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尔登湖》读书笔记(精选多篇)

第一篇:《瓦尔登湖》读书笔记

《瓦尔登湖》读书笔记(精选多篇)

《瓦尔登湖》读书笔记

罗敏 (学号:5101619013)

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f1016101 书名:《瓦尔登湖》

作者:【美】亨利 戴维 梭罗

哈尔滨出版社2014年3月第一次印刷

在经济挂帅的现代社会,人们离淳朴宁静的大自然越来越远,简单健康的原始生活早已被喧嚣、浮躁和紧张所取代。有鉴于物欲横流的病态和环境的急剧恶化,在1845年的秋天,28岁的梭罗只身来到瓦尔登湖边开始提倡返璞归真的生活,在这座森林湖滨里,他倾听、感受大自然的声音,思考人生的真谛,鼓励人们回归自然,保护自然,热爱自然!

一、 前言

在读这本书之前,我就大量翻阅资料,惟恐自己的学识有限,无法感悟书中真谛。记得徐迟曾这样介绍这本书:这是一本清新、健康、引人向上的书,对于春天,对于黎明,都有极其动人的描写。这里有大自然给人的澄净的空气,而无工业社会带来是环境污染。读着它,读者自然会感觉到心灵的纯净,精神的升华。回顾我们当下的社会现状,特别是我们国家改革开放30年来,人类对大自然的破坏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无怪乎苇岸在《我于梭罗》一文中说,“梭罗近两年在中国仿佛忽然复活了,《瓦尔登湖》一出再出,且在各地学人书店持续荣登畅销书排行榜,大约鲜有任何一位19世纪的小说家或者诗人的著作出现过这种情况,显现了梭罗的超时代意义和散文作为一种文体应有的力量。”在资源被无限制地掠夺的今天,读这样一本纯净的书,成为在钢筋水泥丛林中生活的我们一种无奈的精神的追求。 诚然,人们向往虽不壮观却也秀丽的瓦尔登湖,向往虽不豪华却很温馨的湖边小屋,向往虽不富足却仍宁静纯朴的生活,正是这种种向往,映射出人们内心深处那份对大自然的渴望与热爱的本性,对现代社会看似繁华满足生活的厌倦,回首几十年,我们真该深刻地反省对大自然造成的种种伤害,以至于现在的我们只能捧着书在脑海中一遍又一遍地刻画着美好的画面。

二.经济篇

梭罗并没有提及有关经济的问题和思考,正如他所说,他无需为经济烦恼,“较好的尖屋的屋顶是用树皮盖的,而这些树皮,都是在干燥的季节中从树上身掉下来的。就算是较差的屋顶,也是用灯芯草编成的席子盖的。”(18页)这是真正的与大自然互补,协调。当然,这样说并非提倡每个人都去住茅草屋,我认为这里强调的是你不去破坏自然或是过分地索取,那么,他必会回报你,而且,会像最好的朋友那样,尽可能的包容你,原谅你,就像梭罗小心翼翼的剪下几支树枝,他们不但没有结怨,反而更亲了。不但如此,它教会你如何爱生活,如何爱自己,如何爱身边的每个人。

他说,“我宁可一个人独自坐在一只大南瓜上,也不愿意挤在天鹅绒的垫子上。我宁可来去自由地坐在一辆牛车上,也不愿意坐在什么花哨的游览车去天堂,一路呼吸着污浊的空气。”(24页)自然的阳光和卧室里的空调到底哪个舒适?到底哪个有益于人的健康? 自然简单的东西和舒适奢侈的东西存在着本质上的区别,但是舍本求末是现代“聪明智慧”的行为。没有人愿意承认舒适接近于奢侈,更不愿意承认奢侈其实更接近于腐朽。 种种的理由无法掩饰冷酷的现实:人类到底是在进步还是在退化?辉煌的家族是兴盛了还是没落了?文明发达的结果难道就是人性要渐渐地消失吗? 欲望的追求导致奢侈,奢侈的生活导致腐朽和毁灭。现代人宁愿呼吸着恶劣的空气也要坐在“豪华”的汽车上多浪费些渐变渐少的汽油,这难道不让人费解吗,如此聪明的现代人为何会做这种一无是处的事情呢?也许,这是人类发展必经的一个阶段,抛开环境,被物欲麻痹了神经!但是,挣到火车费的人最后也能上火车,前提是他们还活着,说不定那时候,他们已经失去了开朗的性情和旅行的愿望了。我们何尝不是正在重蹈着美国的早年的覆辙呢??

三.全文

梭罗在湖边安居下来,种着属于他的几分薄地,不时翻阅着记录着人类文明的宝典,倾听着大自然中一切声音,细数着春夏秋冬,这就是他爱的生活,他要的生活。我们呢,有多久没有眺望过远方那一片苍翠了?城市林立的高楼遮挡了我的视线;有多久没有欣赏过日出日落时天边那抹明媚的云霞了?现实的节奏驱赶着疲惫俘虏了清醒;不再可以感受到山冈上吹来的风,开始畏惧雨雪的冰冷,甚至再娇艳美丽的花都无法让我们驻足,我们总是匆忙地走过,反而说:我是为了生活。

绥斯妥洛夫斯基说过:“如果让我死在人和树木之间,我会感到更舒服。”那种远离了自然,远离了人的自然本性的生活,那么还谈什么生活真正的意义?

那片景色早已远去,我们置身于废物堆积,污水横流,噪音刺耳,空气污浊,灾害频发的环境中,各种问题已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进入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具有全球性影响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不仅发生了区域性的环境污染和大规模的生态破坏,而且

出现了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全球气候变化、酸雨、物种灭绝、土地沙漠化、森林锐减、越境污染、海洋污染、野生物种减少、热带雨林减少、土壤侵蚀等大范围的和全球性环境危机,严重威胁着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就我国来讲,面临的环境问题复杂多样,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社会背景下产生,长期积累的结果。概括起来,我国的环境问题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以城市为中心的环境污染问题,二是自然生态环境破坏问题,两类环境问题互相交叉,相互影响,交织在一起,使得我国面临的环境问题相当严峻。当前,以城市为中心的环境污染仍在发展,并向农村蔓延,一些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地区的环境污染问题尤为严重;生态破坏的范围和程度也在扩大和加深。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已经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和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掀起了农村热,人们开始渴望人类最初的那份自然和天真,正如梭罗的瓦尔登湖,但是,自然是用任何东西也不可换来的,就目前来看农村的环境正在进一步恶化,人们生活中的最后一片绿洲也在渐渐消退,那么,瓦尔登湖,将会真正变成人们不可触及的一个美丽的梦!

“湖泊是大地上风景最美、表情最丰富的地方,它是大地的眼睛。望着湖泊,就能测量出自己的深度。湖畔的树木如同她的睫毛,而四周苍翠的山林,则是她的浓眉。”(131页)

我们是该醒悟的时候了,梭罗给了我们一个美丽的梦,不只是让我们在书中才对满目的苍翠,扑鼻的花香,澄净的湖水,悠闲的精灵心旷神怡、流连忘返,而是让我们在醒来后,用实际行动去恢复这最初的美丽,最初的简单,我想,这就是梭罗最终的用意吧!

四.思考

1.梭罗的瓦尔登湖给人们一个完全自然的生活情境,它是自给自足的,几乎不消耗什么资源和能源,也不会给自然造成什么负担,可以说是人与自然完全和谐。但是,那毕竟是19世纪。邓小平说,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人类永恒的主题,21世纪的今天,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我们不可能回到自给自足的人类社会阶段。因此,就此点而言,梭罗书中所想是不能完全适合我们现代社会的。

2.现代社会,经济迅猛发展,但人类为此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环境。事实上,经济的发展也与环境的破坏是没有必然联系的,那么,为何环境遭到如此惨重的破坏?我认为主要原因是:为了追求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采取掠夺式的发展方式,没有处理好经济与环境的关系。因此,在经济满足人们需求的同时,环境以更快的速度出现种种危机,甚至是报复人类的倾向,例如现在频发的地震,泥石流等,谁能否认这与环境遭到破坏没有关系呢?

3.因此,环境保护已成为整个世界共同的话题。各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口号,而不是从前一味追求经济的快速

发,现在多了一个“好”字,表明我们已在改变以环境破坏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模式。我认为,要想保护好环境,过着陶渊明笔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生活,我们应做到以下:

首先,从意识上,培养全民的环境保护意识,要让爱护环境、保护环境成为人们自觉的行为。为此,我们应从小抓起,从小学、初中,甚至是幼儿园开始,有意识地让他们接触环境方面的有关知识,使他们深刻了解环境的重要性。另外,向社会各群体宣传环境保护知识,提高全民的忧患意识。

其次,从制度上,即加强法制建设,有针对性地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环境保护法规,例如对树木砍伐,废气、废水排放的管制等。做到道德与法律双管齐下,才能达到最理想的效果。

最后,从实践上,把环境保护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部门,制定有效的实际的计划,并如实履行。例如,就我校而言,我们完全可以做到各类垃圾的分类处理及回收利用,生活污水的合理排放,学生用水用电的适当节制等等。

我相信,只要人们共同努力,从现在做起,一定可以还大自然一个本来的面貌,即使不能完好如初,但至少,在浩瀚的宇宙中,我们的地球仍是最璀璨的一颗碧蓝的水晶!

以上,就是我对梭罗的《瓦尔登湖》的理解及思考。虽然有些浅显,但我相信,随着专业知识的积累,我会有更深刻的见解。

第二篇:瓦尔登湖读书笔记

恬静如诗,如饮清泉

——读梭罗《瓦尔登湖》

题记:在一个变化迅速的时代,真有一种危险,那就是信息灵通和有教养是互相排斥的两件事情。要信息灵通,就必须很快阅读大量只是指南手册之类的书。而要有教养,就必须读比较少量的书,那是不同寻常地发生过,思考过,感觉过的人写成的书,这样的书必须慢慢地读,并且慢慢地去欣赏。

写得无拘无束,没有一点迂腐和胭脂气,未必要表达什么看法,只传达给你一种温馨的氛围,有山野的气息,我相信一切自然的人都会被梭罗的《瓦尔登湖》柔柔的声音迷住。打开书,我们甚至可以听得见蛙声和鸟啼,看得见湖水的波纹和林中的雾霭。译者徐迟真正是得了它的神韵的,他在《译序》中这样的写道:

你能把你的心安静下来吗?如果你的心并没有安静下来,我说,你也许最好是先把心安静下来,然后你再打开这本书,否则,你也许会读不下去,认为它太浓缩,难读,艰深,甚至会觉得它莫名其妙,莫知所云。

是的,自然,是他灵魂的所在,自然就是美,一切的美含在了其中。而人在自然的关注之中,自然在风的关注之中,风来自天堂,来自神灵。风锁在了时间里了。那里一切都停住了,时间也停住了,时间就是一个孩子,一个在海滩嬉戏的孩子。瓦尔登湖在这里是清晰的。因为瓦尔登湖在梭罗的笔下已被描绘得毫发毕现了。

《瓦尔登湖》是那种彻底拒绝浮躁的好书,有一种返璞归真的美丽蕴藏在里面,你要心无杂念地去捧读,心如止水还止水的沉静去思去读才能懂得这样做的好处。书中隽语不断迭出,犹如涓涓细流注入当下人们的心灵的荒原,给人以一种清新冲淡通脱之美的感受,自然,除了自然,好像什么也没有了。自然是存在之家,而人以自然之家为家。

梭罗是自然之子,他教会了我们要有足够的耐心,把心沉下去,远离烦躁和世俗功利。才28岁的他成了爱默生的得力助手。张永义在一本书中这样说他,他的出走倒有点儿像闭关修炼,怎样置身于寂静的自然环境之中,而能心无杂念,让可耻的孤独感悄悄隐退。但梭罗在《经济篇》却这样说:“有些人说我的这个生活方式很怪僻,虽然我根本不觉得怪僻,考虑到我那些境遇,我觉得非常自然,而且合情合理呢。”而梭罗是喜欢孤独的。但孤独不等于寂寞,他说:“我喜欢孤独。我没有碰到比寂寞更好的同伴了。”是的,他绝不是一个孤独者,而是精神上的富有者,我觉得他那自己那透明的,孤独的脑海里总会不断地涌起波涛,把沉积在海底的砂子都掀动起来,把水搅混了。月光下,他,在思想;月光下,他,更在写作!那满地的月光,在雕刻,将一个孤独的身影雕刻在大地上。或许那才是真正的“人,诗意的栖居”之所吧。

梭罗用质朴的声音,欢快自信的语调告诫我们,一亿人当中才能一个人生活得诗意而神圣。读过《瓦尔登湖》才懂得何谓深邃纯净无杂质,有时我觉得它比蒙田的随笔,纪伯伦的先知更能使我感悟,领略智慧之美。梭罗心中充满理想与激情,他的字里行间洋溢着一种信念,相信人的天性纯洁,人可以返璞归真,达到完美境界,坚信只有在简朴的生活中才能感觉上帝的存在,投身自然之中才能寻找自我。

《瓦尔登湖》是真正伟大的作品,它能够直通你的心灵,深入你的骨髓,熔铸到你的整个品性和人格,甚至成为你生命的一部分,当然,你得用心去进入。梭罗在《湖》中这样写到:“瓦尔登湖的风景是卑微的,虽然很美,却并不是宏伟的,不常去玩的人,不住在它岸边的人未必能被它吸引住;但是这样一个湖以深邃和清澈著称,值得给予突出的描写。这是一个明亮深绿色的湖,半英里长,周围约一英里又四分之三,面积约61英亩半。”通脱自然再平常不过了,但它时刻唤醒着我们记忆中的那份风景。“他说话语气很轻,带着几分痴傻:‘我也没有像鸣禽一般地歌唱,我只静静地微笑,笑我幸福无涯。’”

梭罗眼中的湖不仅仅是一个湖,而且是一个充满着性情的湖。因为“一个湖是风景中最美的,最有表情的姿容。它是大地的眼睛;望着它的人可以侧出他自己天性的深浅。湖所产生的湖边的树木就睫毛一样的镶边,而四周森林蓊郁的群山和山岸是它的浓密突出的眉毛。”多少次,我也这样欣赏风景,我的心中

的湖,然而我却常常是失望的。后来我明白了,世界上只有一个瓦尔登湖,而且是梭罗的瓦尔登湖。其实,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在寻找自己的瓦尔登湖。

当然,梭罗不是那种不食人间烟火的隐士,而我们却从他那里发现许多的光亮。他在《阅读篇》中写到:“一个人如果不能相信每一天都有一个比亵渎过的更早,更神圣的曙光时晨,他一定是已经对于生命失望的了,正在摸索着一条降入黑暗的道路。”在《春天》中他又说:“我们需要看到我们突破自己的限度,需要在一些我们从未漂泊过的牧场上自由地生活。”好像他在给我们众生指明道路,“那末,走你自己的路吧。”梭罗好像对生活有一种妙悟,是的,一种真正的人生妙悟。这种妙悟不是从天而降,而是从瓦尔登湖那里思得来的。诚如他在书中的《结论》指出那样:“至少我是从实验中了解到:一个人若能自信地向他梦想的方向行进,努力经营他所期望的生活,他是可以获得通常还意想不到的成功的。”如果有谁认为梭罗仅仅是个隐士,那他便忽视了他还是位抨击时弊的演说家和诲人不倦的教师;如果有谁妄想从《瓦尔登湖》里获得亲近泥土的捷径,那么就借问牧童和鹧鸪。

当代著名散文家苇岸在《我与梭罗》一文中,这样的推崇梭罗:“最终导致我从诗歌转向散文的,是梭罗的〈瓦尔登湖〉。当我初读这本举世无双的书时,我幸福地感到我对它的喜爱超过了任何诗歌”。敬仰之情可见。“梭罗的散文也未丧失俊美的‘诗意’,而我因为倾心梭罗这种自由,自意,像土地一样开放的文字方式。”的确,在他的散文《大地上的事情》里我们可以读出这样的诗意来。

在这之前,我没有读过如此的令我着迷的书,她也让我一度不安的心在这里找到了真正的家,我的心灵之家。里面蕴涵无限丰富的内含,而我的笔在这里显得多么的掘劣,我恨我自己。我恨,但我没有忧伤,我反而觉得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因为正是在这个时候,我遇上了她。或许这是一种宿命。是的,宿命。如果有人问我,为什么那么的喜欢她,那么我可以毫无夸张的说,我在她身上发现了我自己。

“在白昼的繁忙生活之中,我有时读它还读不进去,似乎我异常喜欢的在本书忽然又不那么可爱可喜了,似乎觉得它什么好处也没有,甚至变得将信将疑起来。可是黄昏以后,心情渐渐的寂寞和恬静下来,再读此书,则忽然又颇有味,而看的就是白天看不出来辨不出来味道的章节,语语惊人,字字闪光,沁人心肺,动我哀肠。到了夜深人静,万籁无声之时,这《瓦尔登湖》毫不晦涩,清澈见底,吟诵之下,不禁为之神往了。” 徐迟在《译序》中这样的道出了读此书的真谛。白天,黄昏,夜深人静,在这三种不同的时间读书,自然会产生不同的心境,得到的味道自然也是不同的了。我当然没有这样的读过这本书,但我能体会到个中的滋味。好像我要说的话都被他说尽了一样。而我又能说什么呢。唉唉,恨不能相见。

梭罗《瓦尔登湖》的意蕴,恐怕只有在日本文学中才能找到同感的典型。尤其是川端的小说,怎一个“细”字,“淡”字了得,那是另一种审美体验的(更多内容请访问首页:)全面与细致。梭罗诗意的散文与川端散文的小说都要在虚静中阅读的,在虚静中才能体悟到其中的好处。。

梭罗是要主张回归自然的。但梭罗与陶渊明不同,“梭罗到瓦尔登湖去,并非想去做永久‘返归自然’的隐士,而仅是他崇尚‘人的完整性’的表现之一”。当代散文家赵丰在《想象梭罗》中精彩的道出了二人的区别,他这样的写道:“他真的想做隐士吗?为何不到人烟罕至的更遥远的森林去?我的答案是梭罗是一个思想家,而非陶渊明般的隐士。陶渊明构建了桃花源,是想自得其乐,而梭罗呢?他却是通过独居来解析人类的心灵。区别就在于此,从这点来说,梭罗的境界远远高于陶渊明的境界。他的清静和陶渊明的清静有着本质的区别。”是的,这两份悠然或恬静是不一样的。而梭罗更叫我着迷。回归自然,,回到自然中去,做一个自然中的人,一个自然的人,去感悟自然的妙处,领略自然的真谛,这是他一生的追求。他窥到了自然的堂奥,好像在笑,笑我们芸芸众生。梭罗致力于把日常生活的每时每刻变成艺术性的,一种审美的生活,它依靠的是自己:自己耕作,自己收获,感受四季的变化,为春天的到来而欢欣,他倾听,他真正体验着自己,把美学贯彻到他的生活,他的写作中,他说:“片刻的美好经验比一座月亮一般高的纪念碑还要值得记忆”。他是从审美体验中获得真理和伦理。

他在一段日记里又这样写到:“人们常在我耳边叮咛,用他们的美妙理论和解决宇宙问题的各种花言巧语,可是对我并没有帮助。我还是回到那无边无际,亦无岛无屿的汪洋大海上去,一刻不停地探测着,

寻找着可以下锚,紧紧地抓住不放的一处底层的好。”那是一颗朴素淡然的心,单纯而又明晰。“在我们热忱地发现和学习一切事情的同时,我们要求万物是神秘的,并且是无法考察的,要求大陆和海洋永远地狂野,未经勘探,也无人测探,因为它们是无法测探的。我们决不会对自然感到厌倦。我们必须从无穷的精力,广大的巨神似的形象中得到焕发,必须从海岸和岸上的破舟碎片,从旷野和它的生意盎然的以及腐朽林木,从雷云,丛连下三个星期致成水灾的雨,从这一切中得到精神的焕发。”谁能有如此的妙悟呢?自然才是存在之家。读《瓦尔登湖》同样能使我得到精神的焕发,甚至有点脱胎换骨的味道。虚静,纯净和深邃本来就存在于瓦尔登湖之中。《瓦尔登湖》的题词道出了真谛:

我并不想为沮丧写一首颂歌

倒是要像站在自己的栖所抱晓的雄鸡

劲头十足地夸耀

哪怕只为唤醒我的邻居

当年大思想家奥马尔看到《古兰经》时惊喜地说:“把世上的图书馆都烧掉吧!因为它们的思想精华都浓缩在这一本书里了。”我也很惊讶,暗暗在嗤笑他的狂,但现在我真正的体会到了这句话的好处了。梭罗是难以谈尽的,同样,想象梭罗也是困难的,真的。好像就是一种宿命,无可奈何地,我深深地爱上了《瓦尔登湖》。她好像一轮朝阳,一个年轻的命运女神,她叫我为之神往,为之倾倒,我已经被她彻底的魅惑了。

第三篇:瓦尔登湖读书笔记

我的老师要是看到了,请来找我……

《瓦尔登湖》读书笔记

作者简介

亨利·戴维·梭罗,美国作家、思想家、自然主义者。著名散文集《瓦尔登湖》和论文《论公民的不服从权利》(又译为《消极抵抗》、《论公民的不服从》)的作者。

1817年7月12日出生在波士顿附近超验主义思想运动中心康科德村),父亲是小业主。20岁于哈佛大学毕业(1837年),曾任教师,从事过各种体力劳动。在学生时代与爱默生相识,在爱默生影响下,阅读柯尔律治、卡莱尔等人的著作,研究东方的哲学思想,同时以爱默生倡导的“自助”精神进行思考,形成了一套独立见解。

梭罗的著作都是根据他在大自然中的体验写成。1839年他和哥哥在梅里马克河上划船漂游,写成《在康科德与梅里马克河上一周》(1849),发挥了他对自然、人生和文艺问题的见解。他的代表作《沃尔登,或林中生活》(1854)记录了他于1845至1847年在康科德附近的沃尔登湖畔度过的一段隐居生活。在他笔下,自然、人以及超验主义理想交融汇合,浑然一体。他是19世纪超验主义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

梭罗的文章简练有力,朴实自然,富有思想内容,在美国19世纪散文中独树一帜。他的思想对英国工党、印度的甘地与美国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等人都有很大的影响。

在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的支持下,梭罗在康科德住下并开始了他的超验主义实践。这时期,梭罗放弃诗歌创作而开始撰写随笔,起先给超验主义刊物《日规》(dial)写稿,其后各地的报纸杂志上都有他的文章问世。

梭罗除了被一些人尊称为第一个环境保护主义者外,还是一位关注人类生存状况的有影响的哲学家,他的著名论文《论公民的不服从权利》影响了托尔斯泰和圣雄甘地。

1862年5月6日梭罗因病去世,年仅45岁。

整体分析

假期我阅读了美国作家亨利·梭罗的著作《瓦尔登湖》。不同于以前所看的小说,《瓦尔登湖》记叙了作者一段时间的生活,却没有什么特别的情节。全书笼罩在一种宁静平和的氛围中,没有跌宕起伏的展开,也没有大起大落的情绪。

然而在这平淡中体现的思想性,却远远超过了那些惊心动魄的小说。

大自然能赋予人平和的力量。亲近自然、享受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似乎是本书的核心所在。梭罗一直在试图向我们描绘出那种天人合一的美好境界,以及真正的“简朴生活”所展现的美好图景。这一切都是他所热爱的、他所亲身的以及他发自内心热爱的。从文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梭罗找到了他所需要的东西,不是浮华的虚伪,也不是道貌岸然的“文明”,而是一种平静——一种真正的、发自内心的平静。在人类文明与科技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代,人类已经过上了一种现代化的生活。而梭罗却反而回头,去寻求在世人眼中脱离时代、有违文明的一种近乎“野蛮”的生活方式。然而正是这样的生活,使梭罗感到自己真真正正地成为了一个文明人。

那么究竟何为文明?文明的定义到底是什么?

梭罗在瓦尔登湖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中,加入了不少他本人对文明的解释,或者说是对当时社会所认可的文明表达了一些自己的观点、看法。他所分析的许多社会现象都耐人寻味、发人深省。而他自己的感慨更是警句迭出。读这本书的感受,绝不是在读一页写满了字的纸,或者一个单纯的、与我们本人毫无关系的故事在我们脑海中如电影般闪过画面。你感到你是在与伟大的先人交流,你在了解他们的想法——有别于学术论文中滴水不漏的阐述,这是一种相对随意的、零散的、平易近人的叙述,也许更像是面对面的交流。而在此过程中,它的一些思想、一些振奋人心、使我们找到心灵的共鸣、精神的真正归宿的那样一些东西,会渗透进我们灵魂,进入我们的心灵,给我们以平静的力量,使我们能够(或许说是接近)真正的自我。

真正的自我是什么?也许你还没有一个好答案,那么翻开书本吧,它们会给你启示。

片断解读

1. 同时,湖滨震荡着青蛙叫声,古代的醉鬼和宴饮者的顽固的精灵,依然不知悔过,要在他们那像冥河似的湖滨对歌,请瓦尔登湖的水妖原谅我作这样的譬喻,因为湖上虽没有芦苇,青蛙却是很多的,——它们还乐于保留它们那古老宴席上的狂欢传统,它们的喉咙已经沙哑,而且严肃,它们讽刺欢乐,酒也失去了香味,只变成了用来灌饱它们肚子的料酒,而醺醺然的醉意再也不来淹没它们过去的回忆,它们只觉得喝饱了,肚子里水很沉重,只觉得发胀。当最高头儿的青蛙,下巴放在一张心形的叶子上,好像在垂涎的嘴巴下面垫了张餐巾。

分析:

这段描写出自《声音》一章。老实说我对这一大段,即作者对自己在这片自然的荒野之中所听见的各种生灵发出声音的描写,都没有看得太懂。故此先分析,无论如何是我个人的一些理解和想法。

这里说青蛙是“古代酒鬼”,古代一词尤其令人费解。那么接着往下看,青蛙“愿意保留古代宴席的狂欢传统”,却又“讽刺快乐”,且作者认为它们的声音“严肃”。显然这一系列的说法是矛盾的。

但读了几遍之后,作者的意图似乎也逐渐浮出水面。在这里,青蛙显然是被作者拟人化了。“狂欢”与“酗酒”本是属于古代的传统,而身处现代的这些青

蛙却不愿或者毋宁说是不舍得抛弃这种传统。他们在顽固地坚守它,但坚守的却只是一个浅薄的外壳。它们在“狂欢”的盛宴上无限地缅怀着过去,那些真正能够“狂欢”时代里的欢乐。它们成为历史的傀儡,为时代所抛弃。它们沉浸在回忆之中而不能品尝此刻的欢乐。

“狂欢”虽名为狂欢,对现在的它们却毫无欢乐可言。这只是一个形式。它们所做的一切假装快乐的举动都是在讽刺欢乐——因为它们心中毫无快乐可言。

难怪说这湖滨像是冥河——一个毫无快乐、死气沉沉的狂欢怎能使人感觉到生气。再看那只“垫了块餐巾布”的青蛙,那不正是一个道貌岸然的人类么?

2. 可是时间尽管流逝,黎明却始终不来,,这就是明天的特性。使我们失去视觉的那种光明,对于我们是黑暗。只有我们睁开眼睛醒过来的那一天,天才亮了。天亮的日子多着呢。太阳不过是一个晓星。

分析:

虽然时光流逝,黎明却总是不来。那迟迟未到的黎明,正是我们所寻找的、所渴求、在内心深处需要的那些东西。不,或许那黎明正是苏醒的自我。过于耀眼的光明使我们失去视觉,失去判断。我们以为那是黑暗,其实只是我们自已不能分辨。而当我们睁开眼睛,像梭罗一样,有一天真正地领悟到生命的真谛,那么精神的天空就不会再有日落。太阳的周转不过是凡人计算时间的标志,对于智者而言,“天亮的日子多着呢。”

最后,虽然《瓦尔登湖》确实是一本人文思想的经典之作,但其中对一部分观点我仍然保留自己的看法。书中常提到一种“孤独”,确实这是作者对其所处时代不能理解他的思想的一种落寞之情。这是一种高尚的感情,说明作者不愿与当时虚伪的社会同流合污。但是他对于人与人之间交流的绝对批判,对于社会的全盘否定,我想只是其当时所处的特殊社会条件的产物。我们要在理解这一背景的条件下看待作者的这部分观点。毕竟事实已经证明,人是社会性的动物。社会使人类向前发展,秩序使人类得以建立基本道德,这是就大范围的全人类而言。如果都如梭罗般,完全脱离社会,那么人类的发展无可避免地会出现停滞。当然这里所谈的都是比较极端的情况。如果人类都能具备哪怕是那么一点儿追求自然、简朴、和谐、平静的思想,那么人类社会就又向前迈出了一步。

经典语段

1.……这是一个愉快的傍晚,全身只有一个感觉,每一个毛孔中都浸润着喜悦。我在大自然里以奇异的自由姿态来去,成了她自己的一部分。

2.……然而我有时经历到,在任何大自然的事物中,都能找出最甜蜜温柔,最天真和鼓舞人的伴侣,即使是对于愤世嫉俗的可怜人和最最忧慢的人也一样。只要生活在大自然之间而还有五官的话,便不可能有很阴郁的忧虑。对于健全而无邪的耳朵,暴风雨还真是伊奥勒斯的音乐呢。什么也不能正当地迫使单纯而勇敢的人产生庸俗的伤感。当我享受着四季的友爱时,我相信,任什么也不能使生活成为我沉重的负担。

3.……我从不觉得寂寞,也一点不受寂寞之感的压迫,只有一次,在我进了森林数星期后,我怀疑了一个小时,不知宁静而健康的生活是否应当有些近邻,独处

似乎不很愉快。同时,我却觉得我的情绪有些失常了,但我似乎也预知我会恢复到正常的。当这些思想占据我的时候,温和的雨丝飘酒下来,我突然感觉到能跟大自然做伴是力瞩此甜蜜如此受惠,就在这滴答滴答的雨声中,我屋子周围的每一个声音和景象都有着无穷尽无边际的友爱,一下子这个支持我的气氛把我想象中的有邻居方便一点的思潮压下去了,从此之后,我就没有再想到过邻居这口事。

4.……怎样一种空间才能把人和人群隔开而使人感到寂寞呢?

我已经发现了,无论两条腿怎样努力也不能使两颗心灵更形接近。我们最愿意和谁紧邻而居呢?人并不是都喜欢车站哪,邮局哪,酒吧间哪,会场哪,学校哪,杂货店哪,烽火山哪,五点区哪,虽然在那里人们常常相聚,人们倒是更愿意接近那生命的不竭之源泉的大自然。

5.……大部分时间内,我觉得寂寞是有益于健康的。有了伴儿,即使是最好的伴儿,不久也要厌倦,弄得很糟糕。我爱孤独。我没有碰到比寂寞更好的同伴了。

6.……社交往往廉价。相聚的时间之短促,来不及使彼此获得任何新的有价值的东西。我们在每日三餐的时间里相见,大家重新尝尝我们这种陈腐乳酪的味道。我们都必须同意若干条规则,那就是所谓的礼节和礼貌,使得这种经常的聚首能相安无事,避免公开争吵,以至面红耳赤。我们相会于邮局,于社交场所,每晚在炉火边;我们生活得太拥挤,互相干扰,彼此牵绊,因此我想,彼此已缺乏敬意了。

7.……我并不比湖中高声大笑的潜水鸟更孤独,我并不比瓦尔登湖更寂寞。我倒要问问这孤独的湖有谁作伴?然而在它的蔚蓝的水波上,却有着不是蓝色的魔鬼,而是蓝色的天使呢。太阳是寂寞的,除非乌云满天,有时候就好像有两个太阳,但那一个是假的。上帝是孤独的,——可是魔鬼就绝不孤独;他看到许多伙伴;他是要结成帮的。我并不比一朵毛蕊花或牧场上的一朵蒲公英寂寞,我不比一张豆叶,一枝酢酱草,或一只马蝇,或一只大黄蜂更孤独。我不比密尔溪,或一只风信鸡,或北极星,或南风更寂寞,我不比四月的雨或正月的溶雪,或新屋中的第一只蜘蛛更孤独。

8.谎骗和谬见已被高估为最健全的真理,现实倒是荒诞不经的。

9.我勘察一切,像一个皇帝,谁也不能够否认我的权利。

10.我宁愿一个人坐在南瓜马车上,独自拥有它,也不愿和许多人一起挤在天鹅绒的垫子上。

11.我的屋子里有三张椅子,寂寞的时候用一张,交朋友的时候用两张,社交用三张……

12.我说学生不应该游戏人生,或仅仅研究人生,而应该从头到尾真诚的体验人生,要知道社会是在话高价钱支持着他们。

13.人们尽然经常挨饿,不是因为缺乏必需品,而是因为缺乏奢侈品。

14.我常常在想,不是人在放牛,而是牛在放人,因为牛自由多了。

15.为什么国家不能用抽象的思维能力,而是要靠建造高楼大厦来纪念自己呢?

16.一个国家锤敲的大多数石头,最后只不过成了坟墓上的墓碑。他把自己活埋了。

17.顺便说一下,我也不要花钱买什么帘子,除了太阳和月亮,我又没有什么窥视者要给遮在外面,而且我也愿意他们进来看看。

18.如果一个人有信仰,无论到哪儿,他都会以同样的的信仰与人合作;如果没有信仰,无论与谁交往,他都会和世界上的其他人一样,继续生存下去。

19.行善去吧。就像太阳,点燃了自己的火焰,照亮了月亮或一颗六等星之后,停了下来,然后像罗宾。古德费落(英格兰民间传说中的顽皮小妖)一样跑东跑西,跑到每个村舍得窗前窥视一番,令人发疯,让肉变味,使黑暗变得看得见,而不是一步一步逐渐的增加他那宜人的热度和恩泽,直至变得灿烂耀眼,是凡人看不清他的脸面,这样,或者说与此同时,他就在自己的轨道上绕着地球转,一路行善,或者像某个真正的哲学家说的那样,这个世界绕着他转,从而得到了恩惠。.....行善一旦走了味,那味道是最坏不过了。这就像人或神的腐尸所发出的味道一样。

20.慈善事业差不多是备受人们推崇的唯一美德。不,他简直就是得到了过分的吹捧;而如此吹捧他的正是我们的自私。

21.国家本身就是这样一个畸形发展,难以驾驭的机构,由于缺乏计算,没有崇高的目标,机构里塞满了家具从而掉进了自己设计的陷阱里,给奢侈和挥霍毁掉了。

第四篇:《瓦尔登湖》读书笔记

《瓦尔登湖》读书笔记

其实早在初中就已经初次阅读过这部小说,那是给我的感觉,是对于主人公那种

美妙的生活的向往;而如今的第二次阅读,给我更多的,是对于生活目标以及人生理想的思考。

作者简介

亨利·戴维·梭罗,美国作家、思想家、自然主义者。著名散文集《瓦尔登湖》和论

文《论公民的不服从权利》(又译为《消极抵抗》、《论公民的不服从》)的作者。1817年7月12日出生在波士顿附近超验主义思想运动中心康科德村),父亲是小业主。20岁于哈佛大学毕业(1837年),曾任教师,从事过各种体力劳动。在学生时代与爱默生相识,在爱默生影响下,阅读柯尔律治、卡莱尔等人的著作,研究东方的哲学思想,同时以爱默生倡导的“自助”精神进行思考,形成了一套独立见解。在他笔下,自然、人以及超验主义理想交融汇合,浑然一体。他是19世纪超验主义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梭罗的文章简练有力,朴实自然,富有思想内容,在美国19世纪散文中独树一帜。他的思想对英国工党、印度的甘地与美国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等人都有很大的影响。

整体分析

阅读了美国作家亨利·梭罗的著作《瓦尔登湖》。不同于以前所看的小说,《瓦尔

登湖》记叙了作者一段时间的生活,却没有什么特别的情节。全书笼罩在一种宁静平和的氛围中,没有跌宕起伏的展开,也没有大起大落的情绪。然而在这平淡中体现的思想性,却远远超过了那些惊心动魄的小说。 大自然能赋予人平和的力量。亲近自然、享受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似乎是本书的核心所在。梭罗一直在试图向我们描绘出那种天人合一的美好境界,以及真正的“简朴生活”所展现的美好图景。这一切都是他

所热爱的、他所亲身的以及他发自内心热爱的。从文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梭罗找到了他所需要的东西,不是浮华的虚伪,也不是道貌岸然的“文明”,而是一种平静——一种真正的、发自内心的平静。在人类文明与科技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代,人类已经过上了一种现代化的生活。而梭罗却反而回头,去寻求在世人眼中脱离时代、有违文明的一种近乎“野蛮”的生活方式。然而正是这样的生活,使梭罗感到自己真真正正地成为了一个文明人。 那么究竟何为文明?文明的定义到底是什么?梭罗在瓦尔登湖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中,加入了不少他本人对文明的解释,或者说是对当时社会所认可的文明表达了一些自己的观点、看法。他所分析的许多社会现象都耐人寻味、发人深省。而他自己的感慨更是警句迭出。读这本书的感受,绝不是在读一页写满了字的纸,或者一个单纯的、与我们本人毫无关系的故事在我们脑海中如电影般闪过画面。你感到你是在与伟大的先人交流,你在了解他们的想法——有别于学术论文中滴水不漏的阐述,这是一种相对随意的、零散的、平易近人的叙述,也许更像是面对面的交流。而在此过程中,它的一些思想、一些振奋人心、使我们找到心灵的共鸣、精神的真正归宿的那样一些东西,会渗透进我们灵魂,进入我们的心灵,给我们以平静的力量,使我们能够(或许说是接近)真正的自我。

“我喜爱我的人生中有闲暇的余地。有时,在夏季的一个清晨,我像往常一样沐浴之后,坐在阳光融融的门前。从红日东升直到艳阳当头的正午,坐在这一片松林,山核桃树和漆树的林中,坐在远离尘嚣的孤寂与静谧中,沉思默想。”

他静静的卸载城市的喧嚣,用心写下孤独。每次看他的书都是一种震撼,他思考人生,让我的心如净水般澄澈。他让我感到敬畏,原来一个人的生活这里是这样的,他的一生是如此的简单而又芳香扑鼻,虽然短暂而又意蕴深远。他的精神世界绚烂多彩,而且是精妙绝伦,世上这样的智者怕是中有些许吧。

梭罗短暂的一生中,他试图鼓励人们要简化生活,将时间腾出来来深入生命,品味人生。他通过自己的生活经验,告诉世人不要被繁纷复杂的生活所迷惑,从而失去了生活的方向和意义。做生命的舵手,扬帆远航。他认为:假如人们能过宇宙法则规定的简朴生活,就不会有那么的焦虑来扰乱内心的宁静。所谓明天,即使时间终止也永不会来临。使我们视而不见的光亮,对于我们就是黑暗。当我们清醒时,曙光才会破晓。来日方长,太阳只是颗启明星。

他提倡俭朴生活,并不是让我们要粗茶淡饭或是节衣缩食,而是想要让我们多听听新的节奏,这也许就是一个人的价值,只是孤独,恬静,没有任何的矫揉造作。作者在瓦尔登湖畔追求孤独,实际上也是在追求深刻,他想在孤独的心境中对人生进行思考和探索。孤独催生了他的深刻思想。“不必给我爱,不必给我钱,不必给我名誉,给我真理吧。”这是他的心里呼声。

尽管我们不能够像梭罗那样去体味孤寂的山林生活,尽管瓦尔登湖已经永远的消失,但这些都不能阻碍我们在自己的内心里拥有一泓清澈的瓦尔登湖,时刻都能让心灵得到淘涤,按梭罗所说,到你的内心探险去吧!

电气5班吕杰2014330301139

第五篇:瓦尔登湖——读书笔记

每次读这本书,我都会有新的发现。这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好书。和梭罗所说的一样:“湖是风景中最美丽、最富于表情的姿容,它是大地的眼睛,观看着它的人也可以衡量自身天性的深度。”我想说的是,读这本书,也可以衡量自身天性的深度,丈量自己的生活。最早接触这本书,是在一个朋友的推荐之下。那是徐迟翻译的那个版本,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朋友喜欢海子,喜欢苇岸,凑巧海子和苇岸这两位诗人又都是在中国最早推崇梭罗和《瓦尔登湖》的两位诗人。于是在机缘巧合之下,我得以接触到了这本对我来说影响甚大的书。

徐迟是这样介绍这本书的:这是一本清新、健康、引人向上的书,对于春天,对于黎明,都有极其动人的描写。这里有大自然给人的澄净的空气,而无工业社会带来是环境污染。读着它,读者自然会感觉到心灵的纯净,精神的升华。回顾我们当下的社会现状,特别是我们国家改革开放30年来,人类对大自然的破坏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无怪乎苇岸在《我于梭罗》一文中说,“梭罗近两年在中国仿佛忽然复活了,《瓦尔登湖》一出再出,且在各地学人书店持续荣登畅销书排行榜,大约鲜有任何一位19世纪的小说家或者诗人的著作出现过这种情况,显现了梭罗的超时代意义和散文作为一种文体应有的力量。”在资源被无限制地掠夺的今天,读这样一本纯净的书,成为在钢筋水泥丛林中生活的我们一种无奈的精神的追求。

而我,正是这改革开放中成长起来的这一代人。对于工业文明和改革浪潮对中国原始村落的冲击的那种切肤之痛有着深刻的体验。人类的年轮走到今天,在此时此刻,我不敢说我们的社会是进步的。在《瓦尔登湖》中,我感受到了梭罗的伟大之处,他能够通过艺术来实现自己决意要做的事情。通过创造一个有机的形式,使他自己的决定获得了新生;通过有意识地努力,他重新获得一种成熟的恬静。整本书记录了梭罗在微观宇宙历程中的经历。而他的这一种生活方式,别人也称之为超验主义——主张通过亲历亲为,来获得属于自己的经验。

在这本书中,作者提出了人类的最基本需要是食物和温度,其实这两种需要和大多数的动物的需要没有本质的区别,从这里,我领悟了最简单的人生哲理——其实我们可以活得很简单,因为简单,我们也可以活得更加洒脱,没有羁绊和束缚。他说:“我们心目中还有一种人,这种人看来阔绰,实际上却是所有阶层中贫困得最可怕的,他们固然已经积蓄了一些闲钱,却不懂得如何利用它,也不懂得如何摆脱它,因此他们给自己铸造了一副金银的镣铐。”

他在湖畔的两年自耕自读的生活,虽然暗合了我们中国文人的耕读传家的隐士风格,因此梭罗在中国能够大受欢迎也就不足为奇了。但是梭罗的那种自耕自读的生活方式,和中国式的隐士风格并不相同。中国式的隐士风格在很大程度上暗合了“达者兼济天下,穷者独善其身”的文化心理。在很大程度上,隐士是消极避世的。而梭罗在湖边的那两年的生活,是极其积极地在体验生活。建造木屋、种豆、钓鱼、观察野生动植物,无不在探索生命的意义。梭罗先生和大自然是可以对话的,是可以交流的。梭罗先生告诉我,要热忱地生活。所以哈丁说,读这本书有五种读法:1.作为一部自然的书籍;2.作为一部自力更生、简单生活的指南;3.作为批评现代生活的一部讽刺作品;4.作为一部文学名著;5.作为一本神圣的书。我想,不管是哪一种读法,于我都是合适的,这也是我钟爱这本书的原因了。