了那些知识?

(三)、合作学习:

1、什么是“屏”?课文中怎么说?用自己的话说说。

2、作者介绍了“屏”的那些知识?

3、文中说“关键是个‘巧’字”,那么怎样做才“巧”?

4、文中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以上问题分配给四个学习小组合作完成。

(四)、互动探究: 文章写得好,好在哪里?(从说明方法和说明语言两方面谈)

(五)、知识拓展:学生设计屏风并展示。

(六)、作业与练习。

评课内容:

祖xx(研究成员):这是一节自主学习的典范课,真正让学生自主合作发现并解决问题,问题设置有针对性,学生思考时间充分。合作学习需要长期训练才能养成习惯。

张xx(研究成员):真正解放了学生的手和脑,给学生一片天地,教师语言幽默、风趣,整个课堂气氛轻松活跃,学生学的轻松快乐。

张xx(研究成员):自主学习落到了实处,合作学习中同学们能帮助别人或寻求别人的帮助,教师做到了一位恰到好处的引导者,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二、学生课堂学习调查问卷情况统计

问卷发出90份,收回90份。

问卷显示:

1、学生大部分都喜欢上语文课,并且都有自己喜欢的具体环节和内容,说明教师在教学环节设计上是合理的。

2、学生大部分认为课堂中的问题有启发性,难易适中,教师留的时间比较充分,教师讲的适中,这说明大部分教师对学生很信任,让学生自主合作分析解决问题,教师有正确的引领,学生思考的时间充分。

3、学生的问卷反映他们都喜欢师生共同讨论怎样的教学环节,说明学生正在接受学习方式的转变。

4、学生心中的理想课堂是:自主、快乐、互动、轻松的课堂,这样就要求我们教师转变思想,转变观念去适应新课程改革。

第三部分 结论

一、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情况

1、自主合作学习正在成为习惯

在祖老师和刘老师的课堂中他们都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袁老师的这堂课各小组提前预习了课文,部分学生进行了自学,因此课堂上的讨论都能说到点子上,而且还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与师生一起讨论通过观察,这节课学生的活动面广,全班42名学生,有四分之三的学生都进行了思考和回答。

在刘老师的这节课上,自主学习活动始终贯穿课堂,在预习、作者简介、生字词语都让学生去查阅资料,并在课堂上汇报展示。在小组合作环节中小组内分工明确,各有任务,并互帮互助。在探究环节中,有学生提出问题,就有学生快速帮助解决,解决不了的,也有学生自动承担下来查阅资料解决。这是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

从上二位教师收回的问卷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出,学生的认可率很高,他们认为怎样的课堂可以自己提出问题、合作解决问题,还能帮助别人解决问题,这样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轻松、自由、效率高,说明我们的学生正在转变学习方式,并逐步成为习惯。

2、自主合作学习能力增强

在刘老师的课堂上,有个别发言的同学在第一轮发言还不够大胆,声音较小,没有条理,但在第三轮发言时,该同学的思路以非常清晰了,而且声音洪亮,表达清楚。说明他们的学习能力是由弱到强不断提高的,另外,听课时,有一位很明显是学困生的女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吃力却很努力的在课本上钩划出一些关键词句和问题。而在袁老师的课堂上“自由辩论” 的环节中,由于学习气氛的感染和自主学习的扎实,很多平时不爱发言的学生也都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总之,学生们已经比较适应自主、合作、师生互动的学习方式,并在这一学习方式中学习的能力有明显的提高。

3、学习效果逐步突显

从问卷中我们不难看出,我们的学生感到很愉快,觉得自己在课堂中的价值得以体现占80℅,而这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与学生的关系,也是学生向往的。教师的鼓励、同学的帮助,解决了问题尝到了成功的喜悦,这样的心里,学生们都会记录在日记、作文里,学生的作文水平有明显的提高,实验班成绩尤为突出。

二、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因素

1、教师的观念。

传统的教学方式在很多教师,尤其是老教师的思想中可谓是根深蒂固,而进入课改以来教师的观念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在学生主体地位得到体现的时候,教师也在努力寻找和适应自己引领者的地位,只有找准了自己的地位,更新了自己的观念,才能做好引领者。

2、老师对学生的信任。

张老师每次听完刘老师的课后,总会对我说;“我总是不能像刘老师那样放心学生”。这句话很朴实,对,我们只有放心学生,让学生自己放手做才能真正的自主学习,将任务分配给学生让他们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3、老师的课前准备。

做一个优秀的引领者并不轻松,传统教学我们备课时盯住教材,而现在我们不仅要盯住教材,还要盯住学生,盯住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他们设置不同的任务,另外还要能驾驭整个课堂。

4、教师自身素质要不断的提高。

刘xx老师是我们学校青年教师中的佼佼者,他是最先尝试并实施让学生自主学习的开放性教学的,受到老师们的好评。他在个人教学中,善于学习、善于总结,勇于探索、敢于尝试,善于反思、勤于反思。张老师对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和努力。这些都为课题研究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这些都与教师过硬的自身素质有直接的关系,因此,教师要善于学习,勤于反思,多学习,多尝试,将理论和实践结合,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第四部分 建议

学校教导处: “未来的文盲不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语文组搞课题研究适应时代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创造有效的途径。结合我校实际建议如下:

1、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2、强化同伴互助作用,敢于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3、贵在坚持,要把研究工作贯穿于日常教学工作之中,积极总结成果并加以推广,以推动我校教研教改长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