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登黄鹤楼的三首诗【多篇】

李白登黄鹤楼的三首诗【多篇】

黄鹤楼 / 登黄鹤楼 篇一

朝代:唐代

作者:崔颢

原文: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过去的仙人已经驾着黄鹤飞走了,这里只留下一座空荡荡的黄鹤楼。

黄鹤一去再也没有回来,千百年来只看见悠悠的白云。

阳光照耀下的汉阳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上有一片碧绿的芳草覆盖。

天色已晚,眺望远方,故乡在哪儿呢?眼前只见一片雾霭笼罩江面,给人带来深深的愁绪。

注释

1.黄鹤楼:故址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民国初年被火焚毁,1985年重建,传说

古代有一位名叫费祎的仙人,在此乘鹤登仙。

2.昔人:指传说中的仙人子安。因其曾驾鹤过黄鹤山〔又名蛇山〕,遂建楼。

3.乘:驾。

4.去:离开。

5.空:只。

6.返:通返,返回

7.空悠悠:深,大的意思

8.悠悠:飘荡的样子。

9.川:平原。

10.历历:清楚可数。

11.汉阳:地名,现在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与黄鹤楼隔江相望。

12.萋萋:形容草木长得茂盛。

13.鹦鹉洲: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西南,根据后汉书记载,汉黄祖担任江夏太守时,在此大宴宾客,有人献

上鹦鹉,故称鹦鹉洲。唐朝时在汉阳西南长江中,后逐渐被水冲没。

14.乡关:故乡。

赏析

这首诗是吊古怀乡之佳作。诗人登临古迹黄鹤楼,泛览眼前景物,即景而生情,诗兴大作,脱口而出,一泻千里。既自然宏丽,又饶有风骨。诗虽不协律,但音节浏亮而不拗口。真是信手而就,一气呵成,成为历代所推崇的珍品。传说李白登此楼,目睹此诗,大为折服。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严沧浪也说唐人七言律诗,当以此为第一。足见诗贵自然,纵使格律诗也无不如此。历代写黄鹤楼的诗很多,但崔颢的一首七律,人称最佳,请看他是怎样写的: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此诗写得意境开阔、气魄宏大,风景如画,情真意切。且淳朴生动,一如口语,不能不令人叹为观止。这一首诗不仅是崔颢的成名之作、传世之作,也为他奠定了一世诗名的基础。下这样的结论绝不是哪一个人,更不是我硬要往开封人脸上贴金。《唐诗三百首》是后人对唐诗的选集,就把崔颢这首诗列为七律诗中的第一首。可见对此诗的器重。元人辛文房《唐才子传》记李白登黄鹤楼本欲赋诗,因见崔颢此作,为之敛手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有人说此说或出于后人附会,未必真有其事。但我以为也决非全部子虚乌有,李白写的有关黄鹤楼的。诗,我手头就有两首:一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另一首为《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虽都与黄鹤楼有关,然皆另有所托,并非完全写景。同时他的《鹦鹉洲》前四句“鹦鹉东过吴江水,江上洲传鹦鹉名。鹦鹉西飞陇山去,芳洲之树何青青”与崔诗句法何其相似。其《登金陵凤凰台》诗亦如此,都有明显仿崔诗格调的痕迹。因此,既如“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两句非李白之言,承认崔诗绝好,对于李白来说还是可以认定的。《沧浪诗话》(严羽)说:“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虽然有争议,如胡应麟称杜甫的《登高》为古今七律之冠,但也确是代表大家意见的中肯之语。这样一来,崔颢的《黄鹤楼》名气就更大了。

以丰富的想象力将读者引入远古,又回到现实种种情思和自然景色交融在一起,有谁能不感到它的凄婉苍凉。这首诗历来为人们所推崇,被列为唐人七律之首。

传说李白壮年时到处游山玩水,在各处都留下了诗作。当他登上黄鹤楼时,被楼上楼下的美景引得诗兴大发,正想题诗留念时,忽然抬头看见楼上崔颢的题诗。

登黄鹤楼王之涣 篇二

登黄鹤楼王之涣

王之涣的诗全集:《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的诗全集

作品赏析

【注解】:

鹳雀楼:在今山西省蒲县西南,传说鹳雀经常栖息于此。

【韵译】:

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王之涣的诗全集评析】:

这是一首登高望远诗。寥寥数语,把景色写得浩瀚壮阔,气魄雄浑,放眼宇宙之无限,寓寄哲理之深沉。诗的两联皆用对仗,而且对得顺乎自然,气势充沛,浩大无边,浑然天成。“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被作为追求理想境界的座右铭,遗芳千古。

《登黄鹤楼》古诗 篇三

《登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在我国浩如烟海的诗作中,能被千古传诵,万人争咏的佳作不少,但象崔颢的《黄鹤楼》和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那样,不仅千百年来脍炙人口,且后世文人不断地为它们的优劣争讼不已的现象,则十分罕见。

关于这两首诗,曾经有过这样的传说,李白登黄鹤楼本欲赋诗,因见崔颢的。《黄鹤楼》诗,为之敛手,云:“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后来游金陵凤凰台,遂作《凤凰台》诗,欲拟之以较胜负。这些记载,见于《唐才子传》和《唐诗纪事》等多种著作,故尔基本可信。

两诗诞生后,便有所谓优劣之争。相当多的人以崔诗为优,严羽云:“唐人七律,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沧浪诗话·诗评》)李梦阳云:“一气浑成,净亮奇瑰,太白所以见屈。”(删补唐诗选脉笺释会通评林·盛七律)吴昌祺亦云:“不古不律,亦古亦律,干秋绝唱,何独李唐”。(《删订唐诗解》)而金圣叹则说得更彻底:“(李白)当日定宜割爱,竟让崔家独步。”(《贯华堂选批唐才子诗》卷二)明确提出李白此作多余,应该藏拙让贤。不过,为太白鸣不平者也大有人在,唐汝询评李诗曰:“为词造意,俱深于崔。”(《唐诗解》卷四十)周敬日:“读此诗,知太白眼空法界,以感生愁,勍敌黄鹤楼,一结实胜之。”(删补唐诗选脉笺释会通评林·盛七律)今人施蛰存也云:“李白此诗,从思想内容,章法,句法来看,是胜过崔颢的。”[①]当然,也有一些折中说法,如方回云:“太白此诗,与黄鹤楼相似,格律气势,未易甲乙。”(《瀛奎律髓》卷一)刘克庄云:“今观二诗,真敌手棋也。”(《后村诗话前集》卷一)张步云先生说:“崔诗超绝,李诗意胜,各有千秋,不能轩轾。”[②]真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笔者认为,对于一篇作品的评价,每个时代都有它自己的审美取向,而每个阅读者又有自己的审美标准,基于这样一种认识,(便觉上述诸家之论,尚有未到之处,)因此也不揣愚陋!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首先,我们先从立意和构思上,分析一下两诗的特点。就立意而言,崔诗以传说起笔,身登江楼,目随悠悠白云,自然思接千年,忆及当年仙人跨鹤故事,然仙人终属虚妄,黄鹤也一去不返,悠悠千载,今古所同者唯天边无尽之白云尔。心念及此,思绪便不得不拉回现实,而目光再与眼前之春景相接,睹晴川草树,烟波生于水上,又情不自禁地生出乡关何处的惆怅。通篇弥漫着一种无法排遣的愁绪,立意高妙,浑然天成,无半点斧凿痕迹。李诗以游凤凰台开篇,传说南朝刘宋年间,曾有凤凰栖于金陵之凤凰山,首联便借凤凰之一去不返,暗示六朝繁华也如梦幻不可复寻,唯江水日夜奔腾不息,可作见证。颔联将“凤去台空”之意进一步发挥,昔日东吴之盛事固然已为陈迹,而在历史上取吴以代的晋朝不也只剩下荒冢数堆了吗?经此联之一承,沧桑之感顿生,此情无计可消除,遂将目光投向远处之江天白鹭、依稀云山,以自求旷怀,却不料鹭洲云起,令人复生浮云蔽日、奸佞塞路的感慨。两诗立意同臻妙境,未易轩轾。而在构思上,崔诗遵循这样的路线:忆仙——抒情(人去楼空)——设景(晴川草树)——抒情(愁)。李诗则是这样谋篇的:忆凤游——抒情(凤去台空)——设景(吴宫花草之类)——抒情(俱成往事)——设景(三山二水等)——抒情《长安不见之愁),相对而言,李诗更多一重曲折。

第二,从遣词造句上分析。崔诗前两联一气呵成,全不假雕琢,四句中“黄鹤”三现, “去”、“空”凡二见,三、四句不对,却全不见其重复拖沓,很好地表现出仙去楼空,盛事难再的感情,气概莽苍。方回云:“此诗前四句不拘对偶,气势雄大。”(《瀛奎律髓》卷四)沈德潜则云:“意得象先,神行语外,纵笔写去,遂擅千古之奇。”(《说诗晬语》卷上)李诗首二联用非常凝练的笔墨,不仅勾勒出凤凰台的寂寞现状,表达了繁华不可久恃的道理,而且更进一步指出所谓胜者和败者就历史而言都不过是昙花一现的过程,最后都不免为荒坟断碑所代替。其中三、四两句用心尤良苦,每一句由两个场景构成,一为昔日美女如云的吴官和儒林成列的晋廷,一为今日之幽径和荒丘,两两对照,涵括力极强。颈联崔用“睛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转接,虽眼前景,却字字落实,一字移易不得。不仅状景如画,且暗含淮南小山《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蓁萋”之意;为下文以乡关之情收束埋下伏笔。李诗则用”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转接,便觉气势壮阔,思落天外,而由天边之浮云蔽日联想到朝廷之奸臣塞路,暗含古人“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月也”之意,极其自然。故以遣词造句而论,崔妙在浑然天成,李则胜在组织精工。”

第三,情感力度的比较。两诗在抒情上有个共同点,即感情都在后半部分得到强化,且都因景生情,意旨深远。对于这样的佳作,最好的评判标准便是艺术感染力的大小。然而就这一点而言,历来意见也不一致。明人王世懋认为崔诗更具感染力,因为李白本已愁绪满腹,并非因登台而生愁,而崔颢因登楼远眺,见江上之景而生乡愁,自然而然。此论颇中肯繁,但也未可遽许为探骊之论。有的学者则认为,崔颢是为一身一己的归宿而愁,李白是为奸臣当道,贤者不得见用而愁,因此两者的境界便有高下之别,李诗更具积极意义。笔者认为,区分诗歌感情力度的标准不在于缘何而愁,或愁生何时,而主要在于作品中反映的情绪是否具有某种深刻性和普遍性。正是在这一点上,崔诗显出了它的优势。对于家乡的思念,对故乡的向往,是人类的一种最质朴最自然的情感,也许崔颢自己也没有意识到,他登高一唱,却引发了千百年来普遍郁积在人们心中的乡关之思,触摸到了人类的这个极为敏感的情意结,并且,这种情感又是在晴川草树、他乡日暮的具体环境中自然而然地生发出来的,因而更能引起千百万人的共鸣,而前四句鹤去楼空、仙界难求的感叹,更成为一种很好的铺垫,使得崔颢的哀愁不再仅仅局限于乡愁,而是衬托出人类面对茫茫宇宙人生,不知身居何处的无归属感。这种感觉不仅穷者有,达者有,隐居山林者有,托身廊庙者也有,古人有,今人更甚,真可谓写出了“人人心中所有,人人笔底所无”的东西,因此其情感力量是穿透古今时空的。反观李白的后半首,则不具备这样的底蕴,浮云蔽日的感慨,虽然积极,却受到某种时空限制而非人人都能产生共鸣,今人更难索解其中的意义,故而其感染力就不如崔诗来得强烈和深远。

登黄鹤楼王之涣全诗 篇四

登黄鹤楼王之涣全诗

《登鹳雀楼》是唐朝文学家王之涣所写,为著名的诗作之一,表达诗人王之涣的积极向上的进取的精神。

《登鹳雀楼》

年代: 唐 作者: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注解】

1、鹳雀楼:在今山西省蒲县西南,传说鹳雀经常栖息于此。

【韵译】

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

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

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赏析】

诗的前两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写的是登楼望见的景色,写得景象壮阔,气势雄浑。这里,诗人运用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进入广大视野的万里河山,收入短短十个字中;而我们在千载之下读到这十个字时,也如临其地,如见其景,感到胸襟为之一开。首句写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而没。这是天空景、远方景、西望景。次句写目送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归大海。这是由地面望到天边,由近望到远,由西望到东。这两句诗合起来,就把上下、远近、东西的景物,全都容纳进诗笔之下,使画面显得特别宽广,特别辽远。就次句诗而言,诗人身在鹳雀楼上,不可能望见黄河入海,句中写的是诗人目送黄河远去天边而产生的意中景,是把当前景与意中景溶合为一的写法。这样写,更增加了画面的广度和深度。

杜甫在《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中有“尤工远势古莫比,咫尺应须论万里”两句,虽是论画,也可以用来论诗。王之涣的这两句写景诗就做到了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

诗笔到此,看似已经写尽了望中的。景色,但不料诗人在后半首里,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样两句即景生意的诗,把诗篇推引入更高的境界,向读者展示了更大的视野。这两句诗,既别翻新意,出人意表,又与前两句诗承接得十分自然、十分紧密;同时,在收尾处用一“楼”字,也起了点题作用,说明这是一首登楼诗。从这后半首诗,可推知前半首写的可能是在第二层楼所见,而诗人还想进一步穷目力所及看尽远方景物,更登上了楼的顶层。诗句看来只是平铺直叙地写出了这一登楼的过程,而含意深远,耐人探索。这里有诗人的向上进取的精神、高瞻远瞩的胸襟,也道出了要站得高才看得远的哲理。

就全诗而言,这首诗是日僧空海在《文镜秘府论》中所说的“景入理势”。有人说,诗忌说理。这应当只是说,诗歌不要生硬地、枯燥地、抽象地说理,而不是在诗歌中不能揭示和宣扬哲理。象这首诗,把道理与景物、情事溶化得天衣无缝,使读者并不觉得它在说理,而理自在其中。这是根据诗歌特点、运用形象思维来显示生活哲理的典范。

这首诗在写法上还有一个特点:它是一首全篇用对仗的绝句。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选录这首诗时曾指出:“四语皆对,读来不嫌其排,骨高故也。”绝句总共只有两联,而两联都用对仗,如果不是气势充沛,一意贯连,很容易雕琢呆板或支离破碎。这首诗,前一联用的是正名对,所谓“正正相对”,语句极为工整,又厚重有力,就更显示出所写景象的雄大;后一联用的是流水对,虽两句相对,而没有对仗的痕迹。诗人运用对仗的技巧也是十分成熟的。

登黄鹤楼作文 篇五

登黄鹤楼

当我翻阅去年旅游的照片时,看见了那张背景是黄鹤楼的照片,不禁想起了8月16日,我和老爸游览了美丽的黄鹤楼,

登黄鹤楼作文

我们进入黄鹤楼景区,望见门匾上面刻着四个大字---江山入画。我非常不解,就问老爸:“那门匾上是不是写错了,应该是江山如画吧?”可老爸却让我看完黄鹤楼以后再去慢慢体会

步入大门,远远看见一个池塘,塘中铺满了荷叶,一片片又大又圆,在碧绿的叶面上,几滴水珠在

走过荷塘,一对仙鹤站在一只乌龟上,这是龟鹤延年的意思,也寓意着人们能长命百岁,长江永远不发大水。

踏上石阶,来到一座高五层,有着五彩琉璃瓦,在阳光下金碧辉煌的黄鹤楼前。抬头看见门上有一个大金匾,上面写着“黄鹤楼”三个大字。迈进楼内便看见了从唐、宋、元、明、清一直到现代,各个时期的黄鹤楼模型。它们形态各异,反映了黄鹤楼的发展历程。

第二层,墙上贴满了琳琅满目的古画,吸引着许多游人来此参观。三、四、五层,都有著名诗人游览黄鹤楼写下的经典诗句。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当我站在第五层往下看时,我呆了,汹涌澎湃的江水的一路向东咆哮而去,江上一艘巨大的游轮鸣着响亮的汽笛,几只江鸥在江面盘旋。横跨长江的武汉长江大桥上川流不息的汽车犹如跳动的五线谱,演奏着赞美黄鹤楼的乐曲。耸立在江边的龟山与蛇山坚守着长江已不知过去了多少岁岁年年。

多么美丽的景色,多么生动的画面,我终于看到“江山入画”的景象了。

登黄鹤楼作文 篇六

唐代诗人李白写的一首诗是《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凌》,诗句是: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登黄鹤楼作文

。意思就是:李白在黄鹤楼上送别了孟浩然,阳春三月他顺流东下去往扬州……。

今天,我登上高高的黄鹤楼。黄鹤楼建在湖北省武汉市。它一共有五层,很高很高,它有40个棱角,从下往上看,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黄鹤楼”一个大金匾,很气派,

我喜欢黄鹤楼,同学们。你们也去黄鹤楼玩玩吧!

关于登黄鹤楼作文 篇七

国庆节的时候,妈妈带我去了名扬中外的黄鹤楼。

远远看去,黄鹤楼屋顶四周的边缘尖角上有形态各异的龙,有的嘴里咬着一颗大珠子,有的龙回首相望,它们都雕刻得栩栩如生。

黄鹤楼从下面往上看每一层是由大渐渐变小,一共有五层。首先看到的是第一层,最外面有几根大大的柱子顶着上面的四层楼;从上面看,可以看见最小的一层四周还挂着一些铜铃。

进到里面有一片片金光闪闪的墙,上面还画着些仙鹤的图案。每一层楼梯又陡又窄很惊险!我们不得一个接一个的上。我们爬了五分钟才爬了不到一半,“哎!这要爬到什么时候啊!”我轻轻地说道。又过了好几分钟,我们才终于爬到顶层。在顶层,我们看到了雄伟的武汉长江大桥和上面奔流不息的汽车,还有许多高楼大厦和壮观的长江。这风景感觉是那么的美!

黄鹤楼是我国宝贵的遗产,我们一定要好好保护它。

关于登黄鹤楼作文 篇八

期盼已久的国庆假期终于到来了,10月2日,爸爸妈妈按照约定,带着我一起去游览了“天下江山第一楼”之黄鹤楼。

万里晴空,骄阳似火,整个景区人山人海,走到哪里都是人头攒动,熙熙攘攘,我们排队买票、排队安检、排队进景区、排队登楼、排队拍照,有景区工作人员引导,秩序还是井然有条。我心想:我们是来看黄鹤楼呢,还是来看人从众呢,拍的照片里都挤满了人!

进入景区,我看到了两座古色古香的楼阁,一座是黄鹤楼,另一座是白云阁,边上还有小的亭台、宝塔、轩廊和牌坊。在留影拍照时我发现了黄鹤楼楼外有一只仙鹤栩栩如生站立在龟和蛇背上,爸爸告诉我,这就是黄鹤楼里吉祥三宝的“黄鹤归来铜雕”,都是用纯黄铜铸造的,我突然想起了诗人崔颢的诗句“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我们本想去登黄鹤楼的,但是看着登楼口“神龙见首不见尾”的超长队伍,都把大路都围得水泄不通,我们就改变了计划路线,先去游览白云阁。

白云阁的游客也真是不少,但总算比黄鹤楼少一些。我们排着队随着人流进到大厅,映入眼帘的是一楼的岳飞生平大事迹展,介绍了民族英雄岳飞的抗金北伐和精忠报国的故事。原来这里曾经是岳飞大将军带领岳家军驻扎的大本营和北伐基地。我在墙上看到了岳飞的诗词《满江红·写怀》“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让我感受到了强烈的爱国情怀和英雄气质,我们要学习岳飞大将军民族节气和爱国主义精神,珍惜时光,好好学习,长大后报效祖国。

我们接着爬上了二楼三楼,书墨纸砚香伴着阵阵的凉风沁人心脾,吹散了炎热,原来白云阁的名字是来自“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诗句。登高望远,四处眺望,景色尽收眼底,视野瞬间变得开阔敞亮了许多,爸爸指着远处的大桥告诉我,那就是武汉长江大桥,是同时通铁路和公路“万里长江第一桥”,连接大桥两边的是武昌蛇山和汉阳龟山。站在白云阁里看黄鹤楼和边上的风景,别有一番风味。“孤帆远影碧空尽,未见长江天际流”难怪大诗人李白也在黄鹤楼写下很多千古名句。

黄鹤楼,我湖北老家的风景名胜和历史文化名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