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惊蛰节气的古诗(32首)(精品多篇)

描写惊蛰节气的古诗(32首)(精品多篇)

惊蛰节气诗句描写 篇一

1、百虫悽抑助敲诗。

2、陌上杨柳刚刚抽芽,枝叶稀少,尚未能成荫。而池塘中的鲫鱼鲥鱼,却早已迎春嬉戏游动,像杨柳倒影入水成荫。忽然间春天的第一声雷响,惊起蛰伏的世间万物,竞春生长!

3、一鼓轻雷惊蛰后,细筛微雨落梅天。

4、《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

5、兴来还兴尽,呵手复须臾。

6、雷动风行惊蛰户,天开地辟转鸿钧。

7、《观田家

8、鳞鳞江色涨石黛,嫋嫋柳丝摇麴尘。

9、野阔风高吹烛灭,电明雨急打窗来。

10、唐代刘长卿

11、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在历史上也曾被称为启蛰。惊蛰雷鸣是其特点,诗句有:

12、晋代诗人陶渊明有诗曰:“促春遘时雨,始雷发东隅,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

13、一片园地桃色红,布谷声声茂绿浓。

14、闻郎江上唱歌声。

15、仓廪物宿储,徭役犹未已。

16、不觉春来物候移。

17、飞唤行摇类急难,野田寒露欲成团。《败荷鹡鸰图》作者:唐寅

18、欲上兰亭却回棹,笑谈终觉愧清真。

19、导语:蒲公英带来春的。消息,布谷鸟鸣唱春的旋律,田野里萌发春的希望,阳光中弥漫春的芬芳。惊蛰雷声响,愿你的幸福如花芬芳,开满海角天涯!

20、忽闻天公霹雳声,禽兽虫豸倒乾坤。(长卿)

21、能如喜风月,不必问官私。

22、望处雨收云断,凭阑悄悄,目送秋光。《玉蝴蝶》作者:柳永

23、都忘春老大,复作冷工夫。

24、惊蛰的古诗

25、小园得雨藓苔滋,

26、顿然草木精神别,自是寒暄气候催。

27、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28、宋代:仇元

29、这首描写的是小暑节气。没有发现他描写惊蛰的。

30、唐代刘长卿《惊蛰》诗曰:

31、关于惊蛰的诗词:

32、刘禹锡《竹枝词》

33、扩展资料:惊蛰,也称为“启蛰”,是二十四个节气中的第三个。手指争斗,太阳到达黄色经度的345°,该节日于公历的3月5日至6日举行。惊吓反映了自然生物由于节奏变化而自发生长的现象。有时,太阳升起,温度上升,春天雷声开始,雨水增加,一切都还活着。农业和生产与自然节奏紧密相关。休克的太阳能在农业中非常重要。自古以来,中国人民就非常重视太阳能,并将其视为春季耕种开始的季节。它反映了自然季节的古代农业文化。

34、《惊蛰后雪访徐孟坚不遇坐待甚久》

35、一声霹雳醒蛇虫,

36、《拟古》2、《奉和法筵应诏诗》3、《郊庙歌辞·五郊乐章·青郊迎神》4、《春雨早雷》5、《初年乐城馆中卧疾怀归作》

37、宋代:曹彦约

38、山家篱落起蛇虫。

39、道是无晴还有晴。

40、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

41、杨柳青青江水准,

42、昨夜新雷又惊蛰,

43、在这个令人震惊的季节,春天在萌芽,大自然焕发出新的活力。所谓“春雷惊F百虫”,是指雷声开始,春雷开始发声,唤醒冬天休眠的虫。太阳动的标志是春天的雷声和万物的生命力。从我国各地的自然物候和气候过程来看,“惊蛰”仅与我国南部部分地区的自然节律相吻合。

44、东边日出西边雨,

45、描写惊蛰节气的诗词

46、冷泉二月雷惊蛰,烧尾金鳞化作龙。

47、陌上杨柳方竞春,塘中鲫鲥早成荫。

48、忽闻天公霹雳声,禽兽虫豸倒乾坤。

49、生动描绘了惊蛰时节天雷惊醒冬眠的动物、生机勃发的景象。

50、新春甫惊蛰,草木犹未知。

惊蛰节气的古诗有什么? 篇二

《闻雷》白居易(唐)

瘴地风霜早,温天气候催。

穷冬不见雪,正月已闻雷。

震蛰虫蛇出,惊枯草木开。

空余客方寸,依旧似寒灰。

《有怀正仲还雁峰诗》舒岳祥(宋)

松声夜半如倾瀑,忆坐西斋共不眠。

一鼓轻雷惊蛰后,细筛微雨落梅天。

临流欲渡还休笑,送客归来始惘然。

掩卷有谁知此意,一窗新绿待啼鹃。

《骤雨》陆文圭(宋)

绛帐虚堂设,檐牙雨骤倾。

已过惊蛰日,未听候虫声。

向晚飞蚊出,偏工傍耳鸣。

山灵戏穷士,邀喝夜相迎。

《春晴泛舟》陆游(宋)

儿童莫笑是陈人,湖海春回发兴新。

雷动风行惊蛰户,天开地辟转鸿钧。

鳞鳞江色涨石黛,嫋嫋柳丝摇麴尘。

欲上兰亭却回棹,笑谈终觉愧清真。

游景仁东园(节选)苏辙(宋)

新春甫惊蛰,草木犹未知。

高人静无事,颇怪春来迟。

肩舆出东郊,轻裘试朝曦。

百草招生意,乔松解寒姿。

尺书招友生,冠盖溢通逵。

人生瞬息间,幸此休暇时。

观田家(唐)韦应物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

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

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

仓廪物宿储,徭役犹未已。

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

甲戌正月十四日书所见来日惊蛰节(宋)张元干

老去何堪节物催,放灯中夜忽奔雷。

一声大震龙蛇起,蚯蚓虾蟆也出来。

游景仁东园(宋)苏辙

新春甫惊蛰,草木犹未知。

高人静无事,颇怪春来迟。

肩舆出东郊,轻裘试朝曦。

百草招生意,乔松解寒姿,

尺书招友生,冠盖溢通逵。

人生瞬息间,幸此休暇时。

浊酒论浮蚁,嘉蔬荐柔荑。

春来莫嫌早,春去恐莫追。

公卿多王事,田野遂我私。

松筠自拥蔽,里巷得游嬉。

邻家并侯伯,朱门掩芳菲。

畦花被锦绣,庭桧森旌旗。

华堂绚金碧,叠观凝烟霏。

仿佛象宫禁,萧条远喧卑。

徐行日一至,何异已有之。

都城闭门早,众客纷将归。

垂杨返照下,归骑红尘飞。

但卜永日欢,未与清夜期。

人散众嚣绝,庭空星斗垂。

安眠万物外,高世良在兹。

义雀行和朱评事(唐)贾岛

玄鸟雄雌俱,春雷惊蛰余。

口衔黄河泥,空即翔天隅。

一夕皆莫归,哓哓遗众雏。

双雀抱仁义,哺食劳劬劬。

雏既逦迤飞,云间声相呼。

燕雀虽微类,感愧诚不殊。

禽贤难自彰,幸得主人书。

惊蛰吴藕汀

杏花村酒寄千程,佳果满前莫问名。

惊蛰未闻雷出地,丰收有望看春耕。

春居杂兴宋·王禹偁

一夜春雷百蛰空,山家篱落起蛇虫。

无端蚯蚓争头角,触破莓苔气似虹。

春日杂兴宋·陈棣

料峭寒犹薄,阴云带晚烟。

雨催惊蛰候,风作勒花开。

日永消香篆,愁浓逼酒船。

为君借馀景,收拾赋新篇。

惊蛰日雷宋·仇远

坤宫半夜一声雷,蛰户花房晓已开。

野阔风高吹烛灭,电明雨急打窗来。

顿然草木精神别,自是寒暄气候催。

惟有石龟并木雁,守株不动任春回。

惊蛰家人子辈为易疏帘宋·范成大

二分春色到穷阎,儿女祈翁出滞淹。

幽蛰夜惊雷奋地,小窗朝爽日筛帘。

惠风全解墨池冻,清昼胜翻云笈签。

亲友莫嗔情话少,向来屏息似龟蟾。

山房宋·陈允平

轩窗四面开,风送海云来。

一阵催花雨,数声惊蛰雷。

蜗涎明石凳,蚁阵绕山台。

此际衣偏湿,熏笼著麝煤。

游玉泉宋·朱翌

坡陀石上大绅垂,踞石跏趺世虑微。

奉引有春扶屐去,送归生月带星稀。

一时花木助欢笑,四雇风云入指挥。

是日乃书惊蛰节,鸣蛙已傍小池归。

惊蛰节气的物候特点 篇三

我国古人将惊蛰时节的十五天分为三候,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黄鹂)鸣;三候鹰化为鸠。描述已是进入仲春,桃花红、梨花白,黄莺鸣叫、燕飞来的时节。按照一般气候规律,惊蛰前后我国各地天气已开始转暖,雨水渐多,大部分地区都已进入了春耕春种时节。

惊蛰是一个反映自然物候现象的节气。变暖的天气惊醒了蛰伏在泥土中冬眠的各种动物,此时过冬的虫卵也要开始卵化。

惊蛰花信为:一候桃花,二候杏花,三候蔷薇。自小寒至谷雨的八个节气中的“二十四番花信风”,不仅反映了花开与时令,人们还利用这一物候特点掌握农时安排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