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杨沫先生的《青春之歌》有感

【概述】

读杨沫先生的《青春之歌》有感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本站的会员“4tyhh”为你整理了这篇读杨沫先生的《青春之歌》有感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读杨沫先生的《青春之歌》有感

作者:磐安县尚湖镇初级中学孔紫珍

近日,翻阅了杨沫先生的《青春之歌》。阅前,饶有兴致;阅时,如痴如醉;阅毕,深觉有幸。不愧入选为“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

当我得知《青春之歌》是以杨沫先生的亲身经历为素材创作的半自传体小说时,我着实吃了一惊。小说的主人公林道静,本为大户人家的小姐,但虽处于他人羡慕的家门内,生活却也不见欢愉。生母是被霸占来做姨太太的,生下她后,便被逐出家门,悲惨死去。也因此,她的童年所有心酸与苦楚,十几年来,似乎有一种寄人篱下的感受,那种冷暖自知的日子实属不易。离家的导火线,在于家中为了钱财权利逼迫她嫁给有财有势的胡局长,道静誓死不从,积愤多年的她,终于狠下心来,离家出走。离家时的她,仅带着一些她心爱的乐器,此外,别无他物。本想着投靠京中在教书的亲戚,可到了后才知道他们早些时候已然离开。无处可去的道静被这里的校长留了下来。原以为平静的生活就此开始,现实又让道静看清了生活的黑暗面,校长另有所图的丑恶面孔,让道静觉得恶心至极,仿佛破灭了生的希望......然而造化弄人,越接近死亡之刻,希望便被无限放大。余永泽的出现,像是静道这接近凋零之刻的救命稻草。可此时,这看起来光鲜亮丽的希望真的就无限美好吗?纵使两人相爱了,可这迷惘之中所做的抉择,并非静道内心所真正渴求的。看清余永泽的品性及真正明白自己心中所追求的东西后,道静终于再一次冲破枷锁,追寻自己所向往的生活。期间她认识了北大学生卢嘉川,他身上洋溢着的爱国热情与高涨的热血情怀,使处于九一八事变后担忧国家安危的道静深受震撼。余永泽的拒绝害死了卢嘉川,可在那之后,道静才真正踏入人生的正轨之中。一面怀念,一面奋起。接过卢嘉川未完成的使命,开启了革命生涯。然而这革命生涯本就是艰苦万分的,一次次被捕一次次遭罪,革命的艰辛言不尽且无从诉。但是心中的信念从不曾让道静退却,隐忍与心,坚韧而勇敢,在组织中一次次历练一次次成长,期间不乏有众多共产党员的帮助与鼓励,在狱中受刑痛苦而刚强,也是在狱中一步步坚定了革命信念,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真正成长起来之后,终于如愿成为了共产党!可知岁月艰辛,然而值得等待。道静所经历的苦难,杨沫先生,在回忆中展开这段艰难而又珍贵的岁月。吾辈无法想象那段岁月是多么痛苦与痛苦的,唯有敬佩了然于心。致辞,敬礼!

小说以静道的人生经历展开,描述了当时的革命历程,亦写出了当时革命党人的成长历程。让我们感受到了革命先辈们无比伟大的决心与必胜的信念。回首旧时日,方知今时饴。小说中除了静道外,还刻画了众多不畏牺牲一心为过的革命党人形象,江华基,卢嘉川,郑瑾等革命先辈的悲壮故事亦是震撼心弦的。无可想象,那时如此困苦的生活背景下,他们是如何为革命事业抛头颅洒热血,贡献自己的一生的。

回顾当今,在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之下,国家日益富强,万事都在往好的方面发展。在这欣欣向荣的欢喜日子里,我们也不得忘却先辈们的努力与付出。共产党之事业,依旧在向前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