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说课稿(新版多篇)

高中语文说课稿(新版多篇)

高中语文说课稿 篇一

一、说教材

(一)、教材所处的地位及作用

《荆轲刺秦王》是战国策的名篇。在“新课标”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被选入人教版教材必修1第二单元。通过荆轲刺秦王的过程,抒发了对荆轲的赞美。认识荆轲那种舍生忘死、扶弱济困、反抗的精神和正义行为。学好这篇文章,可以感受荆轲这一悲剧英雄的人格魅力,还可以利用古今视界差异,激发学生读出新意,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性,并在这方面作出一些有益的探索。

(二) 三维教学目标及确定依据

1、知识与技能:

①、进一步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培养文言断句和翻译的能力。

②、学习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表情、神态,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性格。

依据:课标指出“阅读浅近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中举一反三。”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诵读设疑、自主探究、合作解决,培养学生的能力。

依据:目标要求“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通过诵读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使作品中的形象、意境、风格、节奏等都刻骨铭心在自己的脑海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思想内容,学习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

依据:“理解和评价古代文学作品的方法论的要求:历史眼光与现代观念的统一。”

(三)、教学重点、难点及确定依据

重点:分析人物形象,从对话、动作、神态的角度入手,认识荆轲那种舍生忘死、扶弱济困、反抗的精神和正义行为

依据:课标指出:“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

难点:如何看待荆轲刺秦王这一事件

依据:学生认知能力有限,很可能在这个问题的看法上失之偏颇,无法认识到刺秦的合理性和局限性。

(四)、课程资源的开发及有机整合

利用影视资源,通过多媒体进行文稿演示。尤其是“易水送别”和“刺秦”两个精彩片段。展示历代文人对荆轲刺秦或褒或贬的诗词。

语文新课程认为学生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创造者,老师是学生的指导者和组织者,是最主要的语文课程资源,要能利用教科书,进行再创造,把教科书变成发展学生语文素养的教学内容,赋予教科书内容以生命的活力。因此,老师应创设一种情景,点拨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

二、说学法

(一)学情分析

由于本文主人公所置深的特定时代背景,学生已经习惯接受传统赞赏荆轲的观点,甚至形成思维定势,因此作为老师应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问题。用现代观念重新审视作品,形成个性化的认识。

(二)心理调节的方法分析

文言文教学是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难题,学生往往视为畏途。老师应该少作一些脱离语文语境的、所谓梳理规律的、机械操练性的客观化、标准化练习,文言常识的教学要少而精,点到即可,重在提高学生古文能力。学习最好的动机是来自对学习材料的兴趣。

(三)知识建构的方法指导

“新课标”旨在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我设计了:

(1)朗读法——只有反复读才能让学生领会作者的情感。

(2)探究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学习,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不学。本节课,我以语文学习普遍规律“写了什么—怎样写的—为什么这么写”为指导而设计教学,以教给学生现代诗歌赏读方法为目的而推进教学,以“情”为突破口,以“读”贯穿始终,期望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三、说教法

朗读法、提问法、讨论法。

依据:对于教师的作用,“新课标”在“教学建议”中指出:“教师既是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教师点拨是重要的,但不能以自己的分析代替学生的独立思考。因此,这堂课我将借助多媒体的手段,运用朗读法,启发探究法,启发学生思考、探究,期望构建师生间和谐平等互动的语文课堂。

四、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来上新课《荆轲刺秦王》,关于荆轲,历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北宋苏询称其“始速祸焉”,朱熹认为他“匹夫之勇,其事无足言。”但司马迁却为他立传,并在《史记》结尾评价其“名垂后世”。还有其他人,如陶潜,称其“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为什么前人对他会做出这种评价。相信我们学了这篇课文,也会对荆轲有更深入的了解。(用多媒体展示上边内容)

同学们已经做过预习工作了,那该文选自哪里?

1、交流同学们收集到的资料,了解《战国策》

《战国策》是战国末年和秦汉间人编辑的一部重要的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重要的散文集。作者已不可考。最初有《国策》《国事》《短长》《事语》《长书》《修书》等名称,经过汉代刘向整理编辑,始定名为《战国策》。

《战国策》的内容,主要记载战国时期各国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进行谋议论辩时的政治主张和纵横捭阖、尔虞我诈的故事,也记述了一些义士豪侠不畏、勇于斗争的行为。《战国策》长于议论和叙事,文笔流畅,生动活泼,在我国散文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2、了解本文的背景。可让同学们结合学过的历史知识来谈一谈。

战国末期,秦统一中国之前的六年,秦灭韩,又破赵,统一的大势已定。地处赵国东北方的燕国是一个弱小的国家。当初,燕王为了结好于秦国,曾将太子丹交给秦国做人质,而“秦遇之不善”,太子丹逃回燕国,为抵抗强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报见陵之仇,太子丹想行刺秦王。为此,他找来了荆轲,精心侍奉。(肯定学生的预习)

二、研读课文

(一)、让学生借助工具书,对照注释,初读课文,要求划出疑难词句。整体把握作品的故事情节:(板书)

1、开端(秦将王翦破赵──愿足下更虑之):行刺缘起。

2、发展(荆轲知太子不忍──终已不顾):行刺准备。

3、高潮(既至秦──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廷刺秦王。

4、结局(末段):荆轲被斩。一幕惊雷乍起、剑拔弩张的活剧,以秦王「目眩良久」告终。

(二)、提问:

1、荆轲刺秦王的谋划,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写太子丹「不忍」,有什么作用?

2、“怒叱太子”表现了荆轲性格的那个侧面?

3、作者是怎样描写易水诀别这一场面的?

问题设计意图:主要是让学生利用文本从对话、动作、神态等角度入手,分析悲剧人物形象,认识荆轲那种舍生忘死、扶弱济困、反抗的精神和正义行为。

4、如果荆轲把秦始王刺死呢,那将会怎样,中国将会出现怎样的局面?

问题设计意图:以往的课堂,总是老师预设好课堂教学流程,预设好问题,甚至预设好问题的答案。本课教学既有预设的内容和流程,同时也注意课堂的生成。如学生会提出类似的质疑:这是笔者在预设内容里没有的,然而,一发现问题,老师便即时对问题进行整理,把问题摆出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如何能让人人都“动”起来,成为学习语文的主人。

(三)讨论并小结:应该怎样评价荆轲刺秦王的行为?

荆轲刺秦王,是反抗的正义行动,而秦统一六国是历史发展的趋势,这是个人或少数人的愿望改变不了的,所以只能以悲剧告终。荆轲刺秦王就与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消极因素作斗争来讲,这场斗争具有合理性;就整个历史发展过程进程来讲,它有着很大局限性。

对荆轲的评价,历来见仁见智。但评者大都认为,荆轲虽不懂得以一人之力难以挽狂澜于既倒的道理,也不懂得秦帝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他不畏、不怕牺牲,在国家多事之秋挺身而出、不避艰险的精神和气概还是值得称道的。

(四)布置作业

把你对“荆轲刺秦王 ”的看法整理成一篇文章。

2021高中语文说课稿 篇二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声声慢》,我说课的内容由五部分组成,一是说教材,二是说教法,三是说学法,四是说教学过程,五是教学小结与作业。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与作用

《声声慢》选自高中语文第四册“词别是一家”单元,这个单元的主要内容是鉴赏婉约派词,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在整体把握诗词思想内容的基础上品味诗词的语言,把握诗歌的意境和感情,目的是培养学生初步鉴赏诗词的能力。欣赏诗词要在反复的诵读中,运用联想和想象,探究它的意境和诗句中蕴含的感情。

《声声慢》是李清照南渡以后的名篇之一,写词人历遭国破家亡劫难后的愁苦悲戚,是词人情感历程的真实写照,也是时代苦难的象征。

2、教学目标

新课程理念提倡教学应以三维目标为中心,根据教学内容和学情分析,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反复诵读,感知内容,解读意象,品味意境,赏析情感。

(2)、能力目标:深入解析词人“愁”的丰富内涵

(3)、情感目标:培养对古典诗词的热爱及纯正的文学趣味

3、教学重点和难点

依据教学目标,参照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确定本课教学的重点、难点如下:

(1)、教学重点:通过与《一剪梅》的比较阅读,引导学生感受“闲愁”与“家国之愁”的区别。

(2)、教学难点:这首词选择的意象很符合传统的审美视角,挖掘词中意象的丰富而又复杂的内涵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难点。

(三)说教法

1、教学方法

①〈1〉诵读感悟法

诗词教学贵在多读。本词是宋词中的经典,文辞优美,感情浓郁,我要认真引导学生诵读,在诵读中体验女词人孤凄愁绝的情感。让学生在诵读中发现诗词中的语言美、情感美、意境美!在诵读的过程中质疑,思考,品析,鉴赏。

②。“自主合作探究”法。

在教学中设计有深度的问题让学生讨论,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在探究中大胆质疑在探究中解决问题。

③。比较法

通过与《一剪梅》的比较阅读,让学生在诵读、分析、联系比较中理解作者的情感,感受本词的艺术特色。

④。教学手段及教学媒体的运用

多媒体和mp3的展示,给学生直观的感受。借助图片、音乐等教学手段,营造一种情境,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

学法指导:

意象意境感情

(四)说教学程序

1、新课导入:

轻拂中华历史的尘烟纱缦,咀嚼古往今来的悲怀愁情,三千年古代文学长河中,特立独行,登峰造极的沧海愁人恐怕当数女词人李清照了。她有“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她有:“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她还有“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的说不尽的愁。

2比较阅读《声声慢》与《一剪梅》

(1)学生试读这两首词

根据以前所学过的知识,试着读课文,考虑语调,语速及感情基调。

(2)听录音范读或老师范读上阕

让学生与自己前面的试读对比一下,找出自己的不足。

(3)提问学生朗读其中一首

纠正读音,纠正节奏,调整感情。

问题:《声声慢》这首词中体现了作者的什么情感。(愁)那么此词中表现的“愁”与李清照前期的代表作《一剪梅》中的“愁”是否一样呢?((板书:一般愁字别样情)

同:不同:《一剪梅》中是一种“闲愁”,《声声慢》则胜于“愁”。“闲愁”自是相思之情,独居生活的孤单寂寞和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明确:创作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南渡前:描写少女、_时期的生活闲愁、离愁--清丽婉转

南渡后:表现思夫、思国、思乡浓愁、哀愁--沉哀凄苦

设计意图:通过同一作家不同作品的对比阅读,让学生明白李清照前后期词的不同风格和不同情感。

都说“一般愁字别样情”,多愁善感的诗人“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千般浓、万般深的“愁”该怎样抒发呢?

请同学们齐读此词,找出课文中直接抒发情感的句子

明确:①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②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词人通过这两句,直接抒发了自己的愁情。这次第,是指什么时候呢?让我们走进李清照的生平,去了解她写此词时的情形。(展示李清照生平大事记)

李清照大事记:

1103—1126年:与赵明诚结婚,婚后融洽欢娱,共同致力于金石、书画的研究,度过了这一生中最安宁、幸福的日子。

1126年:北宋末年,_透顶,金兵入侵,围困京师。

1127年:金灭北宋,二人所存的十余屋金石书画在战火中焚为灰烬。

1129年:赵明诚孤身赴任,身染重病,8月18日去世,终年49岁,李清照时年46岁。

1132年夏:再嫁张汝舟,可惜遇人不淑,9月提出诉讼,与张汝舟离婚。李清照被判刑两年。

1151——1156年:李清照没有子嗣,孑然一身,悲苦地离开人世。无人知道她死于何时,葬于何处。

李清照写此词时是1151年,由上表中可知是在经历了一些什么境遇下写此词的?(亡国之恨丧夫之痛孤独之苦)正是在此情形下,词人在《声声慢》中写下了自己的愁思。

那么作者是如何入愁的呢?回到我们的第二个问题:找出奠定全词感情基调的句子。(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寻寻觅觅”,李清照在寻觅什么?她当时的境况怎样?(当时李清照的境况时国破家亡、夫死,自己颠沛流离。她可能在寻觅往昔欢乐的岁月,_前的他太平生活,还有丈夫在世时的爱情等等,但却又不知道去哪里寻找。从这个动作中看出了她的若有所失。)

“冷冷清清”,诗人寻找到曾经的快乐、幸福了吗?冷冷清清是指哪里冷清?(寻觅的结果不但没寻回失去的东西,环境的冷清反而让人的心境更添寂寞冷清。)

“凄凄惨惨戚戚”,诗人最后的心理感受是怎样的?(凄苦无告)

开头这14个叠词奠定了全词哀婉凄凉的感情基调。

二分析意象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当词人带着满眼忧愁来看周围的事物时,“物皆着我色”。请问作者在词中选取了哪些意象来表现她的愁。自读课文,找出意象。(淡酒、秋风、过雁、黄花、细雨、梧桐)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为什么是淡酒?(并非酒淡,愁情太重,酒力压不住心愁,自然也就觉得酒味淡,这是一种主观感受。一个“淡”字表明了作者晚年是何等凄凉惨淡。)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请同学们回忆出词人以前的作品中出现过黄花的诗句。“黄花”一般喻指什么呢?(黄花比喻女子憔悴的容颜)对于满地黄花堆积,你们怎么理解?(花开得盛:花凋谢在地。理解为花开之盛则是以乐景哀情反衬;理解为花凋谢在地则是以花喻人正衬,写出词人的凄苦忧愁。)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请同学们回忆我们以前学过哪些含梧桐的诗句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天明。温庭筠《更漏子》)

请同学们回忆我们以前学过哪些含雨的诗句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由此我们可知雨是哀伤﹑愁丝的象征。

由此我们可知梧桐一叶知秋牵愁惹恨。梧桐大多表凄苦之情,以梧桐写悲秋,是古典诗歌常用的手法。

雨是最契合文人失意与愁苦的自然物象,具有特定的感情内涵。

6、总结巩固

通过对比,我们清晰看到了词人早晚期词作迥然不同的风格。我们看见了一个一生都被“愁”所困的女词人,“愁”是她作品的主调。早年的“愁”是“闺怨”、“离愁”、“相思之愁”,是“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是“为赋新词强说愁”。晚年的“愁”则是在经理了孤独之苦、丧夫之痛、亡国之恨之后的“欲说还休”的愁,是一种沉甸甸的深沉的愁。

设计意图:课堂总结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课堂总结,让学生明白词人早晚期词作风格的差异,理解了“愁”的丰富内涵。

7、探究性作业:

根据所学知识,搜集相关作品,比较分析

柳永、李煜、李清照三位诗人表现其“愁绪”的作品中“愁”的不同含义。

设计意图:根据语文新课标的要求,作业设计可以呈现多元化的形式,探究性作业的形式符合语文新课标的要求,可以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提高语文综合素质。

高中语文说课稿 篇三

一、说教材

我的课题是《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高中语文教材第四册第16课),这是一篇特殊的课文。首先,它所处的单元在教材中位置特殊。高中语文教材有四个小说单元(高三册2单元,高四册1单元,高五册1单元共12篇课文),在第三册教材中,学生重点学习了“小说的人物形象和环境”、“小说的情节和主题”,已能够了解小说的基本要素和小说的主要特点。而第五册教材的小说单元教学的重点是“小说的鉴赏”,这对学生阅读小说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因此,从教材体系与大纲要求上看,第四册教材的小说单元实际上是一个承前起后的单元,进行本单元教学时便应该充分考虑这一特征。

其次,本课在单元中的位置特殊。第四册教材的小说单元教学的重点是“了解中国古代小说的特点”,本单元所节选的四篇课文均选自我国明清时代著名的几部古典小说(《红楼梦》、《水浒传》、《老残游记》、《醒世恒言》),而明清时代是我国古典小说发展的高峰,其创作总体呈现如下特点:

(1)注意人物行动、语言和细节的描写,在矛盾冲突中展示人物性格;

(2)情节曲折,故事完整;

(3)语言准确简练、生动作流畅;

(4)叙述方式明显带有说书人的印迹。

而《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在创作上则充分体现了我国古典小说突出的艺术成就,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仔细体会。再次,是本文在写作上的特色。本课是该单元的第二篇讲读课文。本文节选自《水浒传》的第十回,《水浒传》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优秀长篇小说,它艺术 地概括了历史上农民起义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过程。作者用环境描写来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推动情节、深化主题的技巧是历来被人们所称道的,教学时应引导学生作重点领会。因此,我把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林冲的思想性格发展变化分几个阶段及其变化的关键;分析“风雪”等景物描写对情节、人物的作用则是本文教学的难点。

二、说教法

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对小说教学作了有益的探索:以“导”为主,从感觉人手,灵活运用评点法,以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让学生学会鉴赏和评价。它的具体要求是:综观全局,抓住关键,创设问题点,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引导学生步步深入地探索,在此基础上,据点作评,教师在关键处作灵活而简明的评说点拨,启发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课文的精髓。这种评定法从学生的角度来讲,是通过感受、点拨而产生顿悟,而不是教师塞给他们某种现成的结论,因而学生会为自己的不断发现和新解而欣慰不已,无形之中学习兴趣大增。叶圣陶先生说:“教师当然须教,而尤宜致力于‘导’。”“所谓教师之主导作用,盖在善于引导启迪, 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非谓教师滔滔讲说,学生默默聆受。”(《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下册,第718页、第725页,教育科学出版社)要使学生的思维之水常“鲜”常“活”,教师就必须在“导”字上下苦功夫,切不可居高临下,以自己的一知半解来堵塞学生的思维之泉。这就要求教师努力做好以下两点:第一,要比学生站得更高、更远,避免与学生站在同一思维平面上;第二,要知己知彼,懂得学生的阅读心理并设法使学生处于跃跃欲试、一显身手的最佳心理状态,从而形成教学的良性循环。《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的教学,我大胆地进行“问题导入,以导为主,读议结合”方法的尝试。

关于本课教学情景的创设的一点说明:我在上课前播放了电视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曲,而没有采用电视剧《水浒传》的主题曲,其意在营造一种特殊的气氛——强烈的音乐节奏感驱使学生急于去领略英雄好汉们的悲剧故事。教学过程中还适时穿插入了录像片的欣赏,有助于学生对主人翁性格和成因的理解。

三、说学法

在第三册教材中,学生已经学过了两个小说单元的小说,已能了解小说的基本要素和小说的主要特点,并对本文节选故事的情节、人物形象、主题思想等内容也能大体把握。组织本课教学时,教师如果只是停留于对课文的情节、语言、动作、心理等的逐条分析上,必然会把课文搞得支离破碎,而使学生毫无兴趣;若能够抓住一点,深入挖掘,分层阅读,则能激起学生自动探求的欲望,开启学生的思维,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曾记得去年在教学本文时,课堂上有位同学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山神庙中,林冲用一块“大石头”顶住了庙门,使陆虞侯等三人不得进庙,为林冲最终识破奸贼的险恶用心从而走上反抗的道路提供了契机,可是林冲一个人“掇”得动一块大石头吗?怎么陆虞侯三人却推不开呢?这个细节真实吗?问题一出同学们就议论纷纷,我也一时乱了分寸。因为对一般读者而言这是个不成问题的问题,小说嘛,无巧不成书,情急之中,我想起苏轼的一句诗:“竹外桃红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我说道:“苏轼为什么非写成‘春江水暖鸭先知’不可呢?难道‘鹅’就不能够先知吗?小说和诗歌一样都是文艺作品,阅读文学作品是不能死抠的。”听了我的解释后,有的同学笑了,可不少的同学脸上仍旧带着疑问、困惑。我的解释为什么不能使学生信服呢?为了彻底地解开这个疑团,我想不如在课堂上主动地把“问题”提出来,让同学们发表看法,各抒己见。

四、说教学过程

学生的学习过程一般包含“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两个层面。认知过程沿“感觉——思维——知识”一线走;情感过程沿“感受——情绪——意志”一线走,二者在学习过程中缺一不可。组织教学时,我认为不妨让学生先睹为快,教师可放开手脚让学生“尽情享受”文本。因为只有当学生与阅读文本产生共鸣后,才会激发起探求的欲望;而只有当学生感受的触角一直深入到与作家的感受触角相交时,才有可能进入认知的阶段。所以学生的自主感受是极其重要的,是深入理解作品及产生顿悟的前提。为此,我在课前布置了这样一道预习题:用100字左右的文字提炼课文的情节或就作品某方面写一点自己的阅读感受。课堂上应力避学生一看就“懂”、一“懂”兴趣就无的现象。这就要求教师要有针对性地选择突破口,设计好教学环节。导入新课时,我从释题开始,提出“文题中‘风雪’仅仅是人物活动的一个环境吗?”这样一个简单而又容易被学生忽视的问题,以引起学生对课文中有关环境描写语句的观注。这一步就称之为“释题生疑”。第二步则叫“趁热打铁”——“带学生从文章里走个来回。”(张志公语)我让学生把课文情节理清楚之后,再进行重点问题的讨论。在让学生概括本文的故事情节时,我问了这样两个问题:如果用不足20字概括呢?如果用4个字概括呢?有意识地插入语言表达的训练。然后教师点拨小结:概括故事情节要注意三点

(1)准确;

(2)顺畅;

(2)简练。出示情节发展的脉络图和对联(演示),结束这一步教学。接下去是进行课文难点问题的讨论。实施这一步要尽可能避免“注入式的回答”——把结论先塞给学生,使学生的认识只能局限于教师所定的框框里。这不利于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教师应设计出一两个“出其意料”的问题,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处。我把教学中的那个“困惑”在这个时候抛给了学生,让学生谈谈各自的看法,以此来激起学生智慧的火花,并适时引导学生研读课文,找出有关风雪描写的句子(课文中有六处写到风雪)再组织学生逐一讨论分析,小结后明确:推动情节发展,渲染气氛,衬托人物性格,深化主题等。课后可结合文中 十二次提到“花枪”的有关语句让学生自行作分析。

为加深学生对小说人物 性格特征及其变化的理解,把握“风雪”的特点以及对情节、人物的作用,我在重点问题讨论时插入影视片段欣赏,以加深直观效果。

课堂总结

这一步我以板书形式来呈现。最后说一说作业的布置。题目有两个:(1)人物绰号考证:《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记录着人物的性格,并且各自都有一段来历,引导学生考证,以加深对人物的认识;(2)人物分类点评:自己确定标准,将小说的人物分成若干类别,撰文点评,以文解文。我的意图是学生课内学习《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课外可通过上述活动促发其自读《水浒传》原著,开展拓展阅读,加强读写训练,以达到能力迁移的目的。

高中语文说课稿 篇四

一、开场白: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长亭送别》。

二、说教材:

《长亭送别》选自新编语文教材第四册第五单元,本单元学习中国古代戏曲,目的是培养学生鉴赏我国古代戏曲的初步鉴赏能力。

课文节选部分曲词优美,文采飞扬,高中语文大纲指出:“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优秀文化的感情”据以上内容和所教学生特点,将学习目标确立为:

1、识记有关文学常识,了解故事情节。

2、鉴赏曲词的美

3、欣赏莺莺的人物形象。

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节选自我国古典名著《西厢记》,是我国古典戏剧中的经典之作,它的作者王实甫是我国古代杰出的语言艺术大师,他吸收了唐诗宋词精美的语言艺术,融化百家,创造了文才斑斓的元曲语汇,吸收借鉴这些,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写作,而且对加厚他们的传统文化底蕴具有重要作用。同时,我们的学生的鉴赏能力又非常有限,有可能“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因此,我把曲词鉴赏做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主要用比较分析法来突破。

三、说教法:

适当的教学方法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动口、动脑、动手的机会,让他们更多地参与教学,根据该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征,我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教学

1、迁移教学法

它最大的特点是激发学生兴趣,增强信心,在本节课中主要体现为运用学过的古代戏剧知识,通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

2、比较分析法

它能增强学生观察、分析、交流的主体意识,使全班学生积极参与到主动的学习活动中去。在本节课课中主要体现为让学生将书上内容与老师习进行以及动画类比,突破重点和难点。

3、启发--发现探究法

在本节课中主要体现为通过分析比较得出新的知识,应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四、说学法

新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重视师生的语言交际和心灵沟通。”“重视学生思维方法的学习。”据此,我确定了以下学法:

1、动口动脑动手,讨论分析法。

2、鉴赏诵读法。

五、说教学程序:

语文教学要密切联系社会生活,注意开发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学资源,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同时,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总是由一般到特殊,所以,要对剧中人物形象有更深的认识,就要对全篇的情节有细致的了解。因此,在进行新课之前,我让学生做了如下准备和预习:观看影片>,运用上节课的有关戏剧知识,参看提示、注释,通读全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完成学习目。

高中语文说课稿 篇五

一、说教材

《寡人之于国也》选自人教版必修三第三单元第八课,本文是战国时期亚圣孟子与梁惠王谈论治国安邦之策时的言论。语言严谨、条理层次清晰并且内涵深远。这篇课文中,需要重点掌握的文章,同时也是难以理解的文章。我们需要重点掌握的议论性散文的论点和论据,体会古人圣贤的治国智慧。通过思辨性的文字和深刻的内涵以及雄辩技巧,使学生感受辩论的魅力和治国的思想。

二、说学情

合理把握学情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本次课所面对的学生群体具有以下特点:我所面对的学生正处于高中学段,具有较强的概括和归纳的能力,抽象逻辑思维逐渐养成,他们已经具备了学习文言文的相应知识储备,也具有学习文言新知的动力和兴趣。学生能够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诵读文章并合作探究,习得文章的重点并解决情感的理解问题。

三、说教学目标

从课程标准中“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理念出发,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识记文章中的关键文言词语和理解特殊句式的用法,掌握文章大意并捋顺文章思路。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朗读法和小组讨论法,学习本文的中心论点和修辞手法,掌握论证技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会孟子的仁政和民贵君轻的思想及其对于治国安邦的意义。

四、说教学重难点

结合本单元的教学要求,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我确定了本节课的重难点是:

重点:学生通过朗读法和小组讨论法,学习本文的中心论点和修辞手法,掌握论证技巧。

难点:学生体会孟子的仁政和民贵君轻的思想及其对于治国安邦的意义。

五、说教学方法

新课程教学中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基于此,我将引导学生采用以下的教学法。主要包括:阅读法、谈话法、小组合作探究法。下面我将介绍我的教学过程,这也是我本次说课最为核心和最重要的环节。主要包括:新课导入、整体感知、深入研读和延伸作业等几个方面。

六、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好的导入总是未成曲调先有情,像磁石一样牢牢地吸引住学生。好的导入不但使学生了解这节课所要学习的课题和内容,还可以形成阅读期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节课我将采取“复习法”进行导入:通过向学生介绍初中学过的孟子的文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进行对比阅读,以此形式进行新课导入。提问学生其中名句仍然在耳畔回荡:“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以及“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也成为后世广泛引用的名言警句,即使是在今天,它仍然有很强的生命力。这些孟子的仁政和民贵君轻的思想不仅对当时,而且对后世影响极大。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孟子的又一篇表明他仁政思想的文章《寡人之于国也》。(板书:寡人之于国也)

(二)整体感知

整体感知是赏析文章的前提,通过初读,可以使学生初步了解将要学到的基本内容,了解文章大意及思想意图,使学生对课文内容形成整体感知。首先,我会让学生根据课前预习,出声诵读课文,同时注意朗读的快慢、停顿以及感情,找出文章中难以理解的字词;其次,学生再次朗读课文,疏通文意,分析出文章讲了什么?我会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指导和总结,得出文章的层次划分:点明主题——“民不加多,为何?”孟子针对疑问,巧用比喻进行答疑,解决“民不加多”的疑问。(板书:民不加多)再次,解决“民加多”主要包括:农粮生产、水产养殖和林木种植。最后,根本措施:施行仁政和王道。而君王应有的态度是“王无罪岁”。这样的安排可以帮助学生初步了解文章大意,并扫清字词障碍,有利于进一步解决文章重难点问题。

(三)深入研读

深入研读,意在通过文中的细节来反映整篇文章,并且能够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主旨内容。这个阶段主要是解决文章中需要重点分析和较为抽象、难以理解的问题。我会安排三个问题,通过一问一答的形式,开展本堂课的深入研读环节:首先我会向学生提出疑问:开篇提到孟子在说明梁惠王与邻国政策无本质区别时,为什么不直接说明,而是“以战喻”?通过分析课文内容,总结答案。我们可以得出:梁惠王好战,对于战争十分熟悉,这样说,具有启发性,便于学生接受;这是从表面上解决了“以战喻”的内容理解,之后带领学生深入理解这一内容所蕴含的论证方法。此内容运用比喻论证,且十分恰当和贴切,使话语和论证充满逻辑,文字的生动和从容,体现孟子的机智和风趣。(板书:比喻论证:战喻)随后请同学们思考,以现代眼光审视孟子的“王道”思想具有哪些内涵?对现代生活有怎样的意义和启示呢?学生就此问题能够实现从课内向课外的延伸。在物质角度要:解决温饱问题,有粮吃,有房住,不饥不寒,养生丧死无憾;在精神文明教化方面:进行思想教化,兴办教育,敬老爱幼,文明之花盛放;严于律己,多多自我反思,不怪罪客观条件。孟子这样的眼光对于现代生活的意义:启示我们要维持生态平衡,增强环保意识,解决经济快速发展而来的日趋严重的环境恶化、生态失衡问题。(板书:王道)对于一篇课文的学习不仅要能够理解内容,还要能够赏析文章的写作特点,因为我再次提出疑问:本文论辩艺术的技巧有什么?(板书:论证技巧)经过学生讨论,教师总结,我们能够得出,从修辞角度来说:恰当地运用比喻、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如“五十步笑百步”喻意深刻。排偶句式的运用,可突出思想,深化感情,增强气势。对偶的手法使句式在整齐中具有参差之美,增强了语言的音乐性。再从结构角度来看:层次分明,结构严谨。由“寡人之民不加多”“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到“斯天下之民至焉”,层层递进,由浅入深,环环相扣。从语言语体角度:口语化,生动多趣。辩论说理讲求方式方法,循循善诱,争取主动,易于接受。(板书:修辞:排、偶)

通过以上环节我达成了我的三维目标,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四)延伸拓展

在这一环节我向同学补充说明有关于孟子的思想主张和治国策略:在治国安邦上:孟子提倡“民贵君轻”的安邦之策;从人的本性和天性方面:提出和荀子不同的“性善论”;而身为儒家代表之一的孟子,他延续了孔子的“仁政”思想;最后,孟子提出的理论多为现实服务,不同于庄子的“恣肆汪洋”的浪漫主义,孟子风格是阐论明理的现实主义。

(五)小结作业

课堂教学的小结作业环节是课堂回顾的环节。我的小结作业环节设计为:通过回顾文章的条理和思路,并结合深入研究部分提出的三个问题,巩固知识要点。作业的完成是对本节课的回顾与总结,也是很好的归纳与梳理。我会布置作业:请同学想一想,你如果是梁惠王的谋臣,将会用什么方法使帝王明白治国策略的欠妥之处呢?

七、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能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它是教学内容的浓缩。通过板书,学生能直观抓住要点摒弃繁琐,我的板书就力求体现这一点:我的板书力求精简,清晰直观,有利于学生把握文章重难点。

高一语文的说课稿 篇六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对象分析

《再别康桥》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学生,高一学生往往对那种纯粹的、原始的、本真的情感体会较为肤浅,《再别康桥》是新月派诗人徐志摩的传世之作,有极高美学价值,它所抒发的离愁别绪是人类共同的情感经历,通过诵读容易将学生带人诗境,唤醒他们沉寂的真情,从而引起强烈的共鸣。

2、教材地位及作用

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为诗歌单元,本单元收录了中国现当代的一些优秀诗篇。《再别康桥》安排在本单元的第二课,属于必读课。虽然本诗向来众说纷纭,但其艺术之美人所共知,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审美创造力是语文学科的任务,因此,从语言赏析入手,从情感体验切入,就可以让学生通过学习本课体会现代诗歌的特点,多方面感受体悟诗歌的情感,受到美的熏陶。

3、教学目标

由于本诗是高一学生学习的第一首现代诗,为了让学生掌握现代诗歌学习方法,从而能广泛欣赏诗歌,因此将本诗的学习目标确定为:

①、认知目标:品意象,绘意境,悟真情。

②、能力目标:新诗的欣赏方法。

③、德育目标:培养成良好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4、教学重难点

高中学生对诗歌并不陌生,但是由于传统教学模式影响,他们产生了对教师的过多依赖,从而缺失了对大语文环境下自主学习能力。针对此种情况将本课重难点设定如下:

教学重点:

1领悟诗情,获得情感体验;

2赏析诗中的画意美、诗意美。

教学难点:意象的把握与体味。

二、教法分析

1、诵读法

诗歌是情感的艺术,尤其是《再别康桥》这样一首意境很美的诗歌,更需要通过诵读去感受诗中的情感、韵味,把握其中的美。《语文教学论》中指出:“朗读是书面语言的有声化,具有移情的作用,能够激发美感,唤起内心视象,感受作品的意境。”叶圣陶先生也提倡过“美读”的方法。在诗歌教学中,诵读应该是重要的一环,反复地诵读作品,在诵读中把握诗的韵味。诵读法既是教法也是学法。

2、情境教学法

(1)《再别康桥》犹如一幅极富美感的图画,教学中可采用情境教学法激励学生们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加入自己的感受,使这幅画面立体生动,让学生在具体形象的情境中深深体会这首诗的意境美、诗意美。

(2)用富有文学意韵的语言来组织教学,并借助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建立立体可感的视听形象,营造一个充满诗意的课堂教学氛围。

三、学情学法分析

分析:农村初中的学生,阅读的现代诗歌并不多,加上诗歌本身比较抽象难懂,学生可能虽能读下去,却只是蜻蜓点水,走马观花而已,难以抓住重点,深入体会诗歌的情感。针对学生的原有基础,现有困难及学生的心理状态,决定在诵读的基础上指导学生采用以下学法:

1、联想鉴赏法

学生通过联想、想象,形成有形的图画,仔细揣摩、品味、感受诗歌的优美之处,陶冶情操,增强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

2、比较鉴赏法

让学生学会将这首诗与其他描写离别诗句的比较,更好地把握《再别康桥》这首不同于其他描写离愁别绪哀婉、缠绵、伤感的特点:哀而不伤,带有一丝惆怅,几分飘逸。从而领会诗中的诗意美。

四、教学过程

根据教学目标,我采用以下教学步骤:

(一)。情感激趣,导入新课

从播放徐志摩的另一首诗《偶然》谱成的曲子导入。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记得也好,/你忘掉,/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诗人徐志摩与康桥“偶然”“交会”,而“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必将成为他永难忘怀的记忆而长伴人生。让我们与徐志摩一起《再别康桥》(板书课题和作者)

设计意图:音乐能陶冶人的性灵,优美的画面及柔美的音乐可以将学生带入一个淡淡的忧愁的境界。多媒体展示歌词,教师恰当的衔接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使学生进入到情景之中。

(二)时空链接走近作者

(1)简介徐志摩。

(2)关于再别康桥

这一环节我先让穿越时空与徐志摩展开对话,顺着学生的发问,导出问题,先让学生自行解决,老师归纳。并用幻灯片展示。尽可能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知人论事”在文学作品类的教学中是必要的。因为对诗人的生活背景、遭遇作适当的介绍,可以帮助学生走进诗人的内心,深入理解诗歌的情感。

(三)诵读涵咏整体感知

(1)学生默读。

(2)个别朗读。

(3)名家范读。[播放电视剧《人间四月天》中徐志摩的扮演者黄磊在剧中对这首诗的朗诵。让学生找出朗读差距,进一步把握这首诗的朗读情感,同时让学生在朗读过程中扫清字词的障碍。]

(4)配乐朗读。[我为这首诗的朗诵配上《人间四月天》的主题音乐。在缠绵、惆怅而又带有轻灵、飘逸的音乐中,教师进行示范吟诵,注意节奏、轻重、情感,读出音韵美,营造一种梦幻般的感觉。带动学生有感情朗读。]

(5)学生齐读。

在朗读这一环节中,默读可以让学生把握朗读的节奏、情感,个人读可展示个性,音乐制造了情境,范读激发了美感,齐读引起群体感受。在“美读”中解决教学重点1领悟诗情,获得情感体验。朗读已为学生们对诗的理解做了铺垫,同时又为下文对诗意的鉴赏蓄势。(学生带着对康桥的憧憬进入--

(四)。激发想象赏景悟情

A、品意象

(1)诗中直接描写康桥的景物的有哪几节?(2、3、4节)

(2)如果把这三节的内容换成三幅画,我们可以选取哪些景?请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描述。(学生思考,小组交流,推选代表全班交流)

老师要引导学生选好景点,对学生的发言予以充分肯定,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尤其是运用联想和想象对画面加以具体的描述的学生。这一环节主要根据新课标教学建议“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在此基础上请学生自由朗读这三节诗。

(3)更进一步思考:诗人告别康桥时为什么不选取周围的建筑、那里的人们,而是选取了金柳、柔波、青荇等自然景物?

目的:语文新课程标准积极倡导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段学习从诗歌画面美入手,引导学生体会作者通过意象选择营造的意境,并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营造追求语言美的课堂氛围。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作用都得到较好体现。并解决教学重点2赏析诗中的画意美、诗意美。

B、悟真情

步骤:将全诗分为三个版块,分别赏析。抓住诗中意象,赏析重点词语,把握诗人情感变化。

第二、三、节:通过重点赏析“新娘”“水草”“荡漾”“招摇”“甘心”等词语,把握诗人情感的变化:由依依惜别时的感伤无奈而陶醉留恋于康河美景。

第四、五节:通过重点赏析“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寻梦?”“放歌”“笙箫“夏虫”等词语,体悟诗人情感的发展高潮。

第一、七节:通过重点赏析:三个“轻轻的”“悄悄”“不带走一片云彩”词语通过比较第一节和第七节,体悟诗人离别母校之时轻柔的叹息般的旋律与依依别情完美地统一在一起。同时感受诗歌的回环之美。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依据新课标所要求的“欣赏文学作品,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但凡读懂了诗的人都会有这样的体验,如果不一句一句地反复咀嚼,只是一路顺畅地读下去,结果什么也得不到。诗歌浓郁的情感、跳跃的形象、凝练的语言,决定诗歌教学的特点:反复朗读细细品味、启发联想、再现形象,其中教师的引导作用是关键。教师的讲与新课标提倡的学生探究性学习有机结合,让思考深入,以求突破本课的难点:意象的把握与体味。

(五)。比较阅读,剖析情感

《再别康桥》是一首离别诗,古代写离别的诗句你知道哪些?试着比较异同。

启发学生展开联想,寻找有关诗词名句,扩大课堂的容量。让学生通过对比探究离别之情的不同,体会这首离别诗不落窠臼的高明之处。(课堂教学任务到此基本完成,如何达到DD

(六)余音绕梁收束全文

诗人离别康桥时不带走一片云彩,他离开人世时也不带走一片云彩,他走得很匆忙,因为飞机失事,那一年他才35岁。胡适饱含泪水写下《追悼志摩》:“志摩走了,他带走了这个世界上的全部色彩……”

诗人虽然过早地离去,但是他的名字、才气,他的诗情、他的浪漫却留在了人世,他的《再别康桥》成了中国现代诗歌中一颗璀璨的明珠,留给人们无限的遐想与仰慕。

在这种气氛的渲染下,老师与学生齐读《再别康桥》(配《人间四月天》的主题音乐)。在浓浓的诗意中结束对这首诗的学习。留给学生更多的感染,更多的回味。以期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七、评价与反思

《再别康桥》是一首精美的诗,因此,在说课方案中,我确立了朗读——鉴赏——比较这一教学思路,将朗读和鉴赏作为教学的重点,尤其是采用了不同的朗读方式,辅以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在朗读中从语言层面理解诗歌的内容,用心去体验诗歌的情感,品味诗歌的语言和音乐美。在教材处理上,摒弃一般的从诗歌的开头讲到结尾的方式,从诗的中间入手,再说开头和结尾,这主要是根据诗的结构特点来确定的。直接抓住康桥的景物描写进行鉴赏,充分欣赏这首诗景中含情,融情于景,在亦情亦景、情景交融的意境美。

高中语文说课稿 篇七

各位老师评委: 大家好!

今天我要说的是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第二册的第21课《师说》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及其分析。

《师说》是第二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论说文。文中韩愈批评了“耻学于师”的士大夫,提出以“道”,即以儒家思想为师。表现了他不顾流俗,锐意改革世风的进取精神。现依据教学大纲、考纲、教材、学情对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的制定及教学程序的设计等方面作如下说明。

一、说大纲、考纲、教材和学情

(一) 关于大纲 《语文教学大纲》对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要求是:

能诵读浅易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重点掌握常见的120个文言实词,18个文言虚词和主要文言句式在课文中的的用法;学习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

(二) 关于考纲 据《大纲》要求,高考《考试说明》对古文阅读作了三个递进层次要求:

① 理解(能力层级B级):理解常见文言实词、虚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② 分析综合(能力层级C级):筛选并提取文中重要信息;概括中心;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③ 鉴赏评价(能力层级E级):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

(三) 关于教材 新教材在文言文教材的编排上有明显的“两重一轻”倾向。

“两重”是指重视诵读,重视积累;“一轻”是指轻篇章的琐屑分析。这一倾向从新教材的练习设计上可明显看出来。我个人认为文言文教学应体现这种倾向,多诵读、多积累,培养语感,避免大量无效的分析。

(四) 关于学情 过初中和高一上学期的文言文学习,学生已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虚词,文言阅读能力有了明显提高,但仍有一些难点待 突破。如词类活用、虚词的用法等。

针对以上的分析情况,《师说》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学法、教法和教学程序确定如下。

二、说教学目标

(一) 知识目标

①掌握、积累实词“师”“传”“从”“道”、虚词“之”“其”“而”“乎”“所以”的意义和用法。(重点)

②区别古今异义词语,把握文言特殊句式。

(二) 能力目标

①培养学生有感情地、用多种语气朗读课文,达到熟读成诵。(难点)

②培养学生自读注释、疏通浅易文言文的能力。(重点)

(三)德育目标

①培养学生敢于向世俗流弊挑战的精神和勇气。

②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三、说学法、教法 (一)学 法

① 诵读法

这是学习文言文最基础、最重要的方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

诵读法成功的关键是要读出声音的各种形态,如节奏、语调、语气等,只有这样,才能听到“古人”的心声,才能触摸到言语主体的情味。当然,要做到这一点,有一个探究、发现的过程,老师应指导学生在反复朗读中体察语气,逐步读出“情味”来,揣摩文意。因此,范读、多读尤为重要。

② 圈点法

使用各种圈点勾画符号阅读文言文也是古人一种重要的读书方法。唐彪曾说:“凡书文有圈点,则读者易于领会,而句读无讹。”我从两方面指导:一是指导使用圈点勾画符号,二是指导学生在此基础上适当作一些批注。③ 提问法

这是打破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自读、自解等方式解读课文,学会向老师质疑。

④ 练习法

这是巩固知识、发展能力的有效方法,关键在一个“精”字。“练”不求“多”,,应求“精”,要用最少的练习巩固学生的知识,也培养学生的做题能力。我设计了一套课堂巩固练习,重点巩固课文重要词语,当堂“消化”。

(三) 教 法

① 点拨法

所谓“点”就是点击要害,抓重点;所谓“拨”,就是拨疑难,排障碍。此法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我主要点拨的是在不同的句子中怎样准确理解一词多义的几种方法,通过比较,温故知新,从而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② 归纳法

从高一上学期开始,我一直指导学生对常见实词、虚词的意义用法进行系统归纳,使所学知识系统化,网络化,这样既便于记忆,又便于运用。例如《师说》第一课时讲解重要实、虚词,我主要运用归纳法,归纳“传”“师”“道”等实词义项及“之”“其”“所以”等虚词用法。

四、说教学程序

(一)总体设计

通过以上分析,我确定了教学整体思路:通过诵读把握全文;通过质疑师生互动;通过归纳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通过精练巩固知识,强化记忆。在这个思路指导下,《师说》一文教学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主要是诵读,理清思路,积累实虚词;第二课时主要是诵读,归纳实、虚词,分析论证结构。

(二)第一课时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及解题(2分钟) 学生齐读注释①;补充作者相关内容及文学常识(屏幕展示)

2、整体把握(共21分钟)

① 教师配乐示范朗诵(4分钟) ②难读、异读字读音点拨指正(屏幕展示)(1分钟) ③教师诵读指导(2分钟)

④学生自由朗读(4分钟) ⑤个别学生示范朗读(4分钟) ⑥齐读(4分钟) ⑦理清全文思路(板书)(2分钟)

3、着重分析第一段(共13分钟)

① 一学生示范朗读,其余学生看注释疏通文意(2分钟) ②学生质疑,教师点拔,师生互动(6分钟)

③师生归纳重点词语、句式(3分钟) ④学生试背诵第一段(2分钟)

4、课内巩固练习(共4分钟) 出题(屏幕展示) 5、布置作业

五、说板书

板书是一堂课的精华所在。我设计的板书如下:

师 说 韩愈

为师作用:“传道受业解惑”

一段 从师必要:“不从师,惑终不解”

择师标准:“无贵贱、无长少,道所存,师所存”

古之圣人 ——今之众人

二段对其子 ——于其身 批判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

医、师、工——士大夫 “智不能及”

三段: 师生,师道关系

四段: 写作缘由

(三)第二课时我作如下安排:

首先,用同第一课时的方法学习三四段,并检查课文名句的背诵情况。

其次,进入课文的分析。本课从分析讨论课文的第二段开始。这一段中,对比论证使的手法是教学的关键。我设问[提问]从师的风尚不再流传,是因为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为了批评“耻学于师”的人,作者从几方面进行了对比论证?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锻炼搜寻有效信息和归纳的能力。要求学生将几方面的对比关系一一列出,并用课文原文回答作者通过每一组对比得出的结论。从而在诵读与找寻中明确对比论证的使用效果,并鼓励学生在习作中使用。分析后,要求学生进一步朗读并背诵名句。第三段,作者用了举例的手法论证“圣人无常师”。在设计中,我设问[提问]本段引用孔子言行,阐述了什么观点?用文中原句回答。这就要求学生能够明确所举例子背后所蕴含的道理,明确学习应该勤学好问、不耻下问。分析后,要求学生进一步朗读、背诵名句。最后一段是作者阐述写作原因的段落。不做重点分析,让学生了解当时的社会风气和韩愈写作的原因即可。

再次,全文讲解完要求学生再次朗读全文,并试着检查名句的记忆情况。加强诵读训练的力度,培养语感。第四步,提出一个思考题让学生讨论,问题是前面学过的《劝学》和今天学习的《师说》都是和学习有关的论说文,说明古人很注重学习的问题。那么今天我们的课堂上“学者”与“师”应该是一种什么关系呢?大家讨论一下。设这个问题,一是让学生将所学道理运用到实际的思考中,二是促进师生间相互学习关系的发展。

最后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一,抄写积累到的名句;

二,就课堂讨论题,写一篇400字左右的小文章,阐述自己的观点。

2021高中语文说课稿 篇八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祝福》是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三单元的第一课,作者鲁迅,体裁为小说,在整个高中六册书中,共有四个小说单元:第三册有两个,即本单元和第四单元,第四册和第五册各一个。由此可见,本册书在整个高中小说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而本单元则是学生高中阶段接触的第一个小说单元。

2、教学目标

咱们的教科书上明确写出了本单元的教学要点:学习分析人物形象和环境描写所起的作用。因此,我确定我的教学目标是:

①知识目标:

明白如何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②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鉴赏小说的能力。

③情感目标:认识到封建思想和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的确定是依据教材的特点,教学的目标及学生的实际(基本上同于教学目标确立的依据);至于教学难点,则是就学生接受而言,学生经过预习,还存有疑问、理解还困难的地方。

根据以上这些,确立本文的教学重点为:

1、对祥林嫂这一人物形象的分析。

2、环境描写的作用。

教学难点为环境与人物的相互作用。

二、说教法、学法

1、教法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同学们接触到的小说其实已有很多,但他们是不是就会鉴赏小说了呢?可以肯定地说“不”!所以,我考虑先教给学生鉴赏小说的方法,然后让他们在方法的指导下,在老师的引导下去鉴赏本篇小说,并争取能够举一反三,用于其他小说的鉴赏中。

2、学法

在鉴赏本篇小说时,一定要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做到举一反三,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说教学过程导语引入

复习鲁迅的小说集

介绍怎样鉴赏小说

有重点地鉴赏本小说

布置作业

理论支持

结束

怎样鉴赏小说

(1)要了解小说所反映的社会背景,作者写作发表时的社会背景及作者的写作意图,在此基础上领会小说所揭示的主题思想,

(2)认真分析人物形象,通过对有关描写方法的研究,剖析人物,理解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从而深入领会小说的思想和艺术。理解人物与环境会互相作用:环境作用于人,人又反作用于环境,这会使环境发生或多或少的变化,如果人物几经抗争,仍无法改变环境,就造成了悲剧的结局。悲剧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撕毁给别人看。

(3)研究小说的故事情节、线索结构怎样为创造形象,表达主题服务的。

(4)分析小说的社会作用:认识作用、教育作用、美感作用。

典型人物的刻画

问:为什么说祥林嫂是的女人有是最苦的女人?(质疑引起兴趣,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看书。)

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

写祥林嫂是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典型,她身上既有共性(勤劳、善良、质朴),又有着自己的个性(顽强、倔强)。

肖像描写鲁迅说:“要极俭省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是画出它的眼睛。”

找眼睛论特点

初到鲁镇——顺着眼——善良、安分

再到鲁镇——顺着眼,眼角带着泪痕

——再受打击,内心痛苦

讲阿毛故事——直着眼,瞪着眼

——精神有些麻木

捐门槛——分外有神——又有希望

不让祝福——失神——再受打击

行乞——眼珠间或一轮——麻木

问有无灵魂——忽然发光——一丝希望

语言描写

找对话论特点

与我对话灵魂有无——封建迷信桎梏下矛盾的心理

对四婶讲阿毛——痛苦、自责

对大家讲阿毛——麻木、空虚

与柳妈的对话——精神重压,陷入恐惧

高中语文说课稿 篇九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下午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新教材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外国小说欣赏》第二单元第一篇文章 《炮兽》。

一、说教材

《炮兽》是新教材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外国小说欣赏》第二单元第一篇文章,属于小说。《九三年》是雨果最后一部长篇小说,是他晚年炉火纯青之作,也是人道主义思想的巅峰之作。主要人物有朗德纳克、郭文和西穆尔登。朗德纳克为解救孩子而自愿落入共和军队手中;郭文不惜把自己送上断头台,放走朗特纳克;西穆尔登在痛苦中开枪自杀。《炮兽》的故事发生在小说的开头。描写叛军头目朗德纳克侯爵带领舰队从英国偷渡到法国旺岱地区,企图勾结当地反动武装发动xx叛乱。叛军出师不利,还没到法国登陆就濒临险境,遇到了极大挫折。然而,他以赏罚分明,指挥若定的出色能力使叛军暂时度过了难关。小说中那个被称为“乡下人”的老头,就是从英国去法国组织叛乱的叛军最高统帅朗德纳克侯爵。由于肩负重大使命,他的身份只有船长一人知道。作者也埋下伏笔,设置悬念,保持他身份的神秘感。本文就是为烘托朗德纳克侯爵的“出场”而设置的。他将人物置身于一个混乱的危急时刻,考验他的意志和能力,表现他们的精神和性格。在《炮兽》一文里,作者通过对特定场景的描写,巧妙地烘托出朗德纳克侯爵的刚毅性格,塑造了一个铁腕叛军统帅的形象。

二、说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本单元教学目标在于了解和认识场景描写在小说中的重要作用。本文由三大场景组成,场景中又有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所以,本文的教学目标是探究场景描写与人物性格的关系以及场景描写的作用,这也是小说的教学重点,而体悟作者人道主义思想在作品中的渗透是本文教学难点。

三、说教学方法

响应课改号召,本节课我运用了多媒体课件、帆船模型,采用了自主探究学习法、朗读法、讨论法、比较法和归纳法来完成教学任务。自主探究学习法,旨在激发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探究和合作意识,培养他们的协作能力。“教学千法,朗读为本。”朗读法旨在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朗读便于集中注意力,进而深入文本恰当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讨论法,旨在激发学生思想潜能,培养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比较法和归纳法,旨在训练学生对信息的概括和整合能力,便于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的了解和把握。四、说教学过程本节课,我设置了朗读导入、温故知新、教学目标、人物赏析、课内检测和课外探究六大教学步骤,将内容集中于8张幻灯片中。

(一)朗读导入选取文中主要人物的语言作为朗读内容进行导入,既创设了情境,便于引领学生进入文章意境氛围,又突出了人物刚毅果断的性格特点。同时,对学生进行了德育渗透。

(二)温故知新对上节课内容做一简单回顾,既巩固了知识点,也便于深入本文的学习,起到了一个纽带的作用。(三)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目标这一环节,省时不费力、一笔带过,但起到了纲领性的作用,便于教学重点的把握。

(四)人物赏析人物赏析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之一,便于学生对人物性格了解和把握,也便于运用人物之间的对照关系进一步了解雨果“对照原则”在文本中的体现;也便于巧妙运用人物与场景之间的联系,突出场景描写的作用。

(五)课内检测既强调了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又借助“朗读”,对雨果的浪漫主义手法有了更深的感受。

(六)课外探究针对学生的差异性,我进行了分层训练,由浅入深设置了三个问题。既锻炼和考察了学生的概括和整合能力,也考察了他们的应用能力。还将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进行探寻,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七)课堂小结简明扼要的课堂小结,可以把课上传授的知识尽快地转化为学生的素质,也培养了学生善始善终的性情。各位领导、同仁,以上就是我对《炮兽》一文的教学设想。考虑不周之处,恳请各位的指导和帮助。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