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相关简介(新版多篇)

孟子相关简介(新版多篇)

官场与商场中的垄断现象 篇一

【原文】

孟子致为臣而归①。王就见孟子,曰:“前日愿见而不可得;得 侍同朝,甚喜;今又弃寡人而归,不识可以继此而得见乎?”

对曰:“不敢请耳,固所愿也。”

他日,王谓时子②曰:“我欲中国③而授孟子室,养弟子以万 钟,使诸大夫国人皆有所矜式⑤。子盍为我言之?”

时子因陈子(6)而以告孟子,陈子以时子之言告孟子。

孟子曰:“然,夫时子恶知其不可也?如使予欲富,辞十万而 受万,是为欲富乎?季孙(7)曰:‘异哉子叔疑(8)!使己为政,不用, 则亦已矣,又使其子弟为卿。人亦孰不欲富贵?而独于富贵之中 有私龙断(9)焉。’古之为市也,以其所有易其所无者,有司者治之 耳。有贱丈夫@焉,必求龙断而登之,以左右望,而罔市利。人告 以为贱,故从而征之。征商自此贱丈夫始矣。”

【注释】

①致为臣而归:指孟子辞去齐宣王的客卿而归故乡。致,在古代有“致 仕”、“致禄”、“致政”等多种说法,其中的“致”都是“归还”的意思. ②时子:齐王的巨子。③中国:在国都中,指临淄城。“中”在这里是 介词,“国”即国都。④万钟:钟,古代量器。齐国量器有豆、区、釜、钟四种。每豆四升,每区四斗,每釜四区,每钟十釜。万钟为六万四千石. ⑤矜式:敬重,效法。(6)陈子:即孟子的学生陈臻。(7)季孙:赵 歧注为孟子的弟子,朱熹则认为“不知何时人”。(8)子叔疑:人名,与季孙一 样不可考。(9)龙断:即“垄断”。原意是名词,指高而不相连属的土墩子, 后逐渐引申为把持、独占。(10)丈夫;对成年男子的通称。

【译文】

孟子辞去齐国的官职准备回乡。齐王专门去看孟子,说:‘从 前希望见到您而不可能;后来终于得以在一起共事,我感到很高 兴;现在您又将抛弃我而归去了,不知我们以后还能不能够相见?”

孟子回答说:“我不敢请求罢了,这本来就是我的愿望。”

过了几天,齐王对臣下时子说:‘我想在都城中拨一所房子给 孟子,再用万钟粮食供养他的学生,使我们的官吏和人民都有所 效法。您何不替我向孟子谈谈呢?”

时子便托陈子把这话转告给孟子。陈子也就把时子的话告诉 了孟子。

孟子说:“嗯,那时子哪里知道这事做不得呢?如果我是贪图 财富的人,辞去十万钟傣禄的官不做却去接受一万钟的赏赐,这 的是想更富吗?季孙曾经说过:‘子叔疑真奇怪!自己要做官, 别人不重用,也就算了嘛,却又让自己的子弟去做卿大夫。谁不 想做官发财呢?可他却想在这做官发财中搞垄断。’这正如古代的 市场交易,本来不过是以有换无,有关的部门进行管理。但却有 那么一个卑鄙的汉子,一定要找一个独立的高地登上去,左边望 望,右边望望,恨不得把全市场的赚头都由他一人捞劳去。别人都 觉得这人卑鄙,因此向他征税。征收商业税也就从这个卑鄙的汉 子开始了。”

【读解】

孟子在齐宣王那里虽然受到比较好的接待,甚至做了客卿,在 不少问题上(例如是否攻打燕园,是否占领燕园等)齐宣王也征 求他的意见。但齐宣王却始终不愿意实施孟子所提出的“仁政”方 案,所以,孟子还是只有“致为臣而归”,辞职归家了。

当齐宣王通过臣下来转达留住孟子的愿望时,孟子以“辞十 万而受万,是为欲富乎?”作为回答,表明了自己做官绝对不是为 了个人发财致富,而是为实现政治抱负,济世救民。接着,孟子 便说了一段寓言式的话,指出了官场和商场都有人想进行垄断的 现象。

之所以说孟子的这段话像寓言,是因为它的含义极其深刻而 具有哲理。

官场的垄断现象不用多说大家也很清楚,自古便有裙带关系, 就像孟子这里所指出的子叔疑,自己做官不算,还要让自己的子 弟都去做官。话说回来,世袭制度本身就是一种垄断制度。即便 不是世袭的科举制度,其垄断现象也是非常严重的。一部《官场 现形记》所揭露的种种丑恶,其实也并没有跳出孟子的时代多远。 所以,孟子所指出的官场垄断是深刻而意义深远的。

尤其具有超前意义的是,孟子在指出官场垄断现象的同时,还 指出了市场垄断现象的起源。其“贱丈夫”的说法固然具有浓厚 的寓言色彩,商业税的征收也绝不会真正起源于这个“贱丈夫”。 但是,“贱丈夫”不过是“罔市利”的市场垄断行为的化身罢了, 所以,说征收商业税起源于这种市场垄断行为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最为有意思的是,我们都知道垄断资本主义是近现代社会的产物, 而孟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指出了这个垄断的怪物—一“贱丈夫”。 虽然性质和程度都有所不同,但其超前意义,不是很值得深思吗?

就我们今天而言,市场经济的竞争已愈来愈激烈,愈来愈卷 进全民的注意力。“赚进每一分可能赚到的钱“,已成为很多经商 者的心愿。但是,如果只图自己赚钱而“罔市利”,不顾别人利 益,则很可能成为孟子笔下的“贱丈夫”,成为大家群起而攻之的 对象。结果很可能会事与愿违,不仅不能“罔市利”,反而还会做 “市利”所罔,落入教中,走投无路。所以,还是不要做“贱丈 夫”而做“大丈夫”罢。

就孟子的本意而言,“贱丈夫”的寓言是为了配合说明官场与 商场一样存在着垄断,干扰着他说服齐王实施仁政。而这,正是 他不愿意享受十万钟的俸禄而辞职还乡的根本原因。一心想称霸 于列强的齐宣王又哪能体会到这些呢?就算体会到,又会不会真 正采纳孟子的建议,实施以道德来统一天下的“仁政”呢?这些 都是孟子所不抱希望的了,所以他只能以近乎寓言的方式来表这, 让他的学生把它转达回齐王那里,任他去深思罢了。

君子不以天下俭其亲 篇二

【原文】

孟子自齐葬于鲁①,反于齐,止于嬴②。

充虞③请曰:“前日不知虞之不肖,使虞敦匠事④。严(5),虞不 敢请.今愿窃有请也:木若以(6)美然。”

曰:“古者棺椁无度(7),中古(8)棺七寸,椁称之。自天子达于庶 人,非直为观美也,然后尽于人心。不得(9),不可以为悦;无财, 不可以为悦。得之为(10)有财,古之人皆用之,吾何为独不然?且比(11) 化者(12)无使土亲肤,于人心独无恔(13)乎?吾闻之:君子不以天下俭 赔。”

【注释】

①自齐葬于鲁:孟子在齐国时,随行的母亲去世,孟子从齐国把母亲遗 施购国安葬。②嬴:地名,故城在今山东莱芜西北。③充虞:孟 子的学生。④敦:治,管。匠事:木匠制作棺材的事。⑤严;急,忙。 (6)以:太。①棺椁(guo)无度:古代棺材分内外两层,内层叫棺, 外层的套棺叫椁。棺椁无度是说棺与椁都没有尺寸规定。(8)中古:指周 公治礼以后的时代。(9)不得:指礼制规定所不允许。(10)为:这里是 “与”的意思。(11)比;为了。(12)化者:死者。(13)恔(xiao):快, 快慰,满足。

【译文】

孟子从齐国到鲁国安葬母亲后返回齐国,住在嬴县。

学生充虞请教说:“前些日子承蒙老师您不嫌弃我,让我管理做棺椁的事。当时大家都很忙碌,我不敢来请教。现在我想把心里的疑问提出来请教老师:棺木似乎太好了一点吧!”

孟子回答说:“上古对于棺律用木的尺寸没有规定;中古时规定棺木厚七寸,椁木以与棺木的厚度相称为准。从天子到老百姓,讲究棺木的质量并非仅仅是为了美观,而是因为要这样才能尽到孝心。为礼制所限不能用上等木料做棺椁,不能够称心;没有钱不能用上等木料做棺椁,也不能够称心。既为礼制所允许,又有财力,古人都会这么做,我又怎么不可以呢?况且,这样做不过是为了不让泥土沾上死者的尸体,难道孝子之心就不可以有这样 一点满足吗?我听说过:君子不因为天下大事而俭省应该用在父母身上的钱财。”

【读解】

从流传下来很少的记载来看,我们已经知道孟子的母是一位慈母,在孟子的教育上很花了些心血。所以,当母亲去世的时候,孟子的孝子之心是可以理解的,把棺桂做得好一点也没有什 么不可以。

当然,《孟子》一书之所以把这一章记载在这里,绝不仅是为了给孟子为母亲做上等棺择作解释。而是为了表达孟子的思想: 在安葬父母的问题上,只要是礼制和财力两方面许可,就要尽力做得好一些。尤其是本章最后的一句话——“君子不以天下俭其亲”,更是格言似的表达了孟子关于“孝”的看法。

我们已经知道,《论语》里有不少孔子及其弟子关于“孝”,关于“丧”的问题的论述。其中比较重要而又与本章所论问题关系密切的如孔子在《八佾》篇里的说法:“与其易也,宁戚。”意思是说,丧礼与其铺张浪费,宁可悲哀可度。所以,孔子其实更重视的是内在情感方面,而要求在物质方面节俭办事,反对丧事过分大办,铺张浪费。这一点,在孟子这里显然已发生了变化。时代不同,个人所处地位不同,财力状况不同都导致了这种变化。但万变不离其宗,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强调丧事是“孝心”的重 要体现,必须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不过,高度重视并不意味着越铺张就越好。就是为母亲做上等棺椁的孟子,不也仍然坚持了礼制与财力许可这两条基本原则吗?

所以,超出我们的“礼制”(文件〕规范(比如说动用几十辆豪华公车)和财力大办丧事也罢,修豪华祖坟也罢,都不一定能够在孔、孟这里得到支持。倒是真正诚心诚意地尽自己的财力,在礼俗许可的范围内办好丧事,更重要的是在内。真正表达对失去亲人的悲戚和悼念,才是先贤圣哲们所赞许的行为。

孟子散文特色 篇三

摘 要:孟子作为继孔子之后的一位集大成式的儒家大师,其学说与文章都是在孔子开创性的基础之上,又一次更深的发展与弘扬。

其著作《孟子》一书,作为先秦散文杰出代表之一,与同时代的其他儒家代表作和先秦诸子散文相比,都极具艺术特色。

仅就这一点讲,它对当今乃至今后中国的文学艺术创作,同样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和不容忽视的深远影响。

关键词:孟子 散文 特色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最著名的儒家大师,是战国中期的思想家、散文家。

他受业于孔子的孙子子思的门人,以继承孔子之业,宣扬儒家道统为己任。

后世以他与孔子并称“孔孟”。

孟子早年曾游学各国,其才学受到各国诸侯尊礼,但其学说终不见用。

原因是诸侯争雄、战争激烈的战国时代,诸侯崇尚“攻伐”,而孟子主张行“王道”,施“仁政”,与其相悖。

后来只好“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全书三万五千多字,比较详细地记录了孟子游说各国诸侯时与诸侯王以及其他一些人论难各种问题的经过和言论。

在思想内容方面,它进一步发扬孔子“仁”的主张,提倡以人为本,施仁政,行王道。

在体裁形式等方面,它虽然没有脱离语录体,但无论在篇章结构、言辞文采和整体风格上,都与《论语》有很大不同:孟子言词激烈雄辩,《论语》则雍容迂徐;孟子散文词采铺张扬厉,《论语》则简洁含蓄、辞约义丰;孟子散文在篇章上也明显加长,且宛转曲折,波澜壮阔,《论语》则多三言两语、格言式的论断。

总之,孟子散文更富于文学色彩,更具有艺术魅力。

一、以仁义为本,施仁政,行王道

孟子散文的思想内容是以仁义为本,主张施仁政,行王道。

并从性善论出发,要求统治者发挥人的善性,推恩爱民。

面对梁惠王曰“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把仁义作为头等大事,作为施政之本,治国之基,兴旺之源。

并具体提出“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仁者爱人”,“省刑罚,薄赋敛”的纲领。

他明确指出:“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把对受苦受难者的同情之心和对丑恶行径的羞耻之心作为判断是不是人的根本标准和“仁义”的开端。

他主张行王道,要给人民一个“仰足以养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的起码生活条件。

并提出:“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

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在他的思想中,表现了较强的民本思想。

他还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当然,这并不是说他把民看得比君还高贵,而是说他看到了君对民的依附关系。

所以他说:“得乎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而为诸侯。”意思是说取得了老百姓的信任才能得天下,而取得天子的信任只不过当个诸侯罢了。

这些都体现了儒家的思想。

孟子思想虽属儒家,他也自命是孔子学派的继承人,但他的思想观点却比孔子激烈得多,性格也刚烈得多。

孔子面对诸侯的肆虐和其他学派的攻击,只采取规劝和躲避态度,以致被道家讥为“辟人之士”,而孟子对于统治阶级的横征暴敛,肆意攻伐,对于“民之憔悴于虐政”的现实极为愤慨,给予无情的揭露和抨击。

揭露他们“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的残酷本质。

斥责他们“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的行为是“率土地而食人”,“罪不容于死”。

特别是在对待君的态度上,他们之间的差异更大。

孔子说:“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而孟子则语含锋芒:“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之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之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草芥,则臣之视君如寇仇。”而对于那些暴虐之君,他甚至认为可以杀而无憾――“贼仁者,谓之贼; 贼义者,谓之残。

残贼者谓之一夫。

闻诛杀一夫纣矣,未闻杀君也。”他说诛杀纣这样的毁仁毁义的暴君,只是杀了一个独夫民贼,算不上杀什么国君,是正义之举,无罪可言。

这种观点不唯在诸子中少见,而与后世理学家的“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陈腐观念相比,更富有民主色彩。

在孟子的许多言论中都表现了以仁义为根本为取舍的思想。

例如在他的名篇《告子上・鱼我所欲也》中提出的“舍生取义”的论断,就是以仁义为本,对于有关生死、节操问题展开论述的。

他始终以义与不义两种生死观作对比,赞扬了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高贵品质。

特别是篇末: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而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这里指出对于这些过去宁死不接受的东西,现在为了“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即为了满足私欲而全接受了。

孟子对于这种见利忘义的不义之人进行了谴责,指出为求富贵而不义的'行为是可耻的,是失去人之本心――羞恶之心的表现。

二、浩气磅礴,论辩锋利

孟子散文充满“浩然之气”,具有“好辩”的特点。

宋人苏洵评孟子散文是“语约而意尽,不为谗刻斩绝之

言,而其锋不可犯”。

意思是说孟子散文于平易中见锋芒,具有不可当的逼人气势。

在孟子看来,论辩中之所以能折服对方,关键在于自身所持观点的正义性。

他提出“知言养气”说,知言,就是能辨别那些片面的、过分的、非正道和闪烁其词的言辞,并理解其实质,不被其所迷惑;养气,是指人的道德修养功夫,他认为自己最擅长的是“善养吾浩然之气”。

孟子所谓“浩然之气”是说人要有一种正义凛然的精神状态,这种正气绝非偶然表现,它是长期坚持正义活动,道德修养达到一定程度的产物。

并且认为这种浩然正气愈充沛,其言辞也就愈有力量,发表言论、写作文章自然理直气壮。

这实质就是思想修养与语言表达、文章写作的关系问题,也就是说,言辞、文章的优劣,都是人们的思想认识和精神气质的体现。

孟子重视“养气”,认为这种“浩然之气”是论辩中克敌制胜的力量源泉。

因此,其散文篇篇浩气磅礴,有不可阻挡之势。

孟子的“好辩”,用他回答其弟子公都子的话说:

“是邪说诬民,充塞仁义也……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说,距�行,放淫辞,以承三圣者。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这确是实情。

孟子生活在诸侯争雄、学派蜂起、百家争鸣的战国中期,为了宣传自己的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必然要与不同思想、不同学派进行交锋,展开辩论,因此其散文充满论辩色彩和战斗性。

如他的《有为神农之言许行》章中旨在说明社会分工的必要,批评农家学派认为人人都应该从事衣食劳动的主张是“下乔木而入幽谷”,即属于使社会倒退的行为,而文章对此先避而不谈,却先提出一连串的问题:

孟子曰:“许子必种粟而后食乎?”曰:“然。”“许子必织布而后衣乎?”曰:“否,许子衣褐。”“许子冠乎?”曰:“冠。”曰:“奚冠?”曰:“冠素。”曰:“自织之与?”曰:“否,以粟易之。”曰:“许子奚为不自织?”曰:“害于耕。”曰:“许子以釜甑爨以铁耕乎?”曰:“然。”“自为之与?”曰:“否,以粟易之。”

待终于迫使许行说出了“百工之事,故不可耕且为也”之后,才端出社会分工不可避免的主旨来,使对方无可辩驳。

在孟子散文中,这样的论辩比比皆是。

三、善设机巧,欲擒故纵

文章的气势既是作家思想感情和精神气质的体现,同时也有表达技巧方面的问题。

孟子散文思潮如涌,一泻千里,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这与他构思的严密以及语言和表达上的技巧是分不开的。

孟子散文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善设技巧,欲擒故纵,使对方在不知不觉中就范。

例如孟子第二次游齐国,劝说齐宣王放弃霸道而行王道的经过。

他首先用以羊易牛的故事使对方承认有“不忍之心”,具有施仁政的条件,进而质问齐宣王何以“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终于迫使齐王接受了对民实行“不忍之政”的王道主张。

论辩顺理成章,合情合理,使对方不得不服。

孟子与齐宣王的另一段对话更为巧妙:

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王曰:“弃之!”曰:“士师不能治士,则如之何?”曰:“已之(撤他的职)!”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王顾左右而言他。

这里孟子连用两个比喻说明受人之托而不负责任,官吏失职是应该受到指责的,对于这种自然之理,齐宣王易于接受,所以回答得干脆而肯定。

岂不知他已落入孟子所设的圈套,所以当孟子忽把矛头指向他治国失职时,便只能“顾左右而言他”了。

这里把齐王对待别人错误那样明辨是非、理直气壮的口气与他对待自己的失职行为的窘态形成鲜明对照,生动形象,引人入胜。

四、善用比喻等修辞,增强感染力

孟子论辩时不仅善于层层设伏,步步紧逼,使对方无从躲避,而且善用比喻把抽象复杂的道理阐发得深刻透辟,通俗明白。

清代学者章学诚在《文史通义》中评论说,诸子散文极富形象化,“未尝离事而言理”“深于比兴”“深于取象”,意谓诸子在说理中能引物连类,运用形象手法阐明抽象道理。

诸子中孟子和庄子用譬最多,而二者在方法上又有所不同。

庄子用来设喻的本体多为怪诞之物,似喻非喻,似真非真,造成一种奇幻境界,使人心驰神往,极富浪漫主义色彩。

孟子则多从生活现实生活中取譬,通俗明晓,形象生动。

《孟子》一书二百六十一章,有九十三章共使用了一百五十九种譬喻,都起到极好的效果。

如他在批评齐宣王不施仁政是“不为,非不能也”时,齐宣王狡辩说“不为与不能之形,何以异?”对于这个问题,如果正面直接回答是很困难的,孟子则以“挟泰山以超北海”和“为长者折枝”为喻,将“不能”与“不为”的差别形象地摆在了对方的面前。

而且由于孟子在选择喻体时进行夸张,使两个比喻的反差很大,这就把“不能”与“不为”的差别表现得非常突出,从而增强了论辩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赵岐《孟子章句・题解辞》中说:“孟子长于譬喻,辞不迫切,而意已独至。”孟子散文中的譬喻可谓随处可见,其喻义之精当令人叹服。

他谴责当时统治者的施虐为“率兽而食人”,把百姓盼望贤君出现喻为“大旱之望云霓”,把那些违背事物发展规律的行为喻为“揠苗助长”,把企图以霸道得天下喻为“缘木求鱼”等等。

这些贴切而精妙的比喻不仅使行文形象生动,以少胜多,而且由于寓意深刻,语近旨远,往往能发人深思,受到启迪。

此外,孟子散文中的严密推理和排偶、反复等修辞技巧,也是增强文章感染力的重要手段。

如孟子与梁惠王谈及行王道的初步措施的一段话: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林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这里采用的是连锁推理的方法,先以“不违农时”、“数罟不入�池”“斧斤以时入山林”为前提,推出“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林木不可胜用”的结论;然后又以此结论为前提,又推出“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的新结论;再以新的结论为前提,推出“王道”已有了开端的更新的结论。

文章几层意思环环相扣,新意迭出,具有势如破竹、一泻千里的气概。

其中三组排偶句,使行文更显严密而酣畅淋漓。

尤其文中谈到施仁政的根本措施一段: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载于道路矣。

这里连用了均由三句构成的四组排偶,由生产说到教育,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方面,描绘出一幅小农经济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的美好图景,富有理想色彩,具有感人力量。

而且文义缜密,气势充沛,令人倾倒。

以上几个方面,展现了孟子散文的特点,这些特点构成了孟子散文的独特风格。

《孟子》散文不仅是唐宋古文家学习的典范,而且对后世散文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即在今天,孟子散文中所表现的磅礴气势和语言技巧,仍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参考文献:

[1] 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2-11-1.

[2] 苏洵。金成礼笺注《嘉�集笺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3-1.

[3] 章学诚。文史通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12-1.

[4] 赵岐注。孟子[M]。北京:中华书局,1998-6-1.

[5] 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6-1.

[6] 胡经之。文艺美学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6-1.

[7] 董洪利。孟子研究[M]。南京:凤凰出版社(原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10-1.

[8] 罗炳良,赵海旺。孟子解读[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7-1.

[9] 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5-1-1.

[10] 傅佩荣。孟子的智慧[M]。北京:中华书局,2009-6-1.省略

孟子名言摘抄 篇四

( 1 )尽信书,不如无书。

( 2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 3 )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 4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 5 )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 6 )仁之胜不仁也,犹水胜火。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不熄,则谓之水不胜火,此又与于不仁之甚者也,亦终必亡而已矣。

( 7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 8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 9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 10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 11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 12 )人皆可以为尧舜。

( 13 )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 14 )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

( 15 )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 16 )养心莫善于寡欲。

( 17 )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 18 )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 19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 20 )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

( 21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 22 )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 23 )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 24 )五谷者,种之美者也,苟为不熟,不如荑稗。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

( 25 )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

( 26 )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也;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

( 27 )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

( 28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 29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 30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 31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 32 )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

( 33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 34 )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 35 )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

( 36 )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

( 37 )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 38 )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 39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 40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 41 )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

( 42 )贤者在位,能者在职。

( 43 )尊贤使能,后杰在位。

( 44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 45 )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

( 46 )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於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

( 47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心,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 48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 49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 50 )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 51 )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 52 )其进锐者,其退速。

( 53 )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 54 )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 55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 56 )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 57 )仁者无敌。

( 58 )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 59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 60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无官无责,进退有余 篇五

【原文】

孟子谓蚳蛙(1)曰:“子之辞灵丘(2)而请士师(3),似也,为其可以言也。今既数月矣,未可以言与?”

蚳蛙谏于王而不用,致为臣而去。齐人曰:“所以为蚳蛙则善矣; 所以自为,则吾不知也。”

公都子④以告。

曰:“吾闻之也:有官守者,不得其职则去;有言责者,不得 其言则去。我无官守,我无言责也,则吾进退,岂不绰绰然有余裕哉?”

【注释】

①蚳(zhi)蛙:齐国大夫。②灵丘:齐国边境邑名。③士师: 官名,管禁令,狱讼,刑罚等,是法官的通称。④公都子:孟子的学生。

【译文】

孟于对蚳蛙说:“您辞去灵丘县长而请求做法官,这似乎有道理,因为可以向齐王进言。可是现在你已经做了好几个月的法官了,还不能向齐王进言吗?”

蚳蛙蛙向齐王进谏,齐王不听。蚳蛙因此辞职而去。齐国人说: “孟子为蚳蛙的考虑倒是有道理,但是他怎样替自己考虑呢?我们就不知道了。”

公都子把齐国人的议论告诉了孟子。

孟子说:“我听说过:有官位的人,如果无法尽其职责就应该辞官不干;有进言责任的人,如果言不听,计不从,就应该辞职不干。至于我,既无官位,又无进言的责任,那我的进退去留,岂不是非常宽松而有自由的回旋余地吗?”

【读解】

有官有职就有责。

不能尽职,不能尽责,当什么官呢?难免失落,难免苦闷与烦恼。

可是,要尽职,要尽责又免不了争斗,免不了权术,依然是苦闷与烦恼。

进退维谷。所谓“落入教中”,身不由己啊!如果再加上官场 黑暗腐败,尔虞我诈,你死我活,那就更是痛苦不堪,人性扭曲了.

只有无官一身轻,进退都有余地。

可是,对很多人来说,这种“轻”是“人生不能承受之轻”, 真正“轻”下来了反而过得很沉重。这就叫“红尘滚滚过,几人能参破?”所以还是要去汲汲于功名,拼命挤进“彀中”。

倒是孟子看得很清楚:

“我无官守,我无言责也,则吾进与退,岂不绰绰然有余裕哉?”

对于要想潇洒走一回,轻轻松松过一生的人来说,还是听听孟老夫子的话有好处。

贤才可拜不可召 篇六

【原文】

孟子将朝王①,王使人来曰:“寡人如②就见者也,有寒疾,不可以风。朝,将视朝③,不识④可使寡人得见乎?”

对曰:“不幸而有疾,不能造⑤朝。”

明日,出吊于东郭氏(6)。公孙丑曰:“昔者辞以病,今日吊,或者不可乎?”

曰:“昔者疾,今日愈,如之何不吊?”

王使人问疾,医来。

孟仲子对曰:“昔者有王命,有采薪之忧(8),不能造朝。今病小愈,趋造于朝,我不识能至否乎。”

使数人要(9)于路,曰:“请必无归,而造于朝!”

不得已而之景丑氏(10)宿焉。

景子曰:“内则父子,外则君臣,人之大伦也。父子主恩,君臣主敬。丑见王之敬子也,未见所以敬王也。”

曰:“恶!是何言也!齐人无以仁义与王言者,岂以仁义为不美?其心曰:‘是何足与言仁义也’云尔,则不敬莫大乎是。我非尧舜之道,不敢以陈于王前,故齐人莫如我敬王也。”

景子曰:“否,非此之谓也。礼曰:‘父召无诺(11);君命召不俟驾(12)。’固将朝也,闻王命而遂不果,宜(13)与夫礼若不相似然。”

曰:“岂谓是与?曾子曰:‘晋楚之富,不可及也;彼以其富, 我以吾仁;彼以其爵,我以吾义,吾何慊(14)乎哉?’夫岂不义而曾子言之?是或一道也。天下有达尊三:爵一,齿一,德一。朝廷 莫如爵,乡党莫如齿,辅世长民莫如德。恶得有其一以慢其二哉? 故将大有为之君,必有所不召之臣;欲有谋焉,则就之。其尊德 乐道,不如是,不足与有为也。故汤之于伊尹,学焉而后臣之,故 不劳而王;桓公之于管仲,学焉而后臣之,故不劳而霸。今天下 地醜(15)德齐,莫能相尚,无他.好臣其所教,而不好臣其所受教。汤 之于伊尹,桓公之于管仲,则不敢召。管仲且犹不可召,而况不 为管仲者乎?”

【注释】

①王:指齐王。②如:宜,当,应当。③朝,将视朝:第一个“朝”读zhao,即“清晨”的意思:第二个“朝”读Chao,意即“朝廷”,视 朝即在朝廷处理政务。④不识:不知。⑤造;到,上。(6)东郭 氏:齐国的大夫。(7)孟仲子:孟了的堂兄弟,跟随孟子学习。 (8)采 薪之忧:本意是说有病不能去打柴,引申为自称生病的代词。薪,柴草. (9)要(yao):拦截。(10)景丑氏:齐国的大夫。(11)父召无诺《礼记 ·曲礼》:“父召无诺,先生召无诺,唯而起。”“唯”和“诺”都是表示应答, 急时用“唯”,缓时用“诺”。父召无诺的意思是说,听到父亲叫,不等说 “诺”就要起身。(12)不俟驾:不等到车马备好就起身。(13)宜:义同 “殆”,大概,恐怕。(14)慊(qian):憾,少。(15)醜(Chou):类似,相近,同。

【译文】

孟子准备去朝见齐王,恰巧齐王派了个人来转达说:“我本应该来看您,但是感冒了,吹不得风。明早我将上朝处理政务,不知您能否来朝廷上,让我见到您?”

孟子回答说:“不幸得很,我也有病,不能上朝廷去。”

第二天,孟子要到东郭大夫家里去吊丧。公孙丑说:“昨天您托辞生病谢绝了齐王的召见,今天却又去东郭大夫家里吊丧,这或许不太好吧?”

孟子说:“昨天生病,今天好了,为什么不可以去吊丧呢?”

齐王打发人来问候孟子的病,并且带来了医生。 孟仲子应付说:“昨天大王命令来时,他正生着病,不能上朝廷去。今天病刚好了一点,已经上朝廷去了,但我不知道他能否 到达。”

孟仲子又立即派人到路上去拦孟子,转告孟子说:“请您无论 如何不要回家,而赶快上朝廷去!”

孟子不得已而到景丑的家里去住宿。 景丑说:“在家庭里有父子,在家庭外有君臣,这是人与人出 问最重要的伦理关系。父子之间以慈恩为主,君臣之间以恭敬为 主。我只看见齐王尊敬您,却没看见您尊敬齐王。”

孟子说:“哎!这是什么话!在齐国人中,没有一个与齐王谈 论仁义的。难道是他们觉得仁义不好吗?不是。他们心里想的是: ‘这样的王哪里配和他谈论仁义呢?,这才是他们对齐王最大的不 恭敬.至于我,不是尧舜之道就不敢拿来向齐王陈述。所以,齐 国人没有谁比我更对齐王恭敬了。”

景丑说:“不,我不是说的这个方面。礼经上说过,父亲召唤, 不等到应‘诺’,‘唯’一声就起身;君王召唤,不等到车马备好 就起身,可您呢,本来就谁备朝见齐王,听到齐王的召见却反而 不去了,这似乎和礼经上所说的不大相合吧。”

孟子说:“原来你说的是这个呀!曾子说过:‘晋国和楚国的 财富,没有人赶得上。不过,他有他的财富,我有我的仁;他有 他的爵位,我有我的义。我有什么不如他的呢?’曾子说这些话难 道没有道理吗?应该是有道理的罢。天下有三样最尊贵的东西:一 样是爵位,一样是年龄,一样是德行。在朝廷上最尊贵的是爵位; 在乡里最尊贵的是年龄;至于辅助君王治理百姓,最尊贵的是德行.他怎么能够凭爵位就来怠慢我的年龄和德行呢?所以,大有作为的君主一定有他不能召唤的大臣,如果他有什么事情需要出谋划策,就亲自去拜访他们。这就叫尊重德行喜爱仁道,不这样, 就不能够做到大有作为。因此,商汤对于伊尹,先向伊尹学习,然后才以他为臣,于是不费大力气就统一了天下;桓公对于管仲,也是先向他学习,然后才以他为臣,于是不费大力气就称霸于诸侯。 现在,天下各国的土地都差不多,君主的德行也都不相上下,相互之间谁也不能高出一筹,没有别的原因,就是因为君王们只喜 欢用听他们的话的人为臣,而不喜欢用能够教导他们的人为臣。商汤对于伊尹,桓公对于管仲就不敢召唤。管仲尚且不可以被召唤, 更何况连管仲都不屑于做的人呢?”

【读解】

这个连管仲都不屑于做的人就是孟子自己。因为在《公孙丑 上》里,当公孙王提出管仲来和孟子相比时,孟子已经说过,自已根本不屑于与管仲相比。(参见 3·1)比都不愿意比,当然就更不愿意做了。

可见孟子的自视是很高的。

自视既然这样高,当然就不愿意被呼来唤去的了。自己主动要去朝见是一回事,被召唤去朝见又是另一回事。所以,孟子才有为景丑等人所不理解的行为。这种行为,不仅孟子有,就是孔子也是有的。我们读本章,有些地方就与《论语·阳货》记录孔子虚与委蛇对付阳货的情况相似。说穿了,是因为凡是自视甚高的人都很注意自己的立身“出处”。这种做法,在民间的看法可就不一样了,说得好听一点是“清高”,说得不好听一点是“拿架 子”,再说得难听一点那可就是“迂腐”而“酸溜溜”的了。或许正是因为这样,因为他们的“清高”(或“迂腐”)而不肯苟且,所 以无论是孔子还是孟子周游列国都不被重用,空有满腹经纶和济 世良方。相反,像苏秦、张仪那样的纵横家却完全没有孔、孟的 “清高”(或“迂腐”),“展开谈天说地口,来说名利是非人”,只 管游说得君王高兴,不择一切手段,结果却大行其道,甚至能够 “挂六国相印”。

撇开对孔、孟与苏秦、张仪的比较不论,回到对用人一方面的要求来看,孟子在这里的意思是很明确的,就是要求当政治目的君王“尊贤使能”,“尊德乐道”,礼贤下士,主动放下自己尊贵的 架子而启用贤才,甚至拜贤才为老师,就像商汤王对待伊尹,齐桓公对待管仲那样。其实,这也是儒学在用人问题上的基本观点。 虽然孔、孟本人一生宣扬这种观点而自身并没有受到过这种待遇,但他们的思想却对后世的用人之道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刘玄德“三顾茅庐”请诸葛亮的故事,不就是这种影响最为典型的例证吗?

当然,有这种典型的例证并不意味着后世都在实施着孔、孟的观点。而是恰恰相反,人们越是津津乐道于“三顾茅庐”的故事,就越是说明现实中缺乏这,种“礼贤下士”、“求贤若渴”的作风。事实上,孔、孟的。思想永远都给我们以理想主义的感觉,他们所提出的一些思想观点,就是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也仍然使人感到有很多理想的成分。或许,也正是因为有这种理想的成分吧,才使他们的理论历久而常新,给人以启迪而不过时,这已经是题外的话了。

回到用人和被用的问题上来,既然当政者多半“好臣其所教, 而不好臣其所受教”,既然任人唯贤、礼贤下士是如此困难,如此遇,作为被用的人,有一点“不可召”的清高和骨气,不也是应该的吗?正如曾子所说:你有你的官位,我有我的正义,我又输与你什么呢?

所以,我们还不能简单地认为孟子“不能造朝”是故作姿态, 是迂腐,而应该肯定他的清高和骨气。不然的话,“亚圣”之名从何得来呢?

词语注释: 篇七

孟子谒见齐宣王,说:“所谓故国,不是说国中要有高大的树木,而是说要有世代(与国家休戚与共)的臣子。现在大王没有亲信的臣子了。过去任用的人,现在不知到哪里去了。”宣王说:“我用什么方法才能识别哪些人没有才干而罢免他们呢? ”孟子说:“国君任用人才,如果得不到合适的人选,将会使地位低的超过地位高的,关系远的超过关系近的,(对此)能不慎重吗?左右侍臣都说好,不行;大夫们都说好,也不行;全国的人都说好,这才去考察他,见他确实是好,这才任用他。左右侍臣都说不行,不要听信;大夫们都说不行,也不要听信;全国的人都说不行,这才考察他,见他确实不行,这才罢免他。左右侍臣都说可杀,不要听信;大夫们都说可杀,也不要听信;全国的人都说可杀,这才考察他,见他确实可杀,这才杀掉他。所以说,是全国的人杀掉他的'。像这样,才可以算是百姓的父母。”

齐宣王问道:“商汤流放夏桀,武王讨伐商纣,有这些事吗?”孟子回答道:“文献上有这样的记载。”宣王问:“巨子杀他的君主,可以吗?”孟子说:“败坏仁德的人叫贼,败坏信义的人叫残,残和贼这样的人叫独x者。我只听说杀了独x者纣罢了,没听说臣杀君啊”。

齐国攻打燕园,战胜了燕国。齐宣王问道:“有人劝我不要兼并燕国,有人劝我兼并燕国。以一个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家去攻打另一个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家,五十天就攻克了它,光凭人力是做不到的。不兼并它,必定会有上天降下的灾祸。兼并它,怎么样?”孟子回答说:“兼并了,燕国人民高兴,那就兼并它。古代有这么做的人,武王就是。兼并了,燕国人民不高兴,那就不要兼并。古代也有这么做过的人,文王就是。以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家去攻打另一个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家,百姓用箪装着饭食、用壶盛着浆汤来迎接大王的军队,难道有别的原因吗?只是想摆脱水深火热的处境罢了。”

齐国人要兼并燕国。别的诸侯国谋划援救它。宣王说:“很多诸侯谋划来讨伐我,(我)用什么方法对付他们呢?”孟子回答道:“我听说过凭方圆七十里的地方就治理了天下的人,商汤就是这样。没有听说凭着方圆千里的土地还怕别人的。《尚书》上说:‘商汤的征伐,从葛开始。’这时,天下的人都信任商汤,他向东征伐,西边的少数民族就埋怨,向南征伐,北边的少数民族就埋怨,(他们埋怨)说:‘为什么(不先征伐我们这里,而要)后征伐我们(这里)呢?’人民盼望他,如同大旱时节盼望云彩一样。(汤的军队每到一地,)让经商的照常做买卖,种田的照常干农活,杀了那里的暴君,慰问那里的百姓,像是及时雨从天而降,百姓非常高兴。《尚书》上又说:‘君王来了,我们就得到新生。’现在,燕王虐待他的百姓,大王去征伐它,百姓都以为会把他们从水深火热中拯救出来, (所以)用箪装着饭食、用壶盛着浆汤来迎接大王的军队。如果您杀戮他们的父兄,囚禁他们的子弟,毁坏他们的宗庙,搬走他们国家的宝器,像这样怎么行呢?天下本来就畏忌齐国的强大,现在齐国扩大了一倍的土地却不施行仁政,这就使得天下的诸侯要出兵攻打您了。大王赶快发布命令,把被俘的老人孩子遣送回去,停止搬运燕国的宝器,同燕国百姓商量,选立一个新国君,然后撤离燕国。那么还来得及阻止(各国动兵)。”

《孟子》简介 篇八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皱国(今山东皱县东南人),离孔子的故乡曲阜不远。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

孟子的出生距孔子之死(前479)大约百年左右。关于他的身世,流传下来的已很少,《韩诗外传》载有他母亲“断织”等故事,《列女传》载有他母亲“三迁”和“去齐”等故事,可见他得力于母亲的教育不少。据《列女传》和赵岐《孟子题辞》说,孟子曾受教于孔子的孙子子思。但从年代推算,似乎不可信。《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说他“受业子思之门人”,这倒是有可能的。无论是受业于子思也罢,孟子的学说都受到了子思的影响。所以,荀子把子思和孟子列为一派,这就是后世所称儒家中的思孟学派。

和孔子一样,孟子也曾带领学生游历魏、齐、宋、鲁、滕、薛等国,并一度担任过齐宣王的客卿。由于他的政治主张也与孔子的一样不被重用,所以便回到家乡聚徒讲学,与学生万章等人著书立说,“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今天我们所见的《孟子》七篇,每篇分为上下,约三万五千字,一共二百六十章。但《汉书。艺文志》著录“孟子十一篇”,比现存的《孟子》多出四篇。赵岐在为《孟子》作注时,对十一篇进行了鉴别,认为七篇为真,七篇以外的四篇为伪篇。东汉以后,这几篇便相继亡佚了。

赵岐在《孟子题辞》中把《孟子》与《论语》相比,认为《孟子》是“拟圣而作”。所以,尽管《汉书。文艺志》仅仅把《孟子》放在诸子略中,视为子书,但实际上在汉代人的心目中已经把它看作辅助“经书”的“传”书了。汉文帝把《论语》、《孝经》、《 孟子》、《尔雅》各置博士,便叫“传记博士”。到五代后蜀时,后蜀主孟昶命令人楷书十一经刻石,其中包括了《孟子》,这可能是《孟子》列入“经书”的开始。后来宋太宗又翻刻了这十一经。到南宋孝宗时,朱熹编《四书》列入了《孟子》,正式把《孟子》提到了非常高的地位。元、明以后又成为科举考试的内容,更是读书人的必读书了。

历代为《孟子》作注释比较重要的有东汉赵岐的《孟子》注和宋代朱熹的《孟子集注》。清代的焦循总结了前人的研究成果撰成《孟子正义》一书,是集大成的著作。

孟子生活的战国中期较孔子生活的春秋末期更为变乱,社会更加动荡不安。同时,思想也更加活跃正当“百家争鸣”的时代。所以,孟子一方面继承了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教育思想等,另一方面又有所发展,形成了自己的政治和学术思想。同时,在与墨家、道家、法家等学派的激烈交锋中,孟子维护了儒家学派的理论,也确立了自己在儒学中的重要地位,成为仅次于孔子的正宗大儒。随着儒家地位的不断提高,孔子被尊为“圣人”,孟子也被称为“亚圣”。

与论语一样,《孟子》也是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但它比《论语》又有明显的发展。《论语》的文字简约、含蓄,《孟子》却有许多长篇大论,气势磅礴,议论尖锐、机智而雄辩。如果说《论语》给人的感觉是仁者的谆谆告诫,那麽《孟子》给人的感觉就是侃侃而谈,对后世的散文写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原文 篇九

公孙丑[1]问曰:“夫子当路[2]于齐,管仲、晏子之功,可复许[3]乎?”

盂子曰:“子诚齐人也,知管仲、晏子而已矣。或问乎曾西[4]曰:'吾子[5]与于路孰贤?'曾西蹵[6]然曰:'吾先子[7]之所畏也。'曰:'然则吾子与管仲孰贤?'曾西艴然[8]不悦,曰:'尔何曾[9]比予其管仲!管仲得君如彼其专也,行乎国政如彼其久也,功烈如彼其单也,尔何曾比予于是?'”曰:“管仲,曾西之所不为也,而子为[10]我愿之乎?”

曰:“管仲以其君霸,晏子以其君显。管仲、晏子犹不足为与?”

曰:“以齐王,由[11]反手也。”

曰:“若是,则弟子之惑滋甚。且以文王之德,百年而后崩[12],犹未洽于天下;武王、周公[13]继之,然后大行。今言王若易然,则文王不足法与?”

曰:“文王何可当也!由汤至于武丁,贤圣之君六七作[14],天下归殷久矣,久则难变也。武丁朝诸候,有天下,犹运之掌也。纣之去武丁未久也,其故家遗俗,流风善风善政,犹有存者;又有微子、微仲、王子比干、箕子、胶鬲---皆贤人也---相与[15]辅相[16]之,故久而后失之也。尺地,莫非其有也;一民,莫非其臣也;然而文王犹方百里起,是以难也。齐人有言曰:'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鎡基,不如待时[17]'。,今时则易然也:夏后、殷、周之盛,地未有过千里者也,而齐有其也矣;鸡鸣狗吠相闻,而达乎四境,而齐有其民矣。地不改辟矣,民不改聚矣,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且王者之不作,未有疏于此时者也;民这憔悴于虐政,未有甚于此时者也。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孔子曰:'德之流行,速于置邮[18]而传命。'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惟此时为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