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用水情况报告多篇

饮用水情况报告多篇

【第1篇】城区居民饮用水安全情况调查报告

一、调查内容:秭归县城镇居民饮用水安全情况

二:调查方式: 1.问卷调查 2.入户访谈 3.街头访谈

三:调查背景:

据统计全县有24万多农村人口的生活饮用水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水质、水量安全卫生标准。全县总人口390231人,其中农业人口325100人,通过逐村逐户调查,按照饮水安全评价指标,xx年底全县仍有240758万农村人饮用水不安全、不卫生。其中,饮水水质不达标共计61184人,占全县农村饮水不安全总人数的 25.4%,全县生活用水量不达标人数为51808人,占全县农村饮水不安全总人数的 21.5%,农村用水方便程度不达标的人数为66953人,占全县农村饮水不安全总人数的 27.8%,水源保证率不达标的农村人口为60813人,占全县农村饮水不安全总人数的 25.3%。

四、调查目的:了解秭归县城镇居民的饮用水安全状况以及

五、调查过程:

问卷统计:本次发放问卷120份,其中有效问卷为107份。

问卷统计结果分析:

一、城镇居民对自身的饮用水基本满意,对饮用水安全方面的基本知识了解不足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秭归县城镇居民的主要的饮用水为自来水,其比率为86.91%;对自来水的供应91.35%的居民是表示基本满意的。但是,我们在入户访谈时,发现居民所表示的基本满意,其判断标准为水在煮沸的情况下,喝了不生病。其实,水管流出来的水通常是沉淀多,漂白粉味浓。而在问卷的第12题关于每年是否有水质的调查的统计结果中,只有18.10%的居民表示有水质的调查,且表示有的居民的文化水平都很高(80%是大学学历)。同时,目前水源的供应越来越不足。

在调查所饮用的水是否安全时,79.06%的人认为是安全的,但问及他们是否能判断饮用水合格时,仅有39.79%的居民表示能。

39.79%

35.71%

34.49%

30.00%

32.00%

34.00%

36.00%

38.00%

40.00%

42.00%

不能

有时能

(3)判断水质合格

数据表明,秭归县城镇的居民对饮用水的基本知识了解少。

二、城镇居民对饮用水污染的关注程度

调查统计有,居民对于长江的水质变化有着不同的观点,其中,认为水质变好和变坏的占有相同的比例----21.78%,另有16.84%的人认为没变化,39.60%的居民表示并没有注意长江的水。居民对长江的水质的判断出现这样的不同差异,说明城镇居民的判断标准不一,同时也发现有39.60%的居民不关注长江的水质(问卷中题11,详细的选项见图2)。在访谈中,我们发现部分居民对其的判断标准为颜色、气味。

问卷(11、您认为本地居民对饮用水的安全在状况关注程度如何)

调查问卷中,我们涉及了排污严重的地点,有74.42%的居民不知道自己家附近的排污点,还有17%的人从未考虑河流污染给他们的生活带来的影响。19.62%的居民一点也不关注自己的饮用水安全状况,认为这些污染与自己的生活没有什么关系。从分析中可以看出居民虽然关心自己的饮用水安全,但是涉及到水源的污染并没有意识到这种一衣带水的关系,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居民的一些盲点和矛盾。

而部分居民能清楚的意识到这一点,详细地向我们谈到一些污染地点和事件,希望政府和企业能在水安全方面下更多力气,言谈之间表达了对水污染的担心和关注。

三、政府企业带头,全民参与

在问卷中,提及是否愿意参加环保志愿工作,78%的人选择“愿意”,只有6%的人选择不愿意。居民们都表达出作为秭归人期望为家乡山美,水美,环境美做一份自己的贡献的心情。不少人希望自己能有相应的机会参与相关的活动或工作,一方面是能收获不同的感受,一方面是真心地期望秭归更美。中国向公民社会转变,强调公民参与,的确需要像这样的有责任感的居民,需要参与意识和行动。

谈及希望政府在水质保护方面有什么措施时,居民们都发表不同见解,分为以下四类:

1. 强调相关政府部门职责,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加强水质监管力度。

2. 企业主动承担责任,限制污染排放。

3. 倡导群众参与管理,形成有效的政府,企业,居民监控网。

4. 期望政府,企业发挥更多作用,但是认为居民本身无能为力,主动权不在居民。

四、我们的建议

本次调查,我们的队伍分成8个小组,分赴县城各个区域进行调查,所涉及的对象,年龄层,知识层都比较广泛,具有可信度和对比度。在调查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也思考了一些问题,综合居民和我们的思考,主要是以下几点:

1. 在政府方面,相关部门应建立合理严格的水质监测制度,加强水质监测力度,并且能定期向居民公布相关的执行情况和监测结果;经常清理自来水管道,建立水源地保护机制;

2. 在宣传方面,政府应加大力度进行饮用水安全知识普及和相关具有可操作性的活动,吸引居民主动参与水资源宣传和保护,集中群众的力量,推进秭归县水安全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建立和奖惩制度,完善相关机制;比如进行龙舟比赛,可以就水质问题进行相关宣传,应时应景。在宣传对象方面,中小学生可以成为主力军,政府可以通过一些关于爱水,护水的小活动来提高中小学少生的爱水意识,从而由家庭传播开来;

3. 针对企业,虽然秭归没有大的企业和工业,但是有轻工业和其他一些小厂和小作坊,污染是必不可免的,关键在于正确的处理和企业在社会角色中应该承担的企业责任。这不仅需要企业本身的自觉性,也需要政府制定并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更需要公民在其中所起的监督的作用,限制污染物的排放,保障水源地的环境质量,应该是企业首要作到的。

4. 如今水污染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各地都有发生一些饮水危机事件。秭归政府应该迅速建立起有效的饮水安全机制,应对因水污染或其他事件而影响到群众饮水安全的突发事件,不至于滞后于突发事件,并且向全县居民公布。

【第2篇】居民日常饮用水情况调查报告

调查地点:湖南省双峰县冷山村咸和组

调查人员:李雪梅

调查课题:冷山村咸和组居民日常饮用水情况

调查方法:一、访谈:对本家的长辈进行了有关情况的询问

我的老家冷山村咸和堂位于湘中地区。湖南省位于亚热带,说起来也算是多雨的地区。然而,每到夏季,老家就会出现用水难现象。究其原因,也过于牵涉多方面的因素。自从老家各户装上自来水以后,前几年极大情况上改变了本村用水困难的情况,但是近几年来,老家逐渐出现用水困难的情况。身为当代大学生,我必须密切关注社会变化的具体情况。本着对于老家用水情况的不断恶化以及对未来的担忧,因此,利用2022年的暑假,我对老家的用水情况进行了调查。

冷山村的冷山水库,是全村的蓄水地。虽说不缺水,但是冷山水库在每年夏季三伏时期干涸农田的水源。而在没有装上自来水管之前,全村用水的方式仍然是沿袭着几千年不变的传统。2001年起,我的老家冷山村开始兴起了装自来水的新风尚。自此,随着用水习惯的改变,村民们的生活习惯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变。

水管在安装之前,最重要的问题还是资金问题。最后经过商讨,确定每户600元作为引入自来水的经费。水源并不是位于冷山水库,而是安置在冷山水库的上游的一条小溪。这条小溪的水全部来源于大山的渗水,是纯天然的优质水源,并且由于位于深山内,没有任何工业污染和生活污染,水质非常优良。村民们在小溪旁边修筑了作为蓄水池和净化池的水塔。并且在冷山水库里也安装了水管,作为备用水源。水管根据路况来进行具体安装。在山里的那一段被深埋入地下。沿途经过水库,就浅埋入水库岸边,有的甚至直接裸露在地面。山下就接近居民点,根据实际情况只能把水管埋入乡村公路的路面。在引入各村民家里之前,另建一水泥水塔,作为自来水在使用之前的控制总库,承担蓄水和净化以及控制水源的作用。在控制水库后,安装了通往各户的水管,自来水真正进入了各家各户。

冷山村的经济来源除了种田卖谷,另一项支柱是务工。整个村长年居住的是老人和留守儿童,留在家乡发展的人只有少数。只有到年关,在外务工人员才归来过春节。因此,村里的会议只能在农历12月才能开。平时一般无法聚集人员。经过推选,由村民匡济方对自来水水塔进行日常管理和维护。每户每年在大会后出50到60员的管理费。并且约定村民尽管用水,不要收水电费。

自来水进入家门后,极大程度地方便了村民们的生活,再也不需要去井里挑水。本地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咸和组的水井修在我家下面的一个凹地,而居民的房屋一般都建在地势较高的地方。所以,在我小时候村民们的饮用水必须每天去水井挑。中间要经过一段坡度大约在60度以上的陡坡,挑水是一件非常吃力的事情。而留守在村里的一般都是老人小孩,挑水是家庭每天必须面对的负担。引入自来水成为一件十分深入人心的事。这解决了村里用水难的难题。

冷山村也进入了一个里程碑式的发展。咸和组的房屋几乎全被两层的小洋房所代替。村民们在建设房屋的施工过程中已经全部使用了自来水进行施工,也极大地提高了修建的速度。另一方面,村里的小学拆掉原来的危房,宽敞明亮的新教学楼为农村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此外,新修的公路,也直接通到家门。农村的各项基础设施都逐渐完善。

每年其他季节还好,一到夏季,近几年来,家里的自来水管就会限停。夏季是用水旺季,自来水的限制使用使得日常生活极为不方便。听了几位长辈的陈述,我主要将原因总结为一下几点:

一、用水浪费严重。

由于当时引入自来水时就定下了不收水费的规定。这个规定就使得村民们没有用水限制。本身村民们受教育的程度不高,因此没有节约用水的自觉,在平时的日常用水中,也不会去特地注意用水的多少。

此外,在夏季,雨季过后,降水减少,高温蒸发严重,水渠的蓄水量减少,农业用水紧张,时常会发生抢水的争端。甚至为了从水渠获得足够的农业用水,村民为此打架斗殴,时有损伤。

晚稻的秧苗正值生长旺季,一旦天气干旱,就会歉收。不需水费的自来生水自然而然地成了解决农田放水困难的捷径。这种现象的产生致使作为生活用水的水源被大量的农业用水挤占,缺水现象逐渐严重。同时,本地的农田放水主要采用露天水渠放水,经过高温蒸发,地下水渗透,这本身就是一种浪费严重的耕作方式。

所以,生活用水的浪费和农业用水的挤占成为了生活用自来水用水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输水设备老化,维修人财缺少。

自从2001年安装水管后,经过九年,输水管道日益老化。在冷山水库沿途的输水管道,由于陡峭的山势和当时有限的施工条件,有很长一段仅仅是浅埋,没有加入适当的防护措施。夏季白天高温曝晒和夜晚温度陡降,塑料水管热胀冷缩,且安装年月长久,输水管道已经不堪重负。

乡村公路经常有车辆经过,尽管安装在公路上的管道埋入地里较深,但是经过多年的车辆碾压,路面逐渐下沉,路面也深浅不一,管道不可能完全避免被损害。我去现场查看时,路面被压出深深的摩托车车辙。底下的输水管道已经被损坏,大量渗水使得原本在高温曝晒下的干燥的路面一片泥泞。公路段的输水管道已经20%被毁坏。

雨季,小型山洪爆发,大量泥沙淤积,位于水源旁的水塔被堵塞,逐渐被废弃。转而只能动用水库的水。水库的蓄水本作农业用水,但现在本该分开的水源挤作一起,水源的纷争也慢慢激烈。幸亏本地夏季高温干旱时期仍然有一定量的降水,因此才能够勉强保障水库达到规定的蓄水量。此外,控制总闸的水塔只有每半年才清洗一次,平时也容易出现水垢淤积,同时水泥构造,时日长久也出现了渗透。

维护的人力和资金非常缺少,没有专门的人员和专项资金对管道与水塔进行管理和维护。破损的管道没有得到及时更换,堵塞淤积的水塔也没有及时疏通,日积月累,渐渐成为痼疾。

三、备用水源被破坏。

水井地处低洼处,水源为地下水。因为地势低下,自然成为水流的聚集地。平时居民们的生活污水就没有得到处理就随意排出,因此也有污水经地下渗透流入水井。自来水进入家门后,挑水成了一件久违的事。井沿旁生起了杂草。村民们遂在水井里洗衣服,甚至在里面洗粪桶之类,原本清澈干净的水被污染而无法作为饮用水。村民们索性把井水放干,把流水的泉眼堵塞。原来用过多年的水井被彻底废弃,组里最方便的备用水源也被断绝。

水井干涸后,原来各户居民自己家里修建的深水井派上了用场。但是必须用抽水机将深水抽上来与家庭安装的水管连接才能使用,有的村民建成了摇水井。咸和组的用水方式又回到了原来比较古老落后的方式。同时,深水井深入地底十多米,而且是纯水泥构造,平时清洗极为不易。地下水垢沉积,水质远比不上原来的山泉水般入口甘甜,甚至在沉淀之后会沉积的泥沙出现,实在不益身体健康。村民的饮水只能是每天早上接得的自来水。

四、村民只想喝水,不想吐钱。

由于组里的青壮劳力一般都在沿海城市务工,不到年关不会回家,每年组里的年终大会,组里的人数很难凑齐。人数不齐,就无法商议关系重大的事务,村民自治的基本公民权利无法得到体现。有村民提议安装水表,但是这个提议没有得到响应。村民们大都不够富裕,平时都是一个钱掰两个花,自然不愿意改变现状多出钱。

另一方面,外出务工的人员太多,制定征收水费的价格、时间标准比较困难,并且征收上有一定的难度,同时在征收人员的安排上及水费的用途的规定上也会有很大的争端。

此外,村民们只关心自己的切身利益,一旦关乎金钱就会非常慎重甚至是固执。长年居住在村里的村民们大都是老人小孩,只是每年夏季习惯性地等水接水。毕竟接水的方式比起世世代代挑水喝的方式已经是一种重大进步,他们并未意识到水问题是关系未来发展的重大问题,思维惯性已经形成,很难想到要去变革现状。

困难就摆在眼前,我总结长辈们的建议和自己的想法,主要以下几方面下手:

一、致使现状形成的根源还在于冷山村比较落后的经济,因此,无论其他方面,最重要的一环还是发展本地经济。目前村里的经济支柱主要是务工和种田两方面。对于全村的人还是要思考怎样把流向沿海地区的民工留在本地,使得他们能够在本地有一份能够处于发展的工作。另一方面需要做到的是农业的发展。结合以丘陵山地为主的地形来寻找一种适合本地农业发展的模式。只有发展经济问题,才能够从根源上解决现今存在的问题。

二、聘请一位能够担当的负责人来进行日常的管理,并且主持替换水管和修补水塔的工作。此外,还要顾及重新修复和开辟水源。以前废弃的水井需要重新整修,并且最好是能够加上必要的防护措施,如修筑井栏、加上井盖等,以防止污染。寻找新的水源,作为各供水源的备用水源,解决水源的后顾之忧。

三、征收税费。制定征费的具体金额和恰当的时间。同时可以借鉴邻组的经验,在他们的基础上来开展征收工作。并且以他们的成功来推动村民们对于征费的抵触情绪。还要合理安排好水费的用途,建立专项资金作为日常维护和管理的费用。以部分水费作为工资发放给管理人员。积极寻求上级领导部门对于该项事业的支持以及对于水费用途的监督。

实践报告结语:水是生命之源。自来水情况的好坏关系到整个村子未来的发展,如何能够实现日常用水的可持续发展是村民今后应该思考的重要命题。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村民用水问题的良性解决与农村的长远发展息息相关。建立和谐农村,任重道远。

【第3篇】饮用水源保护情况调研报告

根据县人大常委会20xx年工作要点安排,为进一步推进我县水环境治理和保障饮水安全,县人大常委会农业和农村工作委员会于6月中下旬分别赴县水务局、畜牧局、环保局、民和镇、张公镇、七里乡、前坊镇进行了调研,实地察看了高桥取水口水源地保护情况、进贤县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项目等,召开了有县直相关部门、乡镇负责人参加的座谈会,听取了县直相关部门水环境治理、城乡安全饮水工作情况的汇报,就进一步推进水环境治理、城乡安全饮水工作听取意见和建议。9月底和10月上旬我们还先后赴江西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和乐平市考察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水环境质量、城乡安全饮水基本情况

(一)饮用水源水质状况。进贤县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有电干渠高桥取水口和备用水源地军山湖等。电干渠高桥取水口的水质常年保持《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三类,军山湖水质常年保持三类,水质基本稳定,无明显变化。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除衙前乡的饮用水源地水质不达标外,其余均优于饮用水源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三类标准。衙前乡饮用水源地受东乡县大型养殖场污水排放影响,水质有时超过三类标准,超标指标为氨氮指数;高桥水厂水质有的月份铁、锰因子超标。2016年经进贤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测各类出厂水、末梢水,合格率均为99.43%,其中1件微生物不合格,已查明原因并整改到位。今年六月份按照县人大要求,进贤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采样监测各供水单位32件(其中出厂水17件、末梢水15件),合格率均为100%。

(二)地下水水质情况。进贤县主要为丘陵地带,地形岗沟起伏,土壤多为红壤,降水流失,入渗补给少。大部分地区地下水位低,蕴藏深,储量少,地下水资源相对贫乏。我县目前还没有地下水环境监测点,根据部分地区抽检数据,对照《地下水质量标准》,总大肠菌群数、氨氮和总硬度均在三类或以上,其他指标均优于二类。

(三)城乡安全饮水情况。全县设有17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取水口,其中乡镇水源取水口16个,分别是:李渡、文港、前途、长山晏、白圩、架桥6个水源取水口在抚河流域,七里、三阳集、梅庄、钟陵(二塘)、南台、池溪6个水源取水口在军山湖,前坊、三里、衙前、下埠集4水源取水口分别在外青岚湖、鄱阳湖、秧塘水库、衙前水库涂港桥;县城高桥水厂水源取水口1个(含温圳、张公、民和、罗溪)在抚河干渠。乡镇水厂设计供水量日均1000——5000吨,实际乡镇日均供水350—4600吨左右(白圩日供水30吨,衙前70吨),农村安全饮水覆盖人口在60%以上,可以解决44.3万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问题,但实际使用安全饮水人口只有20万人口左右。高桥水厂日供水约6万吨,供县城居民和周边村民近30万人用水。

二、我县水环境治理和饮水安全工作措施及存在问题

近年来,县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高度重视水环境治理和饮水安全工作,强化组织领导,科学编制规划,细化工作举措,落实工作责任,大力实施项目建设,全县饮水安全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全面落实了“河(湖)长制”,由县级领导担任全县主要河流(含城市饮用水源地)“河(湖)长”,乡镇主要负责人担任本乡镇所辖河道段长,加强水环境保护的日常管理。二是制定保护规划。制定了《进贤县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实施方案》,划定了饮用水源保护区,进一步明确了水质要求、保护区范围,设立了饮用水源保护区界碑及警示牌,公布了饮用水源环境信息,并对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防护工作作了详细的规定。三是推进项目建设。内青岚湖水污染防治项目一期项目、下埠港中小河流整治项目已实施完毕,池溪港中小流域项目完成可研,纳入20xx年水利工程项目,四季度开始实施。全县城镇4个污水处理厂(县城污水处理厂、李渡污水处理厂、文港污水处理厂和军山湖污水处理厂)投入使用,高新园区污水处理厂明年可以运行,县城污水处理三期扩建项目正在筹备开工建设,前坊镇、罗溪镇污水处理项目完成了可研、初设等前期工作,现已开工建设;2016年泉岭垃圾焚烧发电厂和20个乡镇垃圾压缩运输处理项目已投入使用,垃圾收集处理率达到90%以上,改善了城乡生活环境。四是强化污染防治。首先,对工业项目严把准入关,实施'三同时“(即污染防治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制度,从源头控制新污染源的产生,并完成了进贤经济开发区环评,通过了省环保厅审查批复。2016年责令停产污染严重的涉水企业5个,督促整改企业20多个,市场淘汰县经开区造纸企业1家,20多个企业在环保部门督促下建设了废水处理设施。其次,加强了畜禽养殖业污染的防治工作。开展了畜禽养殖业污染调查,加强畜禽养殖业建设项目的环评审批,对全县禁养区内的`猪栏全面拆除,降低畜禽养殖的污染。

虽然我县在水环境治理和饮水安全工作上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相比,与人民群众对安全饮水需求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表现在:

(一)部门协调机制不畅。水源地保护、城市供水由水务部门监管,城市管网、下水道建设由市政部门管。在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体系上,条块分割,没有在政府统一领导下进行有效协作;有关职能部门信息沟通不够,共同执法难度大,导致水源地综合管理力度不强。由于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正在建设中,有的工业企业也没有建设污水排放系统,部分企业虽然已经建设了污水排放设施,但由于监管不到位,污水直排现象时有发生。同时有的企业(例如县城污水处理厂目前经处理后排放还是一级b标准),大量排放较低层次的中水,依然对环境造成污染。

(二)水源地保护措施不强。水源地保护是城镇居民饮用水安全的重要一环,城镇居民饮用水供给数量和水质优劣,都取决于水源地的状况。从目前情况看,多数城镇水源地与居民住所毗邻,或位于交通道路之间,农村畜禽养殖、生活废水和农田水源的污染较为普遍。李渡镇、架桥镇和长山晏乡的水厂取水口保护区建有违法排污口和未经审批的建筑物,影响取水口水质。李渡、长山晏水厂取水口要上移,前坊镇水厂水源地网箱养殖要加强整治,城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一级保护区有多处违法违章建筑,二级保护区生活污水未经处理,这些违章建筑和违法排放实施搬迁难度和处理难度较大,总体上是风险突出,监管困难,对饮用水安全构成威胁。

(三)水质检测能力不够。乡镇自来水厂实验室自身检测能力低下,缺乏检测设备和检测技术人员,出厂水检测只为0—9项不等;高桥出厂水检测指标日常为18项,每月一次送样检测指标48项+氨氮。年度送检项目为106项指标,基本合格。

(四)污染源头监控不力。我县水环境质量逐年得到改善,“五湖百库四港一河”水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2016年,军山湖水质保持在三类水标准;青岚湖水质稳定在三至四类水标准;陈家湖水质为四类水标准,为轻度污染;金溪湖水质除总磷、总氮超标外,其他指标达到相关要求;秧塘水库、钟陵水库、衙前水库、新华水库等211座小二型以上水库水质多数达到三类水标准,但少数水库水质在四类或五类之间,并且有恶化趋势,主要原因是没有杜绝肥水养殖、实行人放天养。内青岚湖流域经济发展较快,工农业相对发达,人口稠密,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内青岚湖每年接纳大量工业和生活污水废水,每天有近8000吨污水未经处理外排青岚湖;沿湖乡镇(街道)绝大多数无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或者因管网建设滞后污水处理厂无法正常使用,加上农业化肥流失、内源释放共同影响,不断积聚的污染负荷加剧了我县水环境压力。

三、加强水环境治理和安全饮水工作的几点建议

为进一步加强水污染防治,持续改善水环境和城乡安全饮水质量,提出如下建议:

(一)加大宣传,形成共识。饮水安全是最基本的民生问题,但在我县广大农村地区人口居住相对分散,有些地方受自然条件、传统意识所限,再加上乡镇之间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平衡,供水设施分散、简陋,饮水安全问题长期存在。因此要持续广泛进行饮水安全科普宣传,讲明饮水安全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不断提高社会和广大农民的安全用水意识,形成供水单位服务保障与全民安全用水的良性互动。宣传要做到受众范围大,涉及范围广,要把宣传引导的重点放在村一级。新闻媒体等单位要加大宣传力度,普及全民饮水卫生知识,逐步让全民养成自觉用安全水和节水习惯,提高全民保护环境和保护水资源的认识,做到全民积极参与的良好氛围。

(二)强化领导,统一协调。要改变多部门之间相互扯皮推诿的状况,建议县政府成立县水环境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县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分管县领导担任副组长抓好这项工作。主要出入湖河道治理实行县领导领衔责任制,加强领导、督查、协调,提高治理效果。重点开展对畜禽养殖业污染整治,落实养殖业污染整治计划,严防养殖业污染,依法关停一批污染严重养殖企业。对企业排污、农村污水排放、河道整治、畜禽养殖污染整治、水源地保护等存在部门职能交叉的工作进行统一领导,厘清权责,明确分工,各负其责,协调配合,为水环境治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主抓项目,减污排放。按照绿色、环保、景观的理念,高起点、高标准做好规划设计工作。规划建设一批污水处理厂,加强污水处理配套管网建设,提高污水处理厂的运行负荷和处理效率,强化污水处理厂的除磷脱氮提标升级,在一级b的基础上再适当提高排放标准,达到一级a的排放标准,加快推进乡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在村级因地制宜推广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尽快实现污水集中处理。加强工业污水处理,将污水排放不达标的零散企业及乡镇内未配套建设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企业采取以奖代补、环保倒逼等机制逐步进入有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工业园区,对水体污染严重的企业督促企业改造升级,改进生产流程,提高工业废水的循环利用率,减少污水排放量。积极开展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田园行动,解决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和畜禽养殖污染等问题。治理农村面源污染,大力发展绿色、有机、无公害食品,减少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使用量,推广农业节肥、节药实用技术。

(四)整合资源,多元投入。将水环境治理项目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财政预算,建立财政投入、项目整合、企业参与、社会赞助共同投入机制,探索市场化融资机制,构建政府、企业、社会多元投入格局,整体提升污染治理能力和水平。强化水环境治理的科技支撑,实施对东干渠、电干渠等干渠的淤泥处置、蓝藻和水浮莲的移除,开展对湖滨带生态修复等关键技术研发和应用。实施湖滨带保护修复,划定禁止开发和限制开发区域,开展退耕还林、退田还湿地,建设河口人工湿地,削减入湖污染负荷,加大蓝藻的防治力度。

(五)完善机制,严格执法。进一步完善跨行政区域界断面水质考核制度,将跨行政区域水质考核情况向社会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切实推动乡(镇)落实水污染防治责任。建立跨部门、跨区域联动机制,形成水环境治理合力。严格涉水建设项目环保审批,提高造纸、电镀和化工等行业项目准入门槛。建立环境监管网络,强化在线监控,加强水环境重点企业的监督检查频次,严肃查处偷排、超标排放及规避监管等环境违法行为。深入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强化监督检查,对未按照环保要求建设废水处理设施或者擅自停用废水处理设施的企业,顶格处理,从重处罚,解决水环境治理的突出问题。

(六)统筹规划,供水一体。目前,我县城区不断扩张,城区人口进一步增长,老城区供水管网亟待更新,居民对供水质量标准,供水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乡镇自来水厂在投入和管理上不够,制水工艺落后,集镇管网老化,在供水质量、供水服务上难以保障。城乡居民都用上安全水的任务还很艰巨,实现城乡服务均等化,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刻不容缓,建议如下:

1.收回县城供水特许经营权。加大力度收回南昌市进贤县高桥制水有限公司的进贤县城市供水特许经营权,依照有关程序移交给与我县签订框架合作协议的江西水务集团有限公司,由江西水务集团有限公司负责全面建设和经营服务。

2.编制进贤县饮用水建设规划。做到“一统筹、五统一”,即:统筹规划、统一建设、统一水价、统一水质、统一标准、统一服务,配套出台进贤县供水管理办法。

3.建立城乡饮用水源保护地。对军山湖旅游资源进行保护性开发,把抚河干渠和军山湖水作为我县城乡居民饮用水主要水源,将抚河干渠和军山湖水同时为县城饮用水源,解决县城供水水源单一的问题,防止因水源单一问题导致长时间大范围停水事故的发生。

4.审计和评估乡镇水厂资产。由政府组织相关单位和部门对全县乡镇水厂资产进行审计和评估,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在此基础上由江西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收购,按照统筹规划、资源整合、互联互通、精心实施的原则,统一建设、统一水价、统一水质、统一标准、统一服务,利用3—5年时间在全县逐步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确保城乡供水“同质同网同价同服务”。

实施“清洁水源”“饮水净化”等专项活动,尤其是要通过兴建农村学校沼气池,着力解决农村学校人畜粪便污染严重的问题,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水源建设工作,简化审批程序,加快规划与布局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科学划定水源保护区(范围),设立保护标识。今年年底要基本完成供水人口1000人供水工程水源保护划定工作,努力做到“建一处工程,保护一处水源”。定期开展饮用水水源检查和评估,尽快完成编制全区重要饮用水水源地达标建设实施方案,提高水环境承载能力。采取独立或依托建设的方式,加快建设区域水质检测中心,逐步完善水质监测体系建设,尤其要加强对农村自打水井水质的监测,保障水质达标。在石山地区加大家庭水柜建设力度,在人口稠密、居住集中的地区,充分利用已除险加固的水库优势水源,兴建规模集中供水工程,并向农村延伸,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

(五)建立完善工程建后的管理和运营机制。立足于有章理事、有人管事、有钱办事,建立完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后的运行管护长效机制。全面落实《广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办法》,明晰各类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产权、管理主体、管护责任,健全运行管理制度。加强集中供水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设,着力提高农村供水保证率和安全性。探索建立县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维修养护资金,通过财政补助和水费提留等多渠道筹措资金,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长久和良性运行提供资金保障。全面落实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用地用电税收等优惠政策,减轻工程运行维护压力。加强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制定鼓励各类优秀人才服务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的优惠政策,强化对水厂建设、维护、管理运行、水质监测等方面的培训,培育专业化社会化的服务组织,不断提高基层建设管理和运行管理业务水平。加强风险和应急管理,采取措施妥善保护原有饮用水水源、管网设施,建立完善农村饮水安全保障应急预案,及时妥善处置农村饮水安全突发事件。

(六)适时出台新的政策法规。建议自治区人民政府适时出台有关加强农村饮水安全保障地方行政首长负责制、强化水源建设保护和水质保障、加大各级财政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维修养护资金的投入力度、建立完善村组群众参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和监督的机制等方面的规范性文件,为全面完成我区“十三五”农村饮水安全工作任务提供政策措施保障。建议自治区人大及政府有关部门适时就农村供水问题进行立法探索,研究以法规的形式规范我区农村饮水安全保障体制、投入机制、供水工程产权与运行管理、饮用水水源安全保护、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审批、水价和水质、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供水者和用水者的权利义务等方面,促进我区农村饮水安全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第4篇】社会调查报告:老家居民日常饮用水情况

社会调查报告:老家居民日常饮用水情况

调查时间:xx年8月

调查地点:湖南省双峰县冷山村咸和组

调查人员:李雪梅

调查课题:冷山村咸和组居民日常饮用水情况

调查方法:一、访谈:对本家的长辈进行了有关情况的询问

二、现场观察:查看盛装自来水的水塔及线路

引言:自从老家各户装上自来水以后,前几年极大情况上改变了本村用水困难的情况,但是近几年来,老家逐渐出现用水困难的情况。身为当代大学生,我必须密切关注社会变化的具体情况。本着对于老家用水情况的不断恶化以及对未来的担忧,因此,利用xx年的暑假,我对老家的用水情况进行了调查。

我的老家冷山村咸和堂位于湘中地区。湖南省位于亚热带,说起来也算是多雨的地区。然而,每到夏季,老家就会出现用水难现象。究其原因,也过于牵涉多方面的因素。

冷山村的冷山水库,是全村的蓄水地。虽说不缺水,但是冷山水库在每年夏季三伏时期干涸农田的水源。而在没有装上自来水管之前,全村用水的方式仍然是沿袭着几千年不变的传统。xx年起,我的老家冷山村开始兴起了装自来水的新风尚。自此,随着用水习惯的改变,村民们的生活习惯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变。

水管在安装之前,最重要的问题还是资金问题。最后经过商讨,确定每户600元作为引入自来水的经费。水源并不是位于冷山水库,而是安置在冷山水库的上游的一条小溪。这条小溪的水全部来源于大山的渗水,是纯天然的优质水源,并且由于位于深山内,没有任何工业污染和生活污染,水质非常优良。村民们在小溪旁边修筑了作为蓄水池和净化池的水塔。并且在冷山水库里也安装了水管,作为备用水源。水管根据路况来进行具体安装。在山里的那一段被深埋入地下。沿途经过水库,就浅埋入水库岸边,有的甚至直接裸露在地面。山下就接近居民点,根据实际情况只能把水管埋入乡村公路的路面。在引入各村民家里之前,另建一水泥水塔,作为自来水在使用之前的控制总库,承担蓄水和净化以及控制水源的作用。在控制水库后,安装了通往各户的水管,自来水真正进入了各家各户。

冷山村的经济来源除了种田卖谷,另一项支柱是务工。整个村长年居住的是老人和留守儿童,留在家乡发展的.人只有少数。只有到年关,在外务工人员才归来过春节。因此,村里的会议只能在农历12月才能开。平时一般无法聚集人员。经过推选,由村民匡济方对自来水水塔进行日常管理和维护。每户每年在大会后出50到60员的管理费。并且约定村民尽管用水,不要收水电费。

自来水进入家门后,极大程度地方便了村民们的生活,再也不需要去井里挑水。本地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咸和组的水井修在我家下面的一个凹地,而居民的房屋一般都建在地势较高的地方。所以,在我小时候村民们的饮用水必须每天去水井挑。中间要经过一段坡度大约在60度以上的陡坡,挑水是一件非常吃力的事情。而留守在村里的一般都是老人小孩,挑水是家庭每天必须面对的负担。引入自来水成为一件十分深入人心的事。这解决了村里用水难的难题。

冷山村也进入了一个里程碑式的发展。咸和组的房屋几乎全被两层的小洋房所代替。村民们在建设房屋的施工过程中已经全部使用了自来水进行施工,也极大地提高了修建的速度。另一方面,村里的小学拆掉原来的危房,宽敞明亮的新教学楼为农村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此外,新修的公路,也直接通到家门。农村的各项基础设施都逐渐完善。

xx年7月23日,我从娄底回到冷山村咸和组的老家,却发现这里已经停水多日,村面们用水极为不方便。我奶奶说,这里已经连续停水很多天了,只有每天早上总闸会打开,以此保证居民们的日常用水。有时也会整天不放水。每天早上必须清晨就去接水,否则每天的引用水都无法保证。我对这种情况的出现十分忧虑,因此走访了本家的几位长辈,听听他们对此事的看法。

每年其他季节还好,一到夏季,近几年来,家里的自来水管就会限停。夏季是用水旺季,自来水的限制使用使得日常生活极为不方便。听了几位长辈的陈述,我主要将原因总结为一下几点:

一、用水浪费严重。

由于当时引入自来水时就定下了不收水费的规定。这个规定就使得村民们没有用水限制。本身村民们受教育的程度不高,因此没有节约用水的自觉,在平时的日常用水中,也不会去特地注意用水的多少。

此外,在夏季,雨季过后,降水减少,高温蒸发严重,水渠的蓄水量减少,农业用水紧张,时常会发生抢水的争端。甚至为了从水渠获得足够的农业用水,村民为此打架斗殴,时有损伤。

晚稻的秧苗正值生长旺季,一旦天气干旱,就会歉收。不需水费的自来生水自然而然地成了解决农田放水困难的捷径。这种现象的产生致使作为生活用水的水源被大量的农业用水挤占,缺水现象逐渐严重。同时,本地的农田放水主要采用露天水渠放水,经过高温蒸发,地下水渗透,这本身就是一种浪费严重的耕作方式。

所以,生活用水的浪费和农业用水的挤占成为了生活用自来水用水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输水设备老化,维修人财缺少。

自从xx年安装水管后,经过九年,输水管道日益老化。在冷山水库沿途的输水管道,由于陡峭的山势和当时有限的施工条件,有很长一段仅仅是浅埋,没有加入适当的防护措施。夏季白天高温曝晒和夜晚温度陡降,塑料水管热胀冷缩,且安装年月长久,输水管道已经不堪重负。

乡村公路经常有车辆经过,尽管安装在公路上的管道埋入地里较深,但是经过多年的车辆碾压,路面逐渐下沉,路面也深浅不一,管道不可能完全避免被损害。我去现场查看时,路面被压出深深的摩托车车辙。底下的输水管道已经被损坏,大量渗水使得原本在高温曝晒下的干燥的路面一片泥泞。公路段的输水管道已经20%被毁坏。

雨季,小型山洪爆发,大量泥沙淤积,位于水源旁的水塔被堵塞,逐渐被废弃。转而只能动用水库的水。水库的蓄水本作农业用水,但现在本该分开的水源挤作一起,水源的纷争也慢慢激烈。幸亏本地夏季高温干旱时期仍然有一定量的降水,因此才能够勉强保障水库达到规定的蓄水量。此外,控制总闸的水塔只有每半年才清洗一次,平时也容易出现水垢淤积,同时水泥构造,时日长久也出现了渗透。

维护的人力和资金非常缺少,没有专门的人员和专项资金对管道与水塔进行管理和维护。破损的管道没有得到及时更换,堵塞淤积的水塔也没有及时疏通,日积月累,渐渐成为痼疾。

三、备用水源被破坏。

水井地处低洼处,水源为地下水。因为地势低下,自然成为水流的聚集地。平时居民们的生活污水就没有得到处理就随意排出,因此也有污水经地下渗透流入水井。自来水进入家门后,挑水成了一件久违的事。井沿旁生起了杂草。村民们遂在水井里洗衣服,甚至在里面洗粪桶之类,原本清澈干净的水被污染而无法作为饮用水。村民们索性把井水放干,把流水的泉眼堵塞。原来用过多年的水井被彻底废弃,组里最方便的备用水源也被断绝。

水井干涸后,原来各户居民自己家里修建的深水井派上了用常但是必须用抽水机将深水抽上来与家庭安装的水管连接才能使用,有的村民建成了摇水井。咸和组的用水方式又回到了原来比较古老落后的方式。同时,深水井深入地底十多米,而且是纯水泥构造,平时清洗极为不易。地下水垢沉积,水质远比不上原来的山泉水般入口甘甜,甚至在沉淀之后会沉积的泥沙出现,实在不益身体健康。村民的饮水只能是每天早上接得的自来水。

四、村民只想喝水,不想吐钱。

由于组里的青壮劳力一般都在沿海城市务工,不到年关不会回家,每年组里的年终大会,组里的人数很难凑齐。人数不齐,就无法商议关系重大的事务,村民自治的基本公民权利无法得到体现。有村民提议安装水表,但是这个提议没有得到响应。村民们大都不够富裕,平时都是一个钱掰两个花,自然不愿意改变现状多出钱。

另一方面,外出务工的人员太多,制定征收水费的价格、时间标准比较困难,并且征收上有一定的难度,同时在征收人员的安排上及水费的用途的规定上也会有很大的争端。

此外,村民们只关心自己的切身利益,一旦关乎金钱就会非常慎重甚至是固执。长年居住在村里的村民们大都是老人小孩,只是每年夏季习惯性地等水接水。毕竟接水的方式比起世世代代挑水喝的方式已经是一种重大进步,他们并未意识到水问题是关系未来发展的重大问题,思维惯性已经形成,很难想到要去变革现状。

困难就摆在眼前,我总结长辈们的建议和自己的想法,主要以下几方面下手:

一、致使现状形成的根源还在于冷山村比较落后的经济,因此,无论其他方面,最重要的一环还是发展本地经济。目前村里的经济支柱主要是务工和种田两方面。对于全村的人还是要思考怎样把流向沿海地区的民工留在本地,使得他们能够在本地有一份能够处于发展的工作。另一方面需要做到的是农业的发展。结合以丘陵山地为主的地形来寻找一种适合本地农业发展的模式。只有发展经济问题,才能够从根源上解决现今存在的问题。

二、聘请一位能够担当的负责人来进行日常的管理,并且主持替换水管和修补水塔的工作。此外,还要顾及重新修复和开辟水源。以前废弃的水井需要重新整修,并且最好是能够加上必要的防护措施,如修筑井栏、加上井盖等,以防止污染。寻找新的水源,作为各供水源的备用水源,解决水源的后顾之忧。

三、征收税费。制定征费的具体金额和恰当的时间。同时可以借鉴邻组的经验,在他们的基础上来开展征收工作。并且以他们的成功来推动村民们对于征费的抵触情绪。还要合理安排好水费的用途,建立专项资金作为日常维护和管理的费用。以部分水费作为工资发放给管理人员。积极寻求上级领导部门对于该项事业的支持以及对于水费用途的监督。

实践报告结语:水是生命之源。自来水情况的好坏关系到整个村子未来的发展,如何能够实现日常用水的可持续发展是村民今后应该思考的重要命题。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村民用水问题的良性解决与农村的长远发展息息相关。建立和谐农村,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