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虽寿原文及赏析【精品多篇】

龟虽寿原文及赏析【精品多篇】

曹操简介 篇一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 ),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曹操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马超、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扩大屯田、兴修水利、奖励农桑、重视手工业、安置流亡人口、实行“租调制”,从而使中原社会渐趋稳定、经济出现转机。黄河流域在曹操统治下,政治有一定程度的清明,经济逐步恢复,阶级压迫稍有减轻,社会风气有所好转。曹操在汉朝的名义下所采取的一些措施具有积极作用。

曹操在世时,担任东汉丞相,后为魏王,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去世后谥号为武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

曹操精兵法,善诗歌,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建安风骨,鲁迅评价其为“改造文章的祖师”。同时曹操也擅长书法,唐朝张怀瓘在《书断》将曹操的章草评为“妙品”。

龟虽寿教学反思 篇二

《龟虽寿》是一首慷慨激越的抒情诗,体现了建安风骨的鲜明特点,没有缠绵凄恻的情调,读起来铿锵有力,格调高远,显示出诗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热爱生活的乐观精神。诗情与哲理交融,构思新巧,语言清峻刚健,将诗人的千里之志表述得气雄力坚。

在教学中,主要是通过诵读先从字面上解析诗意。翻译诗歌很多诗词的思想感情往往通过诗眼体现出来。然后再抓住诗眼去深入的理解诗意。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表现了曹操老当益壮、志在千里的积极进取精神,抒发了他那变革现实、统一国家的豪情壮志。

注释: 篇三

1、该于建安十二年(207),这时曹操五十三岁。选自《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这首诗是曹操所作乐府组诗《步出夏门行》中的第四章。诗中融哲理思考、慷慨激情和艺术形象于一炉,表现了老当益壮、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此诗是曹操的`乐府诗《步出夏门行》四章中的最后一章。2.“神龟”二句:神龟虽能长寿,但也有死亡的时候。神龟,传说中的通灵之龟,能活几千岁。寿,长寿。 3.竟:终结,这里指死亡。4.“螣(téng)蛇”二句:腾蛇即使能乘雾升天,最终也得死亡,变成灰土。腾蛇,传说中www.本站baihuawen本站与龙同类的神物,能乘云雾升天。5.骥(jì):良马,千里马。6.伏:趴,卧。7.枥(lì):马槽。8.烈士:有远大抱负的人。暮年:晚年。9.已:停止。10.盈缩:指人的寿命长短。盈,满,引申为长。缩,亏,引申为短。11.但:仅,只。12.养怡:指调养身心,保持身心健康。怡,愉快、和乐。13.永:长久。永年:长寿,活得长。14.幸甚至哉,歌以咏志:两句是附文,跟正文没关系,只是抒发作者感情,是乐府诗的一种形式性结尾。

翻译: 篇四

(1)诗中用两个转折比喻说明死之不可避免,揭露了神仙长生不老的虚妄的诗句: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成雾,终为土灰。

(2)诗中阐述作者人生哲学生命长短不是由天决定,肯定了人的主观能动性,饱含朴素的辩证见解: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3)抒发诗人情怀,表明老当益壮的进取精神的诗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4)开头四句分别写“神龟”和“腾蛇”,诗人的用意是什么?请简要说明。

(5)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这样的人生态度表现了诗人的什么精神?请简要分析。

【答案】

(4)①告诫人们要尊重自然规律,神龟寿命再长,腾蛇本事再大,也难免一死,人生也是这样,自然规律不可逆转。②托物起兴,托神龟、腾蛇之物,引出下文对人生的感慨。

(5)①人生有限,要不停地奋斗拼搏,即使到了晚年,胸中也要激荡着驰骋千里的豪情,保持永不消沉的勃勃雄心。②寿命长短,不能被动地让天决定;事在人为,只要保持身心健康就能延年益寿。这种人生态度表现了诗人积极进取、奋斗不息、乐观豁达的精神。

《龟虽寿》原文 篇五

两汉: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腾 一作:螣)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