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中不可不想的事》读后感(共2篇)

第1篇:《人生中不可不想的事》读后感

《人生中不可不想的事》读后感(共2篇)

《人生中不可不想的事》读后感

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人生中不可不想的事》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这本书即使只是抽空翻一页,也会瞬间感到内心安详。因为读这本书的时候,你会感觉像是漂浮了起来一样,可以从更高的视角去观察世界。然后就会发现,我们的生存状态,比如考试、工作、结婚……就像是一条定好的窄路一样,让我们活得像是一部机器。但书中启发我们,生命并不只是一份工作和职业而已,这都是我们的外在。

生命本身是极为广阔而深奥的,我们读书受教育的目的是要收获智慧,我们生存的意义在于感知自己。这本书就是让你意识到,感知自己的内心是一辈子的过程,是急不来的。认识清楚了这一点,心也就静下来了。

《人生中不可不想的事》这本书是印度著名的'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所著。被誉为比泰戈尔、纪伯伦更伟大的心灵导师。他在文中所阐述的东西让人耳目一新。他在“我们需要怎样的教育”一章中说道:“教育的真正的意义,就是培养人的智慧。智慧就是一种无限的包容力,允许人自由的想,没有恐惧,没有公式,然后你才能发现真实的,正确的事物。人一旦有了恐惧,就会失去智慧。”

作者提出了一个这样的问题:“什么是学生?”真正的学生应该是要去学习、研究、探索、发问的,他不是在读完硕士或者博士时候来结束学习,而是终身都在学习。做一个学生是永远都在学习的,只要你在学习,你就没有老师。终身学习是现在教育的理念,只要你学习,就没与特定的老师来教导你,因为万事万物都是老师,风中飞舞的叶片、河水潺潺的细语、电闪雷鸣的时候、天空飞翔的小鸟、一个衣衫褴褛的可怜人、一个西装革履的大老板、一个几十年如一日赡养病榻上老人的媳妇、一个为了一句承诺而默默守坟了几十年的老人等等这一切都是学习的对象。从生活中学习,从工作中学习,从高兴快乐中学习,从愤怒悲哀中学习,从贪婪野心的行为中获取经验教训……感悟学习要用心领会,要借鉴,要升华,要内化这就是学生。也只有这样才是学生了。

第2篇:

读书笔记之《人生中不可不想的事》

教育是通过为我们提供充足知识来帮助我们了解广大生命,了解人类各领域的努力成果,培养知识技术,培养探索和发现真相的能力,帮助发现生命的真相。

教育的意义在于帮助我们了解自己,认识自己,了解心智运作过程和方法,正确看待自己,培养创造力,挣脱传统束缚做真正的自己。

教育不仅仅帮助我们通过考试,增添头衔,更重要的是唤醒用心精神,使人敏感机警而良善,帮助我们拥有智慧,学会认真而深入思考,并借此找出所有生存问题的答案。

真正的教育是教导你“如何”去思考,而不是教你去思考些“什么”。如果你知道如何思考, 如果你真的有那种能力,你就是一个自由的人

任何形式的野心,都无法导向专注,因为专注是出于对事物本身的热爱,而非对事物有关利益的追求。任何形式的野心,无论精神上的还是物质上的,都将导致焦虑和恐惧,而一旦有恐惧,便不再有爱,便不会有智慧。智慧生长的沃土是清明、简单而又直接的心智。

人年轻时,应该生活在一个没有恐惧的环境里。一个没有恐惧的人,一个真正处于革新状态的人,才能不断追寻学习和爱的意义。

你必须对一件事深感兴趣才会专注,然后你才会想要知道相关的所有事情,你的整个心、整 个人才可能专注。同样的,如果你认识到你所提出的问题的重要性,你就会有兴趣想知道这 件事的真相了。

你必须了解你的整个环境,也就是社会、宗教、父母及传统不断加给你的影响,你才开始有 智慧。但是要了解这些来自各方面的影响,需要极深的洞察力,不要向他们屈服。所谓“命运”就是被特定的文化或文明限制乃至牵引的整个过程。

当你给智慧下结论时,你就不再有智慧了。智慧的心是探索的、观察的、学习的、研究的。智慧不是知识。即便你读遍了世上所有的书籍也不能带给你智慧。所有智慧产生于对自我的 了解,你只能在面对各种的人事、想法中,才能了解自己。

想由粗糙变得敏感,不应该试着改变,变得敏感,而应该去了解什么是粗糙,在生活中去观察它;想由愚笨变得聪明,不应该试着得到表面的知识而变聪明,应该到生活中去观察并了解愚笨。这份觉察就会粉碎粗糙粉碎愚笨。

创造一种让孩子自由而又无惧成长的氛围,给他们空间去真正了解自己,不要把自己的经验,那些过去的未加证实的经验强加在他们身上,应避免在他们面前提及。

爱不是一种反应,如果我爱你是因为你爱我,那么这只是交易。爱是不要求回报的,甚至不感觉你给予了什么,只有这种爱才能使你了解自由。

如果我们不能爱,我们就永远不可能深思、专注,我们也永远不可能体恤。

受教育的重点就是学习独立,然后你才不会被群众的意愿或是某个人的愿望所左右。如此你 才有能力去发现什么是真理。

重要的是,你必须亲自去发现什么是真理。不要盲目地接受,要研究、探索,不害怕单独面 对任何事物。

读某个科目,通过考试,然后将其丢在一边的人绝不是学生,真正的学生是要去学习、研究、探索、发问的。

为什么要有强烈的感受,因为只有内在的品质而非外在的观念才会导致你的行动。

学会如何去思考,大部分人只是重复着书本上的知识或是别人告诉我们的经验,他们的思考只是所有过去经验的有限总和。

对于相识的人只机警、敏锐地观察而不加批判、不做结论,这样爱就在你心中升起了。而后,你的思想变得惊人的敏锐,感受力更为丰富,这样你也具备了独立思考和不断学习的能力。强烈的感受力才能导致高度的理解力。

鼓励在年轻的时候就要有革新的想法,依靠创造力去实现,而非竞争和野心。

躲避冲突并不能解决冲突,了解冲突才是解决之道。

大部分父母都不是真正爱自己的孩子,他们只是关心自己的担忧,不过他们是不会承认的。

真正的教育应该帮助你突破传统及权威的围墙,把约束思想的限制抖落,帮助你看见心智被囚禁的围墙。

年轻时不要被恐惧挟持,思想上减负才能走得远。内心没有恐惧就没有了强迫、没有了争执,这样我们才会真正喜欢自己在做的事情,才能富有创造力。

不带意见和偏见地观察就好,看见真相而不加判断、比较。

你必须有能力弄清楚你的想法是正确的,然后坚持你认为正确的事情,即使它带来的是痛苦、折磨、丧失金钱及其他。

观察而不责难,审视而不批判。——不抵抗的力量。

有一种不是假象或特定模式的认真,当你的心不再追求结果和目的时,这种认真就降临了。

不要轻易发问,除非这个问题对你很重要,一旦发问就要深入思考、探究。

目前教育的失败是它只希望我们功成名就,而不教会我们去做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情。

只有当一个人觉察、反省、了解到自己的愚笨,并不再故作聪明壮时,他的聪明才能真正被唤醒。

心智保持敏锐,不断反省自己为何被某种思维模式桎梏,为何循一种特定模式思考。

一个人必须拥有充足的用来解决问题的知识,但同时他又必须超越于知识才能真正找到问题的解答。

不轻信任何一件未经自己探索研究而听来的真理。

学习不应该只是达到目的的一种手段。

了解真实的自己比追求理想中的自己更重要。想要改变什么,实则是要去理解什么。想要改变愚笨、调皮、贪婪、粗糙,就应该认真去了解它们。所以我们的困难在于既要精确、精准、博大精深又要看起来毫不费力。

什么是爱,如果你爱一个人是因为他爱你,那这就不是爱了,爱是那种不要求任何回报的惊人的情感。

不要追求嫁给最有钱、最英俊的人。

冥想是把思想减缓以及检查每个念头的过程。静坐冥想就是了解自己的过程。

一颗追求成功的心无法看见真理,真理是在错误中才能被看见的,在真理中才能看见真相。

有智慧的人真正在乎的是看清真相、了解问题,而不是仅仅看成功或是失败,只有当你不是那么喜爱自己所在做的事情时,成功和失败才显得那么重要。

拥有宗教情怀,而不拘泥于宗教形式。

除非你亲自弄清楚什么是你真正想做的事,否则你会做一些对你没有太大意义的事。

要完全无惧,需要极大的洞察力,要对恐惧的整个心理过程及原因都了若指掌。

只有你无惧,你才能发现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如果你发现了自己爱做的事,你自然就会得到谋生的工具。

如果你观察自己的贪婪、野心、你的享乐及使你分心的事,然后开始对它们进行了解,你会发现进步和成功就在每个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