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谈人生读后感(多篇)

季羡林谈人生读后感(多篇)

季羡林谈人生读后感 篇一

趁着十一小长假读毕了《季羡林谈人生》这本书。感受颇多,现分享些许读后感。

作者在第一辑人生漫谈中提到:人世间,波诡云谲,因果错综,只有能做到“尽人事而听天命”,一个人才能保持心情的平衡。所以,中庸不极端的态度应该是,既能脚踏实地去耕耘学业事业,又能仰望星空顺其自然,而不是像我曾经那样努力一段时间后浑浑噩噩,与不可更改的事实作无谓的斗争。失之坦然,得之淡然,顺其自然,大抵就是这个道理吧。

第二辑做人与处世中,两篇印象较深。一则是引用冰心前辈为他人题的座右铭:知足知不足,有为有不为。不必奢求太多,要有自知之明,知足常乐即可。做人也要有原则,各年龄段各角色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要有取舍。另一则涉及到的是出自《论语》的典故,“三思而后行”这是众人熟悉的,多数人也认为反复权衡再抉择是必要的,曾经我也是这样认为的,然而,其后还有一句“再,斯可矣”,意思是做事诚然要小心谨慎,但过分犹豫则不可取。现在想想,昔日被教诲的所言极是。

再者就是,第三辑里我们面对的事实中《论恐惧》的文篇,作者以蒙田的短文为引,折射出其对待恐惧的态度,简而言之即是,遇事不要惊慌失措,而要处变不惊。这点于我是非常适用的,到了任何环境都应学会适应和融入,面对任何困难都应极力克服和解决。以上是较能打动我的章节,给予了我思维上的转变和行为上的指导,希望对于你们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总之是一次很愉悦的阅读体验了,收获颇丰,我最希望的状态是,从书中习得的智慧将伴随着我,从容与自信地走完接下来的人生。希望你们也是这样的,自信而从容,笃定且真实。今日举国同庆,趁此良机,写下此文,与你们分享喜悦。祝你们平安喜乐,万事胜意。

季羡林谈人生读后感 篇二

《季羡林谈人生》由数十篇千字随笔组成。以前看到谈论人生的文章,大都是“主义”一统,“口号”满篇,而季老先生用十分朴实的话语谈论了人生绕不开的酸甜苦辣、进退荣辱,语言朴实无华,但从一个“看惯了人生百态,明了了世间春秋”的世纪老人笔下绘出,渐觉启迪之意非同寻常。

人生的真谛是什么?这是哲学永恒的话题。季先生强调,对人生问题的思考不是那些坐在神圣殿堂里的哲学家们的专利,“吾辈凡人”也要扪心自问:你为什么活着?人无法选取生与死,但人不能总处在被动和糊涂之中,我们应有所作为。他对人生好处与价值的一句评价:“如果人生真有好处与价值的话,其好处与价值就在于对人类发展的承上启下,承前启后的职责感”。“有所作为”“承担职责”这类词如果从一个普通人口里蹦出,实有平庸教化之嫌,但联系季老的学识与人品,又不由得暗自认同。季老的文字初读平淡如水,索然寡味,并无多少新奇高深的教诲。掩卷深思,顿悟:大智大慧者,自然反璞归真;世间之真理,又何需华丽的辞藻来修饰呢?

先生思考人生的见解是独到的。但他并不特立独行,只是从不人云亦云。在人生的旅途上,上天给了每个人不一样的天时、地利、人和,如果个人的经历是一个个句点,把点连成线便成了走过的人生。人生的契合就应在线上而不在点上,或许一样平淡无味的连成直线,或许一样跌宕起伏的连成曲线。先生走过的人生道路无疑是曲折的,这无数条曲线迂回蜿蜒,爬满了老人往昔光泽红润的脸。饱经沧桑的他告诉我们:“不完满才是人生。”

整本书读完,发现人生总是有潮起潮落,但是在任何时刻都不能放下。发现作者最终的成绩,离不开他年轻时候的努力。在清华期间偶然的旁听课,影响了他的一生,在德国期间因为二战自我无法回国,但是正是这段时光奠定了其学术基础。这个和乔布斯有类似性,谁明白乔布斯在大学时候旁听了书法课而迷上了书法,之后苹果的字体影响了世界。人生有很多的偶然性,但是也有其必然性。无论如何,努力是务必的。

季羡林谈人生读后感 篇三

一滴水可以引发千万人的思考,一粒沙子可以看出世界,一张脸上可以看出一座天堂,而好书可以无数人的命运。——题记

最近读《季羡林谈人生》引来些许感慨,片言记述。书中三部分分别介绍了季羡林老先生的人生哲学————————————谈人生、谈读书治学、谈人生感悟。在我这个年龄,谈人生是否年轻了点?季先生强调,对人生问题的思考不是那些坐在神圣殿堂里的哲学家们的专利,“吾辈凡人”也要扪心自问:你为什么活着?人无法选择生与死,但人不能总处在被动和糊涂之中,我们应有所作为。因此我们年轻人都应留下一分钟思考,人生的目标是?留下一分钟领悟,人生的意义是?留下一分钟感慨,人生的价值是?留下一分钟,人生的真谛是?留下一分钟,细细咀嚼“人为活着?”或人活着究竟是……

欲望,与生俱来就具备,可以说是人的一种本质的体现,欲望的存在促进整个社会文明发展,这无可置疑的,试想一个没有欲望的人,更应该想想人为什么活着,有欲望才有动力。同时欲望也是烦恼的根源,就是人们常说的六大烦恼:贪、嗔、痴、慢、疑、见,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我们要怎么驾驭欲望朝正确的方面实现价值?他告诉我们要追求愉快的生活,追求心态的平衡和宁静。

他说,走的运越大,则倒的霉也越惨,二者之间成正比。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理解了这一番道理,它能够让我们头脑清醒,理解祸福的辩证关系。走运时,就要想到倒霉,不要得意过了头;倒霉时,要想到走运,不必垂头丧气。心态始终保持平衡,情绪始终保持稳定,此亦长寿之道也。个人心中思想感情的矛盾,则多半起于私心杂念,解之之方,唯有消灭私心,学习诸葛亮的“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这样就不会有苦恼。即使在遭逢苦难时也要以平和的心态接受这些命运,或者保持有个感恩的心,至少可以避免自己嫉妒和愤恨的心。季老的平和与淡泊也感染了我,面对发生于周围的种种,我也学会去坦然处之。放松、自然的心境让我活得不再那么累,而且竟能将自身的潜力挖掘。人首先选择了自己的生存方式,就要信任和喜欢自己的选择。女人往往喜欢比来比去,争风吃醋,东家长西家短,可我却天生对这个没兴趣,但可能同时了丢了很多“丰富的信息”,可我却傻乎乎地满足于此,因为我不想让那些乌七八糟的东西挤满大脑,而减少我思考的空间。我们这一代八十年代出生的人,还依然习惯于从别人的评价获得对自己的肯定,尤其是名利,几乎成了唯一的追求,其实所谓“名利”只是外部促进你成长的一种强化手段,可是却被大家当成了唯一的目标,一切都为之所限,而忽视了最本质的东西——自我的成长。很多问题,当深陷其中时往往为其左右,不知所为,而当我们站在一定高度、一定角度时却能如季老那般客观冷静地看待和处之。可见,为自己寻找自己人生的基点的确重要,这时,想起最近常听到的一句话:“眼界决定境界”。

季羡林谈人生读后感 篇四

季羡林先生是我国当代学界泰斗,对印度古代语言学、原始佛教语言、吐火罗语语义,梵文文学等研究做出过重要贡献。他精通英语、德语、梵语、法语、吠陀语、巴利语、吐火罗语等多种外语,在中国传统文化、语言学、文化学、历史学、佛教学、印度学和比较文学等方面卓有建树。他的思想像一本厚厚的百科全书,读之使人明智,而他的品格却像一幕见底的清水,大德大智隐于无形。

在《季羡林谈人生》一书,在文字不多的一节一节的小内容中,语言通俗易懂,但都包含着人生的哲理。让人读后产生共鸣和钦佩之感。读完之后让思想得到洗理与升华。

比如,在《傻瓜》一文中,他写道:天下有没有傻瓜?有的,但却不是被别人称做“傻瓜”的人,而是认为别人是傻瓜的人,这样的人才是天下最大的傻瓜。这说明了“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的道理。他认为:不自作聪明,不把别人当傻瓜,从而自己也就不是傻瓜。哪一个时代、哪一个社会,只要能做到这一步,全社会就都是聪明人,没有傻瓜,全社会也就会安定团结。

他在《论压力》一文中写道:什么是“压力”?压力是精神与身体对内在与外在事件的生理与心理反应。他认为大至全社会,小至每一个人都会有压力。他认为压力是好事。从大处来看,全球环境污染、生态平衡破坏、臭氧层出洞、新疾病丛生等等,人们感觉到了,这当然就是压力,然而压出来却是增强忧患意识,增强防范措施,这难道不是天大的好事吗?对一般人来说,法律和其他一切合理的规章制度,都是压力。如果没有压力,社会将会陷入混乱,人类将无法生存。压力如何排除呢?压力粗略可分为俩类:一被动,一主动。天灾人祸,意外事件,属于被动,这种压力,无法预测,只能泰然处之,切不可杞人忧天。主动的来源于自身,自己能有所作为。只要能做到遇事不嘀咕,就能排除自己造成的压力。

他的老年十忌是:一忌说话太多;二忌倚老卖老;三忌思想僵化;四忌不服老;五忌无所事事;六忌提当年勇;七忌自我封闭;八忌叹老嗟贫;九忌老想到死;十忌愤世嫉俗。我认为,老年人如果能做到这十忌,晚年会过得快乐、充实,会为长寿增加砝码。

总之,季老的思想值得我们去思考与借鉴。例如:

“能为国家、为人民、为他人着想而遏制自己的本性的,就是有道德的人。能够百分之六十为他人着想,百分之四十为自己着想,就是一个及格的人。”

“每个人都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然而,自古及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不完满才是人生。”

“走运时,要想到倒霉,不要得意过了头;倒霉时,要想到走运,不要垂头丧气。心态始终保持平衡,情绪始终保持稳定,此也长寿之道。”

“自己生存,也让别的人或动植物生存,这就是善。只考虑自己生存不考虑别人生存,这就是恶。”

“一个人活在世界上,必须处理好三个关系:第一,人与大自然的关系;第二,人与人的关系,包括家庭关系在内;第三,个人心中思想与感情矛盾与平衡的关系。这三个关系,如果能处理好,生活就能愉快;否则,生活就有苦恼。”

季羡林谈人生读后感 篇五

这段时间一直在读季羡林老先生的《谈人生》,读过之后爱不释手。笔墨之下,大师命运多舛的一生娓娓道来却是波澜不惊,这份谦逊和淡然,大有“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之意,大家风范,可见一斑。

季老先生1911年8月6日出生于山东省临清市康庄镇。穷和饿是季老童年生活的写照。“眼前没有红,没有绿,是一片灰黄。”这是季老对童年的回忆。6岁投奔济南的叔父,在济南读完小学、中学、高中。学生时代的季老开始感觉到有“浓绿的世界”。但小时候的季老并不爱学习,喜欢打架;爱看“闲书”。日寇的入侵打乱了济南的平静,季老参加学生组织反抗日寇,17岁时险些死在日寇的刺刀底下。这段历史对季老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众所周知,季老会十几种外语,但他唯独不会日语。季老的人生轨迹是大起大落的,但他为人处世却是淡然的,这源于他内心的一种平和。

季老的《谈人生》,给我最大的感觉就是真实,像是一本水墨画,那似乎更是一种人生品性,经历了近百年人生洗礼之后自然流露的生命品质以及平淡平凡真实的生活态度!这本书对我触动最大的就是季老提到的“三个关系”和“三种境界”。

一、三个关系

季老对于人生的三个关系的描述是这样的:“一个人活在世界上必须处理好三个关系:第一,人与自然的关系;第二,人与人的关系,包括家庭关系在内;第三,个人心中思想与感情矛盾与平衡的关系。这三个关系能处理好,生活就能愉快;否则,生活就有苦恼。”第一个关系用心理学家马斯洛的话来讲就是生理层面的需要,这个不需说。第二个关系是我们在“世界”这个大圈里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重要关系网,这也直接决定着我们的幸福快乐,需要我们真的在“用心”经营。第三个关系则是我们自己内心的平衡,有人说人生即是一场修行,第三个关系大概就是修行我们的内心吧!生活里,处处有正面的、反面的事例,方正磊落为人,不见得比那些机关算尽的事故取巧者懂的少,得到的少。凭着醇厚善良真诚朴实的做人根本,踏踏实实地工作、生活,往往能达到内心的满足。如果能永远保持那种抱朴守拙的状态,做到知机巧而不用的境界,这就是大智若愚的大智慧大胸襟,这就是我们修行的方向。人生短暂,精力有限,我们应该把有限的'生命和精力花在有意义和价值的事情上,持一颗朴实之心,修一颗平常之心,遵循简单做人,认真做事的原则。人生境遇,得之坦然,失之淡然,一切顺其自然。我理解的修心并不是哲而上学的东西,也不是儒家的、道家的、佛家的,它是可以落实到家家户户的柴米油盐中去的。

当你每天去买菜时,喜欢待在小小的菜市场里。那里,面庞黝黑,衣着朴实的农民,眼神淳朴洁净,让人一瞬间回到了儿时的光阴,只觉岁月静好。当你回到家里为家人烹饪可口的饭菜时,这些菜蔬,蕴涵食物的真味,能让肠胃清爽,让家人轻松安乐,如此便觉欢喜异常。当你每天下班,只想一个人呆在家里。客厅,书房,阳台,厨房;音乐,文字,浇花,择菜。房子东面,校园里的铃声,读书声,篮球声;房子北面,麻将声,聊天声,汽笛声。所有的声音入耳,亦入心。你会感谢生活,在这喧嚣的尘世间,在各种声音的包裹里,还能安然地读喜欢读的书,写喜欢写的文字,听喜欢听的音乐。一点一滴,都是在简单做人,朴实地生活,这才是人生真正的涵义。其实把日子过好,便是尘世最好的修行!

二、三种境界

季老对于做事的三个境界的描述是:“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第一境界写的是预期,第二境界写的是勤奋。第三境界写的是成功。”这三种境界本是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到的人生三境界,但是季老拿来喻人喻事也是恰到好处。是的,人生需勤奋。季羡林先生的求学之路,学问之道,便是耐得住寂寞,下得起工夫。德国的留学经历,在季老的回忆中,用了“坐拥书城”四个字来形容。十年如一日的勤学苦读奠定了他日后成就的基础。每个人都渴望成功,但成功有三个条件:天资、机遇和勤奋。天资是由“天”来决定的,我们无力改变。机遇是不期而来的,我们也无力掌握。只有勤奋一项是可以自己决定的,我们必须在这一项上狠下工夫。通向面包的小路,蜿蜒于勤奋劳动的沼泽之中;通向衣裳的小路,从一块无花的土地中穿过。无论是通向面包的路,还是通向衣裳的路,都是一段需要勤奋与艰辛的历程。如果在你的人生中,有那么一刻,你真的想要重新找回当年的激情,请你真的行动起来吧!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在人生的旅途上,我们应该毫不迟疑地选择勤奋,它几乎是世界上一切成就的必要条件。只要我们拥着勤奋的大脑去思考,拥着勤奋的双手去耕耘,拥着勤奋的真心去工作,浪迹红尘而坚韧不拔,那么,我们的生命就一定会绽放出别样的火花,我们人生的分分秒秒也会更加的闪亮而精彩。我也时刻告诫自己不能懈怠和自满,必须抓牢勤奋两字,方能在有限的时光中,抓住自己想要的那一抹闪亮!

面对厄运,不喜不惧;面对荣誉,居功不傲。季老的爱国情怀、治学精神、淳厚品格深深打动着我,他将激励我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再接再厉、勇往直前。最后我只想说让书香充盈我们的人生之路,让阅读成为一种幸福的生存方式吧!

《季羡林谈人生》读后感 篇六

决定买一本《季羡林谈人生》,感觉自己的知识特别是智慧太单薄了,而且做事情的时候很迷茫和彷徨。希望能从智者那里学习智慧。

《季羡林谈人生》,是季羡林(季羡林:北京大学教授、中国文化书院院务委员会主席、中科院院士、中国语言学家、文学翻译家,梵文、巴利文专家。)谈人生问题的短文的汇集,是他在望九之年发出的人生感悟。耄耋之年,正是人生的一个极为特殊的阶段。世事沧桑,从这样一位智识老人口中道来的人生感悟,如陈年佳酿,沁人心脾。令人爱不释手的是,季羡林的人生感悟,是以十分简洁、通俗的百姓语言娓娓道出的,通篇难以找到时下一些教科书式的人生哲学教材中充斥着的概念和说教。

在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上,季羡林赞成张载民胞物与的世界观,也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观点。把自然界看作是人类的伙伴,对自然界的利用要使用和平的手段,而不是强制的手段。也就是说,是利用自然,不是征服自然。否则,人类会受到大自然的报复或惩罚。

在人与人的关系问题上,季羡林提出:能为国家、为人民、为他人着想而遏制自己的本性的,就是有道德的人。能够百分之六十为他人着想,百分之四十为自己着想,他就是一个及格的好人。为他人着想的百分比越高,道德水平越高。百分之百,所谓‘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人绝无仅有。反之,为自己着想而不为他人着想的百分比越高越坏。对待一切善良的人,不管是家属,还是朋友,都应该有一个二字箴言:一曰真,二曰忍。真者,以真情实意相待,不允许弄虚作假。忍者,相互容忍也。

在个人心中思想与感情矛盾与平衡的关系上,季羡林的化解之法是,惟有消灭私心,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正是基于这种人生观,季羡林对人生具体境遇的态度,无论是对人生的不完满、世态炎凉,还是对爱情、老年等等的论述,都显得豁达、宽容、乐观和实用。人生在世,每个人都应该认识和实现自己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这个意义和价值基于平实的真理。季羡林的人生哲学也许不是无懈可击的,但却是平实而真挚、引人向善、切实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