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散文之《晨雨初听》读书笔记

第一篇:初听晨雨

余秋雨散文之《晨雨初听》读书笔记

初听晨雨

——《晨雨初听》读后感

淄博实验中学 2014级3班 胡婧然 指导教师:钱伟

文学爱好本是清风明月般的美差。一旦从这里传出粗浊的响动、可疑的集结,我想我们年轻人应赶快离开,我们宁肯不懂文学,也不去做这样无聊的人。

像余秋雨这样的以散文见长的作家,他们本身喜爱的是文学,打开感觉,放松情怀,调动想象,唤醒记忆,终于发现,那里除了文学,还有一个陌生的自己。

在这个平庸的世界里,这些脱俗的感觉尽是来自《晨雨初听》。

《晨雨初听》其实不能算一本多么有名的散文集,或许是编者自己的整合。我原本是想去书店淘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不曾想看到这本书,被它封面上“当代学生阅读经典”所吸引,便买了下来。回家翻阅,发现许多《文化苦旅》的经典篇目也被收入其中,便安慰自己,不后悔了。

余秋雨先生真的是大家,深刻的思想内涵我也只能略读一二。就拿两篇文章小谈自己的看法。

关于《道士塔》

中国灿烂的历史文化流淌了五千年,莫高窟就是一个灿烂的代表。然而一下子这里的文化不属于中国了,被一个叫王圆篆的道士统统卖给了洋人。莫高窟神秘的面纱全都运到外国去了,本为中国的文化,却摆在了外国的博物馆中,而我们的王道士,还自鸣得意地数着那些微不足道的银元,也给自己留下了一世的骂名。

可是这一切,恐怕不是他一个人的过错吧。

那时的中国,思想文化落后,就连政府也得向洋人求饶。中国落后,任人宰割,中国人甚至要把外国请到中国听他们的指挥。那时的中国软弱得似一个病人,无力还击,只有喘息的气力,看着别人耀武扬威了。

可就在两个世纪以前,中国还是世界上的最强国,灿烂的文化吸引着外国的商人,马可·波罗的游记还盛赞了当时的繁盛局面。为什么后来会如此的不堪一击?

也许是自以为是了吧。闭关锁国,自我封闭,在别人高速发展之时,还沉浸在先进的喜悦中,最终沦落得把一批批文化遗产送给了洋人,留下了一堆堆破烂不堪的旧物。

现在的中国,正在发展,然而,又更面临着帝国主义的排挤,市场经济的冲击,被打倒的危险也许更强大。中国正在发展,需要的正是人才,我不希望中国再出现一个王道士,或者再转入病态。

关于《夜雨诗意》

夜,给人一种孤独的感觉,一种寂寞的芳心,一种宁静的享受。“在夜间,各种色相都隐退了,一切色彩斑斓的词汇也都是去了效能。总是给人感觉空间十分逼迫,任何壮举豪情都铺展不开。听着窗外夜色中时紧时疏的雨声,便满心都驻足了诗。”

夜雨,给人添了一份“多愁善感”,也给予了一种勇气,在人生的旅行中,它也起了重要的作用。作者常常会在大雨的夜晚,在旅店或者乡村茅屋里暂避。而他会为自己这种没出息的行为而失眠。想到了徐霞客,鉴真??但到了第二天晴空万里的时候,又似乎把不安的一切给忘了吧,欣赏着外面的景象,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有一种畅快的感觉。但又留下昨夜的影子,增添了一份淡淡的惆怅。

人类的生活真是越精雅文明就越缺少诗意。incident,再现代的人也愿意一再的在“蜀山行旅图”中把绵延千里的生命力和重温一遍,愿意一再的品味苦涩的夜雨,然后踩着泥泞走向未来??

我也只能浅读到这里,许多更深刻的道理还需要我进一步去挖掘,去思考。思考出于作者不一样的观点探寻到与作者不一样的视角。晨雨初听,初听晨雨,愿这细雨能一直温润我

的心田。

第二篇:晨雨初听读后感

余秋雨《晨雨初听》读后感

读了余秋雨的《晨雨初听》,感觉读书的过程其实是一场心路的旅行。随着情节的起伏,我们不断走上高峰,步入盆地,经过湖泊,穿越沙漠??而这本《晨雨初听》,是我践行的第一步。

“只有书籍,能把遥远的时间和广阔的空间带来给你;只有书籍,能把高贵生命早已飘散的信号传递给你;只有书籍,能把一切美好与智慧对比着丑陋与愚蠢呈现给你。” 这是余秋雨的原话,读了它,唤起了我对书籍的珍视。

其中《风雨天一阁》是我最喜爱的一篇散文,让我回味无穷。天一阁象征着古代文化,中国的历史,在我看来,更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文明与骄傲!然而对比如今的一些人,却感受到现代的某种肤浅、不堪一击。

“文化”是一个多么严肃和苛刻的字眼,一种傲然的性格和高雅的姿态,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范钦倾尽毕生心血,为了保护天一阁,把规章变成一种家族使命,一个小小的家族却背负着中华文明的历史责任!历经历史变迁,灾难中幸存的天一阁到了今日遍体鳞伤。嘉庆年间,宁波知府内侄女钱绣芸酷爱诗书,为了一览天一阁的“姿色”,竟嫁与犯氏家族,最终还是未进天一阁的一扇门,郁郁而终!历尽百年,多少权势嫉恨都躲过了,到了现代却躲不过偷门高超的盗技。

余秋雨先生说:一个成功的藏书家首先在人格上是一个强健的人!天一阁的幸存史到了现在而不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藏书楼,而是一种傲骨人格,高尚儒雅,高深境界的延伸。余秋雨先生还说,一进天一阁首先看到的不是书,而是钱绣芸小姐的忧郁眼神!一个毕生没有实现的心愿到了另一个世界钱小姐该如愿了,大概在用灵魂保护着天一阁!

“文化”之所以神圣,不在于世人的追捧,只是它的存在能够让人心灵得到净化,让你境界得到提升,也只有人格上升到一定的高度才能体会到这种价值!范钦做到了,钱绣芸做到了,我想,余秋雨先生大概也做到了!文化是一种传承,而人格就是时代的交流心灵的感应!历史有差异,时间有先后,人类主宰不了生命,我想,文明的发展史也告诉我们一个秘密:她就是我们与祖先之间的通信工具!靠着这种传承滋润一代代的炎黄子孙,历史在变迁,时代在进步!无论这种进步是好还是坏!但文化的精髓永远不会改变!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沉闷与世俗的气息让人厌恶,总想躲避喧嚣,找一处静谧,唯有这传承文明与高雅的书籍才能给我们安全与宁静!与书为友,我也可以高尚!在书中你永远不会寂寞,她可以教予你知识,可以陶冶你的情操,“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当你走完这一程,你会发现,你走的不只是一般路,或许在你不知不觉中,你的人格已上升到一个高度,正如余秋雨先生所说:一个强健的人!

七(16) 王宇哈

第三篇:余秋雨散文摘录

余秋雨散文集文字拾掇

1、第一根白发把生命的起点和终点连成了一条绵长的逻辑线,人生得任何一段都与它相连。

2、进入年老也是一种美好的况味,用不着吃力的搬种夏天的繁枝来遮盖晚秋的云天,什么季节观什么景,什么时令赏什么花,这才完整和自然。

3、错选了一种可能也便失落了其他可能。

---《关于年龄》

4、拒绝衰老和病痛,一个人就不会幸福。---《最后的课程》

5、李白时代的诗人,既炽恋着四川的风土人物,又向往着下江的开阔文明,长江于是就成了他们生命的便道,不必下太大的决心就解缆问桨。脚在何处,故乡就在何处,水在哪里,道路就在那

里。---《三峡》

6、与没有责任感的男人谈恋爱,就像与朝雾和晚霞厮磨,再美好也没有着落。他们是男人,是已经长大的男人,再多情也不应该把女友的耳畔当作他们唯一的讲台,男人的讲台理应在更大的空

间。---《这样的男人》

7、人们容易发现一目了然的小偷小盗,而对于一个分解开来的巨大骗局,却很艰难在各个局部上发现,反而实利的诱惑下八方用力,把荒唐推向更大的荒唐。---《大桥的寓言》

8、在这个世界上,众口喧腾的可能是虚假;万人耻笑的可能是真实;长久期盼的可能是虚假,猝不及防的可能是真实;叠床架屋的可能是虚假,单薄瘦削的可能是真实。

9、其实,世间的一切平庸和杰出的界限也就在这里。何谓平庸?做加法,层层叠叠的人云亦云;何伟杰出?做减法,力求简单的直奔事实。

10、真实老被嗤笑,因此杰出者总是数量不大。人们总想躲开遗憾,因此,更大的遗憾总是紧紧跟随。---《遗憾的真实》

11、与谬误辩论,很可能获得真理;与无聊辩论,只可能一起无聊。

12、不要因为害怕被别人误会而等待理解,现代生活各自独立、万象共存,东家的柳树矮一点,不必向路人解释本来有长高的可能,西家的槐树高一点,也不必向邻居说明自己没有独占风水的企图。

做一件新事,大家立即理解,那就是不是新事;出一个高招,大家立即理解,那就不是高招。任何真正的创造都是对原有模式的背离、对社会适应的突破、对民众习惯的挑战,如果眼巴巴的指望众人的理解,创造的纯粹性必然会降低,平庸,正在前面招手。

13、回想一下,我们一生可以做的比较像样的大事,连父母也未必深刻理解,父母缔造了我们却理解不了我们,这便是进化。

---《灯下回信》

14、珠穆朗玛峰上寒冷透骨,已无所谓境界。世上一等的境界都在平实的山河间,秋风起了,芦苇白了,渔舟远了,炊烟斜了,那里便是我们生命的起点和终点。

15、外力终究是外力,生命的教师只能是生命本身。

16、收藏人生,比收藏书籍古董更重要。收藏在木屋里,收藏在小河边,在风夕雨夜点起一盏灯,盘点查看一番,第二天风和日丽,那就拿出来晾晾晒晒。

---《收藏昨天》

17、据说本来每家的小媳妇最爱坐在门口编织花边,后来旅游者多了,她们便躲进屋去,悄悄美丽又悄悄苍老,留下一街安静。

---《与平庸一起栖宿》

18、简朴不等于寒碜。在这里,总统的排场闹得越大越没有对象。历来的统治者的装模作样都是为了吸引他们心中千万双仰慕的眼睛,但千古冰原全然不在乎人类的高低尊卑、升沉荣辱,更不会化作春水来环绕欢唱。

---《生命的理由》

19、历史的转弯处大多并不美丽,就像河口上常常聚集着太多的垃圾和泡沫,美丽的转折一定是修饰的结果,而修饰往往是历史的改写。

20人生的路,靠自己一步步走去,真正保护你的,是你自己的人格选择和文化选择,那么反过来,真正伤害你的,也是一样。

21、原以为渡过那隐秘的河湾后一切都会挺直、敞亮、欢快,其实根本不是,正像幸福是一种接力赛,灾难也是一种接力赛,而且两条跑道往往结合在一起,不分彼此。

--《隐秘的河湾》

22、前辈学者身上有不少我们不必继承的时代特征和个人特征,不少年长的文化人甚至打着文化的旗号噬咬文化、破坏文化,因此,不能一见白发和皱纹就失去警惕。

23、世间的大判断,不分行业。

24、所谓伟大的时代,也就是谁也不把小人放在眼里的时代。

25、我们不是高大的伟人,但我们有资格骄傲,历史给我们的权利并不太多,但灾难毕竟教会了我们嘲笑。---《我能听到》

26、 真正的人生选择,是一种缺少参照坐标的自我挑战。在中国,没有先例就没有说服力。

27、人的一生,陪在一起走路的人很多,但有的路程,只需短短的一截,便终生铭记。我说过,泉眼既已堵塞,那就不再是我的山寨。

28、每个人都会对人生中最重要的地方,最重要的人物一一告别,却无法预想告别的方式,母校,我就这样向你告别。车轮快速碾过湿漉漉的落叶,悄然无声。

---《湿漉漉的落叶》

29、我平生见过的所有灾难都来自于虚假,大家总把灾难的起因解释为邪恶。其实,以虚假为坐标,邪恶才有了粉墨登场的舞台。---《那么走吧》

30、犯人未必是坏人,坏人未必进监狱。

31、最大的灾难是小人灾难,最大的废墟是人格废墟。---《从废墟到废墟》

32、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我真怕,怕这块土地到处都是善的堆垒,挤走了美的踪影。

---《我们是飞天的后人》

33、几千年来中华文明到底有没有必要一直走到底?硬是把脚印延续至今究竟是福是祸?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去辨别一下别人的脚印,研究一下他们离去的原因。这就必须去远山,地里的远山和时间的远山。请不要指责我不务正业。中国文化人千年走一回并不嫌多。如果把比喻格局缩小一点,那就不妨说,世界本是一所文明的学校,今年是这所学校的盛大校庆,我们中国属于最早入学的那几届,需要在返校之日寻访一下早年同窗的踪迹,捕捉几许早已远去的下课钟声。这是一种天然使命,不必让谁来批

准。

---《选择荒凉》

34、这是一场比赛,后来出现了异常情况,很多赛手半途失踪,而坚持跑下来的却不得已闯入了一个百米短跑赛场,起步不久的年亲运动员们在身边健步如飞,裁判员也按照短跑规则在衡量,这场比赛关乎现实生存尊严无法回避,也使远途而来的选手略感委屈。但是委屈什么呢?寻找不到当初的赛场和选手,就什么也说明不了。

35 、在踏访的过程中渐渐明白,中华文化不像当初哄传的那样顽固和腐朽,她确实步履艰难,却来自于历史意志和文化伦理间的深刻冲突。历史意志要求强蛮、突进、跨越,文化伦理要求端庄、秩序、和谐,两者都有充分理由却方向相反,互相牵制,谁也无法实现自己,结果成了千年厮磨的生死冤家。

--《雨中的白发》

36、飞机追着夜色走,只怕被黎明赶上,于是十几个小时全是黑夜,等到不想飞了,一停,黎明和雅典一起到来。

37、也许我们没有权利取笑它,它辉煌在二千五百年前,而飞机出现的年代,早已悠然退出了争夺辉煌的竞赛。

38、漫步在奥林匹亚,我很少说话,领受着不轻的文明冲撞,我们也有灿烂的文化,但把健康的概念如此强烈的纳入文明,并被全人类接受,实在是希腊永远值得我们仰望的地方。

39、中华文明较少关注个体意义和肌体意义上的自我,在人际关系上做了太多文章。结果,真正的健全缺少标志,只有一些孤独的个人,在林泉之间悄悄强健,又悄悄衰老。

---《永恒的坐标》

40、如果缺少心理弹性,给我们带来的伤害不是灾难本身,而是那种自我惊吓,就像听到警报踩死一片人那样。因此,在绝大数情况下,我们宁肯做街上不慌不忙、好像什么也没发生的路人,而不必去做那个预言灾祸的星象家。

愚钝使人安定,小智使人慌乱,大智又使人安定。我们的文化,应该由小智走向大智。

---《雅典地震》

41、审美畏怯是一种奇特的情绪,大多产生于将见未见那些从小知名的重要物项之时,年轻时候会欢天喜地地直奔过去,而年长的时候便懂得,人世间这种不让人失望的重要物象并不多,看掉一个就少一个,因此愈加珍惜,不怕没有看到,只怕看到时没有足够的思想准备,把一种隆重的机遇浪费

了。

---《畏怯巴特农》

42、我想,所谓的文明的段残,首先不是古代城郭的废弛,而是一片片黑黝黝的古文字全不知为何意。为此,站在尼罗河边,对秦始皇有点想念。

43、当法老们把自己的遗体做成木乃伊的时候,埃及的历史也成了木乃伊,而秦始皇却让中国的历史活了下来。我们现在读几千年的古书,就像读朋友刚刚寄来的信件,这是其他几种文明都不敢想象的。

44、站在金字塔前,我对埃及文化最大的感慨是:我们只知道它如何衰落,却不知道它如何构建;我们只知道它如何离开,却不知道它如何到来;就像一个不知从何而来的巨人,默默无声的表演了几个精彩的大动作之后轰然倒地,摸他的口袋,连姓名、籍贯、遗嘱都没有留下,多么叫人敬

畏。

45、金字塔至今不肯袒视为什么要如此永久,却不小心透漏了永久是什么。永久是简单,永久是糙砺,永久是毫不弯曲的憨直,永久是对荒漠和水草交接的占据,永久是对千年风沙的接受和滑落。

无法解读是埃及文明的悲剧,但对金字塔本身而言,它比那些容易解读的文明遗物显得永久,通俗是他人侵凌的通道,逻辑是后人踩踏的阶梯,而它干脆来一个漠然无声,也就筑起了一块壁垒,因此还可以补充几句:永久是对意图的掩埋,是把复杂的逻辑化作了朴拙。

---《石筑的<易经>》

46、今天早晨一推窗,涌进满屋子清凉。

47、最恣肆的汪洋直逼着百世干涸,最繁密的热闹紧邻者千里单调,最放纵的游弋熨帖者万古冷漠,竟然早已全部安排妥当,不需要人类指点,甚至根本没有留出人的地位。

---《荒原沧海》

48、任何一种文明的复兴,都以自我确认为前提,而广泛的自我确认,又以沟通和普及为前提,说起来这也是中华文明强于埃及文明的一大优点。

---《文化以沟通为业》

49、圣洁总会遇到卑劣,而卑劣总是振振有词。

50、在滴水寸草间都很难留下来的地方所留下来的一点点文明,竟然经由卑劣之手变成了闹市间的花天酒地,文化盗贼有文化,但本质还是盗贼。

---《海已枯而石未烂》

51、人折腾人、人摆布人、人报复人,这种本事,几千年来也真被人磨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但我实在不知道该不该把它划入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如果不划入,那么有许多智慧故事、历史事件便无处落脚;如果划入,那么文明和野蛮就会分不清界限。

52、其实人折腾人的本事,要算中国最发达,五六千年间不知有多少精彩绝伦的智慧耗尽在这

里。

---《向谁争夺》

53、我下到一个考古坑,仔细的看了一座观察塔的遗迹,心想早在一万年以前就有人骄傲地守望者这座城市了,而现在的城市竟然那样破败和不安全,如果古塔不坍,守望的眼睛不知是否会下泪。

54、次出现在很少有其他美丽,只有几丛从“神的花园”遗落到今天的花,在飞扬的尘土间鲜艳,鲜艳了一万年。

---《鲜艳了一万年》

55有时我们在路边看见一丛绿草,便停步俯身下去,争论着它属于哪个种类,却没有人敢剥下根来仔细看,因为它太不容.我们站起身来搓搓手,常常自嘲身大河文化的子民,平日太不知爱惜,爱惜那清晨迷蒙于江面的浓雾,爱惜那傍晚摇曳于江面的芦苇。

56、托尔斯泰说,幸福的家庭都很相像,不幸的家庭各有不同;我们看到的是:所有的贫困都大同小异,一踏入富庶则五花八门。

57、世间有太多不平事,有的国家你永远需要仰望,有的国家你只能永远同情。

---《幽默的笑意》

58、它彻底逃离了文明的视线,差不多有一千年时间,精美绝伦的玫瑰红宫殿和罗马竞技场不再有人记得,但他们都还完好无损的存在着,只与清风明月为伴。

59、佩特拉以它惊人的美丽,对此(人类对文明的夸张、记载等)提出了否定。它说,人类有比常识更长的历史,更多的活法,更险恶的遭遇,更寂寞的辉煌。

---《文字外的文明》

60、今天去巴比伦,光说这六个字,就有童话般的趾高气扬。

61、我并不反对一切古迹复原,而对那些打上了强烈沧桑感的遗迹,万不可铲平了重建,甚至连“整旧如新”也不可以,人们要叩拜的是历史艰辛、满脸皱纹的老祖母,“整旧如新”等于为老祖母植皮化妆,而铲平了重建则等于找了个略似祖母年轻时代的农村女孩,当作老祖母在供

奉。---《奇怪的巴比伦》

做了一份笔记摘抄,摘自《余秋雨散文集》。时隔三年,重新整理那些文字、重温当年在文字间徜徉的愉悦心情,体会作者那些哲人一样的思考和诗一样的文字,一些不变的记忆涌上心头,是啊,总有

些记忆伴随成长永不磨灭,总有些人站在记忆的某个角落里守候着着重逢。希望能和大家一起分享一起收获。

第四篇:余秋雨散文读后感

余秋雨散文的读后感

浅谈一下余秋雨散文的写作风格问题,对于我们的写作也有很多的借鉴意义,余秋雨散文读后感。余秋雨散文作品中始终贯穿着一条鲜明的主线,那就是对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的追溯,...

读秋雨散文,就如读着一本厚厚的历史,更有万象的人生世态和丰富的个人情感.。秋雨的心是年轻的,他的心又是迟暮的。有着儿童的天真,有着老人的睿智,因而有了天真的向往新奇的心,有了发自内心的对历史的感悟。因此他的人生应是美丽的。正如他在散文集的序文中所写的那样他应该是一个“天使般的老人”即使他年老了,也会有一颗年轻的心的。

秋雨对梦想的初衷,对历史的感悟。更是由于他对人类历史的重视。他追寻的心中的“阳关雪”,他对对待敦煌文明隐没的遭受蹂躏的过去不再如别人所云的那样将罪过归咎于一个无力回天的王道士。历史的失落该有历史的更深层的本质的。历史的源远流长也正是因为它有令人悲痛的过去。有了老人的睿智,有了儿童的心情,方有正视历史的勇气。

初次接触余秋雨是他的第一本散文集《文化苦旅》,读完,深深被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折服,他思接千载,天马行空的联想,对历史、对文化渗透着的领悟力,也使余秋雨在中国的文化史上留下一席之地,而后接触到他的另几本著作,谈史谈鉴的《山居笔记》、阐述立身处世的《霜冷长河》、《行者无疆》,以及对比几大文明的《千年一叹》,还有类似回忆类的封笔之作《舍我一生》,读后感《余秋雨散文读后感》。 读完后,总想写点什么,而一直未敢动笔,只怕自己的看法太浮浅,甚至落入俗套。在上节课谈到写作风格问题,于是还是想起了余秋雨,也参考了诸多对余秋雨写作风格的评论,也略加自己的一点浅见。浅谈一下余秋雨散文的写作风格问题,对于我们的写作也有很多的借鉴意义。

余秋雨散文作品中始终贯穿着一条鲜明的主线,那就是对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的追溯,思索和反问,与其他一些所谓文化散文家相似,余的作品更透着几丝灵性与活泼,尽管表达的内容是浓重的。余利用他渊博的历史知识,丰厚的文化功底,将历史与文化契合,将历史写活、展现,引起我们反思、追问,作为一个知识分子,他的作品已渗透了文人的忧患意识和良知,这点也许是最重要的。

典雅、灵动如诗般的语言。余对语言有一种超强的领悟力和驾驭能力,他的散文追求一种情理交融的雅致语言,并且“语言在抒情中融着历史理性,在历史叙述中也透露着生命哲理”。

他选择恰当的、富有诗意、表现力的语言加以表达,这些语言具有诗的美感,从而把复杂深刻的历史思想和文化说的深入浅出,平易近人,可读性很强。

同时他还综合运用对偶、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大段的排比,对偶增强了语言表达的力度,构成了一种语言的气势,使语言不矫揉造作,装腔作势,平淡无味,而富有了张力,富有了文采。

第五篇:谈余秋雨散文

当代文坛谈到历史文化散文,就不能不说余秋雨。余秋雨当年凭借《文化苦旅》、《山居笔记》、《霜冷长河》、《千年一叹》等十分畅销的散文集成为文化散文杰出的开创者和领跑者,“为中国当代散文开拓了一个新的艺术天地,提供了一种广阔的视野,从文化历史的画卷中展示文化人格的深度,开拓想像的新天地。”it然而,我们在为余氏散文“范式”出现叫好的同时,也不难发现,余秋雨在其部分历史文化散文中却有着“为文而造情”的虚假的“滥情”倾向。他创作中过分泛滥的感伤情调、主观情绪的过量投入使得文章结构和行文出现混乱,小说、戏剧成分的大量引入带来虚幻的文化感伤,抒情话语复杂化和陌生化及其修辞方式的不当使用给人以故作高深、极不自然的感受。显示着他的一种媚俗之态和“滥情”。

抒情是文章打动读者、感染读者的重要手段,“情动于衷”方能“形于言”,杰出的抒情往往能表现出深刻的人格和哲理底蕴。文学作品的根本价值就在于人的情感抒发的真实。余秋雨散文抒发情感的方式主要是把他对文化的多情和昂扬的生命激情这两者交融在其散文之中。他说:“我是个文化人,我生命的主干属于文化,活在世上的一项重要使命是接受文化和传递文化。”“我应该尝试用生命和各种各样我的祖先的文化和陌生的外国文化进行对话,进行周旋。”“那是一种生命与生命的拥抱,生命和生命的冲撞,生命和生命的周旋。”以这种状态写出来的散文带有激情,固然能让人怦然心动,但某些“滥情”的弊端也随之浮现出来。

过分泛滥的感伤情调。余秋雨的大部分散文从标题上看均是我们比较熟悉的景观、名胜,他让我们读到的不是外在的景物,而是这些山水背后的人文和历史。然而,看过许多余秋雨历史文化散文的读者似乎都有这样的感觉:余秋雨每走过一个地方,记录一个地方,呈现给读者的都是褒誉之辞,似乎这些地方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与历史,都那么令人依恋。也许是作者写作题材选择的刻意(基本取材于文化风景胜地和旅游景点),也许是商业炒作的必要,总之,余秋雨的这种“见一个爱一个”的写法让读者感到了一种阿谀奉承之意,真的每一个地方都那么值得写、值得赞美,还是他为商业目的而“滥情”?他在《文化苦旅·自序》中说道:“每到一个地方,总有一种沉重的历史气压罩在我全身,使我无端地感动,无端地喟叹。”作者的这种“喟叹”使我们不能不发出这样的疑问:他是否真是某种历史责任感的驱动,是无可奈何的叹息,是令人警醒的长啸,还是一种过于“滥情”的表现?作者感情十分细腻,爱憎分明,本以理性见长,但却在某些文章中把握不住情绪,往往极力渲染感情的幅度,渗入某种感情的夸饰,以至抒写一些“不必要的”感伤,给人一种矫揉造作之感,而文中的“诗化”倾向又使这一情绪过于浓重而走向泛滥。从《文化苦旅》中的道士塔、柳侯祠,到《行者无疆》中的佛罗伦萨、布鲁塞尔,很多篇什,余秋雨都在刻意营造着一种感伤的悲剧效果,让他笔下的“人文山水”,传达出低回与感伤。余秋雨在《千年庭院》中多处怀着深幸之感提及27年前在文革大串联时,偶然踏进长沙“岳麓书院”所产生的一种“受用终身”的神秘感。多年以后,他提到这事还是念念不忘:“我无法使他们相信,个匆忙踏人的庭院,也不清楚究竟是作什么用的,也没有遇见一个人,也没有说过一句话,一

竟然是我一生中的一个‘关键’。”“这项事业的全部辛苦、苦涩和委屈,都曾由岳麓书院的千年庭院见证和承载,包括二十七年前我潜身而人时所看到的那份空旷和寥落。空旷和寥落中还残留着一点淡淡的神圣,我轻轻一嗅,就改变了原定的旅程。”作者在此对自己早慧形象进行了刻意“张贴”,使自己上升到定高点来俯视,行文中过量投入了主观情绪,似乎不是深切的悟道而是刻意渲染,是通过“滥情”来得到读者的认可,达到一种精神上的共鸣。散文打动人心,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点便是情感的抒发。但在情感“量”上的不加节制乃至夸饰却会适得其反,让读者感受到的不是感情的真挚,而是一种情的泛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