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蒹葭》读后感【多篇】

《蒹葭》读后感【多篇】

《蒹葭》读后感 篇一

烟雾缭绕中,一个少年,缓缓走来。不论是要逆流而上,还是要趟过高而陡的山地,或是要走过遥远而弯曲得险路,他都不轻言放弃,只为心中那梦想的“伊人”。从晨光初现到“白露未已”,永不言弃……

掩卷,沉思。我们每个人心目中,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个“伊人”,这个“伊人”可能是初中学子想要进取的心;可能是上班族想要升职加薪的愿;也可能是老人们盼子归巢的思……但无论如何,又有几人能做到像这位少年一样朝着自己的目标勇往直前,坚持不懈的去追寻呢?

不论结果,只要努力过了,也不会留有遗憾,而那不留遗憾的拼,不也值得去学习吗?

就拿我做个反例吧!每次开学,我都会兴冲冲地写下一大堆学习计划,但渐渐的,我开始感觉到不对劲了,不是计划制定得不够完满,而正是应为太“完满”,我坚持不下去了。于是就会找借口:稍微放松一下也是可以的吧。最后,只能在考试中“默默退场”留下隐隐遗憾……

“没有等出来的辉煌,只有走出来的美丽。”这句话,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有许多人,也曾和我一样,开始时满心欢愉地抱着“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炽热的干劲去追逐我们的目标,但都以失败告终。不妨想一下,我们这,是否是一种等?

而这篇文章,更很好地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不畏艰险的形象,值得我们学习。在生活中,我们要学着去跳出自己的舒适圈,跳出自己的安逸界,让自己也去努力,哪怕只有一次拼尽全力,不留遗憾……

“你只管努力,其他的交给天意。”这是当下最具影响力的一句话,也是网络热词之一。今天,让我们真正地去践行它,而不只是挂在口边,开几句玩笑。

读《蒹葭》,让我初识古代爱情的美好;读《蒹葭》,更让我真正拥抱努力!

事实上,学习也好似寻找“伊人”那漫长而又充满未知的道路,但只要我们有“有志者,事竟成”的豪情壮志,脚踏实地,终会寻到那个,站在河畔的身影……

《蒹葭》读后感 篇二

上个星期我们学习了《蒹葭》这首诗,我深深的被诗中主人公执着、不顾艰难险阻,寻找伊人的情感所深深吸引,心中感触良深,《蒹葭》是《诗经》中300篇中的名篇。其传唱非常的经典。

河水之中蒹葭苍苍,河岸之上白露为霜,萧瑟秋风吹过,是茫茫的秋水之上,烟波万状。远方有一位伊人站立在河中的小洲上。伊人在水一方,可望不可及。痴情的男子不顾道阻且长、且跻、且又……苦苦追寻心中理想的那位佳人。他被佳人的美好所吸引、沉醉,溯洄从之,溯游从之,上下寻找,苦苦追寻。他却怎样都找不到他心中那位爱慕已久的伊人。当他痛苦不已,伤心欲绝即将放弃之时,心中的伊人又不时的闪现在他的眼前。若隐若现,忽远忽近,飘忽不定。在水一方——在水中央——在水之湄——在水中坻——在水之涘——在水中沚。伊人的行踪不定,使这位痴情的男子欲找无方,欲罢不能。男子的满腔情思流露在文字之间,情意绵绵,唯美烂漫。

诗中痴情的男子追求心中理想的伊人一往情深、不顾艰险、执着、不放弃、坚持。现实生活中的我们不应该如此吗?

成功是什么?成功是经历风雨后取得的胜利;是经历挫折后获得的荣耀;是经历艰难险阻后得到的辉煌。成功是一位两年前上六年级名叫陈宏程的同学,在画室里画画,经历了多次的失败后,想过要放弃,这时指导老师黄老师走过来,对他说:“遇到这点挫折就想放弃?画画不能着急,一次画不好我们两次,两次话不好,我们画三次,知道好为止。坚持就是胜利,成功贵在坚持。”最后在黄老师的指导和鼓励下,我的努力坚持下,第五次完成了作品。

我们常常羡慕那些在成绩上优秀的同学。但我们看到的只是他取得的成功。我们却忽略他为成功付出的努力。每个人的成功之路都不可能一帆风顺,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要懂得坚持。因为成功贵在坚持,要取得成功就要学会坚持。水滴石穿、绳锯木断、铁杵磨针……这一个个故事都是给我们的鼓励。

成功是生活中司空见惯的字眼,要做到却充满艰难曲折。成功的那一天也许已经看淡结果,难忘的是成功背后不服输的信念,回味的是成功背后努力坚持的汗水。

《蒹葭》读后感 篇三

人们总是在很小的时候就知道一些词语,譬如说优雅,譬如说哀愁,再有痛苦,但其实我们不是真的了解这些词语吧,我们只是“知道”。后来,当我们长大一些,我们在某一个瞬间突然真正了解到这些词语的意思,当这些词语来临时我们的感受,但在那个时候,却又发现,那个词语,好像已经不那么深刻了。快乐不深刻,悲伤不深刻,我们还剩下什么。

但在诗经中,不一样。好比说蒹葭一篇,我几乎无法读出他那种在迷茫的执著之中还剩下别的什么。他一唱三叹,静静地诉说出自己的苦闷,他远远眺瞰,默默地坚持着跟随。虽说是重唱叠句,但却又愈发哀凉。从开篇的物象就选择了蒹葭,秋天的白色,季节和色彩上的双重叠加使得氛围更加的有悲的色彩。通过物象的气质和天气的特点来表达对对方的情感,这在《雨巷》中也颇有体现。雨巷中借助丁香的气息,来衬托出姑娘的忧郁气质,那种哀怨的无奈,萍水相逢的美丽和随之而来的,擦肩而过的遗憾。还有什么比这能引发人们的惆怅呢?

在蒹葭中,诗人通过秋天的蒹葭的白霜色彩,烘托出了一种悲凉的氛围,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空间的变化,越发萧瑟。再者,伊人的位置变换无踪,有多少次近在眼前却又遥不可及。即便如此,诗人也没有放弃对伊人的追求,一直坚定而执着,尽管面对的伊人是不可琢磨,飘渺虚幻,似真似假,但仍然不放弃。兴许这就是情感的力量吧。让人忠于一件事情,一个人,由衷地赞美和喜爱,无条件的支持和追逐。希望伴随着痛苦而来,光芒在暗夜中诞生,这种情感相比与雨巷来说更加执着,更加坚定,更加有信念。蒹葭所带来的那种由痛苦中历练出来的希望,就像桃花源记中:“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不是一下子就抛给你,而是细水长流,然后,在合适的时机,卷轴全开。水光温柔,笑靥如花。

而雨巷以人的感觉,和蒹葭中又稍有不同。那种来自人性对美的向往,却又无法欣赏,只得默默承受这错过的遗憾,回味着其中的苦乐。美是多样的,有粉红色调的甜美就必然有清冷蓝调的哀怨。谁不喜欢阳光的温暖啊,生活中的苦涩已经足够了。但是当我们有真正面对这些不太阳光的哀怨,有些湿冷的哀怨,是否也会发现,其实那个所谓“冷清的蓝色”也很温暖啊。

《雨巷》全诗都散发着丁香的哀愁气息,而丁香花色多紫,本有一种神秘之感,又加之当时环境轻雾弥漫,那种安静的感伤的气氛自然流露,在诗中对诗人的抒情也是颇有帮助,让人有一种水到渠成之感。虽说全篇弥漫着深深哀愁,但是我们在默默承受这种错过之后,却也发现了它的美不是么?这种温暖,是在哀愁的底部,等待我们发现的吧。它来的时候悄无声息,走的时候留下温存的纸条,上面写着祝福的话语。

有些词语,我们虽然知道的早了点,但我们最后也还是“知道”了,兴许那种顿悟的感觉,也才铸就了这种错过的浅笑吧——只属于错过的浅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