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于端午节的散文(多篇)

有关于端午节的散文(多篇)

有关于端午节的散文 篇一

时光如水,流逝的太快,不经意的一个转身,已流走了大好的青春年华。猛然间抬头看到桌边的日历,才知又是一年端午时节,粽香萦绕、思绪飘香,遥远的画面慢慢浮现,一幕一幕……

端午节在一年众多节日中也是一个很重要很特别的节日,它的特别在于这一天吃的是各种各样口味的粽子而不是其他,这一天每家每户都会变着花样的做出各种花样的粽子,让孩子们吃的尽兴,享受其中。

端午节的习俗来源于楚国一个叫屈原的诗人,他满怀豪情壮志,却无以报效国家,郁郁寡欢中为后人留下《离骚》,便乘一叶扁舟,踏着西陵峡的滚滚波涛,抱恨投入沽罗江。当地百姓闻讯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不见屈原尸体,百姓怕河里鱼虾吃掉他的身体,纷纷拿来家中米团投入江中,后来就演变成了5月5吃粽子,赛龙舟以此纪念屈原。

我生在新疆,长在兵团,这里无江,因此不存在龙舟。只是每年的这一天家里都会煮上一大锅热气腾腾的粽子,从早晨吃到晚上,算下来估计吃的得有20个。

年少时,总是很盼望节日,端午也不例外,总是在节前的一周就开始盼望了,催促着父母准备包粽子的原料,一般情况都是父亲去鱼池边,渠道旁拔芦苇叶子,而母亲负责购买糯米、红枣、蜜枣、猪肉、红豆、葡萄干、花生米等原料,而我跟家中的姐们则是负责吃的。

我的家乡是一个水位很高的团场,连队周边的渠道、泉子、都积满了水。一到春天,渠道里、泉眼边都会长满芦苇,绿油油的像一道道绿色的屏障。每到端午时节,正值芦苇生长旺季,叶片肥而大,就好像为端午节做准备似的,这时候连队的大人孩子也会相约一起寻着最茂盛的芦苇荡去採叶子,一般情况都会採一尿素袋子,用不完的用开水烫过晾干,放起来随时待用。

我是一个非常热衷于做这些事的人,大中午的骑着自行车来到芦苇密集的水渠边,一头扎进密不透风的芦苇荡身手利索的寻着的叶子迅速扯下,一片两片直到堆积的左手实在拿不下才扎成一把放入袋中。汗留下来将额前的短发侵湿都疼不出手抹一把,这份兴奋和热情是难以言语的。

回到家父亲总是劳动的那一个,他动作不快,总是慢慢悠悠的将芦苇叶子交叉成三角在放点米、几个葡萄干、一颗蜜枣、几颗红豆,然后很认真的卷成棱锥形,反正四个角都被他的手捏的平平整整的才取一根线绳将它五花大绑,扔进盆中。我学着他的样子试过很多回,每次都是扁扁的像个漏嘴的小沙包,样子丑及了。无奈呀,我的手在父亲的教导下始终没有创造出奇迹。

长大成家后每年的端午节依然只能从父母那里掠夺一些粽子来吃,我就想什么时候自己可以学会包呢,终于有这样一个机会我的同事家包粽子,我跑过去苦苦的学了一个上午,她交的包法简单快捷,不需用线绳,也不需用草藤捆,只是把第三片芦苇叶子将包出造型的粽子顺着四个角的方向缠一遍最后用一根大针穿住芦苇尖穿过粽子即可,当我成功的学会后竟然兴奋的跑去父母家将这一年要包的粽子一个人包了大半天,真是腰酸背疼啊,不过当我看着自己包的粽子在大锅里冒着腾腾热气的时候,心里还是相当有成就感的。

从那次之后,包粽子,煮粽子的日子在也没有了,因为离开了故乡来到了乌市,这边没有芦苇,大家都是买着吃,我也只能如此了,少了拔叶子、包粽子的环节,吃粽子的时候难免少了点什么,不过粽子的香味依然会让我一边吃的津津有味,一边回味那些曾经快乐的日子,依然很甜美,依然温暖。

有关于端午节的散文 篇二

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虽然名称不一样,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就是相同的。端午节就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

这天就是端午节,大家明白端午节的来历吗?!不明白吧!那就让我来告诉你们吧!你们还记得楚国那位爱国大将屈原吗?我来说一说他吧!

屈原就是战国时期出国人,很有学问。他在楚王身边做官,以形象就是自我的国家富强起来。昏君楚王却听信奸臣的话,把屈原削职流放。在流放中,屈原听说楚国的的都城被敌人占领,百姓遭难,悲愤极了。五月初五这一天,他来到汨罗江边,怀抱一块石头,以纵身跳入汨罗江中。出国的百姓听到屈原投江的消息,都十分悲痛。他们含着泪划着船赶来打捞屈原,还把粽子扔到江里喂鱼,期望鱼儿不要伤害屈原的身体。此时这是五月端阳包粽子的来历。

我来讲一讲赛龙舟的来历吧!当时楚人因为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于就是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就是为龙舟竞渡之起源,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尸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清乾隆二十九年中国台湾开始有龙舟竞渡,当时中国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此刻中国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举行龙舟竞赛。

小孩还要挂香囊的。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一样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

端午节的活动可真多呀!

有关于端午节的散文 篇三

五月初五,泪罗江边,你——屈原,内心充满矛盾,充满无奈,你就是多么期望能够报效国家,为国捐躯,可就是天妒英才,不识人才得大王不给你机会,他昏庸无能,把大好江山毁于一旦,你被眼睁睁地看着国土被一次次侵蚀,直到再无楚国存在。大江彭湃,汹涌着向东流去,你的心随着这江水那样起伏不定,江水流逝了多少沧桑,楚国已不复存在,而你更感到前路茫茫。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你轻轻地哀叹,眼角间流下难以掩饰的泪水,一滴滴那么晶莹,发出多么柔弱的泪光,苍白的脸色中,勾住过往,遥望蓝天长长地哀叹一声,无奈的吟唱起一句句诗歌,歌声响彻天地,似乎想激起高高在上的人的“仁义”。悲哀的声音中,表达了你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之情;表达了你怀才不遇的无奈情绪;表达了你对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哀怜之情!但不管你如何大声,可“伯乐”却不知在何处,你的一腔热血只能演变成满腹悲愤。你无奈,发出千叹万哀都言不了你那悲痛的情绪!

泪罗江边,大风狂吹,江水更加汹涌,愤怒地拍打着江岸,一男子轻轻一跃,就此殉身。你,是这一跃。从此,大地上就少了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从此,此时中国传统节日中就多了一个。你可知,就在你殉身之后,有多少人为你而泪流满面,直至今日,此时仍有多少人为你感概不已。你那可歌可泣的爱国情怀让我们赞叹不已,身为炎黄子孙的我们必须会继承和发扬你的爱国精神。从你殉身的那一日,“赛龙舟”便出现了,和“吃粽子”一齐成为端午节的特色,和你一齐成为中国的传说。为了什么呢?为了纪念你——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和缅怀你的爱国精神!

一本《离骚》,使中华文化增添了新的活力;一个端午节,使中华民族拥有传奇的一面;一种爱国情怀,更使中华人民的情操更高尚!而这一切,都就是源自你——屈原。或许在你投江之前,你为自我无法救黎民于水深火热之中,而感到遗憾,可就是我想你此刻明白你为中华民族的人民做了那么多事,必须会感到很欣慰。我为你而骄傲,又为你而悲哀。骄傲的就是我们有这样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而自豪;悲哀的就是时代的背景让你的才华无法施展,正所谓“千里马”常有,而“伯乐”却不常有,你就是何其不幸地遇到这样的“主”啊!

这天,我们仍然过着这端午节,此时为的就是纪念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有关于端午节的散文 篇四

站在时代的前段,衣着光鲜在俯视着曾经的习俗,看着他愈走愈远,愈走愈远……,杏花,雨水,江南。这是一幅恬静的水墨画。柴米,油盐,生活。这是一份平淡的守候与单纯的依恋。

――眼中水

“吃粽子,划龙船,每逢端午想屈原……”脆脆的童年那甜甜的嗓音依然泛滥在耳畔,可我却记不清有几年,自己已不再在五月初兴致勃勃地去乡下剪来艾草,用虔诚的心把一桠幽香挂在门上、墙上,挂在心上;也不再精心绘制纸船,在上边粘上名为“屈原”的白蜡烛,用敬慕的心把一船爱戴送往江底、河心,送往心里。

曾经数着指头盼的日子,而今却等到粗心的人们迟迟地丢在门边的艾草出现,才惊觉:已是初五了?

对同学谈起,她们总是淡淡应一声:哦。初五?快考试了……

这样,不止一次。

每一天都在看着层层的纸张,每一天都在穿着新衣。试卷堆成了我的明天,新衣抛弃这我的昨日。

夜里,不眠的城市守着车水马龙的街道,候着彻底狂欢的人群,等着阶前天明。有谁会忆起,今晚曾有谁在几百年的风雨里孤身行走?

我们那引以为豪的历史呢?我们那人才辈出的朝代呢?我们那绚丽夺目的瑰宝――风俗呢?我蹲下身子,在那株散落门边的艾草旁一言不发。原来我也已忘记了端午、忘记了那悠远的习俗。伸出握了一天笔的手,把弃在地上的艾草拢在臂中。阖上倦意的双眼,我明明看见有位老人背对着城市,须发在狂风中飘摇。飘摇在我摇摇欲坠的心中。

好久好久,他迈开脚步,一步步向远方行去。我无力地呼喊,去无法出声。知道冷冷的空气鼓满肺叶。我终于绝望地败下阵来。

只剩手中灰白淡绿曾被丢在地上当杂草的一桠幽香。想起网上那记不清日本还是韩国的振振有词:端午是他们的节日。可现在我突然无语反驳。是我们自己抛下了多么美好的风俗。除了端午,是否还会有重阳、中秋、清明都一点点远离?那一抹幽香还未淡去,但却好像,少了什么。

风俗在一天天地尘封,在埋葬。我感伤成长为我送来了一份不小的悲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