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小学生》读后感(共5篇)

《读懂小学生》读后感1

《读懂小学生》读后感(共5篇)

经钟校长推荐,我有幸读到了一本从心理学层面了解学生的心理困惑的书籍《读懂小学生》。这是一本分析学生各种行为背后的原因,提出了解决方法的案例。整本书共有48个案例,均从具体的事实案例中分析了其心理原理,从而“对症下药”、“直击要害”,将一个个对于班主任来说棘手的“案件”“破解”。

当读到“出口成 ‘脏’的男生”这一案例时。我忽然感悟,这不就是我们班的廖鸿德吗?那个全班学生的“话题男孩”,那个女生来办公室给我打报告的名字频率出现得最高的“脏话王”。我无数次“请”他到办公室进行思想教育没有任何改善,联系家长共同教育也于事无补。这个案例的到来简直就是“天降甘露”。我赶紧往下面看,原来是家庭原因让那个男孩养成了讲脏话的坏习惯,说脏话对于他已经成为生活中的常态。于是心理老师找到了他的家长要求家长共同改掉这个习惯,从那以后男孩慢慢改掉了讲脏话的坏毛病。从此他朋友变多了,学习习惯也得到提升,人也变得开朗许多。我照葫芦画瓢,试着去找找我们班“脏话王”说脏话的原因。不找不知道,一找便发现他说脏话的一小半原因还在我身上。他的学习习惯较差,上课时管不住自己,不是开小差就是去影响其他学生学习,因此他的点名率很高。他从而产生了逆反心理,用不文明的语言去刺激班上的同学,让他的名字一遍一遍的出现在我的耳边。在一次日记中他写道,我从一开始就不是个好学生,就算我有所改变也改变不了老师对我的看法,那我什么要改变,我就是我,颜色不一样的烟火。原来如此,我找到了廖鸿德,说出了我最真实的想法以及我反复教育他的初衷。我们约定,给对方一个星期的时间,这个星期我不批评他,他从此不再去刺激其他学生。慢慢的一个星期变成一个月,我再也没有收到班上同学的“举报”。

每个学生都是天使,偶尔偏离航道,上帝的调控会让他们慢慢回归正确的轨道。我们就是那个上帝,我们要做那个上帝,从逆反心理中击溃他们,再去建设他们美好学习生活的神。

《读懂小学生》读后感2

目前,许多教师一方面感叹不懂学生,另一方面却只研究教材而不研读学生,只研究教法而不研究学法。这种以教师的教为本位,忽视学生的学的片面做法,导致教师对学生了解甚少,教学不能满足学生的合理需求,师生之间缺乏有效沟通和互动,教学低效。读懂学生是教师有效教学的前提条件,也是每一位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

众所周知,现在的小学生普遍是“10后”,集家中长辈的万千宠爱于一身,很多孩子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大人们时常弄不懂孩子在想些什么?为什么会这样?当孩子出现种种问题时,作为教师的我们又该怎么办?究竟怎样做对孩子才最有帮助?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和家长读懂孩子,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及时了解他们内心的想法,耐心倾听他们心底的声音,理解他们的欢乐与苦恼,成为他们成长路上的引路人和陪伴者。由上海市心理健康教育特级教师杨敏毅和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吴权共同撰写的《读懂小学生心理特级教师的咨询手记》一书,以48个经典案例向广大教育工作者呈现了孩子的各种行为特征,从心理学层面了解他们的心理困惑,分析隐藏的主客观原因,清晰展示咨询的脉络。这本书采用故事叙述和心理对话的方式写作,增强了案例的可读性。案列后的“聆听手记”简明扼要地概括了案例类型和诊断结论。

书中案例呈现的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集中在“学业困惑”、“成长烦恼”、“人际关系”和“心理障碍”四个方面。

第一辑的12个案例让学生发现学习的乐趣。作者就如何帮助一年级新生适应学校生活、如何帮助学生缓解分离性焦虑、如何帮助学生培养自信心等相关问题展开故事叙述,展示咨询脉络。

学业方面,学生的入学适应问题表现尤为突出,面对新环境、新同学、新教师,学生不知该如何应对。“零起点”入学的小学生适应能力明显偏弱。“零起点”上学并不是说孩子是一张白纸,因为孩子在入学之前已经有了丰富多彩的生活体验,也有不同程度的经验收获。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最需要的是情感发展而非智力培育。对于“零起点”上学的孩子,我们教师更需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发展,使其对学习保持一定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要给孩子适应的时间,学会耐心等待;还要对孩子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给予实质性的指导和支持,从而让孩子发现学习的乐趣,顺利地融入新的集体生活。

第二辑和第三辑的26个案例帮助学生抛开成长的烦恼,学会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作者围绕如何帮助学生走出情绪低谷、如何应对儿童攻击性行为、如何引导学生学会宽容、关注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问题等系列问题展开故事叙述,展示咨询脉络。

在成长与人际交往方面,往往存在与同龄人交往不畅、性格孤僻、喜欢抱怨别人、不接纳自己等情况,容易产生人际关系方面的困惑与冲突。甚至有些学生内心孤独、自我控制能力较弱、情绪起伏较大、 容易冲动,会有说谎、恶作剧、打骂他人等不恰当的表现方式,而以上这些负面表现均属于攻击性行为。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是一种习得行为,是儿童通过对攻击性行为的观察学习或直接学习受到及时强化而习得。换而言之,父母的身教对孩子的心理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在学校层面,我们教师要积极和家长合作,对孩子多一点宽容和表扬,少一点指责和排斥,以“大目标、小步子”为原则,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心理辅导,促使孩子的问题行为不断减少。

第四辑的10个案例引导学生克服心理障碍。作者从如何帮助有读写障碍的学生、如何帮助患儿童多动症的学生、如何帮助学生缓解焦虑情绪等一些问题展开故事叙述,展示咨询脉络。

心理误区方面,有些教师总怀疑学生得了某种心理疾病,常常在网上寻求诊断分析,然后对号入座地判断学生是“抑郁症”、“多动症”、“人格障碍”、“强迫症”等,并且不自觉地给学生贴上有心理障碍的标签,从而加重了学生的心理负担,影响其身心健康和学业成绩。有些学生通过吮吸手指、暴饮暴食或其他异常的方式来发泄内心的不良情绪。对此,我们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的各种行为表现,学会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待和思考问题,分析学生的心理状态,运用各种方法与手段进行有效的心理指导,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寸有所长,尺有所短”。我们教师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读懂每一个孩子,让每一颗心灵充满阳光!同时,我们教师还要学会尊重和信任每一位学生,用他们的眼睛看世界,你会发现原来你忽略了许多美好的事物,多留“一分钟”给自己和孩子,你会发现这个世界更美。

《读懂小学生》读后感3

教学一年多,发现现在的我早已用成人的思维去管理学生,教育学生,往往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利用暑假期间,读了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杨敏毅老师的《读懂小学生》后,感受颇多,杨敏毅老师的书用一个个具体的事例让我豁然开朗,如获至宝。身为教师的我,早已经忘记曾经的我们在小学时也是那么的害羞、任性或者调皮捣蛋,学业上跟不上等等,也许我们需要找回曾经的我们。

《读懂小学生》这本书用48个教学中经典的案例向我们呈现了孩子们各种各样的行为状态,并且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他们遇到的困惑,从而分析出这些行为下的原因,最后提出解读方案。比如如何让胆小的学生变得不再胆小,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等问题。这是一本非纯理论的书,采用故事叙述或者心里对话的方式来解决真正的问题,所以在读这本书时,不仅不会觉得无味,而且还能看得津津有味。我能从这些案例中明显地看到自己班上学生的影子,让我能从中获得解决班上实际问题的方法。

本书共分为四章,分别是“让学生发现学习的乐趣”“帮助学生抛开成长的烦恼”“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引导学生克服心理障碍”。比如在“帮助学生抛开成长烦恼”这一章中提到现在的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常常会以自我为中心,一遇到挫折,就容易被委屈、抱怨、不快等消极情绪击倒。但是许多孩子又不愿与家长、老师正面交流。长期以往,这些委屈往往压抑着,随着负面事件的累积,消极情绪也逐渐积淀起来,甚至引发心理障碍。因此,作为老师,我觉得我们应该帮助学生实时地把内心的委屈、焦虑、悲伤等各种不适的情绪宣泄出来,帮助他们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从而从烦恼中尽快脱离出来。

书中介绍了很多专业的心理咨询方法,虽说我们不能去做心理咨询师,但是其中的很多游戏值得借鉴,通过游戏,我们会更了解孩子内心的想法,同时在游戏中让孩子释放心理的压力。我们可以通过体育锻炼来使学生的情绪发生变化,促使学生的身心更加健康。参加体育锻炼活动后可以给人一种轻松的感觉,这有利于克服抑郁所带来的孤独感。体育锻炼是帮助学生拜托情绪困惑的一剂良药。

这本书中让我印象深刻的一个问题是孩子的父母离异,双方都不管孩子,孩子就会有一个消极的讨厌自己的行为,这时我们应该帮助孩子接受现实,适应新的状态。我们应该让孩子确定这种父母之间的问题由他们去解决,与孩子没有关系的观念,引导学生更多地去关注父母的优秀品质,即使最后父母一方选择离开,但爱依然存在。

现在的小学生集家长们的万千宠爱于一身,因此很多同学会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多次和家长进行交流,家长们也是一脸无奈,说自己也弄不清自己的孩子到底在想什么?无法理解他们的行为,所以作为他们的老师和家长,我们有必要去学习更多的专业知识去解决孩子们的困惑,成为他们成长路上的引路人和陪伴者,给他们一个更快乐的童年。

《读懂小学生》读后感4

为什么有的学生脏话连篇?为什么有的学生总爱打架?为什么有的学生喜欢打小报告?为什么你付出那么多,而学生总觉得你做得太少?为什么有学生就是做事针对你?…… 撒谎、叛逆、故意捣乱……每个班都有几个小学生让老师手足无措。《读懂小学生》一书给了我们权威的解答。

——题记

今年暑假,拜读了由上海市心理健康教育特级教师杨敏毅和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吴权共同撰写的《读懂小学生》一书,感触很深。

该书以48个经典案例向广大一线教师呈现了孩子的各种行为特征,从心理学层面了解他们的心理困惑,分析隐藏的主客观原因,清晰展示咨询的脉络。这本书采用故事叙述和心理对话的方式写作,增强了案例的可读性,不失为一本接地气的心理健康咨询读本。案例中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体现在“学业困惑”“成长烦恼”“人际关系”“心理障碍”四个方面。深入浅出,条理分明,为我指出了走进学生内心世界的秘径,成为学生最好的心理医生。

第一辑的12个案例——让学生发现学习的乐趣。作者就如何帮助一年级新生适应学校生活、如何帮助学生克服拖延习惯、如何帮助学生缓解分离性焦虑、如何帮助学生培养自信心等相关问题展开故事叙述,展示咨询脉络。第二辑和第三辑的26个案例——帮助学生抛开成长的烦恼,学会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作者围绕如何帮助学生走出情绪低谷、如何应对儿童攻击性行为、如何引导学生学会宽容、关注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问题等系列问题展开故事叙述,展示咨询脉络。第四辑的10个案例——引导学生克服心理障碍。作者从如何帮助有读写障碍的学生、如何帮助患儿童多动症的学生、如何帮助学生缓解焦虑情绪等一些问题展开故事叙述,展示咨询脉络。

自2016年走上教学工作岗位以来,发现自己慢慢习惯用成人的思维去管理学生,教育学生,往往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读了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杨敏毅、吴权老师的《读懂小学生》后,感受颇多,这本书用一个个具体的事例让我豁然开朗,如获至宝。

一、如何引导胆小的孩子

该书第一辑第四个小故事是《不敢举手的雯雯》。故事的主人公小女孩雯雯,在班里总是悄无声息。虽然很听老师的话,但是所有的课上从来都不敢举手发言,在幼儿园的三年,她几乎不举手发言。之后心理学家带雯雯走向街头,让雯雯不再胆怯,勇敢的像陌生人问路,勇敢的去换钱,这其中心理专家给雯雯做了很好的示范,加上心理专家的鼓励,雯雯不在那么没有自信,在学校里也勇敢的举起手回答问题。五年级的雯雯已经成为了学校小小播音员啦。

像文中雯雯这样胆小的小学生不是个别现象,现在我终于知道了对于这样的孩子应该怎样做了!在我的班里也有一个很内向的小女生,上课几乎从来不举手,有时候举手也是不敢举高,通过家访了解到小女孩由于父母常年外出打工,上学后一直跟着爷爷奶奶一起生活,我观察过她,发现小女孩下课也不爱跟别的小朋友一起出去玩,在课上回答问题不是很积极,我就通过微信跟她的妈妈交流孩子在校情况,她妈妈说她从小就胆小,不爱跟陌生人交流,没有朋友,我知道这情况之后,上课多提问她,下课也找她跟她聊天,平常多组织小组活动,让她担任班里的卫生组长,慢慢的她上课变积极了,在班里也有自己的好朋友了。

在这过程中也需要我们老师和家长进行沟通,家校联合,共同努力让孩子们可以自信、勇敢的成长。同时还要多多鼓励,让她增强自信心,就像心理专家说的一样,采用行为矫正训练法,产生经验内化和认同作用。

二、如何引导学生改掉说慌的坏毛病

该书第二辑 “帮助学生抛开成长的烦恼”有这样一个小故事《究竟是谁在说谎》。说谎是不诚实的表现,有时出于好意,我们也会讲“善意的谎言”,但是谎话说多了,难免会失信于人。案例中的晓伟,在父母的“熏陶”下,不知不觉中养成了说谎话的坏习惯。以妈妈生病住院为由,不完成作业,为逃避拓展性的奥数题,不上交家校联系本,不与老师沟通,不与家长交流。心理老师通过分享自己的说谎经历,与晓伟产生共鸣,引导他正确意识到说谎的代价有多大,老师的真诚触动了晓伟的心灵,并以改掉说谎习惯为交易,帮助晓伟解决困境。

回想自己的从教经历也曾经遇到过爱说谎的孩子,学生撒谎有很多方面的原因,既有有意识的撒谎,也有无意识的撒谎,老师应该找准原因,才能对症下药,当发现学生说谎时我从不会不明原因的批评和指责学生,而是弄清学生说谎的缘由,同时还检查自己是不是平时对学生有过大的压力,开导学生说出说谎的原因。一般学生说谎都是因怕而起的,在弄清楚缘由后老师要耐心的对学生进行友好的交谈,让学生明白说谎的危害,多给学生讲这方面的故事来启发学生,只要老师对说谎的孩子多给予关心,我相信学生会有大的转变的。

三、如何引导学生学会宽容

在《读懂小学生》这本书的第三辑有这样一个小故事——《被孤立的副班长》。六年级的副班长海东,学习挺好,同学关系也挺好,对待别人热心肠,可自从当了副班长后,发生了变化,同学关系相处的很糟糕,学习成绩滑铁卢下降,他自己也很苦恼。心理老师了解后得知海东出生在军人家庭,爸爸是很严厉的军官,海东从小看爸爸的管理模式,他在当了副班长后下意识地模仿了爸爸管理士兵的风格,什么事都要管,什么都要听他的,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却做不到,才导致别人都远离他,孤立他!

我们教育学生善待他人的时候,可以通过角色互换的方法让学生摆脱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想法,学会心中有他人,宽容他人。应该教育学生对其他学生多一点忍让,多一份关心,这样别人也会遇事宽容自己,体谅自己,为自己着想。当然宽容决不是包庇和纵容,不是视而不见,不是对学生的缺点错误的消极迁就,而是原谅他们不成熟、幼稚所犯的错误,是在保护学生自尊心的前提下,严格指正学生的缺点,有目的地让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宽容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方式,它能净化人的心灵。我们的教育方式必将产生相应的教育效果。

读了《读懂小学生》一书让我懂得了教师一定要让每一颗心灵充满阳光!同时,我们教师还要学会尊重和信任每一位学生。读懂学生是了解和认知以及开展教育行为的开端,希望我们每位教师都要发挥教育智慧,读懂每一个孩子,读懂他们的兴趣与需要;读懂学生的心理与性格;读懂学生的优点与缺点;读懂学生的长处与短处……通过读懂学生而让自己桃李满天下,也让每一个青春的生命因我们的存在而变得更魅力无穷!

《读懂小学生》读后感5

这套书是心理特级教师的咨询手记,之所以买这套书是因为自己在学习心理学之后还存在一些实践中的困惑:如何让把心理学知识应用在学校当中,应用在实际工作当中。

这套书内容比较浅显就算是咨询的案例集吧。其实我感觉更像是教育案例。心理学在学校的实际应用中更多的还是体现教育的特点。教师身份也也不同于心理咨询师,教师的教就是走在学生的前面的,有方向有目标有价值判断。只是教师兼任心理咨询师给学生咨询时更注重尊重学生,更注重倾听。据我个人的实践经验来看心理教师和班主任工作相结合还是比较有效的。

成为心理咨询师之初,总会有许多困惑,尤其突出的是身份的转换。一会儿是教育者:需要传授知识,需要量化成绩,需要班级管理,需要下达各种任务......俨然是领导者是独裁者。一会儿是心理咨询师,尊重来访者的感受,尊重来访者的意见,全然的无条件的接纳......我也曾摇摆于两者之间,感受到类似分裂的痛苦。随着时间的过去我感觉经验也渐渐丰富起来,也游刃有余应对自如了。甚至能够在担任班主任工作的同时参与各种学习,培训,还参加了两个长程的定期公益活动。

为自己的成长感到由衷高兴,不过还是没有抽出时间来梳理一下案例还是比较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